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陷世-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什么改变。改变的是人的心。尹懋从此没有了父亲,正像德志没有父亲一样,没有了依靠,才会更加努力。接过父亲的衣钵。继续为了下一代。为下一代奉献一生。
    尹懋请了假,当天就坐车到了夷陵,然后在夷陵市区转车。到江城,到了江城,要是没事,就还会住一晚,但是,他父亲是早晨死的,算是第一天,整个丧事,前后需要操办三天。这一天,算是在路上耽搁了,尹懋在家中排行老大,不能不管,啥事都要经过他,他到了江城后,没有停留,继续赶路。
    可惜,等他到了江城,太阳快要落山,虽说山路崎岖,他还是一路狂奔,没有浪费时间,他就租了一辆的士,赶到了家里。
    这个时候,他要抓住机会,平时送礼出去,这一次都要收回来。他的小弟弟最快要等明天下午或者晚上才回来,因他弟弟在南方沿海的城市,比较远,要想赶回来,恐怕还需要时间,刚好又是赶货的时候,耽误一天,就要亏一两百元钱,回来肯定要花钱,不仅不赚钱,还要花钱,收的礼钱,他又得不到,因他不是长子,又没有成家,这是他的致命弱点。
    尹懋的弟弟回来,只是回来花钱,赚钱的轮不到他,赚到钱是尹懋,他回来只是尽到做小儿子的本分。尹懋的大弟结了婚,因妻子离婚出走,他也出走,不知去向。
    尹懋想尽办法联系亲人,都能联系上,就是联系不上他,他现在在哪里,谁都不知道。如果他大弟回来,就要跟他分一些礼钱,这些礼钱,尹懋就不能独吞。
    尹懋是基督徒,在如何安葬父亲的问题上,真是犯了难,他父亲不是基督徒,尹懋为了讨得领导的喜欢,不止一次向领导说他父亲守礼拜,到教堂去敬拜神了,但是没有受洗,他要是没有信仰,早就死了,活不到今天,因他的病已经折磨他折磨了很久。
    他说的肯定是假的,到死的时候,就凸显无疑,他说要按照传统的方式举行葬礼,因他迫于世俗的压力,如果按照基督教的方式安葬,需要找到一块土地,实行土葬。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入土为安,可是,现在到处都推行火葬政策,不准土葬,这个不为大家接受,但没办法,要知道,入土为安是老传统,一把火烧了,是干净了,可惜大家心里不好想,总是很容易联想到烧烤。
    既然不接受,就有人不大操大办丧事,而是悄悄地埋了,在山上,做个记号,以后好凭吊就行,那些钱就不要了,当然,知道的,就悄悄地送了钱,不知道,就算了,事主也不强调,也不通知,难免人多口杂,说不定会有政府的人知道,会来扯皮,然后为罚款,说不定还要强迫挖出来重新火化,那才麻烦。
    后来,开始施行土葬,但不是全部放开,是局部试行,哪些村施行,哪些村不施行,就需要拈阄,拈到啥就是啥,这要看运气了。说起来奇怪,这个方法不知道谁谁想起来的,这完全不是唯物主义了,是唯心主义,这个概率,一分为二,有的人能得到土葬的机会,有的人却得不到。
    巧得很,尹懋的村拈阄拈到了土葬方式,他的父亲就可以公开地进行土葬,那些没有拈到土葬的也施行了土葬,只不过没有人举报而已,在山区,山体这么大,埋一个人,显不出来什么,也不容易发现,要是在平原,有一个坟堆,老远都看到了,无法隐藏。
    所以说,这个拈阄在山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要卡,也只有卡平原村子的脖子了。
    尹懋通知完了各路亲友,然后请人帮忙,包括做饭的,还有请乐队啥的,他都一一安排妥当。那些远方的亲友纷纷往回赶,毕竟这是大事,结婚和死人都是一生中重要的事,不能忽略。
    最重要的,算是吃饭问题,中国人对吃非常渴望,是饿怕的缘故,很多人都知道挨饿的滋味十分难受,可是,没办法,这个是十分有意思问题。见面不问候一句:“你吃了吗?”仿佛就不是问候,而最有效的,就是这个问题,给人温暖的感觉,只有吃了饭,才会有能量,才感到有热量,不吃饭,就显得格外没劲儿,身体也会感到冰冷,甚至打起了寒颤。
    做饭的自己带有一套厨房用具,在露天场地,甩开膀子开始干起来,再说,空旷地,做饭更过瘾,头一天基本上是附近帮忙的亲戚朋友在一起吃饭,大家都是工人,都在忙着丧事,为了第二天的正席做准备。
    做饭的不管桌椅板凳,只管锅碗瓢盆,这些餐具和厨具,是他们购买的,当然,一次性的塑料碗、塑料杯子、筷子,都是事主来购买,他们只提供盘子,这些盘子,足够大家吃流水席的,一般情况下,会运过来一车东西,分门别类,到处都摆的满满的。
    然后,他们就开始准备菜了,这些菜当然是事主买了,他们只负责做,买的多就做得多,买的少就做得少,不买是不行的,实在不买,请人家来,也要给一些钱,按照常理,可以给一半,算是安慰费,或者误工费。
    像这种情况,非常少,不会发生的,这是因为,中国人很要面子,死了也要面子,叫死要面子,因此,丧事马虎不得,就是再穷的人家,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也要借钱买一张草席,将死者卷起来,埋掉,没有地,就是卖身也要买块地,将死者埋葬,这样才能让生者心安理得,否则,良心会不断受到煎熬,几近于疯掉。
    尹懋也是这样想的,再怎么精打细算,也还是有想不到的、计算不到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到底通知不通知同事们呢?

第340章 纠结状态
 
    
    这些同事好歹都在一起工作多年了,咋说还有些交情的,如果不通知,就是尹懋的问题,通知了大家不去,就是同事的问题,一码归一码,不能混淆。
    他没有告诉其他同事,只是告诉了余哥和德志,再就是告诉了刘小姐,那是必须告诉的,如果不告诉,那就没有丧假,这是必须的。
    他的大弟弟始终没有回来,大家等着他回来,让他看到他父亲最后的一面,可是,没有等到,也联系上了,也托人带话给他了,他就是不回来,没办法,尹懋说不用等他,要是有心,早就回来了,还是没有心,勉强回来,还不是那回事。
    既然他这么说,大家不好再争辩什么,只是他母亲有些受不了,哭着说他老伴命苦,怎么养这样的不孝儿?
    她哭完,抹了抹眼泪,就吩咐下葬,尹懋是长子,摔瓦盆,烧纸用的,披麻戴孝的,吹吹打打,说说唱唱,哭声一片,鞭炮烟花一起燃放,将整个丧礼推向。
    尹懋的父亲丧礼举行期间,办公室派主管行政的周颖去看望,带去了礼品,当然,刘小姐说:“这是办公室出的,另外,每人有感动的,出钱多少不管,不勉强,不主张,看私下里和他的感情关系,亲疏远近,由自己来定。”
    办公室的态度明确了,大家都表示没有啥。德志出五十元钱,他还和尹懋是同事,不知道还有几年,总之,是跑不了的,至于余哥,不好说,他们面子上还行,但究竟怎样,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这不是强勉的事。就不要整齐划一,追求一致。
    周颖买了一套真丝被,这个东西夏天用是最好的,不知道他们喜不喜欢。在农村。有了这些东西。还不如粗布被子舒服,当然,要是全棉的才行。如果带点化纤的,肯定会起球球,这样,就还不如棉的了。
    德志看着棉的东西,比较暖和,比较舒服,不想要假的东西,要知道,遇到假东西,还真的很麻烦,扔了又可惜,用起来又窝心,心里总是堵得慌。
    尹懋收到了礼物和钱,他当然高兴,没想到,他在机构还是有一点人缘,他以为他没有人缘,到处都是敌人呢,谁知道,在遇到大事的时候,他还不错,有这么些同事来捧场,虽然人在项目点没去,可是有礼物和钱送到,也有行政上的代表到了,这些也足以让他满意了。
    他风风光光地把他父亲安葬,又处理完了家中的事,一些收尾的工作交代完毕,就去了九峰县柏松村上班,见了德志,更有说不完的话,因为德志送给了他钱,另外,还和其他人凑份子给他买了东西,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当然高兴。
    余哥给没给钱他不知道哦,看这样子,好像没给,要是给了,他肯定会先打电话给余哥,说他到了,但是,很奇怪,他一直没和他联系。
    德志说:“不要谢我,谁家里面没有个事儿呢?我现在没钱,要是有钱,就表示多一点,现在我的水平你也知道,一点小意思,不算什么,不要见怪。”
    “老弟说话见外了,我不是那种人,我是知恩图报的。有些人不是,背后老是说我,总要弄一些事儿出来不可,搅的别人不好过,他才高兴。你的心意我已经知道了,多谢,多谢!”
    “不必要,不要客气。我也只是尽尽本分而已,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德志说。
    德志说这话,也是为了预防尹懋会说一些负面的话,接下来,他很有可能会批评一些人,听到这些话,他就不喜欢,为什么要批评他们,你有没有对他们好过呢?
    凡事都要一分为二,从正面想,然后从负面想,谁都不是好人,谁都有一颗向恶的心,不过,有时候也会善良和仁慈一些,那是很短暂的,有时候还会变本加厉,将来会有更多的坏事出来。
    没有在台上,就说台上的坏话,到了台上,可能比现在的台上的更坏,人还不算恶人,是因没有机会行恶,有了机会,大概都差不多,因为从始祖开始,就开始犯罪,直到如今,谁都难以避免。
    余哥不给钱,是因为他有他的难题,他有一个儿子,还没结婚,女朋友谈好了,也在一起同居,怀孕后,不能要,就堕胎了,后来又怀孕,又没到结婚年龄,拿不到结婚证,又堕胎,没次堕胎,都要花一些钱,他儿子上班淘气,没有钱,不从他那里拿钱,从哪里拿呢?
    他也是拿工资的,如果在鄂西买昂贵的水管没有经过任何人,水管商可能会给他一些钱,但是,那笔钱是不义之财,可能早就花完了,甚至花完了也没起到什么作用,没有任何痕迹。
    如果贪钱,可能会让他生病,这些钱他也得不到,都给了医院,或者给了别人,像这样怀孕,流产,然后再怀孕,再流产,恐怕这些赃款,就流失了,到了哪里,只有神知道。
    余哥也很难,妻子在家养鸡,种点田地,为人忠厚,钱让她来管,别人问她借钱,她就给,哪怕自己再穷,只要她手里有,一定会给出去,给了之后,别人又来借,上次的还没还的,她又给,人家谢谢她,说她是好人,三句好话一说,她的心就软了,找别人要旧债,不好意思,自己要用钱,再去问别人借。
    因她不善于理财,倒养出了不少肥鸡,余哥就不给她钱,让她不管钱,只管自己擅长的,比如说,她养鸡养得好,就专门扩大养殖规模,这样的好处,是她养的肥鸡,余哥拿去送人,每年过年,谁家不吃鸡呢?鸡和吉同音,中国人,就图个吉利,就要吃鸡,吃鱼,吃谐音。
    他送礼给尹懋,十分不划算,现在还在一个机构上班,早晚能见面,以后不在机构上班了,就会各奔东西,老死不相往来,如果送礼,就会收不回来,再说,领导也不准假,即使准假,来去的车费谁报销?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思考的。
    算来算去,十分不划算,德志是没办法,谁有点办法,就不会去趟这浑水。他的想法很简单,德志送出去的礼物,不打算再收回来,因他考虑的最多的,不是将来互相往来,而是现在过得平安踏实,送礼和不送礼,那人的表情不同,这是真理。
    人在一个紧张的环境里,自己也会变得紧张兮兮,人在不快乐的环境里,也开心不起来。
    尹懋一来,就开始工作,他对生死看得很淡,知道他父亲早晚会死,自从有了病,他就有了这个思想准备。
    对于基督徒来说,死亡不可怕,人情才可怕。像那些村里的人婚丧嫁娶,升学过生,都要送礼,农村复杂就复杂在这里,光这个人情礼就十分厉害,基督徒想要置身度外都不行,早晚都要面对,这个是无法回避的事,只不过可以亮明自己的身份。
    亮明身份后,可以说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但是,说一千道一万,还不如数票子来的实在,有了钱,说什么都有理,没有钱,说得天花乱坠,也得不到什么同情和理解。
    只要理解就行,现在人人都渴望理解,要不有一句话叫“理解万岁”呢。
    尹懋问:“最近村里怎么样?”
    “你没来,我做我一个人能做的事。”德志说。
    “那个很好,很好,不清楚现在的工作进度,我们还需要做什么呢?”尹懋问。
    “这个需要向来支书了解一下。”德志说,眼睛看着窗外。
    (

第341章 等价交换
 
    
    “好啊,你打电话还是我打电话?”尹懋问。
    “我来打吧,这几天都是我在联系,他对我的号码比较熟悉了。”德志说。
    “对,就应该这样,你主动联系他,他就对你有印象,我们在这里,大小是个人,不是空气,他不会不理会我们吧,如果不理会,也行,我就不给他项目,或者拖一拖,拖到他服气为止,你说呢?”尹懋说。
    “你说的没错。我想也是,我们拿着钱,到他们这里做项目,一分钱不让他们出,他们呢,还爱要不要的,生怕钱咬手,不知道他们成天咋想的。”德志说。
    对于钱,大多数都有想法,不属于自己的不要,属于自己的,还要谨慎点去要,要有前奏,要含蓄点,不能被别人说三道四的,人活着,不光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是为了脸面和尊严,这些事,只有亲自体会没有尊严之后,才会更加渴望得到尊严,尊严不是拥有名牌包就可以得到的。
    尹懋说:“打吧,看他在忙啥,就说我来了。看他怎么说。”
    德志拿出电话,拨通了来支书的电话说:“你好,我是小姚,尹先生来了。”
    “哦,我知道了。”来支书说。
    来支书显然对这个问题,他不想说什么,他需要的,就是把水赶紧弄通,今年冬天不用再挑水。杀年猪也不用担心没水可用。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德志挂了电话,对尹懋说:“好吧,你是怎样想的,下一步该怎么走?”
    “我想应该加快速度,将项目赶紧完成,然后进行下一个项目。”尹懋说。
    “恐怕不好。”德志说,“项目太快,钱都出去了,我们在这里还有意思吗?他们肯定不会理会我们的。”
    “你说的很有理,但是。只要有项目。就不担心没钱,有钱,就不怕没有人来求,像我们。只要有项目。就不愁呆着没意义。”尹懋补充道。
    山里呆着很有意思。只要有追求,到哪里都一样,在家是一样的天空。到项目点也是一样的,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只要别人能生存,自己就能生存,不是看生存的环境的优劣,而是看人心是否和环境保持一致。
    德志又问了问尹懋葬礼的情况,他也很乐意分享,并把照的相片拿出来给德志看,看之前,问:“你敢看吗?”
    德志认为自己是基督徒,连死都不怕,还怕死人吗?他说:“不怕。”
    尹懋就播放照片,猛一看,还真有点吓人,尹懋的亡父竟然穿的是古时候的衣服,和晚清的服饰非常相似,这是复古吗?德志不好细问,他给你看,证明他信任你,一般人不会这么做。
    当然,他更有一层意思,就是显摆。领导给了他一部新相机,他刚好在这次丧礼上用了,引来很多人羡慕的目光,他这么大年纪,还在外头工作,还有新相机使用,不是领导身边的红人,怎么会有相机?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他播放完了相机上的照片,这个让德志感触颇多,生命转瞬就消亡,人的一生,很快就完结,就像花开,转瞬花落,空留叹息。
    德志问:“还没吃饭吧?”
    “吃了,在车加水的地方,买了东西吃,不饿。”尹懋说。
    “那晚上吃不吃?”德志问。
    “不知道。反正现在不饿。”尹懋说,他坐车可能晕头晕脑的,加上这几天忙着办丧事,就没有什么食欲,倒看不出来他有多悲伤。
    德志也懒得吃,到了这时候,他想的最多的,是怎样把学习搞上去,不想别的,那些东西都没用,不如弄一些实际的,像吃饭,只要吃饱就行,像睡觉,只要睡够时间就行,多了不好,少了也会影响身体健康的。
    晚上,大家都不吃饭,都没有饿的感觉,德志知道,晚饭少吃,应该没问题,自己不吃不要紧,要问问孩子和妻子,人在外工作,还不是为了家人吗?在外地工作,更多的是积累工作经验,另外,也是为了有一个好的时间,可以用来学习,用来提升个人的素质和水平,可以有所积累,这些都是在家学不到的。
    正在这时候,来支书打电话来,德志接听,他说:“这样吧,你们吃饭没?如果没吃,就到松树岭酒楼来吃。”
    德志心里想,怎么不早点说?现在都几点了,才说,看来那边肯定有别的客人,算了,不去,去了又要喝酒,再说,喝了酒晚上就看不成书了。
    德志没和尹懋商量,就说:“算了,晚点再说吧。尹先生很累,我也想休息。”
    来支书没说什么,德志心里很坦然,他不是喜欢喝酒,贪吃的人。
    当晚,德志照常睡觉,也不觉得饿,到了天明时分,德志洗漱完毕,正在闲得慌,想看书的时候,楼下有人喊:“小姚,小尹。”
    德志从窗户那伸出头一看,是来支书,他问:“来支书,有事吗?”
    “我是来找你们去看看上面水管安装的。”来支书说。
    “好,我们马上下来。”德志说。
    德志对尹懋说了,尹懋没有理由不去,他说:“好吧,我们去看看,很长时间没上去看了,不知道安装的进度。很想了解呢。“
    “走,我们下楼,他在下面等我们。”德志说。
    尹懋答应一声,就带着相机下来了,当然,还挎着一个包,包里装些什么东西,德志不知道,可以想象,尹懋比较细心,凡是能想到用的东西,都在里面。
    尹懋可能生错了,他是女人的性格,当然,是男人的外表,心思很深,德志不能达到他那水平。
    来支书见了尹懋,问:“家里安排好了吧?”
    “好了,父亲上山了,一切都还顺利,谢谢关心!”尹懋说。
    “不要客气,都是老朋友了。”来支书说。
    “是啊,我们以前可是敌人的,话不投机半句多,说急了就吵架,不是吗?”尹懋说。
    “是的,那时候,不是不了解你们吗?争执都是为了工作,都是为了将项目顺利完成,私人之间不存在恩怨的吧?我们没有冤仇,都是从陌生人到熟人,这有个过程,没有啥,了解了就好。”来支书说。
    “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一样的道理。当了解了就好了,不必要让别人来彻底了解你,很累,不如往前走,人家会了解你的。不要因为别人不了解你而生气,这个没用。气坏了身体反而得不偿失。”德志说。
    “还是读书人说得对!没错,不要让别人了解你,因为你不是太阳,不是众人所瞩目的对象。”来支书说。
    来支书说话,别人插不进嘴,德志才开始不懂,后来才慢慢地发现,来支书当官当惯了,喜欢指挥别人,也不喜欢别人说话,他自己来主宰一起,遇到有反对的,他肯定会想办法制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停地说,让别人插不进嘴。
    德志找到来支书的这个特点后,就不说话,让他一次性全部说完,直到他说累了,不想说了,他才说,到那时候,就是来支书想打牌的时候,来支书打牌,不爱长篇大论,他的注意力,集中在牌上了。
    来支书的专注性,体现在打牌的方面,就是这样,只要上了牌桌,就不谈工作。凌会计处理具体事务,在牌桌上接电话,也很简单,三言两语,就说清楚了。
    大家上了车,开车的还是那个人,是柏松村的村民,经常在三岔路路口等客人的,他跑运输跑了很多年,看得出来,他对未来有规划,只是不轻易说出来罢了。

第342章 亲自挂帅
 
    
    司机喜欢留着小胡子,这个让他更有男人魅力,他见人总是笑,他的生意就是这样,笑,可换来金银,这是卖笑的又一种写照。他不是女的,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来招徕顾客。
    如果去掉小胡子,笑起来会更灿烂,不会引起别人的瞎想,反而增加了一些男人的魅力,因为现在的男人流行上下都是光溜溜的,是公认的美男的标准。
    这人不是年纪偏大,可能还是一个情种,在拉客的过程中,也看的到一些美女,这样的美女,应当是在当地还是很有魅力的。
    经常在美女堆里,就不觉得美你,经常在香花堆里,就不觉得香了。车在绿色的海洋中行走,就是一艘红色的船,走在绿海中,显得格外耀眼。
    车在上次那个女人吵架的地方停下,来支书说:“下车吧,上次那个女人在这里吵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