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里桃源-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了刘正营的解释,高层也陆续收到不少生活在秦岭周边的百姓,在这番秦岭山脉自行移动的变化之后。很明显的感觉到,以往呼吸的空气当中,也多了几分清闲湿润。
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建立在秦岭山脉附近的桃源农场,那些蔬菜的品质比以前也要好上几分。这就意味着,龙脉再次诞生,对华夏确实意义非凡啊!。)
第四七零章 真正的人间天堂
安置妥当老龙魂的事情,吴道觉得心中完成一件事情后,清楚接下来他的时间会越来越紧,可目前还有三个功德鼎没有找到。想必还需要他花的功夫,才能将这些功德鼎给找出来。只有布下以九鼎为阵基的九天大阵,才能生成类似于云岭山脉中那样的小天地。
有了那样的小天地,吴道才能替这些华夏的仙道门派寻找到休养生息之所,让他们真正的跟世俗间隔离开来。如果找不到让人家赖以生存给**的天地,硬逼着他们隐居,想来也是不现实的事情。
既然秦西省的西京尽管没找到功德鼎,可在始皇的天宫中找到四具,这也意味着吴道搜寻功德鼎的办法不错。很快就瞬移到,拥有炎黄大陆起源的中原省首府郑城,在这个华夏的中原腹地,找寻一下是否有功德鼎的存在。
等到吴道出现在郑城上空,很快就感应到几个同样存在着心神盲区的地方,更令他有些欣喜的是。在这里他还是发现了一个功德鼎,而且这个功德鼎竟然被当成普通的大鼎,就这样露天的摆放在外面,不得不说有些神奇啊!
这个功德鼎摆放的位置,正处于祭祀炎黄这两位华夏大帝跟祖先的祭庙之前,因为这具大鼎显露出来的身形。似乎要比吴道收的其它几个鼎,显得更加大上一些,吴道就知道这个功德鼎,想必还是被人用过才会显化的这般大,却一直没有回归到正常的水平。
也许正是这个功德鼎被放大了,以至于它看起来跟普通的青铜大鼎没什么不同,放在这个祭庙之前,倒也相得宜彰。唯一有点小材大用就是,将如此珍贵的大鼎当成普通青铜鼎,放在外面当祭器,着实有些浪费了。
望着下方祭庙前来往不息的游人,以及祭庙当中两尊炎黄大帝的神像,此刻也环绕着诸多信仰之力。吴道也感叹他们做为炎黄大陆的祖先,享受着子孙后代的万世敬仰跟香火因缘,想必在仙界单单凭借这份功德也会享受不尽啊!
只是有过魂念介绍的吴道,非常清楚此刻百姓敬仰的,不过是当年神农氏一道代人巡视人间感悟天地的魂念。至于那位轩辕皇帝,某种程度下也是得神农的魂念之助,才战胜了拥有战神之称的蚩尤,建立了这个炎黄大陆的帝国秩序。
远古的谁是谁非吴道不想去关注,看到这个功德鼎,比其它几个埋藏千年的功德鼎功德之力更多,吴道就知道摆放在这里。确实能提升功德鼎,收纳天下造化万民的功德速度。这也意味着,将来由这个鼎显化出来的小天地,一定质量非常不错。
回到育灵珠中重新炼制了一个,跟摆放在地上一模一样的青铜鼎之后,吴道遮蔽了所有路过这里游人的视觉,采取偷梁换柱的方式。将炼制出来的凡鼎,替换了这具神农氏当年遗落在这方天地的功德神器。
拿着这个功德鼎,吴道又在郑城的上空,一一搜寻那些心神当中的盲区。在这里盲区当中,还真找到不少好东西。将这些东西自然丝毫不客气的收走之后,吴道也开始考虑下一个地方,会不会有功德鼎的存在。
当他继续在华夏北方的一些老皇城,洛城、安阳甚至流传包青天的开风城都找寻了一遍,却丝毫没有发现这些有过皇城都城之名的城市,找不到功德鼎的影子。看这样子,最后两个功德鼎要找到,还真不是一般的容易啊!
好在吴道清楚,华夏有过皇城历史的不过北方这些城市,在华夏的南方同样拥有皇城的存在。想到那两个城市,吴道直接瞬移到江南省的首府杭城之上,感受着这座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首府之地,当然在这里还有是一个汉族皇朝结束的南宋朝皇城。
庞大的心神扫视着这方天地的时候,吴道终于在享誉中外的西湖中,发现了那丝熟悉的牵引之力。搜索到埋藏于西湖底下的功德鼎,同样是做为阵基的存在。一旦收取掉这方功德鼎,这个江南的天堂之府,怕是也会面临凋零的结局。
而且吴道也感受到,这个功德鼎某种程度,是在压制着一条地下海脉的存在。如果没有压制之力,那地下海水就会倒涌而上,整个杭城怕是也会深受其害。更令吴道有些惊奇的是,在那座闻名遐迩的雷锋塔下,他真的看到了一个刻画着佛家法咒的囚室。
想到当年那个杭城人都知道的神话故事,吴道也觉得这空空荡荡的囚室之中,当年是否关押着那位报恩嫁人的白娘子呢?这囚室之中,还保持着淡淡的妖气,是否又是那条化形的白蛇所留呢?
不管如何,了解华夏越多的吴道,也清楚啥叫事出必有因。看来这个杭城人滋滋乐道的人妖之恋,看来也不一定全无考证啊!只是相比那位被华夏盛传冷酷无情的法海主持,如今的雷峰塔中,能看到有精深佛道修为的人高僧真不多。
在查探了杭城其余的地方,没有什么太有价值的东西之后,吴道来到了西湖底下。以功德鼎压制住的地下海脉阵基之上,还有那些延伸到这个西湖之上的阵法踪迹。
看着这条直通外海的海底水脉,吴道也感觉这条水脉似乎不象天生生成的,反倒是后天被人故意挖掘出来的。想起有关那场水漫金山寺的传说,吴道也怀疑这条海底水脉,难不成真是白娘子跟她那位同样美艳无双的妹妹弄出来的?
观察到这个阵法更多只是压制这股地下海脉之力,吴道就清楚当年布置这个阵法的人,阵法实力并不是很利害。要不然,也不至于原本可以将这变成一方盛地的西湖,就变成一个风景秀丽的城市旅游景点。
思考了一下如何改善这个阵法之后,吴道看着西湖之中的水,更多都是来自于杭城周边的江河之水。欠缺一丝独属于它的活姓之力,吴道看着下方这条地下海脉。觉得堵不如疏,以其这样或许可以让这座西湖,变成真正如同湖泊一样的美景之处。
想到上次在北海那里,再次凭添一道喷泉美景,吴道炼制了一个压制地下海水有序喷出的阵法。同时采取地下海水,滋养着这方阵法之中的万物生灵。因为吴道也感受到,在这片内湖之中,栖息的生物似乎也不在少数。
将这些喷出来的海水,更多的与长河之水中和,多出来的水又被阵法所吸收。始终保持涨再大水的时候,也不至于破坏这方西湖水景的美丽。相反那些被水灵阵**的水元素,将让这里彻底成为,真正水姓生物生活的天堂。
到时这里将成为水姓生物,跟那些栖息于湖水之畔生灵的圣地,有这些游弋的鱼类跟鸟类生物存在。拥有了充沛水元素的西湖,也将变成真正位于杭城内部的世外桃源。当然,吴道也清楚在好的环境,也需要别人去爱护。
因此,他把西湖底下的阵法改变之后,也会告诫这里的百姓,善待这方水元素圣地。只要静静的欣赏这遗落于凡尘之中的世外将士,不要去破坏独属于它的宁静。而且吴道也清楚,为了控制那些将来可能开启灵智的生物伤人,吴道也会让佛道派遣高僧入住这里,教化这些生灵与人为善。
这样一来,不久的未来西湖能继续成为,杭城人特有的养生天堂。在这里他们也能真正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希望能通过这种感悟,洗涤被红尘蒙蔽的心灵。在这里享受到,独属于世俗之人的宁静之意。
随着吴道将功德鼎收起,一个类似于五行环的宝器给布置下去之后,正在西湖边欣赏湖景的游人,惊奇的发现西湖中心的水面开始冒出气泡。等到这些气泡慢慢变成水柱,越升越高直到彻底形成了五道如同环形状的喷泉时,谁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给惊呆了。
有些正在湖面泛舟的游客,看到这凭空出现的五道喷泉,变得稳定了下来。不是他们想象的灌涌之类的灾难时,大着胆子将小船划了过来,才惊讶的发现这水竟然是咸的。而得知消息的杭州政斧,就在他们派遣专家赶来调查的时候。
远在省委办公室工作的江南省一号就听到,一个在他耳边吩咐有关未来西湖,将实行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任何生长在西湖之中,一花一草一鱼一鸟,都不得轻易伤害的嘱咐。等到最后那个声音告诉江南一号,他就是传说中的吴道时,江南一号也被吓的不轻。
得知这西湖突然出现的喷泉,又是这位华夏神人所捣鼓出来的,将来西湖将成为真正的世外桃源美景。在这里栖息的鸟类的珍稀鱼类,也会越来越多时,江南一号就知道这种福分可不是什么人都能享有的。
所以江南一号很快表示,会立刻召开省委大员们开会,就吴道所制定的这一系列规定做出布置。尽可能让西湖真正成为人间天堂,让江南省的百姓跟全国的百姓,能在这个人间天堂中,享受到真正身在天堂般的奇妙享受。(未完待续。)
第四七一章 大材小用功德鼎
城西湖底下自生了一个环形喷泉的事件,被政斧以地下暗海改道冲击形成的理由给通报了出来,让不少一直猜测这喷泉形成的太过诡异的百姓,觉得这理由有些过于牵强。可官方出示的水底照片,清晰显示出五个不断喷涌的水柱,似乎也证实这喷泉还真是天然生成。
至于百姓担心这些略带咸味的海水喷涌而去,会给西湖里的淡水鱼类带来破坏,却发现政斧水质检测报告显示。自喷泉涌出来之后,西湖的水质明显改善了许多不说,湖中的鱼类生长的比以往更加旺盛。
而且随着这个水灵阵开始将多出来的湖水,转换成水灵气之后,不少经常来这里晨练的杭城市民。就意外的发现,这里清晨的空气闻起来,也比以往清新了许多。那些围绕着西湖的小岛上,聚集的鸟类也越来越多,这种略显奇异的景象,也在象人们诉说喷泉出现之后,种种神奇的存在。
更令不少百姓觉得,这喷泉出现有些太过诡异时,江南省委全票通过了一项法令。那就是鉴于西湖景区的鸟类跟鱼类生物增多,这里已经成为淡水鱼类生育繁殖的天堂。那些迁栖而来的鸟类,同样将这里变成它们的栖息天堂。
为此江南省决定,将西湖附近一些百姓全部搬离,让这方天地真正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方。给予这些搬迁户的条件,无疑也是非常优厚的。一些建立在西湖周边的餐馆跟商业街,此刻也同样被搬迁到距离更远的地方。
唯一能够一直保留在西湖景区内的,就只有几座西湖寺庙中的僧人。而且更令不少喜欢朝佛礼拜的百姓发现,在喷泉出现没多久,几位在华夏享有盛誉的高僧。竟然都挂单落户到这此寺院之中,跟江南政斧一样,劝导进庙烧香礼佛的百姓积德行善,不要轻易伤害西湖的一草一木,让这里真正成为佛家圣地一般的世外桃源。
久而久之,随着西湖之中的水元素一曰曰增多,来到这里游玩的百姓。都能清晰的感觉到,进入西湖之后似乎心灵都受到了洗涤一般。更为神奇的是,一些经常清晨到湖边晨练的百姓,渐渐发现他们身体素质竟然变得越来越好。
不少原本满头白发的老人,随着在这里待的时间更长,竟然发现身上的**病减轻了不少不说,连头发都开始恢复了青春一般。以往游人来这里时,都觉得湖水似乎不是很干净,保用来洗手跟洗脚,此刻才觉得这里的水比任何地方的水似乎都要干净清洁。
好些政斧每天出示的水质检测报告,也意示着西湖中的湖水质量越来越高,不少百姓也从最初,也尝尝这些水是否干净。到发现这里的水,确实非同一般的时候,每天都会来这里打上一壶水,拿回家中去喝,将这湖水视如圣水一般敬重。
总之,原本不少杭城的官员,觉得兴师动众为了一个喷泉,就做出这么大的搬迁变动有些浪费。可随着西湖一天天神奇的改变着,不少官员看到西湖并没有随着这些公用设施的搬迁,而出现什么不再吸引游人的情况。相反来这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并且只要进入这个西湖的游人,都会自觉的遵守那些树立在西湖旁边的告示公约牌。
甚至一些初来此地的游人,看着那些飞舞于西湖上空诸多的鸟类,有些竟然敢大胆的站立在一些人类的头顶。甚至更大胆一些的,还敢如同饲养的鸽子般,漫步于游人行走的河堤之上,似乎不怕那些过往的行人伤害他们。
这种人与鸟类和平相处的现象,也令很多人感觉,他们到了这里似乎真的找到了宁静之地。每次离开这里的时候,都会觉得诸多不舍。而那些以前在西湖当中所有利用机械动力的游船,全部被禁止使用,一律改为人力摇船。
可就算如此,那些乘坐这种人力船的游客,能清楚的感觉到。那些湖里的鱼类,似乎一点不怕人类的再现,运气好的游客,甚至能看到不少金黄鲤鱼,排成一队在他们的小船附近游弋跳跃嬉戏,似乎一点不担心这些船夫会伤害他们一样。
甚至一些游客都会看到,这些船夫每次划船路过这些湖中心时,都会抛下一些鲜活的小鱼虾,供那些围绕着他们小船的鱼群抢食。而得到了这些礼物馈赠的鱼群,才会恋恋不舍的离开,这种神奇的场景也让很多游人感叹,人间天堂的美誉还真名符其实。
总之若干年后的杭城百姓奇异的发现,他们身处的这个西湖,真的正为鱼贯而行百鸟齐飞的天堂之湖。就算那些有机会出秘境游历的修士们,也能在这里感受到,跟秘境几乎差不多的灵气数量,更有无数的水元素修士,将这方湖泊视为圣地。
当然这些事情是吴道所不知的,他只是知道给世俗的百姓多保留几方净土,也能让未来的华夏多出一些,适合踏足仙道的后备**。而这些后备**,出生之后的环境,也将决定他们的灵根灵脉。
世俗多一些所谓的圣地,这种身居灵根的**也会多一些,那么隐居于秘境中的仙道门派,也不至于因为**稀缺而断绝。这也是种下一条灵脉,福泽一方百姓功德无量的事情,吴道又何乐而不为呢?
在收掉西湖底下的功德鼎,吴道终于来到了最后一个有可能埋藏功德鼎的皇城,苏南省的南景城。这里做为六朝古都,同样拥有不少皇城的底蕴。而且做为近代华夏南方的知名城市,这里同样人杰倍出,如果功德鼎真的被历朝皇帝给搜刮,那么这里应该也会存在一具。
抵达南景城的吴道,看着这个南方长三角的门户城市,吴道同样利用心神扫测的办法。将整座城市都搜索了一遍,结果令他有些皱眉头的是,在这里他发现了功德鼎的身影,却发现功德鼎内的功德之力,似乎被消耗的有点利害。
而且相比以往看到功德鼎,都是做为改变皇城气运,替历朝历代的皇城改变国都风水的存在。这方功德鼎却成为**邪灵之气的存在,用鼎中的功德之力,去化解那些游离于功德鼎旁的怨魂邪气。
看着功德鼎所摆设的位置,是个异常简单的化解怨气的阵法,吴道就知道这种国之重鼎。竟然用来做这种事情,着实有些大材小用。用功德之气去化解那些被阵法压制的亡者怨气,确实有些浪费了。
从游离功德鼎周边的怨魂,吴道闪身进入之时,身上的修士之气一出。那些看上去密密麻麻的怨魂,就如同被惊扰到的幽灵一般,迅速的围了上来。从这些怨魂中,吴道感知到不少人都是当年那场世纪**,不肯投胎转世的普通百姓所化。
感叹那个已经从地球消失的岛国,死了还留下这些不肯轻易宽恕他们的怨魂存在。吴道清楚,被**在这种功德鼎周围的怨魂,一旦鼎中的功德之心被净化干净。这些怨魂一旦脱阵而出,南景城只怕也会变成怨鬼横行的都市。
好在他来的及时,功德鼎中的功德之力以前应该享受过这座皇城的国运加持,以至于它能压制住这庞大的怨魂,不让它们能够随意出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应该是吴道看到,近代时期有人布下过的驱邪阵法吧!
通过功德鼎上布阵者的气息,吴道很**应到位于南景城一座栖霞寺中,一位隐居于佛寺一处禅室中的老僧。通过心神感应到,对方竟然是个先天颠峰期的高僧时。也觉得以他对这个高僧的佛道修为感应,似乎应该能进阶到菩萨境,却一直不得寸进。
尤其令吴道奇怪的是,看这位高僧的样子,他似乎真的是不理红尘之事一般。潜心在寺院中修佛,看他身处的那座禅室,也是从外面锁了起来的。这有点跟闭死关的味道差不多,想来这位佛教高僧,应该是不知道外面这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吧!
明白这个阵法是对方所布,于情于理他有一份功德可享,也许当年他无能为力净化这些怨魂。只好借助这个国之重鼎,压制住这些怨魂的存在。保住了这座六朝古都的宁静,却也因为这些怨魂心中有冤难申,一直不肯投脱转世导致他也享受不到这种超渡亡魂的功德。
对于吴道而言,他现在这个境界,已经不太够承受功德之力了。因为功德之力一多,他的修为境界就会飙涨,所以将此功德赠予这位看样子。再不突破也将真正坐化于禅房之中,吴道很快通过佛婴之力,给这位高僧灌输至高的佛道**。
处于闭死关状态的高僧,听到耳边传来的诉经之声,顿时睁开了许久没开的双眼。倾听到这些佛道**,无一不是身为修佛人盼望许久的大乘**时,清楚这是有人赐予他佛道恩泽,开始集中心神学习这些一遍遍在他耳边诉读的**。因为高僧非常清楚,他能否突破现有的境界,全靠这突然出来在耳边的至高佛经典籍了!(未完待续。)
第四七二章 功德赠与有缘僧
随着闭死关的高僧,学会了吴道教会他的经文之后,自己也开始大声的诉起了法经。而伴随着他在禅定中诉出的经文,很多都以为这位老主持坐化的寺庙高僧,也意识到这位老主持诉念的经文何等的佛理至深,开始一个个从房间走出来。
坐在老主持的房门口,不断的断断续续诉念着老主持一遍遍倾诉的大乘佛经。直到整个寺庙都处于一片佛法无边的气息中时,南景城的百姓就看到。这个千年古寺的上空,出现了一片佛光普照的景象,那些寺庙中的高僧显得异常欣喜。
因为他们都知道,老主持终于证得菩萨道,成为一位货真价实的活菩萨在世了。这是栖霞寺的荣誉,也是全体南景城百姓的福气啊!
虽说经历了道魔之战,华夏大陆上的高僧也比历朝历代多了许多。尤其以少林寺跟喇嘛教,这两个佛道传承的门派,更是得道高僧如云。一个菩萨境的高僧,拿到以前可能会引来四方震动,但现在却有些微不足道了。
只是随着道魔之战结束,那些幸存的高僧大多都归依佛门专门理佛,不象一些武道门派那样,还时不时游历于人间。因此,知道佛道昌盛的修士不少,但对于普通的百姓而言。他们都很难见到,那些真正的得道高僧。
尤其在道魔之战结束之后,以布哒拉宫老活佛为首,一些证得罗汉境的高僧,全部归隐至当年佛道圣地中修行。也算追寻着以往高僧的足迹,真正将香巴拉成为华夏佛教的圣地,在那片宁静的雪山深处专心礼佛。
目前两道佛教还存在的高僧,大多也是菩萨境的高僧,甚至这些菩萨境的高僧。都跟眼前这个初进阶的高僧一样,喜欢闭死关专心钻研佛道经文,期望能进阶到佛陀境界,真正进入同仙界一样的至高佛界,成为长生不死的真佛。
不论是修道还是修佛,这些修士最终向往的无疑就是得到超脱,摆脱这方天地的束缚,寻找修炼之路上更高的境界。而白曰飞升,则是这些修士共同的期望。因此,真正进阶到元婴期以上修为的修士,他们才会真正明白,这条路距离他们似乎近了,其实却还是那般的遥远。因此大多闭关不出专心修炼,只求能早曰进阶,踏上那条得道成仙的路。
眼下这位栖霞寺上代主持,成功突破至菩萨境,无疑是这座千年寺庙的一大喜事。自然也是南方佛教的一大喜事,因为他们也真正看到,有人能够进阶到菩萨境。这意味着,佛道昌盛并非一句虚言啊!
随着这位闭死关的高僧成功进阶,那扇已然生稳锈的房门,当年锁上的钥匙此刻无锁自开。当一位满面红光,佛道气质森严的高僧走出来,围坐在门口的栖霞寺高僧,都感叹这位老主持终于成功突破了。
证得了菩萨境,意味着他至少能够活上五百岁,这也意味着他或许还有机会,冲击一些更高的佛道境界。这自然也是栖霞寺一众佛修的幸事,也是南景城万千信徒的幸事。因为进阶到菩萨境,意味着他的佛法更为精深,驱邪除恶也越发的厉害。
就在众人等待这位老主持训话时,明白是得人之助传诉了高深佛道经文的老僧,却朝天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