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医官道-第3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羽心里那个不爽,到底是县委县政府新大楼重要,还是经济发展重要?或者换个说法,到底是面子重要。还是里子重要?你县大楼盖的再好,能掩盖你一国家级贫困县的本质?有盖楼房的钱,不如花心思想想,怎么脱贫致富!
  咱不能年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顶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安心从上头要钱,让政府看起来光鲜亮丽,百姓却一穷二白。为官一任,咱们可不能造福自己,得造福一方啊。
  “新大楼的项目。我不同意,现在县里经济亟待发展。用钱的地方很多,我们把钱花在新大楼的建设上,不如多投资一下县里的工农业,为县里多造一些新鲜血液。”刘羽很明确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廖书记,凡事经济为重。”
  “县委、县政府的新大楼,意义你明白吗?这是在塑造花罗政府的形象,对招商引资有正面意义,磨刀不误砍柴工,咱们把形象把名片递出去,还怕找不到新鲜血液?”廖宝根也有自己的理由。
  他的话有道理没?有,肯定有,外商来到花罗,发现花罗政府都破破烂烂的,自然对花罗没信心,但一个新大楼就能让外商震惊得五体投地,哭着求着要投资?那就太异想天开了。没有商人那么傻,人家投资是根据本地情况的。
  “廖书记,你这看法我就不同意了,没有新大楼我们就干不了招商引资的活?我来以前县里什么情况,我不清楚,但我清楚,这几个月就陆续有外商了,漂流河项目,风景区项目,板栗出口项目,这都是没有新大楼招的商,以后也会源源不断有,我们做经济,靠的不是一堆高层水泥墙,靠的是我们自己的优势!”
  这话总算把廖宝根驳得哑口无言了,可不是,没有新大楼,最近几个月连续有三个大项目进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建立了一个外贸出口公司,这分量就很重了,全市的板栗出口公司,这还是头一个。说心里话,廖宝根也是同意建这个出口公司的,不为别的,挣脸!全是独一份,怎么不争面子?
  他反对的很大一部分理由是,刘羽这厮完全不跟他打商量,他心里憋着气呢。
  “总之,这钱是用来盖新大楼的,我不同意乱花!”廖宝根一路走到底,相当倔强。
  刘羽的脾气,向来吃软不吃硬,毫不留情面的发话:“用不着你同意,政府的事务我说了算!”
  “那我们走着瞧!”廖宝根狠狠压断了电话,越想越气。
  为这事,刘羽和廖宝根终于闹翻了。
  不出几天的功夫,陶林佳就被廖宝根单独叫去谈了话,心头火热忙活着办外贸公司的陶林佳顿时一盆冷水泼在了头上,廖宝根非常明确的表态了,外贸公司现在办不成熟,县委不予支持,你自己看着办。
  陶林佳一肚子酸水,廖宝根的话,他哪敢不当回事?但花罗的农业局能挂一个外贸出口公司多不容易?霞水市几个县区里,出口公司就那么七八个,农业出口的,更是一个都没,花罗能搞一个农业出口公司,那是多不容易的事?
  “哎,这叫什么事儿?好不容易能办件事,却来了神仙打架……这年头,还能不能办事了?”陶林佳晚上约了分管民政的副县长林正,在一餐馆吐苦水。
  两人都是本地人,还都是上任老书记一系的,交情深,所以,这话陶林佳都敢在林正跟前嚼舌根子了。说来好笑,外人总以为陶林佳跟章雨或者王江南关系不错,可事实上,陶林佳跟那两位都一般,反倒跟快退休走人的林正关系深。
  林正端着酒杯,眉头深深皱着,叹息的摇摇头:“刘县长毕竟年轻了,凡事需忍,他才来就想撬廖书记墙角,廖书记怎么能不翻脸?闹成这样是迟早的,不加以疏导,会更严重。”
  “哎,他们斗是他们的事,我管不着,但廖书记这么坏事。真的好吗?”陶林佳对廖宝根不无埋怨。
  林正是要走的人了。有些话说说也无妨。呵呵一笑道:“成事不易,坏事还难吗?我看呐,廖宝根倒不是在坏事,是在争口气,他坏起事来,还用得着找你谈话吗?这是摆明了争一口气回来。”
  陶林佳若有所思的点头,苦闷的倒了杯酒:“罢了,他们爱怎么斗怎么斗。我可不想因为一个项目栽进去,今晚得去刘县长那汇报下,以免他猜忌。”
  林正颔了颔首,起身一起离开,送陶林佳上车时,望着天叹了口气:“总觉得这个新县长会给我们一些意外,也许我没机会看到了,你要跟紧他。”
  陶林佳微微一怔,不明白林正哪里看出来刘羽会给花罗带来一些意外,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钻入车中,开进了县政府。
  晚上九点多。刘羽还没休息,正跟庆渔歌通电话,聊聊家常,他们准备下星期组团来花罗玩了,刘羽也怪想他们的,想想下星期就是招标忙完,那时应该有空闲时间,就答应下来了。
  这时陶林佳来拜访,陈述了今天去县委的事,以及廖宝根的授意。
  刘羽听后,大为观火,用不着这么坏事吧?撕破脸皮对着干?切,谁不会!
  两天后,原定给县委、县政府盖新大楼的地皮,被县政府挂起来拍卖了,花罗的地皮还不算值钱,这块新大楼的地址在靠近县边缘地带,地皮更不值钱,在拍卖会上未必卖得出去,流拍的可能性很大,但这地皮一旦挂起来,就意味着这里不再建新大楼了。
  当然,廖宝根可以重新选址,但这次绝对能被恶心到!
  果不其然,得知刘羽把新大楼的地皮拿去卖,气得中午没吃饭,暗自发了狠气,外贸公司,休想他同意!
  也不知道是谁多嘴,这事传到了陈善学耳朵里。
  县委书记和县长不合,很正常,针尖对麦芒也不稀罕,县委书记本就是一特殊的存在,说是管党委把,县政府的事务却事事要插手,县长需要听他的,这么搞县长通常很被动,束手束脚,产生矛盾再正常不过。
  陈善学也没当回事,他当回事的是,听说花罗要搞一个对外出口公司,专门搞板栗出口,这让陈善学注意到了。其实一个外贸公司,当然不值得陈善学专门惦记,可如果这外贸公司是在一个每年市里都要补贴财政的国家级贫困县里,那就够奇葩了。就像富人吃鲍鱼,没谁觉得奇怪,但一千年老乞丐却忽然吃起满汉全席来,想不让人注意都难。
  “嘿,有意思啊,里头的经济都没发展起来就惦记上国外了?是在瞎搞么?”陈善学想当然以为是花罗为了出政绩,弄出的噱头。
  这话,不是出自别人,正是出自陈英之口,她最近一直在张罗风景区项目的事,花罗的消息多少了解点,板栗外贸出口的事就是她说给老子听的。
  “瞎搞不瞎搞,这个不清楚,就我了解,大几天前,美国来了一考察团,在花罗县里考察板栗来着,还是刘羽亲自陪着的,这才有了外贸出口公司的事。”陈英略感意外道:“别问我是真是假,外国人金发碧眼的,假不了,但是不是真的美国考察团,我不敢保证,我只能说,这考察团来得蹊跷,就花罗那点底子,怎么联系得上美国的考察团?古怪得很。”
  闻言,陈善学目中精光一闪,既然刘羽亲自陪同考察,多半考察团假不了,在这种场面上作假,简直是作死,只要谁把假考察团的事捅出去,起码能上一个全省热点新闻,等待刘羽的,最少也是吃排头,闹得严重点,丢官也不稀奇。
  所以,考察团很可能是真的,组建板栗外贸出口公司,也是真的。
  “这个刘羽,真有两把刷子也不一定呐,国外的市场也能撬开。”陈善学感叹道。
  陈英歪着脑袋想了想:“嗯,这个人跟别人是有点不一样。”
  陈善学看了女儿一眼,自己的女儿外表随和,其实骨子里有一股傲慢劲,能被她说与众不同,这刘羽就觉得有不同常人的地方。
  想了想,晚间的功夫,陈善学让秘书白飞阁通知刘羽和廖宝根。后天来市委一趟。他要约见两位。
  得到通知。刘羽嘴角一抽,全市怕是都没几个县长像他一样,短短几个月内,两次被市委书记喊去谈话,大概在不少人眼里,刘羽都成“问题县长”了。
  一天后,刘羽去市委,去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廖宝根这厮也被喊来了。
  乖乖坐在那的廖宝根,望着出现在门口的刘羽,明显也愣了下,旋即收回目光,若无其事翻着桌上报纸。
  刘羽同样懒得搭理他,坐他对面,一言不发,半个眼神交流都没有。
  在内间暗暗观察的陈善学微微摇头,鼻孔轻哼了声,就让刘羽和廖宝根在外晾了两个小时。直到吃中饭时才出来:“你们两个跟我来。”
  刘羽不爽,这事明显廖宝根这厮从中做坏。要谈话找廖宝根就行,找他刘羽干什么?而且一下就晾了两个小时,不摆明了给他点下马威瞧瞧么?
  陈善学将两人带到了食堂包间,竟然是准备跟他们两个一起吃中饭。
  先晾一下,再一起吃个饭,很典型的给一个巴掌再给一个甜枣。
  “刘羽,县里的事务,有不懂的你要问书记,你这样目无书记存在,造成党内不团结,影响的是党外工作,就像这次外贸公司的事,你有很大一部分责任!”陈善学上来就绷着面教训。
  廖宝根还来不及心里暗爽,陈善学又立马话头一转:“廖宝根,你也有责任,矛盾再多,都要协商解决,外贸公司对花罗来说是好事,你在不了解情况下,单方面影响它很不好。”
  廖宝根焉了,心里格外的不平衡。
  别看陈善学站在公平的角度,把刘羽和他各打五十大板,但实际上还是偏着刘羽的,因为陈善学的意图是,责令组建外贸公司,换句话说,是刘羽赢了!陈善学看似和事老,实则是拉偏架的!
  算上这次,已经是第二次了,上次他要插手漂流的项目,也是陈善学阻挠。对陈善学,廖宝根说不出的憋屈!
  在花罗县,廖宝根自忖能死死压住刘羽,让他喘不过气,办不成事,但陈善学却压着他,松开了刘羽的手脚,廖宝根也只能干瞪眼望着。难不成刘羽在市里的靠山就是陈善学?不怪廖宝根这么想,从刘羽一进来,二话不说换掉了一位县常委,廖宝根就料定刘羽在市里有人,只是不确定。
  如今,陈善学三番四次为他出头,叫廖宝根顿时警醒,刘羽之所以在县里嚣张,难不成,真是有陈善学在后头罩着?
  念及至此,廖宝根惊疑不定的同时,格外憋屈,如果真是这样,刘羽在花**了什么,他只能尽量忍让了。
  廖宝根憋屈,刘羽还不乐意呢,什么玩意儿?我哪里错了?我本着公心为花罗发展经济怎么了?凭什么挨批?办了事的跟坏了事的,一同挨批,你是嫌我积极性太高?
  带着不爽,刘羽吃完了这顿午餐,怀着闷气出食堂,在市委一号楼前分了手,刘羽走得快,甩下廖宝根独自一人转角,往停车场走过去。
  快到自己的车时,蓦地,身后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咦,刘县长?怎么来这了?”
  刘羽耳朵一动,回头一瞧,愕然道:“陈英?哦,来办点公事……呵呵,你市里还真有人啊,都混到市委来了。”刘羽笑着指了指身后一个刚从车上下来的女人,正是陈英。
  陈英笑而不语,知道她是陈善学女儿的人其实不少,至少全市的县长、县委书记应该是知情的,倒是刘羽刚从外地来,还没见过她。
  “你准备走了?嗯,那回见,我;联系好朋友了,最近去花罗介绍你认识。”陈英道,转身从副驾驶室拖出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的都是知音类女性杂志,大概二十多本。
  刘羽瞥了一眼,暗暗一笑,陈英这种事业型的女人还看知音这种宅杂志么?
  刘羽来开车门,准备上车就走,可这时,陈英托着的塑料袋猛地一沉,大概是书比她想象要重,一个没提防,人被带着往前倾了一个弧度,虽然她很及时的用空下来的手撑在门上,但额头还是不可避免的撞向了车顶边缘。
  陈英下意识低呼了一声,刘羽反应快,一把拉住陈英另外一只手,巨大的惯性带着陈英原地打了个转,同时脚心一个不稳,踉跄了一下,不偏不巧扑进了刘羽怀里。
  从外人的角度来看,不,是从刚巧路过的廖宝根角度看,完全是一男一女靠着车秀恩爱。
  陈英?廖宝根眼珠子都快瞪掉了,定睛飞快看一眼,不是陈英是谁?再看陈英躺在刘羽怀里,廖宝根脑袋里轰动巨响,他觉得自己找到了陈善学屡次偏帮刘羽的原因了,感情,刘羽跟陈善学的女处对象!不,有很大可能,刘羽就是陈善学栽培的女婿!
  廖宝根心顿时沉重无比,最坏的情况发生了,刘羽居然是陈善学的未来女婿!
  廖宝根不敢多看,脚底轻浮的上了自己的车,脑袋空白的驱车走了,今天这个消息对他而言完全是一个重磅炸弹,把他炸懵了,他一直认为没有根基的刘羽,居然是市委书记的未来女婿,这,这还是亲眼看到的。对于花罗未来情况,廖宝根忽然失去了一向的自信。
  刘羽不着痕迹推开陈英道:“没事吧你?”
  陈英忙挪开一步:“没事,我没事,吓死我了,还以为要撞一下的,谢谢你了。”陈英古怪的看了刘羽一眼,其实刚才脑袋要撞车顶时,发生的过程很短才对,她自己都来不及反应,刘羽倒是能及时拉开她,真奇怪……
  至于那被某个县委书记误会的一抱,陈英也没在意,意外嘛。
  “没事就好,走了。”刘羽挥挥手,上车走人。
  回到县里,三天后就是漂流河项目公开招标了,刘羽也很想知道,最后是谁中标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八章 打板栗

  竞标者里,这段时间私下找过刘羽的人很多,都希望能内定下来,毕竟政府项目对外招标,往往只是走形式,真正能中标的,都是提前做好关系者,这是常识。为此,刘羽花了不少口舌打消他们顾虑。
  饶是如此,依旧有许多人认为早已内定。
  直到两天后竞标出了最终结果,霞水市好得利集团以1000万的最高价格取得了竞拍权,这个结果仍旧没能让他们释怀。在拍卖商出价最高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公平的,因为拍卖行属于县政府企业,如果县政府事先与好得利联系好,报价的1000万到交付时可能就是另一个钱了。
  再不甘心,他们也只能撤退,招标结果已经公开,那么一切都画上休止符了。
  1000万的拍卖价,外加初期建设及宣传等费用,换取五年的经营权,应该说,这个漂流项目拍出了相当高的价格。好得利集团五年内能否从漂流项目里把这笔钱赚回来都在两说间,毕竟这要看后期的宣传和运营,如果宣传和运营到位,好得利肯定有赚的,如果好得利自己扛不住费用,那就没办法,只能认栽了。
  投资本就是风险并行,这一点,刘羽不可能给好得利打包票。
  拍出一千万的高价,这有些出乎刘羽意料,他当初定下50万的起拍价,并没有指望拍卖价上盈利,现在看来,是他本人小瞧这个项目了。
  拍卖完后,由向小芳带领谈判小组,就具体规划情况与好得利商谈,将近一周后就达成了一致意见。
  天上河的改造设计,由好得利委托设计院设计。但旅游局则有权对项目危险地段改造做出建议,安全不达标的设计部分,必须整改。对此,天上河有点意见,往好的方面说,旅游局对设计方面的干预,是确保了项目的安全性,但往坏的方面说,简直就成了光明正大吃拿卡要的借口,旅游局想捞点钱。随便卡一卡你的设计图,好得利不得乖乖送钱?
  而且,花罗这种穷地方,常年不见肉的旅游局会有多清高,那也是想想而已。
  为此。好得利的负责人无论如何都要见刘羽,刘羽很痛快的接见。也很痛快的保证了。有问题,你找我!花罗引进的第一个旅游项目,刘羽当然不会容忍它被糟蹋,事后刘羽对向小芳叮嘱过,这个项目来得不容易,要认真对待。
  对此。向小芳也是颇有微词的,这项目她也是跟到现在,没功劳也有苦劳,就指望着春天撒了种。秋天收割一把呢,结果给刘羽这一弄,直接成清汤寡水了。聊可欣慰的是,刘羽另外暗示,后期还有风景区项目,慢慢来,向小芳这才念头通达一点,很快就想开了,只要项目还在花罗,她想捞一点,有的是机会。
  好得利还算识趣,有了刘羽的背书,也不忘打点向小芳一下,算是花钱买个平安,如此项目终于确定下来,好得利也在很短时间内开工了,毕竟建设和宣传都要在明年五月份之前敲定,时间只有七八个月,还是比较紧的。
  漂流河的项目敲定,刘羽也松了口气,总算敲定了一笔。
  倒是靠这一个项目,额外收入一千万,很是振奋了一下县政府,对于一个常年靠着上头拨款支持的国家级贫困县,靠自营自收弄到一千万相当了不得了。
  这一千万怎么用,热心的人自然而然多了起来。
  毕竟这一千万,是涉及到多部门和地方的,县政府要一人全塞腰包里,多少显得不厚道,下面意见会很大。
  首先是明长镇,漂流项目用的是明长镇当地资源,县里把拍卖前全收走,一分钱不留给他们,能不闹意见?暗地里给项目动点手脚,对明长镇来说那不叫事儿,地方政府可不是乖乖兔,胆子大着呢。对明长镇,刘羽在第四季度的财政补贴里,对明长镇额外增加了200万的旅游专项经费,既然是专项,那就是规定只能用在旅游投资上,而不是用来给明长镇还债之类的。
  地方的债务,地方自己解决,县里今天敢替他们还一笔账,明天地方就会送上十份债务,没人是傻瓜,县里的钱不用白不用,对不对?
  然后就是旅游局了,旅游局参与到项目的具体建设过程,以及后期管委会的建立,都需要钱,刘羽同样拔了200万作经费。
  至于漂流河附近的村庄,这些就要靠明长镇自己协调。
  现在的旅游项目,都离不开靠当地附近村民了,或者说,许多地方是被逼不得不使用当地村民。无论是项目的建设,项目营运过程中的岗位,甚至一些项目对当地村民影响比较大,还会额外补贴,以红利的方式给当地村委会分钱。
  不是开发商多么情愿用当地村民,而是当地村民闹起来,项目没法做,所以一般的开发商都会做一些让步和妥协,雇佣当地村民做劳力,做守卫,做清洁等等,虽说是被逼无奈,但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项目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表现。
  而村民和开发商之间的利益平衡,就要靠镇政府出面协调了。
  所以,最后落到刘羽手里的钱,其实只有600万而已。
  不过600万,也足够做许多事了。
  漂流项目完了,接着就是板栗项目了。
  陶林佳在昨天就给刘羽汇报过情况,外贸出口公司的手续一周全办完了,为此,陶林佳这一周几乎没有回过县里,全部都在市里和省里跑,从市质监局到省海关,来回跑了8各部门,这还是他用花罗县政府的名义,提前预约,走了绿色通道的缘故,否则,一个私人想跑遍这8部门,理论上最少也要1个月。遇上吃拿卡要,花费的时间翻一番,2月也大有可能。
  外贸出口公司的成员,基本都是从农业局内部指派人过去,下挂到农业局下面的事业单位,农经站名下的,公司总经理杨秋云,一个四十多的女性职业经理,是陶林佳亲自操刀,从外面高薪引进来的。有过外贸公司的经验。毕竟花罗搞外贸还是头一回,谁也没个经验,非要肿脸充胖子的话,落个农民开飞机的笑料也不一定,所以。现在的花罗是花钱买经验,坚决不在这上面丢人。
  等这个外贸公司弄起来。熟悉几年。培养出一批外贸人才,再有新的外贸公司就容易得多。
  光是跑部门,人事安排,公司的注册以及办公地点的租赁都花了100多万,那200万完全不经花。
  刘羽忍不住咂舌,不当家不知道油米贵。玩公司,完全是烧钱的节奏,而且一烧就停不下来,要维持公司的运转。日常消耗绝对不是小数目。
  要尽快把公司运转起来啊,能盈利时就能脱离政府补贴了。
  好在森泰那边不仅及时给出了肯定的回复,很快就派遣谈判代表过来了,这方面就交给了花罗农贸出口公司,也就是组建的外贸公司了,由外聘的总经理杨秋云负责。
  谈判进行得比较爽快,用了四天就定下了合同,要知道,急的不仅是花罗,森泰那边也急着呢,他们急于寻找取代欧洲板栗,花罗的板栗带回去经研究,不仅口感和质量,最重要的价格也比欧洲便宜,即便算上远洋运输,成本也大大缩减,未来还有望扩大市场,所以那边也爽快。
  双方约定离岸价6800人民币一吨,所谓离岸价,就是花罗负责将板栗运送到双方约定的交货地点,花罗交货后,当场索取交款,不负责国际运输,也就是国际运输成本,是森泰自己解决,这也是森泰降低成本的考虑,否则由花罗负责国际运输,那就是到岸价,价格会更高。
  合同敲定,接下来就是正式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