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插队在黄土高坡-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状态:更新:正文 第六十五章 团圆(大结局)』
『内容简介:
一些插队青年的人生经历
  注:此乃小说,望现实如与小说有部分相近者,请勿对号入座,谢谢!
。。  。。/ 】
章节内容开始
正文 第一章 车中回忆
闻着山脚下,
沁这柴草清香的炊烟,
占课烟囱上冒出一条淡淡的线,
我的思绪越飞越远,
一下被扯到了四十多年前。
那一年,文革巨大漩涡,
搅得天在转,地在转,
我们这批黄嫩青年,
一下子被刷到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有黄土,
风沙滚滚遮住天,
我们一腔热血两身汗。
要让荒山高粱红,
要让稻火赛江南。
白天挥汗夺“高产”,
夜晚被窝里面泪涟涟。
嚼着带沙的饭,
饮着苦涩的泉。
“吃土也要干革命。”,
不知是哄自己,还是哄老天。
十几年,十几年,
终于,秃山点上点点绿,
糙碗盛上白米饭,
青春热血都涌进,
怒吼的风,刺骨的寒。
临走,胸中涌出一股眷恋,
为何绳儿把心牵?
在时嫌她苦,嫌她难,
别时,又舍不得扯,舍不得剪,
希望她断,又怕扯断。
一晃又是几十年,
背有些驼了,鬓角已斑,
我们爱回忆了,爱寻找了,
寻找历史车轮驶过的瞬间,
车轮与铁轨的锤炼,
一朵朵花的飞溅。
哪一朵花是你?
哪一朵花是我?
它们点点的闪亮。
是照亮了别人
还是照亮了自己的心田?
车厢里的灯渐渐亮了,车厢外面渐渐暗了,天由灰色变成浅蓝,变成深蓝。又变得有些黑黑的朦胧,只有远处一盏又一盏闪烁的灯,给昏沉沉的夜增添了些许的活力。
列车在轨道上行驶着,隔一段时间要咯噔一下,隔一段时间又咯噔一下,间隔很快,很均匀,那是一段铁轨和另一段铁轨的接缝处,为了防止热胀冷缩,两根铁轨不能接的太紧,中间要留一定缝隙,车轮在上面压过,所产生的声响。
车厢里的知青慢慢安静下了,有的仰在座背上昏昏欲睡,有的趴在座椅中间的小桌上闭目养神,有的仍然窃窃私语。
王大力趴在小桌上,眺望着窗外黑乎乎的夜,心里有一股酸酸的,又空荡荡的感觉。
离开北京了,就这样去插队,他的心理有些不甘,自己刚刚十七岁,就要远离北京去山西,去那个没去过,也不知道的地方。今后会怎样,吃的怎样,住的怎样,那里真的有像老师动员插队时说的那样的半人高的白菜,亩产千金的高粱?
车厢外暗暗的夜色,偶尔一闪而过的一盏两盏孤零零的灯光,使他又陷入到这几天一系列有关插队事情的场景:
那是在一个北京名牌中学初二3班的教室里,他们是北京的一座男子中学,他是1964年九月上的中学,应该六七年七月毕业。然而就在他们上初中二年级期末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他们也被卷入到这场运动中,斗老师,打校长,贴大字报,散发传单,到外地串联,后又学工,学农,六七年没毕业,好不容易熬到六八年,十月的这一天却号召他们上山下乡。
教师在教学楼的二层,这座教学楼是日式的教学楼,推拉门,木地板,灰墙,走在教室的地上,嘎嘎直响。
自文化大革命以来一直低头忍声憋气的老师,他们的班主任赵凤同老师,四十左右的年纪,走到讲台前,双手轻轻拍拍坐姿,双眼放出文化革命以前讲课时才有的那种威慑人心的眼光,轻声地说:“同学们静静,静静。我要宣布一件事情。”
四十五个座位的教师,只坐着十七八个同学,其余的学生都没来,因为文化革命上学一只是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从没有人管你。有时一天就只有一两个学生,只来教师瞅一眼就回去的情景。来十几个人,已经是不错的了。
同学们有些诧异地看着老师,真不知道这位让自己斗过,又给戴过纸糊的高帽子的老师会说什么。
“同学们,上面”老师用手指指屋顶,“指示我们去山西插队,我们学校是试点,全班端,基本全去。”
座位上的十几个人一下子安静下来,半天没有一人出声,同学们看着老师,老师看着同学,这样静静地大约有两三分钟,才有个叫李宝成的同学问:“老师,咱们去山西哪啊,是太原,还是大同?”这位李宝成是班里的书记,思考问题还是比较周到的。
“是太原东北边,二百多里,一个叫忻县的地方。”老师脸上露出一丝一闪而过的微笑,“咱们是第一批去山西插队的,所以找了个比较好的地方,听说那儿的白菜能长半人高,高粱能亩产千斤呢。最起码,到那儿饿不着。”
“去县城还是农村?”李宝成又问。
“当然是农村了,插队怎么能去县城呢?”老师脸上又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去插队有什么条件吗?”班长李兵问道。
王大力坐在教室后面的一角,李兵这一问,他马上知道条件,就是出身。因为之前他就听说学校已经招了两次工,一次是去机床厂,一次去煤矿,都是有条件的,就是出身红五类工农学商兵。父辈必须是工人,农民,学生,商业工人,部队的,并且在这个岗位没有政治问题的人,父辈有这类历史问题的子弟,都没要。
老师说:“插队没有条件,只要愿意插队,出身好的,去那里改造自然,出身不好的,去那里一边改造自然,一边改造自己。上面给所有同学都留出路。”
王大力的心里有种茫然的感觉,喜的是:自己这种出身有问题的子弟,文化大革命以来一直被人看不起,被歧视,招工又没人要的人,插队却不挑自己的出身,这确实不错,有一种被人一视同仁的轻松感。
担忧的是:自己一直生活在北京,外地从来没去过,也没到过农村,最远只去过通县和海淀。要去千里之外的山西,在地里干活,当一个农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和自己从小当一个科学家的愿望又差距太远了。
王大力糊里糊涂回到家,跟妈妈说起插队的事,妈妈长叹一口气:“这是抓丁啊,不去估计不成。这样吧,明天我找一下学校说家里困难,瞧能不能留在北京找个工作。”
第二天,妈妈去了学校,回来时满脸愁容说:“算了吧,学校说现在学校归工宣队管,我又去找工宣队,工宣队那个赖队长没听完我的话就说招工出身好的都轮不上,哪轮的上出身有问题的。出身不好的去了工厂,要心怀敌意,炸了工厂怎么办?”
妈妈说,那农村就不怕出身不好的?赖队长哈哈一笑,农村大啊,黄土地上什么都没有,怕什么,出身有问题,种庄稼去吧。没看以前右派和反革命都往农村和边疆打发。一挥手,把妈妈轰出了办公室。
王大力听到这,心里很难受,想当年,在上小学时,他是以小学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这所市里的名牌男中,那是,街坊四邻谁不夸他,走路上也能感到坐车路边的叔叔大妈羡慕的目光。那时候,心里美啊,傲啊,心想长大一定上大学,当科学家,替这个出身不太好的家庭争争气。
可没想到,初中没毕业,竟赶上文化革命,现在乞求当一个铸锅厂和煤矿的工人都不行,非让自己插队,他不知道插队是好是坏,但是比煤矿和铸锅厂的工人都不如,那肯定是不好的了。想到这,他的心一下沉了下来。
犹豫两天之后,他终于报了名,拿到学校开的单子去转户口,转户口的老警察,凝视了王大力一会儿,慢慢开口问道:“你转户口要去山西插队?”
“嗯!”
“北京户口转出去再想回来可难了,你可想好了?”
“想好了。”
“和家里商量了吗?”
“商量了。”
“唉!”老警察叹了口气,声音放低了说:“那就办手续吧。”
王大力办完户口,到学校领了三十二源的插队安置费,做了个新被子,褥子,就等着出发。
在走的前几天,妈妈对大力说:“你走也不知道那时回来,也没见着你爸爸,你去找一趟你爸,顺便让他借点钱,让你带上,家里确实没钱了。”
王大力的父亲原来是在文化部工作,五五年肃反,说她解放前当过黄埔二分校的学生,又参加过国民党,虽然是个文职官员,没杀过人,没打过仗,但依然算有历史问题。
于是,赶上一次运动,就被贬一回,再赶上一次运动,又贬一次。由文化部贬到文化局,有文化局贬到建工局,油建工局贬到建筑公司,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更让他修路去了,不在市里,到郊区延庆八达岭修路去了。
这时已到十一月中旬,天寒冷,王大力没去过延庆,他依据别人给的地址,从德胜门外坐长途汽车去找父亲的。
也不知做了多长时间,商务酒店离的家,下午四点才找到工地,那是在半山坡上搭起的几顶帐篷里砖头架着三个床板,每个床板的顶头摞着一卷被褥,帐篷口坐着一个年级约六十左右的老头,蓬头垢面,正在低头烧着几个细细的树枝,帐篷里冷冷清清地弥漫着浓浓的烟雾。
老人一见王大力走近,慢慢站起,大力才发现这老人身材很高大。
“你找谁?”
王大力说了父亲的名字,那位老者热情地问:“你是他的?”
“儿子。”
“噢。”老人脸上露出意思淡淡的笑。
听王大力家少完自己的来意后,老人让王大力坐在他父亲的地铺上,一边指着帐篷里的三个铺位,一边自嘲地说:“我们这个帐篷里住三个人,一个你父亲,一个我,一个老关。你父亲你是知道的,我呢姓李,是冯玉祥手下的一个师长。老关呢,解放前是一个宪兵。”
老人顿了下,继续说:“我们都有问题,所以都在这接受改造。”
王大力一进屋其实一眼就知道了大概,现在听老李一介绍,心里更加明白,这个帐篷是被半管制的,父亲自打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是半年才让回次家。最近半年,才三个月让回一次家,没被管制,哪能在北京工作,不让回家呢?
过了半小时,父亲回来了。王大力看到父亲又苍老了许多,刚刚五十六七的年纪,头发已经大部分白了,背也有些驼了。王大力向父亲讲了插队的事,并讲要借点钱。父亲沉默了会儿,说希望不大,跟领导说说去,钻出了帐篷。
不一会,帐篷门被掀开,王大力以为父亲回来,可回来的不是父亲,是一个也近六十多岁的一个又高又瘦的老人。老人向大力点点头,径自到他的地铺上坐下。
老李向来人介绍了下大力的情况,也像大力介绍了进来的老人。大力指导这人姓关,连忙站起叫了老人一声:“关叔叔。”
只见老人眼眶闪亮了一下,似乎有泪要流,然后又向大力拜拜手,轻声说:“坐下,坐下。”
又过了一会儿,大力父亲回来了,刚帐篷就坐在了地铺上,摇摇头说:“领导说了,不借。插队还要什么钱,农村管吃管喝的……”
王大力听到这,一股酸楚从心底泛起,眼眶里有了泪,他没有让泪留下来,起身说道:“爸,我也看到您了,我回去了。”
父亲留他吃完晚饭再走,他没同意。在要钻出帐篷时,只见老李和老关一人手里各拿着几张纸币,赛到王大力的手中说:“孩子去插队吧。到哪里,心里要松快点。”
坐在回家的车上,王大力才把兜里三位老人给的钱数了一下,一共八张票子,加在一起是十八块钱,这是他想父亲单位乞求来的钱。车不停地前进,微微摇晃,微微震颤,很催人入眠。
王大力看看窗外,一盏一盏闪过的灯光,他偶尔把目光收回,看到坐在自己对面的李宝成好像仰在车椅背上睡着了,在左眼角怎么有闪亮亮的光呢,凑近一看,好像是泪,是泪吗?他是班长啊,插队一直都挺积极的,自己多多少少也受了他影响最后才下定决心,他怎么也流泪了呢,自达车从北京站一起动,车厢里就哭声不停,可那都是女同学啊,男同学几乎没有一个哭的。
但是,英雄不流泪,只是没到伤心时,伤心时到了,英雄也要流泪的。
正文 第二章 初到忻县
王大力由己想到他人,也就明白了。(}
其实,李宝成一直都没有入睡。他在学校是班长,又是团员,学校插队方案一出台,他心里就开了锅。他是一个理性的人,聪明理智的遗传来自他的母亲。
早在解放前,他的母亲那时刚刚二十岁,就是妇女队长。支援解放军打败国民党,组织妇女做鞋,烙大饼,推着小车给前线队伍送粮送给养,件件事情都组织的有条不乱,而且还把刚结婚一个月的丈夫送到了队伍光荣参加解放军。解放了,李宝成的父亲当了连长,复员了,他的母亲又劝他爸来北京工作,她作为家属也来到北京。
六二年,李宝成的父亲作为支援三线建设的工作人员去山西工作,从此以后一年只能回一次北京,探亲假只有十二天,家里的一切便靠宝成的母亲操持。
李宝成的母亲在环卫局扫大街,每天早上四点半就要上班,所以她每天都是晚上就做好早饭午饭放在门外的炉子旁,早上起来孩子们自己热自己吃。
李宝成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姐姐是清华大学毕业,六三年国家建设三线,姐姐是党员,带头去了四川。后在攀枝花工作,每年也只有一次探亲假,只有十二天,后来在当地结婚了,每年的探亲假没了,只能三到四年才回来一次,所以北京的家里平时只有李宝成,母亲和弟弟三人。
现在学校号召去山西插队,李宝成心里有些不太愿意,只是他是班长,又是团员,说什么?最好什么也不说,把话留给母亲说。
母亲下午三点多钟下班回来了,李宝成帮助母亲收拾完碗筷,便坐在小凳子上说:“吗,学校让我们去山西插队,您说我去吗?”
母亲听见这话,立刻坐直了身子,重复了一句:“让你们去山西插队?”
“嗯。”
母亲沉默了一会,说:“按说,像咱们这样的家庭,党号召去哪咱们就应该去哪,应该不打磕巴的。可是,你爸,你姐,一个去了山西,一个去了四川,家里已经分三个地方了,你再去山西,那真成了一句话叫什么,四分什么?”
“四分五裂。”李宝成接口道。
母亲笑了笑,宝成觉得母亲的笑掺着无奈和苦涩。“插队有工资吗?”她问。
“没有,和农民一样,挣工分。”
“唉!”母亲叹口气,咱们从河北老家出来这二十多年,转了一圈,算是转回去了。又去种地,还不如回河北插队呢。
李宝成听了母亲的话,嘀咕了一句:“河北那儿地少,人那么多,一人才合一亩地,我不想去。”他回过老家张北,除了山,就是沙漠。在那,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倒冬,还特别冷,冬天冻得人哆嗦地直打抖。
“山西富?”母亲追问了一句。
“老师说,我们去的那个忻县,高粱亩产一千斤,白菜能涨到腰那么高呢,一个合三四亩地。”
李宝成的母亲沉默了,她望了儿子一眼,见儿子的眼睛正望着她,她忙把目光躲开。她在想,自己曾经是妇女队长,送爱人上前线,心里都没打过颤,又送爱人去山西,送女儿去四川,自己心里也没犹豫过,因为自己是党员,什么事自己,自己的家人都要带头。
可是这次儿子要插队,自己的心怎么就慌的厉害呢,她突然感觉到,不大的家里空落落的,爱人不在,女儿不在,儿子又要去山西,那这还能算个家么?就像个旅馆。
她突然又想到了自己的小儿子李宝森,宝森刚刚14岁,比他哥哥小三岁,现在才上小学六年级,而且自小就有心脏病,身体不好。她忽觉自己心咯噔一下,她知道心慌是因为自己的小儿子,是因为小儿子的未来。
她忙问:“这个插队政策是你们这一批,还是以后的学生都要插队?”
“现在还不清楚。”但在李宝成的母亲看来,这个政策恐怕要延续下去,如果小儿子也插队,身子不好,别出什么意外。她的脑里猛然闪过一句话:二丁抽一。也就是说古代当兵,有两个男孩的,只让一个男孩当兵,可以给家里留另一个伺候老人生活。
想到这,她自言自语的说:“我怕你弟弟过几天也要插队,他身体不好,那可”
李宝成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一间母亲提到弟弟,他也马上想到了二丁抽一方面的事,于是马上安慰母亲:“妈,别着急,我插队去宝森估计就不用去了,咱家里一共五个人,出去了三个还不留一个。”
母亲笑了笑。
李宝成接着说:“插队,我也要带头,我是班长,又是团员。虽说文化大革命了,我还是班长,还是团员啊。咱不是第一个报名插队,可也不能最后一个才去。何况,去那么多人,那里肯定也能生活下去,只要好好干,去哪也能闯出来。”
母亲听到了宝成的话,沉默了。隔了一会儿才说:“你决定去了?”
“决定了。”
“好。”母亲点点头。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报名,转户口,准备行李。李宝成心里好像坦然了,因为文化革命这两三年,无所事事,他的心理一直是空荡荡的,现在要去插队了,要到一个新的地方去干新的事,他倒有一种像出征的感觉。
离开北京站的瞬间,李宝成见到母亲河弟弟在擦眼泪,他的泪也突然涌到眼眶,他使劲压住没让流下来。可是,夜深人静,他的泪怎么莫名其妙地流出了呢。“唉,真不争气!”
第二天早上,火车到了太原,停顿了几分钟后,又继续开往去忻县的路上。
知青们都已从睡梦中醒来,从车窗眺望外面的田野,由于夜里下了一场雪,外面只能看见白茫茫的一片平原,和几个远处的,近处的几间,几十间或连成片的屋顶上盖着雪的房子。
“这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什么也看不到,只能看到雪。”车厢里有人说道。“好像是平原,不是山地。”又有人安慰地说。
车行了两个多小时,到了忻县。
站台上沾满了欢迎的人们,敲锣打鼓,打着横幅,上面写着:欢迎北京知识青年来我县插队落户……向北京知识青年学习,向北京知识青年致敬等话。
知青陆续下了火车,提着大包小包,排队出了火车站,跟着领队走了一里多路,来到县委党校。
县委党校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有十几间教室,几间办公室,每间教室门的玻璃上都贴着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人名,一间教室写有三十来个人名,知青们上前一看,找到自己名字后,就进了各自的教室。
教室的地上没有课桌和板凳,只有一排两三块砖头高架起的床板,一排排并列着,中间只有两尺的距离。
王大力手提肩挎两个包,找到有自己名字的教室,走进屋里,在一块床板上坐下。
他有些累,坐了一夜的火车,身子就所在那个几尺宽的地方,除了上厕所外,一窝就是十几个小时,太憋屈了。他把手提袋放到床板一头,手提袋里放着几件衣裤,软软和和的,头枕在手提袋上,一下在床板上躺了下来。
教室里陆续进来一些同学,王大力一看都是自己班里的,大家互相点点头,学着大力的样子也都躺了下来。
十几分钟后,有人在教室外喊:“领行李!”知青们的行李都是同火车托运的,大家就都出去把自己的行李领到教室,无非是一个被褥卷,一个小箱子。
大家都把被褥打开,铺好,镇上枕头,顿时舒服了许多。
屋角生有一个大火炉,有一米三四高,烟囱连着炉子,直直的从房顶捅出去,火呼呼地响着,把连着炉子半米高的厚厚的铁管子做的烟囱烧的通红。
“挺舒服啊。”有人叹着。
“要是不干活,在这住着,比北京也差不到哪去。”有人附和说。
可是不可能不干活啊,王大力想。来,就是插队,插队不可能在县城,是要下农村的,农村什么样,自己还不知道,过两天就知道了。
很快,吃早饭了,高粱米粥,馒头,一人一个煮熟的鸡蛋。王大力他们在党校的食堂吃着饭,馒头个很大,很香,比北京的馒头多了一股新麦子的香味。就是嚼起来有些沙沙的,好象有细小的土粒沙粒在里边,有些咯牙。高粱米粥红红的,有一股咸味,但是大口喝起来有一股痛快酣畅的感觉。
吃完饭后,上午县革委会和各公社的革委会和知青们在县党校会议室开了一场欢迎会。下午,知青们就三三两两地逛县城了。
王大力,李宝成,李兵,赵亮他们四个一块逛县城。
他们在班里是比较好的朋友,所以,一到党校自然而然地就选择了四个相挨的床位。
现在他们四个一块逛县城,心里总觉得离开北京,来到这陌生的地方,四个人在一块,互相有个照应和依靠。
正文 第三章 下李村
忻县县城不太大,北面的城门依旧矗立着,上面砖上刻着忻州两个大字。
“原来忻县不光是个县,也是个州府所在地,要不叫忻县地区呢,听说忻县地区有十几个县呢。”李宝成逛到北门,一边指着忻州两个城楼上的大字,一边说道。
北门外边有一片空地,二百米外便又是一条街,街道两边商铺林立,三四里地,一直连到火车站。城门里的街道更窄一些,街道边的商铺好多都是旧式的门板和门面,忻县的房子都是蓝砖灰瓦的,在县城里,看不到一间不是蓝砖灰瓦的房子,不管新的,旧的,大房子,小房子,都几乎是一种样式。
县城里铺着薄薄的雪,走在路上咯吱咯吱的,商店挂的牌子都是:工农兵食品店,工农兵土产店,工农兵药店,工农兵粮店或东方红水果店,东方红邮局,东方红饭店等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