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苦闷的象征-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名:苦闷的象徵
作者:(日)厨川白村 著,鲁迅 译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71
ISBN:9787020060320
所属分类:图书 》 文学 》 外国随笔
内容推荐
向人生的道路进行的时候,我们就或呻,或叫,或怨嗟,或号泣。而同时也常有自己陶醉在秦凯的欢乐和赞美里的事,这发出来的声音,就是文艺。对于人生,有着极强的的爱慕和执著,至于虽然负了重伤,流着血,苦闷着,悲哀着,然而放不下,忘不掉的时鞋 在这时候,人类所发出来的诅咒。愤激赞叹,企葛,欢呼的声音不就是文艺么’……文艺就是朝着真善美的理想,追赶向上的一路的生命的进行曲、也是进军的喇叭。响亮的闳远的那声音,有着贯天地动百世的伟力的所以就在此。
作者简介
厨川白村是日本作家、文艺评论家,曾有系统的介绍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文艺思潮。文艺评论集《苦闷的象徵》讨论文学创作、鑑赏、起源等问题,他认为「生命力受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徵主义。」(鲁迅语)书中所提出的「文学是苦闷的象徵」一语,流传甚广。

译《苦闷的象徵》后三日序
鲁迅
这书的著者厨川白村氏,在日本大地震时不幸被难了,这是从他镰仓别邸的废墟中掘出来的一包未定稿。因为是未定稿,所以编者――山本修二氏――也深虑公表出来,或者不是著者的本望。但终于付印了,本来没有书名,由编者定名为《苦闷的象徵》。其实是文学论。
这共分四部,第一创作论,第二鑑赏论,第三关于文艺的根本问题的考察,第四文学的起源。其主旨,著者自己在第一部第四章中说得很分明:〈生命力受压抑而生的苦闷澳恼乃是文艺的根柢,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徵主义。〉
因为这于我有翻译的必要,我便于前天开手了,本以为易,译起来却也难。但我仍只得译下去,并且陆续发表;又因为别一必要,此后怕于引例之类要略有省略的地方。
省略了的例,将来倘有再印的机会,立誓一定添进去,使他成为一完书。至于译文之坏,则无法可想,拼著挨骂而已。
鲁迅,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六日
译者引言
鲁迅
去年日本的大地震,损失自然是很大的,而厨川博士的遭难也是其一。
厨川博士名辰夫,号白村。我不大明白他的生平,也没有见过有系统的传记。但就零星的文字裡缀拾起来,知道他以大坂府立第一中学出身,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得文学士学位;此后分住熊本和东京者三年,终于定居京都,为第三高等学校教授。大约因为重病之故罢,曾经割去一足,然而尚能游历美国,赴朝鲜;平居则专心学问,所著作很不少。据说他的性情是极热烈的,尝以为「若药弗瞑眩厥疾弗廖」,所以对于本国的缺失,特多痛切的攻难。论文多收在《小泉先生及其他》、《出了象牙之塔》及殁后集印的《走向十字街头》中。此外,就我所知道的而言,又有《北美印象记》、《近代文学十讲》、《文艺思潮论》、《近代恋爱观》、《英诗选释》等。
然而这些不过是他所蕴蓄的一小部分,其馀的可是和他的生命一起失掉了。
这《苦闷的象徵》也是殁后才印行的遗稿,虽然还非定本,而大体却已完具了。第一分〈创作论〉,是本据,第二分〈鑑赏论〉其实即是论批评,和后两分都不过从〈创作论〉引申出来的必然系论。至于主旨,也极分明,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徵主义」。但是「所谓象徵主义者,绝非单是前世纪末法兰西诗坛的一派所曾经标榜的主义,凡有一切文艺,古往今来,是无不在这样的意义上,用著象徵主义的表现法的」(〈创作论〉第四章及第六章)。
作者据伯格森(柏格森)一流的哲学,以进行不息的生命力为人类生活的根本,又从弗罗特(弗洛伊德)一流的科学,寻出生命力的根柢来,即用以解释文艺,――尤其是文学。然与旧说又小有不同,伯格森以未来为不可测,作者则以诗人为先知,弗罗特归生命力的根柢于性欲,作者则云即其力的突进和跳跃。这在目下同类的群书中,殆可以说,既异于科学家似的专断和哲学家似的玄虚,而且也并无一般文学论者的繁碎。作者自己就很有独创力的,于是此书也就成为一种创作,而对于文艺,即多有独到的见地和深切的会心。
非有天马行空似的大精神即无大艺术的产生。但中国现在的精神又何其萎靡锢蔽呢?这译文虽然拙涩,幸而实质本好,倘读者能够坚忍地反覆过两三回,当可以看见许多很有意义的处所罢;这是我所以冒味开译的原因,――自然也是太过分的奢望。
文句大概是直译的,也极愿意一併保存原文的口吻。但我于国语文法是外行,想必很有不合轨范的句子在裡面。其中尤须声明的,是几处不用「的」字,而特用「底」字的缘故。即凡形容词与名词相连成一名词者,其间用「底」字,例如 Socialbeing为社会底存在物,Psychische Trauma为精神底伤害等;又,形容词之由别种品词转来,语尾有tive、tic之类者,于下也用「底」字,例如speculative、romantic,就写为思索底,罗曼底。
在这裡我还应该声谢朋友们的非常的帮助,尤其是许季敝君之于英文;常维钧君之于法文,他还从原文译出一篇〈项链〉给我附在卷后,以便读者的参看;陶璿卿君又特地为作一幅图画,使这书被了凄豔的新装。
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之夜,鲁迅在北京记
1。创作论
一、两种力
有如铁和石相击的地方就迸出火花,奔流给磐石挡住了的地方那飞沫就现出虹彩一样,两种的力一衝突,于是美丽的绚烂的人生的万花镜,生活的种种相就展开来了。「Nostruggle; no drama」者,固然是勃廉谛尔(伯吕纳吉埃尔〔F。 Brunetiere〕,一八四六~一九〇六,法国文艺批评家)为解释戏曲而说的话,然而这其实也不但是戏曲。倘没有两种力相触相击的纠葛,则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存在,在根本上就失掉意义了。正因为有生的苦闷,也因有战的苦痛,所以人生纔有生的功效。凡是服从于权威,束缚于因袭,羊一样听话的醉生梦死之徒,以及忙杀在利害的打算上,专受物欲的指使,而忘却了自己之为人的全底存在的那些庸流所不会觉得,不会尝到的心境――人生的深的兴趣,要而言之,无非是因为强大的两种力的衝突而生的苦闷懊恼的所产罢了。我就想将文艺的基础放在这一点上,解释起来看。所谓两种的力的衝突者――
二、创造生活的欲求
将那闪电似的,奔流似的,蓦地,而且几乎是胡乱地突进不息的生命的力,看为人间生活的根本者,是许多近代的思想家所一致的。那以为变化流动即是现实,而说「创造的进化」的伯格森(柏格森〔H。Bergson〕,一八五九~一九四一,法国哲学家,生命哲学和现代非理性哲学主要代表)的哲学不待言,就在勖本华尔(叔本华〔A。 Schoperhauer〕,一七七八~一八六〇,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创始人)的意志说裡,尼采(F。 Nietzsche,一八四四~一九〇〇,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唯意志论者)的本能论超人说裡,表现在培那特.萧(萧.伯纳〔Bernard Shaw〕,一八五六~一九五〇,英国作家)的戏曲《人与超人》(Man and Superman)裡的「生力」裡,嘉本特(卡本特〔E。 Carpenter〕,一八四四~一九二九,英国作家)的承认了人间生命的永远不灭的创造性的「宇宙底自我」说裡,在近来,则如罗素(B。 Russell)在《社会改造的根本义》(Principles of Social Reconstruction)上所说的衝动说裡,岂不是统可以窥见「生命的力」的意义麽?
永是不愿意凝固和停滞,避去妥协和降伏,祇寻求著自由和解放的生命的力,是无论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总是不住地从裡面热著我们人类的心胸,就在那深奥处,烈火似的焚烧著,将这炎炎的火焰,从外面八九层地遮蔽起来,巧妙地使全体运转著的一副安排,便是我们的外底生活,经济生活,也是在称为「社会」这一个有机体裡,作为一分子的机制〈mechanism〉的生活。用譬喻来说:生命的力者,就像在机关车上的锅炉裡,有著猛烈的爆发性、危险性、破坏性、突进性的蒸汽力似的东西。机械的各部分从外面将这力压制束缚著,而同时又靠这力使一切车轮运行。于是机关车就以所需的速度,在一定的轨道上前进了。这蒸汽力的本质,就不外乎是全然绝去了利害的关系,离开了道德和法则的轨道,几乎胡乱地祇是突进,祇想跳跃的生命力。换句话说,就是这时从内部发出来的蒸汽力的本质底要求,和机械的别部分的本质底要求,是分明取著正反对的方向的。机关车的内部生命的蒸汽力有著要爆发,要突进,要自由和解放的不断的倾向,而反之,机械的外底的部分却巧妙地利用了这力量,靠著将他压制、拘束的事,反使那本来因为重力而要停止的车轮,也因了这力,而在轨道上走动了。
我们的生命,本是在天地万象的普遍的生命。但如这生命的力含在或一个人中,经了其「人」而显现的时候,这就成为个性而活跃了。在裡面烧著的生命的力成为个性而发挥出来的时候,就是人们为内底要求所催促,想要表现自己的个性的时候,其间就有著真的创造创作的生活。所以也就可以说,自己生命的表现,也就是个性的表现,个性的表现,便是创造的生活了罢。人类的在真的意义上的所谓「活著」的事,换一句话,即所谓「生的欢喜」(joy of life)的事,就在这个性的表现、创造创作的生活裡可以寻到。假使个人都全然否定了各各的个性,将这放弃了,压抑了,那就像排列著造成一式的泥人似的,一模一样的东西,是没有使他活著这许多的必要的。从社会全体看,也是个人若不各自十分地发挥他自己的个性,真的文化生活便不成立,这已经是许多人们说旧了的话了。
在这样意义上的生命力的发动,即个性表现的内底欲求,在我们的灵和肉的两方面,就显现为各种各样的生活现象。就是有时为本能生活,有时为游戏衝动,或为强烈的信念,或为高远的理想,为学子的知识欲,也为英雄的征服欲望。这如果成为哲人的思想活动,诗人的情热、感激、企慕而出现的时候,便最强最深地感动人。而这样的生命力的显现,是超绝了利害的念头,离了善恶邪正的估价,脱却道德的批评和因袭的束缚而带著一意祇要飞跃和突进的倾向:这些地方就是特徵。
三、强制压抑之力
然而我们人类的生活,又不能祇是单纯的一条路的。要使那想要自由不羁的生命力尽量地飞跃,以及如心如意地使个性发挥出来,则我们的社会生活太眩樱司驮诒拘陨希诓恳埠嗟拿芰恕
我们为要在称为「社会」的这一个大的有机体中,作为一分子而生活著,便祇好必然地服从那强大的机制。使我们在从自己的内面迫来的个性的要求,即创造创作的欲望之上,总不能不甘受一些甚麽迫压和强制。尤其是近代社会似的,制度法律军备警察之类的压制机关都完备了,别一面,又有著所谓「生活难」的恐吓,我们就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总难以脱离这压抑。在减削个人自由的国家至上主义面前低头,在抹杀创造创作生活的资本万能主义膝下下跪,倘不将这些看作寻常茶饭的事,就实情而论,是一天也活不下去的。
在内有想要动弹的个性表现的欲望,而和这正相对,在外却有社会生活的束缚和强制不绝地迫压著。在两种的力之间,苦恼挣扎著的状态,就是人类生活。这祇要就今日的劳动――不但是筋肉劳动,连口舌劳动、精神劳动,无论甚麽,一切劳动的状态一想就瞭然。说劳动是快乐,那已经是一直从前的话了。可以不为规则和法规所絷缚,也不被「生活难」所催促,也不受资本主义和机械万能主义的压迫,而各人可以各做自由的发挥个性的创造生活的劳动,那若不是过去的上世,就是一部分的社会主义论者所梦想的乌托邦的话。要知道无论做一个花瓶,造一把短刀,也可以注上自己的心血,献出自己的生命的力,用了伺候神明似的虔敬的心意来工作的社会状态,在今日的实际上,是绝对地不可能的事了。
从今日的实际生活说来,则劳动就是苦患。从个人夺去了自由的创造创作的欲望,使他在压迫强制之下,过那不能转动的生活的就是劳动。现在已经成了人们若不在那用了生活难的威胁当作武器的机械和法则和因袭的强力之前,先捨掉了像人样的个性生活,多少总变一些法则和机械的奴隶,甚而至于自己若不变成机械的妖精,便即栖息不成的状态了。既有留著八字鬚的所谓教育家之流的教育机器,在银行和公司裡,风采装得颇为时髦的计算机器也不少。放眼一看,以劳动为享乐的人们几乎全没有,就是今日的情形。这模样,又怎能寻出「生的欢喜」来?
人们若成了单为外面逼来的力所动的机械的妖精,就是为人的最大苦痛了;反之,倘若因了自己的个性的内底要求所催促的劳动,那可常常是快乐,是愉悦。一样是搬石头种树木之类的造花园的劳动,在受著僱主的命令,或者迫于生活难的威胁,为了工钱而做事的花儿匠,是苦痛的。然而同是这件事,倘使有钱的富翁为了自己内心的要求,自己去做的时候,那就明明是快乐,是消遣了。这样子,在劳动和快乐之间,本没有工作的本质底差异。换了话说,就是并非劳动这一件事有苦患,给与苦患的毕竟不外乎从外面逼来的要求,即强制和压制。
生活在现代的人们的生活,和在街头拉著货车走的马匹是一样的。从外面想,那确乎是马拉著车罢。马这一面,也许有自以为自己拉著车走的意思。但其实是不然的。那并非马拉著车,却是车推著马使它走。因为倘没有车和轭的压制,马就没有那麽地流著大汗,气喘吁吁地奔走的必要的。在现世上,从早到晚飞著人力车,自以为出色的活动家的那些能手之流,其实是度著和那可怜的马匹相差一步的生活,祇有自己不觉得,得意著罢了。
据希垒尔(席勒〔Fr。 Von Schiller〕,一七五九~一八〇五,德国诗人、剧作家)在那有名的《美底教育论》(Briefe ueber die Aesthetische Erziehung des Menschen)上所讲的话,则游戏者,是劳作者的意向(Neigung)和义务(Pflicht)适宜地一致调和了的时候的活动。1我说「人惟在游玩的时候纔是完全的人」的意思,就是将人们专由自己内心的要求而动,不受著外底强制的自由的创造生活,指为游戏而言。世俗的那些贵劳动而贱游戏的话,若不是被永远甘受著强制的奴隶生活所麻痺了的人们的谬见,便是专制主义者和资本家的专为自己设想的任意的胡言。想一想罢,在人间,能有比自己表现的创造生活还要高贵的生活麽?
没有创造的地方就没有进化。凡是祇被动于外底要求,反覆著妥协和降伏的生活,而忘却了个性表现的高贵的,便是几千年几万年之间,虽在现在,也还反覆著往古的生活的禽兽之属,所以那些全不想发挥自己本身的生命力,单给因袭束缚著,给传统拘囚著,模拟些先人做过的事,而坦然生活著的人们,在这一个意义上,就和畜生同列,即使将这样的东西聚集了几千万,文化生活也不会成立的。
然而以上的话,也不过单就我们和外界的关系说。但这两种的力的衝突,也不能说仅在自己的生命力和从外部而至强制和压抑之问纔能起来。人类是在自己这本身中,就已经有著两个矛盾的要求的。譬如我们一面有著要彻底地以个人而生活的欲望,而同时又有著人类既然是社会底存在物(social being)了,那就也就和甚麽家族呀、社会呀、国家呀等等调和一些的欲望。一面既有自由地使自己的本能得到满足这一种欲求,而人类的本性既然是道德底存在物(moral being),则别一面就该又有一种欲求,要将这样的本能压抑下去。即使不被外来的法则和因袭所束缚,然而却想用自己的道德,来抑制管束自己的要求的是人类。我们有兽性和恶魔性,但一起也有著神性;有利己主义的欲求,但一起也有著爱他主义的欲求。如果称那一种为生命力,则这一种也确乎是生命力的发现。这样子,精神和物质、灵和肉、理想和现实之间,有著不绝的不调和,不断的衝突和纠葛。所以生命力愈旺盛,这衝突这纠葛就该愈激烈。一面要积极底地前进,别一面又消极底地要将这阻住,压下。并且要知道,这想要前进的力,和想要阻止的力,就是同一的东西。尤其是倘若压抑强,则爆发性突进性即与强度为比例,也更加强烈,加添了炽热的度数。将两者作几乎成正比例看,也可以的。稍为极端地说起来,也就不妨说,无压抑,即无生命的飞跃。
这样的两种力的衝突和纠葛,无论在内底生活上,在外底生活上,是古往今来所有的人们都曾经验的苦痛。纵使因了时代的大势、社会的组织,以及个人的性情、境遇的差异等,要有些大小强弱之差,然而从原始时代以至现在,几乎没有一个不为这苦痛所恼的人们。古人曾将这称为「人生不如意」而歎息了,也说「不从心的是人间世」。用现在的话来说,这便是人间苦,是社会苦,是劳动苦。德国的厌世诗人来瑙(莱瑙〔N。 Lenau〕,一八〇二~一九五〇,奥地利诗人)虽曾经将这称为世界苦恼(Weltschmerz),但都是名目虽异,而包含意义的内容,总不外是想要飞跃突进的生命力,因为被和这正反对的力压抑了而生的苦闷和懊恼。
除了不耐这苦闷,或者绝望之极,否定了人生,至于自杀的之外,人们总无不设想些甚麽法,脱离这苦境,通过这障碍而突进的。于是我们的生命力,便宛如给磐石挡著的奔流一般,不得不成渊,成溪,取一种迂迴曲折的行路。或则不能不尝那立马阵头,一面杀退几百几千的敌手,一面勇往猛进的战士的酸辛。在这裡,即有著要活的努力,而一起也就生出人生的兴味来。要创造较好、较高、较自由的生活的人,是继续著不断的努力的。
所以单是「活著」这事,也就是在或一意义上的创造、创作。无论在工厂裡做工,在帐房裡算帐,在田裡耕种,在市裡买卖,既然无非是自己的生活力的发现,说这是或一程度的创造生活,那自然是不能否定的,然而要将这些作为纯粹的创造生活,却还受著太多的压抑和制驭。因为为利害关系所烦扰,为法则所左右,有时竟看见显出不能挣扎的惨状来·但是,在人类的种种生活活动之中,这裡却有一个绝对无条件地专营纯一不杂的创造生活的世界。这就是文艺的创作。
文艺是纯然的生命的表现,是能够全然离了外界的压抑和强制,站在绝对自由的心境上,表现出个性来的唯一的世界。忘却名利,除去奴隶根性,从一切羁绊束缚解放下来,这纔能成文艺上的创作。必须进到那与留心著报章上的批评,算计著稿费之类的全然两样的心境,这纔能成真的文艺作品,因为能做到仅被在自己的心裡烧著的感激和情热所动,像天地创造的曙神所做的一样程度的自己表现的世界,是祇有文艺而已。我们在政治生活、劳动生活、社会生活之类裡所到底寻不见的生命力的无条件的发现,祇有在这裡,却完全存在。换句话说,就是人类得以抛弃了一切虚伪和敷衍,认真地诚实地活下去的唯一的生活。文艺的所以能占人类文化生活的最高位,那缘故也就在此。和这一比较,便也不妨说,此外的一切人类活动,全是将我们的个性表现的作为加以减削、破坏、蹂躏的了。
那麽,我在先前所说过的从压抑而来的苦闷和懊恼,和这绝对创造的文艺,究竟有著怎样的关系呢?并且不但从创作家那一面,还从鑑赏那些作品的读者这一面说起来,人间苦和文艺,应该怎样看法呢?我对于这些问题,当陈述自己的管见之前,想要作为准备,先在这裡引用的,是在最近的思想界上得了很大的势力的一个心理学说。
四、精神分析学
在觉察了单靠试验管和显微镜的研究并不一定是达到真理的唯一的路,从实验科学万能的梦中,将要醒来的近来学界上,那些带著神秘底、思索底〈speculative〉,以及罗曼底〈romantic〉的色彩的种种的学说,就很得了势力了。即如我在这裡将要引用的精神分析学〈Psychoanalysis〉,以科学家的所说而论,也是非常异样的东西。
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的精神病学教授弗罗特〈弗洛伊德〔S。 Freud〕,一八五六~一九三九,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和一个医生叫做勃洛耶尔〈布洛伊尔〔J。 Breuer〕,一八四二~一九二五,奥地利医师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