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反元-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此时的益州,一是有不少的闲散劳动力,虽然他们不是失去生产资料,但是却已经有大量的劳动者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社会的巨额财富也都是在那些富商贵胄的手中,而柴瑞却把他们逼进市场当中。而另一方面,农副产品限产令,则是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大肆破坏,这个后果就是大量手工业者破产,从而既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劳动力市场,又给它造成了商品市场。

当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向资本主义生产的过渡,也标志着对劳动者的剥削形式的变换,即由封建剥削变成资本主义剥削。

而资本主义萌芽几已经慢慢的发展。

这比西方的资本主义萌芽,要早上七八百年之久。一旦资本主义蓬勃发展起来,必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封建制度的地方特权、等级制度和人身依附是相矛盾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不断壮大,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必将展开生死搏斗。

柴瑞都没意识到自己为了安顿流民,却把自己推到了风尖浪口之上。柴瑞已经慢慢的开始演变,逐渐的开始成为新生资本家的领军人物。而那些被柴瑞抢了土地,引诱他们去经商的贵胄,则慢慢的发展成新兴的资本家。而他们这些人,为了扩大自己的市场,势必会和封建地主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四川,再也会融入原本的大唐当中。因为四川和全国其他地主真的不一样了。其他地方还没有能够满足这些新兴商人所需要的市场。

益州愈发的繁荣,就越是吸引了大量的流民。而此时,柴瑞已经完全控制了天宝山的铁矿。柴瑞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此时,大量的流民也涌到了柴瑞的控制范围之内。

此时,这些流民则完全的充当了没有生产资料的独立劳动力。

柴瑞一方面把这些流民安顿在还没有分配出现的那万亩良田处。这些流民就成了屯民。虽然只要在这里屯民三年,就可以得到一小块土地。但是和第一批流民比起来则小的多。而且他们所屯的粮食,四分之一都归柴瑞所有,都作为军队的屯粮所用。而其余的则归他们自己所有。

另一批人则进入了矿区。这人人收入就比屯田者要高的多。哪怕是当挖铁矿的工匠,每月的收入也有几两银子啊。这可是他们以前一年都难赚到的。不过就算如此,还是有很多流民选择屯田。三年后就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只要稍微熬一熬就可以。而且现在屯田上缴的粮食也只是四分之一。要知道在西域的屯民上缴起码就是一半。这已经让流民非常的满意。他们的劳动积极性也非常的高。最重要的是,屯田的屯民可以用柴瑞的牛进行耕地。

屯田并不能给柴瑞带来多少财富。柴瑞的财富大部分是来自铁矿。

由于柴瑞曾经举办的才艺大赛,吸引了大量的铁匠。虽然当初柴瑞只是用了一部分极为优秀的铁匠。但是柴瑞举办这个大赛,已经让那些铁匠对柴瑞有所了解。当柴瑞广招铁匠之时,剑南道的铁匠纷纷的都去应聘。加上那些铁矿原本就有的工匠,柴瑞的铁矿的产量已经达到了精铁产量足足有了三万二千斤,还有二万五千左右的生铁。

要知道此时柴瑞挖铁矿的就有四千多人,冶炼工匠三千人,加上打造生铁的铁匠一千五百人,还有其他杂役,柴瑞的铁矿就需要近万人之多。攀枝花的天宝山铁矿丰富。否则的话,小铁矿早就会被采空。

有了三万二千斤精铁。柴瑞全部打造成兵器。当初柴瑞每年生产刀枪剑戟五万把,铠甲一万副左右。而且那个时候的铠甲还大多是锁子甲,护心铁甲之类,大多不需要太多的铁。可是现在柴瑞一个月就可以生产长枪一万把,朴刀两千把,普通铠甲一千副,弓箭一百万支。除了生产锁子甲,护心铁甲等普通铠甲之外。柴瑞每个月还生产三百副很奇怪的铠甲。

这种铠甲是效仿西方骑兵的铠甲,全身都把人裹在里面。尤其是面罩的设计,更是一反传统的铠甲。不过这种铠甲过于沉重,足足有五十斤重。仅仅这三百副铠甲,就耗费了一万五千斤精铁。不过物有所值。全身都被铠甲包裹住,尤其是重要部位都是加厚的,这样的骑兵非常的难以战死。

不过这些铠甲,都不是柴瑞所用,全部的卖出去。

一把长枪就是二两银子。一副普通的铠甲,二十五两银子。一百支弓箭一两银子。如此一来,长枪就是二万两,铠甲二万五千两,弓箭一万两,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三四千两,柴瑞一个月就可以赚近六万两白银,扣除劳工的三万两费用,柴瑞每个月就可以在平常的兵器贩卖当中赚的三万余两。

而且那种特殊的铠甲,更是赚钱。柴瑞特意一百两一个全部买给了安禄山。当安禄山那全副武装的三百铁骑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一下子打败了杨兴的骑兵。

这种全身包裹在盔甲当中的骑兵,几乎没有露在外面的地方,而大唐骑兵大多是使用长枪和剑。这些砍在这种铠甲上,只是砍出印子来而言,想砍伤人都需要费很大的力气。三百骑兵几乎无伤的就杀退了杨兴的骑兵。

从此安禄山安禄山每个月都订购这三百铁甲。而且还派人沿途保护。只要交易完成,柴瑞就不会负责交易的安全。需要交易的都是自己人前来。不久李隆基、李亨等人得知这些铁甲是从柴瑞处所得,纷纷的要求柴瑞出售给他们。

最后柴瑞只好安禄山卖一百五十件,李隆基卖一百件,李亨只卖五十件。而且每件的价格也上升到一百六十两。不过这些钱对他们来说,压根就不在乎。而对柴瑞来说,这种全身铁甲的铠甲,也给柴瑞带了三万多的白银每个月。如此一来,柴瑞每个月兵器销售就赚了六万多两。

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人得胜湖

此时柴瑞又开展了第二届才艺大赛,并规定以后每三年举办一次。

当柴瑞举办第二届才艺大赛之时,已经是安禄山叛乱的第二年。安禄山没有乘胜追击,一举那下李隆基,现在双方都在那僵持。

虽然此时第二届才艺大赛,不如第一届效果轰动。但是各地的能工巧匠都纷纷的来到益州。这也让柴瑞的兵器制造更加精良。

但是柴瑞已经引起了各方的注意。当年那个毛头小子,似乎在不知不觉的当中,成为了一方霸主。从无权无钱无兵的境地,竟然转眼之间已经初具规模了。

而且周围的那些小小军阀似乎也感觉到柴瑞的崛起是个威胁。其中绵阳、梓州两城守将张成,黎东昌和渝州守将鲜于平,都觉得柴瑞迟早会去吞并他们。不过张成、黎东昌二人各守绵阳、梓州,互为犄角之势,更有剑阁天险。他们二人对柴瑞到不是太担心。

现在柴瑞的实力还不足以攻下剑阁。

到是鲜于平对柴瑞一直的戒备。鲜于平是和鲜于仲通一族的人。而且一直以来就是鲜于仲通的心腹。鲜于仲通的事,鲜于平早就知道。当柴瑞到益州之时,杨国忠就暗示鲜于平除掉柴瑞。

而且鲜于平一直想这么做,不过没机会。好不容易有了好机会,吐蕃人打了过来。而等到吐蕃人撤退之后,柴瑞反而比以前更加壮大。此时鲜于平反而担心柴瑞会吞并他的地盘。因此在控制泸州之后,鲜于平反而强行的征兵。从原本的二万多人,一下子扩编到六万多人。从数量上看,是柴瑞部队的三倍。

虽然看上去很多,但是,这些兵的战斗力则非常的有限。数量多,不一定代表强大。

此时柴瑞只顾着赚钱,根本就没想过吞并鲜于平。

当第二届才艺大赛完毕之后,有了更多的优秀铁匠的加盟,柴瑞的精铁产量也大大的增加。现在柴瑞每个月足足可以生产四百件那种铠甲的名字。柴瑞此时证实命名为“罐头”。

这种奇怪的名字。其他人根本就无法理解,只是认为这种盔甲把人从头到脚都裹在里面的意思。而柴瑞会心一笑,不做解释。

现在有四百件之后。柴瑞一件也不留给自己。

李白很不解的问柴瑞:“如此好的铠甲怎么不自己留着用,偏偏全部卖掉。”

柴瑞这才对李白说:“这幅铠甲多少斤?”

“起码五十斤。”

“一个普通的士兵多少斤?”

“平均一百三十斤。”

“你再加上长枪,弓箭,马鞍这些东西多少斤?”

“大概二十斤左右。”

“那你说大唐的战马负重多少?”

“河曲马可以托运三百多斤。”

柴瑞又对着李白说:“你算算现在马匹的负重多少?”

“两百斤。”

“如果战马驼运着两百多斤的东西,速度能很快吗?”

“可是冲击力强啊。”

此时柴瑞和李白对待骑兵的路线上有着严重的分歧。柴瑞主张骑兵的速度,奉行骑兵要诀,“以骑对骑,以快对快”,追求骑兵速度要比对方快。对于轻骑兵,柴瑞比重骑兵更加的看重。

因为柴瑞知道一个鲜活的例子。蒙古,一向都是身着土著衣物,毫无铠甲可言。可是就是这样的部队,大败欧洲装备精良的重骑兵。蒙古的马快,几乎兵不血刃的就干掉一批重骑兵。利用自己的马的速度,一边打一边放箭。充分利用自己轻骑兵的优势,蒙古人完克欧洲人的重骑兵。

而李白认为骑兵只有冲锋起来,才能对敌人造成极大的伤害。只要一冲起来,步兵几乎就是无解。骑兵的长枪,大刀可以肆无忌惮的砍向步兵,而后扬长而去。

柴瑞和李白对于骑兵的看法只是对于骑兵的不同理解。而且柴瑞有着蒙古铁骑无敌天下的经验,柴瑞丝毫不把重骑兵放在眼中。在柴瑞看来,用骑兵和步兵对决,不一定就真的那样的横行无忌。自古就有非常多的将领善于用步兵打骑兵。

虽然现在柴瑞无法说服李白,但是李白也改变不了柴瑞。而同样来自草原的铁勒宏对于那些重重的铠甲丝毫不敢兴趣。在他眼中,骑兵就应该是来去如风。那些重重的铠甲完全就是累赘。

既然铁勒宏也不想要那些重重的“罐头”铠甲,柴瑞也乐得全部卖给安禄山,李隆基等人。此时安禄山二百件,李隆基一百五十件,至于李亨依旧五十件不变。至于其他的军阀,柴瑞就只是卖些轻甲而已。

柴瑞那是有多少卖多少,自己的部队几乎没有多少的铠甲。

柴瑞的部队,大多是以自行车为主。追求的是机动性。只要护着重要部位就可以,过多的铠甲只会让机动灵活的自行车部队变的呆滞。

柴瑞痴迷于弓箭,而轻刀剑。

hitandrun。

柴瑞现在的部队,基本上就是按照hitandrun建立的,充分的表现为打了就跑,射完就走的思路。

hitandrun,如果是游戏迷的话,就非常的清楚,就是利用自己的速度优势,有效的利用攻击差,对敌人进行打击的战术。其中,dota里的黑弓就是hitandrun的典型。其他游戏也有非常多的这种战术。

而这种战术则被很多玩家称为风筝战术。

相信放过风筝的人都知道,风大的时候就放线,而等风稳定之际,就控制风筝的高度,不让风筝掉下来。

而柴瑞也非常中意风筝战术。直到现在柴瑞还乐此不彼,还要把风筝战术引入战争当中。对于步兵,自行车集团军就可以充分的利用速度优势对敌人进行走打。虽然自行车比骑兵慢,但是远远的比步兵的速度快。

而对付骑兵,柴瑞的思路,就是要比对方的骑兵快。利用后撤的速度优势,有效的耗损敌人有生力量。一个逃,一个追。追的人可就惨了。只要保持一弓箭的距离,追的人是无法射击到在逃的人,因为弓箭的射程就那么远,而在弓箭飞到尽头之时,逃的人就已经离开了那个位置,而追的人却反而冲进对方的弓箭射程之内

第一百九十二章 偶遇

对于火药。柴瑞更是热衷。

柴瑞曾把自己手枪里为数不多的子弹给贡献出来,给这些能够巧匠研究,果然没多久就制造出模型。而根据柴瑞所提供的黑火药作为弹壳里的药引,竟然可以从柴瑞的手枪里发射出去。虽然射击的距离远没有初始的子弹远,但是也可以命中二十米外的东西。

有了大量的子弹,柴瑞也毫不客气的练习射击。在这之前,柴瑞的射击只是根据玩具枪而来的经验,现在柴瑞刻意无所顾忌的练习。

几日的训练,柴瑞的射击技术就有了长足的发展。而此时风灭才真正的了解了柴瑞手中的武器。原来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只要看到柴瑞有掏枪的动作,风灭就有足够的时间阻止,而且柴瑞射击技术也不怎么样。

柴瑞对着风灭说:“你说我手中的武器如何。”

“初觉威力惊人,不过现在不过尔尔。”

柴瑞却对着风灭说:“如果一支部队都使用这种武器呢?”

风灭却回答:“射程太多,敌人很快就近身。远远的不如弓弩有杀伤力。”

不过风灭停顿了下又说:“不过威力惊人,如果不近身的话,没人可以抵挡。就算是我,在十米之内,也有生命的危险。而弓箭,在十米内根本伤不了我分毫。”

“如果,我手中的武器射程增加,你说会如何?”

“所向披靡。”

风灭简单的说出四个字。

的确,当火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冷兵器远远的不如火器犀利。几尊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当冷兵器遇到火器的结果,必然是如此。

从蒸汽机问世以后,那些能工巧匠一直在研究火枪。在柴瑞练习射击之时,已经有管型火器的问世。

不过缺点非常的明显,那些火药是往里面塞进去的。而且还有个导火线在外面。看着这种火器,柴瑞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谁还有功夫去点火啊。

有那功夫,敌人早杀了过来。还得改进。

看着柴瑞失望的眼神,这些工匠茫然失措。这完全的是按照柴瑞的说明制作出来的。而且威力真的不小。铜板厚度的铁板一枪就打个窟窿。

柴瑞拿起一个随手试了试,顿时想到,这个**如果放大的话,那不就是土炮的造型。刚才那失望的表情顿时烟消云散。柴瑞马上对着工匠说:“大家辛苦下,看看能不能把这个火枪放大。”

“放大?”这些工匠也毫无头绪,怎么柴将军突然变的如此高兴。而后柴瑞在地上画了火炮的大致图形。这些工匠一下子明白了,如此大的火枪,威力一定惊人。

已经有了制作火枪的经验,制作火炮的就没那么的难。只是按照比例把火枪放大,然后在固定在一个台架之上。

当火炮研制出来以后,柴瑞迫不及待的前去点火试跑。当火炮一响,一里多外的地方顿时烟尘滚滚。当烟尘散去之后,地面上留下个巨大的坑。

威力很大。

柴瑞非常的满意。

柴瑞连忙吩咐那些工匠,制作大量的土炮。

虽然现在的土炮威力有限,但是如果数量多的话,那也是非常强悍的力量。如果上千门同时发炮的话,一里外的敌军则完全会被打的晕头转向。

但是土炮的制作远远没有柴瑞想的那么容易。这台土炮制作之所以那么快,完全是因为这些工匠连夜赶工制作出来的,仅仅这一台就花费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要想大量制造的话,还需要时日。

现在对柴瑞来说,时间不是问题。反正现在能够灭掉柴瑞的几方势力,不想去动柴瑞。无论是安禄山,还是李隆基,李亨之流。他们怕把柴瑞推到对方阵营当中。一旦柴瑞靠向一方,有柴瑞的兵器铠甲的支持,就可以慢慢的占据主动。

而想谋算柴瑞的,实力都偏弱。鲜于平虽然扩军,但是现在还是在训练军士阶段,而且他的态度也是以守为主,固守泸州,渝州这些大的城市。有城墙为依托,至少在他们心中认为自己还不会输掉。

这也让柴瑞有了充足的时间。

如果政局动荡,战争不断,柴瑞哪有时间去研究火炮出来。更别说在研究火炮的同时,还在大力的发展蒸汽机。

当第一台蒸汽机问世之后,柴瑞不但没有放松对蒸汽机的改良,甚至对蒸汽机的改良投入更大的资金。

而且欧阳烈已经制造了蒸汽机带动轮子前行的机车。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蒸汽机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经很多地方开始使用蒸汽机。不过欧阳烈却让蒸汽机达到了更广泛的高度。

蒸汽机车的出现。

欧阳烈把两辆自行车固定在蒸汽机的两侧。而蒸汽机的活塞连同着杠杆。当活塞一上一下的运行,杠杆也一下一上的符合。而杠杆的一端则固定在自行车的脚踏之上。这样当活塞一上一下的运行之时,自行车的脚踏也随着滚动。如此一来自行车就载着蒸汽机快速的前行。

之后,欧阳烈,又改良了自行车蒸汽机,而是直接用四个轮子取代自行车。

不过欧阳烈也发现了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简单的用蒸汽凝结而造成的压力差来推动活塞的运动,效率极为低下。而且就在一侧安装一个注满冷水的装置。当热蒸汽遇到这冷水装置,会迅速的凝结,空气的压力则会迅速的减少,而此时压力差也马上改变。活塞也会随之运动。

有了冷凝器的出现,蒸汽机这才算基本上制造完成。

由于蒸汽机比较大,而且笨重,还必须要烧煤炭。所有,这个时候的蒸汽机车非常的庞大。前面的人除了控制车轮而改变方向以外,基本上就没有多少空间,其他的地方都被蒸汽机车占据。而且车上还必须的装载大量的煤炭。

这样一个蒸汽机车差不多比马车大了两倍。

但是速度却非常的快,丝毫不慢于狂奔的战马。更重要的是负重强。一辆这样的蒸汽机车,可以轻松的拖动几千斤的东西,而且速度只是比原来的稍微慢一点而已。

第一百九十三章 水上战斗

这个时候的蒸汽机车,是采用的导轮。这种导轮动是通过导轴相连,当导轴滚动之时,轮子也随之转动。这也是杠杆的变种。

有了这辆蒸汽机车之后,柴瑞的梦想不在遥远。坦克,真的有可能出现。不过蒸汽机车的制造就没那么容易。仅仅这一辆,就花费了柴瑞上万两银子。而且花费了数月的时间才能完成。

此时柴瑞自己的铁矿的开采速度跟不上柴瑞的消耗速度。柴瑞不得不向山西采购铁矿,煤矿。山西,现在是安禄山控制的地域。安禄山为了结交柴瑞,铁矿、煤矿都低于市价卖给柴瑞,而柴瑞作为回报,又多生产处五十件罐头铠甲给安禄山。也就是一个月交付柴瑞二百五十副。三个月一次交付。

原本柴瑞都是半年交付一次,由各方自己派人护送。而安禄山的量大,安禄山自恃自己兵多将广,无人敢打他的注意,才敢三个月派人收货一次。

有了山西的优质铁矿和煤矿,柴瑞冶炼工场几乎没有停工过,这样柴瑞的精铁才勉强的满足使用和制造武器。

尤其是火炮,对于铁的需求就更大。一门火炮就重三百多斤,加上底座,就需要四百斤精铁。而现在柴瑞一个月可以生产三十门左右的火炮,这就需要上万斤的精铁。

当火炮开始成形之后,对于火药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仅仅日常训练,每日就需要火药千斤。而这又需要大量的硝石。

还在其他人对硝石没有什么认识,让柴瑞白白的收购了大批的硝石。

柴瑞现在就感觉自己的人手不够,制造火药的人工根本就不够火药的需求。柴瑞每天能够制造的火药也只有八百多斤。如果炮兵,不能熟练的把火炮命中准确的位置,那火炮的威力则会大打折扣。

所以高强度训练是必须的。

现在柴瑞连训练的火药产量都无法满足。

配置火药必须熟练,否则配置出来的火药很容易只是染起烟火,而无法爆炸。从一百多人中,达到柴瑞要求的也不过是二十多人。就要这二十多人,配置火药,远远的不够用。

看来只有浪费硝石等材料,训练配置火药的人。

柴瑞无奈的再聘请了四十人左右,让这些人也去配置火药。然后让他们更加熟练的配置。结果,浪费了近千两价值的材料,这些人才勉强的熟练按比例配置好火药。

有了足够的火药,炮弹的产量也大大的增加。

柴瑞觉得炮弹威力有限,对人造成的伤害也不大。于是这些炮弹里面,纷纷的掺杂了大量的锋利的铁片和铁钉。只要一爆炸,这些铁片和铁钉就会四处飞溅。在爆炸的作用之下,普通的铁甲,铁钉都能够穿透。

现在一炮下去,不仅仅的是一个坑,周围的树林也被铁片刮的伤痕累累。在大量的实弹演习之下,三千炮兵几乎都能准确的命中目标。

对于新兵种,炮兵。黄浦军校里的步兵有非常多的人报名。由于炮兵不怎么需要力气,而更需要的眼力和头脑。一些身体比较弱,但是非常聪明的步兵学员都被柴瑞征召进入炮兵当中。

原本柴瑞计划是一千炮兵。可是平均4个人负责一台火炮,一千人也就只能控制二百多门大炮。而火炮的产量会随着熟练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个月就是30门,不出半年就可以有近三百门火炮。而到时候熟练的火炮手则会非常的稀缺。所有柴瑞宁愿多征召些人,也要让自己手中又足够的备用人才。

此时益州的城墙已经重建。那些被损坏的地方都被修补起来。这些火炮则被安置在城楼之上。由于火炮过于笨重,而且反冲力也非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