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蒸汽大宋-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把车上的同学们招呼下来安排了行军床给大家休息,分发了蜡烛照明,还找到食物和纯净水给穿越者们充饥解渴。

穿越者们悄悄议论,看来已经知道了穿越到大宋的事情,不过,有吃有喝,有地方遮风挡雨,还有人拿枪保护,让这些忐忑不安的年轻人很快安静下来,情绪平稳了一些。

知道了不可能回到现代社会去,现在又衣食无忧安全无虞。也开始渐渐接受穿越的事实。

李正石把全体人员的情况统计了一下。发现全部穿越者来自于从一个学校(普通初中)毕业的两个班级,一个班级是普通班,毕业以后多数接受职业教育在各行各业就业,有一段时间的工作经验的居多;

另外一个是重点班,毕业以后升学接受高等教育的占大部分,也是在各行各业就业,工作经验社会经验都不多。

一夜无事。第二天天亮,李正石又带王大军张玉玺几个当过兵的人出去把山洞附近搜索了一下,发现周围安全,天气晴朗。就把同学们都带出山洞,在山洞附近,召开了第一次穿越者全体会议,后来称为第一次班会。

会议确定了穿越者们的目标:以山洞所在的附近地区为基地,以山洞里的物资资料为基础,团结联系周边的客家人,建设一个初步的成体系的工农业基地。再以这个基地为基础,生存下去,逐步发展,抗击蒙元,挽救中华,逆转崖山悲剧。

让穿越者们在这个时代过上比原来的时空更富有,更自由,更安全,更有尊严的美好生活。

在发展策略上,有人提议投靠大宋考科举做官,也也有人提出来要去投奔更强大更有前途的蒙元,帮助蒙元统一全世界。但是李正石就反问了两句话:

投靠大宋考科举做官,你们谁能读写繁体字,搞定古文句读竞争得过大宋千千万万读书人吗?

还有,蒙元统治下的汉人结婚,新娘要先送给蒙古人睡三天,你愿意吗?

开始还有人嘟嘟囔囔不服现在听了这个,就没有人再说别的了。

会议临时决定把两个班的班级和班委会合并,组成一个新的班级。

由李正石代理班长,全面负责对内组织对外的交往和基地建设以及安全保卫工作。

虽然另外一个班级的同学们不愿意让其他班级的人当班长推选了一个女生做班长候选人和李正石竞选班长。

可是李正石高考的分数比他们班的平均成绩也不差,重点班的心理优势被打破了,心也不齐选票流失。李正石的普通班倒是一致支持李正石,这样最后还是李正石当选代理班长。

班会每年改选一次,一个月召开一次班会,由班委会汇报穿越目标进展情况。毕竟自己这些没有什么社会经验和政治经验的刚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也只能这样按照在学校时候的组织模式来组织自己了。

维护团结,保证安全,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在初来乍到一穷二白的时候,完全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在组织和权力分配上浪费太多精力和时间。先稳定下来再说。

李正石开过班会就下山去孙家寨拜会孙二伯。

第十一章襄阳危机

这次李正石去拜访孙二伯是开着自己那辆大切诺基去的。和他做伴的还有同学梁宵寒。大切诺基的性能不错,跑山路还真不是盖的。李正石倒开始后悔当初没有买悍马了。

谁让自己当初只想着低调保险了,就是没有想到车的性能一分钱一分货呢,怨念。

这辆大切诺基进孙家寨,不可避免是引起了没有见过汽车的村民们的围观,很闹哄了一阵子。

孙家寨,李正石前一段时间,在大宋四处收购瓷器的时候还路过来着。也曾经多次拜访过孙二伯,一老一少爷两个相处得不错,伯侄相称。这一次,孙二伯也在,还是坐在屋檐下喝酒读唐诗。看来这个退伍的老军官在这个世外桃源一般的孙家寨生活还是很悠闲自得的。

看到李正石到来,孙二伯大为高兴,又倒了碗酒,拉李正石一起坐下说话。

李正石送上两个做礼物的玻璃杯,孙二伯大是惊诧,连说“使不得,太也贵重,山野之人如何消受得如此宝物。”李正石大方道“无妨,不过前些时候去广州做生意,从一个落魄西洋夷人手里购得,也使不得多少交子。却是前些时候我家族人自中原流落过来投奔大宋。

老伯却是不知,我家族人,起先和我一起流落到湖北后来我先逃了来江西,如今襄阳战事不利,湖北糜烂,在湖北却是也住不得了只好又过江西避难,到了江西,却不想江西百物腾贵也是难讨生活做。我此来,便是因这些同族和我欲在这附近寻一处无主荒地做这些同族安身之所。我等初到贵地,人地两生,还望老伯看顾则个。孙二伯道:无妨,想我孙家寨当年也是客家,贤侄凡事不必客气,只管言语就是。

又道:“想不到蒙古鞑子闹得如此厉害了。襄阳战事现在如何了“?李正石叹气说:”襄阳战事却是不乐观了“。孙二伯忙问:“却是为何”?李正石说:“说来话长了,端平灭金之时,大宋蒙古联合对金国用兵,本约定是灭金之后,河南归我大宋,不想,灭金之后蒙古鞑子却是背盟毁约。劫掠河南百姓北去不说,还决黄河淹我大军,更在洛阳伏击我大宋王师。自后两国交兵不断,这些事,老伯是知道的”。

孙二伯应道:“不错,老汉当年在孟大帅军中也杀过鞑子。只是现在襄阳交兵却是如何了”?

李正石道:“这天下事往往都是坏在汉奸身上。蒙古大酋忽必烈登上了蒙古汗位以后,占了中原北方大片繁华富庶之地还贪心不足,又狼子野心谋我大宋。却是降将刘整向忽必烈进言“自古帝王,非四海一家,不为正统”,鼓动忽必烈起了灭我大宋,统一天下之心。这还不够,奸贼刘整为报当初和吕文德私愤,又献策忽必烈,“攻宋方略,宜先从事襄阳”,还说什么“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于可下也”,“如覆襄阳由汉入江,则宋可平。”

忽必烈果然听信刘整的奸谋。派大将阿术和奸贼刘整带兵二十万攻我大宋。图谋攻取我大宋襄阳。我大宋朝廷守将犹不知晓。

等蒙古大军抵达襄阳城外,刘整又献奸计,让鞑子派使者重金贿买两湖制置使吕文德,请求在襄樊城外置榷场,和大宋做生意,吕文德贪利应允。

之后鞑子又以防止盗贼、保护货物为名,要求在襄樊以北鹿门山开集市筑造土墙,吕文德这厮竟然又同意了。于是,这阿术在两国边界上筑起了一个个土围子,名义上是修集市,实际是修堡垒。

孙二伯听到这里怒道,这吕文德以前我就知道他,端的是酒囊饭袋!

李正石停了下又继续说道:

吕文德的弟弟,襄阳知府吕文焕看破了元军的阴谋,向他哥哥提议撤除集市,但是吕文德却以为襄阳兵精粮足,城池坚固守上十年也没事,要吕文焕不必大惊小怪,就这样听凭元军偷偷摸摸修起了包围襄阳的工事。

阿术看到陆路的作战准备完成,便让刘整打造了五千艘战船,还训练了七万水兵。这时候,水陆合围,鞑子对襄樊的包围已经如铁桶一般,围城战就开始了。

开始的时候,吕文德还能支撑,不想忽必烈又派史天泽带兵到襄阳增援,又在襄阳筑起一道长长的围墙,还在沿墙的山头筑起城堡,派重兵把守,截断了襄阳宋兵与朝廷的联系,吕文德这厮才知道着急,不断派人去临安报急,可是,朝廷重兵尽在襄阳,已经无法大规模派兵增援,大事去矣。事情怕是不济了。

前年,蒙古军认为要破襄阳必先围攻樊城。春夏两季鞑子连续猛攻樊城,樊城守将张世杰夏贵连吃败仗,秋天,宰相贾似道命范文虎支援樊城,又被鞑子打败。

年底,吕文德这厮死了,其弟吕文焕继守襄阳。蒙军虽多次取胜,但却强攻襄樊两城不下,损失惨重,便用起了切断汉水通道的方法,准备困死襄樊。蒙古军在鹿门山,白河口修筑鹿门;新城等城堡,后又在汉水中流筑台,上设弩炮,同夹攻的城堡相应,来控制汉水通道。

这样,朝廷支援襄樊衣甲粮食的通道都被切断,加之,朝廷水陆援军也连续被鞑子打败,襄阳军民抗蒙现在已经是进入了困难时期。我估计襄阳樊城粮食吃尽的时候,这城,就该守不住了。襄阳现在,已经是一个僵局,也是个危局了。

孙二伯听到这里不由得着急,急声问道:“贤侄,依你看来,可有办法,解这襄阳的危局”?

李正石沉吟了一下说:“我有一个办法可救襄阳之急,却需得一个熟悉襄樊地理的可靠之人。

孙二伯急忙接口问道:“什么办法”?

李正石回说:“我大宋军兵善于守城,襄阳城池坚固,蒙古强攻是不怕的。所以,襄樊之战,胜负的关键在于襄阳的军粮是否充足。如今朝廷援兵入不得襄阳,坐吃山空,襄阳粮食早晚吃尽。若粮尽,则襄阳不可久守。

前些时,我到广州行商,却是认识了一个南洋商人,得了一物回来,想来这个东西做军粮是可以解襄阳之围的,孙二伯问:“却是何物”?

第十二章襄阳的难题无解吗

李正石就去汽车里取了个袋子出来,从里面拿出来一个东西,孙二伯看了半天,红色外皮,圆不圆扁不扁的,却不认识。李正石就说:“此物名红薯,乃是可食之物,如芋头一般种。吃法也是一般,,蔓生爬藤,长丈许,平卧地面斜上。块根生地下,不挑土地肥瘠,能耐旱涝,有地方就能种得活,种下几个月就可以收获,一亩地收获一千斤几千斤都没问题。煮熟了吃味道甘甜能够充饥;晒干了耐储存,也是度荒年的好食物。若襄阳军民得此物,在城里城外广为种植,则军粮无忧,城也就能守得住了。我大宋善于守城,蒙古若再强攻襄阳,必然还是损兵折将,打不下来。若多拖得几个年头,蒙古必然拖不起,襄阳城的围自然也就能解了。

孙二伯狐疑道:当真这样,这东西岂不是宝贝了?,李正石摆手说道:我听说,这物在南洋,也不如何稀奇。南洋贫贱土人便是拿这东西当粮食吃,不过这东西能充饥可不养人。南洋土人吃这个长的和猴子一样,这东西比起我们大宋人吃的粮食来可是差远了。此物我有的是,给老伯留一些,种了看看,若是行的话,就想办法送些去给襄阳军民。想必,蒙古人还不认识这个是什么东西,只怕,我大宋人把红薯种在蒙古人眼皮底下,他们也不知道刨出来吃,且让我大宋军民在襄阳城里啃红薯,蒙古鞑子在城外继续围困去吧。一番话,把孙二伯听得哈哈大笑,说道,明日我就选个地方,把这东西种了看看,若如你所说,就是拼了老命,也要把他送进襄阳城去。救这襄阳的急。这襄樊地理,老汉我可是清清楚楚,当年我还在襄阳当兵驻防过呢。

当下,李正石把红薯种植的要领简要说了下给孙二伯。又打听了下附近的山川物产,留下一袋子红薯,就回去了,穿越以后的事务千头万绪,还有的忙呢,襄阳的事情,李正石知道,就算粮食充足能不能守得住也是未知数。毕竟积贫积弱的大宋是没有办法击溃蒙古大军的,被动挨打,无论如何,也只能延缓大宋灭亡的时间而已,自己需要的就是发展的时间。如果自己的基地发展起来,什么蒙古铁骑,在先进的火枪火炮热武器面前,就是浮云。

按照李正石知道的历史和对历史的理解,蒙宋襄阳之战,双方都投入了能够动员的全部兵力,战事旷日持久,蒙古的策略是围城打援,消耗南宋的有生力量。南宋方面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内部矛盾却一直没有能够集中兵力为襄阳解围,而是采用了错误的填油战术,把兵力分批次投入战斗。最后完全消耗掉了,以至于襄阳守将吕文焕力尽降元以后大宋再没有可用之兵,迅速灭亡。南宋末期国家连续对外用兵,社会财富集中于豪门大族,国家财政已经衰弱到了极点,统治阶层又离心离德,最后灭亡也是历史的必然。

第十三章野猪皮你会剥吗

穿越以来,穿越者们一直住在山洞里。

住山洞的好处显而易见,主要是安全,坏处是缺乏照明,穿越以前李正石准备的小型柴油发电机虽然能够发电,但是柴油在本时空还不能生产,是越用越少的消耗品。

再说,人也不能总住在不见阳光的地下,虽然山洞里很干燥,不潮湿,也还是不适合长期居住。如何选择一个新的营地就是穿越者的问题了。

经过认真勘查,选定了一处距离山洞不远的山谷,据李正石的判断,这里应该是兴宁盆地的边缘,山谷附近是一条河流,是梅江的支流宁江。

宁江上游有一处两条河流汇合的地方,是后世合水水库的所在地,适合修建一座大型水库做水电站。后世的合水水库,是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

对穿越者来说,如果能修个水电站有电力做能源就可以解决工业问题,有了灌溉,就有了可靠的粮食来源,穿越者基地将来的发展就有了保障。

营地所在的山谷里有一眼山泉,水质清冽甘甜,还胜过后世的所谓农夫山泉,可以作为饮用水的水源,不过目前穿越者中间还没有人会使用李正石准备好的化验设备,穿越者们决定还是不要直接饮用生水。

李正石决定把营地设置得离开水源地稍远一些,以免将来生活区扩大以后对水源地的水源造成污染。最后的生活用水解决方案是用一台潜水泵抽水,再用一条白龙管输送到营地里的一个简易水塔,给营地供水。

营地由于十几座活动板房构成划分为两个区域,一个区域住男生,另一个区域给女生居住。

外面围了一圈铁丝网,铁丝网内侧还用山洞里储存的也不知道从哪个工厂拆下来的铁围栏又围了一圈,如果没有营地里四个木头搭成的哨塔,这里还真有几分地震以后匆匆忙忙修起来的难民营的味道。

组装活动板房的工作,让这些没有什么专业技能的宅男宅女费尽了力气和心思。

李正石当初订购的这种活动板房是准备出口的高级活动板房。内部设有卫生间厕所淋浴什么的都有,穿越到岭南天气湿热多雨,没有淋浴夏天就难受了。咱们也不能享受民工待遇住那种难民住的普通活动板房不是?

这些穿越者们以前在家的时候很少动手干活,做起事来笨手笨脚,复杂的上下水管线安装基本是搞不定的。

为了环保,修了沼气池和土脏水井。冲粪便的污水和洗澡洗脸的污水都是分开排放的,光下水管就够复杂了。不用说还有上水和电线管了。

好在,一个在房产部门工作过的外号叫萝卜,大名罗博的穿越者搞定了最难的管线安装。

罗博大学毕业学建筑工程专业的,毕业以后进了一家国有企业。

因为没有关系被安排到物业部门从水道工干起,好不容易托人送礼的才改当了技术员,如果不穿越,倒是有可能一直晋升做个高级工程师。

穿越者们按照能力和爱好,进行了分工。

物资组,负责保管调配穿越前储备的物资;

资料组,保管整理资料和数据库。

军事组负责安全保障;工业组负责未来工业发展和建设。

后勤组,负责后勤,吃喝拉撒什么都得管。

外事组则为将来的对外连络产品销售以及物资采购负责。

现在一切都是草创还是准备阶段,只能先学习本时空的语言和繁体字了。不能掌握繁体字的话,咱们在大宋就是一半文盲,还怎么混啊

还有农业组,准备垦荒和耕种,正学习消化现代农业知识为将来的农业发展做准备;穿越者们进行建设的同时还要学习带来的资料。

毕竟相对这个时代,穿越者门唯一优势的地方就是科技水平了,而所谓的科技现在还只是资料,在没有把纸上的资料变成由穿越者切实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转化为物质生产力以前,资料是没有价值的。

穿越者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每天紧张劳累之余,几个小组还要学习讨论到很晚,最终只能决定,到了晚上十点,一律熄灯。

熄灯以后军事组的同学们负责检查营地进行巡逻,为了防备偷袭,夜里有人在哨塔上值班,有夜视装备,和红外线监视装备的营地,不是轻易能被外人渗透进来的。

营地里的状态,可以用紧张有序忙碌几个词概括。。  。。

穿越以前运来的所有的物资都存放在山洞里。由于洞口狭窄,里面放的大件设备机械,如推土机、起重机,暂时还运不出来,只能给山洞装个临时的大门,以后再想办法扩大洞口了。

目前,扩大洞口只能用爆破的办法,爆破工作危险太大,只有李正石等少数几个人能摆弄炸药、导火索、**,凿岩机这些东西。

不过爆破扩大洞口是必须的,就是不为了扩大洞口,山体的石灰岩也是穿越者需要的重要物资,将来,石灰石烧造水泥和炼钢造玻璃都用得到。是重要的资源。

不过就目前工作太多,人手太少,还抽不出人手进行这项工作。必须初步安定下来以后了。

为了人手问题,李正石又去了一趟孙家寨,找了几个本地人来帮忙,其中一个是柴堆大哥孙强。还有一个,居然是个黑人,是李正石收购瓷器的时候在广州的奴隶市场买回来的一个黑人孩子。名字叫贝拉克*奥巴马。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达劳动力相对缺乏的时期。宋代航海发达,海上丝绸之路远达中东非洲,因此外国奴隶贩子不断漂洋过海贩运奴隶牟利,来自非洲和南洋的奴隶源源不断通过海路运往大宋。

在广州就有一个很大的奴隶市场发卖来自世界各地的奴隶,中东的白人女奴、非洲黑人昆仑奴,日本矮子倭奴都有的卖,李正石游历大宋各地的时候到过那里。

当时李正石看到这个瘦骨嶙峋的孩子,年纪只十五六岁,模样有些面熟,细细一看,面孔五官居然和现代时空米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有七分相似,再问,据说是来自“堪尼亚”,

感觉有趣也是看这个孩子可怜。

便花了几贯交钞买下来,带在身边,起了个名字,就叫贝拉克*奥巴马,小名就是小奥。

小奥很机灵聪明,很快就学会了大宋的语言,能进行简单的交流,李正石回现代的时候就把小奥寄养在孙强家里。

李正石承诺,按照大宋的律法,小奥为自己服务十年以后,就给他自由,还会付一笔工资给他,让他回家乡去。

现在小奥对李正石已经很驯顺了。营地缺人手,当然要把他召回身边了。

这个黑孩子很快熟悉了新环境,和营地里的很多人都混熟了,这个乖巧懂事的黑小子很快得到了大家的喜爱。

和沉默寡言的孙强一样融入营地成了这个群体的一部分。李正石的想法是把这个黑孩子留在身边培养。准备做自己的助手和跟班。

和孙强一起进穿越者营地工作的还有四个孙家寨的年轻人,他们是孙强的同胞兄弟,分别叫孙刚、孙猛、孙勇、孙忠、孙庆。

孙二伯家兄弟两个,二伯是老二。孙大伯死得早,留下六个孩子,五个男孩,就是孙强兄弟五个和一个女孩子,叫孙玲,年纪小,留在家里。孙家老大留下的田产不多,孙强兄妹六个还要靠砍柴打猎和给人做零工维持生计。

李正石去孙家寨招人,孙强兄弟五个自然愿意来帮忙。

李正石给出的工钱待遇很优厚,每个月工钱一贯铜钱,还管吃住。

虽然大宋的工资水平一直很高,据历史记载宋神宗熙宁年间修筑城墙的熟练工匠每天能挣17文,南宋时期一个高级技工的工资往往比得上知府的俸禄。

就算宋末通货膨胀厉害铜钱贬值,这个工钱待遇也是过得去的了,毕竟孙强兄弟五个虽然都曾读书识字可没有什么像样的技能。而宋代的居民识字率高达40%。读书识字实在没有什么了不起。

兄弟五个里孙强是老二,沉默寡言,心灵手巧,喜欢各种机巧之物,平时一副睡不醒的样子,外号二迷糊。老大孙刚外表粗疏'奇'人称大傻子,其实内'书'里精明;老三孙勇小'网'时候总拖着鼻涕,又叫三邋遢;长大以后倒是干净利落,是个帅哥。

老四孙忠身手敏捷爆发力惊人,脾气暴烈,因为一脸连鬓胡子长相凶猛被叫四土匪;

老五孙庆为人节俭最善于保管物品,是五小气鬼。幼时得过肺病,后来被一走方郎中治好了,身子骨还是五个兄弟里最弱的。

孙二伯自己有三个儿子四个女儿都留在家里务农,没出来做工。

孙强兄弟五个到了营地里干活勤快吃苦耐劳,很得穿越者们敬重。李正石把他们编入扩大山洞的爆破小组,负责搬运清理爆破下来的石头碎石,让扩大洞口的工作进程加快了不少。

爆破扩大洞口,主要的工作是打炮眼、下药、安放**、导火索,引爆。清理搬运爆破下来的石头碎石。

最后,李正石发现,扩大洞口的工作进程不快的根结在爆破环节,经常为了处理哑炮耽误时间。

一旦爆破发生哑炮,就非常难以处理,必须等待确认哑炮的导火索彻底断灭才能把断灭了的导火索取出重新安放引爆。

等待的时间如果不够长,哑炮的导火索死灰复燃,付出的往往是爆破者生命的代价。

发生哑炮,原因往往出在导火索上,穿越时带来的那一批导火索质量不是很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