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妻悍-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容夫人笑容可掬的点点头,“好呀,子晴炖了汤水你要不要来一碗。”
“不了,我晚上吃多了积食。”杨岚笑着摇摇头。
容夫人也不勉强,自己端着银耳莲子汤喝了起来。
杨岚拿出自己的单子递了过去,“这是我给子晴准备的嫁妆单子,娘帮我看看还少什么没有。”
容夫人放下碗接过单子带上老花镜仔细看了看,然后连连点头,“嗯,不错,准备的很充分了。你打算提前交给她管理么?”
“嗯,我是这个意思,想着我在跟前还能指点她一下,以后嫁了人就要靠自己了。”杨岚认为本事学到手是自己的,靠人不如靠己。
容夫人知道杨岚的作风,也觉得可以考虑,就点点头,“也好,这趟回来我们也不打算在出门了,会留在家里照看孙孙了,由我在帮着看着一些,也没什么不放心的了。”
到底老人年纪大了,他们玩了好几年,能去的地方都去过了,如今打算歇一歇再做计较。
“那好,安哥成亲后我还是要跟远之去广东的,您在家我心里也踏实些。”杨岚立刻松口气笑了。
“嗯,有我在,你就放心去吧。”容夫人和煦的笑了笑。
杨岚知道婆婆不再出门了,心里也就放心了,家里有个长辈在,关键时候很多事都能稳得住,小辈们也有个缓冲的时间,就不会出大乱子。
这个年过得不好不坏,进宫贺岁时遇到了德妃,德妃愈加受到宠信了,连着大皇子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朝堂开始有人吵吵着要立太子的事了,皇帝好像深以为然的样子。
杨岚只是在心中冷笑,面具戴的久了就摘不下来了,假戏真做最后就成了真的了。
皇后嫡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打压,德妃甚至得到皇上的口谕,公然分走了一部分宫权,和皇后分庭框礼。
最近朝堂更是有人在提议晋封德妃为皇贵妃,皇帝好像还没同意,但看那个态度并不想是不高兴的样,好像同意也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好些老牌世家都已经开始蛰伏,不在出头讲话,轻易不发表言论,行事越发严谨小心,京城似乎有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景象。
年节过后,杨岚开始准备起安哥的婚事,儿媳妇很乖巧懂事,虽不是绝色容貌,但也是清新雅致,明目皓齿的漂亮姑娘。
原先还说没什么感觉得安哥,成亲后明显表现的很欣喜很关切的样子,夫妻二人眉目流转间透着丝丝缕缕的情意。
喝过媳妇茶了,教导了一些安哥的喜好坏脾气等等注意事项,也说明了咱家不要小妾的家规,也是提醒儿媳妇不要拿自己的陪嫁丫鬟来固宠,我们家讨厌这样的做法,也不允许这样做。
你愿意牺牲你的陪嫁丫鬟,但我不愿意牺牲我的儿子,本来我好好的儿子被几个不正经的女人几天就教坏了,那我找谁哭去。
因此此话当着全家人的面再次重申,杨岚态度很坚决,她儿子们都是有抱负有理想的好孩子,该趁着年轻好好做一番事业才对,而不是整日沉迷在女人堆里。
因此老二媳妇显得很惊喜很惊讶,对她越发孝顺了,给小姑子子晴的礼物更是密厚一层,子晴也很做人,对两位嫂子从来都很尊重,不抢班夺权有事第一时间及时提醒,讨得两个嫂子的真心爱护,有什么好的稀罕的都往她屋里送。
住了快两个月,看到他们稳定了下来,杨岚也该和容逸启程了,临走前在嘱咐他们一番。
“我们过几日就该走了,毓哥我跟你爹商议了,过些时候有个外放的机会,让你出去历练一番,如今朝堂局势不明,我思考了很久,还是决定把你放出去。而安哥下个月去云南那边做府衙,很快调令就下来了,德妃估计很快就会成为皇贵妃了,你们在地方上也要多小心谨慎一些,尽量避免党争。”杨岚拧着眉头有些忧心。
这次让毓哥外放的事情很不容易,公爹和老爹一起使劲才算搞定了,最主要的是德妃娘家人从中不断地阻拦,似乎并不希望毓哥离开京城的样子。
而他们的奇怪的做法引起了公爹的警觉,说到底路家当家人比公爹还是年轻了很多,属于晚辈了,不够老辣被公爹看出不对来,如今这般更是要让毓哥离开了。
在公爹心里毓哥不仅仅是嫡长孙,更是容家未来的希望,甚至比容逸的期望还要大一些呢,无论如何也不能出事的。
因为找不到他们打什么主意,公爹决定给孙子找个比较偏远的地方去,并不去富庶的地方,偏远地方虽然穷苦一些,但年轻人嘛只要不怕苦有抱负,肯定能折腾点政绩出来。
也幸好如今德妃正在为自己皇贵妃的事情努力,皇帝似乎也不希望朝堂反对的声音太多了,因此抬手放了容家人。
这已经算是很好的待遇了,当初跟着皇帝有过从龙之功的几个世家,如今除了容家,其他几家下场都不算太好,杨家也算是被清算的一个,好在老爹看得清形势,早早不用吭声就上交了兵权,窝在福建不出门,也算是保全了一家子。
容家因为到底沾了些亲戚情分在,太后还没死呢,就把娘家人都清算了,也太难看了,因此才有如今的境况,而遗憾的是其他几家都因为一些罪名被清理掉了,有些事不谨慎但也不到抄家的地步。
可无论如何皇帝就是这么做的,罪名板上钉钉,你想反驳都没有办法,但内里的事情怎么一回事大家都清楚的很。
杨岚也有些心灰意冷,跟着容逸坐船离开了京城,前往广东继续最后三年的任期,容逸已经选了几个合适的人选在心里,等自己下去后会推选合适的人接任自己,这样六年的辛苦可以得到保存,而不至于换了一任官,弄得面目全非了。
好在皇帝现在还很需要容逸这样的实干能干的能吏,因此有些事还是能听进去一二的。
如今皇帝大权在握,越发刚愎自用,别人的意见几乎听不进去了,整日就想着开疆扩土,如何建立统一大业,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能够看到一统江山,清除所有的弊病,这番异想天开没人在干剔除质疑,但也没有真的呕心沥血的帮他了。
除了路家这样的新派权贵,一些老牌稳重型世家都选择了默默沉寂下来,朝堂之上也轻易不说话了。
不管情势怎么诡异杨岚还是回到了广东,能有片刻的安静,好在这边不像京城那样紧张,环境还是很开放自由的,总算让人感觉能喘口气了。
可惜的是被爹娘看重的那个男孩在福建出任务过年也没能回来,因此杨岚想见一下的心思也没能成行,只能再找机会了,不过杨岚说了一定要见到人,否则不允许他去请圣旨给子晴赐婚,这一点她很坚持。
容逸回衙门办事去了,给衙门里的同事带了些京城的玩意和特产,算是一点心意。
大概是收到了京城情势的影响,容逸不动声色捞钱越发厉害了,秘密搞了很多生意,有的并不是给钱而是直接运些木材和物资回福建。
如今只有福建还算是个较为安全的地方了,还可以定期藏一些他们搞出来的物资,准备已有海船出海就送上船去。
小武已经正式被委派福建出海的参将了,听说在西北小大了几场仗,有输有赢,但他一直表现很优秀,有勇有谋得到了父亲老部下的赞赏。
小武在西北那边发现了一条矿脉,是玉矿。这事上报后皇帝也没有太在意就顺手将此事交给了老爹的部下去办理开采等事情。老将军花心思给太后送了一尊毫无瑕疵的白玉观音得到了太后的盛赞,因此玉矿牢牢的掌握在他们手里。
小武这回表现极好,表示不要部分矿脉了,跟着喝点汤就成了,想换点其他东西,也就是海外需要的一些物资。
老将军很满意小武的识相懂分寸,不遗余力的推荐他加官晋级,给他搞到了不少好东西都是海外需要的一些物资,这比用钱买要实惠多了,小武用船悄悄送回福建了。
383
这些都是男人们在搞,杨岚并不管太多,只是偶尔从容逸嘴里听到几句罢了,并不会多问多干涉,毕竟这些她也不懂。
倒是让容逸真的让她放手去搞学堂的事情,希望能借鉴她创立过学堂的经验,好拿出来参考借用一下,毕竟她干过一遍了,即便方向不同,但有些东西还是值得参考一下的。
这个提议让杨岚很兴奋,有点重新满血复活的感觉,兴冲冲的就全身心投入到里面去了,对她来说钱不重要,而是能找到自己喜爱的又很有意义的事情,哪怕只是普通的工作也是有意义有贡献的,而不是整日穿的花蝴蝶一样去和官夫人打屁浪费时间,那不是她的人生追求。
是人不管有多少财富他都需要付出劳动,这已经无关乎钱的问题,而是让心灵能够得到满足和慰藉,是一种精神的渴求。
杨岚到底是有些经验的,上一次她投入了很多心血,还细心的做了笔记和总结,都记录在小本子上,觉得自己当时好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完善,若是重来一次也许会做得更好云云。
如今有了这样的机会,她更是打算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策划做到最好,现在有容逸为自己挡在外面,她也不用受到别人的非议,也不会伤害到家里的亲人等等诸多因素,都不需要自己再考虑了,终于能够敞开膀子大干一场了。
连着快一个月杨岚都在反复的修改计划案,甚至还不断地坐着马车去实地考察,询问当地老百姓一些问题,如果有这样的机会让孩子免费去学手艺,有多少人愿意去干,时间上怎么安排。
要知道普通老百姓,不管男孩女孩都是家里的大小劳动力,男孩要下地干活,女孩要洗衣服做饭拔猪草照顾弟弟妹妹。活多着呢,就算真有心可能很多人也无力。
因此她认为实地调研是很重要的,要是能适当的折中一下,让孩子可以抽出一些时间来照顾家里。也许家长就不会反对那么激烈了。
若是还能在学堂里创造一定的效益或者利益回来,那是不是可以更好一些呢。
带这个思考,杨岚不断地思考和创新,将自己能想出来的东西都记了下来,在经过反复咨询后修改一下,适合老百姓实用的办法拿出来用。
还要去和当地的富商官夫人还有地主乡绅等进行联系,和他们签订契约,最好是让他们嫌弃投资一部分银钱出来。
但这个想法是美好的,但事实却是残酷的,现实也是骨感的。很多人根本不了解这个,愿意掏钱的人实在太少了,即便是看在总督夫人的面子上,也不过是意思一下不是真心想要给钱的,远水解不了近火。
面对诸如此类的困难多如牛毛。容逸还有口岸海外贸易等更多的事情要办,真的没时间弄这个,这也是他愿意把此事给杨岚干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就是觉得她是个有抱负有想法的女人,成全她一点念想,在自己力所能及的保护范围之内,能让媳妇开心。并不是不可以。
容逸并不是一个自私霸道的男人,相反因为书读的多,教授的师傅又是个阁老,很多事能够用更加开明的方法处理,也更加包容。
杨岚不想事事都去求容逸给帮忙,那自己干这些就没有意义了。她再怎么样还是有点小傲气的,希望能自己独立干成一件事,让容逸看看,我真的不是瞎矫情,我是肚里有货的。是真的能干可以干的人。
她联络了几个要好的思想开明的官夫人,拉着他们一起弄这个事,相互去联络认识的官商等人投资这个学院,甚至不惜给人家开一些空头支票。
总之创办过程中她是什么法子都试过了,除了思想古板实在不愿意的人,剩下的不管是威逼利诱还是连哄带骗,总之她成功的将创办学校的钱给弄出来了。
这让容逸刮目相看,要知道人都是利益动物,没有看到好处之前,商人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他也没想到媳妇真的可以做到这一步,原本还想着要是他跟自己开口了,这钱都早就准备好了,没想到她竟然真的办成了。
这也让他看到了杨岚的潜力,觉得这么好的人才不用白不用啊,干脆甩手给了杨岚,对外声称夫妻一体,杨岚所有后果我容逸愿意一力承担。
此话放出后不少人赞叹容逸有担当,也有说杨岚不甘于寂寞的,但广东比京都好的地方是这里更开放一些,西洋人都能满大街走,这点小事还不至于容不下,说过笑过也就算了,反应没有京都那么大。
有了容逸的大力支持,杨岚的名号也算是有人知道了,大家知道她是有人支持的,男人乐意给他撑腰杆子,让她胡来乱弄。
找到了投资人还要去找学生,招生源,杨岚带着女卫几乎是挨家挨户的去做工作,去找里正,找村长谈心。
要知道这个时代毕竟不如后世,拉个人去学艺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杨岚为了协调时间,几乎是想尽办法。
事实证明人的潜力真的是无限的,在没有外援的帮助下,杨岚凭着总督夫人和郡主这个大旗,照样扯得是风生水起,鉴于她的诚心诚意,和有人也去调查打听了她的名声,确实还不错。
大家慢慢地相信了她,反正不要钱嘛,大不了就回家呗,你还能治我罪不成。
大概是抱着这个简单的想法,一些胆大啥都没有的清苦人家最先响应了杨岚,将自己的孩子送进了学堂,她找到了第一批学生。
最先要解决的并不是宿舍多好的问题,这里的情况和京都不一样,京都讲究个排场和气派等等,但这里要求的是实际,我要看到利益,百姓也同样要看到效果啊,我们家的孩子虽然不咋地,可在我们家大小也是个劳动力呢,你总要让我们看到你们学了些啥吧。
杨岚第一时间要做的是让孩子们能够学到真正的东西,根据他们的资质进一步去挖掘,现学的是一些简单的东西,问过他们的爱好和想法,让他们把各行各业的一些东西都了解了一下,也让他们动手做实验,或是去观摩一下。
这样一来有些感兴趣的孩子就知道自己要学的是什么了,而一些孩子更愿意走科举读书,这部分则比较好办,进来后好夫子开蒙就可以放心了,要学的且多呢,主要是想学手艺的这些孩子需要怎么安排,怎么才能让他们见到短期效益,哪怕是钱不多呢,也能给孩子家长们带来信心啊,学手艺到底是好,能赚到更多的银子。
学本事不就为了这个么,因此这个学堂里也有不少女孩子,不过是单门安排的地方和男孩不在一处,也碰不到一块去,例如女红之类的,报名的人最多了,这个是最快能见效的。
有些已经有基础了,杨岚稍加点拨,将自己多年的绣品经验告诉孩子们,马上就能涨工钱了,因此女孩子们反倒后来又来报名了不少人,显见是得了好处了。
而还有一些是学香氛的,有些是女孩子,也有些是男孩子,这个是不分男女都可以干的,还有茶道。
杨岚想尽了一切办法,动用了自己能用的一切人脉,甚至公然打着容逸的名号在外做事,到处去怜惜商家酒楼店铺,连哄带骗的法子全都用上了。
让这些勉强能干活的孩子们先去干着,工钱看着给,就是给孩子们一个鼓励等等这样的言语,杨岚觉得自己把一辈子求人的话都说完了,有时候就为了让一个孩子能多几个铜板的事,就要缠磨一个上午。
不管怎么说杨岚的坚韧和耐性还有善心得到了一些商家的支持,默默的接受了不少的半生不熟的学徒来干活,给他们一些银钱就算是做善事了吧。
不是所有人都眼瞎了,也有不少人看到了杨岚做的事的确是好的,帮助了不少清苦人家,还给了他们独立自立的机会,可以更有尊严的活着,谁愿意卑躬屈膝呢。
不管怎么说在一年以后,杨岚的学堂逐渐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这里出去的孩子教养更好,服务态度也更好,吃苦耐劳,从不抱怨,更不会干小偷小摸这样的事情。
用起来非常放心,且其中不乏出了不少好孩子,很机灵有才有前途的孩子,让逐利的商人们看到了这里面的价值,此时有人捧着大把钱来找杨岚要求投资学堂,愿意出一份力了。
杨岚终于松了一口气,她终于打开了局面,做出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承认,在能喘口气的时候,她病倒了。
长久以来的疲累外加心里一直憋了一股劲,我一定要做出个样子给所有人看看,我不是只会当花孔雀,也不是因为家世好所以命才好的,我也有我自己的优点,只是你们不知道罢了,我也曾付出过努力的。
抱着样的信念,杨岚一刻都不敢放松,学堂的事更是亲力亲为,还要给孩子们做些思想课,开阔他们的眼界,解除他们的自卑胆怯心里等等问题,在终于等到了大众承认的时候,人一放松,身体就出现警报了。
384
杨岚病倒了,这下可把容逸愁坏了,人好的时候也不觉得咋地,等人倒下了,才发现家里都乱套了,半个时辰管家来了三次,问这问那,还好大夫给请回来了,好多事一屋子下人都不太敢做决定,以前都是听从杨岚调度的。
等容逸自己干的时候才发现,家里这点琐事也很麻烦啊,弄不好也很耽误工夫的,偏他在外面的事也好忙的。
没办法又把岳嬷嬷请出来了,原本岳嬷嬷年纪大了,干不动了,只是杨岚以前没跟着来广东时指点一下的,后来就回去养老了,如今容逸搞不定内宅的事,太婆烦了,只得又颠颠的把人给请回来了。
好在岳嬷嬷自己也想来,她把杨岚当自己亲闺女疼的,闺女病了自然要来照顾一下的,二话不说卷起袖子就过来干活了,里外一把手,不过一个上午就弄利索了,容逸长出一口气,急慌慌的又跑去衙门了。
海外贸易的开放牵涉到很多事情,如今正是忙乱的时候,容逸前头有很多事要干,晚上还要担心杨岚的身体,夜里起夜几次查看杨岚的体温,害怕她晚上发烧自己睡过去不知道耽误了病情,这蜡烛两头烧,不过几天的功夫下巴就凹陷了下去,整个人瘦了一圈。
幸好杨岚只是着凉而已不算是大病,只是身体比别人虚一些好的就慢些,养了半个月总算有了起色,容逸这才松了口气。
“你总算好起来了,你再不好我可要累死了。”容逸难得空闲一会就从外面跑回来了。
杨岚眯着眼微笑,摸摸他消瘦的脸颊,颇为心疼的开口,“我病了还养胖了呢,你怎么瘦成这样了,好不容易养点肉出来,又没了。”她皱着眉头微微抱怨。也为自己这破身子懊恼不已。
容逸倒不在乎,“没事,你给我多做点好吃的就好了,这些日子我吃的不好就掉肉了。我去学堂看了。他们都问起你呢,我说你病了,好些农户可热情了,给我拿的鸡蛋和海鲜干货非让我装着,我带回来一些东西你看着弄了吧。”
杨岚笑着点头,“他们问我啦,我人缘还不错么。”她蛮高兴的,有人能记得她说明她付出的是有回报的。
“傻瓜,你为大伙做的事他们心里明镜似得,都不傻。就是那些捐了钱的商户也是明白人,不然你以为他们为啥后面又给你捐钱啊,还不是看你一片善心的份上么。”容逸深觉得让媳妇干是对的,女人干事也有女人的优点和长处。
“我没给你惹什么不好的名声吧,当时一脑门子就想弄起来。别的什么都顾不上管了。”杨岚轻笑一声,这回转过筋来了,也觉得很可笑,自己怎么就那么大的心气,怎么都磨不下去了。
“挺好的,他们都夸你干得好呢,连皇上都知道了。太后也力赞了你了,还给你带的赏赐,送回府里去了,这回皇帝什么都没说,还说了女子学堂你搞得不错,这算是承认了你的功德了。”容逸颇为得意激动的说了一句。
杨岚听后沉默了好久。却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兴,“他是不是记恨我了?”她沉下脸来,觉得皇帝可不是那么容易妥协的人。
容逸冷冷的嗤笑一声,“管他的呢,反正太后活着他就不能杀我。随他的便吧。我已经让小武把第一批物资运往海外了,至于能不能找到要看小武的本事了,根据咱们画的地图去找,也不知道能不能对上号呢。”
“没关系,就算不是那个地方,是别的海岛什么的也是可以的,我想着我们要自己偷偷的买两艘战船,以备不时不需啊。”杨岚想到了这个。
“嗯,我也是做了几手打算的,要是找不到合适的大陆就先找一个隐蔽一些的海岛,我们也好有个暂且的落脚地,你说呢?”容逸问她。
“我也是这个意思,我爹那么快答应你就是因为他手里藏了好几个海岛的控制权呢,手握军权的人下场都不太好,不留一手,全家老小可怎么办呢?你放心吧,我爹心里有哈数呢。”杨岚笃定的说道,姜还是老的辣。
老爹哪是自己这样的冲动脾气,被人一说就忽悠走了,他手里肯定有底牌,不然怎么那么容易就答应自己了,肯定是之前已经准备了不少了,恰巧自己提出这个方案,和老爹的想法不谋而合,两下碰到一块去了,两家人的力量比一家人更大一些,有了容逸里外迎合,这物资往外运就更容易一些。
杨岚见他这样反感和鄙夷,挑挑眉毛问道:“京城是不是很紧张了?”
“嗯,听说不少稳不住的朝臣已经开始站队了,中立的越发艰难。幸好咱们提前活动让两个孩子都走了,不然还有更艰难的呢。最近京城有人不少文人学子在民间流传皇贵妃乃福大命大之人,福佑大楚这样的言论呢。”容逸撇撇嘴不屑的说道。
“呵呵呵,有意思,这是要造反么?”杨岚靠在床头上讥笑出声。
“你就不怕他们真的造反么?”容逸眼带笑意的问她。
杨岚瞪他一眼,意思是你小看我了,“秀才造反有个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