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黑色福音-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附在上面的剪接照片(综合人物特征制成的照片,一般用于搜捕罪犯),是根据想像将被害人与离家时服装组合而成的。

专案组还有一个秘密是绝对不能透露给新闻记者的,那就是对古里艾鲁莫教堂的秘密侦查。
在成为空姐前,世津子曾在巴奇里奥教会经营的达米尔那幼儿园工作过。
报社立刻捕捉这一线索,记者们频频向达米尔那幼儿园打听世津子生前的情况。
不过这也没什么,专案组希望保密的是,对古里艾鲁莫教堂展开侦查。
专案组已经打听到,古里艾鲁莫教堂的神父每天去达米尔那幼儿园。
警官先讯问该幼儿园的女教师,她们也曾经是世津子的同事,她们的回答内容都是一致的:“我们都是巴奇里奥教会的信徒,都和古里艾鲁莫教堂的神父熟悉,也没有与哪一位神父特别熟悉,大家都是因同样的宗教信仰结成的亲密关系。”

对于教会的侦查,可以说没有新发现。专案组的久恒警官和住吉警官专门负责对吉里艾鲁莫教堂的秘密侦查。
一天,他们带来了好消息:古里艾鲁莫教堂有两辆雷诺轿车,一辆是豆沙色,一辆是蓝色,那辆蓝色雷诺轿车的车牌号码是“R5-1184”。
所谓好消息,是指车牌号与目击者说的“R5-1734”非常相似。与其说相似,倒不如说是目击者看错了车牌号码。首先,7和1容易看错,其次,3和8乍一看也容易看锗。
所以,案发当晚停在现场附近的蓝色雷诺轿车,可能是古里艾鲁莫教堂的车牌号为R5-1184的雷诺轿车,多半是目击者把该车牌号码看成R5-1734。这是极其自然的联想。
专案组里因这一好消息气氛变得活跃起来。接着对那辆车到底谁在使用展开了调查,查到了该车主要使用人是托鲁培库神父,经常使用另一辆雷诺车的则是毕里艾神父。

毕里艾神父五十九岁,来日本已经有二十五年,系古里艾鲁莫教堂的主任神父,同时在从事《圣经》翻译工作。
托鲁培库神父与其相比要年轻许多,今年三十岁,来日本仅三年多。
大约一年前,托鲁培库神父每天去达米尔那幼儿园举行早晨的弥撒,星期天去那里讲解天主教的公教要理。当时,被害人也在那里工作。所以专案组决走把侦查重点放在托鲁培库神父身上。
于是,专案组再次就托鲁培库和世津子是否关系密切的问题,向达米尔那幼儿园的女教师员们展开讯问,可回答的内容也几乎一致:“我们并不只希望跟托鲁培库神父友好,也希望与其他神父友好,我们当时的同事世津子小姐也是这样的。”
去那里讯问的久恒警官和住吉警官,都难以断定该证词是否可信。在她们眼里,神父是完全值得信赖的,绝对不会偏袒任何信徒,也绝对不可能与世津子特别友好,
她们的证词是具有公式性的回答,因为在她们看来神父不会有错。
专案组听了两警官的走访报告,开始讨论如何侦查疑点最大的古里艾鲁莫教堂和托鲁培库神父。

1.世津子被害方法不是常见的卡杀。正如解剖法医说的那样,凶手高个、臂力过人;
2.作案现场只有自备车才能驶入;
3.被害人在达米尔那幼儿团工作期间,托鲁培库也每天去那里,推测他俩有过交往;
4.案发当时,停在现场的雷诺轿车车牌号与托鲁培库神父用的雷诺轿车车牌号相似;
5.从被害人皮包里取出的信封,可以基本确定是由古里艾鲁莫教堂寄出的,虽然信封里没有信纸,但可以推断信上的内容多半是通知被害人出来约会的邀请函。

两警官又调查了托鲁培库神父的经历、习惯和性格等。
他俩报告说,托鲁培库神父是极其爽朗的好人,在教会的信徒中间很有人缘,不管对谁都态度和蔼。
他从美国来日本后便在神校读书,毕业后晋升为吉里艾鲁莫教堂的神父。一开始,他是每天去达米尔那幼儿园做弥撒,星期天去解说天主公教要理。一年前他被任命为会计,经常使用那辆有疑点的雷诺轿车。

通过解剖,在世津子的胃里找到一些尚未消化的香蕈,好像是制作中国菜时作为配料使用的。烹调中国菜时使用香蕈,是高级菜肴的做法。由此推断,她于被害前数小时在高级中国菜馆和某个人共过餐。于是专案组决走,以中国菜馆为中心展开地毯式排查。

从尸体被发现那天算起快过去五天了,到旅店和宾馆排查的侦查小组带回了有价值的线索。
他们找到了那家认识被害人的宾馆,就是东京都内H街道的那家“菊鹤宾馆”。这一带旅店和宾馆非常密集,几乎都是为情侣服务的。菊鹤宾馆也是其中一家。
不用说,名称叫宾馆,其实跟旅店差不多,仅仅是设施稍新一点而己。
两警官去那里走访时,女服务员说:“这女人我们认识,与一个外国人来过好几回。约一个月左右前还来我们这里休息了三个小时左右。”
“确实是这张照片上的女子,没有看错?”
“是的,一模一样。”
“登记时用的是什么名字?”
“是中村。女人是这么说的。那外国人只是笑笑,也许日语听不太懂,不怎么跟我们说话。不过,那是一个很讨人喜欢挺有朝气的美国人。”
“什么,是美国人?”
“不,确切地说,我们也不知道他是哪个国家的人,但我们判断他是美国人。他总是身穿茶色西装,看上去非常潇洒。”
刑事侦查警官要求女服务员保密调查内容,叮嘱对方即使媒体上门打听也绝对不要泄露。


第六章  警方的侦查

该案发生后,警方侦查步伐比报社走访要快许多。
也可以这么说,报社还什么也不知道。
被害人既是EAAL航空公司空姐,又是以前在达米尔那幼儿园工作过一段时间的女教师,各报社根据该情况展开了这方面的采访。

EAAL航空公司强调说、世津子被聘用后没有工作多少时间。
新闻记者也从被害人同事那里了解到了详细情况:“世津子小姐给我们的印象是阔气,但沉默寡言,不太与我们一起行动,其实那倒也设什么,只是她对英语没有自信,她为这好像感到很痛苦。从某种意义上说,她因为英语不好而有一种自卑感。”
在国际航班上工作,英语差对空姐是致命的。记者中间有人在警方最初断定为自杀时有过这样的推测,即可能是英语差导致神经衰弱是自杀原因。
但是一旦警方把自杀改成他杀的结论时,情况也就不同了。

新闻记者们也走访了达米尔那幼儿园,幼儿园的女教师们称赞说:“世津子小姐性格爽朗,对幼儿园孩子们很亲切,也很爱这份工作。”
“她与传闻里的男人之间根本没有关系。世津子小姐是虔诚信徒,不可能发生那种情况。”

新闻记者们接着采访了她的婶婶家。
“我们根本就想不通世津子为什么会遭人杀害。世津子来我家后规规矩矩生活,很懂事。她是否有男朋友,我们不知道。至于她搬出去住的理由,她自己说是工作原因,说搬到外面住比住我这里方便。但是搬出去住后也经常来这里玩,遇上什么事情,她也喜欢立刻打电话与我联系。”

新闻记者们来到地生前住的地方,那家女主人告诉记者;“世津子小姐搬到这里没有住多少日子,我也不可能完全了解她。就我的印象来说,她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性。她最后一次出门时没有丝毫忧愁的表情,打扮得比平时还要漂亮,是开开心心地出门的。世津子自从来我家住后,我没有看到有什么男朋友来访,她也不在外面过夜。她婶婶常打电话来。”

报社采访车又驶向古里艾鲁莫教堂,主要由毕里艾主任神父笑着回答新闻记者的提问:
“世津子小姐曾在我们经营的达米尔那幼儿园工作过,所以对她的情况比较清楚。她也常来教堂做弥撒,是非常温顺的女性,也是息实信徒。由于我跟她之间不熟悉,其他情况就不清楚了。”
“关于她遇害的原因有种种传闻。据说她来东京以前有过多次恋爱经历,会不会是那种原因所致?由于有这种苦闷,有否在教会里对哪位神父忏悔过?”
“啊,那情况我不清楚。”代言人毕里艾神父仍然笑着温和地答道,“如果是忏悔,听到那情况的神父是绝对保密的,其他人,包括我们都不能干涉。所以,我们不可能知道世津子小姐是否有过忏悔的情况。”
“这么说,教会就没有一丁点儿线索吗?”
“对不起,没有任何线索。”
新闻记者答谢后纷纷离开教会。

案发后十天过去了,自从把自杀改为他杀的结论以来,设在高久良警署的专案组办公室里聚集着各报社的记者。无论哪一家报社都组成了空姐凶杀案采访小组。   遗憾的是,新闻记者们全然没有想到世津子的死会与教会有关。接待他们的神父表情充满温情、慈祥和仁爱,言谈举止里渗透出神父的谦逊、宁静和高雅。古里艾鲁莫教堂的氛围是这样,达米尔那幼儿园的氛围也是这样。
不过,新闻记者的观察分成两个角度。一个角度是,被害人成为空姐后与异性之间的关系。报社也在独自调查她来东京前的恋爱关系,虽说掌握了一些情况,但没有找到与她的死亡有直接关系的线索。
例如,找到在她来东京前与她有过恋爱关系的某个青年,但调查后得知他在她被害当天没有作案时间。还有,她来东京后,那种过去的恋爱关系好像都断了。
而第二个观察角度比第一个观察角度更有力。她成为国际航班空姐后,摆脱不了许多外国乘客的诱惑。尤其离开日本在国外时,那种机会好像就更多。报社记者努力从这方面打开缺口,寻找线索。

专案组对媒体没有发布任何新的消息。
事实上所有报社都已经达成共识,该凶杀案不是谋财害命和变态人突发犯罪所致,而是她痴情于某个男子所致。
凑巧的是,最近,东京都内一连发生了多起凶杀案,警视厅刑事侦查一科的所有探警全部出动了,科室里几乎是空无一人。
专案组忙得不可开交,媒体也同样跟着忙,但媒体不可能永远跟着没有头绪的空姐凶杀案漫无目标地转圈。
一天,各报社突然从常驻高久良警署的记者组抽出人员追踪报道其他凶杀案。
然而,这对于正在秘密侦查空姐凶杀案的专案组非常有利。由于报上要经常报道新发生的凶杀案,对于侦查停滞不前的空姐凶杀案,注意力开始减弱。

毫无进展的状态快持续一个月了,报社记者认为,专案组出现的懒散和松懈状态是因为侦查工作陷入一筹莫展的困境。报社这样的观点使专案组巧妙地摆脱了报社的视线。
侦查一科科长出现在新闻记者面前时,脸上表情忧心忡忡,他说:“关于空姐凶杀案,什么线索也没能找到。虽有许多信息,但称得上确凿证据的一个也没有。目前,警方对此案处在束手无策的地步。”
“警方的侦查多半是进入迷宫了。”新闻记者团里有人说。
“当然,我绝对不会让该案侦查进入迷宫。如果需要延长时间,我们也打算打持久战。各位记者好像也展开了大量采访活动,能否提供有价值的线索给我们?”
鼻梁上架着眼镜的侦查一科科长开起了玩笑。对于这样的玩笑,记者们只能理解为警方事实上已经把案件打入冷宫,可碍于面子而故意说些俏皮话。

专案组分成八个侦查小组,其主要精力是侦查右里艾鲁莫教堂,经过近一个月艰苦卓绝的秘密侦查,专案组让世津子和外表潇洒的美国人之间的关系浮出了水面,因为该美国人和世津子经常去菊鹤宾馆幽会。
专案组将这个美国人假设为古里艾鲁莫教堂的神父,暂时把该美国人假定为年轻神父。好在年轻神父只有三人,于是侦查人员偷偷拍下了三个神父的照片,把它们拿到菊鹤宾馆让服务员辨认。一女服务员指着其中一张照片说:“常来宾馆的好像就是这个人。”
对于日本人来说,只要是欧美国家的人,长相看上去都差不多,难以辨别清楚。再说,只是女服务员的证词,暂且不能作为确凿证据。由于被女服务员认出的神父叫托鲁培库,于是该侦查小组的藤泽警官和市村警官经常去教堂周围走访和调查。
鉴于对方是美国人,并是还是教会的神父,万一出错就有可能惹出大麻烦,必须慎之又慎。
为了解情况,藤泽警官和市村警官去教会与毕里艾神父面谈。

“这封快件是从死者世津子小姐的皮包里找到的,寄件人地址是古里艾鲁莫教堂。邮戳上的日期说明,这封快件恰巧是在世津子小姐出门前寄到的。有关这情况,请说说你的看法,能否提供什么线索?”
毕里艾神父听完后,满脸惊讶神色。
“这信封里有信吗?”
“没有,只是信封。有可能是世津子看完信后把它放在什么地方了,我们还没有找到它。”
这时,说一口流利日语的毕里艾神父脸上浮现出放心的神态。
“这封快件大概是我们这里寄出的吧!”
“那信上是什么内容?”
“哦,没有什么特别内容。”毕里艾神父笑了起来,“凑巧本教会新神父晋级,在神校举行庆祝会。”
“噢,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仪式是四月二日举行。神父晋级仪式非常重要,我们教会的人全部出席了,许多信徒也赶来参加庆祝会。”
如果是四月二日,世津子失踪也恰巧是这一天。毕里艾神父的证词,在日期上完全相符。
“世津子小姐曾在达米尔那幼儿园工作过,因此她与教会之间也有很深的关系。请想想看,她有没有跟哪位神父特别熟悉的?”
“这是我已经多次回答的问题,答案只有一个,神父对于信徒只传达上帝教诲,也就是说神父只享受该权利。至于有个人感情,那是根本不允许的。”
“但是,如果信徒中间如果遇上信仰以外的各种烦恼,我想他们可能会找特别熟悉的神父倾诉衷肠,你说这种情况会不会有呢?”
“你说的那种情况,我们是有非常明确的界限的,传教工作是不允许渗入个人感情的。例如,信徒要诉说心里的烦恼,只能在教会规定的房间里进行,任何人绝对不能外传诉说内容。信徒一旦跨出教堂大门,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信徒和神父没有丝毫关系。”
“那么,有没有神父和信徒个人之间交往特别密切的?”
“绝对没有。”毕里艾神父回答时,脸上表情和说话语气很严肃,态度显得十分威严。
“我们警察对于宗教是门外汉,如果在提问中有失礼的地方请原谅。接下来的问题是,神父如果外出,必须要穿你现在身上穿的圣装吗?”
“无论什么场合,神父都必须身穿圣装。”毕里艾神父仍然严肃地说。
“你是说神父外出不穿西装?”藤泽警官问。这是因为菊鹤宾馆女服务员说,那个打扮潇洒的美国人身上穿的是时髦的茶色花纹西装。但是,这情况也被毕里艾神父全盘否走了。
“神职人员不能有个人财产,一切都是由教会供给的。即便我这圣装也是教会借给我们穿的,而教会的所有财产是属于上帝的,因此我们没有一分零花钱。外出坐电车时所需费用,也都是由教会按实支付的,包括日用品,鞋子等都是教会配给的。事实上,我们也不需要个人财产。”
刑事侦查警官们平时的零花钱也不多,听了毕里艾神父的解释觉得诧异,这世界上竟然有人在零花钱上如此不自由。
“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除教会借给我们的圣装外,是不可能穿着西装外出的。我们只能穿教会借给的圣装,太可怜了!”毕里艾神父用流利的日语说着俏皮话,让人觉得他不像是外国人。
藤泽警官很想说出菊鹤宾馆的事情,但没有勇气。如果不小心说出,真不知道这位神父会发多大的火。而且贸然说出,反而难以收场。等证词再确凿一点,也许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神父,很冒昧,我想打听一辆贵教会的雷诺轿车,蓝色的,车牌号是R5-1184。”
“这我清楚,是一辆旧车。我想买新的,但教会经济上一直紧巴巴的,所以没买。”
“请问,那辆车主要由谁使用?”
“我在用,其他神父有时也用。那是教会的车,大家都可以用,不能说主要由谁使用。”
毕里艾神父说到这里,视线紧盯着警官。

藤泽警官隶属警视厅刑事侦查一科重案组,从事重案侦查工作已有二十年,侦破了许多大案,可谓功勋卓著。
藤泽警官的侦查经验丰富,没有放弃雷诺轿车这条线索。
当初对于被害人是被车带到现场的分析是正确的。警方作了详细调查,包括对深夜在案发现场附近经过的汽车也进行了彻底调查。例如银座和新宿一带的酒吧服务小组回家路上的见闻,还有因为宴会而晚回家的公司职员在路上的见闻,都一一作了详细讯问。
最后剩下的是熄了灯停在现场的近的雷诺轿车。

藤泽警官走访过古里艾鲁莫教堂,虽讯问了毕里艾神父,可是没有新的发现。毕竟对方是外国人,还是特殊的神职人员,担心侦查工作万一出错会引起棘手的国际问题。
有关这一情况,侦查一科科长也多次提醒他注意。另外,不能忽视托鲁培库神父,因为他是那辆雷诺车的主要使用人。
藤泽警官暂时放弃了与古里艾鲁莫教堂之间的接触,从教会周边展开调查,寻找雷诺车平日里的行踪。
古里艾鲁莫教堂高高耸立。最近,这一带向建筑业和买房户开放,新住宅犹如雨后春笋。尽管这样,仍有一大片旱地尚待开发,商铺零零星星几乎没有。高耸的教堂尖塔与两侧的小型住宅区域之间,是一大片早地。旱地中间,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小赂。
隔着那片旱地的住宅区里有一幢住宅,凑巧正门朝着教堂大门。藤泽警官和市村警官走访那户人家,开门的是女主人,她微笑着回答:“那辆蓝色雷诺轿车频繁驶出教堂大门。”
“朝什么方向行驶?”
“嗯,没有固走方向。走前面那条路,同样可以驶入宽敞的国道,有时朝西面行驶,有时朝东面行驶,可能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方向的吧?不过,我们也不是经常留意那辆车的行驶方向,知道得不是很清楚。”

据了解,汽车驶出教堂沿旱地间南北走向的小院行驶,同样可以进入国道。于是,藤泽警官来到那条国道与南北走向的小路交会的地方,那一带尽是小型住宅。
“哎呀,说不上来。”走出玄关的中年男子说。
“那,主要是朝什么方向行驶?”
“让我想一想,大概是朝那方向吧?”他指的是东面。
“夜里是朝什么方向?”
“我们这一带晚上睡得早,没有留意教堂晚上的情况。”
“但是有引擎声吧?在你门前是朝什么方向转弯的?”
“让我想一想,嗯,还是那个方向。”
中年男子思索了一下,手指着东面。
警官的脸朝着东面,宽敞的国道北侧是一大片旱地,旱地尽头是向前延伸的杂树林,早地里的绿色麦苗和黄色油菜花长得十分茂盛。旱地对面是零零星星的住宅,住宅与住宅之间以及住宅背后,种有小麦、油菜和蔬菜。

藤泽警官走进一家小蔬菜店。
“蓝色雷诺轿车经常在门前经过,是教会神父驾驶的。我记得很清楚。”
“大概是朝什么方向行驶?”
“哎呀,不记得是朝什么方向。总之,确实是经常在我门口这条路上经过。”

藤泽警官他们致谢后离开了。烈日当空,阳光径直照射在旱地上。这条路上行人稀少,新住宅区域的悠闲氛围似乎使警官的心情得到了放松。他走了一会儿,发现有加油站。嗨,遇上信息集中的好地方啦!藤泽警官兴高采烈。
“是啊,经常看到古里艾鲁莫教堂的车,但从来没来这里加过油!”加油站的年轻职员歪着脑袋说。那语气,似乎对不让该加油站赚钱的古里艾鲁莫教堂有意见。
“你们通常很晚才下班吧?”
“喂,大致在晚上十点多。因为,最近经过这条路的出租车和卡车的数量增加了。”
“要是那样,你也许清楚这情况,也就是古里艾鲁莫教堂的雷诺轿车晚上也频频经过这条路吗?”
“好像经过,一直是外国神父驾驶的,车速飞快,真不知道车速为什么要那么快?”
“原来如此。那么,是沿这条路笔直朝前行驶的吧?沿这条路一直行驶,是去什么地方?”
“笔直朝前行驶,是去M车站方向。途中有岔道,沿岔道走是去O车站。”
说到O车站,立即引起藤译警官的注意。距离那里两公里的地方,便是空姐被害现场。
“谢谢!”

他们离开那里朝前走了一会儿,经过一小学,在路的左边,操场上有一群孩子在做游戏。
“藤泽前辈。”这时,一直默不作声的市村警官开口说话了,“藤泽前辈的孩子已经长大了吧?”
“是啊,女儿念高中,下面是两个儿子,大的念初中,小的念小学。”
只有这时候,藤泽警官脸上的表情是平静温和的。他额头上的头发少而薄,颧骨高,目光锐利。说到孩子时,神情瞬间判若两人。
市村警官三十岁,还是单身汉,隶属高久良警署。
市村警官听说来自警视厅的中年警官是个破案老手,从一开始就很尊敬他。两人虽一起行动,但藤泽警官压根儿就没跟市村警官商量过,只是旁若无人地走访、思索和行走。表面上,市村警官与他搭档,其实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