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世之横扫六合-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种节骨眼上,谁还会那么不长眼去质疑,那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么。秦王就在上面坐着呢,如果真因为这一句话被秦王惦记。误以为心系项羽,就算身家性命保住了,那一辈子的前途也就没了。就算秦王不跟自己计较,那些为了向秦王表忠心的同僚们还不往死里整自己。

见到大家尽皆沉默。没有一个人发问,整个过程就好像景氏在那唱独角戏似地,一旁的屈氏立刻知机的跳出来,说道:“景大人,你我同朝为官几十年。我素知你不是无的放矢,既然你说出这一番话,相比手里已经掌握了项羽谋害先楚王的证据,不如将这些证据拿出来给大家看看。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大家眼睛雪亮,必会给先楚王一个公道。”

听到屈氏家主这一番话。下面那些官员都忍不住暗挑大拇指,真是太漂亮了,话怎么能说的这么漂亮呢。看上去好像是诘问景氏,可是通篇没有一个字是在为项羽说话,而是反复强调证据、清白。尤其是最后一句话,更是不着痕迹的把所有人都置于不偏不倚的位置,博得众人的好感,那一句“给先楚王一个公道”,也隐晦表达出了某些不同寻常的意味。

有了屈氏这一席话,下面众多大臣权贵们立刻附议如潮。这些当官的,就怕当那出头鸟,可是既然有人起了头,就再没有什么顾忌,这会儿不但要出来,而且要使劲的表现。刚才唯恐被惦记,这会儿唯恐不能给嬴战留下印象,不说这些人累不累。

景氏家主这才将种种证据拿了出来。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是那么多兵马的调动,以前之所以没有被捅出去,只是那些人守口如瓶罢了。而现在项羽死了,就再没有保密的必要,当这些秘密可以成为晋升之机的时候,那些知情人哪里还不使劲的吐露。

景氏、屈氏、昭氏都是当年谋反的参与者,否则他们也不可能在项羽时期身居高位,下方那些大臣们也有人于其中有所牵连,不过他们自然不会把自己抖出去,于是那些政敌就成了背锅的最佳人选。

嬴战只是想借助这个名头扫除项羽的影响,而景氏等人则借此机会将那些参与其中的政敌尽皆拔掉。不容否认,景氏等人是借机排挤异己,不过对于嬴战来说,庞大的大楚国官僚集团确实应该削弱一下,否则,那么多昏碌无为的家伙尸位素餐,根本就是祸国殃民。只不过,这些官员毕竟是投诚而来,如果对他们举起屠刀,就不利于自己的形象,也不利于大秦国的形象。

可是现在不同了,名义上嬴战是为舅舅报仇雪恨,老楚王在大楚国民众心中的形象还是十分崇高的,当民众听说老楚王是被谋害的,必然会对那些小人们恨之入骨,对嬴战感激涕零。而且,这件事都是景氏、屈氏、昭氏三个家主捉刀,有什么黑水也泼不到嬴战身上。

景氏很有恶犬的觉悟,将一份份清晰到年月日的证据宣读出来,时间地点证人一应俱全,那些曾经参与谋害老楚王的官员一个个被殿内的武士按倒在地拖了出去。

被景氏揪出的都是一些老对手,清理掉这些对手,大楚国的权贵大家就只剩下景氏、屈氏、昭氏三大家族,其他的大型权贵家族几乎都被牵连到,就算有哪些洁身自好的,也敌不过一波波炮制的证据。这方面,历朝历代都不缺少人才。

景氏也摸透了嬴战削弱大楚国官员、权贵势力,消除项羽影响力的心思,这一刀刀是砍得又狠又快,其他官员有那心思玲珑的,也看出了风向,对那些“谋害先王”的罪臣都有多远避多远,一个出声为其喊冤的都没有。不多时,近千人的大殿就只剩下六七百人,一下子少了几乎三分之一。

毕竟官位总共就那么多,多一个对手。晋升的机会就渺茫一分,而一下子空出来三百个职位,大殿中留下的这些人就多了三百个机遇,平均到每个人头上。几乎每两个人就有一个将要往前挪一挪,而这些人空出的职位又是一个机遇。

坐在王位上的嬴战恨不得景氏将这一千多人一网打尽,好让自己尽情的安插大秦国官员,不过嬴战也知道这个想法不现实,觉得景氏念得差不多了,于是摆了摆手,制止景氏的行为。

看到嬴战的动作,下面那些人全都松了一口气。一个个都觉得嬴战是及时雨,将自己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一个个对嬴战都莫名的升起了感激和敬畏。

“因先楚王之故,许多大臣都受到项羽的恶意诛杀和打压。孤今天还有一事,就是为这些人平凡昭雪,屈卿,你来念吧!”

屈氏家族的家主立刻上前一步,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名单开始念了起来。对于这些常年在官场上打滚的家伙来说。当年谁受到牵连,被流放到哪里,光凭记忆就能尽数道出,不过屈氏还是一一列了出来。毕竟这是朝堂之上,总得有个规矩。否则难免会给人检举个从中以权谋私,颠倒黑白的罪名。虽然白纸黑字也不太靠谱。可终究好那么一点。

这些人或者官复原位,或者颐养天年,这一切都是嬴战的主意,屈氏不过是将嬴战的处理结果公布罢了。这些官员都是因嬴战而昭雪,对嬴战自然是感激涕零,不说死心塌地,至少也不会抵触和抗拒。

将前朝的种种事物处理完之后,终于轮到了重头戏,今后的大楚国何去何从,在场的各位又何去何从。

大楚国覆灭,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众人也都已经接受了这个结果,不过今后两国合一,各项事务总该有个章程吧,大家的官位和爵位又该怎么处理?这是众人的切身利益,必须得好好关心一下。

嬴战说道:“大楚国全境尽数并入大秦国,今后,所有官府行文,民间书信,尽皆依照大秦国样式,所有臣民皆是大秦国子民。大楚国各州名称不变,各州辖境,将会有大秦国官员重新核定。大楚国朝堂撤销,所有人员爵位保留,官位待定。”

啊……

听到嬴战这一席话,众多官员权贵都惊呼起来。

他们才不在乎国家名称的变化和各州辖境的增减,他们只听到了最后两句:爵位保留,官位待定。

那些有爵位的人自然是如同吃了定心丸似地,有这一句话,他们的荣华至少就有了保障。至于那些有官无爵的,心中就七上八下了,这简直跟罢官没区别啊,没了官位,以后就是庶民一个,这叫人怎么活啊。

嬴战眯了眯眼,看到下方众多官员议论纷纷,没有出言制止,直到那些官员一个个渐渐平息下来,这才说道:“针对官员选拔和考评,大秦国早已经有了成熟的规章和制度,那就是科举制。所以,各州郡官位的选拔,将以大秦国科举制为准。”

科举制?一时间,朝堂上又是议论纷纷。

大秦国早在嬴征在位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靠科举制选拔人才,有嬴战和李时珍的点拨,又有法的反复摸索,已经相当成熟,只是嬴征时期,这一举措属于初创,无论规模还是力度都相当的弱小。直到嬴战上位,才将这一制度大力推行下去,多年来,已经有了相当充足的经验。

不过,对于大楚国的官员来说,科举制毕竟是一个新奇事物,有些人甚至闻所未闻,不过这没关系,得到嬴战的授意,昭氏家主上前来,宣读起了科举制的相关事项。

“所有大秦国子民,无论出身,无论民族,均可接受官府考试,择优录取,赐予官位。科举分文举和武举……”

听到昭氏家主的宣读,众多大臣简直是如闻惊雷,一个个目瞪口呆。

“什么出身都能参加科举?那岂不是说市井中的青皮们也可以跟咱平起平坐?”

“那也得有真才实学啊,科举终究是靠笔杆子的,那些青皮们进来只怕都不知道用笔的哪头写字吧。”

“不过这武举……”

一群人沉默……

不过也有一些官员心中活络起来,原本按照规矩,只有他们的长子能够接受父亲的恩荫,获得官位,庶子根本没有晋升官道的可能。可是如果有了科举制,那岂不是庶子也多了一个出人头地的门路。毕竟这些官员都是好几房妻妾,儿子众多,疼爱小儿子的也不在少数,光为了这个,就足够他们坚定的支持科举制。

虽然有些不满蛮夷之民也能参加科举并且为官,可是谁都不敢多说半句废话。景氏、屈氏、昭氏三大家族的家主都狗腿子一样站在嬴战身边,那些有资格和他们三人叫板的也都被拉出去了,剩下这些小喽啰除了摇旗呐喊还能做些什么。是以,文武百官一致的赞同。

散朝之后,朝堂上的三件事情立刻长了翅膀似地传了出去,百姓们为老楚王冤死而愤恨,对嬴战感激。那些被项羽流放罢免的官员和他们的家属也都欢天喜地。而关于科举制的官府公文也张贴在各个街道、城门处,并且通传各州,一时间,所有的臣民都在热火朝天的议论着科举制的相关内容。(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四章:谋划

嬴战坐镇郢城,大秦国两百万军队分扎在各个州郡控制局势,在由上而下的归顺风潮下,大秦国十分顺利的完成了对楚境的消化。/两国边境处的州郡辖境重新划分,不过这些都用不到嬴战操心,自然有官员处理这些事物。而与此同时,许多精于内政的官员被抽掉出来,安插补充到各个州郡。

而这个时候,楚境的臣民都在关心着科举制的相关信息,大秦国历届科举取士的内容都成了他们打探的重点,许多大秦国落榜的文人武者们此时纷纷现身,将自己的考场二三事写成文章或者口述找人写成文章向外兜售,还别说,这些人真的赚了一大笔,至少今年科举的盘缠是凑到了。

得知大秦国科举的规矩和考核的内容后,楚境的臣民纷纷开始钻研起来。那些官员们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更是为了再进一步,对于他们这些身居官位的人,大秦国是给与许多便利的,但是真的没有什么才学,那就不好意思了。而那些以前没有门路出仕的贵族子弟也都纷纷抱起各种治国学说。受惠最大的无疑还是楚境的平民,科举,无疑给他们打开了一条出仕的道路,让他们能够接触到治国。

不过对科举最具感激的,还是楚境的各个蛮族,他们都是以前被大楚国武力征服的,大楚国对他们的态度可想而知。不过现在换了大秦国,他们不但获得了一视同仁的国民地位。更有机会出仕做官,那些钻研中原文化多年的蛮族学者立刻成了各个部族的宝贝,全都挑灯夜战钻研大秦国下发到各个州郡的治国之道书籍。

大楚国覆灭不到一个月,可是如今楚境各州郡都已经完全被大秦国同化。没有出现一起不满和反抗,这令其他关注楚境局势的各国难以置信。

作为大楚国邻国的大吴国,无疑是关注最密切的。

原本,大吴国还等着大秦国和天下列国拼个两败俱伤,然后出兵剿灭各国军队,削弱全天下而强吴。这个想法的确很疯狂,可是不容否认,这个想法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只是可惜。天下列国太不堪一击了些。大韩国被灭、大魏国被打残、大楚国也被灭掉,如今更是温顺的如同小绵羊,丝毫没有反抗的意志。

长卿得知嬴战的一系列作为之后,久久无语。最后向吴王庆斌长叹道:“大王,大秦国如今已占据天下半壁,以一己之力抗衡天下已经不是妄想,大秦国已经取代大齐国成为天下第一强国,而且。比大齐国更加强大。”

庆斌皱眉。大秦国强大,这是他不愿看到的,“那,怎么削弱?”

削弱?长卿摇了摇头。看看大韩国和大楚国的下场就知道了,大秦国能是那么好削弱的么。贸然与其为敌,唯一的结果就是把自己碰的头破血流一命呜呼。

“我大吴国以前和大秦国没有交界。可是现在秦得楚,与我国反而成了邻国,而且国境宽广。我大吴国所凭仗的长江天险已经消于无形,而且,楚境位于我大吴国上游,我大吴国先天上就居于劣势。”

庆斌摇了摇头,“也未必!虽然楚境没有反叛,可是嬴战一系列手段都志在削弱楚地力量,加强咸阳的统治,也就是说,楚地能为其所制,却未必能为其所用,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大秦国都不可能依靠楚地打天下,楚地也无法对我们构成威胁。”

长卿赞叹的点了点头,“大王目光如炬,明察秋毫。若是嬴战没有他母亲这一边的血缘关系,若是没有他在郢城的那一番作为,楚境内的民众势必对大秦国充满抵触和不认同,若是我们从中操纵,楚地反而会成为大秦国挥之不去的包袱。不过即便楚地没有明显的反抗之举,嬴战对楚地也充满了提防,大秦国本土各州的臣民也对楚地的民众充满了戒备。”

庆斌点了点头,随即赞叹道:“这个科举制真是奇妙,也不知那嬴征是如何想出的,嬴战能够将楚地民心抓在手中,科举制功不可没。借着科举制,打破楚地贵族对政事的掌控,大秦国其他州郡的人士可以到楚地任职,楚地的民众即便通过科举出仕,也完全可以调到巴蜀河套,又能够大力提拔庶民和蛮族,令他们牢牢依附在咸阳这个核心周围,这一手段妙极!”

科举制能够传扬到全世界各个国家,历经几千年没有被淘汰,足以说明这一制度的优越。大秦国拥有统一书院,几乎把全天下的文坛泰斗一网打尽,执掌文教牛耳,自然而然的可以通过科举制宣扬大秦国的意识和声音,将大楚国、大韩国、大魏国彻底同化到大秦国,十几年后,这些地方的民众下一代人和大秦国本土人几乎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长卿很想鼓动庆斌效仿,不过他明白,科举制是一把双刃剑,万一用不好,反而会成为大秦国手中的利器,毕竟当今天下,大秦国统一书院执掌文教,大吴国在这方面根本没有可比性。

不过思来想去,庆斌还是点了点头,“研究一下,我们也开始效仿,若是不能自强,迟早都难逃大楚国的覆辙,早几年晚几年有什么区别。命,都是搏出来的,我就不信,我都不过嬴战。”

这一刻,庆斌身上散发出浓郁的真元,一股强烈的气势如同太阳般缓缓升起,耀得长卿不能直视。青色的龙形气运绕着庆斌一圈圈旋转,青色的光芒越来越浓烈。而在这光芒中,庆斌的气质一点点转变,从锋芒毕露棱角尖锐,渐渐变得圆滑内敛,整个人多了一股沉稳的气息。

长卿难以置信的眨了眨眼,“大王。竟然在嬴战的压力下达到了肉。身和元婴合二为一,进入圣级。”

庆斌外表如同一潭死水,波澜不兴。可他体内却是怒海狂涛,波澜万丈。困扰了他七八年的圣级瓶颈一朝突破,顿时如同跻身一片新天地,整个人的实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铿然吟啸,斩龙剑跃入庆斌手中,森然的杀气透过虚空卷绕上那一道道冥冥中的气运,庆斌极目远眺,外面的天地出现了一道道或大或小的气运,小者如丝如缕。大者如车如盖,而在极远的西方,竟然有一团黑色的气运遮蔽了半边天地。

庆斌不由叹道:“大秦国好强盛的国运!”

他真怀疑自己手中的斩龙剑能不能斩断这种横亘天地的气运,不过这种迟疑还不到一秒钟就被庆斌心中高昂的战意和斗志粉碎——我命由我不由天!

“长卿。依你之见,我们大吴国今后将如何自处?”

长卿琢磨一番,说道:“大秦国虽然段时间内不可能对我们大吴国动手,可是一旦嬴战一统北方,对大吴国动手也是迟早的事情。如今。我们不能与大秦国为敌,否则我们就是下一个大楚国。所以,我建议大王与秦修好。”

“与秦修好?那岂不是与北方诸国为敌?”

时下,北方还有失掉半壁江山的大魏国、出兵与大魏国并肩抗秦的大复国、大齐国。以及一直态度暧昧的大燕国。如果大吴国与秦修好,岂不是要接受这些国家的敌意。

“有长江之险。我大吴国自守有余,而北方诸国与大秦国对峙僵持。我们不去抄他们后路就不错了,怎么会主动招惹我们。”

“那,怎么修好呢?”

长卿看了看庆斌,随后低声说了一个词,说话的时候声音十分小,以庆斌的实力,如此近距离之下竟然都没有听清。

“联姻。”

长卿又重复了一遍,庆斌这回听到了,不过紧接着他就瞪大了眼睛,他简直难以置信长卿会说出这么一个馊主意。

“联姻?用你妹?”

长卿连忙摇头,“我那两个师妹不是早就被你糟蹋了,怎么,你舍得拿出来?肯定是你妹!”

庆斌捻了捻颔下的胡须,心中暗道,自己那妹妹如今都快三十岁了,虽然以修炼者的身份而言,岁月并不是那么重要,可是一个大姑娘家始终没有归宿,终究有点怪异。而随着她修为日渐精进,眼界越来越高,大吴国的那些王公子弟根本就入不得她的眼界,在这样拖下去,只怕一百年也别想打发出去。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长卿看到庆斌没反对,立刻说道:“大王以为,虞公主联姻之事如何?”

虞公主,就是嬴战和母亲,大秦国能够如此快速而稳定的拿下大楚国全境,当年的联姻功不可没。不过当初定下这次联姻的老楚王一定不会想到,这场联姻不但没有给大楚国带来半点好处,反而变相的葬送了大楚国。

长卿不着痕迹的往后挪了挪,低声说道:“若是后日我大吴国强盛,今日联姻便能如虞公主那样,令我大吴国顺利得到大秦国民众的认可,利于今后的长治久安。”

“反之呢……”

“那么,我大吴国子民也不会多受刀兵之灾,若真的有那样一天,这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否则,江东遍地反旗,只会招来大秦国无尽的镇压。”

庆斌闭目沉思。

他的确有着不信命不服输的个性,如果是孑然一身,他自然可以宁折不弯,可是如今他身后有江东数千万子民,他必须为这些子民长远谋划,而不是让他们成为自己与命运相搏的牺牲品。

“就不知小妹是什么意思了。”

听到庆斌的话,长卿笑了笑,“小妹她曾言,宁做英雄妾,不为庸人妻,遍观天下,除了大王和秦王,还有谁可称英雄?若是大王不舍得给秦王,难道还……嘿嘿?”

“知道你舌头会打弯,小妹那边就有你出马了,但愿她不要恼我。”

“大王也是为了她的终身大事考虑,小妹一定会理解的。”

庆斌摇了摇头,却没有说话。看着长卿离去。他手指摩挲着剑锋,大滴大滴如同汞珠般的血液落到地上,发出铿锵的声音,只听他喃喃自语道:“庆斌。你怕了!”

远在几千里之外的嬴战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别人眼中的佳婿,他此时正面对另一个让人头疼的角色——芈玉。

“你虽然有巫神的表象,可是人家巫族只有一百个巫神……”

“我可以做第一百零一个!”

“休想!巫神只有一百个。人家只能把你捧到仅次于巫神的位置,你虽然是众多门人眼中的巫神,但是你必须对巫神保持敬畏。”

芈玉絮絮叨叨的为嬴战讲述祭祀巫神时候的种种礼仪,听得嬴战一阵头大。这一刻,嬴战忍不住腹诽,之所以有那么多巫教弟子会抵触巫神。越来越多的认为自己是人族,应该都是被这个冗长复杂的仪式逼迫的吧。

不过这个念头还没转完,嬴战就碰到了芈玉杀人的目光,顿时醒悟这女的有读心术。自己的心思在她面前根本无所遁形。

“这边的俗事处理的差不多了吧,你什么时候随人家去巫教?”

嬴战眼珠子转了转,“你答应我的灵脉还没见到呢,想让马儿跑又不想让马儿吃草,这可不行啊。”

芈玉一副早料到你会这么说的样子。手指轻勾,一道一米长如同小河般的事物出现,这东西既像雾气,又像水流。虽然只有一米多,可是嬴战看得出。这是被变化了形体大小,这东西如果放出本体。足有万米之长。这其中全是灵气,无比精粹浓郁的灵气,如江似海的灵气。所有的灵气都变成了粘稠的水液,稍一凝固似乎就要变成灵石似地。

“这就是灵脉,灵石就是这东西衍生出来的。这是一条能够衍生下品灵石的灵脉,不过衍生的十分慢,也许一年都衍生不出几块下品灵石,也许一年能衍生出好几百块下品灵石。当然,灵脉也能直接拿来修炼或者祭炼法宝,不过用一点少一点。”

看到嬴战喜出望外的样子,芈玉无比诱惑的对着嬴战晃了晃手指,说道:“如果我能整合巫教,就再送你两条这样的灵脉。外加一千万极品灵石。”

什么叫财大气粗?什么叫视钱财如粪土。芈玉简直就是标准的白富美啊,如果不是考虑到自己实力不足,嬴战真想把她摁倒劫财劫色。太有钱了!有钱你也不用这么诱惑我吧,我是很好诱惑的,根本没有半点抵抗力啊。

不说那两条灵脉,光是这一千万极品灵石,就是一笔嬴战难以拒绝的巨富。嬴战的身家最高的时候也达到了一千万极品灵石,不过那是收刮了大黄的宝库,又在墓葬之地一路杀人越货外加得到了血塔主人的私藏,不过这一千万极品灵石在复活了诸多名将后,还剩九百多万,七八年过去,嬴战大量培育灵级五谷和圣级五谷,再加上宇宙熔炉每日不停的使用,身家早已经跌破了九百万极品灵石的大关,这还是有百宝阁支撑的缘故,如果没有百宝阁,嬴战身家缩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