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代仕女育成记-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派派小说论坛陌上紫烟手打,转载请注明|。paipaitxt。

第二卷 试梅妆 第九回 有子与无子(3)
于氏笑而不答,二夫人一眼看见在王妃身边的璇真,便笑了起来。“璇姐儿,日后姐儿可要多添个弟弟了,心里一定喜欢得紧吧?”
璇真也像自己的母亲那样,只是笑。二夫人又说话了:
“姐儿这般懂事,日后必定会好好照看弟弟才是。姐儿怎的不说话哩?可是担心日后娘只疼弟弟、不疼咱们的好姐儿?”
“怎么会!爹娘膝下又要添孩儿了,我高兴还来不及哩。”
王妃此时望向自己的女儿,下意识地拉着女儿的双手。如果说璇真心里没有一点担心,那是假的;但是相比起担忧自己会失去母亲疼爱的那点心情,她更加担心母亲身体的健康。而且她非常能理解母亲希望生下儿子的心情。生活在明代越久,她的想法也在一点一点地改变。比如说以前的璇真,曾经完会不能理解古代的女人为什么只想生儿子来笼络丈夫的心、却不想些其它办法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不过以明代人的身份生活下来,她才知道,这种看似无聊老旧的心思背后,隐藏着古代女人们多大的无奈和现实环境的严苛。即使是地位较为稳固如王妃这样的女人,也不得不渴望拥有自己的儿子。
“璇真,你老实对娘说,可是真个儿担心娘从此不再疼你?”
在前来道贺的人暂时告退的那点间隙里,于氏这样问着坐在自己身边的女儿。璇真笑着直摇头,说:
“娘又说这话了。老这般说,别人听了去,只怕还会信以为真呢。”
“别人说些什么,娘才懒得听。只是你休听那些不三不四的言语,娘哪怕这回生下个小厮,也不会丢开自家的丫头的。”
“娘!”
璇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叫了一声,意思是暗示母亲不要再说这些话了。于氏却坐直了身子,看着她,语重心长地说:
“我的儿,记得娘刚生你那会子,也一直抱怨来着。抱怨你怎么不是个男孩儿,我要个女儿何用?那会子,只知道长吁短叹的,打算着早些为你爹再生个儿子才好。谁知老天偏偏不让我有儿子。娘埋怨这个、埋怨那个,也不曾好好照管你。直到那时险些将命丢了,才知道害怕。老天其实待我不薄,让我一个寒门小户出身的人也能嫁入王府,当上王爷的正室。而且,娘当时己有了你这丫头,却还是不知福
“娘……”
璇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于氏叹了口气,又接着向女儿说道:
“那时听见你叫娘……我记得你那会儿还小,只知道亲近养娘和房里人,我但凡要抱一抱你,你便闹别扭,更别说清清楚楚地叫我‘娘’了现在想来也是,我以前也不知对你好,你从来不肯好好叫我一声,也不能怪你。谁知就在那时,我昏昏沉沉的,就听见你直叫唤,一睁开眼,便瞧见你这丫头抱着我哭。娘那时就想啊,要是我真走了,留下你一个该怎么办才好?娘想着,怎么也不能扔下你一个,这才缓过气儿来……娘能活命,也会是多亏了你。好孩儿,有你在娘身边,做娘的臂膀,娘就安心了。”
璇真干脆靠在母亲的怀里,静静地听着。于氏抚摸着女儿的发鬓,随着这样的述说,她的内心也仿佛卸下了多年来沉重的包袱,神情轻松了许多。她又说:
“日后无论我生下是男是女,你这做姐姐的,可要好好好好照看弟妹才是。也只有托负于我这璇丫头,我心里才能安稳。”
“娘吩咐,我知道了。”
母女俩对看着,相视一笑。
没过多久,德王便来了。王爷此时已经得知妻子怀孕的事,因此连忙赶来看视对方。一进里间看见女儿也在,王爷不由得笑了起来。
“爹,女儿向爹道喜了!”
“好好好,快起来。”
德王一手扶起女儿,而一旁的王妃则凝视着二人,神情十分温柔。三人各自按主次之位坐好后,王爷便望向自己的正妻,笑着说:
“夫人,这回又要辛苦夫人劳累了。”
“王爷说哪儿的话!若我这次再能为王爷生下一儿半女,这实在是妾身的造化哩!”
朱见潾巳经50岁的人了,所以有可能中年得子,自然是欣喜不已。虽然脸上已经增添了不少皱纹,但是如今望上去,德王比起平常仿佛有年轻了不少。王爷又看着女儿,说:
“璇丫头可要多个弟弟啰,欢喜不欢喜?”
看见父亲这难得一见的活泼笑容,璇真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德王见女儿这样笑,自己也越发笑得更加开心了。于氏只觉得又好笑又好气。
   “瞧你们爷儿俩,倒像小孩儿家似的!”
可是她自己说着说着,也不禁笑了。三人笑柞一团的样子,落在守在里间帘子外的李妈眼里,让这个贴身侍候了王妃许多年的老妈子,心里既是安慰又是高兴。安慰的是,王妃盼了这么多年,如今人到中年又再怀孕;高兴的则是,王爷、王妃和璇真三人,何等的和睦相爱!这才是真真正正的一家人啊!李妈忍不住回过头,擦掉悄悄流下的眼泪。
虽然在自己的丈夫和女儿面前,王妃十分欣慰欢喜。但是在有的人面前,王妃于氏还是不得不收敛起自己的心情,改而宽慰对方。这种情况,出现在世子夫妇前来问候之际。
世子夫妇也是在得知此好消息后,第一时间便来向这位名义上的母亲道喜。看着朱祐榕和白莲华下跪磕头的样子,于氏微微掀了掀嘴角,就已经算是笑过了。
“虽说算是喜事,只是我这老脸,也实在不好意思见世子和世子妃哩!”
“母亲怎的这般说,这次母亲一定能心想事成,平安生下孩儿。”
于氏点点头,眼光又落在世子身旁的世子妃身上。“世子妃,我这个当婆婆的,竟还抢在你前头生孩子,你莫不会在怪我吧?”
“母亲,母亲这样说,媳妇怎么当得起?从今儿起,媳如要每日为母亲与母亲的孩儿祈福,向佛祖许下愿心,祈求母亲能平安生产。”
“难为你,这般孝顺。”于氏又安慰对方道:“世子妃日后一定也要早日生下孩儿才好,如此一来,我们府里才算得上是全福。”
世子妃低头应是,于氏看看世子,又看看白氏,自然察觉到那种难以言喻的尴尬之情。其实这对小夫妻之间的不和,她早有耳闻,但是这说起来毕竟是私事,她就算是他们名义上的婆婆,也不好过问此事的。但是若果完会不闻不问,那么事情万一日后恶化下去,也是王妃所不愿见到的。因此,于氏想了想,这才开口说道:
“世子、世子妃,你们孝顺王爷与我,我们当父母的,又怎么会不知道?只是若你们真心孝顺,夫妻间相敬如宾,爹娘瞧见了,也才会心里头安稳;要是你们有了孩儿,王爷与我,也就别无所求了。你们可休要忘了才好。”
“母亲吩咐,儿子绝不敢有忘。”
世子再次低下头,向母亲如此表示着。而他身边的世子妃白莲华也与丈夫一起答应着,由于低下头的缘故,所以也无法看清楚她脸上的神情此时为何。但是从长媳那稍显拘谨的样子来看,可见白氏此时多少也是有不自在的。
当世子夫妇二人告辞离去之后,于氏望着帘外那越来越模糊的背影,手不觉抚摸着自己的腹部,难以察觉地叹息了一声。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德王府中为王妃的生产而作的准备工夫越来越多、越来越周密。而德王也早早吩咐下去,要内庭中的总管执事太监好好为王妃分忧,这段时间不能让对方过多地管理家务。同时,良医所与典膳所那里,也得了严今,要更加用心地服侍王妃,绝不能有一点疏忽大意。
根据王府良医所众大夫的诊断结果,王妃生产的日子应该在这一年的年底左右。在这个消息透露出来之后,在王府那些下人当中,不免有人联想起王妃上次那回艰难的生产。有人担心或是有意作此推断?—王妃这次会不会又重蹈覆辙,再重演上次的情形。当然,这种话谁也不敢公开说出来,只好在无人时、私底下悄悄说上那么一两句。
身为王府女主人的王妃,此时当然是以养尊处优为主,平常起居饮食,也加倍小心保养。因此,于氏害喜的情况有所改善,并不算太严重。每一天,良医所的良医正,都会带同手下的两名良医,一早一晚地前往荣德殿,为王妃诊脉。若有必要时,再开出药方,命人煎好药送来给王妃服用。而根据他们的禀告,德王知道自己嫡妻的身体状况和腹中胎儿的情况良好,更感到放心。之前他得知妻子怀孕,自然是十分欢喜;但由于于氏毕竟有一定的年纪了,所以这次怀孕也有风险。因此德王才会命令看诊的良医们必须得将王妃的情况向自己汇报,这也是他的关心之情。只是可苦了良医正和那帮大夫们,整日留意着王妃的身休不说,还得绞尽脑汁想着该如何向王爷汇报诊断的过程和结果。当然,从王爷的反应来看,他们的辛苦还是物有所值的。
|派派小说论坛陌上紫烟手打,转载请注明|。paipaitxt。

第二卷 试梅妆 第十回 花朵之下(1)
除了那些忙碌的下人们,璇真如今也每天都到荣德殿那里,陪着母亲。看到女儿这样来回跑,于氏自然心疼,对璇真说:
“娘知道你孝顺,只是你也不用每日都来我这儿。跑来跑去的,当心把腿也跑折了!我又不是没人服侍,你得空儿时来瞧瞧便成。”
“来服侍娘是天经地义的事,何况我整日呆在屋里也只是呆着,倒不如来娘这儿更好。”
“你呀!”
被母亲用手指点了点额头,璇真干脆顺势倒在母亲怀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于氏忍不住笑着说:
“越大越会撒娇儿了!被别人瞧见,不说是府里的干金小姐,倒怕是会当成乡下野丫头!”
由于有女儿在身边,因此这段时间很少到外头走动的于氏,内心的那些烦闷之情,也得以一扫而空。而且当王妃身体不适或吃不下药时,有璇真在一边哄着、说笑着,也使她舒心了不少,因此身体也自然得到了调理,害喜或不适的程度降低了很多。因此,李妈她们每回看到璇真来时,都是笑逐颜开的,更别提王妃本人了。
“也亏了咱们姐儿,有姐儿帮忙着服侍娘娘,娘娘这回一定能稳稳当当地生下个大胖小子!”
“也多亏你们用心服侍。你们多有辛苦,待娘日后生产了,爹娘那儿自有赏赐这是不消说,我也自然要赏你们的!”
“耶啰,谁敢要姐儿的赏!姐儿瞧得起咱们,就是咱们的一点福星到了!”
李妈是不用说,而那些荣德殿的宫人们听到璇真的这番话,自然更加感到鼓舞高兴。也有人在高兴之余暗想:这璇姐儿果然是王妃的亲生女儿,连王妃那周密细心的行事作风,也如此相像。众人都觉得,能够服侍这样的主子,是好事一桩。
春去秋来,转眼盛夏巳过,又迎来了秋天。
虽然天气转凉了不少,但是璇真也照样是每日前往看视母亲。而在她的同行者中,孟媛姐妹也常常在其中。虽然也想去照顾王妃,可是由于季媛偶尔还会有闹起来的时候,所以孟媛也不大敢带上小妹往荣德殿那儿去,只好转托二妹璇真向王妃致以问候。这回于氏看见她们也来了,便说:
“你们姐妹仨倒好,不听我吩咐,老在外头跑。”
听着确实是抱怨的话,但从王妃那神情和语气来看,无疑是非常高兴的。孟媛回答道:
“做儿女的,在母亲跟前侍候,这才是正理。我和小妹往常也少来母亲这儿侍候着,还望母亲休怪。”
于氏笑着点点头,看着她们坐在炕床的西边下首位。王妃的视线,转移到了三人中年纪最小的季媛身上。而此时,季媛得在两个姐姐的帮扶下,才能坐得笔直些,不至于失了仪态。看见季媛那略显呆滞的神色,于氏不禁脸色沉了下来。
“三丫头那病如今可怎的?药还吃不成?”
“是。多劳母亲挂问,三妹妹如今己是好多着了,药也用着,想来已是不妨事的。”
“……在病倒之前,三丫头那脾气,还活像个小子似的,爱闹爱耍。可如今见她这般,怎么不让人心里头难受得慌。”
于氏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才说了这么几句话。听到王妃这么说,孟媛眼圈也红了,而季媛还愣楞地坐着,似乎并不知道眼前自己的家人就在讨论着她的病情。璇真见此,连忙打圆场说:
“小妹那会子病成那样,也熬了过来。如今已是好多了,日后再细心调理医治,一定会越发好转的。日后姐姐和我,还要常带小妹来向娘请安哩!”
“是,是,妹妹说得是。”
孟媛收拾起心情,连声附和着。姐妹俩又陪着王妃说了好多话,让对方十分开心。直到于氏那困劲上来了,不得不休息时,她们才告退离开。
除了女儿们常来侍候外,王妃的两个儿媳也经常来到荣德殿,亲自为婆婆捧茶捧水,侍候得十分周到细致。无论是谁个见到,都不由得称赞王妃儿媳和女儿们的孝顺。有时,于氏也想着让二媳妇将小孙子带了来,好让自己瞧瞧。但是洪氏每次带了平哥儿来,也不敢让他久留——因为怕他小孩子家闹起来,闹得王妃连歇息也歇息得不好。
至于王府的那些姬妾们,自然更不能置身事外。每天一早,她们就要来到荣德殿,为王妃忙前忙后,简直如同下人们一般。而曾经一度在人前消失的五房夫人赵玉仙,如今也参与在其中,直侍候到王妃用过晚饭后,她才敢离开。第二天早上,便又赶过来侍候。不得不说,十分尽心。
璇真对她们,心里多留了心眼,一直留意着她们的举动。在确认她们确实是用心侍候母亲、没有生事时,才放下心来。
十月,虽还没有下雪,但是地面上已经有不少地方开始结霜了。而王府里的花花草草,也有许多都已经凋零谢落,不复往日的美丽鲜艳了。在早上送璇真过来荣德殿时,佩玉都会吩咐那些随行的宫女:地上滑,天气又冷,可得仔细留意,不能让小主子滑倒或是受了凉。宫女们都答应着,两个在前引路,两个在后跟随,簇拥着璇真往荣德殿这边来。
“姐儿来了!”
荣德殿这儿的宫女见是璇真,好几个人都连忙上来迎接。王妃房里侍候的宫女月桂向璇真请了安,来到璇真身边低声说:
“姐儿,李妈妈在那边候着哩。”
璇真听出她话里有话,因此点点头,但没有说什么,只是跟着她来到偏殿那儿。果然,李妈就在里头,看样子似乎正在等候着她的到来。
“姐儿,姐儿万福。”
.‘罢了,李妈。”璇真扶起正在下拜的李妈,见左右无人,便问:“可是有什么事情?”
“姐儿请上坐。”李妈待璇真坐下后,又亲自捧过茶来,抹去茶盏上的水渍。“劳烦姐儿过来,这本不该。只是我也不知该跟谁商量去,这才擅自作了主意,想听听姐儿的意思。”
“到底是何事?”
璇真知道李妈向来是荣德殿这里的一把手,服侍主人也很周到用心。如今她却说有事不知该跟谁育量,可见并非小事。李妈坐在下首,凑过来,将声音压得极低,一宇一句地对璇真说:
“就是昨儿,姐儿跟大姑娘她们回房去之后,三夫人五夫人也在。后来延寿堂那儿命人来请,说是二爷(就是朱佑樬了)身上不好,请三夫人过去瞧一瞧。娘娘听了,便让三夫人过去,三房的这才走了。没过不久,世子妃也来侍候。娘娘因困倦,便歪在里间歇着,睡得倒熟。五房的在后头茶房那儿亲自看着人在灶上忙活,那会儿世子妃也进去。两个不知怎的,倒闹起来了。前头我不在,因此只听得别人说,说是世子妃怪五房的以前多事,五房的不愤,两个一言不合,就嚷嚷起来。底下的人哪里压制得住,就来请示。我那会子见娘娘正歇着,怎么好为这点事烦娘娘,便自己先赶了过去,好不容易才劝住了,分开了她们俩,这才没再闹。过后,我也不敢让娘娘听见,让人休禀告着,免得娘娘生气。如今我也不敢把这事对人说去,又耽着心,怕往后又会闹出事来,所以便自作主张,请姐儿过来,讨你个示下。”
“有这事?’.
璇真开始时吃了一惊,但听过缘由之后,也觉得并不稀奇。以大嫂的为人,向来公正刚直,所以即使是当着别人的面,也照样直言不讳。因此她和五房的吵起来,也是可以想像的。
“姐儿休怪我啰嗦,只是她们俩都是主子,况且这些天也常在娘娘跟前。万一再闹起来,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你做得是,先休要向娘提起这事。往日里娘即便身上好着时,还为府里的事忙得不得安生;如今娘临盆的日子也快了,更该让她省心才好。李妈妈,你这回处置得好,正该如此哩。”
“耶啰,姐儿这般夸我,我这老脸皮再厚,也会不好意思的。”
李妈笑了笑,接下来又问璇真的意见。璇真想了好一会儿,便说:
“世子府那儿也事多,嫂子来时便晚些。李妈,你多看着点儿,若是五房的先来,你便请她到后头去,说让她照看照看着。等我大嫂来了,若她们在母亲跟前,必定不敢闹将起来。过后,你便请大嫂到偏殿来,只说是我娘的意思,让她歇会儿。只留意着,休要她们私下里碰见。若我大嫂不肯,我那会儿也在的,我自然会请她出来,不让她留在那儿;若我不在的,你便对她说,就说我请她到芜陌轩那边去。这些日子要多劳动劳动你,你便多辛苦些,我日后定当谢你。”
“谁敢要姐儿的谢礼!这主意好,我就照着姐儿的意思去做。 ”李妈欢喜起来,又悄悄对璇真说:“哪怕真让五房的到后头照看,那儿自有咱们的人忙活,不用她或是她的人动一下手,这才是正礼。姐儿觉得如何?”
璇真一听就明白李妈的意思,不由得微微一笑,点点头。“说得很是,就该如此才好。”
|派派小说论坛陌上紫烟手打,转载请注明|。paipaitxt。

第二卷 试梅妆 第十回 花朵之下(2)
他们都明白,外人心中所想未必单纯。就算说她们疑心太重好了,但是在王妃生产之前,她们作为王妃最信任的女儿和心腹,都必须尽一切力量保护她才对。
王府内庭之中,除了要为王妃的生产作好准备之外,自然还得为那位即将诞生的小主人做好迎接的准备。这一天,王府内庭执事总管太监亲自带着经过挑选的奶娘人选前来荣德殿,好让王妃过目作出选择。因为无论是王府的王妃还是姬妾们,她们所生下的孩子都要由奶娘来喂养。太监蔡炳毅以前就一直在德王朱见潾身边侍候,原本也是京城皇宫中的内监。由于他为人忠心本分,因此在就藩时,当时的皇帝也即是朱见潾同父异母的哥哥、明宪宗——便将蔡太监拨给德王,让他跟随对方前来山东,继续服侍。而蔡太监也确实没有辜负主人的期望,即使来到山东藩王府后,也一如在皇宫中一般、尽心侍候主人。
“娘娘,给娘娘磕头。”
蔡太监和两个跟随的小太监都磕下头去,仪容甚恭。而跟着他一起来到荣德殿的另外两个女人,则略显慌张地跪倒、匆匆忙忙地磕头。蔡太监得到王妃的许可后,才站了起来。
这时,于氏才将眼光转移到那两个生面孔的女人身上。这两个便是奶娘的人选,王妃开口问了句:
“多大年纪了?是哪儿的人?什么名姓?奶水出得可好不?”
两个女人大概是头一次来到这里,所以十分紧张不安,竟没有回答王妃的问话。蔡太监稍稍回过头,盯着那两个女人,低声训斥道:
   “娘娘正问你们话哩!前些天才教过你们来着,怎的如今倒哑巴起来了?”
两个女人听了这话,才从紧张中稍稍清醒过来,又再连忙跪下。其中一个尝试着开口回答:
“小的……回娘娘、回娘娘的话,小的姓杨,家住城外黄坝村,今年二、二十四了……”
她一边说,一边连连吞咽口水,下边的话竟像是说不出来似的。而另外那个,听见别人己经回答了,也想跟着开口。可是张着嘴巴,就是一个宇也没吐出来。见她们如此紧张,蔡太监也不禁有些尴尬,便主动向王妃禀告说:
“回娘娘,这二人一个姓杨,她男子汉姓黄,黄家坝村人,家里有两个孩儿,四个月前方生产过;这人姓孙,从乡下来的,今年二十二岁,家里男子汉投军去了,只有一个还不到周岁的孩儿。两人都经良医诊过脉息,由宫人们脸过身,身子硬朗,出奶也甚好。”
璇真坐在下首,她打量着这两个女人,她们虽然紧张不安,但年纪轻、样貌清秀还是一望可知的。家里还有那么小的孩子,她们也舍得丢下自己的孩儿、来王府工作吗?要知道,一旦进来了,她们哪怕是想出门回家,都十分困难,更谈不上要照顿自己的小孩了。
“家里是做什么营生?”
当蔡太监回答说两个女人的丈夫都是种地时,于氏便点点头。而此时,站在璇真身后的奶娘佩玉,看着这两个女人的模样,流露出感慨的神情。因为她想起了自己以前的轻历。王妃又问:
“你们可情愿留在府里侍候?”
“……”
“还愣着做甚?娘娘正问你们话哩!”
“是!是,愿意的,愿意!”
看到这两个乡下女人如此惊慌失措的模样,那些宫女们都忍不住好笑。只是在主人面前,谁也不敢有半点笑意流露出来。于氏想了想,对蔡炳毅说:
“先把她们都留下,让她们日后轮流服侍也罢。奶水充足些,对孩儿才好。你们若用心谨慎服侍,自然有你们好处,可记着了?”
“是,娘娘!”
进来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