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舍我其谁:胡适-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值得指出的是,穆德是美国十九世纪末基督教复兴(revivalist)运动和“学生志愿宣教运动”(Student Volunteer Movement)一个主要的领导人物。其宣教方式是狂热的,其目标是“在这一世代内将福音传遍全世界”。胡适后来把他当时给章希吕和许怡荪的这两封信都附在《留学日记》里。1919年10月他还附了一个“追记”:“此书所云‘遂为耶氏之徒’一层,后竟不成事实。然此书所记他们用‘感情的’手段来捉人,实是真情。后来我细想此事,深恨其玩这种‘把戏’,故起一种反动。”'6'可惜的是,胡适在这段“追记”里只说:“后竟不成事实。”我们不知道他所说的“后”是后到什么时候。然而,可以确定的是,胡适所谓他“起一种反动”,是相当一段时间以后的事,因为他不但在1912年又去参加了“北美中国基督徒留学生协会”在麻省的北田举办的夏令营,而且从他的《留学日记》里,我们知道他至少在往后一年半的时间里,固定参加查经班、读《圣经》、听礼拜。
很多人都不知道,胡适是一个具有宗教情怀的人。他在宾州孛可诺松林城这个夏令营的宗教经验,用他在四年以后形容给韦莲司的话来说,是“我第一次的宗教的感应(religious emotions)”。'7'胡适在6月23日离开宾州孛可诺松林城的夏令营。途中在水牛城(Buffalo)过夜。第二天,游尼加拉大瀑布。最后在24日晚上十点回到旖色佳。休息几天以后,胡适开始每天读《新约圣经》。6月30日,他读了《马太福音》的第一到第五章。7月2日,他又有了一次“宗教的感应”。当天,他读了《马太福音》的第八章跟第九章。读到第九章36至38节的经文时,他感动得泪流满面:
他'耶稣'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于是对门徒说: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
胡适这一次“宗教的感应”,他在1936年1月9日给周作人的信上作了描述:“少年时初次读《新约》,见耶稣在山上看见人多,叹息道:‘收成是很多的,可惜工作的人太少了!’我读此语,不觉泪流满面。至今时时不能忘此一段经验。”'8'这个回忆,胡适1957年10月15日也在信里跟陈之藩提起,并把它跟孔子的精神联系起来:“我二十岁时初次读《新约》,到耶稣在山上'注:其实当时耶稣已经下山了',看见大众前来,他大感动,说:‘收成是丰盛的,可惜作工的人太少了。’我不觉掉下泪来。那时我想起《论语》里:‘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那一段话,和《马太福音》此段的精神相似。”'9'同样的回忆,他后来也跟胡颂平说过:“《圣经》上有句话:‘收成是好的,收成是很多的,可惜做工的人太少了。’我二十多岁初读到这几句话的时候,感动得落泪;明年就是七十岁了,还是感觉‘可惜做工的人太少了’。”'10'
胡适二十岁不到初读《马太福音》这一段经文,是否联想到《论语》里“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句话,当然是值得存疑的。我们可以祭出胡适、顾颉刚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以其人之道来还治其人。《马太福音》这一段经文是胡适终其一生所常常征引的。他征引最为频繁的时候,是在1920年代。比如说,他在1924年9月9日写给《晨报副刊》记者的一封信里说:“'《努力周报》停刊以后'听说有一位萧先生提出三个疑问:畏威?灰心?畏难?我是不畏威,也不容易灰心的人。至于畏难,确有一点。耶稣说的好:‘收成是好的,只是工作的人怎样少啊!’同工者向那里去找呀!”'11'
1926年5月24日,胡适为了帮鲁迅、周作人、陈源(陈西滢)三人调停,劝他们停止三个月来的笔战。他说:“我觉得我们现在应该做的事业多着咧!耶稣说的好:‘收成是很丰足的,可惜做工的人太少了!’国内只有这些可以做工的人,大家努力‘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还怕干不了千万分之一的工作——我们岂可自己相猜疑,相残害,减损我们自己的光和热吗?”'12'年6月27日,胡适在《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一文里说:“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佛典里有一句话:‘福不唐捐。’唐捐就是白白地丢了。我们也应该说:‘功不唐捐!’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白地丢了的。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方向,你瞧!你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叶开花结果了!”'13'换句话说,一直到1930年代为止,胡适每次提起《马太福音》这一段经文的时候,都没有连带地提起《论语》,而只是执著于它宗教情怀——亦即奉献——的一面。
这是“层累地造成的胡适之读《马太福音》泪流满面的故事”。胡适到了晚年会把“收成是很多的,可惜工作的人太少了”这一段《马太福音》的经文跟《论语》“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联在一起,当然是可以言之成理的。这是因为耶道与儒道之间可以在修身进德上找到相通的地方。然而,这个“层累地造成的”故事却巧妙地改写了胡适“宗教感应”的历史。等胡适晚年把宗教感应的因素给神不知鬼不觉地抽离了以后,这个“胡适之读《马太福音》泪流满面的故事”就完全变成一个“入世”、“了无宗教色彩”(secularized)的故事了。
事实上,“胡适之读《马太福音》泪流满面的故事”,根本就是具有宗教情怀的胡适所经历的一个“宗教感应”的经验。《马太福音》第九章的经文是在《圣山宝训》之后。当时,耶稣下了山。他在第八章里,驱鬼治病;斥责狂风暴浪,使海面回归平静;并在加大拉(Gadarenes),把附在两个人身上的鬼,赶到一群猪里,再让这群猪冲下山崖,淹死在海里。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加大拉赶猪驱鬼的故事,是后来胡适崇拜的赫胥黎所作的《圣经》批判的一个范例。当时的胡适还没读过赫胥黎的文章,所以不会知道赫胥黎批判这个故事的无稽。总之,在《马太福音》的第九章,耶稣还是继续一路治病,一路借着批判法利赛人(Pharisees)的伪善,来教导他的门徒。这一章的经文里有许多故事会让胡适感动、泪流满面:耶稣的悲悯之心;他为穷苦无依、瞎眼、瘫痪、麻疯、被鬼附身的人治病,还告诉他们不要张扬。像耶稣所说的:“健康的人不需要医生,生病的才需要”;“我来找的不是义人,而是悔改的罪人”;他摩顶放踵,“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训人,宣讲天国的福音,又医治各样的病症”。
胡适的宗教情怀,曾被南开大学的校长张伯苓一语道破。1922年8月6日胡适在天津。他在当天的日记里描写他与基督徒张伯苓的谈话:“我说:‘我不相信有白丢了的工作。如果一种工作——努力——是思想考虑的结果,他总不会不发生效果的;不过有迟早罢了:迟的也许在十年、二十年之后,也许在百年之后;但早的往往超过我们的意料之外。我平生的经验使我深信,我们努力的结果往往比我们预料的多的得多。’伯苓说:‘这是你的宗教!你竟比我更宗教的了!……信仰将来,信仰现在看不见或将来仍看不见的东西,是宗教的要素。’”'14'
让我们把故事拉回到1911年的夏天,胡适从夏令营回来以后开始读《新约圣经》。等胡适开始上暑期班的课以后,他还持续着读《圣经》。他在他所倡议设立的“演说会”里演讲“克己”就是在这个时候。9月底开学以后,他日记里记有一次他去康乃尔大学教堂听礼拜。10月,他几乎每次都去参加了康福教授在礼拜天所带领的查经班。可惜,他此后的日记缺了一年。
图14 1913年康乃尔大学文学院中国留学生读经班师生合照。自左至右:秉志、韦颂冠、金邦正、康福教授(W。W。fort)、李观森、周仁、陈茂康、胡适。照片背后有胡适题记:“读经班民国二年(1913)。康福先生主讲此班三年于兹矣,本年所研究者为保罗传及其所著述。适”(胡适纪念馆授权使用)
然而,我们可以从梅光迪写给他的信,推断胡适是继续上查经班的。从胡适在图14背面的题记,我们知道他至少到1913年为止,还是继续参加康福教授所主持的查经班。不但如此,他还搜寻各种修身进德的书。梅光迪在1910年胡适所参加的那一届庚款考试考到备取,所以后来先进了清华学堂,到1911年才放洋。胡适与梅光迪认识,是在1910年夏天。他们刚好都搭了“新铭”轮到北京去考庚款留美考试。那是他们订交的开始。胡适留美以后,他们开始互相通信。梅光迪在1911年放洋,先是进了维斯康辛大学。他们从9月底到11月之间,为了程朱与颜元、宋儒与明儒的高下,往来作了论辩。1912年1月17日梅光迪给胡适的信上说:
足下有志于立言,弟当以昌黎之说进:“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所评省克法当即奉命。富兰克林之《自传》,今年在都门曾见过,迪此次即略师其意;惟Imitation of Christ'《效法基督》'未见,当求一读之。其实吾国言修己之书,汗牛充栋,远过西人。独吾人多知之而不能行,反令西人以道德教我(此间亦有Bible Class'查经班'),似若吾国哲人许多道德之书,不如一神鬼荒诞腐烂鄙俚之《圣书》,殊可耻也。'15'
图15 与康乃尔师生合照。中排左一:胡适;最后一排左一:陈茂康,左二:周仁;第一排左一:金邦正;中排坐者右一:康福(W。W。fort)教授。(胡适纪念馆授权使用)
这封信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在于它透露出那个时候的胡适,仍然未能挣脱修身进德的焦虑。胡适一定是在信上跟梅光迪谈到了修身进德的方法与励志的书籍。这封信透露了三点极为重要的事实。第一,他显然也跟梅光迪要了他修身自省的方法,所以梅光迪才会说:“所评省克法当即奉命。”梅光迪在下一封未注明日期的信里说:“兹将其日课寄上,以求有道君子之提诲。则区区将来之或能有成,以无负其初志,是皆有道君子之所赐也。省克法十八条如下”:起居有时、饮食有节、处世有序、立志、勤学、敦品、主敬、乐天、寡欲、坚苦、习劳、谨细、谦让、慎言、择交、爱人、惜阴、节用。梅光迪说:“以上十八条,于每夜作日记前考查一日之事。如有违犯某条者,即以‘×’号书于日记中,以期改悔。不知足下以为何如?迪拟今后彼此日记互相观看。迪甚愿良友多多益我。”'16'
第二,梅光迪在这封信里回应胡适所提到的修身必读的书。其中一本是富兰克林的《自传》。梅光迪说:“富兰克林之《自传》,今年在都门曾见过,迪此次即略师其意。”梅光迪说他自己的“省克法十八条”“即略师其意”。这是因为富兰克林在《自传》里列下了他的“日省十三条”:节制、沉默、有序、坚毅、节俭、勤勉、真诚、公正、中庸、整洁、沉稳、节欲、谦逊。富兰克林特别为自己作了一本小册子来记录他的“日省十三条”,以作为格过之用。这很类似中国传统也有的“功过格”。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富兰克林的格子里没有“功格”而只有“过格”。请参阅表7。1所附的一页例子。这可能就是梅光迪“略师其意”模仿制订的。富兰克林说:“我用红墨水在每页上划出七栏,每周的一天一栏,每栏顶端都有周日的字母缩写。每栏又分成十三格,每格都有一个德行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我每天反省的时候,凡违反了一个德行的过错,其次数都会在该德行的格内用黑点作记号。”'17'
第三,梅光迪在这封信里提到了胡适所力荐的《效法基督》(The Imitation of Christ)。《效法基督》是肯匹司的汤姆斯(Thomas à Kempis,1379/801471)所写的。肯匹司的汤姆斯的原名是汤姆斯·黑末肯(Thomas Haemerken),出生于现在德国靠近杜塞多夫(Düsseldorf)的肯盆(Kempen)。肯匹司的汤姆斯是一个修士。《效法基督》原文是用拉丁文写的, 1418年首次印刷出版。据说这本书在世界上流传阅读的数量仅次于《圣经》。《效法基督》,也可以翻成《追随基督》。顾名思义,是以耶稣基督作为典范,教导基督徒如何作灵修的工夫。汤姆斯博览群书,说理细腻又深入浅出。加以文字简洁隽永,可以让人吟咏朗诵。书中可以作为格言来身体力行的文句俯拾皆是。
引自Albert Symth; ed。,TheAutobiography of Benjamin Franklin(New York:American Book Co。,1907),p。156。
《效法基督》这本书,当时饱受修身的焦虑煎熬的胡适会喜欢,是不难想象的。这本书里有许多教诲对胡适来说,其实是相当熟悉的。然而,可能也正由于“东海有圣人焉,西海有圣人焉,此心同,此理同”,它更让胡适爱不释手。比如说:
“克己”——《效法基督》说:“有谁的奋斗会比克己难?”'18'
“择善固执”——《效法基督》说:“听从智者、善者的话语;访求贤于己者的指引,而不是但执己见。”'19'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效法基督》说:“不要让说话人的身份和地位来影响你,不管其学问的高下,唯求真是问;不要去问:‘这是谁说的?’只问说的是什么。”'20'
“防微杜渐”——《效法基督》说:“杜邪念于初心,斩恶习,以防后患。”'21'
“严于责人,宽以律己”——《效法基督》说:“我们意欲别人受到严谴,却不愿自己受到纠正。”'22'
“一日三省吾身”——《效法基督》说:“每天上午立定目标,在夜里反省一天的行为、所说所作,看有否违逆上帝以及邻居的所在。”'23'
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效法基督》吸引胡适的地方,绝对不只是修身进德的格言。如果《效法基督》对胡适的吸引力只在于修身进德,那就像梅光迪在信中所指出的:“其实吾国言修己之书,汗牛充栋,远过西人。独吾人多知之而不能行,反令西人以道德教我。”然而,梅光迪有所不知。胡适不是不知道梅光迪忿忿然所说的话:“此间亦有Bible Class'查经班',似若吾国哲人许多道德之书,不如一神鬼荒诞腐烂鄙俚之《圣书》,殊可耻也。”《效法基督》对胡适的震撼,不在于道德、修身、进德,而正是那宗教式的狂热以及绝对与彻底的奉献;是那要求信徒反求诸己,反省自己是否只是以信奉基督为名,避难就易、求福避凶、贪生畏死的假信徒;《效法基督》对胡适的震撼是那当头棒喝,反问信徒是否能绝对、无条件、匍匐谦卑、无怨无悔地学习基督的受难:
耶稣有许多爱祂的天国的信徒,但只有很少背祂的十字架的信徒;有许多人求慰藉,但很少人求劳苦;有许多人要祂的宴席,但很少人要祂的斋戒;每一个人都要祂的喜悦,但很少愿意为他受苦;有许多人追随耶稣擘饼,但很少人愿意喝他受难的杯;有许多人赞美他的神迹,但很少人追随祂十字架的屈辱;许多人只要不受苦,就能爱耶稣;只要他们能得到祂的慰藉,许多人都会感谢赞美祂;但只要耶稣稍一隐退,他们就只知抱怨和沮丧。
真正爱耶稣的人爱的是耶稣,而不是因为耶稣给他们的慰藉;他们感谢赞美耶稣。在受到试炼、煎熬的时候如此,在喜悦时也是如此;而且即使耶稣永远不给他们慰藉,他们还是会永远感谢赞美祂。'24'
问题是,《效法基督》那绝对、无条件、匍匐谦卑、无怨无悔地学习基督的受难的精神的教诲,诚然可以变化气质,诚然可以造就像圣人一般无私奉献的人,然而,它有其反智的一面。胡适虽然有宗教的情怀,但也有爱智的心性。对胡适而言,那个反智的代价未免太高了。《效法基督》说:“去饶舌论辩那些高深、隐晦的问题有什么价值呢!特别是当那审判的日子到来的时候,这些知识并不是审判的标准。天下之至愚,是把有用、紧要之事置之于不顾,而执意去探究那些奇技淫巧(curious)、有害的东西。那真的就是《圣经》里所说的‘有眼无珠’了:真的,那些所谓类别(genera)、物种(species)什么的'即,科学知识',跟我们有什么相干呢!”'25'
我们不知道胡适对《效法基督》的喜爱持续了多久。但是,我们知道他对基督教的兴趣,或者说,对用基督教来修身、救国的兴趣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1912年5月10日出版的《中国留美学生月报》报道说,胡适跟另外一个中国同学在康乃尔大学为美国学生主持了一个“传道班”(Mission Class),其讨论的主题是“提升中国”(The Uplift of China)。'26'好奇的梅光迪在信上问胡适:“闻《学生月报》称足下与某君设一Mission Class'传道班',不知内情如何及用意所在,尚乞示知。”'27'胡适的回信今已不存,幸好我们有该年10月8日《康乃尔太阳日报》的报道。虽然这可能是秋季新的一期的“传道班”,因为另一个主持人跟《中国留美学生月报》所报道的不同,但内容应当类似。根据这篇报道,“康乃尔大学基督教青年会”已经定案成立六个传道班,专门讨论几个国外传道区的经济、社会情况。讨论的主题包括国情、居民以及生活方式。讨论的地点在芭痕院,一星期一次,从10月13日开始,一共八次,在圣诞节前结束。这六个班所讨论的地区有五个:中国、印度、非洲、菲律宾群岛、南美洲。第六班讨论的是“世界之光”,比较世界上几个主要宗教的优缺点。中国“传道班”的时间是在星期日下午四点半,讨论的是中国的历史,以及辛亥革命发生以前、期间及以后的情况。'28'
胡适不但在康乃尔大学为有志出国传教的美国学生主持“传道班”,在1912年夏天,他还再度参加“北美中国基督徒留学生协会”在美东麻省的北田举办的夏令营,开营时间是6月25日到30日。像往年一样,该协会举办的夏令营有意跟“北美基督教青年会”的夏令营错开了几天,以便中国留学生也有机会去参加后者的营会。1912年“北美基督教青年会”的夏令营早开始五天,从6月21日到30日。所以,胡适该年夏天,是先去参加“北美基督教青年会”的夏令营的头几天,然后去参加“北美中国基督徒留学生协会”的夏令营。胡适在该年6月的一封家信里说:“儿现大考已毕,已在暑假中矣。今年暑假拟稍事旅行,以增见闻。本月21日拟往游‘北田’,约住十日可归。七月中当居此,有撰文之事……八月十几当往游维廉城,赴吾国学生大会。归途至纽约一游……自纽约归时约在八月之末,九月中当闭户读书。”'29'他抵达北田次日,又写了一封信报平安:“昨日来时,坐火车终日始达,计程三百余英里,约吾国千一百里。”'30'
图16 胡适1912年参加“美东中国学生联合会”举办的第八届夏令营。时间从8月21日到28日,地点在麻省维廉城(Williamstown)的威廉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前排坐者左三是胡适。(胡适纪念馆授权使用)
我在分析胡适去北田参加“北美基督教青年会”及“北美中国基督徒留学生协会”举办的夏令营以前,要先说明一下他在那封家信提起的“八月十几当往游维廉城,赴吾国学生大会”一事。这“吾国学生大会”所指的,就是“美东中国学生联合会”每年举办的夏令营,这是中国留学生每年夏天一个重要的联谊活动。1911年夏天是胡适在美国的第一个暑假,他没去参加这个夏令营。该年的夏令营是在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大学举行的。胡适在8月17日的《留学日记》里说:“此间国人十去其九,皆赴中国东美学生年会者也。”'31'胡适1912年去维廉城参加的夏令营,是“美东中国学生联合会”从8月21日到28日在麻省维廉城(Williamstown)有名的威廉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举行的第八届夏令营。胡适在这届夏令营参加了中文演讲比赛。比赛的日子是8月24日晚。胡适得了亚军,冠军是麻省理工学院学造船的邢契莘。'32'可惜我们不知道胡适参加这个演讲比赛的题目是什么。当时中国留学生所重视的是英文演讲比赛。不但参加比赛的人多,观众多,而且过后的大会报告也详尽,包括所有得奖演讲的题目。中文演讲比赛则不然。参赛的人少,观众也少。会后甚至连比赛的结果都没有。所以,我们完全不知道胡适当年参加比赛的题目是什么。
有趣的是,也许是好奇,也许是受了胡适的影响,当时在维斯康辛大学念书的梅光迪在该年夏天也去参加了“北美中国基督徒留学生协会”在中西部举办的夏令营。1912年,该协会在中西部举办的夏令营的地点在维斯康辛州的日内瓦湖(Lake Geneva),时间是从6月18日到23日。跟该年美东的夏令营一样,“北美基督教青年会”在中西部的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5 1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