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破日-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爷,没有那么多了。”张元装出了一脸难色望着江志国说:

“这位好汉,你也知道,自从共产党来了以后,我就被解放了,这几年也是过得很艰难啊。”

“既然你过得也很难,那我去看望一下你的老婆孩子吧,给他们点零花钱。”江志国不耐烦的说:

“不用,不用,好汉你等着,我再去看看。来福,看茶,侍候好这位爷。”张元忙说,将枪放在了桌子上转身向后屋去了。

过了片刻,江志国对来福说:“你在这待着,我出去看看。”便也来到了后屋。推门进屋后,江志国发现张元和他的老婆一下子都从床沿上上站了起来,老婆则忙收拾床上的东西,江志国径直走了过去,只见床上放着一个箱子,里面装满了金条和银元,床上还摆着一些银元,可能夫妻二人正在数钱。张元看到江志国走了过来,忙说:

“好汉,马上就准备好了。”

江志国没理他,坐到了床上,摆弄着箱子里的金条和银元,张元和老婆在一旁看着他,恨不得吃了江志国。过了一会江志国慢吞吞地说:

“这只是你家底一个零头吧,这些年你从老百姓身上搜刮了多少血汗钱。”说道这,江志国索性将箱子里的金条和银元都倒到了床上,拉了一个床单打了个包背在了肩上走了出来,张元的老婆直接就坐在地上哭开了,张元则跟在江志国的身后说:

“好汉,你多少给我留点,我一家老小还指着这个养活呢。”

江志国没有理会他,来到了堂屋,看见来福还在那站着,便坐在了椅子上转头对张元说:

“看你表现了。”

“好汉你说想要什么,我立刻给你准备。”张元一听忙说,

“一匹马、一袋面、一袋大米、一袋黄豆、一袋玉米,20斤油、20斤盐,还要两条棉被,两套棉衣,两双棉鞋,十丈青布和2只大鹅”江志国说完,解下了包袱放在了桌子上,张元一看包袱解下来了,忙吩咐来福去准备,然后向桌子边靠了靠说:

“这位爷,50块银元和那些东西算我孝敬你老的,枪我不要了,你老拿走吧。”说着要伸手拿装钱的包袱。江志国用枪指了指他说:

“你这个人很不老实,有粮食不卖给中国人却要送给日本人,八路军能饶了你吗。”

张元束手站在一边盯着包袱说:

“您教训得是,教训得是。”便不再作声,心里盘算着怎样能送走眼前的瘟神还能把钱留下。

过了一会,来福牵到堂屋前一匹马,上面搭满了东西,鹅居然都给杀好了。来福上前对张元说:

“老爷,这位好汉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张元听后马上对江志国说:

“这位爷,你要的东西备齐了,请过目。”说完就盯着桌子上的包袱,只等江志国一离开就马上拿过来。

江志国站起身向马上看了看,转头将枪顶到了张元的头上,张元忙说:

“好汉饶命,你要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可千万别杀我呀。”来福也在一旁哀求。江志国左手将包袱拿起背在了肩上,右手拿枪将张元逼到了椅子上说:

“马和粮食是我用枪换你的,钱我借去买枪炮杀日本鬼子,等打完日本人我就还给你。另外,今天的事你不要说出去,否则八路军和日本人都不会放过你。”说过就牵着马驮着东西走了,张元和来福同时跟了出来,江志国走出门口的时候,回头向追出来的张元扔过去一个东西说:

“差点忘了给你枪的击针,你把枪看好了,哪天我有钱了再来赎回去。”说完骑上马向着县城的方向跑去。张元一听江志国的话,一屁股坐在了门槛上,气得直想吐血。

第六章 重生
江志国跑过了黄草岭以后转向山洞方向,向山上走了一段后,马上不去了,江志国卸下了所有的东西,把马牵到了刘家沟的村外,找了个人,让他把马牵给二海。今天的收获很丰盛,江志国一直运到了天黑才将东西全部运到山洞里。清点了一下,包袱里有22根金条,200多个银元,四袋粮食加起来也有200多斤,足够一冬天吃了。江志国趋天没黑下来采了点野菜,将一只大鹅放进锅里炖了,又升起了一堆火,将另一支鹅架在火上烤,边烤连想:“现在弹药和粮食都不愁了,下一步开始要主动打鬼子了。”

第二天,江志国刚跑山训练回来,二海就来了。二海一见江志国,叫了声“师傅”后马上掏出了一包烟,打开抽出一支递给了江志国,点着了火柴。江志国接了烟坐在了椅子上抽了起来,二海将烟和火柴放在了桌子上,摘下了肩上的枪,自己搬了个凳子也坐了下来,江志国吐了一口烟,问到:

“你来有什么事?”

“没什么事,就是想师傅了,来看看师傅最近有没有捣鼓出新玩意来。”二海笑嘻嘻的说,

“别油嘴滑舌的,是不是鬼子又扫荡了,安家林没事吧?”江志国瞪了二海一眼说,

“鬼子不是要扫荡,而是扫平整个根据地。根据可靠情报,日伪军50000多人不久即将开始对整个山东的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最近鬼子也加紧了对津浦铁路、泰济公路和泰济公路的控制,沿路各村庄都设了据点,正逐步向山内推进,八路军和游击队的活动范围被迫压缩了很多。上次伏击后,鬼子出动了400多人扫荡了安家林,我们虽然提前得到了消息,撤离的百姓,但鬼子将村里的房屋全部都烧毁了,还一起将途经的下峪村和凤凰庄两个村也扫荡了,抓了60多个壮丁,杀了10多个百姓,还祸害了10多个妇女。”二海幽幽地说,

“鬼子在安家林、下峪村和凤凰庄三个村设据点了吗?”江志国问,

“下峪村和凤凰庄设了,安家林已经烧平了,没有设的必要了。”二海回答,

“一个据点里有多少敌人?”江志国又问,

“一个班的鬼子,一个班的伪军,有两挺轻机枪,鬼子和伪军各一挺。人数虽然不多,但问题是鬼子在三友村的路口上建了一个碉堡,上面架着重机枪和小钢炮,碉堡离下峪村和凤凰庄两个村太近了,如果发现据点内有问题,能立刻支援,所以我们也不敢动,我来就是找你商量,看有没有办法,或者有没有能对付他们的重武器?”二海说道,

“你现在过得怎么样,民兵排比以前强点了吧?”江志国没有回答二海,又问到:

“还行吧,自从上次打伏击后,他们也不在怀疑我了,还把我当战斗典型要在整个分区宣传,参加战斗的三个村的民兵排在战斗结束后各分到了两支三八大盖和40发子弹,其他的都补充到八路军的队伍里去了”二海说:

江志国微微点了点头,起身说:“你没吃早饭吧,来一起对付点吧,昨天剩的。”

二海一看江志国锅内的大鹅,咽了下口水说:

“师傅不是我夸你,你就是有本事,在这什么都不缺,老百姓和八路军现在都要断伙了,就等着秋收补充一下呢,你居然还能吃上大鹅,待遇真不错。”

“难啊,小鬼子也盯着呢,你们也不能只盯着地里那点,地主家里不是有得是吗,你们得想办法从地主手里把粮食弄出来才行,要不小日本就要出手了。”江志国边点火边说:

“不行,我们是老百姓的队伍,怎么能从百姓手里抢粮食呢,连长说了,地主也是老百姓,地主的粮食只能借,不能抢,不给就去做工作,工作做不通就再想别的办法,反正就是不能抢。”二海说道,

“人都饿死了还做什么工作,共产党有时候真是死板。”江志国说,

“对,你要是当我们纵队司令就好了,什么都不用愁了。”二海说,

“胡扯,我要是那块料还用在这躲着了。”

“那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呀?”二海边吃边说,

江志国仰头看了一会洞顶说:

“今晚12点,带上你全部人,外加4匹马到黄草岭等我。”

“到那等你干什么?”二海问,

“给你补充点武器装备。”

“那太好了,我就知道师傅有货,都什么武器装备还得用马拉,是不是有山炮呀?”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对了,不要告诉其他人。”

“好咧,保证按时到达,那我先回去了。”二海抹了抹嘴起身走了。

夜里12点,二海带着他的人马来到了黄草岭,离很远时就听到了狗叫声,江志国在石头后面吹了声口哨,二海回了一声,江志国便从石头后走了出来,二海等人迎了上去,地雷跟在江志国的身后。江志国将他们领到了藏武器弹药的地方,扒开上面的覆盖物,二海等人一见这么多武器,兴奋极了,肩扛手拿,机枪、迫击炮等都捆到了马背上,带上了所有的东西,一起悄悄地返回了刘家沟。

回到刘家沟的时候天已经快亮了,民兵们进了一个大宅院,将武器弹药堆在了院子里,顾不上休息便拿着武器摆弄起来,二海递给江志国一把椅子,接过了江志国的步枪放在了一侧,给江志国点着了一支烟。江志国问到:

“这是你家?”

“不是,我要是有这家底还用去去当兵,这是以前村里地主的,后来八路军来了,地主便扔下房子卷铺盖跑了,现在我们当村委了。”二海接着问:“师傅,这些东西你搁哪弄的呀,这么多。”

“前些日子国军一个连在黄草岭阻击鬼子,我正好也在那等鬼子,他们打完了,我替他们打扫的战场。”江志国边抽烟边说,

“听说那次阻击战中国军的一个连全军覆灭,没一个活的,鬼子把国军那个连长打死后,脑袋都给砸烂了,真他妈的不是人。”

“那连长真是个爷们,用不到一个连的兵力就敢阻击鬼子的一个炮兵中队和伪军的两个步兵连,不过也挺惨的。”其他人附和着说,

“对”

江志国说完便倚在了椅子背上想:那场战斗已经结束了,国军连长江志国已经在那次阻击战中英勇地牺牲了,世上再没有江志国这个人了,以后自己要改名叫“江南”了,一个专门抗日打鬼子的江南。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七章 武装民兵
“这些东西怎么分?”二海看着大家期盼的眼神问江南,

“大家先休息一下再说。”

“还是先分分吧,要不大家心理都不踏实。”二海紧跟着说,

“那好,你们现在所有的人都换成三八大盖,不够的用中正,三八大盖的子弹全部均分,中正的子弹每支枪留100发,留下1挺捷克机枪和300发子弹,每人补齐1个钢盔、1把刺刀、2个手榴弹和1个水壶,个人再取一些零用品,像腰带,弹盒什么的,再给上次参加安家林战斗的两个民兵排各3支中正步枪,300发子弹,剩下的全部都交给纵队吧。”江南说,

“为什么我们不全都用中正步枪,他打得远,威力还大。”有人问,

“中正步枪的威力虽然比三八大盖大,但精度不如三八大盖,而且后座力大,声音大,子弹不好搞,我认为三八大盖更适合你们,如果你们不愿意用就换中正吧,我没意见。”

“我师傅说的对,他是射击专家,他说的话肯定没错,你们看我都改用三八大盖了,上次战斗一枪一个,绝对有准头。”二海站起来向大家解释。大家一看排长都这么说了,便不再作声,由金奎领着开始分武器弹药。二海给江南递过一杯热水,说道:

“我们有这么多枪,把民兵排扩大一下好不好,弄个民兵连也差不多了。”

“暂时还没这个必要,兵在精而不在多,目前这个形势你这些人正好,多了没用。”

“好好,你先吃点东休息会吧。”二海说着拎着江南的枪将江南领进了一个房间里,

“你先在这休息会吧,我叫人给你送点饭过来。”二海说着退了出去,江南解下身上的东西,躺在了火炕上。过了一会儿,一个妇女给江南端进一碗粥,江南喝了粥便睡下了。

很长时间没有在坑上睡过觉了,这次一下睡了5个多小时,起来的时候已经10点多了,江南来到了院子里,地雷在门口趴着,一个民兵马上端来了洗脸水,江南洗了洗后问到:

“二海呢?”

“他去送枪了,还没回来。”民兵回答,

“你叫什么名子?”

“我叫金刚,因为人长得瘦,他们都叫我金刚钻。”,民兵笑着回答,

“好名子,其他人呢?”

“都在后院擦枪呢。”金刚倒了水,边走边说,

“你不用管我了,忙去吧。”

“排长说了,你是他师傅,也是全排人的师傅,以后我就侍候你了。”

“不用,我在这又住不了几天,再说我也不是什么大官,还得配个勤务兵,你去忙你的吧。”江南说完便走向了后院。到后院一看,这里真是热闹,民兵们正在忙着,有擦枪的,有擦子弹的,有往子弹袋里装子弹的,有练瞄准的,可能是大家以前没有枪,一下子有了,有点太兴奋了,回想自己第一次拿枪,也是这个样,兴奋得连觉都睡不好,半夜还要起来摸摸枪。民兵们看到江南来了,都站起来和他打招呼,

“师傅,你来了。”

江南忙纠正:“你们别这么叫,我可不是你们的师傅。”

这时金奎走了过来说:“二海说了,你是他师傅,也就是我们的师傅,以后我们都跟你学枪。”

江南忙说:“学枪可以,不用叫师傅,都是为了打鬼子,没什么师傅不师傅的,你们别听二海瞎说。”

“师傅你别谦虚了,排长的枪我们都见识过了,普通的三八大盖经你一改,都能打中600米的葫芦。”一个民兵说,

“师傅你看有时间也帮我们把枪上装个瞄准镜吧。”又一个民兵说,

“哪有那么多镜子给你们改,再说带瞄准镜的枪只适合打冷枪用,平时战斗不如不带镜子的。”江南一看自己招架不住他们,边说边离开了。

回到了自己的屋内,江南把自己的步枪和手机都简单的擦了擦,整理了一下子弹和其它装备,便坐在门口的椅子上逗地雷玩。过了一会儿,二海领着几个人回来了,其他人都去了后院,二海搬了个小板凳坐到了二海的对面。

“师傅,下一步我们怎么办?敌人一下来那么多,我们可抗不住,八路军可能要化整为零,分散到山里躲一下,要不我们也躲一躲吧?”

“躲是肯定要躲的,不过也不能闲着,得给鬼子添点堵,不能让他们消停了,你马上派人去摸摸下峪村、凤凰庄据点和三友村碉堡的具体情况,包括有多少人,多少枪,活动规律等,要快,然后找个熟悉山里情况的人带我到东面的山里转转。”

“好的,我马上安排。”二海答应一声便到后院去了。不一会儿,金奎带着一个人来到了江南面前说:

“师傅,二海说你要进山看看,让我给你带路。”

“你对这附近的山区都熟悉吗?”

“我从小就在这长大,周围百十里的地界我都熟,你要找哪吧?”

“那好,你给我在东面或北面5里地到10里地的范围内找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带我去看看。”

金奎想了想说:

“从这向东大约3里地的地方有个叫葫芦套的地方,三面环山,进出只有一条路,周围没有村庄,就是离这近了点。”

江南拿出地图看了看,地图上没有标注这个地方,便说:

“先去看看吧。”

说完回屋取了手枪、匕首和水壶跟着金奎二人一起上山了。上山的路比较好走,路是修过的,两侧的山坡上都是石头和杂草,来到了葫芦套,江南看到这里原来是个采石场,因为里大外小,像个葫芦,所以得名,因为采石的缘故,采石场四周都被挖成了十多米高的断崖。江南四周看了看,对金奎说:

“能不能到上面去看看?”

“可以,我给你领路。”金奎答应着便带着江南来到了一个石缝处,自己钻进石缝里一点一点地爬上了悬崖,江南也爬了上去,举起望远镜四处观察。这里已经能看到山下的村庄和进出葫芦套的道路了。江南又向更高的山上爬了一段后,便带着金奎二人回村了。

吃过午饭,江南将二海和金奎叫到了一起说:

“据点和碉堡的情况摸得怎么样了?”

“人派出去了还没回来,估计得晚上了。”二海回答说,

“下午找个100米的靶子,全排人员每个人打5发子弹,记好成绩排出个顺序出来,看看你们的水平。”

“师傅是不是要重点培养几个人呀?”二海问,

“不是,我摸摸底,你们准备一下,到时叫我一声。”

二海和金奎答应一声便到走了。

第八章  拔据点一
下午5点多的时候,二海来叫江南,把江南领到了村后的一个打谷场上,江南一看,全排民兵都背着枪站好了,很多老百姓听说要比赛打靶,都来看热闹,打谷场对面大约100米的地方树着一个靶子,上面画了些圈。二海给江南拿了个板凳坐了下来,说:

“师傅,开始吧?”

“开始吧,不用记环数,上靶就算。”江南对二海说,

二海走到了民兵前说:“听我的命令,让打再打。第一个人金奎。”

金奎走出队伍趴到了场中间的一块凉席上,将枪架在了前面的板凳上开始瞄准射击。江南看到有的民兵打靶很老练,像受过训练的,有的很紧张,一看就没打过枪。一会全部人员都打完了一遍,江南让二海集合队伍,拿过了一支步枪,走到了队伍前面,简单地向民兵们介绍了一下步枪的操作,又示范了一下各个状态下瞄准射击的动作,讲解了一下瞄准的要领,然后让金奎带领大家反复练习,自己便回到了院子里。一会儿功夫,二海拿着一张纸也回来了,坐到江南身边跟说:

“结果出来了,全部上靶的6个,上4发的有6个,上3发的有11个,上1发的有7个,1发没上的有2个。”

江南点了点头问到:

“这里有没有身手比较利索的?”

“师傅指的是哪一方面?”

“比如说会武术的,比较能打,又比较机灵的。”

“武术大家都会点,比较能打的要数刘明海了,但他人高马大的,谈不上机灵,金刚比较机灵,但是也比较瘦小。”

“金奎怎么样?”

“金奎就知道种地,要是他机灵点,排长早就是他的了。”

“三个班长怎么样?”

“金奎是副排长兼一班长,你知道的,二班长刘明海,能打、能吃、能睡,就是不愿动脑子,三班长刘德武,跟我一起当过伪军的,以前是个迫击炮手,一般化个人。”

“这样,吃过晚饭骨干集合一下,我们一起讨论讨论拔鬼子据点的事。”

“我把人全集合起来你安排一下不就行了吗?”

“不行,我是个外人,指挥你行,指挥其他人可不行,咱们一起研究一下,我帮你们出出点子,具体怎么干还是你们自己定。”

“师傅你别客气了,我们都看出来了,你有学问,会打仗,我们全排都听你的肯定没错。”

“别,我们还是骨干聚在一起研究一下,然后你们再自己安排吧。”

二海看拗不过江南,便去安排了。

吃过晚饭,二海、金奎和二个班长都来到了江南的屋子里,江南见人来齐了,分了一圈烟,自己点了一支烟,抽了一口说:

“咱们今天主要是商量一下袭击鬼子据点的事,出去侦察的回来了吧?”

“回来了。”二海说:“据点里的情况和以前掌握的一样,每个据点有一个班的鬼子,一个班的伪军,还加一个做饭的,两挺机枪,碉堡里的情况摸不清,四周都拉了铁丝网,挖了壕沟,架了鹿柴,壕沟里还埋着地雷,里面进不去人,不过从外边观察,里面大约有一个班的鬼子和两个班的伪军,顶上有重机枪和迫击炮”

“我们的人进过据点没有?”

“下午进了下峪村的据点,据点设在村里张姓的宗堂里,小毒龙假装地主家的管事,给鬼子送了2只鸡去,里面的情况也看了个差不多,鬼子睡在正屋里,伪军睡在南面的屋里,做饭的睡在西面的屋里,弹药都放在各自睡觉的屋里。”

江南想了想自言自语地说:

“要是有什么办法不声不响地就能把这些鬼子弄死就好了?”

“有哇,我们有人会作*,给他们下到饭里不就结了,到时我们进去一刀一个,那才解恨。”二海接了话,

“哪个会造*?”

“小毒龙,他以前在县城里就是个混子,净会些下三烂的本事,后来因为得罪了宪兵队长张福的儿子张海军,在县城混不下去了才过来参加了游击队,我改造了他好长时间过去除了他身上的那些痞子习惯,今天就是派他出去打听的消息,他以前就造过*,可以把他叫来你问问他。”

“好的,叫来看看。”

二海使了个眼神,三班长刘德武便出去了,不一会儿功夫,领回来一个瘦瘦的青年,只见他头发稀少,两眼冒着贼光,眼球滴溜儿乱转,如果再跨上个盒子炮,整个一汉奸形象,江南看了看问到:

“你叫小毒龙?”

“是的,师傅。”

“别叫我师傅,听说你以前做过*?”

“嗯,那时在城里混,大家都做,有些时候能用上。”

“做起来复不复杂?”

“不复杂,只要买一味叫曼陀罗花的中药就可以了。”

“人吃了以后多长时间起作用?”

“只要够量,吃上立马就能放倒。”

“迷香行不行?”

“行,不过得加大药量,在封闭的房间里,效果肯定要差一些。”

“放倒后多长时间能醒?”

“至少半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

“做迷香得多长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