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鸣宫阙-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八公主说得诚恳,陶君兰心中一动,便是不由得也笑了:“是我见外了。我错了。我给你赔礼道歉。”
  八公主顿时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起来。一时之间倒是将先前那些伤感去了大半,掏出帕子来按了按眼角,又嗔怪着埋怨:“都是你不好,好好的说起伤心事来。叫我哭红了眼睛,一会儿可怎么去见人?”
  陶君兰笑道:“那就说尘土迷了眼睛。”
  八公主被陶君兰的促狭弄得直摇头:“你呀你呀;!不跟你说了,我去敷一敷眼睛,你且先回去陪她们玩着。不然一会儿她们不见我们,该抱怨了。”
  陶君兰于是便是先走了一步。自然也就没看见八公主在她走后又哭了一场。
  八公主的侍女待到八公主哭完了,这才轻声安慰道:“主子也别太伤心了。不然驸马知道了又该心疼了。”顿了顿,又忍不住抱怨:“这九公主做事儿还是不靠谱,前前后后,连累公主多少回了?亏得主子您心宽,换成是奴婢早就不乐意了。”
  八公主摇摇头:“别说了。且不说她并非有意,只说她和二哥如今走得近,又是陶侧妃的弟媳,就不该再说这个话了。没得坏了情分。那孩子……是真和我没缘分。”
  侍女便是不再说话了,只是心里兀自愤愤。
  八公主见状,便是提点了一句:“母妃也说要和二哥打好关系。将来说不得那就是我们的依靠了。”
  侍女是当初英嫔调拨过来服侍八公主的,是仔细调教过的。眼界自然是不窄,被这么一点拨,顿时明白了其中的深意,讶然道:“难道英嫔娘娘觉得——”
  “嗯。”八公主应了一声,又吩咐:“快帮我重新上些粉,耽搁了太久总不妥当。”
  因陶君兰帮着掩饰了几句,所以八公主消失了这么久功夫倒是也没人多想什么。待到八公主来了,四人又抹了一阵叶子牌。
  抹牌的时候八公主却是突然说起了一件事情来:“听说宫中又要张罗选秀的事情了。”
  陶君兰微微一怔,捏在手里的牌也忘记出了:“选秀?不是好些年都没选了?”
  “正是因为好些年没选了。今年不知道怎么提了上来,请示了太后和皇后,便是定了下来。父皇也没什么异议。”八公主笑着细细解释几句,又催促陶君兰:“快出牌。”
  陶君兰出了牌,心思却有点儿不太平静了:按说是该三年就要大选一次的。不过之前因了国丧皇帝下令停三年,后头又因为天灾频繁不愿意劳民伤财,所以也没选。现在皇帝年岁上去了,身子骨也不如之前好了。她还以为选秀这种事情应该是不会再有了,谁知道现在突兀的提了上来。
  八公主像是看出了陶君兰的心思,“扑哧”一笑道:“就算父皇不多留,也可以赏给王公大臣啊。就是几个王爷皇子身边,也可以赛些人。”
  陶君兰想想也的确是这个道理,当下倒是没再多说这事儿了。选秀也好,不选秀也好。这事儿都轮不到她来管,最多意外一下也就作罢了。
  至于给不给李邺塞人——待到选上来,少说也是明年夏天的事情了,还有大半年呢。
  只是她心里琢磨着若到时候给李邺指几个人,她也不得不支持李邺留下来。一则是端王府附近女主子太少了,二则也是因为姜玉莲现在身子不行了,以后怕是好长一段时间调养不过来,根本也没法子服侍李邺。太后肯定首先就得指了人过来。
  许还等不到选秀呢。陶君兰嘲讽的想,心里微微叹了一口气。这种事情,她再不乐意,也没法子阻拦。毕竟所有女人都是如此,就连皇后不也如此?更别说她了;“宜妃这次回宫倒是十分风光。”八公主忽又提起宜妃和九皇子来:“到底是老来得子,父皇对这个九弟倒是十分的喜爱。就是七弟和八弟也是比不上了。”
  七皇子和八皇子,今年一个十四,一个满八岁。之前皇帝最疼的儿子算是他们两个。当然,也许是因为只还有这两个皇子留在宫里的缘故。
  七皇子的母妃懿妃和八皇子的母妃如贵嫔,也因为这个平日里还算得宠。
  其实如果不是前几年风头正健的贵妃忽然病故,其实应该是贵妃最受宠的。不过可惜的是,贵妃和李邺的母妃一样,是个命薄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若贵妃不是突然去了,那皇后就该头疼了。皇帝封过两位贵妃,一个了李邺生母顾贵妃,另一个是王贵妃。王贵妃手段不错,一度能于皇后分庭抗礼。只可惜……
  这话题有些扯远了。陶君兰便是收敛了心神不再多想,只顺着八公主的话道:“我前两日进宫一趟,倒是见着了宜妃。我瞧着比生产之前颜色更好几份。可见月子里调养得不错。”
  八公主儿微有些讥讽的意思:“可不是?真不知道她在那荒郊野岭的地方,到底是怎么安心下来坐月子调养身子的?换成是我都要愁死了。”
  陶君兰笑了笑:“许正是因为知道不好好调养就彻底失了机会,她才不得不如此呢。”不过能趁着这个功夫好好调养,却也说明宜妃的确是个聪明的。
  “宜妃刚回宫没多久,父皇就去翻了好几回的牌子了。从这个势头看来,只怕宜妃又要得宠了。”八公主言道,眉头微微皱着,似乎有些不乐意看见这样的情形。
  一直不怎么开口的九公主笑了笑:“不管是谁得宠,又关咱们这些公主什么事儿?八姐,你说是不是?”
  八公主凝视九公主片刻,展颜一笑:“正是这个道理,却是我太无聊了才操心这些事情。”
  陶芯兰也笑着插话进来:“对了,你们听说没有?衡国公府的三爷已经是撑不住了。那嫡出的三小姐,也一直被汾阳侯求婚,衡国公可是气得跳脚。”
  这事儿却是众人都知晓的,当下四个女人便是叽叽喳喳的说开了。
  八公主“哈哈”大笑,一脸快意道:“该,衡国公平日走路都一副傲气得不行的架势,如今他可算是吃到了苦头了。”
  “说起来,听说老衡国公夫人情况也是不好了?若真如此,那岂不是那嫡出三小姐要守孝三年?真这么着,那可是就耽误了。”九公主略有些好奇的言道。
  陶君兰笑着摇头:“衡国公如今操心的却不是姑娘守孝是不是要耽误,他该操心的是,真的老衡国公夫人去了,皇上要他丁忧怎么办?不仅是衡国公本人,还有他那几个儿子,可都是要丁忧的。”
  这么一来的话,朝中衡国公府的人,至少得去一大半。剩下的也都是些旁支和关系稍远的了。
  若是再有人趁机打压一下衡国公府,那可是事半功倍了。;
  第一卷 第474章 亲人

  回去的路上,九公主因了不同路,所以倒是没和陶君兰一路。反倒是陶芯兰笑嘻嘻道:“我和姐姐坐一辆车。回头再让他们绕回去。”
  陶君兰听了这话就忍不住的笑起来,轻轻捏了一下陶芯兰的脸颊:“这么做还不如干脆就在我那儿用饭算了。叫人回去通报一声,就说我留你用饭了。”
  陶芯兰也不客气,当下就应承下来。随即跟着陶君兰上了马车,也不肯分开坐,非要挨着陶君兰,将头也靠在自家姐姐的头上。
  面对陶芯兰这样依恋撒娇的行为,陶君兰自然是不会拒绝,反倒是爱怜的替陶芯兰将头上有些松动的簪子重新扶好。
  “姐姐。”马车行出了一段路程后,陶芯兰忽然开了口打破了安静。
  陶君兰应了一声:“嗯?”
  “端亲王妃没了,肯定是要重新给姐夫选个王妃的罢?”陶芯兰的声音有些轻,却又异常的清晰。甚至于连马车轱辘转动的声音,马蹄踏在地上的声音以及熙熙攘攘的人群发出的声音也是没能将她这一句极轻的声音给压下去。
  陶君兰沉默片刻,仍是轻声的回应了:“应该是如此。”
  陶芯兰直起身子来,看住了陶君兰的眼睛:“那姐姐你想不想做这个端亲王妃?”
  陶君兰一怔,与陶芯兰对视半晌后缓过神来,第一个反应就是垂下眼皮遮住自己眼睛,只装作往下面看:“说什么胡话?真是没长大的孩子,想起一出是一出。”
  她这么说,是故意想要将眼下这肃穆的气氛给转换过来。不然,她会不自在。而且,她也无法面对陶芯兰的目光——对着自己妹妹那样澄净的目光,她是真做不到自然无比的撒谎说出违心之言的。
  所以,无法回应,只好这般的转移话题。
  可显然陶芯兰并不给她这个机会,反倒是又巴巴的追问一句:“到底是想不想?”
  陶君兰避无可避,只得苦笑的看向陶芯兰,语重心长道:“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你说想就能得到的。我想父母能活过来,可是能实现吗?我想回到陶家没出事儿的时候,可那又可能吗?我是什么身份?难道仗着王爷的宠爱,我就可以肆无忌惮了?就可以痴心妄想了?人都说知足常乐,我现在,就该做到这一点。”
  之所以说这样的话,也算是变相的表明了她的意思。想来凭着陶芯兰的聪慧,必然是能够理解的。
  “为什么说是痴心妄想?”陶芯兰却是一派执拗:“我能帮你,大哥也能帮你。若真的想,未必就不能成事儿。”
  陶君兰微微皱了皱眉,不知道陶芯兰从哪里来的这些执拗念头。她怕陶芯兰真将这事儿一直挡在心上,便是故意摇头:“不,我不想。就算我想,现在也不是时机;。你恐怕不知道,太后其实已经在选新的端亲王妃了。”
  陶芯兰是真不知道这个事儿,当下“啊”了一声,便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她心里也是十分清楚,太后的名单里必然是没有陶君兰的。
  要说失望自然是有的,可更多的却是不甘和愤愤:“为什么?姐姐你到底哪点不好了?我就不信,还有谁能越得过你去?太后都选了谁?我非要让这些人一个都不愿意不可!”
  陶芯兰这话里的意思,再赤裸裸不过。
  看着陶芯兰发狠的样子,陶君兰只觉得心里微微一疼,又有些淡淡的暖。不过最终她还是摇头:“不可以。你若真这么做,那便是要叫我死无葬身之地了。”
  陶芯兰气得咬唇,半晌才悻悻道:“我看你就是软弱!你就是被端亲王惯了迷魂汤!”脾气上来了,她甚至连姐夫也不叫了。
  陶君兰叹了一口气,皱眉解释:“你怎么总是这般顾头不顾腚的?你仔细想想,若这个时候被坏了这件事情,太后会觉得是谁做的?太后本就不喜我,你又不是不知道,怎么还跟着瞎起哄?我若是真做得过分了,太后就算非要逼着端亲王去母留子,也未尝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你仔细想想,眼下的局势我到底该如何?”
  陶芯兰被自己姐姐这么训斥一句,倒是半点没有羞惭之色的。事实上,她现在已是完全的被陶君兰分析的情况给占住了心神。
  她仔细反复的将陶君兰说的这些话都重新想了一遍。最后颓然的发现一个事实——的确像是陶君兰说的,这事儿并不是那样简单。
  只是到底还是觉得心中不甘心,她咬唇道:“难道就这么放弃了?大哥如今也算是不错了,难道都不能给你撑腰?刘氏好不容易死了,若再去一个端亲王妃,下次可不一定还有这样好的运气了。”
  陶芯兰心里自然也是想过到时候再除掉人就是了。不过想来想去,这话到底是没说出口。她到底不是那样狠辣之人。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这句话还是陶君兰当初教会她的。
  知道陶芯兰这是在替自己担心,陶君兰纵然心头难过却也是忍不住的露出了笑来,柔声道:“自然也不是这么放弃了。至于机会,其实也没什么可留恋的。再说了,一时半会儿的王妃也未必选得出来。根本不用急于一时。你和静平自然都是能帮得上忙的。不过亲王妃又岂是人人都做得的?”若李邺还是那个哑巴王爷,或许今日的事情也就简单了。她可以说是毫无疑义的下一任端王妃了。
  可现在,李邺却是端亲王。还十分受到皇帝的看重,自然便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见陶芯兰还是不痛快,陶君兰笑着拍了拍她:“好了,不过是维持现状罢了,又不是更差了,你这是什么神态?他对我也是极好了。我还有什么可不满足的?”
  陶芯兰摇摇头:“不是他对你好就行的。”毕竟做侧室和做正室的感觉是根本不同的。同是女人,她对陶君兰的遭遇自然也就更感同身受一些。就好比之前,即便是刘氏都名存实亡了,可是表面上陶君兰还得恭恭敬敬的。是人就会觉得委屈,不是吗?做正室,头都要比侧室抬得高些。
  反正不管陶君兰说得再好,她还是觉得自家姐姐是受了委屈了;。而且还是天大的委屈。如果可以,她自然是不愿意自家姐姐再受这样的委屈。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到底是姐妹,所以虽然陶芯兰话没完全出口,可是陶君兰还是忽然就明白了后面的话是什么。当下笑容更深,却是不再说话了。
  陶芯兰对她的好,她心领了。可凡事不可太贪心,她不能太过得陇望蜀。或许端亲王妃的位置可以用手段得到,可是得到之后呢?太后的猜疑和反感,李邺的为难,以及甚至可能会被破坏了的夫妻情分。这些都不是她想要的。
  为了一个端亲王妃之位,付出这些不值得。
  一时到了端亲王府,陶芯兰却是没再进去用饭。经过这么一事儿,陶芯兰只觉得心情糟透了,完全不想再吃饭了。我陶君兰虽说无奈,却也只得让她回去了。
  陶芯兰临走的时候对陶君兰道:“其实也是大哥提出来让我问问你的。若只是我的话,我会先做了再说。”所以,她心里是十分矛盾的,一面觉得早知道不问,一面却又觉得幸好问了。
  怀着这种别扭的心思,陶芯兰只觉得人更恹恹了。
  陶君兰闻言微微一怔,随后却是一笑:“多谢你们这样关心我。”虽然不能成事儿,可是她心里的慰贴和感动却是无法比的。
  他们姐弟三人,并未曾因为各自成亲了而渐渐疏远,反倒仍是亲密无间。这一点就让陶君兰觉得很欣慰了——尤其是陶静平,丝毫没有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的意思。作为娘家人,给足了她和陶芯兰面子。这样的弟弟,上哪里去找?
  再则,陶静平能想到让陶芯兰问问她的意思,倒是也更是他思虑周详的表现。看着自家弟弟越来越成熟能干,她这个做姐姐的,更是觉得高兴。
  同时,陶君兰觉得替陶家摘掉罪臣帽子的事儿,却是该正式提上日程了。瘟疫来袭之前,陈家说已是找到了一个关键的证人,待到证人入了京就可以上折子请求复查了。
  虽说这事儿因为瘟疫耽了,可是想来现在也差不多了。她打算改日亲自去见一见陈夫人。虽说这事儿其实完全可以让陶芯兰直接回去问,可是出于礼貌和敬重,她自己也是有必要去一趟的。
  不仅她要去,就是陶静平也是该去。
  陶君兰心里盘算着这些事儿,心情倒是格外的欢畅起来。毕竟只要陶家摆脱了这个罪臣的帽子,那对陶静平的仕途是绝对有利益的。到时候发现陶家其实是被冤枉了,皇帝也多少会有一些补偿的心思。说不得她也可能会因为这事儿得到一些好处。
  再加上刘氏临死前的折子,再想想法子,就是端亲王妃这个位置,她也并非是真的一点胜算也没有。
  不过,前提还得是如何摘掉陶家罪臣的帽子。
  傍晚李邺回来,陶君兰与他闲话时候说起八公主告诉她的要选秀的事儿,又忍不住微微有些担忧:“你说,这瘟疫刚过,流民都没完全安顿好,就要开始选秀。会不会让百姓觉得——”
  李邺点点头:“只怕会激起民怨。”;

  第一卷 第475章 内幕

  不管是不是会激起民怨,这选秀的事儿到底是定下来了。是太后提了头,然后顾家联合了大臣上的折子。毕竟,皇帝自从登基以来可是一次也没选秀过,所以即便是时机有些不对,可是却还是合情合理的。
  就在选秀消息传开来的第二天,衡国公府上却是突然敲了丧钟。
  陶君兰随后就得了消息,说是衡国公,不应该说是衡国侯府上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没了两个人。一个是老衡国公夫人,另一个是衡国侯的三儿子。
  陶君兰自然是诧异,便是问前来禀告的丫头:“那外头可说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这死得太巧了。要说没什么特殊的缘由,她可不信会死得这样巧。就前后不到一个时辰哪!
  消息是李邺让人传回来的,叫她准备好两份丧仪给衡国侯府送去。毕竟那是皇后的亲戚,名义上李邺都还得叫一声舅舅的。面子上也得做像了。
  “听说和汾阳侯有关系。”那丫头也是知道得模糊,就听了那么一两句,根本就是什么都没听出来。能答上话也已经不错了。
  陶君兰点点头,知道丫头肯定也不清楚,就没再多问。只叫了红螺来:“去,准备两份体面的丧仪,我一会儿亲自给送过去。”叫下人送过去肯定是不妥的。既然要做样子,那索性就做像一些。
  顿了顿,她又叫了碧蕉来吩咐:“差人去问问九公主去不去?若去,我们正好一起。”路上也有个伴儿。去了更是有个伴儿说话。毕竟你人都去了,总不好不坐一会儿。总要上柱香才好走。
  一时准备好了丧仪,九公主那头也回了话,说是一会儿让陶君兰过去捎带她。
  待到换了一身素淡的衣裳,又摘了金首饰,陶君兰这才出门。九公主同样也是差不多的打扮,两人碰头后。少不得也要悄悄议论一番。
  九公主便是问陶君兰道:“不知道这衡国侯府是怎么回事儿?怎么一下子死了两个?这丧事可怎么办?”
  陶君兰摇摇头:“你二哥叫人通知我的时候也说得不清不楚的,我心里也糊涂呢。至于丧事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只能是一起办了。总不能一直放在那儿。虽说如今天气不热了,也不怕尸体臭了。可是总归不妥。不过,肯定还是老夫人的丧事为主,那位三爷么……”
  九公主点点头,没再多问了。
  陶君兰想着李邺的话,便是又问九公主:“最近你过得如何?静平可没欺负你吧?若他欺负你了。你只管差人告诉我,我去收拾他去。”
  九公主笑了笑:“静平很好。并不曾欺负我。”
  陶君兰也是笑:“静平想必你也了解了。虽说有些执拗的脾气,不过也还算温和的一个人。他若脾气上来,你先让一步,待到回头他自己琢磨过来了,必然是要跟你道歉的;。”
  九公主想起陶静平这些日子冷淡的样子,心里有些黯然,勉强笑了笑:“嗯,我知道。”
  陶君兰将九公主的神色看在眼里,顿时觉得不对劲。便是不由自主的问了一句:“你和静平怎么了?莫不是闹别扭了?”待到话都出口了,她忽然才回过神来,这样问却是未免太唐突了一些。
  九公主看了一眼陶君兰,笑容越发勉强了:“没有闹别扭。一切都很好。”她和陶静平,哪里算是闹别扭?就是她想闹,也得陶静平理会她才是。想想现在二人相处的情况,九公主只觉得嘴里发苦。
  九公主不肯说,陶君兰自然也不可能勉强,当下叹了一口气轻声道:“纵然闹别扭也没什么。我和王爷也闹过别扭。不过这种事情,事后大家各自退一步也就好了。他脾气倔,你就先让一步。你们两仔细的再谈谈,也就迎刃而解了。”
  她是真心实意的想要帮着九公主与陶静平。
  只是九公主却不知道到底听进去没有。因为没等九公主再说什么,马车就停了。衡国侯府已经是到了。
  一下车,陶君兰就看见了门上的白灯笼和白对联。
  当下让小厮先将丧仪送上,她这才跟九公主随着婆子往里头走——她们主要是来吊唁老夫人的,至于那个三爷,却是不适合她们女眷去了。
  老夫人自然已经是装殓好了,穿了品级大服,头戴金冠,口含宝珠,两手各握了珍宝,和目躺在棺材里,倒是真有那么几分慈祥的味道了。
  陶君兰一进去就看见了沛阳侯夫人。她正跪在那儿呢,毕竟老夫人是她的嫡母不是?
  上了一炷香,又磕了头,陶君兰便是和九公主站在一旁。不多时沛阳侯夫人身子一晃,陶君兰便是上前适时道:“母亲这是怎么了?怕是跪得久了身子受不住了。不若歇一会罢。不然回头还得让人分神照顾你,岂不是添乱?”
  作为女儿,陶君兰说这番话自然是没有半点违和的。当下其他人也是只能开口劝了沛阳侯夫人几句。
  沛阳侯夫人也就顺势起了身,然后让陶君兰扶着她去耳房休息片刻。
  “母亲来了多久了?”陶君兰压低声音问道。
  沛阳侯夫人摇头道:“也没多大一会儿。比你们早大约半个时辰。”
  陶君兰闻言便是有些失望:“那看来母亲也不知道里头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了。”
  沛阳侯夫人摇摇头:“谁说我不知道了?昨日我就知道了。是汾阳侯逼婚闹出来的事儿。”
  “逼婚?”陶君兰讶然的重复一遍。只觉得不可思议:这本就没有定下亲事,何来逼婚一说?
  沛阳侯夫人嘲讽一笑:“也不知是谁给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