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鸣宫阙-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桃枝听了这话,面色自是更加古怪了:“你们这些千金大小姐,真不知是怎么想的。你这样的想法,太天真了些。”话到了最后,桃枝的语气里已经是掩饰不住的鄙夷和嘲讽,以及失望。
  陶君兰却是淡淡一笑。天真与否,关键在于自己怎么看。她自己清楚,那不是天真,而是自信。对自己弟弟的自信,对自己父亲的自信。她相信,当年父亲能做到的,弟弟同样也能做到。因为,弟弟的才华不比当年父亲差!
  不过,桃枝这样的失望,倒是也让陶君兰是始料不及的。一个念头冒出来,倒是让她觉得事情一下子合情合理起来:桃枝这样失望,除非是因为这件事情若成了,对她有莫大的好处。可是凭着二皇子的态度和现在的能力,陶君兰觉得不大可能。除非,事情的背后有另外一个人在操纵这件事情。
  当下,陶君兰笑容更甚,深深的看了桃枝一眼;“殿下并不糊涂,桃枝姐姐不要身在朝营心在汉。哪怕你再觉得不会对殿下有所伤害,可是也会让人无法信任你。”
  桃枝面色一变,有些难看起来。
  陶君兰越发的肯定自己的猜测。当下也就没再说什么,淡淡一笑转身离开了。
  然而背后桃枝却是忽然一把拉住了她,不肯让她离开。
  陶君兰回头,蹙眉看着桃枝咬牙切齿的样子。
  “既然你不肯答应殿下,又为何还要留下来?还是说,你在放长线,钓大鱼?你想吊着殿下的胃口,好让殿下再也离不开你才甘心?”桃枝讥讽的笑着,语气刻薄如刀锋一般:“你不是口口声声说自己想要过平头百姓的生活?那就干脆自请出宫好了。相信,太后看在殿下这么难受的份上,是会同意的。”
  陶君兰无暇去顾忌桃枝的语气,因为此时此刻,她已经被桃枝说的内容给震撼了。
  桃枝的话,让她说不出话来,她甚至隐隐的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了,既然留下来互相再看见都是一种折磨,那何不干脆走得远远的?
  一时之间,这个念头几乎是如同魔根一样盘踞在了她的心中,在不断的扩大,加深……
  离开,似乎真的是一个最合适最好,也是最简单的解决方法。
  陶君兰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却是没看见桃枝面上那一瞬间,一闪而逝的冷冷笑意。
  桃枝心里清楚,陶君兰已经被她这番话打动了心思。若是要成功,只需要再给一点点的诱惑……;
  第一卷 第81章 支持

  陶君兰是真的动心了。
  但是这件事情并不是一件小事儿,她思虑了很久,始终有些拿不定主意。而且,即便是真要这样做,也有不少的问题:至少,得先和陶芯兰说一声,还有青姑姑那头,也不可能没一个交代就走了。甚至二皇子那边……
  犹豫许久,陶君兰还是忍不住托人给陶芯兰带了口信。
  陶芯兰倒是来得及时,口信送出去不过两天就寻了个机会过来了。
  “姐姐寻我有急事儿?”陶芯兰时间也不多,也不敢耽搁忙就直接问道。
  陶君兰自然也知道陶芯兰时间紧迫,忙将陶芯兰拉到屋里,低声将自己的打算说了:“我想出宫去。”
  “出宫?”陶芯兰一惊,下意识的打量打陶君兰一眼,“好好的怎么要出宫?”随后想到一个可能,顿时一惊:“姐姐是犯了宫规?”宫人不可能随意出入宫廷,进来了除非就是年限到了或者主子的恩德才能放出去,再要么就是犯了严重的宫规。被赶出宫去。可那样一来,出宫是能出宫了,可名声也就坏了,再严重的,就直接带着一身的伤出去了,没钱治,根本就是个死。即便活下来,也没了好日子可以过。
  陶君兰被陶芯兰惊慌的样子弄得有些好笑,又怕她担心,便是笑着摇头否认了:“当然不是。”
  陶芯兰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随后又狐疑:“可是那怎么出宫去?”
  陶君兰犹豫一下,到底没说出事情让妹妹担心,笑道:“你也知道我伺候二殿下,如今二殿下要封王出宫了,问过我们。若是不愿意跟去王府的,可以安排出宫。所以我琢磨着,可以先出宫去,若是有机会寻了弟弟回来,那再好不过了。”
  陶芯兰似模似样的思量一番,最终笑了:“我听姐姐的。姐姐觉得好,我也没意见。”
  陶君兰又不是瞎子,自然也看到了陶芯兰说这话的时候勉强的笑意,以及一闪而逝的不舍。可是事到如今,她还有什么选择的余地?故而当下仍是装作没看见,笑着安慰陶芯兰道:“也不用怕以后见不着了。你想想,宫里不又探亲日么?这会子是没人来看咱们。可是等我出宫去了,我就能在宫门口看你了。比现在还容易,也不用躲躲闪闪的。”
  陶芯兰也笑;“还真是这样。果然还是姐姐想得周到些。”
  这么算来,陶芯兰也算是支持了。其实想想也觉得不错:毕竟,在宫里也不是什么好去处,一点儿不得自由不说,还说不定哪天就生了什么变故……
  送走陶芯兰,陶君兰的心倒是也下了大半的决心了;。只是想着青姑姑那儿……却是又觉得有些为难。
  青姑姑也不知道会怎么看这件事情。而且,青姑姑是不知道她和二皇子之间的事情的。她该怎么和青姑姑说?虽然看着好像也未必就是非要和青姑姑交代一声。可是相处了这些日子。陶君兰心中已经将青姑姑当成了自己的一个长辈,若是真的隐瞒不说……她自己都无法安心。
  结果这么一为难,就为难了好几天。最后还是青姑姑自己开口询问:“这是怎么了?整天愁眉苦脸的?遇到难事儿了?”
  陶君兰先是惊了一跳,随后才摇头道:“不是,只是有件事儿拿不定主意。不知该不该去做。”
  青姑姑眸光一闪,讶然的看了陶君兰一眼,似乎并不明白陶君兰这是什么事儿这么为难。不过随后也没放在心上,爽朗一笑:“这有什么可为难的。你一向是个有主意的,拿定了主意也不见得会改。”
  陶君兰怎么也没想到青姑姑对自己会是这么一个评价,顿时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很快又叹了一口气;“这次的事情实在是太大了。纵然我心中有主意,却也到底觉得不安稳。”
  青姑姑拍了拍她的肩膀,“怕什么?只要是对的,不是做坏事儿,有什么不安稳的。”
  “姑姑,我想出宫。”陶君兰咬咬牙,鼓足勇气忽然就将这句话说了出来。她本还觉得迟疑的,不过现在倒是忽然觉得,早晚都是要说的,又何必再迟疑?最主要的是,她也想听听青姑姑的意见。
  青姑姑被这句话砸得有点儿昏头脑涨的,一时之间根本就明白不过来,反而张口反问了一句:“什么?”
  陶君兰又咬牙重复了一遍。
  青姑姑这才慢慢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顿时就急了;“这是什么话?好好的怎么就想出宫了?”
  真正的原因自然是不好说的,所以陶君兰只摇摇头,含糊其辞:“就是想出宫了。”
  “你是觉得,你的活儿被抢了,以后怕去了王府更没了地位?”青姑姑皱眉问道。“怕什么?有我在,谁敢怎么样?你也不用担心这个。殿下也不是没心没肺的人。总不会亏待了你们这些伺候过他的人。”
  青姑姑这是显然的误会了。陶君兰有些哭笑不得,连连摇头:“自然不是为了这个。一开始我在厨房也做得极好的,一直和姑姑您在一处,倒是我希望的。可是姑姑,我是真想出宫了。”
  “好好的,出什么宫?怎么出宫?”青姑姑皱眉,有些轻恼:“这可不像你,想起一出是一出的。你以为出宫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陶君兰无话可驳,沉默半晌后,仍是坚持:“我真想出宫。也并不是一时冲动。”
  青姑姑眉头皱得越发紧了。思量半晌,才闷声道;“若是真的如此非要出宫去,那我去帮你求求殿下。出宫许是不能,不过去了王府后就容易了。”
  陶君兰只觉得讶然:“您还肯帮我?”话一出口,她才发现自己竟是有些哽咽了,眼睛也是酸胀得几乎要落下泪来。
  青姑姑叹了一口气:“我不帮你谁帮你?不过,这也是你原本就有的体面;。殿下他……总会想着你服侍过他的情分。”在青姑姑看来,陶君兰之所以会如此急切的想要出宫,说不得是真有了什么难处。这么久相处下来,她对陶君兰的情分也是深厚的,自然能帮一把是一把。
  陶君兰低下头去,忙用帕子按了按眼角,不然只怕泪就落下来了。她没想到,青姑姑竟然不问缘由的就肯帮她。这份恩情,直让她觉得心中无比的愧疚。甚至有种冲动要不要将一切都告诉青姑姑,只是最终不肯让青姑姑搅进来,到底是没说。
  抬头冲着青姑姑一笑,陶君兰面上一片灿烂:“出宫这事儿我再琢磨琢磨,姑姑也不必着急。”
  青姑姑心中虽然狐疑,不过却也没多问,只点了点头。
  而有了青姑姑的支持,陶君兰却是至此下定了出宫的决心。她甚至已经想好:太后曾说让她好好想想,只怕这几日就会再召见她一次。趁着这一次,她便是可以趁机去求太后给个恩典。若是太后的恩典,德安宫这头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话说出来了。
  到时候,二皇子也不会觉得为难。
  又过三日,陶君兰果然等到了太后的再一次宣召。
  这一次,却是与之前的两次都是不同的心情。前两次多少都有些忐忑不安和惶恐。而这一次,纵然有些不安,也是怕太后不肯给这个恩典。不过,心情却是急切和期盼的。她有一种直觉,只怕这一次她是能够心想事成,直接出宫的。
  这么一想又觉得有些黯然。一旦出宫了之后,她和二皇子便是再无见面的可能,到时候便是彻底的斩断了所有种种,再无交集。
  这毕竟是她一次对一个男子生出这样一种情愫,所以即便是再怎么理智冷静下定了决心要挥慧剑暂情丝,可是事到临头了,她也无法做到无动于衷,半点不难过。
  想通了是一回事儿,理智又是一回事儿,而感情,更是另外一回事儿。
  是,她是按照自己觉得最好的法子去做了,可是这并不代表她心里就是高兴的,也也并不代表她就没有半点舍不得。甚至于其实这里里头最难过的,是她这个主动挥剑的人。正因为自己的主动,所以承受的不仅是应该承受的那份痛苦,还要背负一份愧疚和自责。
  这样的双重痛楚之下,陶君兰觉得自己每一步都走得艰难。好在,却还算坚定没有迟疑就是了。
  一路进了永寿宫,在进去之间,陶君兰想好了许多说辞。可是真正见到了太后,她却发现准备好的那些说辞,竟是都悄无声息的化作潮水消退了个干净。
  干巴巴的行礼请安过后,陶君兰就已经是完全的无措了。
  倒是太后也没因为她之前的拒绝而有什么恼怒,反而看上去倒是一如既往的和煦;“可想好了?”
  陶君兰“噗通”一声就跪下了,随后伏在地上以额头触地,郑重而又肃穆的回答太后的问题:“回太后的话,奴婢想好了。”此时此刻,她心中一片宁静,丝毫没了忐忑不安,只是静静的,耐心的等待着最终的结果。她伏在地上,努力的让自己什么都不去想,将杂念彻底摒弃开去,深吸一口气后才轻声道:;
  第一卷 第82章 恩典

  陶君兰伏在地上,只觉心中一片澄静,深吸一口气后便是轻声道出自己的决定:“奴婢想求太后给个恩典,放奴婢出宫去。”
  一时之间,偌大的殿室里安静如斯,几乎可闻落针之音。
  一点点湿意缓缓从背脊沁出,又慢慢渗透重重衣衫。陶君兰动也不动,一直伏在地上,额头触着冰凉的地砖,倒是不觉得冰寒,反而她觉得自己的脑中一片清明。
  而太后,垂眸审视着地上泥雕石塑般的陶君兰,眼底渐渐的透出怒意来。
  “陶氏,你不知好歹吗?”太后开口,声音威严冰寒,几乎能将人冻成冰块一般。旁边立着的嬷嬷轻轻一颤,心中明白:太后这一次是动了真火了。之前纵然也有过怒气,可却也是吓唬的成分居多。而这一次,却是实打实的从心底透出来的怒气了。不过,在嬷嬷看来,这一次太后动怒,也着实是这陶氏宫女太过得寸进尺了。
  太后是谁?太后这样尊贵的人,给你一点脸面,你就应该感恩戴德了。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挑战太后的底线。能做皇子的妾侍,说句不好听的,即便你还是二品大员的千金,也是不辱没了身份的。况且,。现在你也不过是个宫女。
  说好听点,叫得寸进尺,说难听点,那就叫给脸不要脸。
  太后问话,陶君兰自是不能不答。当下仍是不动,只诚恳道:“奴婢心知此求太过,也辜负太后一片好意。只是奴婢无法违背本心。且殿下也知此事,若再见面,只恐以后都不自在。”
  太后闻言冷笑:“你是怕邺儿不自在,还是怕你自己不自在?说来说去,到底是你自私罢了。”
  陶君兰无言以驳。
  “你以为,我对你生了一点怜悯,你就能为所欲为?陶家的家教,就是让你得寸进尺,让你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我们?”太后微喘一口气,似乎即便是这样的斥骂之后,仍是薄怒未消。
  此话诛心,陶君兰忙称不敢。太后却是依然冷笑:“不敢?我看你敢得很。你真以为邺儿对你上了几分心,我就不敢将你如何了。你却是痴人说梦!我且告诉你,天下要什么样的女子没有?比你好的也不知凡几。你但凡识趣些,就该毕恭毕敬的次好好伺候着邺儿,而不是该这样做三做四的出幺蛾子!”
  看来,在太后的心中,陶君兰根本就是个惹是生非的人了。更只怕,从此之后太后心中对陶君兰那一点点怜悯之意也没了;“你既想出宫,我若不成全你,倒是显得我不仁了。这既是你心心念念的,那好,就给你这个恩典!但是有一点,从此以后你不许再靠近邺儿半分!”太后声色俱厉,冷道极致。
  陶君兰却是微微的舒了一口气,郑重叩谢:“谢太后的恩典。”
  太后冷笑一声,看了一眼旁边的嬷嬷:“宋嬷嬷,按照规矩,宫人犯错被贬出宫,该有什么规矩?”
  宋嬷嬷面无表情:“杖责二十,扒去宫服直接拖出去!”
  “那好,就这么办罢。”太后悠然的端起茶来轻啜一口,冷冷而笑:“若不给个教训,倒是真当天家是好耍弄的。以后再让别人学了去,这宫里还要不要安宁了?”
  宋嬷嬷应了一声,上前来拉陶君兰。陶君兰再度叩谢太后:“多谢太后恩典。”
  太后轻哼一声,不置可否。
  而陶君兰则已起身,跟着宋嬷嬷低头退了出去。
  出了殿室,宋嬷嬷便是唤来了一个面白无须的太监:“这宫人冒犯太后,按照规矩责罚二十,撵出宫再不得录用!”
  太监应了一声,皮笑肉不笑的冲着陶君兰一伸手:“这位宫人且跟我去吧。”
  陶君兰心知这是自己该承受的,也不反抗求饶,挺直了背脊就跟着去了。其实,太后说得很对。她一开始是有了侥幸心理,也有些依仗的意思。是她自己太狂妄了。她凭什么以为,她就是特别的,太后就会凭着怜悯而答应了她的请求,给一个恩典?
  其实,能这样出宫去,已经是运气好了。陶君兰心里是明白的,太后说的二十杖,已经算是轻巧了。至少性命无忧,不过是受些皮肉之苦罢了。若真照着规矩来,她只怕出了宫门就直接被扔进了乱葬岗了。
  出了永寿宫的宫门,陶君兰便是出声问那公公:“不知一会儿挨了刑罚后,是直接就出宫去呢,还是可以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再出宫去?”
  太监“呵呵呵”的笑了几声,颇有些讽刺的味道:“你还想着回去收拾东西?倒是不必了,一会儿我会派个小太监去帮你收拾的。”
  得了这么一个回答,陶君兰顿时也就沉默了。随后心中不由得苦笑:让人去帮着收拾,只怕等包袱到了自己手上之后,也就彻底的剩不下什么了吧?她纵是不情愿,可是到了这会子显然也没有她说话的余地了。
  罢了,罢了。她也不过是求仁得仁罢了,这是自己选的路,又何必在这会子还怨天尤人?陶君兰想明白了这一点后,自然也就将这事儿彻底的抛开了。横竖,她现在已经不是当初刚破家的时候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宫女了。出宫后,再怎么样养活自己是没问题的。不管是去接绣活,还是去寻个厨房的差事,都是能做的。
  尽管已经做好了准备,可是当趴在那儿第一棍子落在身上的时候,陶君兰还是痛得险些叫出声来。接着第二棍,第三棍……她甚至不得不咬紧了牙关,这才能忍耐住那种棍子落在肉上的那种尖锐而又闷钝的疼。
  陶君兰心中数着数,第五棍子的时候,她只觉得自己浑身大约都被冷汗给湿透了;。等到第十棍子的时候,她模糊的感觉到,只怕腰臀上那一块的肉肯定都烂了,甚至于连痛觉都麻木了。
  后面的十棍子,却已经不像是打在她身上了,而像是打在她的意识上,一棍又一棍的,让她意识涣散,几乎都要昏厥过去。
  等到二十棍子完毕的时候,陶君兰已经感觉不到腰臀以下的部分了。甚至也不觉得疼,只觉得浑身一个劲儿的冒冷汗,忍不住的轻轻战栗。
  恍惚听见有人说了一声“完事儿了,抬一边去吧。”顿时她就不由自主的松了一口气,这么一放松下来,就更觉得眼前发黑意识模糊了。模模糊糊中,感觉有人似乎将她抬到了一边,又似乎有人还替她擦了擦汗。还有人去扒她的衣裳。
  陶君兰下意识的赶忙抓住衣襟。艰难又破碎的表达自己的意愿:“不……”纵然知道对方不是宫女就是太监,可是她还是不想让人看见她的身子。
  “快松开手。”有人哽咽的劝她。
  陶君兰眨了眨眼睛,满心疑惑:怎么听着像是青姑姑的声音?挣扎了一下,到底最后艰难的睁开眼睛,吃力的扭头去看。因为这会子腰臀上都是伤,自然是只能趴着了。所以不转头往后看,是看不见人的。
  没想到果真是青姑姑,陶君兰微微一怔,“姑姑怎么来了?”声音暗哑又虚弱,听着全然都不像是她自己的声音了。
  青姑姑见陶君兰清醒过来,也顾不上心疼了,气急败坏的就是狠狠在她肩上拍了一掌:“你这孩子,怎么恁的糊涂?就算相出宫,也不至于用这样的法子!你看看,都成什么样了!”
  陶君兰勉强一笑,“姑姑别担心,不过是皮外伤罢了。”
  听她这样说,青姑姑顿时更加难受了,心疼得厉害,眼泪都扑簌簌的往下掉,想再责骂几句,可是看着陶君兰惨白的脸色和背后那一片透着血的破烂衣裳,顿时就什么都说不出来了。最后只哽咽着勉强出声:“还没什么?纵然是皮外伤,可没个三个月肯定是养不起来的。”
  陶君兰仍是笑;“我年轻,不打紧的。”顿了顿,又叹了一口气,歉然的看着青姑姑:“只是以后怕是不那么容易见姑姑一面了。”
  青姑姑心里微暖,又是扬起手来,只是到了最后那落下的巴掌到底还是放轻了许多;“你既然知道,还这么做?真是气死人了。”不过随后想起正事来;“好了,现在这些都不打紧。我先给你换件衣裳,上写药。不然等血干了就撕扯不开了,到时候更难受。一会儿我再陪你出宫去寻个客栈,买个小丫头。不管怎么说,你这样出去了,总要安排妥当了才能让我安心。”
  陶君兰还想逞强,却被青姑姑看出来,狠狠瞪了一眼;“你还不听我话了不成?”
  陶君兰心知这事儿怕是不能再更改,当下也就不再勉强,而且她现在的确也是精神不济,只勉强说了一声谢谢,便是又昏沉沉的迷糊过去。因有青姑姑在,这一次倒是彻底的安心下来,不再那么强打着精神,不敢真个儿昏过去。
  青姑姑看在眼里,又叹一声,带着些埋怨:“怎么就这么犟呢?真是个不省心的。”随后又替陶君兰换衣裳,上药擦汗,忙碌个不停手。;
  第一卷 第83章 侄儿

  等到陶君兰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已经被青姑姑安置在了一顶小轿中,晃晃悠悠的出了宫门。
  见她醒来,青姑姑轻轻的伸手安抚似的拍了拍,轻声道:“再睡一会,等下就到了地方了。”
  于是陶君兰又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结果这么一睡,足足就睡到了后半夜。生生被背上火烧般的感觉疼醒的。之前刚挨了打的时候还不觉得多疼,可是现在缓过来了,就觉得背上疼得厉害。几乎是疼得人不能忍受,疼得人忍不住的就痛呼出声。
  陶君兰实在是有些忍不住疼了,咬着唇呻吟了一声。
  “小姐醒了?”一声惊喜的呼喊,接着一个脑袋就凑了过来。十二三岁的样子,面黄肌瘦,头发也是稀疏发黄。一张巴掌大的脸上,只有一双眼睛显得格外的大。大得近乎有些空洞骇人。
  陶君兰惊了一惊:“你是谁?”看环境她已经猜出来,这会子必然已经不在宫里了。可是这个小姑娘,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还张口就喊小姐。倒是让她糊涂了。
  “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