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当悍妇遇到孝子-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林应了就到屋外等候,果然不一时就看见汪枝走过来,看见老林汪枝已经知道继母寻自己来是为的什么事了,虽嘴里说不想另娶,可是这家里少了主母,还是生出许多事来,只是不知道那女子是否真的那么能干?
汪枝挑起帘子走进屋,当听到汪太太说的话时那眉不由皱紧,汪太太也叹了一声:“原本我想着索性就回绝了,可是先是我们这边让人去说的,回绝了也不好。这才叫你来商量商量,毕竟那头也是再嫁。”
这女子,是个什么样的女子?汪枝心里嘀咕一句才道:“这事全由娘决定,娘说要去相看就去相看。”汪太太白汪枝一眼:“这叫什么话,你都这么大了,又娶过妻子,这种事自然是你自己做主。”许是说话急了点,汪太太说完话就咳嗽起来,丫鬟忙递过茶,汪太太就手喝了两口才觉好些抬头去看汪枝。
汪枝见汪太太又咳嗽,倒觉得全是因为自己的事才让汪太太咳嗽,想了想道:“既如此,就去看一看。”汪太太笑的满脸欣慰:“就知道枝哥儿你是最善解人意的了。”听到她喊自己乳名,汪枝倒不好意思地笑笑也就告退。
汪太太叫进老林,和她说了汪枝的意思,让她去安排见面的事。老林如同绝处逢生一样,连连点头答应,转身就去安排见面的事。两边知会过了,就选在三日后观音寺见面,当然不能特意说是相看,先汪枝前去进香,再让老林陪着黄娟过去,就当偶然相遇。
到了约定那日的那个时辰,汪枝到了观音寺,先进大殿里进了香,又到周围闲走几步,这才在僧房里坐下。活了这么大,被人相看也有几回,但还是头一次被商量要娶的女子相看,汪枝心里既好笑又带有一丝期盼,也不知道这女子是什么样人,和离还不被说坏话的人真是不多。
僧人殷勤相待,送上茶又送上点心和汪枝说些因果故事,汪枝嘴里敷衍着,眼却往外瞧去,僧人把茶水点心都送上说了会儿也就离开自己忙去。汪枝算着时候差不多了,信步走了出来,刚走出僧房就瞧见老林跟个妇人走了过来。汪枝晓得这是老林说的人到了,难免要整肃一下,老林已对汪枝招呼道:“汪秀才,你怎么也在这,真是难得一见。”
黄娟进来就瞧见汪枝站在僧房门口,心里知道就是那人了,再听到老林招呼,眼就转了过来。汪枝和老林打过招呼才往黄娟脸上瞧去,一瞧见倒吃了一惊:“原来是你。”
☆、11闲言
黄娟的眼刚刚落到汪枝身上就听到汪枝惊呼,倒吃惊一下,这人在哪里见过?老林已经笑出来:“原来大爷见过黄姑娘,这正是哪里来的缘分呢?”汪枝见黄娟皱眉才对老林道:“数日之前,我去镇上医馆曾遇到过,并不是认得。”
老林反倒以为汪枝这解释是掩饰,一脸的我懂我懂你无需解释的样子,瞧着汪枝笑嘻嘻地道:“这就叫缘分,谁晓得就有那么一面之缘呢,说来还是我这老婆子的好处。”老林在那自顾自地说,黄娟却看到汪枝说在医馆遇到时候,眉轻皱一下,分明是自己当时给他留下印象不好。
记得当时自己和春儿是边抱怨边出门的,黄娟回想一下,并没打算出口为自己辩解的意思,单凭一面之缘就断定人好坏的话,这样的人也没有嫁的必要。
老林在那唠唠叨叨自顾自说个没完,却没听到身边人说话,忙闭了口往汪枝和黄娟两人脸上瞧去,见他们俩互相对看,都有若有所思之状,这心里顿时欢喜起来,瞧这样子,这两人是看中了。想到这媒能做成,到时的谢媒礼定要多许多。老林心里的欢喜已经漫到脸上,在盘算着黄汪两家会许多少谢礼。这两家出手历来大方,这次也不会例外,说不定加在一起能有个好几两,正好给自己去买几匹布回来做衣衫,这身衣衫还是前年做媒时别人送的布料做的,日子久了,袖口都有些磨掉。
老林正自想的欢喜,黄娟已对汪枝福一福道:“原来如此,今日幸会。”汪枝也回了一礼,正要等待黄娟为那日解释时候,黄娟已轻轻拉一下老林的袖子,示意她和自己往大殿上行。这倒让汪枝有些无所适从,起身时看着黄娟的背影,不由自主追了一步。
老林的欢喜想头被黄娟打断,不由抱怨道:“姑娘你这是做什么?汪大爷既和你见过,我又不是没见识的人,定会让开一步让你们谈一谈的。”黄娟笑了:“谈?有什么好谈的?”这话让老林摸不着头脑,嘴巴张了张没说话。
汪枝正好听到黄娟这句,不由停下脚步,接着想了想就转身离去,离去之前还是忍不住回头又看一眼,黄娟正走进大殿,汪枝只能看到她杏黄色的裙边缓缓扫过门槛就消失不见。汪枝的眉头又重新皱紧,这女子,并不是像当日所想的一样,她那日口口声声说的贱|人又是谁呢?还有那日她抱在怀里的孩子,汪枝越想越觉得自己那日想的未免有些武断,索性回家去问一问娘,这妇人是为了什么才和离?
汪枝匆匆回到家,刚进大门丫鬟就迎上来:“大爷,太太吩咐您一进门就到上房去。”见丫鬟面上还有笑容,汪枝笑一笑往里面走,丫鬟已经跟在后面道:“恭喜大爷了,我们家看来再过些时就该办喜事娶大奶奶了。”这丫鬟是汪太太的身边人,能够知道也不稀奇,汪枝又是一笑就跨进上房。
汪太太今儿难得地没有盖着被窝坐在椅上,瞧见汪枝进来眼里透出些兴奋,不等汪枝行礼就道:“你我母子没这么多的礼,快说说,可是看上了?听老林说那女子生的十分美貌,,我倒想知道她这次有没有自己打嘴。”
汪太太兴致勃勃,汪枝不好打断她的话,汪太太已经计划下聘这些,说了几句猛地意识到汪枝不答话,于是忙收了声:“你是不是没看中,这也难怪,毕竟是二嫁之妇,再美貌也比不过十六七的少女,只是我们家还不是那种娶媳妇当画看的人家,要紧的是能管家知礼明事。”
汪枝这才笑一笑:“并不是没看中,”这话一出口汪太太顿时兴奋起来,拍着椅子扶手:“那就是看中了,阿,香元,快些拿历书过来,我挑挑瞧这些日子哪个日子最好,等媳妇进了门我也能松一口气。”
汪枝见汪太太这样热心,一颗心并没想到别处去,而是觉得自己是不是太疏忽了,毕竟儿子再好,服侍起来也没有媳妇细心。忙笑着道:“母亲先别忙着挑日子,儿子只是想问问,这人是和离之妇,当初是为什么和离的?”
汪太太此时一心只想促成这桩婚姻,听到汪枝问就叹了口气:“说来也是她原先嫁那人太不好,成亲六年没有儿子,这样人家纳房妾生个儿子也是常事,可他偏不好好地做,在外面置了外室。这种事情哪是门风正的人家做的出的?自然有人告诉了黄家的,黄家的也一时失了成算,带着人上门去讲理,也不知怎么说的,回来后过了一日那外室那边就遣人报信,说怀着的孩子落了,还是个男胎。这可就不得了,回来就闹,这才和离了。”
汪枝哦了一声,汪太太还当他心里对黄娟所为极为不满,忙又道:“我知道,男子纳妾本是常事,可没有在外置外室的理,就算失了些成算,算起来也是黄家这位对名声太过在乎的缘故。而且这边和离,那头就把外室接进门来充做正室,你说这样人家早该打脱才是。”
汪枝心里疑惑更深,站起身道:“母亲说了这么多话想来已经乏了,儿子先回房,等再过个一日和娘说定不定。”汪太太听到汪枝没把话说死,也只得顺水推舟道:“既如此,你就回房歇着吧。”
汪枝退下汪太太就皱眉细想起来,当初一心只想着把黄娟嫁进来对付那两个孙儿,如果他们夫妻情深呢?想到这汪太太咬一下唇,接着就摇头,历来婆婆整治媳妇有的是手段,再说自己活了三十来年,这贤惠的名声岂是白得的。
一个名声悍妒,又是媳妇,另一个却是贤惠的婆婆,就算真出了什么事众人会偏向何方?汪太太脸上又露出笑容,这点事怕什么,自己就慢慢等着,等着媳妇进门后的事吧。
汪枝离了上房先到了书房,寻了管家让他把那日去林家打听的婆子寻来,自己要亲自问问。婆子传到,汪枝问的比汪太太问的更详细些,婆子见状怎敢怠慢,把黄娟都快吹成一朵花,不外就是黄娟是那种刀子嘴豆腐心比不得那赵氏惯会装柔弱才被算计到,又说林家合族有些脸面的人都觉得黄娟被赵氏替代是没脸的事。
还渲染了一通赵氏过门后对灵儿如何不好,最后婆子说的口干舌燥地道:“大爷,说起来您要续娶这件事我们做下人的是不敢多舌的,但是呢老婆子总活了那么多年,晓得什么样的人是好人。”
汪枝微微一笑:“你也不必说了,下去吧。”婆子忙闭紧嘴巴行礼下去,汪枝的手在桌子上敲了敲,想到今日黄娟脸上那恍然大悟的神色和那之后的若有所思,这妇人,似乎并不像自己初见时认为的那么粗俗。
娶不娶呢?汪枝的眉又皱紧,只是久久在那思索。
黄娟从观音寺回了家,自然也被黄二奶奶抓住问她相看的如何,黄娟只略说了两句,见黄娟没什么兴趣黄二奶奶顿时泄气,难道说黄娟没看上?
两姑嫂正在那说,巧娘跑了进来,脸上还气鼓鼓地,黄娟招呼她:“怎么气鼓鼓的?”黄二奶奶已经拉过女儿:“她今儿是去七弟妹家里学针线了,只怕是针线活做的不好被她七婶笑话了。”
巧娘的唇嘟的更高些:“哪有,我这些日子的针线都做的不错,七婶还夸我来着,只是在七婶家里碰到五婶婆了,她说了些不中听的话,要不是七婶拦着,我就要和她吵起来了。”黄二奶奶轻斥女儿:“胡说,五婶婆是你长辈,长辈为尊,就算说些不中听的,哪有和她吵起来的理,等会儿我带你去道歉。”
巧娘的眼眶顿时红了,拉着黄娟道:“姑妈你来给我评评理,原本我也敬着五婶婆的,可是她尽说些什么做女儿必要贞静为要,守贞是最要紧的,别说嫁出去被送回娘家这种事,就算没嫁定了亲也是那家的人,哪能另嫁?我气不过才回了一句,谁知她说的更难听。”
黄娟轻轻拍一拍巧娘,黄二奶奶在旁听着也是无奈摇头,只是叹道:“巧娘,你要知道她总是长辈,说了不中听的,你左耳进右耳出就是,再不然就抬脚一走,哪有站在那挺她说的?”巧娘嘟囔道:“就是要我站在那听她说,我要走她就说我没家教,娘,女儿虽然调皮一些却从来都是敬长辈的,哪能被说没家教。”
黄娟微微摇头:“哎,这五婶,自己守节被族里人敬着,自己的女儿拘着守望门寡也罢了,哪能管起别人家的事?”巧娘的头点的更厉害:“就是就是,她还说姑妈你去观音寺上香是不守妇道,还说你被婆家休弃就该大门不出,哪能跑回原婆家去抢女儿。”
☆、12闲话
巧娘说一句,黄二奶奶脸色变一下,等巧娘说完黄二奶奶已经喝道:“好了,你这丫头这么大了也该知道点事了,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都不知道吗?”巧娘被娘一说立即闭嘴,接着伸手去摇黄娟的胳膊:“姑妈,我晓得你不会生气才说出来的,当时我本想倚小卖小和她挣几句的,可是七婶拦在那里,我才没和她说。”
巧娘如此黄二奶奶倒不好再训女儿,点一下女儿的额头:“你倒会先表功,历来只有倚老卖老,哪有倚小卖小的?”巧娘的眉一挑:“娘,她是婶婆仗着身份在那说些话,我们要敬着她,难道就忘了长辈要爱护晚辈?”
黄二奶奶摇头:“哎,一个个都这样伶牙俐齿的,嫁出门了在婆家可怎么办?”巧娘伸手抱住自己娘的肩膀撒娇地道:“娘,你女儿我,女红厨下看帐哪样不来的?就算是出外待人接物也不会有什么纰漏的,娘您放心,我绝不会给娘丢脸。”
黄二奶奶拍着女儿:“有你这样不知羞的只夸自己的吗?巧娘,娘晓得你今儿受了委屈,但五婶婆辈分摆在那儿,娘等会儿带着你去她门上赔礼道个谦。”巧娘眼里闪过一丝不悦,但还是点头。
黄娟已经站起来:“就由我带巧娘去吧。”黄二奶奶啊了一声,黄娟轻轻按住黄二奶奶的手:“嫂嫂,不要担心,我不会让你难做的。”巧娘也点头:“娘,姑妈很聪明的。”黄二奶奶点女儿额头一下:“说的你娘我就不聪明吗?”
巧娘抱住黄二奶奶的肩膀又是摇了摇:“娘的聪明和姑妈的不一样,女儿要是能把娘的聪明和姑妈的聪明都学会了,兼容并蓄那谁都欺负不了了。”黄二奶奶和黄娟相视一笑,既然她们姑侄这样说了,就由她们去做吧。
用过晚饭黄娟就带着巧娘出门,都在村里也不用丫鬟跟着。从黄娟家出来,往东走过第三家就是黄五婶家,她家的大门常年都是闭着的,黄娟上前轻轻叩一下门环,过了会儿才有个婆子打开一条门缝看看,看见是黄娟姑侄才把门打开:“原来是姑奶奶来了,您先请进,我去和我们大奶奶说一声。”
虽说黄五婶的儿子中了举人,但黄五婶并没让家里多添几个下人,依旧只有一房下人在家里,连服侍的小丫鬟都是黄大奶奶的陪嫁,这样也让黄五婶再多一个持家能干的名声。
黄娟的眼扫过院子中央的那棵梧桐树,树下还有一张石桌,黄举人没中举前夏日夜里常在这张石桌下读书。这院子中举后也修葺过,但只略略修了几处,大致还和原来一样。黄娟正在打量,已有脚步声,黄娟抬头对迎上来的举人娘子行礼道:“弟妹好。”
举人娘子急忙还礼:“姐姐这样就是折杀我了,怎么今儿得空到我这边来。”说着举人娘子已经拉起行礼下去的巧娘:“巧侄女越长越好了,听说针线活做的也不错,什么时候给我瞧瞧。”在外人面前巧娘是很斯文的,只说一句婶婶谬赞了就乖乖站到一边。
举人娘子已经让着黄娟进了堂屋,黄娟和她扯了两句闲话就道:“今日下午时分,巧娘这孩子在七嫂子家里见了五婶子,结果小孩子不懂得说话,冲撞了五婶子,我这特地带巧娘过来给五婶子赔礼道歉的。”
举人娘子是晓得自己婆婆那孤介脾气的,听了黄娟这话就笑道:“都是一家子,再说巧侄女还小,偶尔一两句话冲撞了也是常事,哪能当做一件事特地来道歉的?”黄娟喝着茶笑了:“就是因为孩子还小才当做一件事,不然等大了怎么教的出来?”
黄娟这话笑吟吟说出,倒让举人娘子微微楞了下方笑道:“果然二嫂的家教是最好的,姐姐你先稍坐一会儿,我进去和婆婆说说。”黄娟笑看举人娘子往后面去,巧娘已经凑到黄娟身边:“姑妈,这五婶婆……”
黄娟捏她脸一下:“说话要听音,你大婶婶可也是个能听音的。”巧娘点头举人娘子已经重又进屋,对黄娟道:“劳姐姐久等了,跟我来吧。”
黄五婶住在后面主屋里,这屋子已和旁边厢房打通做成个套间,黄景也和她住在一起。黄娟进屋的时候看见黄景正在窗边做着针线,和数天前相比,黄景更憔悴一些,似乎发上有点白,再加上身上穿的是和黄五婶一样的素色服饰,看起来母女俩竟似姐妹,可是黄景今年才十八,而黄五婶已经四十五了。
黄景已经抬起头,那眼里竟很干枯,没一点活泛劲,对黄娟笑一笑:“姐姐来了,快请坐。”黄娟的唇张一张才压下那快要冲出口的怜惜,对坐在上面一直没说话的黄五婶行礼道:“五婶婶好。”
巧娘也叫了声五婶婆二姑姑,黄五婶那常年紧抿着的唇闭的死紧,只是微点一点头,举人娘子忙道:“姐姐你快坐吧,都是自家人,还那么客气做什么?”说着举人娘子又往外叫丫鬟倒茶来。
巧娘从进了屋就觉得身上发冷,虽然这屋开着窗,盛夏的傍晚还十分炎热,屋里并不是没有人。巧娘下意识地靠近黄娟,黄娟轻轻地拍了她一下这才对黄五婶道:“今儿听这孩子说,在前头七嫂子家里,这孩子冲撞了您,特地带她来给五婶您道个谦。再有,五婶子有什么管教孩子的好话,还请五婶子先和做侄女的说了,侄女也能知道五婶子的好意。”
黄五婶的眼有些阴鸷地看着黄娟,从黄娟发上的首饰再到她身上的衣衫再到她的举动,听到黄娟说完才哼了一声:“管教?我再怎么也只是你族中的婶子,怎么当得起管教二字?”
黄娟脸上的笑容没变:“五婶守节十多年,抚养阿弟长大又读书成器,这四周的人谁不敬您?您老又是长辈,训诫我们几句我们谁敢不听?”黄五婶这才淡淡一笑:“听你这话你也是懂礼的,可你既然懂礼,怎会做出那样的事?这女子当以夫为天,就算对方休弃,也该反省自己过错,哪能反提出和离,回到家中也该闭门思过怎能到处去,这样哪是做女子该做的?”
巧娘听到黄五婶又老调重弹,手在袖中握成拳,黄娟的神色却没有变,只是微微一笑:“五婶子守节成名,自然望着族中女儿都能为黄家争气,只是五婶子这话做侄女的却不敢全听了。女子当以夫为天不假,可丈夫也没有把做妻子的弃之敝履的道理,更何况为了外室回来要打妻子骂岳家,这种事情岂不是对方先绝情断义。对方既绝情断义,做妻子的既无过错那也只有断恩,若再苦苦纠缠哀求收留,岂不坏了我黄家女儿的名声,要别人提起来只会说,娘家不出来撑腰,致女儿被人如此欺凌也不敢自求和离,这样人家教出来的女儿家教定不好,这样岂不连累了族内别的没嫁之人。”
黄五婶没想到黄娟竟有这样一番话说,气的放在桌上的手轻轻一拍:“你倒伶牙俐齿的很,好,很好。”黄娟过来本来就是来气她的,见她这样反倒面上现出惊讶之色:“五婶子您这是怎么了?侄女正依了您的教导,为黄家女儿争气,怎的五婶子您反而生气了?难道说要侄女留在林家受欺凌,被□死了还要累黄家说不庇护女儿,要黄家名声受损吗?”
黄五婶听了黄娟这话,欲待反驳竟不知道如何反驳,过了很久才道:“女儿家嫁了人就是夫家的人,别说丈夫没死,就算丈夫死了也当在婆家守节,挣的一个贞节牌坊才算为两家争气。”
黄娟知道黄五婶最荣耀的就是得到过这座贞节牌坊,得到众人赞扬的她甚至不惜逼迫女儿守望门寡,以望得到第二座牌坊。想到这黄娟就看向黄景,见黄景已经继续在做针线,面上平静无波只有手微微颤抖,黄娟轻叹一声才笑道:“五婶子说的是,丈夫若没了,家有幼年子女自当似五婶子一般守节。可是五婶子也要知道天下并不是人人都似黄家一般族里各人互相照顾的,五叔叔去世的早,五婶子平日拉拨两个弟弟妹妹,不也多亏了周围人家来帮忙?可是若族中非人类,不但不帮孤儿寡母还要欺负他们,到时娘家又没助力的话。日子久了连活路都难,守节这样的美事岂不反成了催命的符?”
不等黄娟说出后面的话,黄五婶的脸顿时冷下来:“好,句句都是你有道理,我这个长辈也没什么好教导你的,送客。”举人娘子担心地望了黄娟一眼,黄娟站起身却似没事人一般:“不过是和五婶扯几句闲话,各人情形不同,自然做的也不一样,五婶子若动气未免就太不值了。”
☆、13定亲
说完黄娟福了一福就道:“侄女告辞。”不等黄五婶再说什么黄娟就走出去,巧娘也行礼后跟随黄娟出去。
举人娘子看着黄娟姑侄出去,走了一步想送她们出去,但看着黄五婶的脸色又担心地回来:“婆婆,姐姐她历来口直心快,您别生气。”黄五婶把举人娘子推一下:“谁让你让她们进门的,这种人进了我家门,我还嫌她脏了我的地,以后任是她家什么人,都不许进家来。”
举人娘子眼里闪过一丝不满,但还是恭敬地道:“婆婆训诫,媳妇知道了。”见儿媳这样低眉顺眼,黄五婶心头才满意一些,对举人娘子道:“你也别嫌我管的宽,要知道,门风是最要紧的事,我若不是门风紧,也不能拉扯他们兄妹长大,还出了个举人。”
这样的话黄五婶每天都要唠叨一回,举人娘子的头依旧低低地道:“婆婆说的是。”黄五婶的眼眯起来:“我们家是有牌坊的,走出去别人都要高看一眼,但越是别人高看,自己就更要尊重,乱七八糟的人不能来往,世间哪有二嫁女子?”
黄五婶这话让旁边的黄景手里的针线都快做不下去,世间不能有二嫁女子,定了亲就是夫家的人,丈夫没了就该安分守己守节,而不是希图另嫁。这样才是为自己的娘争气,黄景想到娘的话,手里的针又开始动起了,只是方才巧娘进来时候,裙边带的那个桃色绣鸳鸯的荷包似乎又在眼前晃,鸳鸯,鸳鸯,自己曾绣过一件大红鸳鸯的嫁衣,可是永远都穿不上了。想到这,这针怎么都绣不下去。
黄五婶把儿媳教育了个心满意足这才让儿媳出去,回头看见黄景停下针线,动一下|身子道:“阿景,你现在怨娘,怨娘不许你另嫁,可你是不晓得守过望门寡的妇人另嫁后过的是什么日子?妯娌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