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沈晨霭的异古生活-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一番左思右想之后,罗定不得不对着沈晨霭回道:“凤城这边还真没几个会雕玉石的,要不然托人到武威那边去给你问问吧,那边是州府,总有一些能工巧匠会选择留在那里的。”

沈晨霭闻言连连点头,一幅事情交给你,我就放心了的表情。

罗定在火炕上看着沈晨霭的表情哭笑不得,将他拖上火炕之后,用低沉的声音在他的耳边说道:“要是没有我,你可怎么办呀。”

那话语之中调笑的意味,让沈晨霭听的是脸红不已。

罗定的行动能力一直都是很值得肯定的,不过是几日之后,武威那边就传回了一个好消息,那边的人已经给他们找到了一位技法了得的雕刻大师,大师在看过了沈晨霭的画作之后也很有兴趣,表示这件事情他已经接下来了,一定会给徐简的婚礼之前,给出一对让沈晨霭满意的对佩的。

沈晨霭闻言大喜,赶紧翻出银票,买了一块质量上乘的白玉给那位大师送了过去。而大师从收到玉石的那天开始,就闭门谢客,安心的在家里面对着沈晨霭的那幅龙凤呈祥,一点一点的雕刻着自己手中的那块玉石。

十几天之后,那块被一分为二的玉石对佩,被人从武威那边给带了过来,沈晨霭接过包袱之后,颇不接待的就将之解开,从里面将那对玉佩取了出来。

那位大师不愧是被人尊称为师的人,手底下的功夫果然是十分的出众。他不但用刻刀将龙与凤的外形完美的雕刻在了玉佩之上,还用手法将那对龙凤的神态刻画的活灵活现。

最让沈晨霭叫绝的是,那位大师根据玉石本身的颜色,将玉石沿着纹路分开,每一块玉佩单看都是一个逗号的形状,但是两块玉佩合起来之后,两个逗号就能够合成一个完美的圆形。

如果这两块玉佩要是一黑一白的话,那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太极图形了。虽然在这里还没有出现太极这种概念,不过玉佩中所暗含的阴阳和合的含义,沈晨霭却是已经看出来了。

这应该是那位师傅知道自己这是要送给别人的新婚礼物,所以才会有此设计的。不过徐简与岳冲的那种情况,这对阴阳和合的玉佩送过去,也不知道合不合适。

沈晨霭抱着玉佩苦恼了一整天,最后他还是决定将玉佩送过去,反正以岳九爷的那个悟性,也不一定能看得出玉佩里面的暗示,至于徐简那里,想必他是不会计较这些的。

于是这对玉佩就和那幅龙凤呈祥一起,被作为贺礼,给送到了徐简的府上。

徐简此时正在自己的家里面焦头烂额,让他如此头疼的就是岳冲的一个烂点子。本来岳府那边已经答应过他,说是婚礼就照比订婚宴,两边的亲友都请在一起,反正徐简这边的客人少,而岳冲那边的客人又多是市井出身,不太讲究那些世俗的规矩。

因为订婚宴的时候就已经是这么做过了,所以徐简对此也就没有表示反对,把两边的宴席并到一起他还能省了不少的麻烦,何乐而不为那。

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岳冲他居然会异想天开,他想要把接亲的这个环节都一并给省了,让徐简直接就住到他的家里去。

这怎么可以,徐简之后是坚决的不同意,无奈岳冲也是一个非常有耐心的人,每天必定要到徐简这里来磨一磨,一定要徐简答应为止。

可惜的是徐简这一回说什么也不听他的了,任他是说破了嘴皮子,徐简也没有答应。岳冲在磨下去,徐简也火了,最后干脆岳冲只要一过来,徐简就放大白出去招呼他。

被大白撵的满院子跑的岳冲,最后也只得放弃了自己的想法,乖乖的回到家里去,等着成亲的日子到来。

五月初八,黄道吉日,诸事皆可行。在这么一个十分吉利的日子里,徐简与岳冲的婚礼开始了。

作为徐简的好友,沈晨霭昨天就已经来到集贤斋了,徐简的养父是从外地迁居过来的,在本地没有什么亲人,所以能出面作为‘娘家人’,给徐简送亲的人并不多,除了徐简的几位同窗好友之外,也就只有被请来作为长辈的徐简的授业恩师了。

凤城这边的婚礼,在新郎过来接亲的时候,作为出嫁的这一边,还是有拦门的这个习惯,不过这一次负责拦门的可不是沈晨霭他们这些大人,而是月桂领头的一些小孩子们。

会这样也是一种无奈,因为徐简的这些‘娘家人’里面多是一些读书人,若是让这些家伙去拦门,他们也只能够站在大门口那里吟诗作对,而岳冲那边过来接亲的家伙们,都是一群彻彻底底的大老粗,让大字都不识几个的他们在门口与一群县学的学子们对对子,这不是开玩笑吗

于是几番的翻找之后,小月桂貌似自荐的接下了这个任务,并且表示一定会带领着自己的小伙伴们,将那座大门可拦的严严实实的。

而大人们会同意月桂的提议,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之举,既然大人里面已经挑不出人选来了,不如索性就由着这个孩子吧,反正他们还是一群孩子而已,还能翻到那里去不过就是闹腾一些,想来岳冲那边也不会和一群小毛头计较的。

不过事实证明他们这些大人还是小瞧了孩子们,这群小家伙可真的是完美的执行了所说的阻拦,不但直接将徐简家的大门给锁上了,还在徐简家外面的街道上设置了诸如铁钉子、绊马索、下马庄等陷阱,还有不少的孩子在月桂的指挥下,趴在了沿街的墙头上,手里面握着石灰粉、草木灰、石块和烂泥等凶器。

多亏了沈晨霭觉得事情不对出来看了一眼,要不然真的让月桂他们这般的阻拦下去,岳冲那边今天还能不能平安的接到徐简,那都是一个问题。

一头冷汗的沈晨霭赶紧让这帮家伙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给撤掉,又让月桂把牵过来的大丫和二丫送回家里去,这孩子以为拦门就是真的要拦的,把家里面的狗都给弄过来了。

沈晨霭花了半天的时间,才给这帮小东西讲明白拦门不是真的要拦,只是做做样子的,之后还是要将大门打开,把人给迎进来的。

虽然月桂他们还是不太懂为什么拦门却又不能真拦,但是沈晨霭后来的交代他们却是听懂了的,那就是不见红包不开门,小叔叔说他们只要记住这一点就可以了。

第103章

虽然过程中闹出了不少的岔子,不过万幸的是岳冲他在历经了千辛万苦之后,终于是成功的将徐简给接出家门了。并肩骑在马上沿着凤城老街游逛的时候,岳冲偷偷的擦了几下自己额头上的汗水,话说这帮小孩子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强了,多亏他今天出门的时候特意多带上了一些铜板,要不然这个大门能不能进得去还真是两说。

由于岳冲与徐简两个人的婚礼有些特殊,只有新郎没有新娘。所以今天的迎亲队伍也没有谁抬着花轿过来,岳冲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选定了两匹性格温顺的高头大马,如今他和徐简正一人一匹的骑着它们走在路上。

春风得意的岳冲不断的指挥着迎亲的队伍在大街小巷中绕来绕去,他要整个凤城的人都看到他岳九是今日成亲,娶的是他朝思暮想了十年的爱人。

对于岳冲的这种炫耀似的行为,徐简没有做出什么阻拦,相反太还十分配合的在马背上接受着众人的祝福。

整个迎亲的队伍在凤城绕了一大圈之后,岳冲才意犹未尽的打马回头,往自己家的方向走去了。

岳府的管家站在大门口迎接着过来道喜的宾客们,在迎来送往的同时,他还要时时的注意着街道那边的动静。

在等了又等之后,终于有负责望风的小厮跑过来对着他说道:“东叔,东家他们回来了,已经快要走到街口那边了。”

管家闻言赶忙出言说道:“快,把小鞭都挂起来,灯笼也都点起来。等到东家和简少爷一下马,马上就放鞭和礼花炮。”

众人闻言各自都来到了自己的岗位上,等到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一过来,大红的灯笼立马就被点燃了。岳冲和徐简他们下马之后,马上就有小厮将马匹给牵走,防止它们受到惊吓,等到马匹离开之后,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就紧跟着响了起来。

外面的鞭炮一响,里面的客人们立即就知道是接亲的人回来了。一些爱凑热闹的小青年们立即就从里面跑了出来,他们是专门跑出来看新人的。

一大堆的年轻人堆在一起,自然就少不了有爱起哄的。反正今个是婚礼,大家都知道这是个可以荤素不忌的时候。

不过岳冲毕竟是岳冲,岳家九爷的名号那还是响当当的,所以虽然有些敢起哄,那也不过就是过过嘴瘾,真敢上手弄些幺蛾子的,那还就真的没有。

一路畅通无阻的进了院子,徐简便与岳冲分开,跟着管家去了东厢那边。这一次的婚礼是两边办到了一起,给徐简这边客人们留出的桌子,就是在东厢这边。

由于不用跨马游街,所以沈晨霭他们这些‘娘家人’大多数都已经提前过来了。徐简他们一到,就意味着婚礼马上就要正式开始,所以在简单的客气了几句之后,东厢这边的人就陆续的起身,跟着徐简到了岳府的正堂,准备观摩婚礼。

老式的中式婚礼很热闹,因为凤城这边的人家干什么都喜欢讨个吉利,婚礼上的气氛越热闹,主家就会觉得越吉利,因为这意味着这对新人将来的日子也一定会红红火火。

岳家的老太爷坐在正堂的主位上笑的见牙不见眼,能够看到自己的儿子平安的完成自己的人生大事,对于这位老人来说,按真的是一件很值得庆幸的事情。

虽然儿子娶来的这位‘媳妇’是和他一个性别的,他们两个是注定不能够给岳家添丁进口了,这一点上真的让这位老人有些深感遗憾。

不过没关系,他还有个小儿子,他们兄弟俩虽然年纪差的有一点多,但是感情还是很好的,他是不会反对自己的大儿子将弟弟当成儿子养的。

心里面想的很透彻的岳老爷子,喜笑颜开的看着岳冲和徐简跪在地上冲着自己扣头。

自打他儿子将要契结兄弟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有不少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就不断的上门来打扰。

要真的是走亲戚过来看看他这个老头子的话,那他是绝对欢迎的,问题是有过来走亲戚的人是带着年轻的小姑娘上门的吗

看那些过来的亲戚们,话里话外的跟他这个老头子暗示什么,自家的姑娘性子好呀,朋友家的女儿好生养呀。他是老了,可是还没有糊涂,这帮家伙打的什么心思当他看不出来吗不就是看着小九契结了一位男妻,不可能有子嗣,所以就都找上门来了。

而且最让他生气的是,看到岳冲没有留姑娘下来的意思,有不少的人居然开始挑拨他们的父子关系,话里话外的就是在暗示他是岳冲的亲爹,所以岳府里面当家做主的人应该是他,岳冲那小子把持着权利,就是对他的不尊重,让他想办法压制住岳冲,将府里面的内外大小的权利都掌控下来。

岳老太爷听过这些人的那些话之后,简直是气的七窍生烟。不仅怀疑自己是不是长了一张看起来很白痴的脸,要不然为什么这帮人会以为他很好骗

他岳大壮又不是个傻子,岳家能有今天靠的是谁他还是很清楚的。要不是有小九在,他们岳家那里能够有今天,说不定还是和过去一样,在贫民窟那边靠卖苦力讨饭吃那。

这帮家伙会到他耳边来嘀嘀咕咕的,还不是在小九那里没有讨到好处,所以才会想要鼓动他的。问题是他们老岳家的钱都是小九一滴汗一滴血的挣出来的,凭什么要白白分给他们呀。

要真的是有困难需要帮忙也就算了,好手好脚的不想着靠自己去挣钱,天天的想着怎么从他们老岳家的身上挖出一块肉来,这样的人家我还让你们上门就已经很讲究了,还想要怎么样呀

心里面有气的岳老太爷已经在不耐烦去应付那些居心叵测的人了,最后干脆就直接让管家以自己年岁大了,需要多休息为由头,在也不见那些带着小姑娘过来的亲戚们了。

反正老爷子这边已经想好了,只要自己不作不闹,那就如同别人说的,自己就会是岳家这边地位最高的一尊佛爷,他小九哪怕是做到了龙椅之上,那也得恭恭敬敬的供着自己。

既然这样那还有什么好折腾的那太太平平的做着自己的太上皇,安安稳稳的教养小儿子,这不是挺好的嘛,至于外面的那些琐事,就交给有本事的人就闹心吧。

三跪九拜之后,岳冲和徐简叫两边侍候的小厮给抚了起来,仪式结束之后,婚宴准点开始。将徐简给送入新房之后,大堂里热闹的喜宴,和街道上面的流水席就一起开席了。

沈晨霭他们这群‘娘家人’在仪式结束之后,都很自觉的回到了东厢那边,会这么自觉不是因为别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东厢和正堂这边的喜宴上,上的酒水是不同的。

会这么安排倒不是主人家对那一边的客人们另眼相待,实在是因为两边客人们的战斗力太不平均了。

岳冲这边的客人多是盐帮和各路的客商们,出身市井的他们别的没有,抡起酒量来说那可都是一流的。那些普通的水酒根本就不可能让他们满意的,所以岳冲特意到武威那边去定的火里烧,这种烈酒是最符合这帮家伙的口味了。

而徐简这边过来参加婚宴的多是一些读书人,这些书生们也许有几位会有些好酒量,但是大部分的人酒量也就是那么一般般的。而且这帮家伙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一个风雅,如同火里烧这样的烈酒,是绝对讨不到他们的欢心的。

虽然看着那帮读书人九爷就会觉得牙疼,但是小简的‘娘家人’那就一定要好好的招待,尤其是酒水这种十分显眼的地方,是绝对不能够被人挑出毛病来的,哪怕是费上再多的心思,也不能让徐简在自己的婚宴上失了礼数。

所以东厢这边的席面上,岳冲给挑的酒水是浅依坊的二月白,这种不是凉州当地的,而是从杭州那边运过来的,据说是用二月的白梨花加上山泉水酿制出来的,所以喝起来味道甘冽清醇,是文人们最喜欢的一种酒水。

既然受人欢迎,价格自然就是不菲,不过无所谓,只要婚宴能够办的好,花再多的钱他岳九也不怕。

相对于屋里面的精细,外面街道上的流水席的酒水可就简单多了,不过是当地酒坊出产的散装白酒。不过这流水席既不收礼也不要钱,纯粹就是为了增加气氛,随便什么人过来吃都可以,有免费的酒水可以吃的情况下,谁还会在乎那么多呀。

热闹的婚宴从中午一直开到傍晚,一直到日头都开始偏西了,前来参加婚礼的客人们才陆续的开始离开。

不是没有人打过闹洞房的注意,不过有胆子在岳家将这个主意实施出来的人,恐怕还没有出生,岳九的那张脸在送客的时候虽然是笑着的,但是其中隐藏着什么含义,长眼睛的人都能够看得出来呀。

那只老虎正在咧开嘴冲着他们亮出牙齿,告诉他们老虎屁股摸不得,老虎的洞房更是闹不得,所以为了自己的安全,大家伙还是赶紧撤吧。

第104章

虽然岳九的婚礼让整个凤城都沾染上了一丝喜气,但是没过几天,除了那对还沉浸在新婚之中的夫夫之外,这场由婚礼所带来的喜气,已经变的越来越少了。

五月下旬的凤城,灼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田地之间仅有的一丝水分仿佛都被蒸发出去了,现在的凤城除了一个热字,就在没有其它的感觉了。

种到地里面的秧苗们,那些耐旱的植物还算是好一些,哪怕是生长缓慢,也总算是活下来了。可是那些不耐旱的作物可就遭殃了,特别是那些种植了蔬菜和玉米的人家,此时的田地里面几乎是干枯一片,已经看不到几株还活着的秧苗了。

可是坏消息却不仅是如此,一些地势高的人家,如今水井里面的出水量已经明显见少了,以往那些井里面的水位至少能有两米深,可是现在那里面的深度连半米都已经不到了。

城里面的老少爷们忧心忡忡,都怕在这样发展下去,自己家里的井水会慢慢的消失掉。

还好凤城这边还有几口新打出来的几口深水井,那些井里面的水位还依然如故,这才让担心自己家里没水喝的人们安心了一些。

可是睡着时间的发展,这种情况却是没有一点要减轻的意思,相反的是,即便是进了六月,凤城这边也还是没有一滴的雨水落下来,干旱的情况已经越来越严重了。

而随着干旱的发展,凤城乃至整个凉州地界的粮食价格,却全部都水涨船高了起来。

此时的粮食价格,照比去年最少要上涨了一倍,但相较于隔壁相邻的城市,凤城这边的粮价真的还算是低的,听外出的一些人说,舞阳那边的粮食价格,至少还要比凤城这边高出三分之一。

粮食的价格会卖的比别处便宜,不是凤城这边的粮商们发了善心。而是他们想涨价却总是不能够顺利的涨起来,因为凤城这边有几户人家联合起来顶住了干旱的压力,就是不涨价。

这几户人家分别是经营肉食生意的罗家、经营食盐生意的岳家和控制着凤城周边大部分船运的白家。

这几乎商家联合起来,各自发挥着他们的优势,罗家店铺里面所卖出的东西,不论是鲜肉、干货还是熟食制品,从干旱发生的那天起,到现在大半年就没有涨过一个铜板。而岳家的食盐更是与船运白家联合到一起,将整个凤城极其周边的食盐价格都稳定了下来。

有他们几家在一起联合的压制物价,让那帮有心思想要趁着灾年哄抬物价的商人们,都感觉行动起来极其的不方便,他们总不能让粮食的价格涨的比肉高吧,真要是那样的话不但凤城的老百姓会砸了他们的铺子,估计衙门那边也少不得要要以鱼肉乡里的由头,请他们进去吃茶了。

赚不到暴利,有人就开始看这三家不顺眼。岳家那边九爷的名号太响,敢去摸老虎屁股的人不多,白家那边又是水匪出身,知根知底的都不愿意去招惹他们,所以翻来翻去的,貌似能成为软柿子的,就只剩下罗家一个了。

所以有心给罗定一个教训的人们,就开始频频的冲着罗家那边下黑手,他们的手是真黑,一出手动就是罗定这边的命根子,这些人奔着那些给罗定养猪的养殖户们去了。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你不是说原料充足所以不用涨价的吗,那咱们就想办法让你的原材料变少,看你还涨不涨价。

想法是挺简单的,不过人真要使坏的时候,方法用不上多复杂,只要有用就可以了。而不得不说,这帮人还真就找对了下手的地方,要是真的让他们成功了,在原材料极速减少的情况下,罗定那边还能不能撑得住,那就真的是一个问题了。

好在老天爷垂青,让这帮家伙下手的时候没有选对地方。他们动手想要祸害的那几户人家都是后来才落户到凤城这边的,在这边根基浅薄,几乎是没有什么靠山的。按理说选这种人家动手是没有错的,但是他们错就错在动手之前没有打听一下,这几乎人家在搬过来之前是干什么的。

他们选中的这几户人家都是去年才搬过来的。要是有人过来仔细的看一下,就会发现这些人家的当家爷们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长年累月的刀不离身。

这些男人们带在身上的刀并不是那种装饰兴致的,相反那些刀全部都是开过刃的猎刀,看其保养的程度就能知道,主人们是会经常的使用它们的。

所以有心人只要观察一下就能知道,这些家里的男人们先前应该都是山里面的猎户,因为什么别人不知道的原因,才会举家搬迁到这边来的。

这些猎人们长年的在深山里面与各种各样的猛兽们斗智斗勇,警惕心与身手那都是没的说的,想要阴到他们,那可不是一般的难。

所以那些想要使坏的家伙们,最终的结局就是被人给揍了一个满脸开花,还不能与别人诉苦,因为他们才是先动手的那一拨,于情于理都没人会为他们说话的。

在吃了一个大亏之后,有些人收敛了小心思。有些人却想出了一招更恶毒的,那就是四处去散播罗定家里面的东西不干净,还安排人到罗定家腊肉厂去闹事,说自己吃了他们家的腊肉之后,就开始上吐下泻。

对于这些闹事的,罗定的反应也很迅速,说自己吃坏了肚子的那一位,直接就被送到徐大夫那里去了,经过一番的诊治之后,这位在凤城这边德高望重的老大夫宣布,这个人没事,身体壮实的很。

于是在出了医馆之后,立马就进了大牢,罪名是敲诈勒索未遂。也赶上他点背,进去的时候县太爷真好再为凤城这边的旱灾忧心,一听说这位压进来的居然是敲诈罗家的,县太爷本来的不好的心情变得更火大了,心说现在市面上的物价之所以还能够免强维持,归根究底还是因为有罗、岳、白三家的联合打压,这位倒好,不但不思感激,反而还在在这种时候过来捣乱,真以为老爷我是好脾气,大刑伺候没商量。

于是这位顶风作案的仁兄,在挨了几十板子之后,又被丢进大牢里面去接受照顾了。

至于那些往罗家身上泼过去的污水,根本就没有沾染到罗定的身上。因为这一位在凤城百姓们心中的名声实在太好,再加上有不少人家的亲戚就是再为罗家养猪的,那些猪到底是怎么养出来的,大家都是亲眼看到的,就算是那些胡说八道的人说出花来,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