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上刀锋-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启年与张小刀听完秦坐观的叙述,四目一对,唐启年道:“不对,这事有哪里一定不对。”
张小刀则眯起了眼睛,心道看来这趟悠差并不是想象的那样悠闲!(未完待续……)

第149章 灵源
夜幕降临,初时百家灯火,时间流逝,一盏盏油灯被吹灭,到了三更时,盛京陷入了漆黑之中,唯有一地白雪反射着并不明亮的月光。
深宫之中,御书房中灯火通明,常年生活在宫中的人儿早已经习惯了唐胤龙通宵达旦的批阅奏章,皇后娘娘也习惯在这时为他的丈夫换一壶热茶。
但今日有些不同,唐胤龙并没有再批阅奏章,即便热茶放在了他的眼前,他也没有理会,只是眉头深锁,神色严肃。
文晴岚忘记已经多久没有见过皇帝陛下做出如此表情,但她记得上一次应该是唐胤龙登基的前一夜。
那时的唐胤龙在忧心自己是否有能力治理盛唐,如今他更多的时间在思量如何更好的治理盛唐。
但今天他却在忧心盛唐。
文晴岚默默的坐在唐胤龙的身边陪着他,一直没有开口说话,但她知道这个时候沉默陪伴,便是对唐胤龙最好的心灵安慰。
不知过了多久,油灯中爆出火花发出了‘啪’的一声,唐胤龙终于打破了沉默,道:“其实我也算是半个青州人。”
文晴岚继续保持沉默,唐胤龙也没等她开口,又道:“虽然,他曾经是大周的叛将,但何必要把自己逼到绝路上?”
唐胤龙闭起了双眸,用手在桌面上不停的敲击,节奏渐渐加快,当快到让人觉得烦躁时,他骤然停手道:“除非,这不是绝路!”
文晴岚闻言脸色骤变,终于开口道:“那盛唐将面临什么?”
唐胤龙用手指按住左眼,感觉着眼皮的狂跳不止,道:“宣旨!”
似乎永远不会距离陛下太远的大太监小福子走入御书房。
唐胤龙道:“命武定王无海,镇江王李自知,翱羽王文清风。盛世王赵东海,进宫面圣,令破甲王陶大友迅速归京。
小福子施礼,然后走进了漆黑的盛京城中。
…………
…………
风雨欲来的盛唐初冬夜晚,有很多人无法入眠。
夜夜笙歌的风月楼后,李婉儿坐在她的小木板凳上,在她面前是十几位明月殿执事。
院落中没有电油灯,执事们身着黑衣,仿佛融入了黑夜之中,李婉儿身着青衣。面貌虽然普通,但严肃下来却让执事们不敢发出任何声息,即便是正常呼吸也都刻意压低。
“你们是一群猪吗?”。
“青州起义到现在,你们拿出了什么有用的消息?”
说着,李婉儿将手中一叠宣纸摔在了地上,纸片飞扬,她继续道:“除了大概,差不多,你们还会什么?”
随着李婉儿的痛斥声音越来越高。执事们的头越压越底。
“盛唐建立之初,为何要成立月明殿?”
“就是为了制裁复周会,这些年你们的都在做什么,抓几个小鱼小虾便觉得能瞒过上面?”
李婉儿不知是情绪太过激动。还是身体不适轻咳了两声,却没有将气氛缓和下来,继续痛斥道:“月明殿如果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众人依旧沉默。
“初时不过是一群暴民。现在敢成立义军,没有复周会的参与,他们做到的?粮食哪里来的?”
“而且。居然还叫做侠军,呵呵。”李婉儿气极反笑道:“蛊惑人心,利用百姓,居然敢用侠这个字眼!”
众人足足在这位看起来年纪不大却是月明殿的第一人的面前被批了一个时辰,他们平日里都高高在上,此时犹如丧家之犬,不免心中难受,可再难受又能如何?只能受着。
李婉儿骂够了之后道:“从粮食渠道着手,青州贫瘠,没那么多粮食,必然是在其他三州运送。”
“侠军中要安插人手做内应,找一些能干的人去拿些投名状也无妨。”
“青州各地也要派人去,谣言蛊惑者,宁杀错不放过。”
“徐庆大将军到青州之时,你们必须要拿出足够的情报。”
四句话后,执事们纷纷表示:“誓不辱命。”
李婉儿不屑一笑道:“誓言这东西就跟狗屎一般无疑,之前便查出了许多复周会的线索,现如今义军已现,居然还是如此进程,还他妈有脸发誓?”
众人无言以对。
李婉儿又道:“都滚吧。”
执事们纷纷灰头土脸的走出小院。
李婉儿没有动,不时她那眉目清秀的小厮便走到她的面前,李婉儿道:“监察一下,月明殿中有内鬼,不知一个,很可能成百上千。‘
小厮揖手,转身离开小院。
李婉儿望向今晚格外不明亮的月光,觉得的身体越来越冷,她知道自己之前的感觉是对的,盛唐要乱了。
…………
…………
同时无法入眠的还有刚刚抵达龙眼城的三十几名黑衣者,这些人中以年轻人为大多数,又以名为秦宏的年轻人为首。
秦宏今年刚满双十,境界已经到了灵源境中品,堪称修行天才,师从二十年,却不是绣花枕头,曾在荒山中舔过血,在西域杀过无数人。
今朝师门有命,他来到了这个看似破烂的城市,便觉得有些火气,在他看来那破城墙有什么可修的?只一人便可破之,那群军中废物更没有一个可以看上眼的,所以他打算在今天立威。
立威的过程很简单,便是双方嘲讽两句,然后互相殴打,没人打得过他,他这威便算是立下了。
立威的结果也不错,在秦宏连续挑翻了十八人后偌大的侠军军营没有人再敢放一个屁。
于是,他便吹了吹拳头,却没有摆出什么傲然的姿态道:“各位,承让了。”
对于秦宏来说,心里看不起这些人归心里看不起,但打赢之后摆出谦逊姿态,还能获得不少好人缘,才是他认为的嚣张。
秦宏的这个举动赢得了很多人的掌声。这天下间无论什么军队,自然都崇尚武力,虽然侠军现在不过初具规模,但也同样如此。
在掌声中,秦宏微微一笑,然后被众多渴望变得强大的军士围住请教,他一一解答,众人眉头舒缓,心中感激。
这样的日子足足持续了有小半月,秦宏在侠军中自然名声大噪。声名鹊起,与此同时侠军所谓的十大金刚也应运而生,备受推崇。
侠军,似乎羽翼渐丰。
…………
…………
盛唐有条江,名为乌江。
乌江横贯四大洲,又被称为母江,不知养育了多少盛唐人。
中州紧邻青州的最后一座城市叫做乌江城,走出城池便可看见宏伟澎湃的乌江。
此时的天气刚刚入冬,江面并未冰封。乌江激流凶猛,冲的水花四溅,磅礴滔天。
站在城墙之上,寒风如刀。张小刀望着那条长江,心生感慨,不由得道了一声:“真美。”
于张小刀身边的二皇子唐启年脸色肃穆,他们已经在这里等了小半个月。徐庆将军应该快要到了。
正想着盛唐大军之时,唐启年见张小刀盘坐了下来,有些不明所以。继而看到了张小刀整个人似乎开始有些不一样,有一层氤氲密布全身。
此时,张小刀心有触动,那横贯于天地之间的乌江,仿佛给了他某种别样的启发,他体内的元气开始躁动。
在通天塔疯狂吸纳压缩的元气仿佛拥有了生命,张小刀也不去控制,只是念观乌江,那元气便如同此时的乌江一般开始波涛汹涌。
化为江浪的元气拍着张小刀的身躯,将其体内穴窍一一填满。
同时,在这汹涌之下,张小刀磅礴的元气开始渐渐变化,本来无色的元气似乎发白,也变得更为粘稠。
灵源境本就是气练者到修行者的门槛,其体内元气经过淬炼便会发生质变。
张小刀如今状况,无疑便是元气质变的过程。
只是这种过程有些痛苦。
纳气于己身,元气自然会淬炼己身,而灵源境的元气质量自然不必多说,淬身也自然痛苦难耐。
可张小刀毕竟是闯过六层通天塔的人,再痛苦的折磨到了他这里只是让他簇了一下眉头,继而元气冲身。
质变的元气从星星点点开始不断的同化,张小刀只是蹙着眉承受这份痛苦,而当体内元气全部完成质变后,他体内的穹树忽然发出了一声爆响。
这响声犹如闷雷,站在一旁的唐启年着实被吓了一跳,他也是气练者明白张小刀正在冲关之际,不知还要多久,立刻下令道:“封锁城墙,禁止任何人出入。”
城中铁骑闻言立刻封锁城门,不知吓坏了多少百姓,张小刀这一坐便坐了三天三夜。
第四日清晨,唐启年与陈鱼翔登上城墙,由于下令不许有人打扰,昨夜的雪无人清扫,远远望去张小刀盘坐于雪中,看似像是个雪人。
两人对视一眼,摇了摇头,本以为张小刀还要继续下去,张小刀却猛然站了起来,抖落了一地白雪。
陈鱼翔捋了捋自己雪白的胡须,双眼放出精光,看着一脸笑意的张小刀大声问道:“张小刀,你今年几岁?”
刚刚苏醒过来的张小刀正感觉美妙,被这问题一问,抬起头看到了城墙阶梯旁的两人,然后挠了挠耳朵道:“又不远,干嘛那么大声,我今年十九。”
两人闻言,唐启年苦笑,陈鱼翔大笑,随之心情极好的张小刀也轻笑了起来,城墙之上便是高中低三种笑声,此起彼伏。
元启十八年,乌江城城墙之上,张小刀观乌江,破通窍,蜕穹树,入灵源,年仅十九!(未完待续……)

第150章 入世
七明大殿坐落于皇宫深处,已经有数年未曾开启。
今日三更,大太监小福子沉默的推开了尘封许久殿门,一片柔和的光芒将他淹没,他深吸了一口气,露出了罕有的紧张走入殿中。
七明大殿内有七颗硕大的夜明珠镶嵌其上,泼洒着比今夜月光还要明亮的光线,照亮了大殿之中一应事物。
殿中有七把座椅,这七八座椅全部迁入黑曜石地面之中,模样却是大相径庭。
首端的一把座椅,为龙椅。
龙椅呈金黄色,鳞片密布偶有祥云,左右扶手处探出龙头,一其狰狞傲首,二为祥和安逸。
龙椅左手第一把座椅为虎椅,黑黄斑纹,虎首在其斑纹靠背之上高昂,似在睥睨天下。
右手第一把座椅为狮椅,狮椅雕刻而出的容貌平顺,神态祥和,似乎在浅笑,平和中庸。
另外四把座椅,分别鹏,象,蛇,狼,精雕细刻,栩栩如生。
小福子将七把座椅擦拭了一遍,然后拿出总是随身携带的纸笔,吩咐下去,七明殿随着越来越多的侍女侍卫进入,渐渐有了些烟火气。
盛京皇宫之外,四架马车碾压积雪疾驰而来,没有任何人敢于阻拦,紫禁皇城之门甚至都被敞开。
马车入皇城后继续疾驰,直到七明殿门前伴随着马儿的嘶鸣这才停止。
无数侍卫沉默不语,却时不时的偷瞄一下那思量模样几乎相同的马车,似乎看一眼马车中的人便算是福分。
李自知率先走下马车,温和一笑,自然是看到了昔日并肩作战的兄弟,
武定王无海,翱羽王文清风,盛世王赵东海。三人也齐齐一笑,没有任何言语,四人并肩走进七明殿。
龙椅之上,唐胤龙喝着凉茶,见四人也并未起身,无海入虎椅,李自知入狮椅,赵东海入象椅,文清风入狼椅,不必多说。剩下的那鹏椅自然是边关王赵东海的,而那蛇椅自然属于好色地痞。
出于种种原因,今日七明殿并未坐满,既然人齐唐胤龙便率先开口道:“你们怎么看?”
四人都是当今天下顶尖的人物,自然都会有自己的见解,只是此时气氛压抑,无人开口。
唐胤龙扬起脸颊也默不出声,他在等待。
等待的时间并不漫长,李自知柔声道:“陛下想法如何?”
唐胤龙道:“邵家能叛一次。便能叛第二次,但朕从未不相信他,朕想不出任何理由支撑他胆敢如此做。”
“卷毛是我兄弟,我相信他。”赵东海肯定道。
殿内无清风。摇着羽扇制造清风的文清风这时捋了捋他的胡须,众人看向他,他却沉默不语。
文清风长的并不好看,拥有一张长脸。也没有什么儒雅的气质,摇着羽扇如果只是常人看见,必定认为此人附庸文雅。但实际上他真的是文雅之人。
见以谋略著称的文清风没有说话,李自知道:“如果要叛,只有一种可能。”
“先生请直言。“
“和尚死掉,他才敢。”李自知的声音依旧柔和。
赵东华立刻不乐意道:“先生,乌鸦嘴,来吐两口痰。”
这时,无海拿出了一串佛珠,在手中把玩了两下道:“我的确快死了。”
七明殿随着这句话脱口而出,陷入了极度压抑之中。
唐胤龙虽然早知此事,但却一直不愿意去想,无海这时的话语就像一根针刺中了他的心窝,他觉得有些疼,所以面露悲戚的看向了无海。
无海风轻云淡的道:“临死之前又收了一位好徒弟,我死也可瞑目,自知如不是多年压制境界,早已逾越六境,更何况盛唐还有在座的,还有那痞子,还有李毅,袁越,陛下可放心。”
唐胤龙目光看向无海道:“朕关心的不是这个问题。”
“陛下仁厚。”四人轻叹。
唐胤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二代皇子,他自幼随父亲南征北讨,青年时在军中吃苦无数,为人重情义,待人宽厚,此时他面露悲戚,自然是不舍和尚。
无海感觉着唐胤龙目光灼灼,便不再称陛下,而是道:“胤龙,卷毛十年未曾归京,本来之前我也不觉得有何出奇,现在看来你与自知之前的疑惑是对的。”
说着,无海问道:“要不要我去青州踩一脚?”
众人骇然,文清风立刻道:“此时不过只是试探阶段,如果你去出手,自然会引来那二位,自知要留守盛京,痞子还在西域,我们需要时间做充分准备。”
唐胤龙点头,李自知却道:“不用和尚去,我来。”
众人目露诧异,无海忽然大笑,唐胤龙不明所以道:“先生万万不行,盛京对于盛唐来说至关重要,对于那件事情更是如此,如果你走,他被那两人缠住,谁来震慑天下?”
李自知眉头微微一挑:“我虽坐盛京,但剑可落天下”
这一次,众人不再言语,不免想起了三十年前,赤脚和尚曾当众人面前说过,做天下第二比天下第一还难些,自知你辛苦了,有朝一日若我走了,你要做的不是并列的第一,而是绝对的第一!
唐胤龙闻言道:“那么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便只有一件,小刀把话带到,届时我们且他看回是不回。”
“然也。”
…………
…………
仙岛,海浪叠千层,在岸边卷起白沫。
那宛如仙境的琼楼玉宇之中仍旧像很多年前一般人烟稀少。
万鲤鱼跃的池塘之中今日没有撒鱼食格外平静,那六菱飞檐塔也如往常一般屹立在天地之中。
但如论历史悠久,便不得不提岛中后山林间的石碑。
石碑屹立在苍树古柏之中,不知有多少年的历史,即便是岛中年纪最长的婆婆,也是从小看着石碑长大的。
此碑高耸入云,巨大无比,因岁月沧桑,表体之上已有裂纹,青苔肆意蔓延。
站在石碑下,人们立刻便会感觉到遮天蔽日,那股子只有在时间长河才能孕育而出的磅礴沧桑感更是世间万物无物可出其左右。
石碑前,除了密林之外还有各式各样的古怪石头,只是与石碑相较,便显得不值一提。
王洛菡坐在石碑前的一块椭圆形的怪石上,已闭目近三年,但却不染尘灰。
阳光投射在密林之中被切的细碎,忽明忽暗的映在她绝美的脸颊上,她的睫毛微微一颤,就此醒来。
醒来后,仙岛之中传来了一声钟响,王洛菡却罔若未闻,赤脚踏在腐叶之上,行走在忽明忽暗的林间,来到了石碑面前。
她伸出了纤纤玉指,触碰着那古朴沧桑的石碑,然后看着石碑上的宛若画符一般的文字道了声:“也不知谁写的,字真的很难看。”
三千青丝的婆婆不知何时出现在了她的身后,闻言全身一震,可以看出字很难看,那么便代表她真的看得懂。
王洛菡回过头来,看着婆婆露出了迷人的笑容道:“我可以去找小刀了吗?
婆婆心中苦涩,道:“也不知那小子给你下了什么**汤。”
王洛菡的笑容变得甜美了起来,回答着:“本就是命中注定的一对,**汤这一说未免有些贬义在其中,不好听。”
婆婆向前走出两步,坐在了刚刚王洛菡观看石碑的怪石上,轻声道:“知道为何强逼你回来观摩石碑吗?”。
王洛菡道:“不知,但这对我真的不是那么重要。”
婆婆心中感慨,情字才是这天下间最杀人的字,不理王洛菡的无所谓,轻声道:“许多年前,我便莫名其妙的有些不详的预感,今朝盛唐发生了一些事情,西域与大荒也发生了一些事情,我不知道是否与我这种感觉有没有联系。”
王洛菡沉默了下来,心中明白像婆婆这等人物,哪怕只是一丝不好的感觉,也必然不是空穴来风,自有根据,这天下能让她触动的事情,必然也是大事。“
婆婆继续道:“人间战火似要重燃,这本应该是人间常态,但这次却似乎有些不同,所以你要出去看看。”
王洛菡明白此事事关重大,便点头许诺。
婆婆叹了一口气郑重警告道:“不许先看那小刀去,先办这件事。”
王洛菡如柳的黛眉纠结在了一起道:“但我真的很想去。”
“不行。‘
王洛菡有些别扭的撒娇道:“婆婆。”
“不行。”
王洛菡像个小孩子一般来到了婆婆的身边,摇起了她的手臂道:“婆婆。”
婆婆无奈道:“你已出关,本就可以在梦中相见,何必急于一时?”
王洛菡无奈道:“好吧,但要我从大荒查起。”
“为何?”
“前些年心入定未深,心生险兆,我与小刀在梦中相见,得知有一个叫做拓拔烈的什么大荒圣子欺负了他,自然要去敲打一番。”
婆婆哀叹道:“这种事情,自然是男人之间的事情,你去废掉他,张小刀还未必乐意呢。”
王洛菡想了想,觉得婆婆说的有道理,便道:“但欺负了我的男人,总要去吓唬吓唬他。”
婆婆摆手,心中念着一句俗语,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啊!(未完待续……)

第151章 战事起
乌江城的雪停了,徐庆将军便到了。
中州与南州紧急调遣的三万军士抵达乌江城时,站在城墙上的张小刀忽然觉得世界安静了下来。
盛唐以民风彪悍著称,军中士卒却以骄傲著称,只是列队在城墙之下,便有肃杀之气直冲云霄。
盔明甲亮的盛唐士卒在命令下于乌江城外安营扎寨,徐庆将军带着几位副手入城,却没有什么接风宴,直接进入了唐启年临时征用的大宅之中。
身穿轻甲的徐庆已年过半百头发花白,但身材却极为高大,而相貌因肤色太黑看不出什么好看与难看。
院落内堂,徐庆与唐启年都没有寒暄,直入主题。
“根据月明殿的情报,叛军只占领了紧邻边关的三座城池,这三座城池互成犄角,周边地形以山野丛林居多。极容易打埋伏!”
说着,徐庆指着平铺在案台上的巨大地图其中的一条直线道:“最直接的解决办法,便是我们从这里一路杀到龙眼城。”
唐启年道:“军事策略将军做主,我只提供参考建议。”
徐庆眼中划过一抹欣赏之色,暗叹二皇子胸襟。
张小刀沉默的站在唐启年的身旁,只是听着两人的交谈,暗自想着盛唐人打盛唐人,这场战争何苦来哉?
徐庆讲解完了目前的局势,轻声道:“殿下,我的意思是,我们直接在青冥峡杀过去。”
唐启年蹙眉道:“这里易守难攻,不知大将军有何理由?”
徐庆简单的答道:“因为我们才是盛唐的正规军啊。”
唐启年苦笑,回答道:“将军,我觉得能少死一些盛唐将士还是好的。”
“殿下,无论从叛军选择城池,还是根据情报得到叛军目前的发展速度来看,叛军将领绝对不是一个只会挥着锄头的农民。”
“他知道。我们有很多种方式攻城,然则如果以三角补给的城市位置来看,无论我们攻击那座城,另外两座城池都将给予受攻击城市的强大补给,攻城战将对我们造成更大的消耗。当然这是青州边军不出手的前提,但我观卷毛似乎没有任何意思出手。”
“这里先不说青州边军,如果我们选择青冥峡,因为地形因素,以及正面路途狭窄的关系,比拼的便不是常规军队的能力。而是修行者的强大与否。”
唐启年与张小刀恍然大悟。
修行者虽然有着超乎常人的实力,但在数万人的攻城战之中,被乱箭射死实属稀松平常之事,更何况纳气法席卷天下三十年,盛唐军中又有那人不算是个气练者?
除非境界抵达神通境,否则何人能抵气练者万人?然而天下神通境以上的修行者,掐指可算。
但在丛林高山之中便不同,强大的修行者可以依靠地形,环境来造成更大的杀伤力。稀松平常的气练者即便是军人,在这种地形下只能惨遭屠杀。
两人正若有所思,徐庆继续道:“这天下的修行者,我盛唐占一半。区区叛军,在这里如何与我们拼?”
唐启年应道:“将军说的极是,三十年前纳气法普及天下后,战争局势已经改变。”
徐庆叹道:“想必武定王与镇江王早已想到今日的局面。如果再有三十年休养生息,盛唐将横扫天下。”
张小刀第一次听到纳气法的席卷天下深层含义,不由得感慨老师与和尚的眼光。
观天下。盛唐的统治地位基于律法健全,西域教廷的统治地位则基于信仰宗教,大荒则来的更为干脆一些,圣殿的统治地位只是基于武力。
综合来看,纳气法席卷天下对于西域来说并不算是一件好事,因为只有无知者,才是信仰的忠诚追随者,大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