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王立群读史记之大风歌-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站所有资源部分转载自互联网!请支持正版,版权归作者所有
大风歌01…传奇皇帝
皇帝多,但是许多人生平淡无奇,可是刘邦却最具传奇色彩。这是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
刘邦身上有许多传奇色彩,分五个方面来介绍。一是出身,记载离奇。母亲刘媪有一天外出走到大泽边累了,睡着了。这时,丈夫太公出来找她,刚好看到龙盘在她身上。梦见与神仙哥哥艳遇,生下来就是刘邦。生下来,特别像蛟龙。“隆准而龙眼”。胡子长而漂亮,大腿上有72颗痣。二是喝酒传奇。没钱也喝,赊。两个酒店,女老板。赊出怪事,醉了就睡在店里,睡过看到他身上隐约可见一条龙。跟出身照应了。一天,来到店里,这一天就会生意火。年底,两老板一算,还赚得多,免了钱。三是婚姻传奇。夫人吕雉,后来称吕后,与武则天,慈禧为三大女主。刘邦与她结亲源自自己做亭长时。当时是吏,在任上时,沛县吕公原籍在单父县,避仇家来到沛县。当时人们听说来客人,都来喝酒。萧何定规矩,超过一千的到堂上喝,不到一千的到堂下喝。刘邦“贺钱万”,惊了萧何。一年工资都不够,这是虚的。萧何却让他进了屋。帖子惊动了主人,吕公出迎,接进来是刘邦。吕公喜欢相面,一看,非常好。敬重他让进里边喝酒。过程中,吕公不断地使眼色不要急着走。刘邦聪明,懂得眼色,等到散了宴散,吕公说我一生相面无数。从来没见过你这样好的,千万珍惜。我有女儿,希望她能嫁给你。本只想混酒来喝,没想到涮了一个老婆。刘邦高兴就答应了。这时他还未婚。吕公也高兴,跟夫人说这事,却死活不答应。说女人嫁贵人,却嫁了这个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记载不详细。所以她坚决不同意,还是吕公执意把女儿嫁给了他。县令求婚,吕雉应当是正常出嫁。长得至少也应该是不错的。县令当时厉害,向吕公女儿求婚,只说她是正常婚姻不会超过二十岁,但这时刘邦儿子刘盈时他46岁,刘盈还有姐姐,可以假设至少应该长一两岁。长一两岁的话,说明生女儿时,刘邦应该是44或者45 岁,结婚应该至少提前一年吧。四十多岁光棍一条,找一个二十来岁。还没花一分钱,在所有皇帝中也绝无仅有。四是面相,吕公看中的下正是面相。还有刘邦在做亭长时,家里要种地,吕雉也曾带女儿儿子来种地,一天一个老人来要水喝,她还提供了饭。老人看着吕雉说,夫人天下贵人。是感激呢还是真的是贵人之相。吕雉一听,赶快叫儿子女儿来看,一看又说,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吕雉高兴,告诉刘邦听。刘邦一听,马上追上。问他自己怎么样。老人说:“相者夫人,因而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这话让刘邦非常高兴。“诚如父言,不敢忘德”。五是传奇经历。刘邦在任上时,一个任务是押解骊山徒到咸阳修陵墓。刚离开丰邑叫丰西泽时,他们开始逃亡,丰西泽离他出发地不过几十里地,逃了一半。一算,到骊山,这些人定会逃光。刘邦觉得不行,长叹一声,就在这儿,他把剩下来的叫来,反正我和你们都走不到骊山,今晚全放了,都自由了,我从此要藏起来了。也是死罪一条,放光了。这事叫丰西泽纵徒。大致发生在秦最后三年。剩余的人反而不走了,觉得他仗义,跟着他。刘邦高兴,痛饮,赶路。前有蛇,退吧。刘邦说,壮士行何畏?走上前,斩蛇为两段,斩蛇,今天河南永城还有斩蛇牌。后来与起义连起来叫斩蛇起义。不久,他睡了,手下人看到老太太哭。问他哭什么,她说儿子是白帝子被赤帝子斩了,所以我哭。别人想打她,不见了。酒醒了,刘邦一听,心独喜。跟随的人都怕了,都知道他是赤帝子了。刘邦隐居在芒砀山。史载三个字,亡匿隐。逃亡隐居了下来。吕雉还常去找他,他觉得奇怪,吕雉告诉他你头上都有云气,一准能找到。许多人都知道。这是经历的传奇。
刘邦传奇多的原因是政治需要。刘邦从布衣到天子间只经历七年两阶段。三年反秦四年楚汉战争,从百姓一下子夺了政权当了皇帝。这个先例如果传出去天下百姓只能都想过把皇帝瘾。所以,刘邦的真实样我们不知道。我们看的是史书的记载。差距就大了。记载时,有两个倾向,一是神化一是丑化。要突出一个人时,要把平凡的屏蔽了,把光明的一面放大了。相反的情况也是。这在历史上太多了。司马迁在面对史料时,只有两种态度只能是信与不信。信不用说,不信的话还得写,毕竟他是西汉的开国皇帝。司马迁是汉武帝时,当时流传甚广,你能不写吗?受时代制约如此。 
这一类事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是布衣,是平民,用七年当皇帝了。其他帝王都是接班,他却是赶走了秦始皇。那种情况下,必须对自己有一个交代,就称自己不是一般人。只有这样的母亲有特异功能。这叫感生说。其实是古人对生育知识储备少时产生的不科学说法。历史上只有七人,炎帝黄帝颛顼尧舜禹刘邦,看来只能生出这样伟大人物。这只是美丽的神话。这是造神运动的结果。面相,好在哪,史书记载好。但是这个富贵通达与面相没有必然联系。吕公嫁女儿是真因为面相?他两个女儿,一个嫁刘邦了,二女儿嫁了樊哙,这是卖狗肉的。一个是亭长一个是屠夫。怎么解释他的面相学?不可解释。这个不过是造神运动来说明刘邦的与众不同而已。
大风歌02…时代玉成
刘邦当时的现实是纵徒把他逼向了死角,隐藏只是权宜之计。这时,中国历史上影响极大的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了。这事改变了他的命运。秦始皇晚年出现纵徒事件,不久,这次起义发生了。刘邦的潜伏与起义相距不久。秦二世元年七月,起义爆发。最根本的原因是这批人九百人要去服兵役,遇大雨,度已失期,法皆斩。今天有说法,秦代竹简上记载了误期徭役只要罚钱,但这不是服兵役。这是两种不同的事。一个是普通工作,一是参军。因此不能推翻这个记载。但是大泽乡起义对蜇伏的刘邦可是天大的好消息。机会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是,起义时,他们认为造反是死,赶到也是死,不如拼了。没想到这次起义引起的效应。起义后各地百姓把父母官杀了,成了大趋势,响应他们。这事引发了沛县县令的思考。他也担心自己被杀,也起兵反秦。与手下商量,一是萧何一是曹参。这两人说这想法好,但未必可行。你是县令,号召百姓信吗?他们说,最好是把流亡的人召回来,利用他们来胁迫百姓听我们的。这指的其实就是刘邦。县令同意后,派樊哙去请。找到后,刘邦当然高兴。潜伏不好受。回来了,县令变卦了。县令琢磨,刘邦是逃犯,几百号人,平时就不太尊重上级,几百号人能控制得了吗?赶快下令,逮捕萧何曹参,关城门,不让刘邦入。萧何曹参是后来的开国功臣,做到相国之位,不一般呀。他们早防着了,两人逃了,找刘邦去了,一说,刘邦看关了城门,写了信,用箭射进城,告诉父老乡亲,各地都在杀县令,你们及时杀了吧,你们才会安全。果然县令被人杀了,百姓打开城门放进了刘邦。
刘邦进来后,问题来了,要选头呀。刘邦首先表明自己不当。这地属于楚地。这儿不叫县令叫公,他觉得担不起。一号选手是刘邦,二是萧何曹参,他们心里清楚,七月起义,这儿是九月。这时,秦帝国根基没动摇。这样的反抗行为是死罪。他们觉得没有前科,要是成了,跟着当个大官,不成是胁从,不像首犯麻烦会大。两个聪明人不愿当首恶,不如当胁从,只好找刘邦了。历史选择了刘邦。这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他有队伍。二是受拥戴。三是刘邦无畏惧,他不懂得害怕。四是超自信。萧何曹参会想到失败,他压根儿想不到。他本是死犯。早晚都是死,不如当个沛公当几天算几天,他一下子当上了沛公这是他人生的一大步。这是他人生的起点。可以看出刘邦是一个时代推出的人物。几百号人哪能埋葬一个强大的帝国?个人的平台,借助时代的潮流,借助像沛公这样的个人平台,否则潮流属于别人,不属于你,他正是结合了两个平台。
刘邦麻烦来了,面临两个困境,一是起义晚了两个月,四个月后,陈胜被杀。这时,已是陈胜下坡时,大局势对刘邦不利。二是丰邑失守,这是刘邦家乡。这是沛县一个乡,今天江苏丰县。刘邦把这儿看作大本营,派雍齿守。他叛变,丰邑失守。三夺才成功。失守时,给刘邦带来了巨大打击。当时各地反秦人走三条路:一是走自立为王(如陈胜)的路。大多数被杀。二是立人为王。立六国后裔为王。像项梁立熊心为怀王。好处是自己不招风了。但是给自己摆了一个领导,也麻烦。三是刘邦没自立为王也没立人为王,他加盟连锁。他找人加盟。最重要的考虑是借兵收丰邑。投奔了陈胜部下景驹,但势力小,分不出兵帮他。却自己被杀了。第二个人是项梁。原因是“闻项梁兵众,往请击之”。请项梁帮忙收复丰邑。刘邦率兵攻打丰邑,收复了。刘邦选择第三条路,加盟最强的集团。他是被时代推上去的,但不否认他自己的思考。
投项梁后,刘邦遇到两个机遇。一是项梁立熊心为王。这对刘邦来说是有利的事。二是项梁战死。他们连打胜仗,杀了李斯的儿子李由。项梁高兴,轻敌,兵败被杀。项梁立了熊心,项梁战死,并到一块儿来了机会。熊心会觉得项氏家族对他是一种威胁。项梁强势。如果项梁不战死,刘邦不可能当皇帝。要么项梁当要么他愿意立熊心。好在他战死了,这对于刘邦是贵人。他帮助刘邦大。刘邦成了这个集团的成员。项梁战死,问题出来了。熊心心里害怕。整个兵力损失严重。熊心到彭城,刘邦项羽还有吕臣的三支军队来会。熊心收兵权,把吕臣与项羽的兵合起来亲自掌握。这是项梁的错误举措。楚地起义军得听他了,熊心唯独没夺刘邦的兵,反倒暗中支持刘邦。熊心应该是一个有抱负的人。夺项羽的兵权是看到项氏家族的威胁。如果项羽再掌兵权,还会东山再起,而刘邦不属于这个家族。他是连锁势力。如果加强,就会削弱项氏势力。这也是历史给的机遇。这本对于起义是坏事的事对刘邦来说却成了好事。怀王还定了约,先入关中者王之。这个机会又给了刘邦。我个人觉得刘邦是幸运的人,他抓住了时代的机遇。他是被时代潮流裹挟着前进的人。机会与风险并存的人生路在他面前。

大风歌03…西入秦关
楚怀王将入关的任务交给了刘邦,但是为什么没交给项羽呢?
前208年项梁战死,楚怀王收归了兵权,并把入关的任务交给了刘邦,仅仅是为了抑制项氏势力吗?
项梁战死后,当时熊心迁到彭城,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救赵一是灭秦。前更争切,赵聚集了秦两支兵团,一是章邯一是长城兵团。赵危急。赵向外求救,赵成了焦点。一旦赵亡,章邯打楚,楚更受不了。更何况这是争取盟主的时候。另一个是灭秦。周文曾去,但战死了。两个任务成了重大问题。当时形势是秦军势力强,连续追打义军,反秦处于低谷。这时,没人敢入关去灭秦,所以楚怀王鼓励用重赏法,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入、定,先进关并安定下来,就称王。当时只有刘邦与项羽愿意入关。这比救赵当然更轻。救赵是硬仗。这要与两大主力兵团决战。怀王做了决定,让刘邦入秦关。让项羽救赵。为什么刘邦拿到入关的决定呢?两大原因,一是刘邦是长者,二是怀王支持。怀王决定时,认定刘邦是长者。包含年龄大、宽厚仁爱的含义。刘邦也比较宽厚仁爱。项羽评价是恶评,是残暴,他曾在攻打襄城时,整个城中的人全部坑之,活埋了。所以怀王觉得他残暴,而刘邦是长者,去西入关。刘邦是不是长者呢?举例来看,一是王陵,是西汉政府的第三任相国,与刘邦是老乡。在刘邦起兵前,地位比刘邦高得多。刘邦曾“兄事之”王陵,王陵甚至不肯从沛公。一直到秦朝灭亡楚汉战争时,王陵才跟随了刘邦。项羽甚至抓住王陵的母亲,劝他投靠项羽。使者见到王陵母亲时,她对使者说,汉王是长者,不要因为我的缘故背叛汉王。她当着使者面自杀了。她也称刘邦为长者。这说明她认定刘邦是宽厚仁爱的人。还有一个例子,刘邦手下重要谋士郦食其,曾说过,只有刘邦是个长者。他愿意跟随刘邦,而西进时,楚怀王也是长者,这就成了他入关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楚怀王支持他。上一集涉及到了,项羽如果做了关中王,对他的压力太大。而刘邦做了会成他的依靠。当然楚怀王的心意也得到周围人的支持。刘邦就西征了,项羽北伐,而他个人还只是偏将。
楚怀王支持刘邦还涉及到宋义,本是楚怀王手下,曾在项梁手下,曾告诫过项梁,兵法讲,胜仗后将骄兵懈者败,项梁听不进,嫌他并把他撵走了,去齐国办事。宋义当然明白,路上碰见齐国的使者,高陵君,名叫显。两人相遇,宋义问是不是见项梁,告诉他悠着点会捡到命,否则会丢命,他料定项梁必败。结果果然项梁兵败。高陵君断定宋义是军事天才,齐使到楚国后竭力表扬宋义,能仗前知道项梁必败。楚怀王兴奋。立即召见宋义,谈话。楚怀王觉得他是奇才,重用他为主帅,让项羽为副将。熊心兴奋什么?手下有像项羽这样杰出的军事将领,发现宋义后发现他可以替代项羽,所以他兴奋。自己派项羽为副手。这样结果是项羽受压制。刘邦项羽的任务不均衡了。两人间拉开了距离。
刘邦入秦关的路并不顺。后来刘邦在途中意外地得到了两个重要的谋士。帮助他打了两次胜仗。一是偷袭陈留一是智取南阳。郦食其是落拓书生,刘邦来,他看上了,刚好有机会,刘邦手下一个侍从与他是邻居,回乡来探亲,郦食其就托他说话,之前刘邦招贤纳士,见面了,郦食其说我就是要寻求的,我欣赏刘邦。这个老乡告诉他刘邦爱骂人和特别不喜欢儒生的毛病。这个骑士叫他要有个思想准备。通报后,刘邦派人去召郦食其要见,先找了两个女子洗脚,郦食其不高兴,没下跪,揖而不拜。问刘邦是帮助天下灭秦还是帮秦灭天下诸侯。刘邦破口大骂。郦食其说你怎么这样见长者呢?这时他六十多了。这时刘邦才四十多。刘邦赶快叫女子走,擦干净,道歉,并请教。郦食其说你手下不到万人,想进入强秦,非败不可,建议打陈留。县令是朋友,劝降,否则里应外合。二是陈留不要小看,囤积大量军粮,拿下无忧军粮了。刘邦听进去了,立即派他去陈留。劝县令投降,县令不干。刘邦趁谈判时,发动突然袭击。陈留一下被攻下。这是偷袭陈留,这是西征来第一个胜仗。占领后继续西打,入关对于刘邦合适的路只两条一是从洛阳向西进入咸阳,一是从南下过南阳过武关入关中。陕西四面都是山,东是函谷关,北是萧关西是大散关,南是武关。四过都有关,所以关中叫四塞之地,易守难攻。洛阳一仗刘邦败了。打不进去,向西打进函谷关太难了。只有改变方向,南下南阳,当时是一个郡,下辖十几个县。刘邦在鲁山附近与秦军南阳郡守打,胜了,南阳太守退守南阳,当时是宛县,是当时的郡治。驻扎宛县。
刘邦一看太守退了,没打宛县,直接往西走了,想进陕西,进关中,目的在抢时间。可以看出刘邦的急功近利的心态,他不是一个军事家。这个决定遭到张良的竭力反对。张良在秦末起义后曾投景驹,路上与刘邦巧遇,一见面谈话张良不走了,觉得不如跟着刘邦。重要原因是张良在此前熟悉兵法,将这些讲给刘邦听,刘邦听过常用他的意见。张良觉得找到知音了。其他听了却听不懂。张良觉得只能跟刘邦。他觉得刘邦是一个最好的伙伴了。所以张良对绕过宛县的做法坚决反对,宛兵在后,强秦在前,前后夹击,是最危险的,刘邦听进去了,连夜调过头,连旗帜都换了,围了宛县几层,南阳太守原以为走了,听到被围,慌了。想自刎,手下门客陈恢说,晚一晚,等我做点事,不成再说。郡守就没自杀,派他见刘邦,对刘邦说听说有怀王之约,急着往西想争取先入关。但是没想到宛城不打会危险,跟张良分析一样,只能打宛县,打起来,守兵众多,一定死伤惨重,拖延时间。所以,站在你的立场上建议不要绕不要强攻,约降。把郡守叫来谈判,做你部下守南阳郡。然后士兵全部跟你走。让他替你留守,之所以不愿意投降,因为他们考虑降必死。所以都抵抗。假如如此必会投诚。你何乐不为呢?进军会快,阻力会小,军队会增多。陈恢一说,刘邦马上采纳,封南阳郡守为殷侯,封陈恢为千户。这样一样,南阳望风而降。这是智取南阳。刘邦过人之处就在悟性好。他没读过多少书,只要别人说得有理,立即采纳。这是西入秦关的前段路程。后边的路通畅了。途中还会遇到哪些呢?

大风歌04…率先入关
前206年刘邦率先入关,他能如愿为关中王吗?刘邦进入陕西境内,完成了第一步。而灭秦是下一步,肯定有大兵把守,他该怎样完成呢?
刘邦过了南阳,进入了陕西境内,他遇到第一个险关是武关。武关是南边的兵家必争之地。现在武关好走,但是当时是难走之路,但刘邦幸运,秦竟然没重点设防。刘邦迅速通过了武关,没大仗,刘邦轻松进了陕西。可是过了武关后,刘邦派人去咸阳找当时掌重权的赵高。想联络赵高。人还没回来,赵高就杀了秦王二世。二人要约分关中。刘邦没答应赵高。就在这时,秦王子婴被扶上台并杀了赵高。子婴搜集一下军队到峣关。这是必须要打的一仗。刘邦急迫,进了关中,只要能打到蓝田,就可以大功告成了。关中王指日可待。这一仗他决定硬打,派手下二万准备与秦军对决。郦食其当时说过,散兵不满万人,想进入强秦?但是在南阳收编了不少部队,派两万,估计是全部家底了。刘邦决定后,被人阻挡了。又是张良,说秦兵尚强,太冒险了。我调查过,守将家里做生意,往往贪利,所以,想法贿赂。想到郦食其,派他去带着重金拜见守将。只知道一个结果,守将收了礼后答应联合取咸阳。刘邦高兴极了,准备与秦军联手一块打咸阳。这个决定又被张良阻止了。这只是秦将领愿意投降,士兵不一定呀。要趁着将领投降戒备松时打他。派人散出风声,准备五万军队军粮,在附近山上,全部插上军旗。这叫疑兵,刘邦采纳。突然进攻,峣关被刘邦打得大败。太没有想到了。刘邦乘胜追到蓝田。子婴派出关中最后军队决战。刘邦再次大胜子婴开创了皇帝投降的模式。系颈以组,白马素车,亲自捧着天子的玺和符,然后在轵道跪下等刘邦来。子婴投降了,刘邦进入了咸阳。这一年是前206年10月。
刘邦一进入咸阳,摆在面前的问题是杀不杀子婴,子婴是秦帝国的象征,注定是秦帝国的替罪羊,所有仇恨都落在他头上,他注定是悲剧命运。刘邦手下将领几乎是全部要求杀。刘邦是要复仇,还是要放弃,考量的是他的气度。刘邦认为熊心派我出来认为我是长者,我杀投降的,不是长者所为。主张不杀。把他关起来,等待诸侯来再处理。最后,一个人力排众议,放弃复仇。这是他入关后第一件大事。这是一般人难做到的。这些义军将领都受过秦的迫害。一进入咸阳,刘邦手下将领乱了套。看到宫殿,都稀罕。金碧辉煌的宫殿没见过,珍宝没见过,美女没见过。刘邦就想下榻秦宫,这个决定好理解。欲望嘛。这种欲望是对权力美色物质享受的渴求。但是这个决定遭到樊哙的反对,也遭到张良的极力反对。他不像樊哙不会说,张良说出道理来,一是进入秦宫是怎么进来的,要不是秦国国君腐败你能进来吗?二是想想一个为天下清除暴君的人应该怎么做?你想住到这儿不是走秦的老路吗?三是作为一个想干大事的人该怎么对待别人的忠告呢?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刘邦还军霸上。入关第二件大事就是还军霸上,这靠的是勇气。战胜自己难。
秦帝国灭亡是因为民心尽失。所以争取民心是考量一个政治家的重要标志。刘邦十月入关,进入咸阳,十一月下令,在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受秦代灾难太长了,诽谤当时指的是在背后议论一个人,秦代立法中有这一条,只要议论朝政就灭族,偶尔聊天两人说话立即杀了。刘邦说我应该做关中王了,我宣布从今天开始,秦所有法律一律终止,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三条,全部废了。这是刘邦争取民心的一环。这至少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化繁为简,秦代法律苛刻而繁琐。他化为三条,虽然今天看不具备操作性,也概括不了整个犯罪,也不足以维护社会秩序,在当时深得民心,关中百姓受苛法的束缚,百姓能不高兴吗?二是双向制约,不但是针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