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桓侯再生-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半月后,于禁答应以客卿身份,在丹阳在大哥秘密操练新兵。但在名义上,他并未归降。
    第四卷 潜龙出渊震九州 第六十八章(下)
     更新时间:2008…10…8 17:44:29 本章字数:3154
    建安九年正月初五,吕蒙领军进入庐陵郡,自此全面接管庐陵反击战事。
    初七,吕蒙军前锋及时赶到新兴县,与围城的交州军接锋,双方激战两个时辰后,交州军后撤数十里,新兴破城之危被解。
    初十,吕蒙急书庐江,道交州军新有万余人的援军攻入庐陵。不过,吕蒙对于击退交州军,却显得非常有信心。
    正月十四日,陆逊领军万人返回九江郡(陆逊是九江太守),一者为稳定江东局势,同时也准备着随时策应吕蒙。
    ………………………………………………………………
    正月二十四日,糜芳圆满完成了交易战马的事务后,自幽州返回庐江。
    大队的运输船只仍在南下的途中,糜芳自己却是先行搭乘船只返回。与他同行的,有郭图、崔琰等十余名袁家文武的家眷,老老小小近百人。
    待糜芳将情况做简单说明后,大哥亲自出迎,将这些家眷接入庐江城,并命人为他们妥善安置了住处。
    庐江,议事厅
    “主公,大致的情形就是如此!”糜芳将幽州之行的所见所闻详细地叙述了一遍。
    “子芳,辛苦了!”大哥冲糜芳点点头。
    “照如此看来,幽州已是岌岌可危,恐怕未必能撑过今年!”徐庶捋着颔下几缕清须,不太乐观地说道。
    “袁家内部人心惶惶,众皆思散,以郭图这等重臣都在为家人谋求退路,便可见一般。内尚不安,又何以御外敌?”诸葛亮摇着羽扇,轻声说道,“相形之下,曹操击灭袁氏之心极为强烈。即便渤海之战夏侯惇损失惨重。曹操依然命他继续进攻。而且此次曹操也吸取了前番的教训,似乎预先将北疆的异族都已拉拢到他那一边去了。
    看来,曹操也是被南北两面作战的情况搞恼了,铁心想要先解决一边了。”
    “曹操占据九州之地,战争的潜力果然不同凡响!”鲁肃叹了口气说道。
    此前,曹操同时维持与我军和袁谭的两线战事,兵力上居然都游刃有余,这是他治下强大的人力物力作为支撑的。这一点。我军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
    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啊。
    “看来得尽量从幽州多换取些战马了,日后恐怕就再也没有机会!”糜竺寻思着说道。
    “曹操势力日盛,待其完成了对幽州地攻略后,我方形势将会变的更加严峻。届时,除非主公能得到荆州,以荆、扬两州之力,或许才能跟曹操进行全面对抗。”诸葛亮神态自若,不紧不慢地说道,“但荆州一时间也急切不可图。主公。依亮之见。不妨先南下攻取交州。此次士燮被曹操蛊惑而兴兵北犯,虽然给主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但换个角度看。也未尝不是个机会。至少,师出可以有名了!”
    “恩!“大哥略一思索,点了点头,“但这段时间大军征战过频,军心已疲,恐怕得休养些时日才行!”
    “庐陵之战如果顺利,一、两月内即可结束。以庐陵郡及交州的地形情况,只要交州军不是主动撤退,其一旦落败,至少得丢下半数的人马!根据目前已知军情。交州军动用的兵马超过了三万人。交州原本就人丁不盛,这三万人恐怕要占到士燮全部军力的半数以上。此战一败,交州人心必乱。到那时,我军乘势攻入,必可收取事半功倍之效。”诸葛亮淡定地分析道,“至于休养,主公倒也不需担心。我军完全可以采取轮换制,避免军卒连续作战。到庐陵战事结束时,江北的军士已有了三个月以上地休整。完全可以应付南征作战。”
    “最好能在三月底、四月初南征,再往后交州的天气会非常炎热,对大军征战会有些不利!”鲁肃对交州的情况相当熟悉,提议说道。
    “恩……”大哥微微颔首。
    …………
    正月二十六日,气温骤降。至黄昏时分,雪花纷纷扬扬地降落人间。
    到第二天中午,大雪才停歇了下来。据报,这场大雪居然从淮北,一直下到江南,覆盖了半个华夏大地。
    扬州全境在一夜之间,变成茫茫一片白色,某些县、亭积雪竟深达一尺有余。庐陵,自然也在其中。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颇多不便。有些地方,甚至因积雪而堵塞了车马往来。
    但有弊必有利,有祸必有福。  初降雪时,大哥正在召集重臣议事。当雪花飘落之时,一向沉稳自若的诸葛亮居然放声长笑了起来。
    其时,包括大哥在内的不少人都感到有些莫名。但诸葛亮的解释,让众人恍然大悟。
    诸葛亮肯定地说道,这场大雪,对庐陵的战事将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庐陵位置偏南,如今虽值隆冬,但当地地气候并不像江北这样寒冷,而交州地气候则更加温暖。大雪的降临,势必会导致庐陵气温的急剧下降,如果交州军没有相应地御寒准备,骤降的气温对他们将是极大的考验。但诸葛亮认为最要命的还不是这个。
    积雪,以及积雪融化后造成的泥泞地面,给粮草辎重运输带来的困难,才是交州军会遇到的最严峻的考验。只要吕蒙能抓住这样的良机,胜利将指日可待。
    而随后的战事发展,充分证明了诸葛亮分析地正确性——  士燮军虽然对扬州气候的寒冷有所准备,但一直都是生活在温暖如春的交州(交州,大致就在今天的广东、广西一带)的士卒们,显然没有料到降雪后的庐陵会变得如此寒冷。短短的两、三日内,便有大量的交州兵因感染风寒而病倒。有些军卒甚至为了抢夺御寒的衣物,而对百姓大抢出手,引起了庐陵百姓地极大愤慨。
    同时,因为道路受阻,粮草辎重运输极为困难,因急于进攻而突入庐陵境内过深的交州军不到三日,就开始粮食吃紧。
    与交州军关系恶劣的庐陵百姓自然不会向敌人提供粮食。无奈之下,交州军主将士壹(士燮之弟)只得命军卒向当地百姓征取粮食,后来直接变为强抢。
    就在交州军为粮食之事闹的鸡飞狗跳之时,吕蒙出手了。
    这次反击交州军之战,吕蒙的表现可以说是出奇的沉着稳健。刚刚步入27岁的吕蒙,再也不是往日那个愣头青,行军用兵大胆中透着十分的慎重。
    加上荆南的6000援军,吕蒙手中可用的军力基本与交州军相当。但他并没有采用最为简单直接的办法——硬拼,来谋求击退来犯之敌,而是冷静地与交州军周旋,一面利用地形的熟悉,以游击的办法不断消耗对方军力,一面寻觅着决战的良机。
    大雪降临给交州军带来的不便,吕蒙第一时间就把握住了。甚至,在天色刚刚起了变化,还未下雪之前,他便未雨绸缪,向当地的宿老请教下面可能的天气转变。
    耐心地等待到交州军为筹集粮草而四处折腾的机会,吕蒙果断将手中兵马一分为三,以中路主力直捣士壹的中军,以左、右两路偏师阻击四处筹集粮草的交州军回援。另有一路偏师早按吕蒙的安排,走小路潜行到士壹军的侧后,也同时配合吕蒙中路军夹击起来。
    士壹显然没有料到吕蒙会这样果决。在先前的战斗中,“保守”的吕蒙一直避免无谓的决战,倒给士壹造成了一种错觉,以为自己的对手是个无胆之人。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不动则已,动则如泰山压顶,令敌无可抵御。当日庞统讲授兵法时所讲的这些话,被吕蒙深深地铭记在心。
    吕蒙亲自冲锋在前,率领挑选出来的最精锐的军卒,毫不费力地突入敌中军腹部。四散在外的其他交州军拼死想压迫回援,皆被阻截。抵抗了不到一个时辰,士壹率先崩溃,亡命后撤。
    吕蒙毫不犹豫地领军紧追不放,将交州军一路南驱,由新兴赶到平阳,由平阳赶到雩都……
    溃逃的士壹军,又冲击到了仍在围攻赣县的交州军士武部。士武虽然奋力想要约束住败军,但他的努力仍然被无情地击了个粉碎——由会稽远涉400余里赶来增援的廖化,自侧翼发起攻击。腹背受敌的交州军顽抗半日后,完全失去抵抗意志,一溃不可收拾。
    吕蒙、廖化领军一路南驱,于二月十四日将交州军逐出庐陵。最后,二人深入交州境内40里后,放弃追击,撤回庐陵。
    此役,三万余交州军得全身而退者,仅余万人。士燮之弟士武于乱军中被俘。
    ……………………………………………………
    二月中,一件对农耕极为有益的器械——水车,在庐江问世。
    第四卷 潜龙出渊震九州 第六十九章(上)
     更新时间:2008…10…8 17:44:37 本章字数:3262
    水利,向来都是农业中最不可缺的一环。缺乏便利的灌溉,农耕便要受到极大的制约。
    扬州的水网虽然较为发达,而且历代的治政者也相继修建了一些渠道,以方便灌溉。但不可忽视的是,扬州境内丘陵、山坡众多,不少高地离水源及灌溉渠道较远,灌溉相当困难,从而直接影响到荒地的开发。不少居住在丘陵高地的住民,往往需要徒步跋涉数里、乃至十数里,依靠肩挑手提汲水灌溉。
    有鉴于此,以水车为代表的灌溉工具便应求而生。
    在原本的历史上,水车本是由三国后期的魏人马均所发明,但如今却提前了二十多年问世。
    “发明”者也由马均变成了黄月英。
    诸葛亮这位胸有锦绣万千的夫人,平日里除操持家务之外,最大的兴趣就是鼓捣一些奇怪的器械。黄月英相貌虽不出众,但心灵手巧,制作出的器械非但精致,而且通常都有其独特的用处。
    继前次成功仿制并改进了霹雳车后,黄月英又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将水车做了出来。而制造水车的最初起由,只是因为在某次议事时张懿谈及某些地区因地势过高,灌溉不甚便利,我顺口提了一下“可以制造汲水灌溉的器械”。诸葛亮对我的提议相当感兴趣,回府后与自己的夫人谈论了一番。随后,黄月英便着手开始研制。
    就在诸葛亮的府上,在十多名仆婢的帮助下,黄月英成功地制作出了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水车。
    这架水车用木板作槽,长两丈,宽四寸到七寸不等,高约一尺,槽中架设行道板一条,与槽的宽窄一样,两端比槽板各短一尺。用以安置大小轮轴。在行道板上下,通周用龙骨叶一节一节地用销子连续起来。水车上端的大轴两端,各安四根拐木,作为脚踏之用。把它放在岸上的木架之间,人扶着木架,用脚踩动拐木,就带动下边的龙骨叶沿木槽往上移动把水提上岸来。而后,龙骨板叶绕过上大轴。又在行道板上边往下移动,绕过下边的轴,重新刮水,这样循环往复,水便从低处源源不断地被提上岸来,流入田间。
    大哥亲自见识了这种人力水车之后,大为惊叹赞赏,立时厚赏黄月英,并命张懿勘察各地情况,准备在扬州全境加以推广。
    …………………………………………………………
    对交州军地战事顺利结束后。吕蒙一面收拾着庐陵的残局。一面将以士燮之弟士武为首的十数名主要俘虏遣送至庐江。
    从士武口中,证实了士燮所以会悍然出兵进犯庐陵,的确是受曹操所诱。曹操为了达到拉拢的目的。非但授予士燮安南将军之职,列南乡侯爵,并且承诺一旦击败大哥之后,会将庐陵、会稽(包括新设的越郡)交给士燮。在如此厚利的诱惑下,士燮自然无法拒绝。
    相形之下,大哥无法给予如此优厚地交换条件,也难怪士燮拼死也要南犯。
    不过,这次他真是偷鸡不成反折失把米了。
    二月下,南征交州的准备事宜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大量的粮草辎重经水路向江东运输,江北的兵马开始南调。分别集结向庐陵和越郡。同时,吕蒙的大军准备北上做轮休。
    按照徐庶、诸葛亮、鲁肃等人共同制定出的作战计划,我军将会从庐陵和越郡两地同时攻入交州。征讨交州之战,预计将要动用四万到五万人,以我为南征的主将。
    三月下,南征的准备事宜已经完成大半,交、扬两州边境战云密布。期间,士燮曾三次遣使前来庐江求见大哥。第一次还是为请大哥释放以士武为首的主要俘虏,后面两次。士燮明显察觉到情况不对,主要是为向大哥解释他“贸然进犯是受曹操蛊惑”,并称愿意以厚偿我军的损失,只求双方能化干戈为玉帛。
    除此之外,士燮还曾企图派遣使者北上向曹操求援。但非常可惜,加强了巡逻地锦帆水军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将两批使者全部截了下来。
    四月初一晚,大哥在府上设宴,为我南征饯行。
    明日一早,我就将取道丹阳赶到越郡,指挥大军南下进攻交州。
    为了不耽误我明日地行程,酒宴只进行到戌时就散了。
    州牧府门口,我、二哥以及徐庶、诸葛亮等人向大哥躬身施礼后,正准备各回府邸。
    无垠的夜空中,繁星闪烁。忽地,一颗流星扫过天际,落向了西方。
    见到这一星象,诸葛亮不禁轻噫了一声,随后仰天仔细观望起星空来。
    “孔明,怎么了?”大哥看到诸葛亮的异举,不禁上前好奇地询问道。
    “适才星有异象,恐怕近日会有要事发生!”诸葛亮转过头,神色略显凝重地回道。
    “是何星象?”徐庶适才背对流星扫过地方向,因此恰好没能看到。
    “星陨西方,虚宿闪耀,是主死之兆。看陨落的方向,似乎是在荆襄一带,若不出意料,荆州恐有要人亡故!”诸葛亮轻摇着羽扇,睿智的眼眸在灯火照耀下奕奕生辉。
    “荆州有要人亡故?”大哥大感诧异地看向诸葛亮。
    忽地展颜,诸葛亮轻笑着对大哥说道:“主公,恐怕暂时还不能让将军南征。”
    “这是为何?”连我也好奇莫名,不自禁地追问道。
    “若不出亮之所料,今后这十数日,将会对荆州的前途命运产生决定性影响。请主公与列位稍候一、两日,必可见分晓!”诸葛亮握扇拱了拱手,笑着说道。
    “难道,死的是……”隐约地,我似乎也感觉到了什么……
    诸葛亮轻轻点了点头……
    第二日,在诸葛亮的建议下,我没有渡江南下,而是留在了庐江,静候荆州方面的情报。反正以眼下的情形,仅只晚上一、两日,也不会对南征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至当日傍晚时分,巡驻于江夏、南郡一带江域的凌操,派遣锦帆快船送回了一条极具震撼性地消息——刘琦病故。
    议事厅中
    “孔明怎知是刘荆州亡故?”二哥凤眼微睁,大感惊讶地向诸葛亮询问道。
    说实话,我心中同样有此疑惑。昨夜里,诸葛亮只是根据星象,就推测出了刘琦的死亡,绝对可称的上是“神算鬼谋”之能。而这一切,在“我”这个无神论者的眼中,简直是令人无法想象的事情。
    “其实,亮也并未全靠星象推测!”诸葛亮轻笑了笑,说道,“两个月前,细作曾经回报,道荆州大小事务皆由异度大人执掌,刘荆州本人却难见踪影。其时,亮便留上了心,命细作紧要关注。事实上,这一个多月来,刘荆州便从未在公开场合露过面。据此,亮推测刘荆州极有可能已身染重病,无法出面理事。荆州内乱平息未久,又有曹操虎视眈眈在侧,想必异度大人也不敢将此事张扬出去,只能尽量隐瞒。联系到昨夜异常的星象,亮才推测可能是刘荆州亡故!”
    原来诸葛亮也并非完全是掐指算出来,不过,他所说的星象之学恐怕还真很大的玄妙在其中。
    “刘荆州青年亡故,又无后嗣。而且除刘荆州外,刘景升也已别无其他子嗣存留。”鲁肃接口说道,“如此一来,有关荆州的承继者,恐怕难免又有一争。”
    刘表本有两子——刘琦、刘琮,但因曾兴起叛乱地缘故,荆州内乱平定后,刘琮便被禁锢了起来。
    去年年底,刘琮因病亡故。当然,这里亡故的真正原因,究竟是“病”,还是其他的什么,恐怕就只有刘琦等寥寥几人才能知晓了。
    “但这对主公,却未必不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诸葛亮摇扇说道,“如果能运用得巧妙,甚至可以让主公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轻松将荆州收入囊中。”
    “计将安出?”不仅大哥,几乎厅内所有人都将目光聚集在了诸葛亮的身上。
    …………………………………………………………
    天色阴翳,乌云密布,天际间竟似隐有春雷低吟。
    荆州,襄阳满城皆是白绫飘舞。
    州牧府,正厅灵堂上,一众文武全然不顾灵堂应有的肃穆气氛,就继承权问题争吵得面红耳赤。
    剻越静静地跪在刘琦的灵枢前,一言不发,仿佛浑然未将周遭嘈杂的声音听在耳中。
    刘琦本身就不是一个身具雄心壮志的人,在荆州内乱平定之后,他便心安理得地当起了太平君主。同时,又因年轻气血旺盛,不免会沉迷于声色酒宴之中。剻越等人虽有劝说,但皆未能见效。连续六、七个月下来,纵是铁打的身体也受不了,何况刘琦的身子骨没有那么强健。
    本来刘琦的身体还不会崩溃得如此快,但正月底的那场大雪造成气温骤降,正在嬉戏饮乐的刘琦一时未能留意,结果感染风寒而病倒。
    随后,刘琦便一病不起,拖了两个月后,最终还是撒手西去,留下可能再度陷入混乱的荆州。
    第四卷 潜龙出渊震九州 第六十九章(下)
     更新时间:2008…10…8 17:44:46 本章字数:3297
    “叔业大人(荆州牧治中刘先,刘表族侄)才学深厚,品行高著,德高望重,素为荆襄士民所仰。荆州牧之职,舍叔业大人其谁?”典学从事王粲昂声说道。
    “公权大人(安远将军刘磐,刘表族侄)历年来为安定荆州劳心劳力,功勋卓著,荆州军民无不交口称赞。公权大人才是继任荆州牧的最佳人选!”中郎将王威毫不客气地驳斥道。
    “安远将军虽然战勋卓著,为国之良器。但善于行军作战,却未必能够统领一州。”典农从事傅干捋着胡须,不紧不慢地说道。
    “公权大人曾掌荆南四郡军、政事务,期间百姓安居乐业,民生郡治有条不紊。有此明例,还需有何赘言?”王威丝毫不将傅干的推脱一言放在心上。
    “若是州牧重任交给一介武夫,荆州不久必亡!”刘先之子刘华轻哼了一声,不屑地低语道。刘华二十三、四岁光景,与其父刘先颇为肖像。刘华天资聪颖,十岁时便名扬荆襄九郡,十六岁被察举为官,时至今日已是一郡之丞。少年得意,令刘华的性格不免有些张扬。
    刘华的声音虽然不大,却足以让不远处的刘磐听在耳中。眼中充溢着怒火,刘磐转头怒视刘华。
    刘华浑然不惧地与自己的族叔对视一眼,眸中甚至还流露出一丝不屑之色。
    还未待刘磐开口,立于一旁的文聘已经冷冷讥讽道:“景升公尸骨未寒,就蛊惑州牧大人靠向仇贼曹操。这样的人若也能做荆州之主,三万死于内乱中的荆襄将士如何能够安息,景升公如何能够安息?”
    “文聘,你好胆?”刘华毕竟年轻气盛,怎么忍得住文聘的冷嘲,上前几步怒喝道。
    “哼哼……”文聘冷笑了几声,直接将手摁在了身侧的剑柄上。以不带任何感情的眼神看着刘华。
    “文景,灵堂之上不得胡闹,快回来!”一直沉默的刘先突然开口,明为训斥,实际却是为自己的儿子解围。
    刘华一甩衣袖,恨恨地回到了刘先身旁。
    达到目地后,文聘也退回到刘磐的身后。
    围绕荆州牧的继承权,荆州群臣已经形成了截然对立的两派——文官派和武将派。以韩嵩、王粲、傅干等人为主的文官大吏。拥戴治中刘先继位;以黄忠、文聘、王威为首的军中将领则拥立安远将军刘磐,并旗帜鲜明地反对刘先继位。
    两派的对立,其实早在刘琦去世前就已存在。而起因,则是始自六个月前,刘先主张修复与曹操的关系。
    刘先认为,虽然刘、曹之间矛盾颇大,但无论如何不可否认天子在许昌、曹操占据着大义地事实,刘琦若要稳定住荆州,与曹操改善关系势在必行。据此,刘先向刘琦提议。遣使至许昌修复与曹操的关系。
    刘先还认为刘备对荆州存有很大的凯觎之心。因此不可一面倒向刘备,而应该想办法在曹操、刘备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关系,借其中一方牵制另一方。
    刘先的这些提议。赢得大部分文吏的支持,但同时,却几乎激起了所有荆州军将士的反对。
    军中将领一般性情比较耿直,他们只清楚刘表之死与曹操有着直接关系,更知道曹操曾经在荆州最危急的时刻意欲趁火打劫。而另一面,刘备却是大伸援手,将荆州从战乱中拉了出来,更解救了章陵数十万百姓。援手之后,刘备甚至没有索取半点报酬。就冲这份恩情,恩怨分明的将领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