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见证权力-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 者 小 传    
    大卫·葛根在公众界已经活跃了三十余年,他曾任总统的首席顾问、国家新闻杂志编辑、著名电视评论员和教师。曾在白宫四位总统的门下供职。在尼克松时期,他负责演讲撰稿小组;福特时期,他担任特别法律顾问并负责联络小组工作;他在里根时期担任工作人员主任、联络处主任兼管新闻处和演讲撰稿人小组;他还是克林顿的顾问。他一直担任《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的编辑、《麦克尼尔/莱若尔新闻时段》的特邀评论员、美国企业学院常任职员及杜克大学客座教授。现在他是哈佛大学约翰·F·肯尼迪政府学院公众服务的教授并任该院公众领导中心主任。他也是《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的客座编辑和《吉姆·莱若尔新闻时段》、美国广播公司《午夜在线》节目的政治分析员。现住马萨诸塞的坎布里奇和弗吉尼亚的麦克莱恩。    
    前 言    
    我们极有可能正处在一个崭新的黄金时代的开端。    
    美国的两种核心思想,即自由和资本主义,正在全球范围熊熊燃烧。信息革命乃至仍处于襁褓中的生命科学,也呈现一派燎原之势。美国有足够潜力获取巨大的利益。因为它已经在经济、政治、军事、科学和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自古罗马以来没人能及。综合这些因素,就足以带领未来的几代人迈上伍威尔逊总统所梦想的那遥远而且阳光明媚的高地,在那里,美国人民欢天喜地,高呼胜利。    
    但是进步并不是确定的或必然的,国家进步,大多视领导者的素质而定,而领导者中的翘楚就是,美国总统。    
    值得记住的是20世纪始于充满着必胜主义的氛围中之中。专家们曾展望未来,预见到人类向前进的无与伦比的契机。但是在过去的50年中,一个空前黑暗的时代降临,人们卷入了最血腥的战争,还遇受经济大萧条。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全球有29个民主国家,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只剩下12个。各国之间贸易萎缩,直到70年代才恢复到20世纪初的水平。    
    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拙劣的领导难辞其咎。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基根方式?穴John Keegan?雪写到,二十世纪的政治史可以从六个人的传记归纳作结,他们是列宁、斯大林、希特勒、毛泽东、小罗斯福和邱吉尔,其中四位是暴君。若不是罗斯福和邱吉尔重整西方民主国家,文明也许就此终结。幸好,我们侥幸逃过一劫。    
    每位就职于政府、公司、职业团体、或是非营利机构的人员都知道领袖的作用至关重要。小阿瑟·施莱辛格指出1931年某个晚上温斯顿·邱吉尔在纽约横过公园大道时,他看错了来车的路,被一辆小汽车撞倒,几乎丧生。14个月之后,富兰克林·罗斯福也几乎丧生,一位暗杀者朝他乘坐的敞蓬车开枪,却使坐在他身边的芝加哥市市长性命垂危。倘若邱吉尔和罗斯福真的遭遇不幸,历史是否会重新改写?着实另人难以想象!就象施莱辛格指出的那样,我们无法想象由张伯伦Neville Chamberlain或哈利法克斯来领导英国,或者由约翰·南斯·加纳指挥着盟军走向胜利。在危急关头,一国家领袖的品质具决定性的影响。    
    有些人认为,随着冷战的结束、信息时代的到来,美国总统的重要性已经逐渐减弱。的确,总统的某些权力已经转移给其它人,而且,大体来看,这些权力移交还是积极有益的。    
    但总统仍是民主的核心。担任着这个职位的那个人,他或她将会实践着国家的梦想,激发以持久和强大潜能为后盾的国家活力的惟一一人。一般说来,我们老百姓不太关心华府的动静。但是我们有与政府同舟共济的时候。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喜欢把我们的民族看作是一支西行的马车队,人们聚在一起,各尽所能。    
    如果我们将要迎来一个崭新的黄金时代,那么我们未来的总统们能否发挥他的智能至关重要,那能帮助我们稳步向前。他们必须努力使这个世界走出一条稳步向前发展的道路,他们得与国内的一国政治或经济的孤立主义较量,因此会引发美国在海外势力的愤怒;他们必须能娴熟地去推动经济发展,他们还得随时关注时代的落伍者是不是在生活中获得了均等的机会;他们必须不但在美国,而且在地球上成为好的乘务员;他们甚至得对可能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科技发展问题做出艰难的抉择。    
    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的总统应该知道他们该如何掌舵——他们要具备个性、理想、政治手腕和组织才能。有人相信领袖人才是天生的,而非后天打造。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许多优秀的天才领袖,如邱吉尔、两位罗斯福、甘地、曼德拉、梅尔夫人、小马丁·路德·金,他们骨子里就散发着领袖的天才。他们每一位都大量地从他人的经验中学习和汲取了很多东西。自我励练和了解过去,对多数领导人来讲,是他们踏上征途所不可缺少的准备。    
    这本书旨在提供帮助。对于任何美国公民而言,能在白宫服务是莫大的光荣。我十分有幸服务于四位总统。其中三位是共和党人:理查德· 尼克松、杰勒德·福特和罗纳德·里根,另一位是民主党人比尔·克林顿。此外,我也有机会在乔治·布什首次竞选总统时为他工作。吉米·卡特卸任后,我曾与他共事。    
    我并不想把一本个人回忆录硬塞给读者,而是在努力把我所了解到的总统的领导艺术呈现给大家。书中是我在白宫任职期间从几位总统那里得到经验、教训。在最后一章,我将以审视的态度总结出主题,推出七条基本训诫。在此,我们主要探讨的是总统的领导能力,我深信这些结论也适用于其他职场。    
    我把我自己零散的、片片段段的故事汇总到一起,这样读者便会了解我的创作背景。我们以尼克松的白宫岁月为开头,并把它作为切入点。虽然我当时职位是最低的,但我很荣幸能直接为总统服务,并与他的继任者关系密切。其间经历许多起伏,我有幸能为几位总统服务,我一方面克尽职守,另一方面也目睹了他们为履行权力所进行的斗争。    
    我的声明:    
    我不能承诺这本书的见解是原创的,在很大程度上,我所了解的来自于我与他人共享的经验,或是来自那些仁慈、乐于给予他人以指示、并充满着友情的良师益友。在很长时间里,我们中的很多人逐渐达成了相当的共识,我把这种共识写入书里,我不是炒作新闻,而是希望能够透视四位总统的政绩洞悉总统或是其他的领导人如何发挥有效的领导职责。    
    乐于搜寻小道消息或猎奇于人身攻击的读者也许会放下这本书,这本书不是言情小说,不是透露内部龌龊私语的市井小报,它也不为几任总统打分。或许为寻求公正,我巧妙地提出了某些告诫。    
    读者将注意到,本书中总统总是被称为“他”,总是与男性气概相关,因为迄今为止,美国总统一职还是掌握在男人手中,但我希望,我们很快能选出第一位女总统。就这一点来说我们是落后的国家,成功的女总统更能提升大众生活的质量,达到我们难以想象的境界。    
    在此,我提请各位注意,书中的对话不是逐句的引用。我没有记过白宫日记,我所做的就是尽我所能,重现当时那些对话,所依据的是记忆、档案以及出版的资料。如果我误录了某人的误话而导致不良结果,我致上深深歉意。至于我不太确定之处,则省略了引号。    
    我尝试着用善意去描写我所熟悉的总统们。因为这本书旨在帮助他人,有时我感到自己是被迫说出他们在公务活动中的偏差,或是被迫描写总统领导能力中的个人缺陷,但是当我不得不这么做时,我依然尊敬他们,努力公平地写出他们在行使职责时所表现出的坚强和大气。    
    我们的文化节奏之快,已不容许我们对不在总统的各个方面都进行指责与批评。我所认识的这六个人,从尼克松到克林顿,都是爱国者。他们深切地关注着国家的命运,他们中有人犯过大错,但他们全都在奋斗,为开创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而奋斗。如果他们没有卓著的业绩,我们将不能享受今天的和平,更不能有机会享受璀璨的未来。    
    我们这些被有幸给予特权在白宫任职的工作人员有着特殊的义务,来记住我们为其工作的这些总统们的丰功伟业。1970年,离开尼克松班底的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在告别白宫时阐述了他的想法为那些竭尽全力在白宫效力的人指明了方向:    
    “很多人相信像很多人一样,我相信,相信总统从就任的那一刻起,他就是美国的希望……美国是世界的希望,我便是其中一个。在担任总统的那一时刻起,他就是美国的希望。好好为他效力,为他的成功而祈祷。要懂得他在哪些方面需要依靠你,要努力去理解他的思想。对于我们这些在这幢楼里与他共事的人们来说,也许只有经历才能够使我们懂得这些。    
    


理查德·尼克松1莎翁笔下的原型(1)

    以理查德·尼克松开头写一本关于领导艺术的书似乎欠妥。近代总统中没有哪一位在任期间受到过对手的如此多的攻击谩骂,也没有哪一位在离任后又遭到了历史学家们诸多的指责非难。1996年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邀请36位历史家根据总统们的全面表现按优劣排序,结果他们把尼克松排到了最后,与他并列的还有两位声名狼籍的失败总统尤利西斯·S·格兰特和沃伦·G·哈丁。尼克松因其在水门事件中的罪行将永远不会被人忘记,也许永远也不会得到原谅。1974年8月9日,随着他的辞职,国家长期的混乱局面也就此告终。尼克松是惟一被迫辞职的美国总统。    
    20世纪80年代的某一天,议员鲍勃·多尔去参加在华盛顿举行的烧烤晚宴,他看到三位前任总统正坐在台上,他们是福特、卡特和尼克松。“快请看,”他面部没有一丝表情地说,“都说看不见魔鬼……也听不见魔鬼……天啊,魔鬼就在那儿!”其实多尔是尼克松长期的拥戴者,而且在尼克松葬礼上致悼词,非常令人感动,但他也没放过机会去抨击他的过错。他深请众多美国人的内心世界,他们也需对我们的第37任总统做出公正的评判。多年来对他的攻击,罢免他的职务,用漫画对他辛辣的讽刺,再加上他自身的过错,这一切已经在人们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烙印。    
    最近,国家档案馆公布了尼克松1971年的私人谈话录音,当时他对五角大楼的泄秘事件气愤至极,录音长达445小时。他对于其属下的评论,拿任何标准去衡量都显得过火,甚至是拙劣。他把参议员爱德华·M·肯尼迪说成是“他妈的胆小如鼠、说话拐弯抹角的家伙”;把众议院当时的民主党领袖蒂普·奥尼尔说成是“彻头彻尾的鸽派,品性不端的私生子”;尼克松大声吼叫着:“最高法院是个大灾星。搞了个老天巴地的家伙,穿着黑袍子,他是个傻瓜,瑟古德·马歇尔是个大傻瓜。”对了,还有那个布雷南,被骂成了信奉天主教的傻瓜;法官波特·斯图尔特是由艾森豪威尔任命的,也被他骂成“哑巴”、“懦弱的私生子”而且已经被“华盛顿乔治城的家伙们给弄得晕头转向。”    
    更糟的是,他是个反犹太论者。他曾对他的办公厅主任鲍勃·霍尔德曼抱怨说:“犹太人遍布政府的各个角落,他们大部分都不忠诚。”后来,又向霍尔德曼发出命令:“我要你去查一查犹太人介入的所有敏感问题。”他接着对鲍勃说:“当然也有例外,但总体讲,你不能信任私生子,他们会攻击你,我说的对吗?”尼克松谈到被怀疑将五角大楼的文件泄漏出去的丹尼尔·埃尔斯伯格时,揭示了他的一个情感根源:“顺便提一句,我真希望,他不是犹太人,可我错了。……很多人认为希斯是,他可能有一半血统,但从信仰上看,他不是。只有这两个人不是犹太人!政府中一半都是犹太人,他们让我们下地狱!”    
    这样一个人在领导艺术方面能给我们什么教益?其实教益甚多。他的很多经验教训足以让社会进步,道德风尚提高,有些故事还提请领导人警惕不要将自己摧毁。如果读者不吝惜点点时间,仔细读来,你就会发现许多教训都应引以为诫。    
    理查德·尼克松是我30年的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最具魅力的人物。我们在白宫为他工作的人都觉得很难把他看透,尼克松的演讲撰稿人雷·普赖斯后来就自己的感受写成了一本书,他把邱吉尔评价俄罗斯的话用在了评价尼克松身上。邱吉尔说:“那里是谜中之谜。”尼克松是“神秘”、“奇特”、“最古怪的人”,这样的字眼在尼克松前任助手们的回忆录中随处可见。然而,那些描写他的人,可能曾与他共事,听他私下里讲话,目睹他做出决定,他们都会得出一个相同的结论:尼克松也是一个宏高伟岸的总统。我也认为如此。    
    尼克松的一个侧面至今仍然鼓舞着大批的公务人员,它不是水门事件中的那一面,也不是录音磁带里的那一面。近年来,他对于犹太人的评论公诸于世,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的前任犹太籍顾问第一个站出来为他辩护。这位已经辞世的赫伯特·斯坦说,他从尼克松那里得到的只有极大的尊重和友情。莱昂纳多·加门特指出尼克松在政府部门任命了大量的犹太人,如艾伦·格林斯潘和比尔·萨菲尔。加门特是前任华尔街律师,他帮助尼克松筹划1968年总统竞选,并一直坚定不移地支持他。查尔斯·克劳斯阿默也赞同加门特的看法,并认为尼克松不但是“孕育着仇恨的沸腾的大锅”,而且是“刺穿了妄想与恐惧的人。他找到了通向中国的大门,缓和了局势,促成了武器控制时代的到来,这是灵魂稍微懦弱的总统力所不及的。”    
    美国人看到尼克松不对公众敞开自己的心扉,人们只能通过他的工作对其做出大部分的评判。对比尔·克林顿,他们也这样评判。目睹尼克松持续了四分之一个世纪还多的政治生涯,大多数人认为他是一位强有力的领袖。尼克松在白宫首任四年结束之后,于1972年获得了60%的支持票,是有记载以来的第二位总统。他以绝对的优势再度当选,获得1800万张选票,创下了历史的最高记录。除富兰克林·罗斯福这位20世纪政坛上的巴布·鲁斯(鲁斯,即乔治·赫尔曼,人称“巴布”,美国著名棒球手,参加过十次世界职业棒球大赛,保持54个联赛记录,有“全垒打魔王”的称号,1936年被列入棒球名人录。——译者注)以外,只有尼克松在国内的五项竞选是由他所在的党提名的。他曾经三次被共和党提名为总统候选人,两次为副总统候选人。    
    任何一位在一次又一次的大选中赢得了广大的美国民众的支持,又抓住了民众的普遍思想的人都可以得到谅解。《时代》周刊至少56次用他作封面人物。虽然华盛顿永远也不会树起理查德·尼克松纪念碑,但是当他在1994年谢世时,也就是被迫辞职20年后,广大民众流露出无限的伤感,这足以说明他是带着数百万人民的尊敬走进坟墓的。全世界人民仍然纷纷涌向他的纪念馆,造访他的出生地——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约博林达。他的传记作者宣称20世纪有四分之三的时代可以称得上是“尼克松时代”。他能与罗纳德·里根和约翰·F·肯尼迪齐名,堪称美国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最重要的政治人物。    
    作为一名领导人既能攀上巅峰,之后却落入低谷,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传奇故事。尼克松经历了这一切,而后又把这一切抛到了脑后。他后来抱怨说,他不过是犯了一个不光彩的错误,实际上是他的敌人摧毁了他。“是我把利剑交到他们手中,他们用它刺透了我的胸膛!"他向大卫·弗罗斯特怒吼着。后来的比尔·克林顿也可能说出同样的话,因为他也是个受害者。但尼克松、克林顿都十分清楚,是他们自己摧毁了自己。    
    尼克松的故事提供了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原型素材。对于未来的领导人来说,这里有很多的经验教训可以吸取。我不想假装说我了解整个故事,因为那时我并不是一个每天都可以与他倾心交谈的朋友,而是一位年轻的、最普通的白宫工作人员。但是尼克松的确教给了我很多作领导的艺术。    
    被荐英烈▲当学生们知道我二十几岁就开始在白宫工作之后,他们反复问我一个问题:“你是怎么进到那儿去的?”    
    大多数的要人从正门进入白宫西翼,新员工走旁门,而我是从壁橱里开始我的白宫生涯。    
    20世纪60年代末在海军服役时,重新给我安排了工作,把我从远东的舰艇上派往华盛顿做案头工作。越南战争使数以千计的年轻人应征入伍,当时围绕义务兵役制体制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尼克松白宫政府想加大力度实施改革。我的一个好朋友,也是我从前的室友乔纳森·罗斯是尼克松的年轻助手,他和其他一群普通官员就要去为义务兵役部新负责人柯蒂斯·塔尔做顾问。乔恩给很多人打去了电话,其中包括我。因为已经在船上服役两年,我很愿意去那里。于是海军把我派到了义务兵役部。    
    扑通!我就到了以前从未在此工作过的这座城市的中心,距离白宫只有两个街区,两年来受的窝囊气立刻烟消云散。塔尔和我们的工作小组立即行动。有一天早晨,乔恩打电话问我能否到他在西翼二楼的办公室去一趟,他嘱咐我说行动要保密,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就是塔尔也不能告诉,因为他想让我谈谈对义务兵役制的真实看法及对它的修改意见。    
     这是我第一次去白宫。那天下午,我被秘密地领到乔恩的办公室后不久,他的秘书敲门说:“乔恩!柯蒂斯·塔尔要来这儿见你。”我心头顿时一阵恐慌。这时乔恩说,要是我现在出去,塔尔能撞见我。办法待有一个:“你得躲到我的壁橱里去!”    
    “天啊,乔纳森,我躲到壁橱里去?”    
    “我们别无选择。不过别着急,你只要在那儿待五分钟。”    
    这样,我就躲进了壁橱!    
    我发现白宫里的很多壁橱比想象得要大,我躲进去的这个有灯,还有电话。但是里面很冷,是难以想象的冷。也许是命运在捉弄我,偏偏那个柯蒂斯有说不完的话。他和乔恩谈了大约一个小时。我站在那里要冻僵了,直想上厕所。于是我悄悄地拿起电话,打给了乔恩的秘书玛丽·史密斯:“玛丽,你得想办法把我从这儿弄出去。请你去跟乔纳森说我要绝望了。”一会儿,她和塔尔走了出来。    
    乔恩觉得这是段难忘的插曲。通过管窥白宫的生活让我感觉到,那样的生活才是我在接下来的数年中真正体验到的生活。    
    1970年年低,我准备离开海军,当时正想在位于坎贝尔希尔的北卡罗莱纳州州立大学谋求一份工作,那儿距离我的家乡德拉姆不远。我的朋友乔纳森这次又给我带来了新消息:“总统刚刚任命雷·普赖斯作他的演讲撰稿人小组的头儿,雷正在物色一位助手,他人不错,你为什么不过来和他见见面?”乔恩向我建议着。    
    我与雷的会面轻松愉快。他在老办公楼的西南角有一个巨型办公室,它大得让你能感到有鬼魂出没,这种感觉要比在白宫西翼还要强烈。雷手中已经有了优秀的人选,我不知道自己合不合适。我告诉雷说我在北卡罗莱纳州长大,不认识任何共和党人。念大学时,民主党人特里·桑福德任我们的州长,是他把我推向公众生活。我自己最受益的一次经历是就民权问题为他工作。1968年我把我的选票投给了汉弗莱,没投给尼克松。说到这儿,我想我们的谈话也许要画上句号了,可是雷却要谈下去。    
    我告诉他我是尼克松外交政策的忠实信徒,包括越南问题。20世纪60年代晚期,我在海上服兵役,我们的船正从日本出来,我从未受到国内动荡局势的影响而变得激进,而且我个人认为仍要守住越南。他理应明白在国内的诸多问题上,我对于主要的问题都采取了温和态度。在民权问题上,我是个自由派。尼克松在国内问题上的观点要激进得多,至少比舆论界导向的要激进,这一发现使我又惊又喜。其实我并不像他身边的帕特·布坎南等人那样属于彻底的保守派。雷对我作出的解释是他希望工作人员中有代表着各个派别的不同声音。白宫里的很多人对于我的加入持反对意见,也有很多与我观点一致的人已经加盟其中,有一些就是演讲撰稿人。他告诉我,一切要比我预想得要好。另外,他选择我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都是耶鲁大学毕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