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王道:中国历史上的帝王术-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钡幕菡有氯ィ煜挛榷ǎ沟帽敝芄Σ恢劣谝蛭鄣幕囊栌苟艿接跋臁P勖看纬鲅玻C罴崃羰鼐┏牵馐钡难罴峄旧暇驮诔⒅薪岢闪艘粤鯐P、郑译、高颎、李德林为核心的政治团体。
到了静帝时期,由于皇帝年幼,急需一位手握重权、胸怀乾坤的人来掌握大局,杨坚以此时的身份、地位、资历,应当说是当仁不让的,区别只在于是做周公还是做王莽。事实证明杨坚并没有兴趣做周公,时局也不允许他做周公。独孤氏看到时机成熟,不等杨坚犹豫,就派人劝杨坚说:“登基已经是大势所趋,骑虎难下,你就勉为其难吧!”然后指使别人代周静帝拟写禅位诏书。公元581年,杨坚接受了周静帝的禅让,建立隋朝,年号开皇。
游幸江都隋史纪:炀帝幸江都,龙舟四重:上重有正殿、内殿、朝堂;中二重有百二十房,皆饰以金玉;下重内侍处之。皇后乘翔螭,此舟差小。别有浮景九艘,三重,皆水殿也。余数千艘,后宫、诸王、公主、百官以下乘之。共用挽士八万余人,皆以锦彩为袍。卫兵所乘,又数千艘。舳舻相接,二百余里。骑兵夹两岸而行。所过州县,五百里内,皆令献食,一州至百舆;极水陆珍奇,后宫厌饫多弃埋之。
杨坚代周建隋,有许多人并不赞成,相州总管尉迟迥、荥州刺史宇文胄、徐州总管司录席毗罗相继起兵反抗,在长江流域响应尉迟迥的,还有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大半个北方都震动了,只有很少的地方没有参加叛乱。杨坚命韦孝宽为行军元帅,好不容易才把叛乱一一镇压下去。因此杨坚一直担心人心不服,尤其是在建国之初,一直保持着高度的戒备。他每日晨起上朝听政,有时到太阳偏西尚不知疲倦。
三条国策
针对当时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的情况,杨坚制定了三条施政的主要方针:一为尚俭。提倡简朴的生活、杜绝奢侈糜烂的社会风气,专心恢复生产。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看到了南朝由于崇尚奢靡之风而搞得国力衰微、人心离散,以此为鉴,要求他的臣民,上至太子、下至普通百姓都厉行节俭、朴实。另一方面,隋文帝胸怀大志,早有统一南方的志向,然而当时南北双方无不由于战乱日久而民生凋敝,要想早点富国强民,当然先要杜绝浪费。当时官员的便服多用布帛制作,不用绸锻绫罗,饰带也只用铜铁骨角,不用金玉。杨坚与独孤后自己也以身作则。有一次他患痢疾,须配制止痢药,药方中有胡粉一两,宫中找不到,要另外到市面上去买,杨坚就放弃了。又一次,他要一条织成的衣领赐予臣下,宫中竟然没有现成的。平时进膳,所食不过一个肉菜,独孤后也自己织布,做成衣服,几乎不戴任何金银首饰。
二是广施仁政。公元594年,关中饥荒,他派人去了解百姓所吃的食物,知道他们吃的是豆粉拌糠,文帝将这些食物出示给群臣,流着眼泪责备自己的无能,命令撤消自己日常的膳食,不饮酒,不吃肉,与人民同甘共苦。他率领北方饥民到较为富庶的洛阳“就食”,就是去找吃的。在迁移期间,命令侍卫不准驱赶、威吓百姓,遇见扶老携幼的人群,他引马让路,善言抚慰。路难走的地方,他还命令左右帮助挑担的灾民通过。文帝在自己以身作则施行仁政的同时,也号召自己的官吏们这样去做。当时齐州有个小官,名叫王伽,押送李参等70余个犯人去京城。走到荥阳,王伽对李参等人说:“你们犯了国法,受罪是应当,看看押解你们的民夫,一路上这样辛苦,你们于心能安吗?”李参等人谢罪,王伽就遣回民夫,释放李参等犯人,约定日期到京城会齐,说道:“如果你们失约,我只有代你们去受死了。”到了期限,七十余人竟一人不少。文帝听了很赞赏,召李参等携带妻子入宫赐宴,宣布赦免了他们,并且下了一道诏书,说官吏要有慈爱之心,至诚待民,号召官吏学习王伽。隋文帝还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提高了农民开始服役的年龄,降低了他们的赋税,规定可以交纳货物来免除劳役,使农民所受的负担多少减轻了一些。
三是解决边境民族问题。对于隋文帝来说,最令他头疼的民族关系在于北边的突厥和吐谷浑。突厥是匈奴的别支,兴起于北魏末年。到木干可汗时,势力极盛,成为北方一个强大的军事政权。北朝历代皇帝对于他们的政策主要分两种:一为战,一为和。战则倾全国之力以讨之,和则遣公主与之和亲。面对突厥,隋文帝的政策是坚决予以还击。文帝采用这一态度,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北周与北齐对峙时期,由于互相战争,都无暇北顾,没有能力与突厥抗衡,所以都对突厥采取拉拢的态度,输送财物、遣嫁公主,争相与突厥结好,而突厥气焰更为嚣张。
到北周末年,赵王宇文召的女儿千金公主又被派往和亲,嫁给突厥沙钵略可汗。杨坚建隋之后,杀了赵王,千金公主便极力劝说沙钵略进攻隋朝为她报国恨家仇。隋文帝当然不能容忍她的这种做法。一方面,将来要南下灭陈,必须先断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需要断绝突厥和千金公主的觊觎,隋文帝决心对突厥采取强硬的政策。他派河间王杨弘、上柱国豆卢勣、窦荣定、左仆射高颎、右仆射虞庆则并为行军元帅,分道迎击突厥,打败了沙钵略的进攻。同时采用长孙晟的建议——远交近攻、离间强部、扶助弱部,所谓“杨坚施妙计,胜过十万兵”,进一步分裂突厥,逐个加以收服。突厥在公元584年以后,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互相之间争斗不息,再无能力与隋朝抗衡,反而需要随时拉拢隋朝来打击对手。直到隋末农民战争爆发后,隋朝没有能力再顾及北方,突厥的势力才又慢慢恢复过来。
此外,在制度建设上,文帝登基之后,继续推行均田制,搜查隐漏的农户,重编户籍,增加了税户,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削弱了豪强势力,使隋初的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文帝在中央建立三省六部制,在地方上裁掉了郡级行政单位,减少了大批冗官冗员和行政经费。他废除曹魏以来的九品中正制,以考试选拔人才,开中国今后一千三百年间科举制度之先河,从此很多出身贫寒的有用人才可以参与到政府工作中来。他制订了一部全新的《开皇律》,废除了许多残酷复杂的刑罚,代之以简便易行的五刑。在经济上,杨坚在登上皇位之初便新开关中运河“富民渠”,与此同时广设粮仓,储备粮食,安定人心,发展生产。这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使隋王朝得以进一步巩固、强盛,从而为统一全国做好了准备。
一统江山
在杨坚为建隋励精图治的时候,南朝的局势却江河日下。本来,与北朝战乱频繁的形势相比,南朝局势更加安定、更加利于人民生产生活。但是,陈朝自后主陈叔宝继位,不思进取,不理国事,反而大兴土木,造起了豪华的楼阁,让他的宠妃、宠臣们住在里面。他宠信的张丽华、孔贵嫔二人都貌美如花,恃宠而骄;他手下的大臣江总、孔范等都是一伙酸腐的文人,不缺少写词弄赋的才情,就是没有治国安邦、开业拓土的胸襟。陈后主经常在宫里举行酒宴,带着美人、文人通宵达旦地喝酒赋诗,还把他们的词配上曲子,挑选了一千多个宫女演唱。如果在建宫殿、办文会的花销上遇到问题,他就无节制地向国库、向百姓敛取,以保证他能在广殿华厦中天天听《玉树后庭花》。农民的负担因此不断加重,破产的人日益增多,只能脱离朝廷户籍而去投靠大地主。本来,从东晋到宋、齐、梁、陈,以陈的疆域最小,再加上政治腐败,朝廷控制的人口大量减少。南朝刘宋的时候,朝廷掌握的户数有九十万六千八百七十,而到陈末时则只有五十多万,竟减少了快一半,可见陈朝已经是一片没落气象了。
隋文帝加紧了渡江的准备工作。581年,杨坚调兵遣将伐陈,他派长孙览、元景山伐陈,又令“半途而归”,理由是“礼不伐丧”,因为陈宣帝病死。这样,杨坚既教训了南陈,又可准备突然南下,一举两得。接着,元景山、长孙览南伐之举将陈人逼至长江以南。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杨坚不急于采取行动,而是韬光养晦,徐图进取,立足于准备。杨坚是很有韬略的军事家,而且他的谋略以谋攻为主,军事打击为辅,首先采取的是游击策略以麻痹敌人。他听从谋士的计策,每逢江南将要收割庄稼的季节,就在两国边界上集结人马,扬言要进攻陈朝,使得陈朝的百姓因为备战无暇收割。等到陈朝把人马集中起来准备抵抗时,隋兵又不进攻了,但是南陈这一年的庄稼收成也给耽误了大半。这样一连几年,南陈的农业生产受了很大影响,守军的士气也松懈下来。平时,隋兵还经常派出小股人马袭击陈军粮仓,放火焚烧,使陈朝国力遭到很大损失。而陈朝对于这种游击战略却疲于应付、真假难辨。隋文帝在时不时地对陈进行骚扰的同时,任用贺若弼为吴州总管,镇守广陵(今江苏扬州),韩擒虎为庐州总管,镇守庐州(今安徽合肥),以伺察陈国的动静。又用杨素为信州总管,在永安(今四川奉节)大造战舰,以备水战之用。
公元587年,隋文帝召见后梁小朝廷的君主萧琮入朝,趁机灭了后梁。梁宗室萧岩等投奔陈朝。晋州刺史皇甫绩就赶紧进言隋文帝,认为灭陈的时机到了,原因有三条:一是隋强陈弱;二是隋得人心,陈不得人心;三是叛臣萧岩投奔南朝,有了口实。于是隋文帝便以陈朝接纳萧岩为借口,正式发动了统一中国的战争。隋文帝在大举进攻之前,亲自下了讨伐陈朝的诏书,宣布了陈后主二十条罪状,还把诏书抄写了三十万张,派人带到江南各地去散发。陈朝的百姓本来就已经恨透陈后主,现在看到隋文帝的诏书,人心更加动摇起来。
公元588年,隋文帝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派他的二儿子晋王杨广、丞相杨素担任元帅,贺若弼、韩擒虎为大将,分兵八路,准备渡江进攻陈朝。年仅二十岁的杨广坐镇指挥,自六合兵,杨俊出襄阳,杨素出信州,刘仁恩出江陵,王世积出蕲春,韩擒虎出庐江,贺若弼出吴州,燕荣出东海,五十万军队乘几万艘黄龙大船沿着长江东下,满江都是旌旗,战士的盔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昂扬斗志,所向披靡。陈朝的江防守兵都看呆了,哪里还有抵抗的勇气。
隋军势如破竹,北路的贺若弼很快率军到了京口,韩擒虎的人马则到达姑孰。江边陈军守将告急的警报接连不断地送到建康。陈后主这时正跟宠妃、文人们醉得七颠八倒,他收到警报,连拆都没有拆,就往床下一丢了事。大臣们看到形势十分危急,再三请求后主商议抵抗隋兵的事,陈后主才将奏报从床底下翻出来,召集大臣商议。他认为东南是个福地,从前北齐来攻过三次,北周也来了两次,都失败了,这次隋兵来,还不是一样来送死,没有什么可怕的。他的宠臣孔范也附和着说:“陛下说得对。我们有长江天险,隋兵不长翅膀是飞不过来的!这一定是守江的官员想贪功冒进,故意造出的假情报。”根本不做任何认真的防守。
等到隋军兵临建康城下,陈后主才有些惊醒过来。城里的陈军还有十几万人,但是陈后主以及他的宠臣江总、孔范一伙都不懂得怎么指挥,陈后主急得手足无措。隋军顺利地攻进建康城,直入朱雀门,城内文武百官纷纷逃散,隋军打进皇宫,到处都找不见陈后主,后来找到后殿,看到一口枯井里隐约有人,就高声呼喊,装出要往井里扔石头的样子,陈后主这才和两个宠妃沿着兵士们丢到井里的绳索上到地面来。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朝就这样灭亡了。中国自从公元316年西晋灭亡起,经过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局面,重新获得了统一。
在平陈之后,隋文帝优待陈后主,让他以手书招降原来的陈朝旧部以及岭南女首领洗氏,于是南方疆域全部平定。不久,又镇压了婺州江文进、越州高智慧、苏州沈玄烩等几处豪强地主的叛乱,并下令销毁民间兵器,对于江南诸州的大船,也全部充公,进一步巩固了全国的统一局面。
威外疑内
杨坚篡周、平陈、改制,一统天下,创立了被后世称之为“开皇盛世”的几百年来难得的太平景象,不得不说在用人以及政治权术上是很有自己的一套的。隋文帝对他的皇后独孤氏素来言听计从。独孤皇后有着显赫的娘家,个性好强,并且在隋文帝成就大业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个前面已经提到过。但是正因如此,隋文帝对皇后霸道、善妒的行事作风只能一味忍让,大臣们都把独孤氏看做另一个皇帝,称为“二圣”。独孤皇后从来不许杨坚亲近别的女人,在他当上皇帝之后,曾经十分喜欢一个宫女,并且想纳她为妃,不料,独孤皇后知道这件事情以后,立即采取行动,趁文帝上朝的时候下令将这个宫女处死。文帝回到后宫知道这件事之后,勃然大怒,但愤怒的表现是骑了一匹快马到京城郊区的深山中躲着,宣称再不想见到他的皇后。宠臣高熲知道后,只好到山里去找他,劝他说:“皇帝怎么能为一个女子而放弃天下百姓!”文帝只好回宫,一路上叹道:“唉,我贵为皇帝却不得自由!”
在后宫,杨坚虽然是个“惧内天子”,但是在政治问题、国家问题上,杨坚却决不含糊。他用人任贤重于任亲,在位时“内外亲戚,莫预朝权,昆弟在位,亦无殊宠”。皇后的兄弟,官亦不过将军、刺史而已。重视才学而不重门第,恩威并施,吏治清明,涌现了一批清廉正直、敢于进谏的好官。
开皇年间,杨坚还有意地任用了一批酷吏,以达到以恶治恶,维护社会治安和统治秩序的目的。比如当时石州刺史赵仲卿法令猛严,即使对于属下的细微过失也绝不相容,动辄鞭笞二百,治下官员无不颤栗,没有人敢违反法纪,盗贼不敢行动,天下人无不夸赞他的能干。由于石州地处边境,严刑律法一方面能够平息盗乱,另一方面能够使当地的屯田者不敢怠慢偷漏赋税,可以有效地保障边戍无运粮之忧。所以,基于此,尽管明知赵仲卿暴戾,杨坚也不予追究,直到后来有人奏报赵仲卿无视法纪滥施刑法,荼毒生民,才将他治罪。杨坚深知,尽管酷吏声名狼藉,但他们客观上可以针对当时的豪强大族与社会污风,在短时期内收到令行禁止的效果。而且,杨坚在此方面还能够很好地把握尺度,不让酷吏的做法离法律太远,当酷吏对于稳固统治起到一定的消极作用时,杨坚便舍之不用,以免对社会造成太大危害。
由此看来,应当说杨坚在治国方面是很有水平、很有本事的。但是,这样的一个英雄人物,在齐家方面实在是不敢恭维,最后造成了隋朝内部争夺不断,在客观上加速了帝国好景不长、迅速崩溃的局面,这就不得不说是杨坚的可惜可叹之处了。
隋文帝一共有五个儿子,分别是杨勇、杨广、杨俊、杨秀、杨谅。在建隋后,按照惯例,长子杨勇为太子,坐镇东宫,立其余的儿子为王。这五个儿子都是独孤皇后生的,隋文帝因此而十分自豪,说:“以前的皇帝总是有很多的妃子,所以会有争端、会发生废长立幼这种事,现在我没有姬妾,五个儿子同为一母所生,一定会十分和睦的,这真是难得啊!”但他没有想到即使是一母所生,面对无与伦比的权力诱惑,还是会不顾一切。就在隋文帝这样发出得意的感慨的时候,宫里关于皇位继承人的斗争,早已进行得如火如荼。
已经身居太子之位的杨勇,事实上是一个很有能力、很有仁爱之心的人。在杨坚还在北周辅政的时候,年轻的杨勇就帮助父亲管理原来的北齐下辖的地盘,治理得井井有条。后来杨坚调他回朝执掌全国禁卫军,在篡周的过程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上太子之后,杨勇对于军政大事已经十分熟悉,隋文帝也把许多军国政务交给他来处理,杨勇几乎都能很好地完成,如果父亲施政当中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他也会提出并修正,一直以来是隋文帝的得力助手。
但杨勇有个毛病,就是喜欢华丽的饰物、喜欢诗词歌赋。偏偏隋文帝一向以简朴要求臣属,他所捉住的陈后主又整天喜欢吟诗作赋,所以这两点他都很讨厌。有一次,文帝见到杨勇命令手下在已经装饰得十分华丽的铠甲上绘制花纹,使得铠甲看上去流光溢彩,杨坚就特别不高兴,训诫杨勇说:“我听说历代的帝王没有一个是奢华而能够长久的,你是太子,更应当以身作则,行使我节俭的政策,否则,又怎样表率万民呢?现在把我日常穿的衣服留下几件,放在你这儿,你常看看,就不会再对奢侈华丽的东西感兴趣了。”但即使这样,杨坚对这个太子还是十分满意的。
祸起萧墙
文帝尚节俭、勤政务,但晚年性情多疑,善于猜忌,很容易偏听偏信,特别是独孤皇后的话,他更是不能不信。杨勇有很多内宠,这点独孤后就很看不惯,而且杨勇十分宠爱侧妃云氏,对于独孤后为他挑选的太子妃元氏不理不睬,元妃抑郁成疾,很快就死了。独孤后就猜疑是云氏将太子妃害死,想自己当太子妃,于是就把杨勇叫来骂了一通。
而另一个儿子杨广则既能干又狡猾,为了太子之位,他一方面作为“开皇之治”重要的核心成员,在直接领导平陈、统一中国后,被隋文帝派出做扬州大总管,受令坐镇江南十年,巩固了中国的统一,从而以“南平吴会,北却匈奴”和仁孝的声绩而冠于诸王;另一方面,他知道独孤皇后痛恨男子在后宫拥有众多姬妾,赶紧将家中的美人、宠妃们藏起来,每日只与原配萧妃起居,只留老丑的宫女伺候;他知道文帝喜欢俭朴,就将家中所有的华贵器物收起来,只用木制的桌椅板凳,将这一切都伪装好以后,请文帝和独孤后参观他的家。文帝和独孤后看后十分高兴,盛赞杨广的贤德。后来杨广被隋文帝派出做扬州大总管,离京之前跑到独孤后那里哭诉离别之情,独孤后听后很感动,杨广便趁机诋毁太子说:“我本来很谨慎地遵守着为臣弟的礼数,但还是不知道什么地方得罪了太子殿下,见到我就很生气,这次还要把我派出京,我很害怕太子会借机投毒杀害我呢!”一句话挑起了独孤后的心事,大怒之下决定劝说隋文帝废掉杨勇。杨广随后找到当时受到文帝信任的朝廷重臣杨素,挑拨他和太子杨勇的关系,告诉他如果太子上台,必然不会再被重用。杨素也答应了他支持废太子的举动。隋文帝在皇后和大臣的煽风点火下,终于同意把太子废为庶人,囚禁起来,立杨广为太子。
其实杨勇并无大过,只是由于他与文帝、独孤后性格不和,皇帝、皇后又多猜忌、听信谗言,所以才为杨广所陷害。在他被废之后,还多次想见文帝申辩,可是杨广决不会给他机会。杨勇后来实在急了,就爬上囚禁他的院子里的大树,大声喊冤,声音传到了文帝耳朵里,文帝动心想见杨勇,杨素在旁诋毁说:“废太子已经神经失常,被癫鬼附身,不能见驾!”文帝也只好作罢。
这时候靠着欺世盗名而取得太子之位的杨广竟已经急不可待地想登上皇位。有一次,文帝病重于仁寿宫,他的宠妃宣华夫人与太子杨广同时在身旁侍疾,杨广早已垂涎宣华夫人貌美,趁宣华夫人入内室更衣的时候上前轻薄调戏,宣华夫人以死相胁,才得以逃脱,回到杨坚身边以后,杨坚发现宣华夫人神色很不对劲,就详细询问是怎么回事,宣华夫人只好将太子调戏她这件事哭着告诉了杨坚,杨坚大怒,喊道:“这样的畜牲又怎么能将江山托付给他!独孤皇后误了我的大事!”并且在此时偶然间缴获了杨广和杨素串通的书信,如梦初醒,气得半死,再次大叫:“独孤误我!枉废我儿!”立刻传唤兵部尚书柳述,命令他说:“召见我儿!”柳述以为要召见的是太子杨广,但是杨坚沮丧地说“我想见的是杨勇啊!”命令柳述、元岩草拟诏书,废黜杨广,重立杨勇为太子,然而遗憾的是已经来不及了。文帝周围已经全是杨广的爪牙,杨广得知消息之后,立即将事态的严重性告诉杨素,并与之商量,迅速采取对策,让心腹张衡混入杨坚病室,并把宣华夫人以及身边侍从调开,带兵包围了皇宫,逮捕了柳述、元岩,假传文帝遗嘱,要杨勇自尽;同时一不做,二不休,把他的父亲隋文帝杀死在病床上。
靠着阴谋乱家、弑父杀兄,杨广最终登上了皇帝的宝座。隋文帝的猜忌、偏听,最终导致了隋初宫廷祸起萧墙,自己死在儿子手里,英雄一世,却得了这样的下场,此时此刻,真是悔之莫及。
隋文帝一生,出生于显赫大族,胸怀大志,凭着自己非凡的政治手腕和能力步步进取,控制北周政局,接着又取而代之,建立隋政权,向北平定突厥的骚扰,向南平陈,一统天下,结束了近三百年来分裂动荡的局面,并且恢复生产、与民休息、施行仁政,从这个角度看,文帝是当之无愧的英雄,然而英雄也有自己的致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