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玩主-嘉靖皇帝传-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千多人,拥有总兵力达两万多人。虽然如此,俞大猷仍然没有胜算的把握,请求与戚继光联合作战。
戚继光带领“戚家军”扼守闽南边界,使倭寇毫无回旋余地,当他们又扭头往南方潜逃时,“戚家军”紧追不舍,一直追到广东饶平。戚继光在海上放战船一百多艘,将一千多名倭寇围困在海边无法脱身,有的被砍死,有的被溺亡。
哪知,倭寇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不久又纠集一万多人,向福建沿海中部的仙游蠢蠢移动,准备偷袭“戚家军”。他们认为只有吞掉“戚家军”,才能在中国沿海肆意横行。“戚家军”经过浙闽几十场抗倭战斗,已经形成了职责明确的建制。整天在海上游弋侦察的船只根据海上的动静,便发现有大规模的倭寇正在向这边扑来,向戚继光报警。戚继光立即调集军队,组织战船在海上摆好阵势,等待着敌人的来临。
章五十九 英雄出世 志与天接(4)
黄昏时分,倭寇的舰船如蝗虫般向“戚家军”扑来。戚继光的手下将领张谏发现倭寇来势凶猛,向戚继光建议道:“将军,据观察敌人不下万人,赶快向俞总兵求援吧,否则,我们很难阻挡这些倭寇。”
戚继光将手一甩道:“传令,谁再说请求增援的,一律斩!”那张谏知道自己言语惹怒了戚继光,再也不敢吱声。
午夜时分,倭寇的舰船已经靠近仙游海域,眼看前锋倭贼开始登岸,戚继光还是不下命令。兵士们急得眼睛冒火,恨不得立即将倭寇杀得一干二净。但一直等到倭寇的一半人上岸后,戚继光才一声令下:“打!”
只见岸上埋伏的兵士呼啦一下如天兵一样降到敌人的面前,正在得意登陆成功的倭寇哪会料到身边竟有伏兵?他们掉头就想往海边跑。但一望身后,海面上已成一片火海。“戚家军”的舰船兵士射出的箭支个个带着火苗冲向敌舰,敌舰沉的沉,烧的烧,只听到海面上传来哇哇的倭贼叫声。陆地上的倭寇走投无路,只得奋力突围。他们疯狂地向进攻的“戚家军”扑来,试图杀开一条血路。“戚家军”面对成倍于自己的敌人,毫不退缩,顽强拼搏,终于在仙游将倭寇最后的主力打败。
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开始,戚继光横扫东南沿海倭寇几十年,终于荡平倭贼的进犯,实现了“但愿海波平”的豪言壮言。
章六十 痛陈弊政 丹化归仙(1)
嘉靖皇帝一听,愤怒中不免有些吃惊。这个人连死都不怕,还能说假话吗?便又将奏文捡起来细细看了一遍。他边看边叹息,觉得海瑞的奏疏说得头头是道,句句有理,但那犀利的言语却像剑芒,刺得皇帝睁不开眼睛。
东南倭患尽除,也除掉了嘉靖皇帝多年的心病。兵部看到皇帝如此高兴,认为按惯例戚继光起码也应该得个大将军什么的,便奏请皇帝为抗倭英雄戚继光嘉奖,皇帝却淡淡地说:“朝廷让他自建军队就是最大的奖赏,何必再给个空的封号呢?”
皇帝如此对待功臣戚继光的信息,被已释放在外的严嵩党羽罗龙文知道后,他想皇帝之所以不封赏戚继光,可能还在为严月英与戚继光的事吃醋哩,这说明皇帝对月英还是念念不忘,藕断丝连的啊,又萌生出悔意了吧!他动起了脑子,想利用皇帝同严月英的感情,将月英由冷宫里救出来,只有月英与皇帝重修旧好,自己才能躲过这一劫呀!罗龙文心下一横,想自己反正是一死,是死是活就此一搏了。他连夜写了奏疏,希望能以此改变自己的命运。
确实,嘉靖皇帝一想起丽妃严月英,心里便生出一股怜悯之情。他与严月英毕竟两情相悦数年,缕缕情丝不是那么容易斩断的。与严月英初次相遇的情景不断浮现在他的眼前,那种对爱的渴求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此刻手中的这一奏疏,正好道出皇帝的心思,仿佛是一架及时的天梯,使皇帝可以借此机会将严月英的妃位恢复。于是皇帝拿起朱笔在罗龙文的奏折上写下签批:“朕顺臣之意,将严月英打入冷宫便宜了她,再罚她为朕服务一辈子,不得轻狂。”写完这一批语,皇帝左看看右看看,觉得非常满意。
严月英一出宜春宫,含着泪水直奔西苑,好像有千言万语要对皇帝说似的。她坐在御轿里,想着见了皇帝该是什么样的呢?正在她胡思乱想时,突然轿子停下来。侍从禀报说:“丽妃娘娘,有人要见您,说是您父亲的好朋友。”
严月英暴躁地说:“不见,不见,我什么人都不见!”命令轿夫抬起她又走。
守在路上要求见严月英的人正是罗龙文,他得知皇帝准奏后,欣喜若狂,想第一个与月英碰面,邀功请赏,哪知会吃闭门羹呢?
徐阶得知皇帝已经改变对严月英的处罚,心里有股说不出的滋味。现在严氏父子虽然已被削职闲居和打入大牢,但还没有作最终判处,其党羽也没有一网打尽,仍然逍遥法外。严月英又回到皇帝的身边,这对于根除严嵩及其亲信是大大的不利呀!他想一定要在严月英重新得到皇帝宠爱之前,敦促皇帝将严氏父子及其党羽彻底剪除。那时,林润看到自己弹劾严世蕃的奏折呈上后,朝廷毫无动静,心里非常不服气,又重写一篇疏文,再次弹劾严世蕃企图谋反。徐阶由此得到启示,又组织几个大臣联名上奏,控告严氏父子的罪行。
嘉靖皇帝与严月英重归于好,有如新婚之夜的感觉。他关起门来与严月英耳鬓厮磨,情意缠绵,接连三天不下床。身为首辅的徐阶拿着拟好的奏文,却投递无门,只得又回到直庐。他一直等到十天以后,才看到万寿宫的大门打开。
徐阶立刻去见皇帝,将这么多天积压的奏疏摆在皇帝的龙案上。嘉靖皇帝有了美人,又恢复了自信,即使看奏疏的时候也把严月英抱在怀里。当他看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奏疏时,将手停在了空中。
严月英惊诧道:“皇上怎么了?”
嘉靖皇帝并不答话,而是轻轻将严月英放开,让她回到寝宫。原来,皇帝看的奏折正是御史林润第二次弹劾严世蕃的上疏。
嘉靖皇帝认真地看完疏文,大为震惊,怒发冲冠地道:“朕冒着被群臣反对的危险,为严氏父子担当大过,他却还不知足,仍在招兵买马,蓄意谋反!”他立刻下旨,速将严世蕃逮捕归京。再往下看还有弹劾罗龙文的。皇帝早知道罗龙文是严嵩的党羽,虽然暂时放他出狱,是要让他立功的,但他却私下活动,揣摩帝意,至今还逍遥法外。皇帝故意对徐阶道:“这姓罗的自己的事还没了结,却去为严月英鸣冤叫屈,以为朕可以就此放过他的,哈哈!”
徐阶不知道皇帝说这话的意思,试探地说:“皇上英明!丽妃娘娘回到皇上身边,对皇上也是个照应,大臣们都为此而高兴哩。”
嘉靖皇帝却严肃地说:“但朕是不会放过罗龙文的!令月英回到这儿是对她的惩罚,绝不是恢复她的封号。”遂下令又将罗龙文逮捕归案。
这天,心情不太好的嘉靖皇帝又看到以徐阶为首的朝廷官员的集体奏章,不禁勃然大怒,又一次骂严世蕃道:“这个不知好歹的东西,朕给了他一条生路,他却要蓄谋造反,罪不可赦!”他仿佛找到了东南沿海一直被倭寇搅得乱七八糟的原因,竟是内外勾结呀!于是,他提起朱笔谕令道:将严嵩及其子孙削职为民,取消俸禄,赶回老家;以通匪叛国,勾结倭寇,蓄意谋反罪将严世蕃斩首于市!并对严嵩的死党亲信浙江总督胡宗宪、大理寺寺卿方宾、总理盐政鄢懋卿以及罗龙文等人皆给予撤职治罪。
嘉靖皇帝的果断措施,赢得了朝廷正直官员的欢呼,使他们看到了希望。而当皇帝兴冲冲地回到寝宫时,严月英却突然跪在他的面前道:“皇上,您也斩了臣妾吧!”
正在兴头上的皇帝哪料到迎头而来的是一盆冷冰冰的水,他脱口便说:“你以为朕不敢吗?不要逼朕太甚,否则不会有你的好下场。”
严月英自恃皇帝离不开自己的娇容玉体,并不信他的话,又一次请求道:“皇上,您行行好,臣妾不想活了,就是想死在您手里。”她边说边给皇帝连连磕头,显示出一副真诚的样子。
嘉靖皇帝恼羞成怒,上去就是一脚将她踢翻在地,并怒吼道:“来人,把这个贱人拖到宜春宫关起来,不得再见天日!”
岂料,还没等侍卫上来,严月英突然一下站起来,低着头向宫殿里的醮坛撞去,只听轰的一声,醮坛上正在袅袅燃着的香炉跳出丈余远,落得个灰飞烟灭。严月英满面是血地倒在地上。那两个侍卫上前欲将其扶起来,皇帝冷冷地令道:“拖出去丢在宜春宫。”
侍卫上前用手摸了摸严月英的鼻子,不见有一点气息,对皇帝说:“禀报皇上,她已经断气了。”
嘉靖皇帝哪里相信,极为不耐烦地道:“少啰唆!快拖出去。”说完极为心疼地捡起滚在地上的青铜香炉,用身穿的道袍擦了又擦,然后凑在嘴边吹吹,生怕有一点灰尘沾在上面。
皇帝变得越来越急躁,对徐阶催促道:“天梯修得怎么样了?朕真想上去看看啊!”
徐阶如实禀报说:“正在修建哩。臣听说南方的竹木质好价廉,在云南调来了红木、楠竹,还运回了大理石专门为天梯打基础的。”
嘉靖皇帝对天梯工程并不放心,想亲自去看看。那天,他带着内阁辅臣到天坛祭拜完毕,绕着天梯细细察看。那天梯从园丘西面的广利门开始,一步步地往上绕,有一马车那么宽,全部采用上等木料和楠竹搭建。皇帝看到,一百多人的能工巧匠集中在天坛,手舞斧凿劈啪作响,精心制造着接神的天梯。他试着登了几步,故意用劲下踩,却没有一点吱呀声,于是不住地称道:“做得好,做得好!能载千钧之重啊!”
章六十 痛陈弊政 丹化归仙(2)
嘉靖皇帝对天梯建造的进度很是满意,他回到宫殿,又在醮坛烧纸,祈求神的保佑,使天梯能尽快建成,以实现与神的相见。
刚刚从南方回来的海瑞听说皇帝在天坛建天梯,满肚子是火。他这次奉旨到海南琼州视察灾情,那里因天灾不断,加之赋税过重,农民生活十分困苦,已经到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程度,真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皇帝却又动用成千上万的银子修什么登天见神的天梯,真是让人难以容忍啊!但他知道皇帝是不会轻易给远在南疆的海南琼州减免赋税的。怎样才能叫皇帝减轻琼州农民的负担呢?海瑞为此苦苦思索,寝食难安。突然他想到皇帝平常喜欢下象棋,若有机会与皇帝对弈一次,问题不就可以解决了吗?
这一天,海瑞被皇帝传去禀报视察海南之事,休息时恰遇皇帝高兴,他向皇帝提出道:“臣听说皇上棋艺如神,微臣想请教请教。”
嘉靖皇帝一听,正好想过过棋瘾,一口应承下来。铺开棋盘,两人展开对弈。皇帝先来个双炮齐对,海瑞以马备防。没走到几个回合,皇帝得意地喊道:“将军!”
海瑞吓了一跳,他正在思虑民疾,哪有心思下棋?但如果这盘棋下输,为琼州万民请命的事情就要泡汤。他看看自己的棋局,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将马炮俱失,现在是不堪一击。无奈之下,只得用车护着自己的老帅。躲过了这一劫,他再也不敢马虎了,便认真与皇帝对弈,很快扭转被动局面。
嘉靖皇帝看到海瑞将一盘呆棋又拌活了,兴趣大增,捋捋袖子,摆出一定要取胜的态势。哪知海瑞抓住皇帝的一个破绽,以车将军,并脱口而出:“将军!琼州钱粮减三分。”皇帝只顾下棋,不懂他的意思。又过了一会儿,海瑞再一次拿起一子放到对方的老帅一旁道:“将军,琼州钱粮减三分!”就这样海瑞细心下棋,使自己的棋略处于上风,又使皇帝的棋不至于无路可走。他每将皇帝一次军,都要顺口喊出那句话,喊多了,皇帝终于听清了他的意思,但仍然装糊涂,认真地与他厮杀。双方你来我往,皇帝的兴趣越来越高。这时,嘉靖皇帝抓住海瑞的一个漏洞,提起棋子兴奋地喊道:“将军!琼州钱粮减三分。”
海瑞拍着手高兴地说:“皇上,您同意了?”
金口玉言的皇帝哪敢反悔,他微笑着向海瑞点点头,将琼州的税赋减去三成。
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正月,皇帝的四子、景王载圳不幸病逝,年仅二十九岁。皇帝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悲痛不已。他一生先后育有八子,真正成人的只有裕王载垕和景王载圳。现在只剩下裕王一人,嘉靖皇帝想想不觉有些悲哀。景王载圳婚娶十几年,却无一子,那么大的一个封国无人继承,藩地不得不被废除。从小小的藩国联想到整个大明江山,皇帝不免有些后怕,现在自己也只剩下一子了,如果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这大明江山……皇帝不敢再想下去,他再也无法支撑心灵的大厦,很快卧床不起。
徐阶派御医给皇帝认真诊治后问道:“皇上的病重吗?有没有办法医治?”
御医谨慎地说:“皇上的病可能是忧虑所至,只要能够解开皇帝的心结,他就会好些的,否则,光吃药是没有多大作用的。”
既然皇帝的身体主要是心忧所至,徐阶便召集内阁辅臣商讨,怎么样才能让皇帝开心呢?袁炜试探着说:“也许皇上有很多话要对天上的神仙说哩,我们是不是多写些青词,告诉天地诸神,了却皇上的心愿。”
也是依靠写青词而成为内阁大臣的李春芳则道:“皇上病卧龙榻,文武百官应该都去慰问,表达自己对皇上的忠心,让皇帝放心,只要皇上一放心,郁积的心结不就解开了吗?”
徐阶点点头,认为这个办法可行,有助于让皇帝宽心。那一天,文武百官都集中在西苑,按官职大小排队向皇帝进表。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跪在皇帝的病榻前喊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开始的时候,嘉靖皇帝还感到欣慰,口称“平身”,以作回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越来越觉得这种枯燥的仪式似无尽头。起身往外看看,那排队问候的大臣如长龙一般,哪有尽头?他暴躁地挥手道:“免了,免了,朕还没有死哩,谁让你们如此折腾朕的?”
在皇帝身边侍候的德兴赶紧扶着皇上道:“皇上息怒,奴才让他们退下就是了。”
后面的臣僚听到皇帝的呵斥,停止进拜,一场献忠闹剧就这样结束了。
德兴跟随皇帝时间长了,深知皇帝的内心。这天一早,他兴冲冲地跑到皇帝的病榻前道:“皇上,皇上,真是吉祥啊!恭喜皇上啊!”
嘉靖皇帝不知是怎么回事,问道:“你有何喜呀?这么高兴?”
德兴仍然抑制不住兴奋地说:“奴才在兴献帝旧庙前的东边明柱上,发现一棵又肥又大的白灵芝!”
嘉靖皇帝听后,精神一振,即刻坐起来道:“这是神灵赐福哩,不可乱采!”他立刻下床,让德兴搀着到献帝旧庙前烧香磕头,做完一套法事。然后又令礼部按照一定的程序将那棵灵芝采摘下来,送到玄极宝殿奏谢天地诸神赐“仙芝”下凡,并将这棵“仙芝”供奉在太庙。上次遭受呵斥的文武百官闻知皇帝如此重视仙芝,终于找到了表示忠诚的机会,纷纷上书皇帝,对得到仙芝一事大肆称贺。哪知大臣们的无妄吹嘘,愈来愈使皇帝以为那棵灵芝的重要,他禁不住下谕说:“这是朕二亲(即父母)大德……致天地神灵赐恩如鉴,才有仙芝降生在亲庙里呀!”兴献皇帝的旧庙从此成了神灵宝地,皇帝谕令将其扩大规模,重修一新。竣工后,将原名睿庙改为玉芝宫,宫门称为芝祥,前门称为宝庆,后殿称为大德殿。在后殿厅堂中央供奉着皇帝二亲(即父母)的神灵。
睿庙灵芝的发现,治好了嘉靖皇帝的心病,他的精神又开始振作。廷臣们获知,心里踏实许多,朝廷诸事又能按部就班地去做了。而皇帝对自己一病就卧床不起甚是担忧,能下床行走后,他想到要在有生之年,能亲自回老家承天府祭拜父母双亲,那才能真正了却尽孝的心愿。
徐阶听说后,极力阻止道:“皇上龙体刚刚康复,便要长途跋涉,这是万万不可的呀,皇上一定要慎重!”
嘉靖皇帝坚定地说:“朕意已定,如果再不回老家,恐怕朕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徐阶宽慰道:“只要皇上注意休养,龙体一定会恢复得更好,等到那时,再回承天祭拜先帝也不迟呀。再说皇上快要迎来花甲之年,这可是举国上下的大事呀!有上天保佑,皇上一定能够长命百岁,福泽大地的。”
皇帝想想自己的身体,也就不再坚持。但他看到徐阶一味地阻止自己的行动,心里总觉得不舒服,认为徐阶没有严嵩好用。他不能不为下一步考虑,为万民社稷着想。皇帝毅然将裕王的老师、礼部尚书高拱擢升为文渊阁大学士,并入阁参与机务。高拱以前曾任翰林编修,在裕王行完冠礼时,被召入宫里为裕王讲学。他生性率直,处事干脆果断,深得皇帝的赏识。同时皇帝又将以写青词出名的吏部尚书郭朴迁升为武英殿大学士,入内阁。安排好这一切,皇帝便一心用在醮斋上,欲寻找长命百岁之方。内侍太监们更是看透了皇帝的一举一动,极力讨得皇帝的欢心。北京的五月,正是百桃上市的季节,宫里准备的尽是像王母娘娘做寿一样的既白又大的寿桃供皇帝食用。这天晚上,嘉靖皇帝感到郁闷,到殿外的台阶上纳凉。他望着天上的星星,对化成神仙充满着幻想。这时,服侍他的太监德兴惊喜异常地跑出来对皇帝道:“皇上,皇上,奴才正在为皇上叠龙袍,突然看见里面有一个大仙桃,真是怪哩!”
章六十 痛陈弊政 丹化归仙(3)
皇帝接过仙桃,左看看右看看,这只桃与凡桃就是不一样,周身充满着仙气,细嫩得像仙女的娇容,正在望着他笑哩,皇帝兴奋异常地说:“嗯,从天上掉下来的仙桃,这是上天赐的福呀,真是太好了!”
德兴谄媚地道:“皇上吃了这仙桃,一定能够长命百岁的!皇上,您吃了它吧!”
嘉靖皇帝眉头一皱道:“既然是上天赐给朕的,就不必急嘛。叫人先将它供在太庙五日,以谢天神!”
人们看皇帝如此相信和喜欢天降的仙物,想着法子使皇帝高兴。第二天,宫里的一只白兔一次生两仔,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太监却把它当异象禀报给皇帝。果然,皇帝得知喜不自胜,连连说:“天赐白兔,实乃长寿之物呀!”
原来,皇帝将这些异常之物都看作是长寿的象征了!有一大臣为了讨得皇帝的欢心,跑到郊外找来两只小白鹿,谎称是宫中的白鹿所生,上奏皇帝表示祝贺。
嘉靖皇帝心情一好,不再病态恹恹了。他得知自己喜欢的白鹿也添了两仔,顿时觉得祥瑞的光环罩在皇宫的上空,提笔在奏折上批道:“奇祥三赐,天眷非常!”这不同寻常的天赐,使皇帝受宠若惊,他特谕令礼部尚书高拱通知文武百官,在太庙举行感恩天赐祥瑞大典。
文武百官出现在太庙前,有人抬头一望,惊奇地喊道:“快看哪,天坛接到了天神放下来的天梯!”众人抬头望去,果然在天坛园丘之上,有一座发亮的梯子直插云霄。
海瑞一看到那拔地而起的天梯,找到徐阶讥讽地问道:“这就是严嵩罢相后,你辅佐皇帝做的第一件大事吧!”
徐阶辩解说:“这是皇上自己定的事,谁也无法阻挡,除非你是神!”
海瑞不满地道:“皇上,皇上?身为辅臣,应该对皇帝说明,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嘛,如果仍由皇帝的性子,那还要辅臣有何用呢?”
徐阶被海瑞说得无言以对,反而激将他道:“你身为朝廷大臣,也可以直接上疏皇帝陈述自己的意见呀,也许皇帝会听的。”
在这次感恩祥瑞大典上,百官个个上表称贺,只有海瑞木讷讷地站在他们中间,望着那些繁杂的仪式发呆。
八月初,皇帝的身体有很大的好转,他把这全归功于天赐祥物之上,每天祭神醮斋,都盼望能有仙物下降。但多日无果,皇帝便有些精神不振。德兴看在眼里,最怕皇帝急出毛病来。这天,他突发灵感,心生一计,将两颗皇帝常服的丹丸分别藏在龙床的两个角落里,等给皇帝整理床铺的时候,大惊小怪地叫道:“皇上,皇上,快来看啊,真是神哩,在龙床上竟有两粒仙丹。”
皇帝疑惑地道:“真的吗?是你刚才在床上发现的?”
德兴肯定地点点头。
嘉靖皇帝又厉声对身边的其他侍从道:“你们说是真的吗?如有半句假话,朕要你们的命!”
面对严厉的皇帝,侍从们早已吓得战战兢兢,但都一口咬定这是天上的神仙降临的仙丹。有一个侍从还站出来说亲眼看见早晨有一道亮光从宫殿划过,想必那是天仙送药丸来的吧!
嘉靖皇帝信以为真,转疑为喜,洋洋自得地说:“这正是天梯接通了天堂,才有天仙下凡赐朕灵物。天意难违,朕只有笑纳了!”他生怕得罪上天,亲自到太极殿烧香拜神,感天谢地。然后又立刻谕令礼部道:“近朕床上有仙丹两粒,经查证这都是苍天所赐的呀!为谢上天的恩惠,再行庆典以告诸神。”
礼部迅速将一个精致的紫檀木小盒送到西苑,用红绫将丹丸包好放入盒中。在太庙庆典的那天,文武百官都跪在诸神的铜像前叩头三次,然后由皇帝亲口将两颗仙丹服用。皇帝还当场宣布了一个重大消息:在适当的时候,将亲自登天梯上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