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项羽与刘邦-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这种情况来看,很难说韩信是一员勇猛的战将。他在用兵方面总是按自己的一套模式来进行准备,设下埋伏,引诱敌人,然后一举全歼。可是,在如此大规模的包围战里,如果进攻一方只知道一味地向前推进,这位善于作战的、赫赫有名的大将军也只能算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战将了。

楚军获得了胜利。

韩信的中军全线崩溃,楚军士兵犹如涨潮的海水一般猛冲过来。形势十分危急,连刘邦的大本营都保不住了。韩信左翼的孔熙将军及时飞马杀人阵地中央,右翼的陈贺将军也以密集队形从侧面对楚军发动进攻,才好不容易稳住了阵脚。

楚军士兵开始后撤,但这次汉军士兵却死死地追了上来,对他们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汉军士兵大杀大砍,穷追不舍,一直追到城门跟前,看到项羽的身影才吓得退了回去。

项羽悲痛万分。

这时,从城楼上仔细望去,他才无可奈何地发现,在夕阳的映照下,被丢弃在战场上的数也数不清的尸体几乎全是楚军士兵。能活着回到城里来的士兵也屈指可数了。

看来是末日来临了。

项羽以楚人特有的敏感暗自作好思想准备,要提早了结自己的一生。

第二天清晨,项羽又命士兵出击了一次。

这天项羽也没有亲自上阵,许多原因像乱套的线团纠缠在一起。要理

清并一条一条地列举出这些原因,恐怕是不可能的。被逼得走投无路、就要掉脑袋的败军之将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用正常的逻辑和言语是无法如实表达出来的。

项羽已经作好了死的准备。

尽管如此,他还是想从这里逃出去,到江南大地再卷土重来。这是同

345

时作好的另一种思想准备。

项羽同时下定两个相互矛盾的决心,却又丝亳不感到矛盾,不站在他目前的立场上来体会一下,是不可能理解这种现象的。

如果项羽打算在这座垓下城堡战死,他就必须打开城门,出去和对阵的队伍站在一起。然而,从城楼望去,在铺天盖地的汉军里根本弄不清刘邦的确切位置,项羽喑想:在寻找刘邦时中必然会掼兵折将(可是这位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人却一点也没有想到自身的安危〉,这岂不是徒劳无益吗?他认为,在作好死的思想准备时,又专门把死所必需的行为排除掉,这种做法是毫无意义的。这就和自杀者明明想死,却说服毒的做法不顶用如出一辙。然而,从本质上说,项羽的情况似乎是另一码事。项羽并不想自杀。

这位精力过于旺盛的人,脑子里大概不存在会轻易产生这种念头的结构吧!不过,项羽毕竟还是作好了死的思想准备。看来,那死的一幕将要伴

有〃在战场上壮烈而死〃的庄严仪式。

他不想以那些无名小卒为对手去战死。他的愿望是迎面砍下刘邦的脑

袋,至少也要让刘邦尝上一刀,自己再当场死去。

在这种到处都是敌人的状况下,那种先让刘邦尝上一刀再战死的机会

实在是找不出来。但他已经有了自己去死的决心。他让作为自己一部分的

直厲卫队从城门一实际上是朝死亡一冲出去,恐怕就是这种决心的一

种表现。

项羽也正准备从这座城堡突围出去。

说是突围,其实不过是为达到在遥远的将来战死〈或讨伐刘邦)这一目的的一项程序,离保全性命还相去甚远。哪怕只有自己一个人历尽艰辛到达江南地区,保不准也还能重新聚拢壮士和兵丁,再次组成一支浩大的队伍。战死的决心和突围的决断,这二者看似矛盾,实则并不矛盾,但细细思量起来,巳经紧密纠缠在一起,要将二者理出一个头绪,也决非易事。

目前,项羽已处于发疯的状态。

不过,从外表上却根本看不出来。

他仍以十分镇定的神态,整天在城楼上指挥战斗。

346

然而,早晨出击的部队到中午时就只剩下了一半,傍晚时已经踪影全无,待到夜幕笼罩时^,驰骋在附近的全都成了韩信的兵将。

〃看明天的!〃

项羽一面走下城楼,一面神色自若地说了一句。人们都把这句话理解为似乎明天就会大获全胜的意思。可是,即使想获胜,也没有足以打胜的兵力了。

〃如何是好呢?〃

与关心自身的命运相比,身边的人更担心项羽的安危。

被逼得朝不保夕的心腹们,对项羽竟还如此体贴入微,这也是凭借人

们日常的感情无法解释的。每一个人都十分看重项羽这块命运之符。在当

时,所谓符一证书,都是用竹子或木头制成的。把竹片或木板分成两半,双方各拿一半做日后的凭证,必要时还要把两半合在一起,检视是否真实

无误。

无论项羽的厨师,还是近侍卫队的队长,抑或只负责打扫卫生的下人,

都有一半无形的命运之符。

另外一半,则握在项羽手里。

对于他们这些侍奉在项羽身边的人来说,都想凭借这种符节来打开命

运之门,然而作为另一半的项羽那块符节却即将消失。就是说,自已握有的这一半符节也将失去作用,但看来他们好像不会有任何怨言。一切都将

消失,化为乌有,自己的身体也将随着符节一起消失得无影无踪。作为既成事实,他们似乎自然而然地对这一切不再抱任何幻想。从另一个角度讲,

自己的另一半符节一项羽,会怎么样呢?这好像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再打一个比方,处于这种境地,人们会觉得就好像是自己这个水瓶倒下去,就会流出项羽这股水似的。就他们的立场说,最担心的就是流出项羽这股水。

然而,项羽表面上却依然镇定自若。

初更过后,项羽让虞姬回到卧室里去。又过了一会儿,当项羽也背向众人准备走进卧室时,他的肩头是垂下去的。

347

〃从来没见过大王这样的背影。〃

在场的人不禁面面相觑,有一丝凄凉掠过心头。

项羽抱着虞姬酣然入睡。

没过多久,大约过了二更(相当于夜里九点至十一点钟)时分,项羽迷迷糊糊地醒过来了。

远处树木被风吹得飒飒作响。是风吗?项羽心里起了疑问,听起来又

好像是大批人马刷刷移动的声音。〃这不是楚歌吗?〃

项羽从床上一跃而起,全副披挂来到城楼上一看,满地的篝火跟满天星斗连成一片。歌声不是城堡内部的人唱的,而是从城外大地上发出来的。楚国不仅语言跟中原不同,在音乐的韵律上也有很大差别。楚的音律悲切,有时仿佛如咽似泣,有时又如哀似怨,谁听上去都知道这是楚歌。

而且,四面八方全是楚歌。

〃有这么多我的士兵投到汉那边去了吗?〃

想到这里,身为楚人霸王的项羽知道自己的命运已到尽头。受楚人拥戴才成为楚王,如果楚人都离去了,作为王的项羽在这块土地上也就不存在了。

可是,这楚歌究竟是哪些人唱的呢?

垓下城堡四面都是韩信的军队,并没有楚兵。或许是统率楚兵的黥布、刘贾和周殷这几个将领到阵前来了吧?假如是他们到了阵前,那就等于整个部署有了改变,可是,既然已经让韩信当了先锋,刘邦就不会再作那种

可能会留下后遗症的安排了。

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说法,认为是韩信在让士兵学唱楚歌。然而,从韩信的作战特点来看,这种突发奇想的做法只能说是出于对客观事实的承认,不是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也就是说,不能认为韩信这样做,是想达到让

项羽失去内心支柱的效果。

歌子很可能是自然而然唱起来的。

348

然而究竟是哪些人唱的呢?说来好像有些重复了,但结论还是一句话:

只有天晓得!若不然,也许是项羽听错了吧?是不是被风刮得听起来跟楚歌很相像的另一种音律呢?

不管怎么说,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那就是听到这种歌声,项羽采取了与就寝前截然不同的行动。只听他命令道:〃备酒来!〃

项羽又说:来,大家一块儿喝!把那边的人全都叫到这座大帐里来!去告诉大家,不分将军士卒,全都来!大帐里装不下就在过道里拿上酒杯;

过道里满了就站到台阶上,进不来就各自找个地方,站着坐着都行,把酒坛子里的酒全部喝光!肉还有一点吧?给所有人手里都拿上肉!

〃这是告别酒,大家可别喝醉了!〃

项羽一反常态,变得话多起来。

〃喝完了,大家就分头到城下去。让老天爷保佑我们,不管往哪个方向都行,冲出一条血路,逃得远远的吧!〃

项羽率先把酒一饮而尽,把杯底朝天倒了过来。

〃怎么,还有哪?〃项羽朝身边的一个贴身侍者说道。

那位上了年岁的贴身侍者把酒饮尽,项羽的两只大眼睛望着老人的脸,口里说:从会稽举兵以来,你就一直在我身边,我本想取得天下后授予你大夫太仆〔负责天子骑乘之物的官员)的衣冠,然而现在却什么也报答不成啦!说完,项羽才第一次流出了眼泪。

〃大王,从那时起已经七年啦!〃

老侍者说道。这是指项羽举兵之后的岁月。

项羽不禁一怔,说:我觉得好像过了一百年,随着心情的变化,有时

又觉得恍如昨日。话音刚落,他突然又像感慨无量、思绪万千一般,满脸涨得通红,一屁股坐到了地板上。〃千脆喝个痛快!〃

不许人喝醉的事也忘到九霄云外去了,项羽一连干了好几大杯,最后那双大眼睛里已经充满了血丝,即便如此,他仍然竭力压抑住就要爆发的感情,很快,他那魁伟的身躯就微微向前倾下,嘴里轻声哼哼起来,声音

349

抑扬顿挫,原来是楚歌的音律,激越而哀伤。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

唱到这里,项羽停下在膝盖上打拍子的手,蓦地一动不动地盯着地板。过了一会儿才又唱道:

骓不逝。

项羽脑海里浮现的肯定是敌人重重围困的场面,映现出来的肯定是电闪雷鸣之下,自己无法施展本事的身影。项羽眼里再次涌出泪花,坐在原地,回过身去,把站在身后的虞姬拉到身边,最后唱道: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今虞兮奈若何!

项羽唱的这支歌,合起来就是:

力拔山今气盖世,时不利今骓不逝。骓不逝今可奈何,虞今虞今奈若

何!

在中国的古汉语里,兮是个语气词,用在一段话停顿的时候。兮字并不是为了缓和诗的气氛,相反,作者项羽每次发出〃兮〃这个音时,都把满腔激情一下子堵住,使之产生进一歩抒发后半截诗句的情感的作用。在这种场合用的〃兮〃,不仅表现了项羽此时此刻感慨万千的激昂情绪,而且在最后一句,面对虞姬呼她的名字时,每次都加了个兮字,这肯定是有用意的。要而言之,项羽想表达的意思只有一个,即:虞姬啊!我项羽的命运怎样悲惨都无所谓,只是把你留在这世上,实在让我于心不忍哪!

据《史记》记载,当时〃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也可以说^当时在场

的人都把这首诗歌理解为项羽对楚军和自己悲惨命运的无限感慨,但对被诗里〃虞兮虞兮〃呼唤的虞姬来说,恐怕就会理解成项羽犹如把一杆长矛刺进胸膛,在单独对她一个人倾诉衷肠吧!也就是说,这是想让自己一块儿去死。

虞姬心里也很清楚,在突破敌人重围之时,项羽是不可能带上自己的。谁也不知道项羽还能存活几天。项羽那旺盛的生命之火颤抖着,表明了态

350

度:绝对不能把她留在这世上,任由他人之手去触摸。这一点,虞姬内心十分明白。

为了证明项羽的愿望和自己是一致的,她立即站起身来挥剑起舞,反

复唱起项羽方才即兴吟出的那首诗。

项羽明白,这舞,这歌,就是她对自己的回答。

虞姬舞完刚刚停下,项羽立即拔出长剑,一剑刺中了她的咽喉。

这位男子汉当场一个箭歩跳出营帐,径直朝下面走去,很快跳上乌骓

马,仿佛要用马蹄把黑暗踏碎一般,穿过城门飞驰而去。

项羽的突围异常凶猛。

一路上不管有没有汉军阵地,全都没放在眼里。他跳过阵地的篝火,踏碎阵地的栅栏,对那些发现后前来阻挡的人,一眨眼的工夫就杀了个血

肉横飞。

项羽简直就像一股黑旋风,从汉军营寨里刮了过去,在落荒而逃的败军历史上,自古以来还未见过如此气势磅礴的突围。这反倒使汉军大感意

外。

〃不会是项王吧?〃

当汉军还在议论纷纷的时候,项羽和随从他的人巳经跑到十来里以外的地方去了。

跟随项羽的人里,既有人准备和他生死与共,也有很多士卒是相信只要跟着项羽就能突围出去,因而才一块儿跑来。即使在打了败仗逃跑的时候,楚军士卒对项羽的信仰也是坚定不移的。从兴起到衰亡,项羽军队始终强大无比,就是因为他手下的将士都具有这一信仰。

周围有亮光后,项羽一检查,总共有八百余骑。

八百骑全部马不停蹄地继续飞驰。凡是马累得跑不动的人,都被甩了

下去。

〃回江南去!〃

只听到项羽露出的这一句话,人们就像保护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熄灭的

351

油灯似的,继续朝南边不要命地策马飞奔。直到天亮以后,刘邦大本营才弄清项羽突围了。

〃只要项羽还活在世上,天下就不会得到安宁!〃

刘邦感到前所未有的狼狈,立即调动兵马全力追击。

一场腥风血雨般追捕败军之将的战斗开始了。现在还弄不清项羽化装成什么样子,人究竟在哪里。

而且,各军阵都报告说有一股旋风般的人马跑了过去,把这些情况综合起来作进一步的判断才知道,项羽的方位好像是在南部。

刘邦公布了对项羽首级的悬赏。悬赏的内容是:

〃黄金一千斤,加上一万户的封地。〃

一个普通的小卒子也可以一跃而成为大诸侯了。从这项悬赏的数额,也可以看出刘邦对还活在世上的项羽惧怕到了何等地步。特别搜索部队也组建起来了,立即向南快马急追。灌婴担任这支特别搜索部队的主将。

当年刘邦被围在成皋、荥阳城里打那场守城之战时,灌婴就负责防守暴露在敌人阵前的甬道,其勇猛表现受到人们的称赞。后来刘邦派遣他归韩信统辖,一直作为韩信的部将在那里效力。

他也很擅长指挥骑兵队伍。

这次他率领的队伍有五千骑,在以步兵为主力的当时,可以算得上规模相当可观的骑兵队伍了。项羽正日夜兼程南下。

半路上,他得知自己的脑袋已被悬赏,听到那巨大数额,心中颇有点自鸣得意。

过淮水的时候,由于途中遭受攻击和不断有人掉队,随从的人只剩下了百余骑。

一过淮水,楚的味道立时浓重起来。土地潮湿,沼泽地也多。在一个叫阴陵〈安徽省定远县西北)的地方,项羽迷了路,朝一个正在水田里的农夫问路,农夫抬起手往左边指了指。项羽上当了。汉军的工作早已做到

352

了阴陵农夫的身上。

他摸索着往左走去,在大泽里彻底迷失了方向,到处都是水,要想返

回,也只有水中的一条小路。

返回后,他来到今天地图上的定远一带,但因骑着马在沼泽里赶路,很多人都掉了队,跟随的人这时只剩下了二十八骑。

汉军骑兵逼近了。

项羽立马观看,转眼间敌人就增到了几千骑。

〃诸公!〃

项羽回头望着随从的人,这样称呼道。

〃我自起兵以来,至今身经七十余战,所向披靡,从未败过。我陷人今天的困境,乃是因为天要亡我。〃

对于这副在大泽里逃迷了方向的模样,项羽肯定打心眼里感到没脸见人,才把这说成是天之所为,而绝非我项羽武勇不足所致。

就在这段时间里,汉军骑兵已经把项羽他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起来。〃我想请诸公给证实一下。〃

说完,项羽把二十八骑分成四队,组成圆阵分别对付四面的敌军,并

且规定了战后会合的地点。

项羽在下令之前说:〃诸公,我来取那员战将的头颅给大家看!〃

随后就命令大家向四面突击。项羽率先垂范,一口气把原来说的那名

敌将从马上砍落下来。

数千骑的汉军四散奔逃。汉军里面有一个后来被封为赤泉侯的名叫杨

喜的将军纵马冲了过来,项羽怒目圆睁大吼一声,杨喜好像人马都被震跑

似的,一下子逃出去好几里远。

没过多久,会合的地点也被汉军团团包围起来。项羽为自己人指定好下一个会合地点,策马冲下小丘,斩了一名汉军都尉,突破包围圈急驰而

去。

当所有人都在约定地点聚齐时,发现在这次〃作战〃当中只损失了二骑。项羽破颜一笑,说:〃诸公已经完全看到证据了吧?〃

353

随从的人都在马上施了一礼,发自内心地说道:诚如大王所言!

说起来,这件事对项羽只不过形同游戏,然而在目前情况下,对他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这位男子汉考虑的是,当活下来的二十六骑对后世讲起往事时,说不定会根据这件事来对自己作出评价的。

总而言之,就是要表明:项羽不是被刘邦给灭掉的。

―是上天灭掉楚王项羽的!

这就是项羽一心一意希望得到的评价。如果说他内心对这个世上还有什么遗憾,就只有这么一个小小的希望了,或者说,这也是他对历史的呼唤。战国末期以来,在中国的文明史里出现了一种风气,人们都以历史会如何评价自己来要求、约束和规范一生的言论和行为。项羽也毫无例外地

意识到了这一点。

在现在的长江以北,有一座叫和县(属安徽省)的小城,大体上位于我们今天的南京略靠近长江上游的地方。

在这座和县小城的东北,有一个今天称之为乌江浦的村落。在项羽那个年代,这里设有相当于后世驿站的亭,仅有的几户人家都分散在河流的北岸,是一片满目荒凉的地方,到处都是芦苇的枯枝败叶。

项羽和随行的骑士被汉军骑兵部队追到这片水边的时候,他的末曰临近了。

以下发生的事情,早巳为后世熟悉。

项羽要去的路上站着乌江亭长。不消说,这位老人是楚人,还是位敬重项羽的楚人,他对项羽出人意料的下场寄予了格外深切的同情。〃大王,请赶快坐上这条船吧!〃

亭长说,接下来又说道:这一带只有这一条船,汉军只能在岸这边跳脚着急。请赶快坐上来吧!

项羽一动未动。跟亭长的催促相反,他早已下定决心死在江畔。他深知亭长对自己的爱。也可以说,他正是为了寻找这样的人,才南下到这里

来的。

〃这位老人肯定会把自己所干的事业和所怀抱的志向,长久不衰地传播

354

到世上去吧!〃

这正是项羽的心声。

他谢过亭长的好意,又照例说道:现在这种惨不忍睹的模样与自己的武勇无关,而是天要灭我。接着他又谈到了当年举兵之后,率领江东(在

这里泛指江南)八千健儿渡过这条江向西挺进时的情景。

〃老人家,请您也想想看!当初信任叔父项梁和我、渡过这条乌江到北边去的八千子弟全都死掉了,无一人生还。纵使送这些子弟出征的江东父

老怜悯我,重新招募子弟尊我为王,我也没有脸面再去见江东父老了。〃说完,项羽便把乌骓马送给了亭长。

接下来他大歩朝前走去。只见他把长矛缓缓地拿好,头也不回地朝汉骑兵杀来的方向迎了上去。随从的人也都丟下战马,紧紧围住项羽迈歩向前。

不一会儿,他们就和汉军的骑兵部队猛烈地厮杀起来。项羽挥动长矛,如入无人之境,把敌人杀得丢盔卸甲。因为他至死也想用事实表明,自己并不是败在汉的手里,而是被上天灭掉的,这自然是为了告诉后世的人们。这件事,亭长是会替自己讲出去的。

项羽最后负伤十余处,浑身鲜血淋漓,尽管如此,他仍然挺立在敌军包围圈的正中央。

项羽很快就认出一个熟悉的老乡,大声喊道:〃小吕!〃这位小吕,原本是项羽早前根本不屑一顾的卑劣小人。此人姓吕,名叫马童,现在是汉的骑司马(官名〉。吕马童也用手指着项羽嚷道:那个就是项王!〃确实不错!〃

项羽应道,接着又说:听说你们正在以千金和万户来悬赏我的头颅。小吕呀,你是我的同乡,看在这个缘分上,就把恩惠赐予你吧!说完,便自刎而死。

项羽扑通一声倒在地上。

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无数汉军兵将伸长手臂,扑到已经不能

355

动弹的项羽跟前,都想争着抢到哪怕是一小块残骸,最后竟然拿起兵器要撵走妨碍自己的人。这场残杀中,总共有好几十人死伤。

由于这个原因,尸体被分割成五份。闹剧收场之时,吕马童等五人每

人各得到了一份。

接受悬赏的本来只应该有一个人。

然而,刘邦从不在这些小事情上吹毛求疵。他把一万户平均分成五份;包括只得到右腿的那个人,让五个人都平等地做了诸侯。这类事情的确体现了刘邦的为人。

得到项羽尸体的一部分而被封侯者的名字一直流传到了后世。顺便让我们把这些名字记录下来。最先被项羽大喝一声吓跑的杨喜也得到了一部分,他被封为赤泉侯;其次是这支追击队伍的一名头领王翳,他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