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浙残明梦-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镐方驻扎在平壤,闻倭兵已逼王京,急召集将吏商议对策。朝鲜接伴使李德馨道:“现在倭贼又逼畿甸。若一渡汉江,则汉江以西无复着手处。及今驰往,则犹可为呵。”杨镐点头称是,决定亲赴王京督战。

监军按察使萧应宫以为不可,军吏也谏勿轻进。杨镐不听,由平壤日夜兼程疾趋王京。

九月初三日,杨镐抵达王京,跃马谕以死守。又招我以下诸将,责备不战之状,大家唯唯谢罪。杨镐便和诸将登王京南山,张军布告,号令严密,至此人心始稍定。

这时倭兵尾随着陈愚衷已经渡过了锦江。朝鲜王日夜泣诉于杨镐面前,杨镐慰解道:“倘若官军不利,主君宫眷可相救活。”令他设浮桥铜雀津。一面参劾杨元、陈愚衷弃师,革职查勘。杨元先被系辽阳,后枭示军前;陈愚衷则杖打军棍一百,减死充军。

兵科给事中侯庆远因论朝鲜君臣无斗志,疏令总督移咨朝鲜王,责问他们道:

“我之大兵迭出,以助声势。倭虽强,其如朝鲜何奈?何国王思奔,大臣逃窜,总兵卖国而泄机,庶民望风而降虏?即如昨者,南原之陷,全州之失,朝鲜官兵,竟不闻何在,而且倒戈反向者有之,乘机内乱者有之,是明甘心于倭矣。今咨该国痛自警省,若果上下交勉,力图死守,奖率三军,有进无退,中国即当大发兵饷,助尔讨贼。若自轻社稷,窜伏草莽,求援须臾,中国岂得代为尔戍?即当还师境上,自固封疆,尔东西南北自在也。”

朝鲜王得咨,随答前后情节,万非得已,诚无甘心为倭。当将金应瑞革秩废为卒伍,戴罪自效,附报中国。因此,他又策励国内诸将,将所征平安、黄海、京畿、咸镜四道军万余人,一听杨镐和我分付,协同明军分守汉江诸滩。又以汉江上流龙津等处系紧要,发遣京畿都体察使柳成龙巡历沿江一带,检察守御形势。朝鲜王本人则披挂上阵,追随戎马,亲出城西,阅视军兵。又出城东慰问守滩将士,奔走效力。一切都朝着有利于振作士气的方向发展。

此时倭兵已经抵达离王京百里之内的安城之境,形势越来越严竣。我和杨镐日夜提防,不由不急。

九月初六日,杨镐和我商议道:“贼势方锐,先摧其前锋,然后可以大军继之。”我深表赞同,便议定抄拨精勇马兵迎击于湖西之境,以阻其直犯王京。

当夜,我挑选各营精壮二千骑,骁将十五人,由解生、牛伯英、杨登山、颇贵四将统领,驰往稷山北部的天安。由于行动秘密,诸将皆不知道。

随后我和杨镐亲率大军启行,至水原下寨。朝鲜王也调都体察使李元翼督率将官高参等由鸟岭出忠清道,以进前遮拦敌锋。

而这时倭军陆路第三队主力一万四千人,在主将毛利秀元、先锋黑田长政的率领下已经赶到稷城和舒川,驻军距王京一百五十里的全义馆。京城闻讯,再次发生骚乱,人户尽夜惊走殆尽。

初七日黎明,解生等四将疾驰至稷山、天安之间,而黑田长政部倭兵也赶到此处。明军遥见倭军皆着白衣,遍野而前,约有数万之众。初时还以为是朝鲜军,不作防备。及至倭军放炮,这才发觉。

于是我军左协出柳浦,右协发令通。乘其未及列阵,直从坦途,纵骑突击,当场砍死倭兵二名,跑马陷阵。但听锣响三成,喊声四合,我军连放大炮,万旗齐颤,铁骑纵横,枪剑奋飞,驰突乱砍,倭兵尸横遍野。一日六合,敌军披靡而走,中箭被棍死者甚众。我兵则乘势杀出十里之外。

后两哨山倭各执打旗号拥众而出,抵达抚院下。千总李益乔、把总刘愚节引兵突然杀到,灰尘大起,并力协攻。相持良久,倭兵方才大败退去。

明军正在追击间,忽然有一倭军持着白旗在山上指挥,倭军大阵应时云合。解生见敌众我寡,于是敛骑回师振威。倭军见讨不到便宜,也退守稷山,闭门不出。杨镐闻捷,继发各营兵出来,列阵于江上。

次日平旦,再战于素沙坪。明军先派杨登山设伏于水原,然后以解生率主力迎战。

倭军齐放连炮,呈鹤翼阵形前进。一时白刃交挥,杀气连天,奇形异状,惊惑人眼。解生率明军应炮突起,以铁骑席卷而来。倭军均为步兵,顿被骑兵冲得七零八落。解生手使铁鞭,长四尺余,铜节铁柄,沉重非常。恃勇力陷阵,叱咤挥击。倭兵措手不及,无不披靡。战不多时,杨登山率部从倭军阵后杀出。前后夹击,倭军败遁。

此役我军合诸营共斩首一百五十五级,另倭军中铳、箭死者不计其数。

初九日,杨镐又遣游击摆赛率二千骑为后援。摆赛疾驰至振威、稷山之界,和四将合兵一处,与加藤清正部倭军大战。明军占据有利地形,部下劲骑皆出入如飞,共斩六十四级,清正麾下骁将叶一枝当场落马毙命。清正遂举众而遁,众将欲追。解生止住道:“此贼狡黠,走必遁山。骑步异势,不可穷追。”于是收兵回营。倭兵也坚守老营,不敢复出。

当天,我和杨镐请李昖出视江上,以振士气,李昖不得已而行。一时人心惶恐,城内士民百姓一空,百官都荷担以立,准备再次扈驾西奔了。及至稷山捷报飞至,京城这才稍稍安定。

不久,参将彭友德也追击毛利秀元等倭军于青山,获级一百一十。毛利秀元在蔚山倭将浅野幸长等援应下才得以逃命。

明军自此声势大振,朝鲜局势得以转危为安。

稷山、青山之役影响甚大,打出了我军的威风。朝鲜王在奏疏中称誉我们:“一捷于稷山而京城全,再蹙于青山而湖甸完。”

多年以后,朝鲜李朝诗人朴文逵在途经素沙坪时,想起当年我们破倭的情景,曾赋诗道:“凫臾敌国江山在,麻贵新营草树平。”

 

 

 

(十)李如梅出征,东李西麻再携手

 

这时邢玠已经抵达平壤,准备亲赴王京督战,召参军李应试问计。

李应试问道:“朝廷如果决策?”邢玠答道:“阳战阴和,阳剿阴抚。政府八字密画,切勿泄露。”李应试道:“如此则容易处理。倭人叛乱,以处分绝望。他们不敢杀杨元,不过是犹自希望处分而已。直接派人晓谕‘沈惟敬不死’,则他们自然退兵。”于是推荐遣李大谏使于行长、冯仲缨使于清正。邢玠答应了。

随后,移董汉儒屯义州,萧应宫屯平壤。又声称调南北水陆兵七十万,旦暮将至,福建、广东、浙江、南直隶水兵直捣日本。倭军闻讯,恐归路被截,遂不敢进兵。

冯仲缨自袁黄罢官后,与金相分别返乡。至此复为邢玠遣人礼聘出山。清正得他游说,也逾竹岭,退屯离王京四百里的庆尚。

行长率军抵达汉江。杨镐也遣张贞明持沈惟敬手书前往,责其动兵,有乖静候处分之实。行长、正成这时也深怪清正轻举妄动,又听说明军将大至,便退屯离王京六百里的井邑。然而张贞明回营时,却在中途遇刺而死,后来与行长接触的主要靠李大谏。

这时明军兵力其实远低于倭军。倭军十数万,而明军仅数万,且分驻各地。因此,一开始形势大不利于我方,驻守列城的明军被各个击破。因此从一开始,我们即存在着战略上的失误。但随着各镇明军汇聚王京,力量渐增,杨镐的言行在某种程度上又起了稳定人心的作用,形势开始逆转,稷山、青山大捷更是打出了我军的威风。

随着明军不断调集,朝鲜所供粮饷恐将不够,至此重讲海运。明朝粮草自天津驶入海中,由旅顺而入朝鲜义州;陆运则由义州、平壤转运至广梁,由广梁至江华府。总督日逐飞檄催浙江、四川、两广各兵及预办粮草水陆趱运,俱赴朝鲜。由于我们筹措得宜,待东征大军齐集时,便不再出现上次朝鲜战争中的粮草缺乏问题。

随着接触日久,我和经理杨镐、监军萧应宫开始产生了矛盾。萧应宫力保沈惟敬,属主和派,对主战的我自然极力排斥。沈惟敬被俘后,萧应宫得其私嘱,致书邢玠、杨镐、杨位、丁应泰等四处求情,并上疏论救无果。我报青山、稷山大捷时,萧应宫以沈惟敬事心怀不满,具揭言:“倭以惟敬手书而退。青山、稷山并未接战,何得言功?”邢玠、杨镐大怒,遂劾萧应宫恇怯,不亲解沈惟敬,并逮削职,后以山东右参议兼按察使佥事梁祖龄代其职。而杨镐与我将帅不和,诸多掣肘。我对此二人均无好感,曾发牢骚道:“经理性歹,萧按察狂妄,不可与谋事者。”

八月,朝廷特进署辽阳副总兵李如梅李如梅为都督佥事,充御倭左翼副总兵,率辽东、宣府营兵五千余人赴朝鲜援剿。

杨镐虽与“西麻”不和,但与“东李”私交甚笃。抚辽时曾与李如柏结义兄弟,与李如梅交情也非同一般。李如梅此前曾擅与赴朝鲜前的杨镐谋从镇西堡出塞,潜袭虏营。结果损失部将十员、士卒一百六十余人,还丢失马四百余匹。李如梅以血战重伤免罪,杨镐则因丁酉倭乱意外赦免,两人可谓难兄难弟。

李如梅奉旨率部抵达朝鲜后,使杨镐有了一支真正亲自己的部队。同时明军也声势大振,“东李西麻”再次撞到一起并肩作战。

只是此时,“西麻”不变,而“东李”则由李如松换成了李如梅。
 
 历史时空  
 
 中华人物  
 
 读史心得  
 
 乡土史话  
 
 
 事事关心  
 
 生活万象  
 
 国学研求  
 
 人文发展  
 
 
 传统诗词  
 
 现代诗歌  
 
 散文随笔  
 
 小说剧本  
 
 
 书生之见  
 
 评书论艺  
 
 书人书事  
 
 电子书库  
 
 
 
 
  
| 
 文章中心首页 
 | 
 历史天地 
 | 
 社会纵横 
 | 
 文学殿堂 
 | 
 书虫联盟 
 | 
 南窗论坛 
 | 
 
 
 
 您现在的位置: 玉苍山下 》》 文章中心 》》 文学殿堂 》》 小说剧本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东李西麻(17)    热      【字体:小 大】 
 
第十二章 艰难的较量 
 
作者:郭进艮    文章来源:玉苍山下    点击数:280    更新时间:2011…9…5 


(一)李舜臣回来了

   

元均败报传来,朝鲜朝野震惊。

李昖召见备边司诸臣商议对策。先前大肆攻击李舜臣的朝臣们至此惶惑无策,不知所对。庆林君金命元、兵曹判书李恒福建议道:“这些都是元均之罪。眼下之计,唯有重新起用李舜臣为统制使了。”李昖无奈,只得同意。其时都元帅权栗也闻元均败状,早料到朝廷有此一着,事先即已命令李舜臣代理前往收拾水师残兵败卒了。

这时朝鲜南部二道到处倭兵横行。李舜臣带着一员军官自庆尚道进入全罗道,昼夜潜行,间关抵达珍岛,准备召集残部,重振旗鼓。而倭兵已经杀向南原,包括都元帅权栗在内的朝鲜诸将望风远遁,将前线抗倭的责任让给兵力尚显微弱的明军。李舜臣传令各处山城入守,无人听从。惟独义兵将领郭再佑入昌宁火玉山城,安阴县监郭逡'之为走旁'入黄石山城死守。而后者的结果是城破身亡。

李舜臣到了珍岛时,眼见舟船器械,荡然无存。多年苦心经营的朝鲜水师雄风不再,到处一片荒凉。正叹息间,庆尚右水使裴楔带着战船八艘来了。李舜臣喜出望外,接着又得鹿岛战船一艘,勉强凑成一军。李舜臣于是谕裴楔以进取之计。裴楔道:“事急了。不如舍船登陆,自托于湖南陈下,助战自效。”李舜臣不听。善于保全自身的裴楔不听号令,弃船而去。

李舜臣只得召全罗水使金亿秋。命他召集管下诸将五员,收拾兵船,分付诸将妆作船舰,以助军势。相约道:“我等共受王命,义当与同死生。国事至此,何惜一死。惟死于忠义,殁亦有荣。”诸将无不感畏奋发。

这时倭兵势力方张。行长在陆路,义智在水路。养精蓄锐,虎视眈眈。而这时的朝鲜水师再也不是当年叱咤风云的水上雄师了。李舜臣独以一百二十余名士卒,领着十三艘战船栖依于珍岛东北方向的碧波亭洋中,见者无不为他担忧。而他昼夜戒严,不敢丝毫懈怠。

碧波亭前有小岛横堵,港湾深广,可藏匿数十艘战船,附近又有狭窄的鸣梁口,形势险要,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并且这里每天海潮涨落四次。李舜臣利用这一特点,在鸣梁口东西通道暗设铁索、木桩,以防碍敌船的行动。

九月十五夜,月明如昼。李舜臣带甲枕鼓而卧,忽然起坐呼左右取烧酒来。饮一杯,悉呼诸将到跟前道:“今夜月色甚明。贼谋多诈。无月时固然袭我,月明也应来袭,警备不可不严。”于是吹号角命令诸船举碇。又传令各船斥候待变,将所有部卒都从熟睡中唤起。过了好久,哨探船果然急报倭船来犯,诸军顿时一阵骚动。李舜臣喝令诸船勿动,寂然以待。

这时皎洁的月儿悬挂在西山,巍峨的山影倒遮住海面,致使被遮的一半海面微呈阴暗。倭船无数,从阴影中出来,逐步逼近朝鲜战船。于是中军突然放火炮吶喊,诸船随即响应。倭兵见朝鲜军已有准备,急忙乱放鸟铳,声震海中,飞丸如雨落于水中。李舜臣督战益急,诸船鼓噪。倭军遂不敢进犯,掉头退走。李舜臣也收军,驻扎于右水营鸣梁洋中。诸将无不叹服如神。

天明时,远远望见倭军战船数百艘蔽海而上,人皆忧惧。李舜臣认为寡众悬殊,只可智取,不可力敌。这时湖南士庶乘船避乱者无数,听说李舜臣在此,无不喜悦。李舜臣分头招呼,远近云集。于是令避乱船乔装成战舰,次第而退,排列布阵以为疑兵,出没洋中,以助声势。

李舜臣亲自率领十三艘战舰当前直出。倭兵见李舜臣整船而出,各自摇橹,鸣鼓击锣,奋勇直进。旌旗楼橹,弥满海中。朝鲜军见状尽皆失色。

这时早潮方退,港口水流汹急。巨济县令安卫驾船顺潮而下,风便疾驶。船行如箭,直冲阵前。倭军四面包围,安卫冒死突战不得出。李舜臣督诸船继后奋勇杀到,倭军稍退。但倭船多被先前所设的铁索、木桩所阻,转动不灵。李舜臣击楫誓众,乘胜而进,击毁倭船三十一艘,毙伤倭兵四千余人。倭兵不敢恋战,举军而遁。

次月,倭船数百艘来攻珍岛。李舜臣再以十余艘龟船迎战,以火攻大破敌军,倭船焚毁无遗。声威复振,众至千余。

李舜臣于是移驻古今岛。见粮饷缺乏,便作海路通行帖。传令道:“三道沿海公私船,无帖者以奸细论,毋得通行。”一时凡避乱乘船者尽皆受帖。李舜臣便以船只大小差次,命令他们纳米受帖。大船三石,中船二石,小船一石。避乱之人,多为朝鲜富室,尽载财谷入海。故而不以纳米为难,而以通行无禁为喜。旬日间,便得军粮万余石。李舜臣又募民输铜铁,铸大炮,伐木造船,事事皆办。结庐造幕,贩卖为生。每日派出使者通谕诸岛,远近避兵者无不前往依附。一时壮士云集,军威大振。

    

   

   

(二)反守为攻

   

稷山之战后,倭军南撤。天气渐转寒冷。

十月,我派遣先锋副将李如梅等率兵攻打星州,强攻不下。而星州倭军也以兵力薄弱,自星州退守谷城。李如梅等再攻谷城,仍不下。倭军又退守求礼。

于是倭军诸部都于东南陆续退回。加藤清正退守庆尚道蔚山,小西行长退守顺天,岛津义弘屯于全罗道泗川。诸将连营,与釜山倭军大本营相为声援。朝鲜沿海数十郡遂复为倭兵所据。

当杨镐和我看到倭军不再进取,唯求巩固沿海阵地的意图后,鉴于目前诸路明军兵力尚未足够强大,便商议道:“秀吉诸将,唯清正最为勇悍。先击破清正,则其余诸倭望风而解。”于是定下“先攻清正,断贼左臂”的策略,决定集中兵力攻击蔚山,以达到擒贼先擒王的目的。 

邢玠接到杨镐来书,于十一月亲渡鸭绿江督战。

时值严冬,雨雪经旬不止。万历帝发帑金犒赏三军,赐邢玠尚方宝剑,先斩后奏,以重事权,令他火速亲临王京视察调度。以浙江道监察御史陈效监军纪功。再诏令全国征兵十万,岁饷八十万石。试图一举灭倭,光复朝鲜。

十一月二十九日,邢玠抵达王京。与杨镐、我商议动兵,认为倭兵持重,似在等待丰臣秀吉亲自渡海督战,其志不小,宜及早进击。

他一面派哨探侦察倭兵动静;一面谕告朝鲜君臣,示以天朝救援之恩,责以君臣战守之义。不久,谍者来报倭军或取竹木,或筑营寨,或抢稻搜粮,散漫山谷,不计其数。大致大兵分屯三处,通共兵马十余万。而朝鲜君臣都感激思奋,督发人马,用心剿贼。兵曹判书李恒福与权栗等调兵遣将,屡有斩获;右议政李元翼则派使者以国王免死帖招出降倭百姓前后数千人,以便孤立敌军。
    这时,明军所调宣大、蓟辽、延绥、保定、浙胜营兵诸路兵马并集,其他诸路明军陆续赶到,我和高策以下诸将所领兵马共计四万四千八百余人。邢玠于是大会诸将,共议进剿。决定反守为攻,分兵三路:

左协主将副总兵李如梅,领游击卢得功、董正谊、茅国器、陈寅及川兵千总陈大纲,共率明朝马步官兵一万二千六人,另朝鲜忠清道节度使李时言兵二千、平安道兵二千;

中协主将中军副总兵高策,领副总兵吴惟忠,立功副总兵祖承训,游击颇贵、李宁(大同)、李化龙、柴登科、范进忠,共率明朝马兵官兵一万一千六百九十人,另朝鲜庆尚道兵马节度使成允文兵二千、防御使权应铢兵二百、庆州府尹朴毅长兵一千,咸镜、江原道兵二千;

右协主将副总兵李芳春、解生,领游击牛伯英、卢继忠、杨万金、陈愚闻,守备方时新,都司郑印,把总王戡等,共率明朝马步官兵一万一千六百三十人,另朝鲜庆尚左道兵马节度使郑起龙兵一千、黄海道兵二千、防御使高彦伯兵三百。

经理杨镐和我分别督左、右两协军马自忠州鸟岭向东安,趋庆州,专攻加藤清正。中协高策驻宜宁,东援两协,西扼顺天小西行长援倭,机动配合。又在三协中拣选马兵一千五百,同朝鲜军合营,由天安、全州、南原而下,大张旗帜,装出将攻顺天等处之状,以牵制行长东援。另外巡抚标下参将彭友德、杨登山,游击摆赛、坐营张维城以上俱听临期调遣,东西策应。

总督邢玠自己则量留奇兵驻守王京,催趱兵饷,并控制于西北。同时又派遣李大谏出使行长营,约他不要赴援;并以朝鲜王令私谕朝鲜降民,以瓦解倭军内部。另外还大发牌使平壤一带预备行粮十二万,虚张声势,称续调陆兵二十万赶赴朝鲜。其实随行邢玠在王京者,不过杨廉、安本立、陈国宝所部千余人而已。

军中火器有大将军炮一千二百四十四位、火箭十一万八千支、火药六万九千七百四十五斤、大小铅子一百七十九万六千九百六十七斤,都由辽阳分守张登云运送;至于三眼铳、铁须、筤铣、闷棍、火炮、火筒、团牌、佛郎机等器凡倭兵所畏惧的,无一不备;其粮饷足支一个月,都令中国、朝鲜专官催运。王京以北则委郎中董汉儒督催,平安、黄海等道节度使韩应寅等则负责将中国所运之饷运至王京,然后转运各营。朝鲜王又分委大司宪尹承勋专管左协营,吏曹参判柳永庆等专管中协,户曹分司参议李时发专管右协营,观察使黄慎等管西路全罗各营。进兵之时,即令跟随催督,仍令自备十日烘炒,以备缓急之用。

至此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明军水兵力量仍极薄弱。倭兵素怯水战,而行长西据顺天,逼近朝鲜水营。而明军水兵仅游击季金所部三千三百名,孤弱难倚。总督深以为忧,屡疏揭到兵部催促,但是福建、浙江、南直隶水兵皆迁延未至。总督不得已,令季金仍同朝鲜将官李仁前往李舜臣处合营。而清正东据机张岛,巢穴百余里,中有朝鲜水兵官李应龙领水兵五百余名,向来伏居岛中不敢南视。清正也欺他兵微力弱,等闲视之,全不为备。总督便移咨国王,加以铳手二百名,抽真定长箭手一百名,委南兵把总杨贵向导,把总于承恩统领,与李应龙暗伏其中。待倭兵接战则鸣鼓为疑兵,以摇乱其心。一旦倭兵奔溃扬帆,则充正兵予以夹击。

一切分布已定,便于十二月初四日大聚官兵,誓师南下。邢玠和杨镐、我登坛祭告天地,誓戒官兵。随后宴赏诸将,犒赏三军,祭旗进发。一时万炮齐发,声震天地。朝鲜臣民纷纷举手加额道:“自生长以来所遇兵革,未尝见此威仪。”

杨镐率领大军鳞次进军,自率手下勇兵数百轻装简备,驱过鸟岭。并致书丰臣秀吉道:

“尔已六十余岁,寿命几何?子犹未十龄,孤弱何恃?闻各岛酋,俱觇尔隙,将作复仇报怨之举。不如销尔兵,绥尔众,安定以妥人情。乃使悍将拥兵于外,一旦诸岛有内变,祸起萧墙,即清正诸将,各思为王,岂肯久居尔下,将来又岂肯居尔子之下哉?以势理论之,尔不如速罢尔兵,与朝鲜修好。”

十二月初八日,我到了闻庆,召三路大将密议军务。我对也在座的朝鲜都元帅权栗密语道:“天兵到蔚山。元帅亦令水军整备战船,多载炮手,耀兵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