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凯恩舰哗变-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无论如何要听我说。当平民时我是个激进的律师。我从学校毕业仅四年的时候每年挣两万元。”格林沃尔德稚气的脸上显出古怪的内心的微笑,仅在眼睛的四周泛出红色,他羞怯地把头偏向一边,看着手中的勺子,他正用它在溢在桌子上的一片咖啡中画圆圈。“不仅如此,我走出学校的第三年,就为40年前被骗离家园的彻罗基人好不容易地从政府弄出了10万元。”

“老天保佑,也许你能使我免受惩罚。”副舰长半信半疑地凝视着格林沃尔德说道。

“我最好再给你讲一件事。我更愿意对你提起公诉而不是为你进行辩护。现在我还不知道你的罪究竟有多大。但是要么你是哗变者,要么你是整个海军中最不愿说话的傻瓜。没有第三种可能。”马里克惊讶地直眨眼睛。“如果你把全部情况都告诉我,我们就可以为你写出辩护词。如果因为你非常自豪、高贵以及受过极大的伤害而继续闭着嘴不说话,顺便说一句,那我就回城里去了。”

“你想知道什么?”副舰长停顿了一会儿说,在停顿期间自助餐厅充满了嘈杂声。

“关于你和基弗和基思以及凡是能说明你们是如何使出那愚蠢花招的所有的事情——”

“肯定你说它愚蠢,”马里克大声说,“既然我们都活着来谈这件事,所以大家都说它愚蠢。如果奎格和整个军舰现在都沉入海底了——我想惟一能证实我是正确的方法就是假设我当时没有接替奎格而且船倾覆了,实际上它差一丁点儿就倾覆了。你知道,在那次台风中三艘驱逐舰沉没了——”

“确实是这样,不过大约还有40艘舰艇没沉没,副舰长也没接替舰长啊。”

马里克显得极其惊讶。他拿出一支雪茄烟,一边仔细端详着这支烟一边撕下沙沙作响的玻璃纸。

他真的感到很吃惊。格林沃尔德刺激他使他暴露了自己潜藏的自认为正确的想法,也就是在他正在遭受官方折磨的整个过程中他内心自豪地默默地感到的一点慰藉。由于全神贯注于自己被误解的英雄行为、基弗的背叛以及自己将面临的厄运,副舰长没想到这位律师会这样尖刻地曲解他的观点。“你是哪儿人?”他问道。

格林沃尔德对这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毫不感到意外。“阿尔伯克基人。”

“哦。我原以为也许你是纽约人——不过你的口音不太像纽约人,我是指——”

“嗯,我是犹太人,你是指这个意思吧。”飞行员对着自己的鞋微微一笑地说。

马里克笑出声来,说:“你想知道什么我就告诉你什么。咱们到那边的‘菊花号’去吧。”

他们坐在游船休息室里的皮沙发上。马里克讲述着他们如何确信奎格已经疯狂的经过,整整讲了一个小时。他终于无话可讲,便静静地坐在那里,凝视着窗外,起重机、烟筒和桅杆林立的发出当啷声的修船厂。律师点着了副舰长早先给他的一支雪茄烟,笨拙地吧嗒了几口,直眨眼。过了一会儿,他说:“你看过你的朋友基弗的小说吗?”

马里克像刚从睡梦中醒来的人,茫然而迷惑地瞧着他。“他从来没给任何人看过。那小说一定长得不得了。他老是把它保存在那个黑色小皮包里。”

“很可能是一部杰作。”

“嗯,汤姆很聪明,谁也逃脱不了那——”

“我很想看看这本小说。我可以肯定它无情地揭露了战争的无意义和浪费,并暴露出军人都是些愚蠢的法西斯主义施虐狂。他们在所有的战役中连吃败仗,葬送了无数相信宿命论的、富于幽默感的、可爱的平民士兵【平民士兵,紧急情况时担当军人任务的平民。——译者注】的生命。还有许多性爱的情节,当姑娘的内裤被脱下来的时候,乏味的文章也变得有韵律而且优美了。”格林沃尔德看出了马里克困惑不解而又疑难的笑容,便耸了耸肩。“嗯,我能说出他写了些什么,因为写战争的小说已经出版了,虽然战争仍在进行。凡是作者把军人写得十分可怕而把平民写得非常敏锐的小说我都爱看。我知道这些小说是忠实于生活的,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敏锐的平民。”他吸了一口雪茄烟,厌恶地张开嘴,把烟扔进了装有一半沙子的铜罐子里。“你怎么能抽这种东西呢?——哎,我告诉你,马里克。你那位敏锐的小说家朋友是这个乱子中的反派角色,那也没事,可是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

“我要他回避这件事。”马里克固执地说。

“我将尽力设法绝不让他站在证人席上。你做的事就是你做的。实际上,你出于错误的,但却是高尚的判断做了这件事比你把一个敏锐的小说家关于精神病的观点当作直接依据更好。他现在正在寻求掩护,这事——哎,他曾在‘新泽西号’上提醒过你,对吧?他具有一个敏锐小说家的洞察力。在背后大声叱责‘老耶洛斯坦’——顺便说说,这名字取得妙——是一回事,但是他非常非常清楚,到摊牌的时候会出现什么后果。”

“我把一切都告诉你之后,”马里克像孩子一样请求道,“你还认为奎格没有精神病吗?”

“是的。” 
31

凯恩舰哗变VI 军事法庭




32 威利休假



“那就绞死我吧。”马里克紧张不安地说。

“不一定。再告诉我一件事。他们怎么让你继续驾驶这艘舰前往林加延湾的?”

马里克舔湿了嘴唇,目光看着远处。“这事重要吗?”

“你告诉我了我才知道重不重要。”

“嗯。事情非常奇怪。”副舰长又从胸衣兜里掏出一支雪茄烟。“瞧,台风过后我们回到乌里提环礁时,情况相当好,船撞了一个洞,丢失了两三个扫雷器,上层甲板上有些东西被弄弯曲了和撞坏了。但是我们还能操作。我们仍能扫雷。”格林沃尔德伸出一根燃着的火柴,副舰长借着火把雪茄烟吸得通红。“谢谢——我们进入环礁后我立即向那边岸上,向海军准将报告,我想他是塞夫农·法伊夫司令,给他讲了所发生的事情。他非常激动,那天早上就把奎格叫到岸上去了。并叫精神病医生给他作了检查。呃,医生检查的结果——他是个上了年纪的胖胖的中校,长着古怪的鼻子——医生说他认为奎格一点也不疯狂。说他似乎是头脑正常的军官。说他不是精神病专家而且奎格已经出海四年了,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乘飞机回美国进行一次精神病检查。这位海军准将对我大发雷霆。当医生向他报告时他把我叫进了办公室。他说海军上将要他火速再派些扫雷舰到林加延湾去,因为很多扫雷舰在台风中毁坏了。如果他让‘凯恩号’撤出舰队他会受到诅咒的。于是反复谈了很多之后他也把奎格叫到了办公室,向他着重讲了海军上将急需扫雷舰的情况。他问奎格是否认为我能指挥‘凯恩号’到林加延湾去。他要他多想海军的利益而不是个人的感情,而且他说我在到达林加延湾后肯定能得到我应得到的一切。噢,奎格真使我大吃一惊。他既镇静又温和。他说我当他的副手已经11个月,那么长时间的训练他认为即使我有不忠诚和反叛的性格,但他已把我培养起来,完全可以统领一艘军舰了。他推荐我把这艘舰开到林加延湾去。这便是事情的经过。”

格林沃尔德转动着一个被他拧成问号形状的夹纸用的回形针。他把旋转着的回形针扔出了窗外。“奎格现在在哪儿?”

“凤凰城他的家里。这儿的医生让他出院了,说他适合回去任职。目前他在第十二委员会下属的一个机构临时任职,坐等军事法庭开庭。”

“他犯了一个错误,推荐你到林加延湾去——从对你处以绞刑的观点来讲。”

“这正是我的看法。你认为他为什么这么做呢?”

这位飞行员站起来伸了个懒腰。露出了有着一条条伤痕和多层皮肤的手和手腕,光滑的伤痕组织一直延伸到衣袖里。“嗯,也许,正如那位准将对他讲的,他当时考虑的是海军的利益——我要回第十二委员会去了,我要敲敲杰克·查利的脑袋——”

“我们打算申辩什么呢?”副舰长抬起头焦急地看着他的又瘦又高的辩护律师。

“当然不承认有罪。你是真正的伟大的海军英雄。以后再见。”

威利乘坐的飞机正在飞往纽约的途中。布雷克斯通上校劝说通了“凯恩号”的新指挥官让他走。“不管怎么说,开庭之前他有十天的时间,”这位司法官曾在电话里对怀特上尉这么讲。“趁着还能放他走就让这个可怜的乞丐走吧。天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重见天日。”威利请假的理由只有一个。他要回家和梅姑娘断绝关系。

在动荡不安的前几个月里他已逐步改变了对她的看法,认识到他对她的态度,甚至给她写的那些信都是可恶的。他仍然思念她。如果“爱”这个词有意义,如果小说和诗歌对这种感情的描写是准确的,他认为他是爱她的。但是他有一种根深蒂固不可动摇的直觉,他绝不会背离自己受过的教养去娶她为妻。这是文学中司空见惯的老一套的冲突;而令人沮丧和悲哀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他偏偏陷入了这一冲突。不过现在他明白了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受害者是梅姑娘,于是他决定在军事法庭给他的生活带来无法预测的新的转变之前先让她获得自由。目前已不再可能只通过写一封信或保持沉默跟她作个了断了。他必须当面和她谈,承受她可能予以他的任何痛苦和惩罚。他开始履行一项可悲的使命,他简直不忍心去想它。

他试图通过和身边一个秃顶而肥胖的作者对外事务代理人【作者对外事务代理人,替作者与出版商联系出版、销售、翻译等事宜,从中收取佣金。——译者注】攀谈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然而,他的邻座是那种一坐飞机就要吃安眠药的人。他费了好一阵时间盘问威利,问他是否亲手杀死过日本人,是否获得过勋章,是否受过伤。但他随后就没兴趣了,开始从公文包里取出文件来阅读,直至飞机在落基山脉上空颠簸晃动起来。于是他拿出一瓶黄色胶囊,吞服了三粒便倒在椅子上昏昏欲睡了。威利心想要是他带着安眠药就好了。最后他拉上窗帘,把椅背向后一推,闭上两眼,反复地回想起“凯恩号”上那些使人厌恶的事情。

儿童时期做过的一些梦是威利永生难忘的,尤其是这样一个梦,他看见上帝像巨大的玩具跳偶一样从他家草坪的树顶上一跃而起,斜着身子向下凝视着他,在他的记忆里第十二委员会司法局候见室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同梦里的情景一样是虚幻的、令人痛苦的。在他闭着的眼睛的前面,四周都是绿色的墙壁,书架上整齐地摆满了厚厚的棕色和红色封皮的大部头法律书籍;头顶上孤零零的一盏荧光灯闪耀着带蓝色的光;他身边办公桌上装满烟头的烟灰缸散发出陈旧香烟的烟味。所谓的“调查委员会”,也就是一位粗鲁的瘦小的舰长,嗓音既粗糙又带嗤笑味,他的脸就像邮局职员拒不接受没包装好的包裹时表现出的那张讨厌的脸。

这一切和威利原来的想像是那么不同,那么不公正,而且那么快就结束了。尤其是范围那么小又那么令人沮丧。威利曾认为自己是一部宏伟戏剧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他曾独自一人在自己昏暗的房间里,躺在床上小声地自言自语地说着“‘凯恩号’哗变,‘凯恩号’哗变”,欣赏着说这话时特有的声音效果,并想像着《纽约时报》以此为标题发表了一篇极力赞扬英勇无畏的马里克和基思的大块文章,他甚至竭力想像出马里克的头像出现在新闻杂志的封面上。他曾经期盼着隔着铺了绿色台布的桌子面对一排海军上将以无可辩驳的事实镇定自若地证明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回想起他做过的那个白日梦使他十分苦恼,他曾自认为是这次哗变的真正的关键人物,罗斯福总统召他去华盛顿到他办公室和他单独谈话时,他说服总统‘凯恩号’事件是个例外,绝不表明海军的士气低落。在罗斯福总统慷慨地答应恢复他的军籍让他任意选择职务时,他甚至打算只简单地回答说:“总统先生,我愿意回到我原来的舰上去。”

在整个林加延湾战役和返回珍珠港的行程中,威利满脑子都是这些纷乱的色彩斑斓的荒唐念头,自杀式攻击发生得非常突然,造成的损坏也很小(在日本飞机撞击之前他甚至没看见它),这次袭击仅仅起到了增强马里克、威利自己以及“凯恩号”全体军官的形象的作用,使他们都成了头脑冷静的英雄。

到了珍珠港之后随着怀特舰长的到来,这种迷人的景象开始暗淡了。怀特舰长是正规海军的一名英俊聪明的上尉,显然是善于解决麻烦的高手。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马里克就萎缩成低声下气的呆滞的副手了。军官起居舱里冒险的兴奋心情平静下来了,所有的军官的言行又开始变得谨小慎微了。怀特为人处事严肃、冷静、讲效率,他的做法使人觉得奎格被解职一事似乎从未发生过。从一开头,他就像马里克一样把舰艇管理得很好,立即得到了全体官兵的衷心拥护。威利把这次哗变当作海军后备队的英雄主义战胜精神病研究院的愚蠢的想像已失去了活力,研究院恢复了主导权,成了形势的掌控者。

但是威利仍未料到在旧金山形势会急转直下,他以前从未预见到有关当局会把伟大的“凯恩号”哗变当作一个令人厌烦的并不急迫的法律问题。显然在第十二委员会司法局看来“凯恩号”哗变的事只不过比偷了一卡车猪油的事稍大一点。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军舰仍停在干船坞中,怀特舰长的报告没有任何反应,最后当调查开始时,已经没有海军上将,没有绿色的桌子,没有总统的召唤了。只有一个小个子军官在一间小办公室里进行盘问。

威利想知道是不是审理此案的规模缩小了才使他提出的不可否认的事实变成了靠不住的、描述得很糟的逸闻趣事。他越讲述这些事实就越让自己而不是奎格丢脸吗?是负责调查的军官怀有敌意吗?他原指望用来谴责奎格的那些事现在似乎反而表明他自己的不忠诚或无能。甚至作为奎格一大罪过的水荒一事他听起来更像是谨慎措施,而水兵们在轮机室偷水用一事却成了由不称职的军官唆使的反叛行为。他无法向调查军官表达清楚的是以前大家所经受过的精神上的痛苦。每当威利谈到酷热难当以及烟筒的烟雾时,负责调查的那位舰长就用怀疑的目光打量着他,最后来上一句:“我肯定你们遭受过难以忍受的艰难困苦。你为何不向指挥官报告偷水用的事呢?”威利明白他应回答说:“因为我认为他是懦夫而且是精神病患者——”,但他嘴里说出的回答却是,“这个吗?呃,其他人谁也没报告,所以我不明白为什么应该报告。”

威利记得谈完话出来的时候他有一种上吊自杀的可怕的预感;一种十分确切的感觉。不安地度过五天之后威利被召到布雷克斯通上校的办公室。调查报告交到了他的手上。在他开始看报告之前他的手指感觉到这些冷冰冰的印有蓝色线条的纸张十分可怕。他带着在噩梦中挣扎的感觉看到了有关他自己的那些话;就像看医生写的他即将死亡的报告一样:

建议(3)

以谋划哗变的罪名将美国海军后备队尉官(中尉)威利·索德·基思送交最高军事法庭审判。

威利理智地接受了军事法庭即将开庭的残酷现实,但是他的心却像一只睁大闪亮的眼睛环顾四周寻求救助的受惊兔子的心。他知道他仍然是人人喜欢的无辜而又性情好的威利·基思,那个能坐在钢琴前面弹奏出《你若是知道羚羊所知道的》曲子而使大家开心的威利。由于在一次可怕的事件中被军事正义之剑刺中,他的种种美德似乎从他身体里流失了,就像空气从扎穿了的轮胎漏光了一样,他感到自己慢慢瘪下来了,变成了普林斯顿和塔希提俱乐部时期原来的他。多年来没有动过的一个念头现在下意识地小声讲了出来:“母亲会帮我脱离困境。”

威利仰卧在倾斜的座椅上,飞机一颠簸紧紧地系在腰间的安全带就会勒着他的腹部,他在脑海里编织着一个可怖的梦幻,他的母亲聘请了全国最好的几位律师为他辩护,军事法庭那些拉长着脸的司法官们被这些坐在他桌子旁边的精明的法律奇才辩驳得不知所措。他编造了一段又一段很长的假证词,看见奎格在一名像托玛斯·伊·杜威辩护律师的严厉诘问下坐立不安。这个阴郁的梦变得越来越怪异,越来越不连贯。梅·温也不知怎么的进来了,显得苍老而冷酷无情,皮肤上长了许多极丑的污斑。威利睡着了。

但是在介于紫色和浅蓝灰色的曙光中,飞机从曼哈顿尖顶大楼的上方飞过时,威利醒了,当他透过小而圆的窗口向外凝视时,他的心又恢复了活力。纽约是地球上最美丽的地方。不仅如此,纽约就是伊甸园,是甜蜜的金色的春天里已消失的岛屿,是他和梅·温恋爱的地方。飞机倾斜了,并向下滑翔。金黄而泛白的太阳出现在东面云彩的上方,斜射的光芒照亮了天空。飞机盘旋时威利又看见了曼哈顿,帝国大厦、克莱斯勒大楼、无线电城,它们细长的塔尖突然升起在仍然笼罩着这个城市的紫色雾气的上方。此时在他心目中出现了夸贾林环礁的海滩、南太平洋一望无际的蓝色水域、塞班岛绿色小山上海岸炮群的一团团橙色烟雾以及在尖厉呼啸的台风中“凯恩号”那猛烈颠簸的、湿透了的驾驶室。在这一瞬间,威利了解了战争。

“晚了半小时。”坐在威利旁边的那个代理商抱怨说,同时急急忙忙地拉上公文包的拉锁。

当威利走出飞机踏上舷梯时,凛冽的寒风使他一激灵,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呼吸时冷气直钻心窝。他早已忘记冬天的空气是什么样了,而刚才从飞机上看时纽约给人一个错觉好像是春天一样。他穿着厚厚的在舰桥上穿的外衣还冷得发抖,于是紧了紧围在脖子上的白色丝围巾,沿舷梯往下走时,呼出的气就变成了雾,威利看见他母亲从候机室的窗户后面兴高采烈地向他招手,他顶着风跑过机场。一时间在有暖气的屋子里他母亲不停地亲吻他拥抱他。“威利,威利,威利!啊,我亲爱的,又感到你近在身边,简直太好了!”

威利首先想到的是“她多苍老啊!”他不能确定这一变化发生在他离家之后呢或在战前就不知不觉地发生了,而直到现在他才看出来。她的红头发已经渐渐褪色变成难以言表的泛灰的棕色。“妈妈,你的气色好极了。”

“谢谢你,亲爱的!让我好好看看你——”她抓住他的胳膊,后仰着身子仔细地端详着他,她脸上放射出欣喜的光彩。她对她看到的一切感到既不安又高兴。她儿子经历了海上的巨大变化。这张晒黑的脸,扁平的面颊,突出的鼻子,又宽又厚的上下颚,已经有点陌生了。当然他是威利,她的威利,她想那稚气的嘴唇的弧形、曲线仍和以前一样。但是——“你长成大人了,威利。”

“还不完全是,妈妈。”她儿子露出倦意的微笑说。

“你看起来真帅啊!你能在家呆多久?”

“我要在星期天早上飞回去。”

她又一次拥抱他。“只有五天!没关系。我要这五天比以前的五年过得更高兴。”

在驱车回家的路上威利给母亲讲的情况很少。他发现自己像电影中所有善良的守口如瓶的美国人一样,低估了战争的危险,夸大了战斗生活的烦恼。他母亲越催他讲详细一些,他的回答就越含含糊糊。他明白他母亲想让他讲一讲他无数次地从死神手中挣脱出来的情况,而他却偏偏坚持说他从未接近过任何真的战斗行动。如今既然已回到平民世界,说真的,威利感到有些失望,在他的参战履历中缺少令人毛骨悚然的逃亡、厮杀或受伤的记录。他对别人的盘问十分反感。他的正常的想法是着重讲述那些真正的惊险时刻的情景,但是一种朦胧的羞怯感又使他不愿意讲。沉默寡言是一种更奥妙的、颇受人尊敬的吹嘘方式,而威利充分地利用了这一点。

当他第一眼见到家时,他曾期望能看到真正的怀旧的烟火。但是汽车拐上了车道,在石子上咯咯地响着开到了大门口,威利只傻呼呼地睁大眼睛看着发黄的草坪和光秃秃的树木。屋里的陈设没有改变,但显得空荡荡的。十分寂寥,而煎火腿的令人愉快的香味盖不过弥漫的樟脑味。屋里的气味与过去大不相同了。他几乎马上发现了其中的原因;没有雪茄烟雾的痕迹。很久以前这种气味就从窗帘、地毯和家具覆盖材料上排除干净了。

“妈妈,吃饭前我想洗个澡。”

“洗吧,威利,我有好多事要做。”

威利在走廊里拾起一张报纸,当他小跑着上楼时瞧了一眼报纸的标题:麦克阿瑟进军马尼拉。他进到自己的房间,把报纸扔到了一边。他脑子里似乎有个传动装置在换挡,于是以前的他开始平稳地运转起来。他不再感到陌生,没有对比或时间消逝的感觉,看见那些旧书和那台留声机也不特别高兴。他脱下衣服,把海军制服和其他衣服挂在一起。只是淋浴喷头喷出的强劲水流吓了他一跳。他习惯了“凯恩号”军官淋浴室那断断续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