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织田信长-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切早在信长的算计之内。当这封催促上洛的信函到达之后,率先响应的是年轻的胜赖。
    当年他的父亲信玄即曾抱着上洛的雄心出兵,没想到却在中途病倒了。如今由于淡路岛的义昭处心积虑想要重振足利幕府,因而致书东面的上杉谦信及西边的毛利一族,允许他们再度起事并出兵上洛。这么一来,当然胜赖不可能再继续保持沉默。
    甲斐是个四面环山的大要寨,如果只守而不出城作战,那么这里将是一个永远不落之地。因此,自新罗三郎以来,一直到武田氏,这个地方都维持着繁荣景象。信玄死后,武田家的重臣们劝谏胜赖:
    “现在最重要的是守备,不要一心只想着扩张领土。”劝他改变以往的政策。
    不过,真要这么一来,最感到困扰的人,莫过于信长了。因为如此一来,他就没有了征伐武田的借口。因此,这一次他的所有部署,都用意颇深。
    (如何使胜赖转守为攻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诱他出兵作战,才能改变这种情势。
    因此,正如秀吉所说,一两座像家康的高天神城那样的小城被攻下,反而对信长有利。
    当德川家第二次派遣使者来时,说道:“请你赶快派出援军吧!高天神城再也支撑不了几天了。”
    信长告诉使者:“我明白了,现在马上就派去。”
    然而这只是口头答应而已,事实上他却仍然按兵不动。之后,当信忠率兵抵达三河的吉田城,正准备渡过滨名湖时,高天神城已经被攻落了。这时正是六月十四日。
    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信长立即命令援军撤回。在他人看来,这真可说是狡猾无比的战略啊!
    长男信忠侧着头对信长说道:“父亲大人!这么一来,我们对德川家还有何信义可言呢?”
    他不满地质问父亲。
    信长微微笑道:“天下之事尽入我的眼中,你继续看吧!”
    然后他特地和家康有过一番密谈,再三地请求心有不满的德川氏家臣们的谅解,并且送了他们很多黄金,然后让他们回去了。
    虽然高天神城被敌军攻陷,但是这对德川家的领地而言,也只不过损失了十分之一而已。然而却使得德川家的家臣们同仇敌忾,更加团结了。反观胜赖,却陶醉于父亲死后的第一场胜利,忘了自己应该采取守势,反而野心勃勃地改取攻势了。
    送走德川军之后,信长并未立即返回岐阜,而来到了尾张的津岛,将大军集合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啊?他不是要派援军到德川家吗?但是这种军势看起来却是准备攻打长岛啊!”
    “原来这就是他不去支援高天神城的原因!”
    “原来他一直都想攻打长岛啊!这么一来,这一战必然相当激烈,因为对手是一群疯狂的信徒啊!”
    本阵中的士兵们也被此一消息惊得目瞪口呆,原来攻打长岛的战略竟然是这么秘密地进行着,这真是一个极其巧妙的作战方法啊!
    这样,大队人马从水路经伊势湾、木曾、长良川来到了本愿寺的领地之前。虽然水陆两栖部队已在该地布阵,但是却没有人知道信长到底在想些什么。
    当信长抵达津岛之后,接着又陆陆续续有来自岐阜的部队加入。
    全部兵力合起来约有八万。
    “来吧!这正是我将体内的毒瘤逼出来的时刻,全无人情可讲。”
    信长的怒吼,使得全体将士再次领略到他烧毁比睿山时的那种气势。
    “这一切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他们在我的领地之内,假借佛名成为治外之地,不仅不能弘扬佛法,反而成为不法之徒的巢穴。他们夺走了彦七郎的性命,又不断地阻碍我的出路,因此我要让他们见识见识,到底是神罚可怕,还是我信长可怕!我要让他们将这次的教训永远牢记在心!”
    如果本愿寺能事先料到信长的出兵,必然会将全力集中于此。
    信长素来对一向宗信徒极感憎恶;不过相对地,这些信徒也认为信长是“不可饶恕的神佛之敌”,并且不断地诅咒对方。
    在烈日之下,信长终于将全军部署完成。
    首先是左翼的江口,由长男信忠担任总大将,副将为信长之弟上野介信包,战斗主力包括池田胜三郎信辉、梁田出羽守、森胜藏长可、坂井越中守等猛将,再加上津田市之助信成、同孙十郎信次、织田半左卫门秀成、织田又十郎长利等一族亲党,总共兵力约有两万——
    单是这样就已充分地表现出这是一大势力,而且在右翼的贺取江口,又有柴田胜家担任总大将所率领的大军,副将是佐久间信盛,其他还包括稻叶伊予守、同右京助、蜂谷兵库头等身经百战的勇士,全部兵力也有两万——
    至于在早尾口的中军,当然更不用说了。这支部队由信长亲自指挥,副将为信长的庶兄织田大隅守信广,手下包括丹羽长秀、佐佐成政、前田利家、氏家左京助、浅井新八郎、伊贺伊贺守、饭沼勘平、木下秀长、河尻与兵卫、不破河内守、丸毛三郎兵卫、金森五郎八、市桥九郎左卫门等,合计约为三万人——
    水面之上,还有泷川、九鬼、伊藤、水野、林、岛田等人所率领的水军。当大军的旗帜在水上出现时,一瞬间长岛御堂及其四周的小城也发出了呐喊声。
    时间是七月十二日——
    “这一次不仅是一般的作战而已,还要向世人表明究竟是迷信获胜,还是我信长的武力获胜?因此我绝对不会禁止你们攻打对方的城池,而且不许放过任何一个人,只要是敌人,就必须全部杀死!”
正文 憎恶的火柱
    战争原本就是残酷的。没有广告的在战争中,谁也无法估算出双方的损失。
    因此,信长非要灭掉这个在自己领地之内的长岛不可。
    然而对手却不是普通的常人,而是不惜生命、宁愿献身净土也不愿投降的狂热信徒。
    信长也不同于一般人。
    因此,当这两者的冲突开始之时,也就等于展开了一场世上最具规模的残暴行动。
    “一旦退后,就会坠入万劫不复的地狱;只有拼命向前,才能重见光明!无论如何我们一定要打倒佛敌信长!”一方是以信仰作为战斗到底的力量。
    “这一次无论如何必须将敌人全部歼灭,一个也不能放走!”另一方则是稀世少有的革命者。
    当战争开始之后,战况之激烈远非言语所能形容。
    他们彼此憎恨、彼此诅咒,因此所流的血也更多了。
    开战之后,信长更激动地说道:“越后的上杉方、越中、加贺已经开始行动了。”
    这就是深藏于信长胸中的背水之战的秘密。
    “听到了没有?北陆情况紧急,我们必须争取时间,尽快攻下这里才行。”
    虽然上杉方已经出兵,但是绝对不可能到达京师。信长知道,只要十月一到开始下雪时,对方必然会引兵退回越后。然而他的部下却在他的命令之下,成了作战机器。没有广告的
    “我们背后的敌人,就是那个远近闻名的谦信哪!”
    “如果我们不赶快攻下长岛,那么很可能会丢掉北国。这么一来,岂不是又退回四五年前了吗?所以要快呀!”
    在渡河的途中,他们有如蛮牛般地往前直冲。
    当先锋部队以御堂的枝城筱桥、大鸟居、中江、大岛、卡路岛五地为据点登陆时,即决定将这几个围绕在本愿寺旁的小城各个击破。抱着“人生终会一死”的决心,对方也开始反击了。
    带领七万大军渡河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对手又全是不惜牺牲性命的狂热信徒,因此即使强猛如织田军,也打得相当吃力。从七月十二日开始的这一场战争,每一天都持续着激战;到了八月二日的晚上,大鸟居的枝城终于陷入苦战。
    是夜,从南方海上来的台风带来了猛烈的风雨,不断地袭击着这个地区。
    终于,大鸟居城竖起表示“投降”的白旗,然而骑在马上、全身沐浴在暴雨之中的信长却笑着说:“我不会接受他们投降的!他们忘了佛家慈悲、忍辱的胸怀,为了争权夺利而拿起了刀枪,是不折不扣的伪教徒,我怎么能放过他们呢?听着,无论男女老幼一律杀无赦。”
    出于对本愿寺的憎恶,信长还曾经一度攻入城内,表现出与攻打小谷城时完全不同的气势。
    尽管对方竖起白旗表明已经不想再战,但是信长却仍不肯罢休。就在暴风雨的肆虐中,城内响起了一声声的悲鸣。
    就这样的——到了翌日,也就是三日的早上,台风早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城内又笼罩在一片晴朗的天空之下。然而,不同的是,到处充斥着哀鸣,到处都是尸体。
    “好了,我们必须掌握胜利的契机!接下来我们要踏平大鸟居。”
    这时全军都已渡河,改乘小舟和大船经伊势朝敌城出发。然后由次男北畠信雄、三男神户信孝率领着水军,将长岛的四周团团围住。
    大鸟居城于八月四日被攻陷,接着大岛、卡路岛、筱桥也很快被攻陷了;直到八月十三日为止,就只剩下本阵御堂的中江枝城仍在抵抗着。
    就在这段时间内,谦信也开始朝北国进击了。本书转载1……6K文学网。1……6k。cN
    这时德川方已经在远江和东三河之间与胜赖展开一场苦战,远在中国(日本本州中部)的毛利也出兵援助大坂的本愿寺和长岛了。
    “绝对不能松懈啊!如果我们不马上攻下此地,那么多年来的努力就要在瞬间化为泡影了。为了证明我信长的力量比那些信徒强,我们绝对不能后退一步!”
    终于中江枝城也被攻破了,于是织田方倾其全力,将长岛御堂的本城团团包围住。这时已是九月二十八日的深秋时节了。
    信长采取人海战术向对方进攻:
    “无论城内、城外,一律采取人海战术!”
    这或许是因为信长担心枪炮不足或认为这是最后一战吧?
    他不接受枝城的降服,下令士兵们屠杀城内所有的人。
    因此之故,敌人对他的憎恨更是到达了顶点。
    这是一场绝对的战争。
    因为有着这种观念,士兵们打起仗来无不奋勇争先,因此织田方在二十九日拂晓所发动的总攻击,其牺牲之惨烈不难想象。
    如果用文字来形容,那么这就是一场恶鬼对恶鬼、杀戮者对杀戮者的苦战。
    在信长的本阵当中,接二连三接到了伤亡报告。
    “副将大隅守信广先生已经战死了。”
    “什么?哥哥战死了?好吧!越过他的尸体继续进攻!”
    “织田半左卫门已经战死!”
    “嗯!不要在意这一族的死!”
    “津田市之助信成奋勇杀敌……”
    “在攻陷敌军之前,信成即已战死了!”
    津田市之助信成是信长的从弟,也是他的妹夫。
    “什么?他已经光荣地战死了?”
    “好吧!待我军取得胜利之后,再好好地安葬他吧!”
    “坂井七郎左卫门已经战死!”
    “宫地助三战死了!”
    “荒川新八郎阵亡了!”
    “福岛满藏已经光荣地……”
    接二连三传来身边大将阵亡的消息,使得信长惊愕得说不出话来。他直直地坐在马上,两眼注视着长岛御堂的大屋顶……
正文 佛敌信长
    拂晓之际,长岛御堂再度掀起战火,动员了全部兵力发动总攻击!一直到当天傍晚,战况激烈,未曾稍减。没有广告的
    被织田军从四面八方围住的长岛御堂内,也陷入了另一场混乱当中。织田方在这天当中的伤亡人数将近七百人,由此即可看出这场战争是多么惨烈。
    然而,这并非武将对武将之战,而是世俗所谓“一念之间”的战争。
    眼见伤亡如此惨重,信长心中对长岛的本愿寺更是恨到了极点。
    一般的佛教徒是以普度众生为目的,因此信长实在无法理解,为什么那些信佛的佛教徒能杀害他人而毫无悔意呢?而且,在以信徒为主力的僧兵中,又有许多专业战士混入,不着痕迹地指挥、煽动,以致僧兵们更加勇猛地发挥战斗力。
    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
    那就是在他们的心中,对信长有着同仇敌忾的憎恨:
    “佛敌信长!”
    这就是别有用心的煽动者所提出的口号。没有广告的
    但是,信长真的是神佛之敌吗?
    事实上,他并非一见寺院就烧,也不是一看到神像就丢弃、摧毁。他曾经为平手政秀特地建造了政秀寺,这就是最好的证明啊!
    在他的观念里,“统一日本”原本就和宗教扯不上任何关系。没想到如今却遭到比睿山的僧兵和一向宗信徒们的阻挠。如果此时双方都能冷静地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场杀戮根本毫无意义。然而他们都已经不再具有理性思考的能力了。与佛教毫无瓜葛的信长和那些不以作战为目的的信徒们都已陷入疯狂状态,因此将对方视为敌人,彼此张牙舞爪地展开厮杀。
    感情对感情。
    憎恶对憎恶。
    在战争当中,原本就会产生许许多多丧失理性的不合理现象,由此也充分地表现出人类的悲哀和愚蠢。
    在这种情况下,早已无法清楚地判别两者的是非。不过,如果从军事作战来看,则以信长的理由较为充足。
    在信长的想法里,凡是妨碍他“统一日本”的人,都必须加以讨伐。而长岛之所以认为信长为“佛敌”,必须除之而后快,则完全是因为受了野心家的煽动。
    这种令人为之鼻酸的杀戮行动一直持续到当天傍晚,当夕阳西下时,双方终于有了浓浓的疲劳感。
    二十九日的晚上,月亮为乌云所遮蔽了。
    以当时的作战习惯而言,通常会暂时收兵,留待翌日再进行决战。
    在信长周围,聚集了佐久间信盛、柴田胜家、丹羽长秀、池田信辉、金森五郎八、前田利家等大将。
    当他们看到信长脸上哀凄的表情之后,纷纷向他表示对其庶兄大隅守信广及义弟津田信成之死的哀悼之意!
    然而信长依然沉默地坐在马上,似乎根本不曾听见他们所说的话。他的双眼直直地望着笼罩在暮色中的本愿寺内的名愿证寺的大屋檐。
    佐佐成政率先开口说道:
    “大隅先生、津田先生在连枝一战当中的表现,真可说是威风八面,没想到这次居然不幸战死,真是叫人感到哀痛啊!”
    当其他人也同声表示哀悼时——
    “住口!”
    信长大声地喝止他们:
    “你们这些家伙!谁叫你们在此集合的?”
    “天色已经晚了,所以弓炮队也应该收兵了呀!”柴田胜家辩解道。
    “你给我听清楚了,权六!”坐在马上的信长晃动着身子说道,“今天就必须结束这一场战争!”
    “啊!你的意思是?”
    “大家听着!对于那些背弃慈悲忍辱之道而拿起刀枪杀人的本愿寺的臭和尚们,我决定要在天正二年九月二十九日的晚上一举歼灭。”
    “啊!这么说来,你准备发动夜战了?”
    “不是夜战!我要将他们活活烧死!”
    “……这……这个……”
    佐久间信盛很快往前迈进一步,准备劝阻信长这个疯狂的决定。
正文 歼灭长岛本愿寺
    一瞬间,大将们全都变得鸦雀无声。没有广告的
    天正二年九月二十九日的晚上,他们已经完全明白信长话中的意思了。
    佐久间信盛知道自己无论如何必须说些话,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他开口说道:
    “难道你不觉得这种行为太过残暴?”
    “啊!你说什么?残暴?残暴的是那些臭和尚们!”
    “话虽如此,但是御堂内还有近二万名无辜的老幼妇孺啊!”
    “正因为这样,这场战争必须在今天之内结束!”
    “但是,殿下!要是今晚烧了他们,那么就会像上一次烧比睿山时一样,使殿下遭到世人的非难啊!”
    “右卫门!”
    “是的!”
    “你认为我不烧御堂,从前烧毁比睿山的罪名就会减轻吗?”
    信盛深深地吸了口气,继续说道:
    “但是,今天这一战已经给予对方足够的惩罚,我相信明天他们一定会开城投降的。”
    “这只是敌人的缓兵之计呀!一旦我方接受他们的投降,不久之后他们一定会到大坂去,再度与我军对抗。难道你不了解这一点吗?如果了解,就不必多言了。”
    当他说到这里,信盛已经哑口无言了。没有广告的
    过去信盛曾经长时间与大坂的石山本愿寺作战,了解他们的确是相当顽强的敌人,所以至此他也不好再继续进言了。倘若他再提出劝谏的话,那么——
    “你这家伙!如果你有这种兴致,不如继续去攻打石山吧!”这种辱骂一定会毫不留情地加在他的身上。
    “要知道,如果决定放火,最好选择夜晚,才能使火势显得特别大,让所有看到这些火焰的人感到震惊,所以我才特地等待今晚的来临啊!”
    信长实在是个倔强、不肯认输的人!柴田和佐久间也沉默了,因为他们知道多说无益。
    “成政!”
    “是!”
    “你立刻对全军发布命令,要士兵们将所有的弹药全部装进铁炮里,随时待命!”
    “所有的铁炮都要装满弹药?”
    “是的!然后要他们将铁炮架在四方的垒上,炮口对准长岛本愿寺的本堂中央。”
    “遵命!”
    “还有,一待本堂喷出火焰,其他人立即冲进去,懂吗?好了,你去吧!”
    “是!”
    “菅谷九郎右卫门!”
    “是!”
    “你带着你的部下从西门侵入,在那里放火。”
    “是!不过,是现在就要……”
    “你继续听我说!大约经过一个钟头之后,敌人就会认为今天的战事已经结束而松了一口气!那时候发出的火焰才能使他们感到吃惊啊!”
    “遵命!”
    “你要是明白,就好好地做吧!别忘了,令兄小濑也在今天这场战争里被杀,所以今天无论如何都必须一举歼灭长岛。权六!”
    “是!”
    “你和佐久间两人立即回去告诉你们的手下今晚要发动夜战的消息,要他们全力歼灭敌人。记住!绝对不能让任何人逃出来,即使有漏网之鱼,水军也必须立即围杀!你快去传达我的命令吧!”
    “遵命!”
    “即使明天太阳会从西边升起,我也一定要在天正二年九月二十九日这一天灭了长岛的本愿寺!”
    “遵命!”
    “你们都仔细听着,在明天,也就是三十日的夜晚来临之前,即使是一只野鼠也不容许继续在长岛生存!距离行动开始还有半个小时,你们都下去准备吧!”
    这时的信长又变成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由于他的许多血亲都在这场战役里被杀,以致他完全失去了理性。不!或许他并未失去理性。因为从他的各种策略看来,很可能他是要给大坂的石山本愿寺一个下马威吧!
    事实上,这也是信长不希望因石山本愿寺的和尚们的抵抗,而使得更多人牺牲的缘故。
    星空下,织田军再度拖起疲累的身体,走向了战场。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屠杀。
    当信长决定揭开这场大屠杀的序幕时,也忍不住闭上了双眼。行动的正式展开,是在当晚八点。
    当一条如巨龙般的火焰从御堂内部蹿向天空时,火柱立即映照在四面的河川上。之后又蹿起了第二条、第三……转眼之间整个御堂就陷入一片火海之中了。同时,四周响起了阵阵枪声,大批士兵出其不意地朝御堂冲了过来。
    一向以壮观著称的七堂伽蓝,不到半刻之内即已成为一片火海。
    在八方出口已被堵住、火舌四处乱窜的情况下,城内的男女老幼那种张皇失措、绝望的表情,见者无不为之鼻酸。不仅如此,到处还有织田军拿着大刀、洋枪不停地追逐着。
    不久之后,人、伽蓝、城郭、街道、屋宇、栋梁全都为火舌所吞噬,熊熊的火光将四方的天空、河川都染成了红色。
    和比睿山相同,长岛的一切人、事、物也被熊熊大火燃烧殆尽。
    信长冷眼看着这一切。
    对于这一次所采的“放火”战略,他早已在内心衡量过双方可能遭受的损失。
    到了九月二十九日,长岛的本愿寺已经从这世上消失了。
正文 长筱之道
    决定由泷川一益掌管长岛之地后,信长随即率军返回岐阜城。这时正是十月五日。
    此时,从越中向加贺出兵的上杉谦信,又如往常般地率兵退回越后去了。
    信长不禁松了一口气,于是立即着手修建东海、东山两条道路。
    两条道路的宽度都在两间以上,并且还修筑桥梁,以方便舟船通行。看来他正全力推行亲民政策呢!至于接下来的作战目标,则是信玄之子武田胜赖。
    时间是天正三年(一五七五年)。
    在短短的两个月内,信长似乎忘了战争似的将全部心力投注于修桥、铺路上,同时也等待着他的新战术所需要的武器——枪炮的完成。
    到了三月三日,所有的道路都已修建完成,随时可以上路。于是,信长悠然自得地来到相国寺,将今川义元之子氏真收为手下,并且将领地分配给穷困潦倒的公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