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 作者 高月-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像李林甫那样做相国十几年才慢慢形成了权威,现在李林甫居然和张筠联合起来对付杨国忠了,这会造成朝廷的动荡不安。
李隆基暗暗叹了口气,他确实需要采取措施,缓和一下杨国忠上升的势头,打击他一下,在目前看来是很有必要。
想到这,他又一次拿起李庆安的弹劾奏折,崔翘利用职权包庇家人侵占土地,这不是一个为相国者的所为,李隆基也感到了一阵失望。
他提起笔,在李庆安的奏折上批复道:‘免去崔翘礼部尚书一职,免去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资格,降为华州太守!’


第七卷 风雨大唐 第219章 攻陷月氏
七月,正是吐火罗一年中最热的季节。热浪似流火滚地,炙烤着大地上的一切,但在月氏都督府王城阿缓城附近,一场摧枯拉朽般的战役正在茫茫的戈壁滩上打响,七千大唐安西骑兵挥舞战刀,大旗飞扬,刀光闪烁,追赶着数千败逃的月氏溃军,箭如密雨,铺天盖地地追杀着败军,无数人惨叫着翻身落马,恐惧的叫喊声、哀求饶命声,被隆隆地马蹄声淹没了,一名月氏士兵高举双手,跪在地上哀求饶命,一名唐军校尉飞驰而来,喝声如雷,侧身横刀一劈,战刀劈过士兵的肩头,无情地斩断了月氏士兵的人头,将人头栓在马上呼啸而过。又去猎杀下一个目标。
这是高仙芝的吐火罗战役打响了,从攻打朅师国归来,高仙芝在石汗那屯兵休整,终于在六月下旬接到了朝廷出兵吐火罗的批准,同时接到了任命他兼任北庭节度使的消息,高仙芝兴奋异常,立刻指令封常清赴北庭接收军队,就地整顿,以巩固对北庭军的控制,而副将李嗣业建议调北庭军防守碎叶,却被高仙芝否决了,刚刚拿到一支军队,当务之急绝不是要使用它,而是要先把它牢牢控制在手中,只有把这支军队变为己有,才能得心应手地使用它,因此,清洗李庆安的嫡系便成为高仙芝给封常清指令中的最重要内容。
高仙芝为打吐火罗战役也做了周密的部署,包括增军小勃律天宝归仁军,同时留下三千军马镇守朅师国都城拔逻勿逻布逻城,并派三千军扼守护蜜道东段,布下重兵以防止吐蕃军从背后袭击唐军,在等待朝廷命令的同时,他又派出大量的斥候去探查吐火罗诸国的兵力,他发现大食军因内战已经撤离了吐火罗,吐火罗诸国兵力虽多,但战斗力要远远逊于唐军。高仙芝虽只带了八千安西军,却丝毫没有把这些胆小无能、装备落后的月氏人放在心上,这几年他横扫吐火罗,哪一战不是将敌军一战击溃,他高仙芝号称山地之王,焉能不百战百胜?
高仙芝唯一担忧的就是吐火罗南面地区,当地人称为旁遮普和信德,早在几十年前,大食军便已经攻占了此地,如果他大规模进攻吐火罗,这两地的大食军会不会有所反应?但随着几个商人带来的消息,去除了他的担忧,大食内战爆发后,旁遮普和信德的绝大部分大食军已经被调回了西方,仅剩的数千人是要防备当地人反叛,根本就无力北上干涉唐军的吐火罗战役。
高仙芝彻底放心了,吐蕃被锁在高原无法西进,大食内战无暇顾及东方,那么吐火罗就是他高仙芝的天下。
“大帅,月氏军惨败,阿缓城内守军已不足一千!”一名斥候校尉带来了最振奋人心的消息。
“干得好!”
高仙芝凝望着远方黑黝黝的月氏都城。下令道:“传我的命令,士兵攻入阿缓城,放假三天!”
消息传出,唐军欢声雷动,士气大振,个个奋不顾身向阿缓城狂奔而去,这时,副将李嗣业大惊,急忙劝道:“大帅不可,吐火罗小国众多,多为月氏同宗,若我们纵兵抢掠,恐怕会激起吐火罗诸国同仇敌忾之心,反而会影响我军进度。”
高仙芝傲然一笑,“这个道理我焉能不知,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若有大食军撑腰,或许他们会有抵抗之心,但大食人内战自古不暇,吐火罗诸国便成惊弓之鸟,一战即溃,何谈同仇敌忾?从前我大唐过于安抚他们,给钱给赏,又封他们为高官,可结果呢?大食人一来,纷纷弃甲投降,奉大食为新主,哪里还记得半点大唐的恩德。这一次我就要把他们杀痛了,让他们永不敢再背叛大唐。”
“可是俱密国王也曾向大唐求援,恳求大唐出兵救吐火罗,吐火罗诸多小国,他们无力抗击大食,才被迫投降,我们是来救他们于水火,焉能反其道行之?大帅,请三思!”
“你不要再说了!”高仙芝打断了李嗣业的苦劝,阴沉着脸道:“我自会区别对待,心向大唐者,活之,心向大食者,灭之!”
他马鞭一指兴奋疾奔的唐军士兵又道:“你也看到了,若不纵兵抢掠,若不给士兵们好处,怎么激起他们的士气,我带兵多年,比你深知用兵之道,李将军,你不要多言,只管听我命行事。”
李嗣业见高仙芝一意孤行,只得暗叹一口气。不敢再多言,中午时分,唐军攻破了阿缓城,七千唐军蜂拥而入,在城内大肆抢掠,城内火光冲天,居民哭喊声一片,国王那波罗丢弃妻女,仓惶西逃,随着唐军攻陷王宫,阿缓城陷入了一片凄风惨雨之中。
……
傍晚时分。唐军押送军需物资的后勤部队到达了,队伍中,一身盔甲的高雾兴奋异常,不时问疏勒兵马使赵崇玼道:“赵叔叔,什么时候才能碰到敌军,我已经等不及了。”
赵崇玼心中暗暗苦笑不已,因为李庆安被抓,大帅害怕这个宝贝女儿跑去京城闹事惹祸,才命自己把她也带来,为了安抚她,还特地封了她一个校尉之职,哪里会真的让她上阵打仗,他见高雾一本正经,刀箭齐备,一副随时上阵作战的样子,便笑道:“雾娘,就算敌军在你面前列队经过,若没有大帅的命令,你仍然不准动手,这是军规,违抗军规可是要杀头的。”
高雾眉头一皱道:“为什么?敌军就在眼前还不准动手?”
赵崇玼笑着给她解释道:“因为你若不知道大帅的部署,随便鲁莽出击很可能会坏了大事。”
高雾心中也决定有几分道理,但嘴里却不肯承认,嘟囔道:“哪有这种道理,敌人眼睁睁从面前过都不动手,万一他来杀你呢?”
“呵呵!那又另当别论了,雾娘,我的意思就是说,想打仗还得你父亲同意才行。”
“他!他才不会答应。”
“那就对了,大帅都不准,我们怎么敢答应?”
周围士兵都一起笑了起来,高雾心中不快,猛地一箭向五十步外的一株胡柳射去,箭精准地钉在柳树上,士兵们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
又走了一个多时辰,众人终于来到了唐军的大营,大营中的空地上各种抢来的东西堆积如山。一队队战俘和普通民众被栓着手脚走来,几十名闻讯而来的人口贩子正在和唐军讨价还价,要将一些年轻的男女买走。
高雾的眉头皱成一团,这么会是这个样子,唐军几时变成了强盗?这时,一百多名唐军押着一大群逃难的老弱妇孺迎面而来,唐军手执皮鞭,左右奔驰叫骂,稍微慢一点,便一鞭劈头抽下,妇孺们个个衣服破烂,哭哭啼啼,高雾见那些妇孺很多都衣不遮体,大片肌肤暴露在外,肌肤上布满了一道道皮鞭的血痕,甚至还有不少妇孺抱着孩子。
高雾大怒,催马上前喝呵道:“你们站住!”
安西军将士鲜有不认识高雾的,一名校尉连忙上前见礼,“雾姑娘,有事吗?”
高雾一指妇孺斥责道:“这些都是普通难民,你们有必要这么凶狠地对付她们吗?”
校尉急忙解释道:“雾姑娘,她们可不是普通难民,她们都是月氏国王的妻女,换成普通民众的衣服想逃跑,被弟兄们抓住,高帅命我们将她们押送来大营严加看管,以后要押往京城献俘。”
“她们都是妇人和孩子,你们这样虐待妇孺,还有军纪吗?”
这时,高雾忽然发现不少年轻女子甚至还光着下身,她心中异常愤怒,拔出刀指着校尉恨道:“你今天若不解释清楚,我非当场杀你不可!”
校尉的表情颇为尴尬,阿缓城中的情形比这个惨烈得多,到处是被剥光衣服的女人,这算什么?他张口结舌半天才道:“是大帅下令弟兄们放假三天,三天内不谈军纪,雾姑娘误会了吧!”
高雾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竟然是自己父亲下令,她将刀入鞘,又对校尉怒道:“你速将她们安置好,给她们穿好衣服,不准再虐待,谁敢再侮辱她们,我就杀了谁!”
她一调马头,向中军大帐疾奔而去。
中军大帐内,高仙芝正在接见刚刚赶来的骨咄国王罗全节,骨咄国也是月氏人建立的国度,但和吐火罗其他投降了大食的小国不同,骨咄国一直偏向大唐,这次高仙芝征服吐火罗的决定,很大程度上便是得到了骨咄国王罗全节的建议。
历史上的大月氏国西迁到吐火罗地区后,经过近千年的演变,已经分裂成无数的小国,它们中间几个较大的国度得益于丝绸之路带来的大量财物,逐渐变得强盛,骨咄国和月氏国便是其中之一,但两国为争夺吐火罗地区的主导权,长期不和,这次唐军灭掉了月氏国,骨咄国王罗全节便看到了统一吐火罗的希望,特地来和高仙芝商量此事。
罗全节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他垂手而立,对坐在帅位上的高仙芝恭谦道:“唐军的战力令小王万分敬仰,我敢断言,大帅不出一个月就能横扫吐火罗,打下吐火罗容易,但不知大帅准备怎样善后?”
他一开口高仙芝便明白他的来意,便笑道:“如果你愿意来替我善后,也不是不可以,但你要保证我唐军的军需供应,还有我手下将士应得的财物。”
罗全节没想高仙芝竟这么痛快,他大喜过望,连忙道:“大帅请放心,军需赏赐都没有问题,只要我能统一吐火罗,我一定效忠于大唐,助共同抵御大食东扩。”
“不!是抵御吐蕃的西进。”
“是!是!只要唐军支持我,我一定会替大唐保住吐火罗。”
就在这时,门口忽然传来亲卫们的声音:“雾姑娘,大帅有重要客人,你不能进去!”
“你们闪开!”
帐帘一挑,高雾怒气冲冲闯了进来。


第七卷 风雨大唐 第220章 兵败碎叶
高仙芝正要和罗全节谈一些细节上的安排。却被高雾冲进来打断了话题,他心中略略有些不悦,便对罗全节道:“你先下去休息,我们晚上再细谈。”
“那好!我先下去。”
罗全节认识高雾,他经过高雾身边时,忽然从手腕上抹下一串宝石手链,塞给高雾,回头对高仙芝笑了笑,便离开了大帐。
突来的宝石手链并没有压低高雾的怒火,她将手链扔到地毯上,冷冷道:“我不要你们血腥的战利品!”
高仙芝对于这个宝贝女儿一直无可奈何,女儿已经十九岁了,至今没有婆家,前年妻子在长安给她订了一门亲,是前安西副都护汤嘉惠的次孙,但高雾却私下写了一封信给汤家,回绝了这门婚事,弄得汤家十分难堪。
去年,高仙芝又打算把女儿许给刚刚丧妻不久的归仁军兵马使席元庆,不料高雾一口回绝,又跑到北庭去了。这么明显的意思谁人不知,席元庆便回谢了这门婚事,另娶疏勒大户之女为新妇。
女儿对李庆安一直念念不忘,高仙芝心中也很清楚,如果李庆安还是他手下部将,他会十二万分赞成,李庆安本来就是他的心腹爱将,但现在他却坚决反对女儿嫁给李庆安,两人皆为北疆大吏,女儿再嫁给李庆安,也就意味着他高仙芝的安西节度使完结。
所以,他从来不向李庆安暗示什么联姻之事,相反,将女儿严加管束,绝不准她和李庆安有任何联系。
这次李庆安获罪,高仙芝生怕女儿知道后跑去京城闹事,便将她调到自己身边,跟随自己一同征战吐火罗,不料,女儿一进帐便给他难堪,高仙芝的心中微微生了怒气。
“这条手链你不要就罢了,你冲进大帐,扰乱我军务,这算什么?”
高雾盯着父亲的眼睛,一字一句道:“我要你立刻停止对无辜民众的屠杀,你这样放纵军纪,是在羞辱唐军。”
高仙芝脸一沉。“这里是军营,不是家中,你这样对我说话,可是要被处斩的!”
“哼!我就不相信只有我一人劝你,那别人你都处斩了吗?”
“放肆!”
高仙芝重重一拍桌子,怒喝道:“来人!”
过了好一会儿,才磨磨蹭蹭进来几名亲兵,高仙芝一指高雾,令道:“将她给我赶出去,不准她再进中军帐。”
亲兵们苦着脸,对高雾央求道:“雾姑娘,大帅身负朝廷重任,不要再分大帅的心了,请出去吧!”
高雾转身便走,走到帐门前,她有慢慢转回来,软声央求道:“父亲,就算我求求你,让士兵们不要再欺辱那些可怜的女人了,大家都有母亲,都有姐妹。父亲,我看着她们,心里难受啊!”
高仙芝半晌才缓缓道:“我可以答应你,以后的吐火罗诸国若是主动投降唐军,我便可从宽处置,否则,不杀不足以震慑他们。”
高雾见父亲不肯答应,心中异常失望,只得心情黯然地离开了大帐,高仙芝见她走了,这才把宝石手链递给心腹亲卫道:“把这个送给她,再多派些弟兄把她看好了,不准她随意离开自己的营帐。”
他又对亲兵令道:“速将罗全节请来!就说我要继续和他详谈。”
……
三天后,唐军整军离开了阿缓城,骨咄国的军队接管了月氏国,唐军继续向下一个目标大汉国挺进。
就在唐军横扫吐火罗之时,大食倭马亚王朝已经结束了,天宝六年六月,呼罗珊人首领阿布·穆斯林以减轻赋税作号召,在呼罗珊举行起义,什叶派、呼罗珊人、阿拔斯人纷纷响应,起义的浪潮风起云涌,经历了两年的内战,天宝八年十月,起义军在库法举行了宣誓效忠典礼,阿拔斯人的领袖艾布·阿拔斯被拥戴为哈里发,从此,大食阿拔斯帝国取代了倭马亚王朝。
阿拔斯挥师西进,于次年一月。在底格里斯河的支流大扎卜河左岸与倭马亚军展开大战,倭马亚军战败,四月首都大马士革沦陷,麦尔旺二世逃往埃及,阿拔斯军紧追不舍,就在高仙芝攻下吐火罗大汗国的同一天,阿拔斯军队在埃及艾卜绥尔城杀死麦尔旺二世,倭马亚时代从此结束。
但此时,阿拔斯并不在大马士革,而是呼罗珊的首府木鹿,按照起义时的约定,应该是什叶派的首领沙里克为新哈里发,但阿拔斯却在呼罗珊人首领阿布·穆斯林的支持下夺取了哈里发的位置。
眼看一场新的内战即将开始,而此时,阿拔斯的主力正在攻打耶路撒冷,无暇调来镇压即将爆发的什叶派起义,就在这时,月氏国那波罗逃到了木鹿,向阿布·穆斯林哭诉唐军在吐火罗的暴行。
穆斯林立刻发现了缓和内部矛盾的机会,他带那波罗来求见阿拔斯。
木鹿的行宫里,阿拔斯帝国的创立者艾布·阿拔斯正背着手在圆穹顶大殿内缓缓踱步,阿拔斯约三十岁出头,身体瘦高而挺拔。皮肤苍白,长着一双忧郁的眼睛,他的一举一动并没有那种大帝国君王笑傲天下的气势,倒像一位诗人,像一位艺术家,他坐在用象牙、宝石和黄金制成的宝座上,低头沉思不语,仿佛后来那尊著名的雕像——沉思者。
在他旁边便是阿拔斯帝国的第二号人物阿布·穆斯林,穆斯林身披一件黑色的大氅,身材高大魁梧,硕大的头颅。一头狮子般蓬乱的头发,使他具有一种领袖的气质,他皮肤微黑,额头宽广,一双眼睛仿佛如刀子般锐利,能一眼看透人的心思。
但就是这么一个具有领袖气质的人物,在在阿拔斯面前却像一只温顺的绵羊,目光中的锐气含而不露,低着头异常恭敬地说道:“哈里发陛下,我认为唐王朝西征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可以和什叶派谈判,现在异教徒入侵呼罗珊,大家应该放弃对立,同仇敌忾对付唐军,这样便为我们赢得了时间,等打完阿姆河以东的战役,我们的主力也应该结束了耶路撒冷之战,可以掉过头镇压什叶派。”
阿拔斯缓缓点头,又看了看站在另一边的兄弟贾法尔,问他道:“你的建议呢?”
贾法尔一直跟随着阿拔斯南征北战,为人谨慎细致,但又能决断大事,他想了想便道:“穆斯林总督的建议虽好,但是一步险棋,如果什叶派趁我们东征时发动叛乱,我们反而会得不偿失,我认为还是要谨慎点好。”
贾法尔和穆斯林的意见相左,两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阿拔斯,看他最后的决断,这时阿拔斯道:“阿姆河以东的呼罗珊土地不能丢失,如何使什叶派不趁机作乱,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二人了。”
说完,他站起身向内宫走去,走到宫门口时又停住了脚步,头也不回地道:“我明天就要返回大马士革,对唐朝的战争就交给穆斯林,呼罗珊的军队可任你调遣。”
阿拔斯走了。穆斯林苦笑一声对贾法尔道:“我们两人的意见哈里发都同意了,我们商量一下该如何让什叶派不趁机作乱?”
贾法尔笑道:“其实这很容易,沙里克不是想和阿拔斯王朝分而治之吗?他们想要阿姆河以东的土地,而什叶派大将萨乌波做梦也想成为撒马尔罕总督,只要我们答应这两个条件,再告诉他们唐军的西征阻断了我们和信德的联系,我们出兵是为了恢复他们即将拥有的东方的领土,这样,沙里克就会乖乖地等候我们的凯旋。”
穆斯林想了想,笑道:“如果殿下肯亲自去一趟,我想效果会更好。”
“那好吧!我就亲自跑一趟,希望总督早日凯旋。”
……
唐军的西征成了阿拔斯缓兵之计的借口,次日,阿拔斯返回了大马士革,而贾法尔则越过阿姆河北上布哈拉,去和什叶派首领沙里克谈判,而穆斯林则召集军队,准备反击唐军对呼罗珊东部的进犯。
这就是时间和空间产生的矛盾,在大唐的版图中,月氏国、大汗国、奇沙国等吐火罗小国依然是大唐的羁縻州,它们被封为月氏都督府、大汗都督府、奇沙州都督府,但在大食的版图上,它们已经是呼罗珊的东部地区,高仙芝教训它们,是要让它们继续忠于大唐,但他却不知道,他已经进入了大食的领土。
十天后,贾法尔传来消息,什叶派已初步同意与阿拔斯分河而治,等击败唐军后,双方便将正式签署分治协议。
这时,穆斯林已经召集了五万呼罗珊士兵,准备反击唐军对呼罗珊的侵犯。
呼罗珊总督府内,穆斯林和数十名将领在进行最后的部署,他思考了整整十天,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能击败唐军的方案。
在巨大的地图前,穆斯林用长木杆指着安西道:“唐朝的安西军不过两万余人,它的精锐都被带到阿姆河以东,唐军老巢必然空虚,如果我们出一支奇兵,绕道前去攻击安西,唐军主将必然会分兵援救,而这个时候我们再走另一步棋。”
穆斯林的长木杆又指向碎叶道:“这里是唐军在河中地区的根基,若不铲掉它,唐军对河中的侵犯就会无休无止,如果我们兵压碎叶,唐军主将此时已无法分兵,他只能仓惶北撤去保护他们的根基,那我们的机会便来了。”
说完,穆斯林对巴里黑总督伊布拉欣道:“你可率一万骑兵奔袭安西,不用和他们力争,只要造出声势便可,打完此仗,你的军队就驻扎在法拉巴德和信德,防止唐军再次侵犯我们呼罗珊东部。”
伊布拉欣弯腰行一礼,“我这就出发!”
这时,穆斯林又对大将齐雅德道:“第二步进攻唐朝的根基碎叶就由你来实施,什叶派也愿意出兵和我们共同作战,我给你一万精锐,加上什叶派的五千军队,一共一万五千军队,我希望你你能一举扫掉唐军在河中的基地。”
齐雅德点点头,沉声道:“我一定能击败唐军!”
“不仅要击败唐军,而且要趁机控制住什叶派的军队。”
“是!属下明白了。”
最后,穆斯林的目光落在了月氏国王那波罗身上,他笑了笑道:“我已经倾力帮助你们了,你们也应该出一份力吧!”
那波罗激动得跪在地上泣道:“奴铭记恩德,这就立刻回去,联络诸国,共同抗击暴唐。”
穆斯林最后扫了一眼众人道:“军队我已经部署完毕,能否最后战胜唐军,就要靠大家的勇敢来完成,各位准备吧!”
他振臂一呼:“哈里万岁!”
“哈里发万岁!”
在呼喊声中,大食的呼罗珊军队开始浩浩荡荡出发了,从木鹿到阿姆河只有三百五十里,都是沙漠地形,大食军极为适应这种沙漠地形,仅三天时间,穆斯林的三万主力便抵达阿姆河西边,他并不着急渡河,而是驻扎在西岸,等待各地的消息,而此时,高仙芝对此依然一无所知。
……
八月下旬,高仙芝在征服解苏国后,忽然得到报告,奇沙国再次发生叛乱,叛乱波及到月氏国、大秦国、大汗国、迟散国,罗全节的军队无法控制,只得向高仙芝求救,高仙芝再次调头南下,血腥镇压吐火罗诸国的叛乱。
但情况的严重性却出乎高仙芝的意料,吐火罗诸国的叛乱并非是各自为阵,而是有预谋、有组织的联合作战,这些小国居然纠集了近四万军队,而他高仙芝却只有八千军队,虽然没有把这些军队放在眼中,但高仙芝还是凭他多年征战的直觉,隐隐意识到了情况不妙。
果然,就在高仙芝大军抵达大汗国时,他得到了一个令他担忧的消息,葱岭守捉使赵慎发来急报,一支约一万人的大食军队袭击葱岭守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