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 作者 高月-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爱卿,这不过是小事一桩,朕有些累了,改天再和你谈吧!”
说罢,李隆基起身准备走了,李庆安急忙上前两步道:“陛下,听臣一言。”
“你还有什么话要说?”李隆基的口气已经很不耐烦了。
“陛下,银钱不比铜钱,一枚铜钱伪币危害不大,对普通民众也无多大损失,但银钱出现伪币,不亚于大钱的危害,陛下若不严加管束,那人人都会争铸银钱,大唐产银量本来就小,哪来这么多白银造钱,只会造成含银量越来越低,银钱泛滥,届时官定一银钱值百文,恐怕民间还不值十文,这样就会造成严重的钱制混乱,会造成物价飞腾,民众不再相信银钱,这不仅对朝廷,对陛下也是重大损失,请陛下三思。”
如果在十年前,李隆基或许会认真听取李庆安的建议,然后再召集相国们商议对策,但现在他年老体衰,精力不足,对这种须绞尽脑汁的事情已是厌烦之极,李庆安没说完,他便断然摆手道:“你是杞人忧天,问题还没出来,你想这么多做什么?朕心里有数。起不了什么风浪,再说朕已经同意皇亲国戚铸钱,就是要让他们共同维护钱制,这种事情靠朕一纸禁令就能堵得住吗?”
李庆安见李隆基听不进自己的话,不肯严加约束铸钱,他只得退而求其次,道:“陛下,安西和大食贸易繁忙,靠小银钱尚不能满足需要,粟特和大食商人不止一次提出,希望安西能铸银饼,士兵们也希望铸造小银饼,便于携带,臣不敢擅自铸造,特向陛下恳求,准许安西在银钱的基础上,铸造七钱小银饼,用于和大食贸易和军费。”
李隆基已经失去耐心了,他没有意识到李庆安所指七钱银饼的意义,大唐产银各州皆铸银饼上贡,一般是二十五两为一饼,或者五十两的银铤,去年杨国忠还特地命岭南上贡了十万两银铤,在他看来,七钱银饼不过小一点罢了,这有何不可?他便点头答应了。
“七钱银饼之事,朕准了,不过你上贡给朕的白银,朕要五十两的银铤,你明白吗?”在事关自己的私利上,李隆基倒一点不含糊。
“臣领旨!”终于得到了李隆基的准许,这下,李庆安便下定决心,他要铸造与大唐银钱不同的银元了。
或许是想起了李庆安每年要给自己上贡十万斤白银,十万斤白银也就是一百六十万两,相当于一百六十万贯钱,这可以大大改善他的窘境,看在这么多钱的份上,李隆基的脸色略略好了一点,便笑道:“李爱卿,明天将是正式朝会,朕会有一系列的重大事情宣布,很多都事关于你,你就早点回去休息,明天精神饱满地来参加朝会。”
“臣谢陛下隆恩,臣告退!”
“去吧!”
李庆安退出了兴庆宫,虽然他没有能说服李隆基对银钱的约束,但李隆基却同意了他铸造‘小银饼’,用于支付军费和对大食贸易,
这也算是一个收获吧!早一点和大唐的银钱脱钩,省得被其拖累。
此刻已是下午时分了,李庆安刚走出兴庆宫,却迎面驶来了一辆马车,从马车里下来一名中年男子,李庆安认出来了,竟是独孤明月的父亲独孤浩然。
“原来是独孤伯父!”李庆安连忙上前,施礼笑道:“独孤伯父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呵呵!原来是七郎,好久不见了。”
独孤浩然显然对他的这个女婿非常满意,他笑呵呵拍了拍李庆安的肩膀道:“我是昨晚刚回来,刚才府中来了中官,说圣上要召见。”
他上下打量一下李庆安笑道:“不错了,咱们很快要成一家人了,既然有这个缘分,希望我们以后彼此照顾。”
“我上次听伯母说,伯父改任司农寺卿,真是恭喜伯父了。”
“哎!这是皇恩浩荡,好了,我怕圣上等急,我要先进去了。”
“那好,我就不耽误伯父了。”
两人分了手,独孤浩然刚走了几步,忽然想起一事,连忙叫住了李庆安。
“七郎,我差点忘了,今晚你没有什么其他应酬吧!”
“没有,伯父有事吗?”
独孤浩然笑道:“今晚有个家宴,都是独孤家人,一是给我洗尘,另外也是给你和明月见见面,你一定要来。”
“伯父有请,我怎能不去。”
李庆安欣然道:“我晚上一定到!”
……
今天休朝日不仅是朝臣们在家休闲度假的日子,也是朝臣们互相拜访,寻找机会和关系的日子,尤其明日将举行大朝,这可是今年新年大朝以来的第一次朝会,据说有重大事情宣布,朝臣们纷纷走家串户,打听明天可能发生的大事。
对于独孤家,明天朝会上也会发生一件大事,那就是独孤浩然将被正式任命为司农寺卿,这将是独孤浩然仕途的一个重大转折。
当然,独孤家也在紧张筹备李庆安与明月的婚事,只是李庆安家里没有长辈,高力士虽然表示愿意帮忙,但毕竟他不是李庆安的长辈,有些事情也不好过多麻烦他,只能是一些礼仪上的帮助、,所以大部分事情还是要独孤家来做,夫人裴氏已经快忙昏了头,好在成婚的六礼中纳采、问名、纳吉三个步骤早就已经定下了,所以明月才正式成为李庆安的未婚妻。
其次是纳征,也就是男方派人送聘礼到女方家,去年贵妃过寿时明月得封郡夫人,高力士和妻子便代表男方,给独孤家送去了猪羊酒等聘礼,然后是请期,也就是确定结婚日期,这由女方家决定,裴夫人已经定下来了,昨晚得到了丈夫的同意,因此,今天孤独家请李庆安去赴宴,其实也就是向他通报具体结婚的日期。
在某种程度上,这已经是家宴,请准姑爷来吃饭,常理常情,可事实上,独孤家却非常重视今晚的宴会,一方面固然是李庆安位高权重,身为安西节度使,请他来吃饭当然不能像晚辈子侄一样的对待,另一方面,独孤浩然也想在家族内炫耀一番他未来的女婿,因此,今天的晚宴格外隆重。
天色已近黄昏,晚宴也张罗得差不多了,独孤家各房的族人都会陆陆续续到来,裴夫人累得疲惫不勘,她直起腰长长喘了口气,今晚她的准女婿也要来,准备得也不能太随便了。
按周礼,明月在结婚前是不能和李庆安再见面,但大唐风气开放,男女之间没有什么大防,在一起聚会吃饭,一起去游玩,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更重要是裴夫人也知道,笼络好李庆安对丈夫也会大有帮助,所以她也就同意了让女儿和李庆安见面。
这时,一名侍女上前道:“夫人,老爷请你去房里一趟。”
“好!我这就去。”
裴夫人又交代了几句,便向内宅走去。
第九卷 东宫之争 第279章 独孤家宴
书房内,独孤浩然显得有些心事重重。他刚刚从兴庆宫回来,回来后便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谁也不见。
今天发生了一件怪异之极的事情,李隆基在安抚他一阵后,竟夸奖他的长女明月美貌无双,一个老男人夸奖另一个男人的成年女儿长得貌美,这里面多多少少有点暧昧,而且还是当今皇帝,他夸奖一个女人长得貌美,这意味着什么?
李隆基只是莫名其妙说了这句话,便什么都不提了,甚至不提李庆安要成为他女婿,独孤浩然在官场上混,当然要会揣摩上意,他已经隐隐明白了李隆基的意思,李隆基看上了他的女儿。
可偏偏他的女儿是要嫁给李庆安,李隆基当然不会去得罪李庆安,便把这个棘手的事情扔给了他,让他去得罪李庆安,让他独孤家去悔这门婚事。
可悔这门婚事的后果是什么,独孤浩然也一样很清楚。不仅李庆安会和他势不两立,也会得罪杨家,而且独孤家族恐怕还会背负几百年的骂名。
但其中的好处也清晰可见,李隆基升他为司农寺卿,这里面不就有他的女儿的因素吗?如果女儿入宫为妃,受到宠爱,那独孤家也必然是另一个杨家,他孤独浩然也会荣升为相国。
悔婚的代价太大,可未来又是如此诱惑,让独孤浩然着实拿不定主意,当然,李隆基并没有明示什么,他也可以装作听不懂,让这件事就不了了之,可是独孤浩然偏偏动心了。
独孤浩然背着手来到窗前,望着远处女儿的绣楼,独孤家虽然属于皇亲一份子,但那份亲戚关系已经太遥远了,百年前,高祖的皇后便是独孤氏,生下太宗,独孤氏是李氏的娘舅家。
但这份亲戚关系,除了他的大女儿被当做公主送去和亲惨死外,再也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他还曾经当了一段短暂时间的相国,很快便被无情地罢免了。
如果就这么平平淡淡下去,他独孤浩然再也没有任何出头之日。偏偏这个时候,他忽然有了成为国丈的希望,他能不动心吗?
这时,门吱嘎一声开了,夫人裴氏走了进来。
“老爷,听说你有急事找我?”
“没事,我想问问准备得如何了?”独孤浩然勉强笑道。
“都准备好了,三弟一家已经到了,老爷,你也快出去吧!”
“哦!”独孤浩然哦了一声,却没有半点动的意思。
裴夫人瞥了他一眼,其实她已经发现丈夫从宫里回来后就有点不对劲了,关上门谁也不见,临去宫里前还忙碌着酒宴,可回来便不闻不问了,几十年的夫妻,她还不了解自己的丈夫吗?肯定是出事了。
“老爷,你告诉我,到底出了什么事?是你出任司农寺卿一职又出变故了吗?”
“那倒没有,只是……”
独孤浩然吞吞吐吐说了出来,“只是圣上问起了咱们家的明月。”
“什么!”
裴夫人脸色大变。她最害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李隆基真的不肯放过自己的女儿,她后退了一步,颤抖着声音问道:“老爷,你不会答应什么了吧!”
独孤浩然见妻子脸色变了,他忽然明白了,妻子其实早就知道了,在自己不在长安期间,一定发生了什么事。
“夫人,那么说这件事是真的了?”
独孤浩然其实还有个担心,如果李隆基根本不是那个意思,而他误会错了,后果也一样严重,现在妻子这般表现,就说明他并没有意会错,是有其事。
“老爷,明月的婚期已经定了,你不会现在再节外生枝吧!”
“其实也不算定下来,不是还没告诉李庆安吗?”
“绝对不行!”裴夫人斩钉截铁地否定了丈夫的非分之想,她盯着独孤浩然的眼睛,愤愤道:“老爷,你这样做的结果只有一个,你会逼死明月,你忘了吗?女儿已经死过一次了,难道你还想让她死第二次吗?”
“夫人!”
独孤浩然有些不悦地拉长声音道:“圣上并没有说要我们家的女儿,我也没说要让女儿入宫,我只是和你商量商量,你那么激动做什么?难道就只有你为女儿着想,我就不替她考虑吗?”
想到丈夫毕竟是一家之主。裴夫人克制住了激愤之心,用缓和的口气道:“老爷,有些话我们私下可以说一说,圣上毕竟是那么大的年纪了,他还能活几年,就算明月没有许人,她若进了宫,也就几年光景,圣上去了,明月的命运会是什么,想都不用想啊!你看看太极宫和大明宫那些千百个老嫔妃,圣上这还在呢!她们就和活死人没有区别了,明月进宫,将来无子无女,她悲惨的命运我们会内疚一辈子啊!老爷,你听我说,既然圣上没有明说,那咱们就当不懂,赶紧把明月的婚事办了,以免夜长梦多。”
“夫人,其实我觉得明月为妃也没有你说的那么可怕,杨家如此受宠,长安人哪家不盼望自己能生个女儿。我敢说明月进宫,受宠绝不会亚于贵妃,那时明月高贵尊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她未必不会感激我们,我们独孤家族也能沾她的荣光,这是好事啊!”
“老爷,你怎么能这样无耻!”
裴夫人万万没想到丈夫竟是这样无耻的人,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竟然要牺牲女儿一生的幸福。甚至根本不在乎女儿会不会因此走向绝路,她心中失望到了极点,不用说她也知道丈夫其实是已经打定主意了,但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在,他就休想得逞!
这时,门口响起了丫鬟的禀报声,“老爷、夫人,客人陆陆续续都到了。”
裴夫人忍了一口气道:“老爷,族人都到了,你去不去?”
“我去干什么,去宣布女儿的婚期吗?哼!”
独孤浩然重重地哼了一声,负手望着窗外,脸阴沉如水,裴夫人也不再多说什么,转身出去了。
“妇人之见!”
门关上的刹那,房内传来了独孤浩然不满的声音。
……
从下午开始,独孤明月便开始化妆了,大唐的贵族女子化妆有简妆和繁妆之分,平时居家外出都是化简妆,半个时辰便结束,但遇到重大庆典或者重要的宴会之类,则就要化繁妆了,从脸部化妆,到梳头、整衣,至少要两到三个时辰,每一步都一丝不苟。
今晚家宴,明月将是主角,而且李庆安也要来,明月当然要用最美的姿态面对自己的情郎,明月坐在李庆安送给她的葡萄镜前,小心翼翼地端详着自己的容颜,她今天喜气洋洋,心情格外舒畅。
她今天梳了云髻,用一支翠羽簪将髻发贯连固定,又点缀了翠胜、金钿等头面之物作为装饰,光梳这个发式,她便耗用了近一个时辰。脸上的桃花妆也化好了,抹了白粉,涂了胭脂,眉画了,额头上也贴了花钿,唇角点了面靥,在太阳穴也描了斜红,唇脂也涂好了,化妆得非常精致。
她又检查了各种首饰,指环、手镯、臂钏、玉佩、香囊这些必不可少的饰物都全了,衣裙也换好了,她穿了一条雪泥银罗长裙,穿一件绿色的小袖短襦,肩上披了红帛,两臂绕上轻容,胸前戴一串饱满圆润的珍珠项链,配上她雪白的肌肤,更显得她美貌无双、熠熠生辉。
“明珠,你觉得这样可以吗?”明月转身笑着问妹妹道。
明珠一直在陪着姐姐,她耐不住姐姐化妆时间的漫长,已经睡了一觉,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上下看了看,忽然眉头一皱道:“姐,你的胸脯露得太多了,李大哥看了可不喜欢。”
明月身子比较丰腴,胸如满月,高耸而饱满,雪泥银罗裙的上边襟是轻纱,有点遮不住她的前胸,明月侧身对落地铜镜看了看,确实露得太多,有些不雅,她不由摇摇头道:“算了,还是穿宽裙吧!”
上一次她见李庆安时穿的就是六幅宽裙,她想给李庆安一种新的感觉,便换了雪泥银罗裙,但雪泥银罗裙的最大特点就是轻纱单薄,比较透明,在内宅倒无妨,但家宴上她的族兄弟很多,倒是要注意一点,明月想了想,便又换了一条黄色的六幅宽裙,她还从来没有穿过黄色的裙子,李庆安应该没见过。
“明珠,你不换一身衣服吗?”明月一边整理衣裙,一边问道。
“我换衣裙做什么,又不是我定婚期,我打扮得丑一点,不更显得你漂亮吗?”明珠有些懒洋洋地道。
“你这丫头,怎么说话总是这样酸溜溜的,是你自己不想成婚,说老实话,你相亲多少次了,哪一次你认真过?”
“那是我没遇到像李大哥那样的男子,若遇到了,你看我急不急!”
“好了!等以后我给你李大哥说说,让他给你找一个少年将军。”
“算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明珠从姐姐的床榻上跳了起来,“我们走吧!”
“等一下,等会儿娘会派人来叫我们。”
明月话音刚落,门口一名丫鬟道:“明月姑娘,夫人请你过去了。”
“好的,我这就去。”
明月最后检查一遍自己的妆扮,对明珠笑道:“走吧!”
姐妹俩走出了房间,向前堂而去。
……
孤独家的宴会安排在前堂,这是独孤家最宽敞的一间大堂,可以容纳五百人同时就餐,大堂里已经热闹非常,今天是独孤家的族人聚会,来的都是远远近近的亲戚,独孤浩然的叔伯姑婶、兄弟姐妹和侄儿侄女都来了,还有他们的家人儿女,整个家族聚集一堂,足足有两百多人,此外,还有不少人在外地未归,比如,独孤浩然的儿子,也就是明月的兄长便在外地为县官,赶不回来。
由于是家族聚会,不少孩子也带来了,大堂里到处是孩子们奔跑追逐,笑语声不断。
独孤浩然的三叔独孤远找了一圈,没有看见独孤浩然,便上前问裴夫人道:“夫人,我那浩然侄儿怎么不见?”
裴夫人暗暗叹了口气,勉强笑道:“他身体不太好,有些感恙了,可能会晚点出来。”
“我以为侄儿当了司农寺卿,开始摆架子了呢,呵呵!”
“大嫂,我下午见他还好好的,怎么会突然生病了呢?”一名独孤浩然的堂弟问道。
“这个……我也不知道,刚才我去找他,他说身体很难受,大家随意坐吧!都是自己家人,不用客气了。”
众人纷纷入座了,独孤府上的丫鬟们将一盆盆酒菜端了出来,这时,外面有人高喊:“庭国公、安西节度使李大将军到!”
今天的主角来了,裴夫人连忙迎了上去,李庆安快步走了进来,他换了一身新袍服,带来的礼物已经给了管家,见裴夫人迎上来,他连忙深施一礼道:“李庆安参见夫人!”
裴夫人打量一下李庆安,见他高大英武,器宇不凡,她这几个月一直在忙碌给明珠相亲,不知见过多少少年郎,他们哪里比得上李庆安的一星半点,裴夫人心中对李庆安喜欢之极,她不由暗恨自己的丈夫,这么好的女婿不要,偏偏想送女儿进宫,他真是利欲熏心,昏头了。
“七郎,就等你了,快进来坐!”
裴夫人带李庆安走进大堂,大堂里顿时响起一片嗡嗡之声,这两年,李庆安虽然在长安销声匿迹了,可他一旦出现,必然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他来长安这才多久,便引起一片惊风疾雨,尤其是他在兴庆宫舌战杨国忠,这件事已经传遍长安,杨国忠这么风头劲的人居然被他打得灰头土脸,不少反感杨家之人都大喊痛快。
不仅如此,他还不到三十岁,便成为安西节度使,庭国公、冠军大将军,手握重兵,掌控万里疆域,这样的大唐骄子,明月怎么得他为夫婿?堂中不少妇人都参加了李庆安的第一次相亲,那时就因为李庆安说了声上茅厕,令人她们感到不齿,可到了今天,妇人们则暗恨自己有眼无珠,早知道当时把自己女儿给他就好了,她们纷纷表示,自己当时可是一眼看中李庆安,只可惜当时独孤老爷看不上,可惜啊!反正独孤适也死了,无从和她们对质去。
李庆安也没有看见独孤浩然,便笑着问裴夫人道:“怎么不见伯父?”
“他身体有点不适,呆会儿再来,来!七郎,你坐这里。”
裴夫人安排李庆安坐在自己右首,和她隔一个位子,本来李庆安应该坐在独孤浩然的旁边,但裴夫人改主意了,虽然李庆安坐在她旁边有些略显不周,但刚才发生的事情使裴夫人已经顾不上这些礼仪上的细节了。
李庆安刚坐下来,便听见环珮声响,明月和明珠姐妹走了出来,李庆安见明月艳丽非常,心中爱慕之极,便笑着向她点了点头,明月眼波流动,深情款款地注视着自己的情郎,脸上飞过了一丝霞红。
“咳!”明珠轻轻咳嗽一声,提醒他们两个要注意影响,大庭广众之下,别这么含情脉脉的。
明月的美貌艳丽也在大堂引起一片惊呼,明月已经很多年没有和族人见面了,在长辈们的印象中,明月还是一个文静瘦高的小娘,没想到她竟出落得如此端庄美貌,让所有的族人都大吃一惊。
“配得上!配得上!”许多人都暗暗点头,他们是郎才女貌,真是般配之极,也只有明月才能配得上李庆安这么年轻有为的高官。
“明月,你坐这里!”
裴夫人指着自己身边的空位,这个位子让所有人都有些惊愕,这样一来,明月不就和李庆安并肩而坐了吗?明月也有些错愕,尽管她千想万想坐在情郎身边,可是这样不符礼仪,她不应该坐这里啊!母亲是不是弄错了。
“娘!”她小声地提醒了一声母亲。
裴夫人却坚决地摇了摇头道:“明月,这是你的位子,你听娘的话,坐下来!”
明月看了一眼李庆安,李庆安向她笑了笑,偷偷地在桌下一摆手,意思是让她坐下来,明月的眼中闪过一丝羞涩,盈盈坐在李庆安的身旁,和李庆安共一张餐桌。
“娘,我坐哪里?”明珠撅着嘴问道,她一进门便看见了李庆安身边的空位,她便以为是给自己留的,心中正暗暗高兴,却不料姐姐坐了上去,令她大失所望。
裴夫人向两边看了看,她确实忘记安排小女儿的位子了,想让她坐在自己身边,可是那是丈夫的位子,让她坐了不妥,裴夫人正要让明珠坐到下面去,明月却拍了拍身边笑道:“明珠,坐姐姐这里来。”
位子颇为宽敞,完全可以坐得下,明珠犹豫一下,人家两口子坐在一起,她坐过去不是当蜡烛吗?她偷偷地瞥了一眼李庆安,李庆安却向自己身边指了指,意思让她和自己坐在一起。
“想得美!”明珠撇了一下嘴,便赌气似的在姐姐身边坐了下来,她才不管这么多呢!
裴夫人心事重重,也没有心思过问小女儿的位子是否合理,她见除了丈夫外,大家都到齐了,便端起酒杯站起身道:“各位长辈,各位兄弟姐妹,各位侄儿侄女,今天本来是明月父亲来主持酒宴,但他身体不适,可能无法出席了,所以只能由我来主持,怠慢了大家,请大家多多包涵!”
明月心中有些奇怪,刚才她来的时候还看见父亲站在窗前向自己招手,父亲不是好好的吗?哪有什么不适?
“你父亲可能是进宫遇到了什么事情,心情不好!”
李庆安在她耳边低声道,一股浓烈的男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