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 作者 高月-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
“南郑已经被四万荆州军占领。”
“什么!”高仙芝大吃一惊,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荆州军’,怎么会?
他蓦地转身奔回放置沙盘的侧帐,手执油灯低头细看,他明白了,荆州军从南阳到均州再到金州,最后从金州过来,不过路途遥远,说明李瑁早已经出兵了,高仙芝又悔又恨,不由狠狠一拳砸在沙盘上,低声骂道:“这帮浑蛋!”
他背着手在大帐里来回踱步,怎么办?荆州军已经抢占先机,他们再去,是敌是友还不知,就算是友,有利的地势以及粮食都被他们得了,剑南军将陷于被动之中。
高仙芝在大帐里走了几圈,这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想到了前几天的一个策略,当时急于赶去南郑,便放弃了这个策略,而此时,不正好可以重新启动这个策略吗?
高仙芝又返身回沙盘前,目光紧紧地盯着沙盘上的一条西方道路,这时,他想起了一条著名的战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第十一卷 回首东顾 第419章 各路诸侯
正如众人猜测的那样,安禄山接到儿子的死讯后顿足捶胸,放声痛哭,他发誓要为长子报仇,随即下令三军缟素,也不等朝廷是否有说法,便亲率十万精兵,浩浩荡荡杀向潼关,借口搜捕杀害儿子的凶手。
与此同时,四万荆州兵在李瑁的率领下已经开到汉中,占领了南郑,厉兵秣马,剑指长安,而十万剑南军在高仙芝的率领下也转向陈仓,准备从那里进入关中,数支大军从四面杀来,一时间长安上空战争阴云密布。
为了应付这复杂的局面,李豫也作出了积极的部署,一方面,他将二十万关中军一分为三,八万大军开赴潼关,由潼关大帅王思礼统帅,防御安禄山的军队,又派十万大军开赴汉中,任命金吾卫大将军孟云为主帅,左武卫大将军罗正义为副帅,最后由长孙全绪统帅二万军镇守长安,另一方面,李豫又连下数旨,将三万朔方军和两万凉州悉数调入关中,两军合并为一军,命郭子仪为主帅,火速开往长安。
自从郭子仪出任朔方节度使后,他的主要任务便是募兵练兵,尽快恢复屡遭打击的朔方军系,但由于朝廷拨来的钱粮不足,使他募兵有限,将近一年时间募兵还不足两万人,无奈之下,郭子仪只好改走精兵路线,强化对军队的训练,只用一年时间,便将朔方新军训练成了一支精悍之军,仅仅只缺乏实战的磨练。
接到李豫的旨意,郭子仪只留五千军守九原和灵州,其余三万精兵悉数起兵南下,昼夜行军,前往会州和凉州军会合,两天后,会宁城已遥遥在望。
会州也就是今天的甘肃靖远县一带,位于黄河东岸,这里山环水绕,地域辽阔,自古就是中原前往西域的必经通道,为丝绸之路北线重镇之一,素有秦陇枢机之称,是西域东进的战略要地。
这一带河水平缓,利于渡河,绝大部分前往西域的商人都在这里渡河,两岸码头有数百艘渡船,舟来楫往,热闹非常。
但这几天河面上冷冷清清,商人们都不见了踪影,来往渡船被一支军队全部占据,一天一夜,河面上全是军队的身影,这支军队就是从河西调来的凉州军了,他们已经到达两天,正在等待朔方军前来会合。
李豫的这一纸调兵圣旨对于程千里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稻草,在他最危急的时刻把他救了出来,这一年来,程千里一直便面临着安西军的高压,在甘州北方的居延海,安西三部胡兵约六万余人在大将崔乾佑的统帅下对甘州虎视眈眈,而在肃州,四万安西军枕戈以待,将会随时发动对甘、凉两州的攻击。
这一年来,程千里昼夜不得安宁,前几日,他又得到了斥候的报告,肃州安西军大量增兵,约有八万余人,程千里立刻便猜到了,极可能是李庆安也闻风而动,亲自来肃州了,西有十二万精悍之事,北又有六万虎狼大军,十八万安西大军形成了围猎河西之势,吓得程千里胆战心惊,心中惶恐之极。
可就在这时,圣上的调兵旨意到了,程千里如释重负,他甚至连地方官都来不及告之,便连夜起兵开拔,一直到过了黄河,他的一颗心才终于放了下来。
这时,一名斥候疾奔来报,“都督,朔方军已经到十里外,郭大帅也已到了。”
程千里连忙登上眺望台,极目向北方眺望,只见远处尘土飞扬,果然是一支大军开来了,他心中大喜,连忙喊道:“给我备马,我去迎接大帅!”
片刻,程千里率领一百余骑兵向北方疾奔而去。
郭子仪率领大军经过两天的行军,终于抵达了会州,前方城池便是会州的州治会宁县,郭子仪身着银盔铁甲,威风凛凛,老当益壮,他目光严峻地望着远处。
这次他进京的任务已经明确,将迎战高仙芝。如果要他选择,郭子仪会毫不迟疑选择对抗安禄山,不管怎么说,安禄山和高仙芝的性质完全不同,安禄山是一个有反意的地方诸侯,和他对阵是维护大唐的利益,对他百利无一害,而高仙芝却不同,与他对阵,其实是卷入了皇室之间的权斗,一个是当今圣上,一个是先帝,两人都是他的君主,让他心中为难之极,他同样也在面临一个站队的选择,是终于今上,还是效忠先帝,让他一路前来都拿不定主意,他昨晚甚至一夜未眠。
一直此刻,他才终于下定了决心,支持圣上,毕竟圣上对他信任有加,而且圣上锐意改革,是大唐的希望所在,先帝已经腐朽了,他不该再有复位之念。
郭子仪拿定了主意,精神顿时振作起来,这时,他身边一名亲兵喊道:“大帅,前面好像是程都督来了。”
郭子仪打手帘眺望,见一队骑兵飞驰而来,为首之人正是程千里,他立刻一摆手令道:“停止前进!”
令下则行,朔方军立刻停止了前行,须臾,程千里赶到,他老远便拱手笑道:“大帅,一路辛苦了。”
程千里官拜凉州都督,而李庆安则兼任河西节度使,按理,程千里应该受李庆安辖制,但实际上,程千里却是郭子仪的下属,倒不是郭子仪能管凉州,而是程千里兼任朔方节度副使一职,这是一个很古怪的安排,也是一种无奈。
郭子仪也微微拱手笑道:“程都督也辛苦了。”
“哪里!圣上有旨意,我便率军急急赶来,现在两万亿驻扎在前方,就等大帅前去会兵。”
“很好!我们马上会兵,然后即刻开往长安,我在路上一连接到圣上的三面催兵金牌,圣上命我们十万火急进军,估计形势很危急。”
“可是弟兄们一路行军而来,一定很累了,不如休息半日再走。”
“不行!”郭子仪毫不让步道:“我这把老骨头都不言累,他们累什么,立刻会兵后出发。”
“属下遵命!”
程千里调转马头,和郭子仪并驾而行,这时,他低声道:“卑职临行前接到斥候军情,安西军增兵肃州八万人,我猜是李庆安到了。”
郭子仪淡淡道:“拿你禀报圣上了吗?”
“尚未,属下自然要先禀报大帅,否则有越级之嫌。”
郭子仪撇了他一眼,这个狡猾的家伙,倒会撇清责任,他沉吟一下,便不露声色地问道:“刚才我听你说,好像是李庆安到了,难道你不能确认吗?”
“属下不能确认,斥候没有看见李庆安,也没得到任何线索,以证明李庆安到了。”
“既然你不能确认,就不要胡乱猜测,或许这只是安西军的正常换防,不用考虑太多,现在是要坚决执行圣上的命令,而不是分心别的事。”
程千里暗暗竖大拇指称赞,果然是老奸巨猾,就这么三言两语淡化了,他连忙应和道:“大帅说得不错,我们现在当务之急是要进京,而不是考虑别的问题,再说,就算是李庆安来了,圣上也愿意把河西还给他,所以也没有关系。”
郭子仪眉头一皱,这个程千里怎么越描越黑,他立刻摇摇头道:“那是你胡思乱想,圣上可没有这样说,也没有这个意思。”
程千里还想再说什么,郭子仪却一摆手打断了他,“程将军,我刚才说了,圣上已经下三面金牌催我们进京,十万火急,不要再说别的事情了。”
他一催马,回头对众人喊道:“大家加快速度,在会宁休息一个时辰。”
……
就在朔方和凉州军在会宁会兵的第三天晚上,一支约五万人的军队也离开了鄯州,快速向长安进发,这时哥舒翰的陇右军也不甘寂寞了。
哥舒翰自从李豫即位后便一直保持低调,几乎要被人遗忘,但这并不等于哥舒翰对朝廷的局势无动于衷,事实上,他一直便在注意着朝廷的时局变化,同时他也在秘密招募军队,陇右是大唐的富庶之地,人口众多,盛产粮食,这使哥舒翰的募兵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尽管如此,哥舒翰也不敢大规模募兵,一是担心被朝廷责难,其次他的军需物资不足,比如兵器盔甲之类,也无法满足更多士兵的需求。
所以,一年来哥舒翰也只招募了四万军队,连同他原来的四万军,他手下便有了八万之众,这次长安危机,李豫并没有给他圣旨,倒不是李豫把他忘了,而是吃不准他的态度,不知他究竟支持谁,同样,李隆基也没有考虑他,也是不知道他在最后时刻会拥护谁。
夜晚,哥舒翰的大军抵达了兰州,他准备从这里渡过黄河,天空下起了小雨,哥舒翰在十几名偏将的陪同下来到了黄河边,视察渡河的可能,小雨中,黄河水黑沉沉地流淌着,水势虽平缓,却暗藏杀机,可以看见河面上不时出现一个个漩涡。
这时,几名亲兵带了一名老船夫上前,“王爷,这个老船夫在黄河上走了三十年,他知道能不能渡河。”
老船夫上前跪下行礼道:“小民参见平西郡王。”
哥舒翰和别的节度使喜欢称大帅或大将军不同,他喜欢别人称他王爷,因为他是平西郡王,为这个王爵他几乎连命都搭上去了,他怎能不用。
哥舒翰瞥了一眼这个老者,见他还算顺眼,便笑道:“那你说说看,夜里可能渡黄河?”
老船夫连忙摆手道:“万万不可,黄河有句俗语,叫‘五月黄河鬼上船’,说的就是初夏的夜间不可过黄河。”
“为何不能过,我看这河水还算平缓,乘大船也不行吗?”
“王爷有所不知,从岸边看是一回事,可到了河中心却又是另一回事,那里水流激荡,漩涡汹涌,极容易翻船,乘大船不是不可以,但风险太大,晚上看不清河面,稍不留神就被卷进去了。”
哥舒翰见他说得认真,也信了几分,只得叹口气,对左右道:“传我的命令,大军就地驻扎,明日天亮后渡河。”
话音刚落,只见一名亲兵从后面奔来,老远便急声道:“王爷!”
“什么事?”
亲兵对他附耳说了几句,哥舒翰吃了一惊,连忙道:“他人在哪里?”
“已在王爷的帐中等候了。”
哥舒翰翻身上马,对众人道:“立刻去传令扎营,早点休息,明天一早渡河。”
说完,他一催马,向大军停留处驰去。
哥舒翰的五万大军已经在开始扎营了,一顶顶帐篷在雨雾中出现了,这只是简单扎营,不会树立栅栏,士兵们皆已疲惫不堪,一头栽进帐篷便呼呼大睡起来。
哥舒翰的大帐已经先扎好了,位于军营的正中,旁边还连着一顶侧帐,里面住着哥舒翰的三个侍妾,这是哥舒翰的特点,他一时一刻都离不开女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把自己喜欢的侍妾带上。
大帐中灯火通明,隐隐可见一个人影在来回踱步,哥舒翰走进了大帐,又回头吩咐道:“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进帐。”
他刚走进大帐,帐中男子便回头笑道:“险些与哥舒大帅错过了。”
灯光映照下,这个年轻男子竟然是李俅,庆王李琮的养子,不过他早已经和李琮没有关系了,他现在是太上皇李亨的心腹,尽管他没有称哥舒翰为王爷,但哥舒翰并不在意,他连忙一摆手道:“小王爷请坐!”
两人坐了下来,一名侍妾给他们上了热茶,哥舒翰摆摆手,“退下吧!”
待侍妾退下,哥舒翰便问道:“小王爷是去找我吗?”
李俅喝了一口浓浓的热茶,笑道:“我是下午渡的黄河,准备去鄯州找大帅,结果走到半路便听说大帅已经过了,便连忙调头来追赶,幸好赶上了。”
“怎么,太上皇又变主意了吗?”
李俅摇了摇头,取出一封信递给哥舒翰道:“这是太上皇给大帅的亲笔信,他要说得话都在这信中。”
哥舒翰拆开信看了片刻,他的眉头皱成一团,道:“太上皇不是让我进驻长安吗?怎么又改成去对付高仙芝?”
李俅笑了笑道:“哥舒大帅没有渡黄河,可能还不知道,郭子仪和程千里已经率军进关中了,他们在凤翔与高仙芝军对峙,但郭子仪的兵力不如高仙芝,很可能会落败,大帅的五万大军赶去,正好是十万对十万。”


第十一卷 回首东顾 第420章 意外访客
 张掖河畔的草原像一片大海似得伸展着,一群群羊儿在河边悠闲地吃草,春天出生的小羊已经能站立了,它们迈 
开小腿,一步步地紧跟着母亲,不时好奇地望着大群奔马从不远处疾奔而过,清晨的阳光照在张掖河上,五月,正是涨水的季节,河面宽阔,波光粼粼,俨如新裁的 
绸缎一样,充满了光泽,一座新建的木桥横跨在张掖河上,拉近了河两岸的距离。
这时,一队千人骑兵从草原的北面出现了,他们沿着张掖河迅速驰来,这是一队穿着黑色明光铠的安西骑兵,为首大将脸庞黑瘦,身材高挑,他似乎听到了什么,便慢慢停下,打量着四周的情况,一双眯缝的小眼睛仿佛狼一样的冷酷。
这名安西将领便是从居延海赶来的崔乾佑了,他奉李庆安的命令前来张掖,此时他们离张掖城已经不远了,这时,远处一队骑兵飞驰而来,是一队安西军斥候,片刻,斥候迎上前,为首校尉在马上施礼道:“参见崔将军!”
“不用客气,大将军在哪里?”
“大将军在张掖城外大营里。”
“我知道了,你们去吧!”
斥候们行一礼,纷纷催马而行,过了木桥,向西方而去,崔乾佑望着他们走远,一催战马向张掖城方向疾驰而去,千余名随从纷纷吆喝,跟着他加快了马速。
十万安西大军在昨天晚上抵达了张掖,三天时间,他们昼夜不停,整整走了八百里,高强度的行军使大军都累得疲惫不堪,此时天刚亮,大营内依然一片寂静, 
只有巡逻的士兵在军营附近巡视,李庆安却早早地起来了,昨晚连续不断的长安情报几乎使他一夜未眠,尤其是哥舒翰也出兵长安,这令他始料不及。
大帐内,李庆安站在沙盘考虑了下一步的策略,长安策略他们已经拟定,以暂时观望为主,等待时机,现在重要的是如何处理朔方、河西及陇右军撤走后留下的空白。
现在的情况正如历史上安史之乱一样,朔方、河西、陇右的军队都被调入关中,和历史不同的是,历史上是吐蕃人占领了陇右河西,而这一回,机会却给了他李庆安。
现在让李庆安有些为难的是,陇右是要还是不要?如果要了,势必要分散他的兵力,让他难以集中力量办事,可如果不要,这个机会又有点可惜了。
这时,站在旁边的严庄道:“大将军,属下建议先取朔方,这样,居延海、灵州、凉州三地便可联为一体,至于陇右,属下建议取人口众多的州县,为我们将来募兵打下基础。”
李庆安点了点头道:“你说得很有道理,其实朔方我们也没有必要全取,只要占领灵州,那么整个关内的北大门便被打开了,我还想占据会州,这样一来,我们进可攻,退可守,整盘棋便活了,这其实是我几年前的想法。”
“大将军几年前的想法,现在看来完全可以实施,既然大将军已经考虑好,属下建议抓紧时机实行,不要拖延。”
“我知道,我会即刻派兵!”李庆安终于下定了决心,他立刻连下几道命令,命荔非守瑜率一万军前往灵州,又命南霁云率五千军前往会州,占据那个战略要地。
这时,一名亲兵在帐外禀报:“大将军,崔乾佑将军到了。”
李庆安立刻欣然道:“快请他进来!”
片刻,崔乾佑快步走了进来,单膝跪下行一礼道:“末将崔乾佑,参见大将军!”
李庆安连忙将他扶起,笑道:“本来应该是我去居延海,慰问将士们,实在是军务繁忙,我一刻也抽不出空来。”
“卑职明白,朝廷局势混乱,大将军要考虑大局,应该是由卑职来向大将军述职。”
李庆安笑了笑,便拍拍他肩膀道:“来!坐下我们慢慢谈。”
两人坐了下来,严庄也在一旁坐了,崔乾佑对他微微点头,算是打了招呼,他心中有事,也来不及寒暄,便直接道:“大将军,我这次来也是受葛逻禄、沙陀和同罗三部酋长之请,全面发动对回纥的战争,大家已经盼了多少年,有些急不可耐了。”
李庆安没有立即回答他,他背着手在帐内慢慢踱步,半晌,他回过头问道:“我想知道你的态度?”
崔乾佑想了想便道:“自从前年回纥被我们偷袭老巢得手后,他的实力大减,至今没有恢复元气,从实力上来说,我们已经超越了他,如果两军开战,我们必胜无疑,但从战略上来说,我知道大将军并不像过早开战。”
“那你知道我为什么不想过早开战吗?”李庆安注视着崔乾佑继续追问道。
“这个……卑职知道一点,却又说不清楚。”
“那我今天再告诉你,你好好记住!”
李庆安缓缓道:“无论是匈奴、突厥还是五胡乱华,我汉民族的威胁永远是来自于北方,无论是从前还是将来,所以我并不是想让一个草原游牧民族取代另一个民族,我是要有效杀伤,这就是我为什么让你毫不留情,杀戮回纥人的根本原因,现在灭了回纥,只会壮大其他三部的力量,回纥力量其实并没有消失,只是转化成了葛逻禄人,转化成了同罗人,转化成了沙陀人,这不是我想要的,我要的是回纥人灭而不亡,让你们尽可能多地杀死回纥的有生力量,等将回纥人杀得差不多了,然后再灭亡他,那时葛逻禄三部的力量也会受到重挫,然后,我会再有下一步,让他们内斗,或者再竖一个敌人,比如契丹,再打上几年,等中原的局势慢慢稳定,等大唐的力量逐渐恢复,我们再回过头收拾他们,彻底铲除游牧势力,崔将军,我把这个重任委托给你,就是希望你不要有任何手下留情,给我一杀到底。”
崔乾佑缓缓点头,“卑职明白了,绝不会辜负大将军的期望!”
“好吧!你也疲惫了,先下去休息,休息好了,再带一些钱物回去犒劳手下的弟兄,然后,你就要发动夏季清剿攻势,我还是那句四个字,‘灭而不亡’,你要牢牢记住这一点。”
……
崔乾佑下去了,李庆安站在沙盘前半天沉默不语,这时,严庄低声道:“大将军,我担心崔将军和三部相处久了,会产生感情,恐怕无法完成大将军的重托。”
李庆安瞥了他一眼,笑道:“其实你是想说,你担心崔乾佑拥兵自立,对吗?”
严庄脸一红,点了点头,“卑职正是担心这个。”
“其实你的担心没有错,不仅是崔乾佑,还有吐火罗的李光弼,信德的封常清,都有这种可能,这不是他们的原因,这是制度造成,就像李隆基一直任命安禄山为范阳节度使,任命我为安西节度使一样,时间一长,手下便对安禄山、对我忠诚起来,要想预防这种趋势,主要是在制度上来改变,实行兵将定期轮换,并且有监察御史定期巡查,关键是要坚持,我已经在考虑实施实行兵将定期轮换制度,一般而言,以三年为届,明年我就打算用荔非元礼去替换崔乾佑。”
严庄见李庆安早已想到,一颗心也放了下来,他便微微笑道:“大将军昨晚一夜未眠,也休息一会儿吧!”
李庆安伸了一个懒腰,便笑道:“是有些累了,我先睡一会儿,有事情下午再商量吧!”
……
随着凉州程千里率军进京,才几天功夫,河西走廊上的商路又变得活跃起来,商人们无缝不钻,李庆安入主河西才两天,官道上便出现了商人们的骆驼队,这些商人原本是走居延海去灵州,郭子仪对商人们并不苛刻,一般都会放他们入关内,但毕竟绕了很长的路,既然李庆安恢复了对河西走廊的统治,那么商队便可以堂而皇之地走河西走廊,几百头上千头骆驼的长途大商队和十几匹骡马的短途小商贩们,开始在官道上络绎不绝地出现了。
这天晚上,一支由五六个人以及三十几匹马组成的小商队抵达了张掖城,他们是从东面而来,马背上驮着粮食,从表面上看,他们应该是来卖粮的小商贩,但他们行止却有些诡异,明明有羌民想问他们买粮食,他们却毫不理睬。
这支小商贩既不进城,也不进牧民区,而是直接来到了安西军大营前,他们越过了非常醒目的白色的警戒线,进入了两百步范围,不等他们靠近,一支响箭呼啸而来,钉在他们面前的地上,立刻有一队巡逻骑兵冲出营门,大喊:“站住!”
他们越过了白色的警戒线,自然要接受盘查,如果稍有怀疑,便会立刻被当做探子抓起来,一队三百人的骑兵风驰电掣而来,将他们团团围住,弩箭对准了他们,为首校尉喝道:“你们是什么人?”
这时,小商队里出来一个年轻人,拱手道:“我是你们大将军的老朋友,特地来拜访他。”
校尉上下打量这个年轻男子一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