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后之死-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卫青先生的地位,经过这次生死边缘的一场逮捕,从此步步高升,直升到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大将军),威震海内外。他率领军队,曾向匈奴汗国发动七次致命的攻击,使匈奴汗国一蹶不振,最后终于应验了星象家的预言,被封侯爵。而尤其有趣的是,公元前131年,平阳公主的丈夫曹时先生死掉,她打算再婚,跟她的亲信商量,政府文武百官中,哪一位权力最大而人品又好。亲信告诉她,只有卫青先生。平阳公主急曰:“那小子是我的家奴,常骑马当我的随从,怎么能行。”亲信曰:“那都是想当年的事啦,现在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比他更尊更贵,不嫁他这个顶尖的,难道嫁给一个二流的哉”于是她竟嫁了他。
——卫青先生的遭遇,比传奇小说还要传奇。假使阿娇女士不那么恨他入骨,要置之死地,刘彻先生不可能兴起强烈反感,对他们姐弟,更爱更护。呜呼,命运之神的环节是连锁的,无论是恶性连锁或幸运连锁,环环都密密相扣。当初砍下第一刀的人,都不知道这连锁发展的方向。
身为皇后的阿娇女士,最初在卫子夫女士身上栽了斤斗,现在又在卫青先生身上跌了个狗吃屎。我们不认为阿娇女士不聪明,相反的,我们相信她有绝顶的聪明。问题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一旦在某一件事上糊涂起来,也是绝顶的糊涂。阿娇女士已犯了不少可能使皇帝丈夫翻脸无情的错误,在打击卫青先生失败后,她又犯了最后一个错误,这错误使她狼狈地被赶下皇后宝座。
那就是,她在百药罔效后,再乞灵巫术,希望妖魔鬼怪帮助她生儿子和扭转丈夫的爱情。千挑百拣,她物色到当时最著名的巫婆楚服女士。楚服女士的巫蛊功力如何,在此二十世纪,我们不必再浪费时间去评估,不过她一定有她的两套——嘴巴上一套,魔法上一套,把阿娇女士搞得心服口服。楚服女士跟她的徒子徒孙,遂在皇宫之中,设坛请神,作法念咒,每天都要乱搞一次两次,好不热闹。嗟夫,阿娇女士虽然有无比的尊贵和无比的娇艳,但她到底一直生长在顺境之中,不知道人生的艰难。她忘了多少美女和美女的家属,都在监视她的行动,盼望她犯错——犯的错越严重越好。这种锣鼓喧天的干法,消息岂有不外泄之理。
刘彻先生终于接到报告,这一次他不再容忍。盖刘彻先生天不怕、地不怕,就是怕巫蛊。大概他自信对人的控制,绝无问题,而对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妖魔鬼怪,可是心胆都裂。所以为了巫蛊,他杀人无数,包括宰相、将军。——而在最后,还杀了亲生之子。


长门赋


刘彻先生对巫蛊既如此敏感,阿娇女士却恰恰触到他最敏感的禁忌。他的反应强烈而凶暴,那一年是公元前二世纪七十年代的第一年——公元前130年,刘彻先生下令查办,一场可怕的宫廷大狱,于焉兴起。可悲的是,如果这件事落到一个仁厚的法官之手,结局可能要缓和得多。偏偏刘彻先生把它交给张汤先生。张汤先生是西汉王朝著名的酷吏之一,遂一发不可收拾。
——我们常听到办案的朋友理直气壮曰:“我跟你远无仇、近无怨,我害你干啥?”乍听起来,无懈可击,可是事实上,却正在这节骨眼上,用“无仇无怨”,来烘托他是多么公平。任何酷吏都六亲不认,尤其不认法律,而只认权势。他们要在倒楣分子身上,表现他的破案才干,以博取当权老爷的欢心。张汤先生的残酷手段:苦刑拷打和自动招认,对付巫婆和无依无靠的宫女宦官,游刃有余。
结果是,包括楚服女士在内,三百余人,全部砍头。至于皇后阿娇女士,“依照法律”,她横肆咒诅,大逆不道,也应该砍头。刘彻先生大概觉得老婆被执行死刑,太不像话,只下令废掉阿娇女士的皇后职位,囚禁在长门宫。
这是一个晴天霹雳,阿娇母亲兼刘彻姑妈刘嫖女士,既羞惭又害怕,慌慌张张进宫,向刘彻先生叩头请罪。呜呼,时换星移,形势大变,现在已是刘彻时代,不是刘彘时代矣,姑妈竟向侄儿下跪。想当年把侄儿抱到膝上“金屋藏娇”的往事,已成云烟。不过刘彻先生仍记得他之所以能坐上金銮宝殿,全是这位姑妈之功,也多少有点尴尬。他承诺他会厚待阿娇女士,而且一定常去探望。
阿娇女士从最高峰忽然跌到深谷,她希望老娘能救她,但老娘已非当初老娘,当初的老娘有皇太后和哥哥皇帝作为靠山,而今侄儿到底隔了一层,连自身的富贵都不见得能保。阿娇女士还渴望刘彻先生“常来探望”,可是,事情已到这种地步,刘彻先生当时的承诺不过一句屁话。所以,不久,阿娇女士就发现,她已再无机会。
但她仍在挣扎,她听说文学家司马相如先生的赋深得刘彻先生的欣赏,于是,她乞灵于巫术失败后,再乞灵于文学。她希望司马相如先生以她为主题,写一篇赋,教由宫女们传诵,希望万一刘彻先生听到,激起他的旧情。这篇赋的稿费是黄金三十五公斤。恐怕是世界上最高的稿费矣。司马相如先生接受这个任务,写出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门赋》。
赋曰:
什么地方的美丽女娃啊,玉步轻轻来临。芳魂飘散而不再聚啊,憔悴独自一身。曾许我常来看望啊,却为了新欢而忘了故人。从此绝迹不再见啊,跟别的美女相爱相亲。我所做的是如何的愚蠢啊,只为了博取郎君的欢心。愿赐给我机会容我哭诉啊,愿郎君颁下回音。明知是虚言而仍认为是诚恳的啊,期待着相会长门。每天都把床铺整理好啊,郎君却不肯幸临。走廊寂寞而冷静啊,风声凛凛而晨寒相侵。登上兰台遥望郎君啊,精神恍惚如梦如魂。浮云从四方涌至啊,长空骤变,天气骤阴。一连串沉重的雷声啊,像郎君的车群。风飒飒而起啊,吹动床帐帷巾。树林摇摇交接啊,传来芳香阵阵。孔雀纷纷来朝啊,猿猴长啸而哀吟。翡翠翅膀相连而降啊,凤凰由北,南飞入林。千万感伤不能安静啊,沉重积压在心。下兰台更茫然啊,深宫徘徊,直到黄昏。雄伟的宫殿像上帝的神工啊,高耸着与天堂为邻。倚东厢倍加惆怅啊,伤心这繁华红尘。
玉雕的门户和黄金装饰的寝宫啊,回声好像清脆钟响。木兰木雕刻的椽啊,文杏木装潢的梁。豪华的浮雕啊,密丛丛而堂皇。拱木的华丽啊,参差不齐地奋向上苍。模糊中它们生动地聚在一起啊,仿佛都在吐露芬芳。彩色缤纷耀眼欲眩啊,灿烂烂发出奇光。宝石刻成的砖瓦啊,柔润得像玳瑁背上的纹章。床上的帷幔常打开啊,玉带始终钩向两旁。深情地抚摸着玉柱啊,曲台紧傍着未央(曲台,台名。未央,未央宫)。白鹤哀哀长鸣啊,孤单的鹤鸟困居在枯杨。又是绝望的长夜啊,千种忧郁,都付与空堂。只有天上明月照着我啊,清清的夜,紧逼洞房。抱瑶琴想弹出别的曲调啊,这哀思难遣地久天长。琴声由F而转C、D啊,从凄恻渐渐而飞扬。中含着爱和贞啊,意慷慨而高昂。宫女们闻声垂泪啊,泣声织成一片凄凉。含悲痛而唏嘘啊,已起身却再彷徨。举衣袖遮住满脸珠泪啊,万分懊悔昔日的作殃。没有面目再见人了啊,颓然上床。用香草作成枕头啊,隐约约又躺在郎君身旁。蓦地惊醒全都乌有啊,魂惶惶若所亡。鸡已啼而仍午夜啊,挣扎起独对月光。看那星辰密密排列啊,毕昴星已移在东方。庭院中一抹如水啊,像深秋降下严霜。夜深深如年啊,心怀郁郁,多少感伤。再不能成寝等待天晓啊,乍明复暗,是如此之长。我唯有自悲身世啊,年年岁岁,对郎君永不相忘。


赏饭学的恶果


男女感情,一旦在基础上破裂,一方如果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复合就不可能。读者老爷似乎可参考《霍光传》。霍光先生大权在握,威震天下,公元前一世纪二十年代,他阁下从小民群中,选拔了落魄皇孙刘询(汉宣帝)先生,当西汉王朝第十任皇帝。有一天,刘询先生跟霍光先生同乘一辆车,刘询先生如芒刺在背,浑身不自在。无他,霍光先生的虎威,使这个暴发户皇帝仍自顾形惭,于是霍光先生虽有天大的功勋,仍埋伏下被排斥的杀机。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阿娇女士的心理状态恐怕不太正常,这不是说她疯啦,而是可能常常想起她对刘彻先生恩重如山。咦,你小子这个皇帝,可是俺娘给你弄到手的,还不是为了俺嫁给你乎哉。千言万语一句话,没有俺,焉有你?这种“赏饭学”嘴脸一出笼,当男人的就罪恶沉重,杀身难报。既难报矣,就会产生反抗。普通小民,有骨气的,离婚的离婚,出走的出走。没骨气的,因妻大人和她的娘家人财大气粗,跳不出她的手心,只好以裙带关系为满足。可是身为专制帝王,一旦他不吃这一套,就惊天地而泣鬼神矣。
刘彻先生的挣扎,第一次就碰了钉子,在老娘王女士的警告下,不得不屈服,可是心固不甘也。以后经过逮捕卫青先生事件,他已经大大地不耐烦,摩拳擦掌,待机而发,但他仍然能够克制。而最后出了巫蛊,才决定翻脸。翻脸之后,我们可猜想得出,刘彻先生可能有一种浑身轻松的感觉,他的目的不在杀她,而只求她阁下和她阁下那个炙手可热的老娘,离他越远越好。离他越远,他越觉得他才真正是一家之主,才能恢复自信和自尊。
在这种情绪之下,靠一篇《长门赋》,不可能改变态度。阿娇女士惨败到乞灵于文学功能,已说明她黔驴技穷。呜呼,刘彻先生是皇帝,不是小民。皇帝的特征之一是,周围的美女数都数不清。而被阿娇女士逼得跟她誓不两立的卫子夫女士,更正在得宠,她能允许她的死敌复活乎哉酷吏张汤先生杀人如麻,他不过看眼色行事,事实上,都经过皇帝批准,那些哀哀冤魂,显然的全是阿娇女士的爪牙,或被认为是阿娇女士的爪牙。这其中不可能没有卫子夫女士的主意,她要把阿娇女士的势力,彻底清扫。
阿娇女士最后的努力落空,《长门赋》只在文学史上留下佳话,在现实上没有发生丝毫影响。更不幸的是,阿娇女士被囚禁后的次年,公元前129年,老爹陈午先生死掉,老娘刘嫖女士明目张胆地姘上家奴董偃先生,在侄儿刘彻面前,就更不敢说啥。这样拖了十余年,公元前116年,刘嫖女士也死掉。儿子们为了财产,发生骨肉相残。刘彻先生下令撤消陈家世袭的侯爵。阿娇女士到此,更毫无希望。
大概是公元前110年,阿娇女士只不过三十八九岁,正是丰满成熟的年龄,她终于死在长门宫。这个无期徒刑的美丽囚犯,临死时的心情,永留我们遐思。


卫子夫


时代/公元前二世纪七十年代至公元前一世纪初
其夫/西汉王朝第七任皇帝汉武帝刘彻
遭遇/悬梁自尽


幸运之神


一个人在年轻时,胆大包天,毫无所惧,连老虎的尾巴都敢拉,一谈到命运,立刻笑得牙齿全落。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觉得人生艰难,几乎时时都有命运之神的巨手,从中拨弄。看也看不见,摸也摸不着,逃也逃不掉,躲也躲不过。各式各样的格言隽语,在实践中总觉得有点“似乎好像不见得”,这巨手给人生带来最大的困惑。
卫子夫女士在汉王朝皇宫中崛起,是传奇性的。而凡是传奇性的,也就是命运性的。从一个女奴爬到皇后的宝座,没有自己的努力当然不行,但纯靠自己的努力,同样也不行,必然有许多不能预料又无法控制的因素介入。卫子夫女士温柔敦厚,小心翼翼,无论性格和品德,都无懈可击,可是正在她一帆风顺,即将高升皇太后之际,却又以意外的悲剧作为结局,使人不得不想起命运的力量。呜呼,大千世界,就像一座水泥搅拌器,而一个人(包括最尊贵的帝王皇后),不过水泥搅拌器中的一颗沙粒,身不由主地随着环境转动,不知道碰到些啥,也不知道终点是啥。
卫子夫女士的出场,在阿娇女士的篇幅里,已经叙述过,盖阿娇女士受到她严重的影响。不过,卫子夫女士和刘彻先生初见定情的那一段,却是一幅中国宫廷荒唐势利的片段画面。
在专制政体中,皇帝拥有无限权力,除了生他的老爹老娘之外,任何人都必须拍他的马屁,叔伯姑舅、兄弟姐妹,全都有志一同。拍得他舒服,就可钱权并至。拍得他不舒服,轻者没钱没权,重者脑袋搬家。
刘彻先生的老娘王女士,真是一个多产的老奶,她在前夫金王孙先生家,已生了一女。后来姘上了西汉王朝第六任皇帝刘启先生,又生了三女一男。三女是: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一男就是刘彘兼刘彻先生。
——从前,皇后也好、公主也好,都有名有姓。自从公元前二世纪六十年代之后,儒家学派借政治力量,逐渐控制中国人的思想,女人地位遂一天比一天低落,低落到没有独立人格,成为男人身上的一种零件。于是,就只有姓,而没有名矣。偶尔有姓有名,倒成了奇迹。柏杨先生只好跟进,曰“某公主”,曰“某皇后”。
三位公主都是姐姐,刘彻先生则是幺弟。幺弟当了皇帝,三个姐姐的气势当然非凡,但三位姐姐对这位幺弟,可不敢端姐姐的架子,只敢端拍马屁的架子。跟我们故事有关的大姐平阳公主,她生命的一部分就是对她的这位唯一的宝贝幺弟,全神贯注,不久她就发现刘彻先生一直没有儿子。在古老的社会中,认为不生儿子,责任全在老奶,而不在臭男人。这种跟科学恰恰相反的理论,似乎到现代二十世纪,有些别具心肠的朋友,仍坚持如此如此,造成千千万万家庭悲剧。
既然臭男人没有责任,平阳公主理所当然地认为,宫廷里虽然美女如海,仍不可靠。她就在她的公主府里,特别选拔了十余位娇艳如花的良家处女,组成一个小队——我们可称之为“捕帝队”,教她们琴棋书画歌舞,以及洒扫应对进退。在严格的训练下,无一不精。盖幺弟经常去大姐家闲逛,在闲逛时,平阳公主就把她们展览出来,左蹦右跳,专等上钩。这十余位美女的前途不可限量,万一被刘彻先生看上,就有“大热特热”的可能性,如果再蒙观世音菩萨保佑,生了一个儿子,那更了不得兼不得了。一旦为皇帝生下了继承人,连平阳公主都得倒转过来看她的颜色。卫子夫女士的出身是女奴的女儿,还没有资格进这个圈圈。她只是次一等的,平阳公主的歌女之一。


炙手可热(1)


公元前139年农历三月的头一个巳日,刘彻先生去首都长安(陕西西安)北郊渭水河畔的坝上,祭奠鬼神。祭奠鬼神已毕,返回皇宫途中,顺便到姐姐平阳公主家。皇帝御驾亲临,乃响雷般的大事,当然大开筵席。“捕帝队”的美女如云,也全部出动,围绕着他又歌又舞、又挨又挤、又夹菜又劝酒,还可能有人坐到他大腿上。如果是柏杨先生,早就魂销骨蚀,当场出丑。可是刘彻先生那一年虽然只不过才十九岁,正是兵强马壮的年龄,竟然毫不动心,盖他对脂粉阵可见得多啦。
平阳公主看到眼里,急在心头,只好退而求其次,再召次一级的娘子军出场。于是卫子夫女士的机会来临,歌舞到一半,刘彻先生的贼眼就在她身上骨碌碌地打转。呜呼,漂亮的老奶到处都有,而必须“光艳夺人”,才算第一等天姿国色。尤其当美女满坑满谷之际,大家都差不多,没有突出的艳光,不能吸引见过场面的臭男人的注意。卫子夫女士显然具备这条件,而她也察觉到爱情开始在她耳膜上轻敲,也就用她的媚眼回报。平阳公主具有女人的细心和敏感,问老弟曰:“那个小妞,模样如何”刘彻先生恍恍惚惚曰:“她叫啥?啥地方人?”平阳公主告诉了他,他失声曰:“好个漂亮的娇娃。”说着,他站起来,说他有点热,要换衣服,向换衣服的房间(尚衣轩)走去。平阳公主使了一个眼色,卫子夫女士就追踪而至。
尚衣轩里发生了啥事,用不着细表。反正是事过景迁之后,他们终于出来,刘彻先生面有倦容,卫子夫女士鬓松发乱。平阳公主心里雪亮,表示愿把卫子夫女士送进皇宫,刘彻先生大为高兴。
卫子夫女士临入宫时,平阳公主摸着她的背曰:“此去定然受到宠爱,保重身体,将来尊贵,莫忘了我们。”看情形一帆风顺,十拿九稳。可是人生道路总是曲折的,卫子夫女士入宫之后,首先遇到皇后阿娇女士的打击,而皇宫里的老奶,一个个杏脸桃腮,当皇帝的臭男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刘彻先生跟卫子夫女士一度春风,不过有钱有权的大爷一时兴起,久不见面,早就忘了净光。卫子夫女士的满怀热情,化作一腔凄凉,她才知道事情并不像她想象的简单,谁都帮不上忙。
然而,幸运之神再度照顾她。一年后,皇宫里因宫女过多——约略估计,那时的宫女约有一万余人——刘彻先生要释放一批出宫。一些陷于绝望的老奶,都盼望自己也在释放之列。卫子夫女士想到未来,与其困在里面,年华逐渐老去,不如仍回到平阳公主家,仍当一个歌女,还可能觅取夫婿,终身有靠。所以,当她随着申请出宫的宫女群晋见皇帝,听候裁决的时候,她拜倒座前,忍不住流下眼泪。刘彻先生霎时间想起前景,就留住她,而且宠爱有加。
皇后阿娇女士的反应十分强烈,把气出到卫子夫女士弟弟卫青先生身上,经过情形,前已言之。想不到这场逮捕,反而引起刘彻先生对阿娇女士的厌恶和对卫子夫女士更深的爱怜。她阁下因祸得福,从此时来运转,应验了古人对专制政体的形容:“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于是——
卫子夫女士的大哥卫长君先生,稍后担任宫廷警卫官(侍中)。
卫子夫女士的弟弟卫青先生,稍后不但担任武装部队总司令(大将军),而且娶了他的主子平阳公主。
卫子夫女士的姐姐卫君孺女士,嫁给公孙贺先生。公孙贺先生稍后被封为侯爵,担任交通部部长(太仆),不久擢升为宰相。
卫子夫女士的妹妹卫少儿女士,最初跟平阳公主的家人霍仲孺先生私通,生了一个儿子霍去病,霍去病先生稍后跟舅父卫青先生并居高位,担任武装部队总指挥(骠骑将军),把匈奴汗国打得七零八落。再稍后,卫少儿女士把霍仲孺先生一脚踢,看上了破落户陈掌先生,硬嫁给他。刘彻先生就命陈掌先生担任太子宫总官(詹事)。
而卫子夫女士自己,则生了三女一男。三女是:卫长公主,阳石公主,诸邑公主。一男是:刘据。公元前128年,刘彻先生正式封卫子夫女士为皇后,立七岁的刘据先生为皇太子。卫氏家族,势倾全国。任何人都不会想到一个女奴的女儿——也是一个女奴——竟手转乾坤,在西汉王朝中,建立如此庞大广泛,而炙手可热的势力。世界上如果有传奇性事迹的话,这正是典型的传奇性事迹。当时民间就有歌谣曰:生男不必太欢喜
生女不必心悲煞
试看卫子夫
一家霸天下
万箭俱发
当卫家势力鼎盛,万人称羡之际,已埋伏下覆灭的种子。首先是卫子夫女士年龄渐老。“老”对于漂亮女人是一种残忍的酷刑,任何美女都无法不老,而老了之后,容颜凋谢。卫子夫女士当然美貌绝伦,不绝伦便抓不住老帝崽,但人无十年好,花无百日红,年老则色衰,一天一天的不复当年。色衰则爱弛,刘彻先生自然不再顾念黄脸婆。所以到了后来,卫子夫女士虽贵为皇后,也很难见到皇帝一面。刘彻先生这时正沉醉在更年轻更漂亮的王夫人、李夫人、尹婕妤、赵钩弋女士等等的温香暖玉酥胸中。其次是,皇太子刘据先生,他遗传了母亲敦厚的性格,史书上说他“仁恕温谨”,而老爹刘彻先生,却聪明能干,反应灵敏,多才多姿。他嫌他儿子不够精悍,一点也不像自己。
这两种危机使卫子夫女士母子产生恐惧,盖千万双暗箭,正射向她,灾祸可能一旦爆发。刘彻先生也察觉到他们的不安,特别告诉身为武装部队总司令的卫青先生曰:“皇太子敦厚好静,一定可以安定天下,这还有啥可忧虑的。如果挑选守成的君主,没有比皇太子更适合的人选。听说皇后和皇太子惶惶终日,如果真有这回事,请他们了解我的本心。”卫青先生除了感谢皇恩浩荡外,也深自庆幸。
很多迹象说明刘彻先生也确实有这种心愿。他阁下除了喜欢声色犬马外,跟秦王朝嬴政大帝一样,也喜欢云游四方,到处乱逛。不过小民乱逛就叫乱逛,帝王乱逛,在官文书上则叫“出狩”“巡幸”——“出狩”还像人话,“巡幸”就是狗话。不管人话也好,狗话也好,刘彻先生每次离开首都时,就把政府交给儿子刘据主持,把皇宫交给卫子夫主持。母子们战战兢兢,诚惶诚恐,所作的决定,刘彻先生无不十分满意。刘据先生性情宽厚,对于死刑案件最后裁决时,如果发现是场冤狱,就立即加以平反,引起人民的赞颂膜拜。然而,任何专制政府,无一不是只重视官权,不重视人权的。刘彻先生所用的酷吏群,那些位高权重的官崽,以逮捕和杀戮为他们唯一的邀功和升迁途径,而皇太子似乎偏偏跟他们作对,断了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