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后之死-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骜先生的身体逐渐地不能支持。有一天,去长信宫朝见他娘皇太后王政君女士时,老娘看他弯腰驼背,骨瘦如柴,一副“痨病鬼”模样,痛彻心腑,垂泪曰:“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听说侍卫官班伯先生总是规劝你,你要好好地待他。”
然而,事关人类最原始的兽性冲动,不要说班伯先生劝没有用,就是老娘劝同样也没有用。呜呼,大多数男人都是性的奴隶,为了性的发泄和满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笑林广记》上有一则故事:一个老头娶了一个少妇,旦旦而伐之,终于一病不起。医生诊脉已毕,叹曰:“你阁下骨髓已尽,只剩下脑髓啦。”老头大喜曰:“脑髓还可供战几回的?”咦。
西门庆式之死
男人之所以称为男人,某种意义上,主要表现在性行为的能力强度。一个男人最大的羞辱莫过于被女人指摘为性无能,这比当众照他雪白的屁股上打五十大板,还要面目扫地。而纵欲过度,却一定带来性能力衰弱,为了维持男人的尊严和继续性的享受,只好乞灵于药物。这种药物,俗谓之“春药”,学院派谓之“催情剂”。读者老爷闲下无事,请翻阅一下报纸上的分类广告,这类广告多啦,“阳痿不举”、“举而不坚”、“坚而不久”,都有神医奇药,供君选择。今固如此,古更激烈,尤其是皇帝老爷,美女如过江之鲫,前已言之,每人看一眼都能累出白内障,更别说每人上一次床矣。因之皇宫之中,“春药”更为发达。盖臭男人为了讨女人的欢心和维持男性的威风——试想一想,如花似玉已经一丝不挂地躺到床上,静候并且渴望着大战爆发,臭男人却在旁边心有余而力不足地干着急,纵是盖世英雄,都会无地自容。而药物既是唯一的希望,当然拼命猛吃。
问题是,任何春药都严重地伤害身体。举世闻名的西门庆先生,就是丧生在春药之下的。《金瓶梅》上关于这一段,有详细的描写,摘录几行,请读者老爷跟刘骜先生之死,互相对照。书上曰:(潘金莲)(拿了三粒药丸)拿烧酒都送到西门庆口内。醉了的人,晓的什么,合着眼只顾吃下去。那消一盏热茶时,药性发作起来……勒勾约一顿饭时,(西门庆)那管中之精,猛然一股冒将出来,犹水银之泻筒中相似。忙用口接咽不及,只顾流将起来。初时还是精液,往后尽是血水出来,再无个收救。西门庆已昏迷过去,四肢不收。妇人也慌了,急取红枣与他吃下去(可能红枣能消解他阁下所服的那种春药),精尽,继之以血,血尽,出其冷气而已,良久方止。妇人慌做一团……西门庆苏醒了一回,方言:“我头目森森然,莫知所以。”这是一个开端,接着——比及到晚夕,西门庆又吃了刘橘斋第二帖药,遍身疼痛,叫唤了一夜。到五更时分,那肾囊(睾丸)肿胀破了,流了一摊血。龟头上又生出疳疮来,流黄水不止,不觉昏迷过去。最后——过了两日,吴月娘痴心只指望西门庆还好,谁知道天数造定,到了正月二十一日,如火烧身,变出风来,声若牛吼一般,喘息了半夜。挨到早晨,巳牌时分断气身亡。刘骜先生正是西门庆先生的翻版,他阁下到了后来,连走路都有点迟钝,面对着娇艳欲滴的赵合德女士,束手无策,只有握着赵合德女士的玉足,才能勃起。于是,史书曰:“有方士献大丹,其丹养于火,百日乃成。先以大瓮贮水满,即置丹于水中,水即沸腾(柏老曰:好家伙),乃易去,复以新水,如是十日不沸,方行服用。”一种投到水里水都沸腾的药物,以皇帝之尊的千金之体,竟敢吞下肚子,以博一欢,可谓“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矣。刘骜先生每次和赵合德女士上床,就吃一粒,果然其效如神,刘骜先生的龙心,跟赵合德女士的芳心,同时大悦。而不久就异想天开,认为吃一粒如果是一个大悦,如果吃十粒,岂不是十倍大悦乎哉,恐怕要舒服到九霄云外矣。
服十粒大丹的日期是公元前7年三月丙戌日(丙戌日是几日,一时查不出,古人最大的毛病之一,是好弄玄虚,索性写出某日,岂不简单明了)。那天晚上,赵合德女士已有点微醉——微醉的美女更勾人魂魄,她要享受臭男人在性上给她的十倍快乐,就一次把十粒大丹塞到刘骜先生的嘴里(这是根据《赵飞燕别传》,而《赵飞燕外传》说是只教他吃了七粒,不管多少吧,反正都要了他的老命)。刘骜先生吃了之后,跟西门庆先生一样威不可当,初夜时分,他跟赵合德女士在锦绣帐里,颠鸾倒凤,花样百出,不断地发出淫亵的笑声。可是到了午夜,他阁下却陷于昏迷,不能再扩大战果。一会坐起来,一会趴下去,大概已开始痛苦。好容易天色稍明(注意,已折腾了一夜),刘骜先生勉强爬下床,穿裤子的时候,忽然精液涌出,不能停止,一个斤斗栽倒。赵合德女士大吃一惊,急忙扶起,精液仍往外猛流,弄得裤子上、被子上全是,一塌糊涂。正恐慌间,他阁下已断了御气。
西门庆先生死时三十二岁,刘骜先生死时四十六岁。他还算幸运的。第一,他比西门庆先生多活了十五年;第二,他没有像西门庆先生受那么多罪。但他们同是西门庆式之死——死于春药。
打落水狗
刘骜先生暴毙后,赵合德女士还没有来得及流下眼泪,已有宫女分别向皇太后王政君女士、皇后赵飞燕女士,飞奔报告。一老一少,赶到现场,抚尸痛哭。虽然召来了一大群御医,已无力挽救矣。
刘骜先生之死,等于赵家姐妹势力的瓦解,积十余年的怨毒,开始爆发。最初大家仅只造谣说可能是赵合德女士把皇帝谋杀的,后来则言之确凿,一口咬定非是她谋杀的不可。王政君女士既悲且怒,下令宫廷总管(掖廷令)、宰相(丞相)、最高法院院长(廷尉),组织联合法庭,审问赵合德女士,调查刘骜先生致死的当时情形。赵合德女士现在第一次遇到靠美貌不能克服的困难,她已想象到她出席法庭时所遭遇的可怕场面,泣曰:“我一向把刘骜看成孩子一样,玩弄在股掌之上,宠爱和荣耀,冠于天下。怎能够在公堂之上,跟皇宫总管之类的芝麻小官,争辩床上男女间的事乎哉?”玉手捶自己的酥胸曰:“刘骜哥啊,你去哪里啦”哭了一阵,自杀而死。
——赵合德女士到底是用啥方法自杀的,书上没有明白交代,或曰“呕血而死”,或曰“自绝”,都太抽象,看情形可能是服毒。然而,不管是服毒也好,上吊也好,反正是她的结局使我们既称心快意,又感慨系之。称心快意的是,她的残忍和对宫中母子们一连串的谋杀,终于得到报应。感慨系的是,一代美女,成了臭男人纵欲的牺牲品,她是该死的,但她该为谋杀宫女和孩子而死,不应该为谋杀皇帝而死。但她终于死啦,史书上没有记载她的年龄,我们只好推测,公元前18年她们姐妹在阳阿公主家当歌女的时候,假定是二十岁,现在公元前7年,恰恰三十一岁,正是一位刚刚成熟丰备的美丽少妇。
富贵荣华来得突然,去得也突然。霎时间,天崩地裂,十一年权倾天下,化成一具中毒后丑陋的僵尸。
——埃及艳后克利奥佩特拉女士于公元前31年自杀,二十四年后的公元前7年,赵合德女士自杀。嗟夫。
赵合德女士死后,只剩下赵飞燕女士矣。她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到刘骜先生之死的官司,但宫廷中的权力,已开始变化。刘骜先生的侄儿刘欣先生,继承伯父遗留下来的宝座,成为西汉王朝第十三任皇帝。刘欣先生的娘丁姬女士,成了皇太后,祖母傅老太婆(谋杀冯媛女士的主凶),成了太皇太后。王政君女士虽然也被尊称为太皇太后,赵飞燕女士也被尊称为皇太后,可是她们没有儿子,已失去了权力魔杖。王政君女士还可倚靠政府中那些拥有实力的她的娘家子弟,而赵飞燕女士只好倚靠刘欣先生祖孙们对她的感恩矣——刘欣先生得以排除叔父刘兴先生,当上皇帝,赵家姐妹尽了全力。事实上,刘欣先生对这份恩情,马上就加以回报。
赵合德女士虽死,但太皇太后王政君女士彻查刘骜之死和赵合德女士责任的命令,仍然有效。刘骜和赵合德是公元前7年三月死的,到了这年冬天,调查告一段落,首都卫戍总司令(司隶校尉)解光先生,提出正式报告。我们在本文中所引述的关于曹宫女士母子和许美人儿子之死,都取材于这份官文书,不再抄录矣。在报告结尾,解光先生要求:
“这些事虽然都发生在今年四月大赦令之前(刘欣先生四月登极,依例大赦天下),但我们查考,公元前132年,有个男人曾挖掘本朝开国皇帝刘邦墓旁傅夫人的冢,也是在大赦之后,当时皇帝刘先生曾下令曰:‘这件事情,不应该赦免。’天下人都以为立场严正。而今,赵合德女士倾乱宫廷,灭绝皇嗣,赵氏家属,应依法全族斩首。敬请再予深入彻查,命宰相(丞相)以下,有关单位,共同会商罪刑。”
呜呼,依当时的法律,“灭绝皇嗣”,是一项滔天大罪,任凭谁都要付出血流成河的代价。可是,也幸亏“皇嗣灭绝”,刘欣小子才爬上龙墩,他不能不在内心私处,深幸他的伯父刘骜先生愚不可及。而且,仍是老话,他之所以能爬上龙墩,也仰仗赵家姐妹大力支持,可以说恩重如山。现在仅只半年,实在不好马上翻脸,把赵飞燕女士从皇太后宝座拉下马来,交给法庭审判。他的祖母傅老太婆和老娘丁姬女士,对赵家姐妹感激之情尤在,虽然救不了妹妹赵合德,但一定要救姐姐赵飞燕。但这个罪名实在太严重,又无法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于是,刘欣先生宣称,赵飞燕女士服侍刘骜先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且事情都是赵合德女士一个人干的,她已经自杀,等于伏诛,赵飞燕女士并不知情,不必再牵连她。而只下令把赵氏家属,那些靠裙带关系而富贵的一群男男女女、哥儿公子,一股脑发配充军到首都东北一千公里外的濒海荒凉地带辽西郡(河北卢龙)。
结局——自杀北宫
赵合德女士已死,赵家举族被放逐到边陲滨海地区,宫廷之中,只剩下皇太后赵飞燕女士孤单单一个人矣。对赵家的处罚,以当时的法律标准——应属灭族之罪,可以说轻而又轻,史书上虽没有记载,但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赵飞燕女士哭诉求情,已流尽了眼泪。
然而,太轻的处罚,引起强烈的反感,几乎是全国哗然,事情可能再行扩大,于是,政府高级顾问(议郎)耿育先生,上了一个报告给皇帝刘欣先生。曰:
“世界上有非常的变化,然后有非常的谋略去因应。刘骜陛下自知早年没有生下继承人,因而想到,如果晚年再有儿子,万一自己死掉,儿子还小,不能当家做主,政府权柄,可能会滑到老娘之手。一旦老娘骄纵乱搞,无所不为,小皇帝又幼又弱,政府官员们恐怕毫无办法,那将是一个危险的局面,将伤害到王朝的安全。所以,他高瞻远瞩,不准妃妾宫女们,再生儿子,目的就在于断绝祸乱的根苗,而把皇位传授给你,以求巩固领导中心。解光先生既没有安邦定国的能力,又不知道发扬刘骜先生大公无私的品格和德行,反而钻到皇宫禁地,挑剔搜索,连床笫之间男女私情,都揭发出来,简直对刘骜陛下是一项莫大侮辱,诬陷他杀亲生儿子,给人们一种不正确的印象,认为刘骜陛下因宠爱某人而大肆诛戮,失去了公平的判断,更辜负了刘骜先生为国家所做的牺牲。要知道,伟大的道德范畴,往往不受世俗的拘束,建立盖世的功业,往往跟多数人的意见不同。这乃是刘骜陛下的深谋远虑,比大家高明万倍以上。你陛下道德巍伟,正符合上苍的要求,岂是现在那些庸庸碌碌、目光如豆的官员,所能有的?而且,当事情发生时,不敢据理力争,防患于未然,等到刘骜陛下死了之后,一切都告结束,却去翻老账,追究已不能挽救的往事,认定死人错误百出,我就怎么想都想不通。因此建议你把这件事交给有关单位,把我这段话,向天下宣布,使小民都知道刘骜陛下的伟大见识。如果不这样,势将使这种诽谤,伤害到刘骜陛下,还要流传后世,造成永远的伤害,恐怕决不是刘骜陛下的本意。”
呜呼,看了这个报告而不翻白眼的,准是一个天生的保镖护院型的黄马褂。耿育先生可谓千古人妖,身怀绝技,是非黑白,在他手里,彻底颠而倒之。西门庆型的淫棍成了“大德”、“圣贤”,谋杀亲子的畜生成了“远见”、“至思”。如果耿育先生是受了赵飞燕女士的贿赂而出此,固然罪不可逭,但不过利令智昏罢啦,没钱可拿时,良心固仍在也。如果他是主动干这么一票,就问题大矣,盖从根到梢都坏啦。耿育先生是中国文化人中无耻败类的标杆——为有权有钱的恶棍,杜撰谁都不相信的大谎,企图一手遮天,掩尽人的耳目。
然而,也正因为这一个报告,刘欣先生有了借口,事情遂告一结束,不再扩大。不过,法律上、政治上的表面平静,不等于人心的实质平静,太皇太后王政君女士和王家在政府中的高级官员,都在咬牙切齿。偏偏的,刘欣先生是个短命鬼,他比伯父刘骜先生还荒腔走板,除了玩女人外,还搞同性恋,身为宰相(大司马)的美男子董贤先生,就是他的枕上密友。刘欣先生是公元前7年登极的,而于公元前1年,才二十六岁时,就一命归阴。在他归阴之前,祖母傅老太婆提前死掉,赵飞燕女士第二度失去了靠山。继董贤先生担任宰相(大司马)的王莽先生,说服了姑母王政君女士,乃以太皇太后的名义,颁布诏书曰:“皇太后(赵飞燕)与昭仪(赵合德),俱侍帷幄,姐妹专宠,残灭继嗣,悖天犯祖,无为母之义。贬皇太后(赵飞燕)为孝成皇后,徙居北宫。”这是一个凄凉结局的开始,赵飞燕女士像被赶鸭子一样地赶到北宫。赶到北宫后的一个月,王政君女士第二道诏书又到,曰:
“赵飞燕自知罪恶重大,很少进宫向我请安(朝请稀疏),有失子妇之道。虽无供养之礼,却怀着狼虎般的恶毒,皇家无不怨恨,人民也都仇视。教她继续盘据皇后宝座,决非上帝的本心。现在贬谪她当一介平民,前去看守她丈夫刘骜的坟墓。”
赵飞燕女士看到诏书上的官腔,知道她已走到绝境。成了平民之后,她就跟最卑微的宫女一样,杂在奴婢群中,劳动操作,受无穷无尽的侮辱。大势已去,魔杖早失,她已成为牵进屠场的羔羊,再没有人可以投靠矣。在一场彻夜痛哭之后,自杀身亡。是服毒?抑是上吊?或是像埃及艳后一样,弄条毒蛇咬一下我们不知道。她比妹妹赵合德女士多活了六年,大概三十七岁,正是魅力如火的年龄。当她自杀前的刹那,回首往事,恐怕会怅然人生如梦,懊悔不如仍在阳阿公主家做一个歌女矣。
赵家姐妹的美色没有在政治上引起风暴,但在床笫上引起的风暴,却是空前的——赵合德女士是用床笫工夫把皇帝老爷活活搞死的第一位后妃。而赵飞燕女士不过普通的蛊惑,在这场公案中,只是配角而已。以她们姐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很多,明王朝诗人袁凯先生曾有咏“白燕”诗云:“赵家姐妹应相妒,莫向昭阳殿里飞。”一时传诵,被人称为袁白燕,作为赵家姐妹在人间的最后遗响。
甄洛
时代/三国时代三世纪二十年代
其夫/曹魏帝国第一任皇帝曹丕
遭遇/毒死披发于面以糠塞口
初嫁袁熙
甄洛女士是中国历史上最工于心计的美女之一,拥有传奇的身世和结局。她是中山无极(河北无极)人,东汉王朝宰相(太保)甄邯先生的后裔。老爹甄逸先生,担任过上蔡(河南上蔡)县长(县令),生有三男五女。三男的顺序是甄豫、甄俨、甄尧。五女的顺序是:甄姜、甄脱、甄道、甄荣、甄洛。甄洛女士是甄家最幼的女儿。
史书上对甄洛女士,搞出来不少鬼话。她阁下生于182年,生时大概太过于仓促,天上神仙没来得及表演,所以直延到生了之后,才开始忙碌。甄洛小女娃睡到摇篮里,小腿乱踢,有时候把小棉被踢掉,露出肚皮。这本是一件比拉稀屎还平常的事,但她的家人却仿佛看见,冥冥中似乎有人牵起锦衣,给她盖上,于是大为惊奇。——不但甄家的人大为惊奇,连我这个柏家的人也大为惊奇。然而使人惊奇的事还在后面。三岁的时候,老爹去世,铁嘴大学堂相面学博士刘良先生,应邀到甄家,为甄家子女看相,他阁下看了其他的人,都不开口,等看到甄洛女士,不禁脱帽:“这个女孩,贵不可言。”
甄洛女士果然贵不可言,从小就与众不同。八岁时,正是小学堂二年级蹦蹦跳跳、爬高爬低的顽皮年龄,有一天,门外锣鼓喧天玩马戏,姐姐们兴高采烈地跑到阁楼上去看,只有甄洛不跟着跑。姐姐们大惑不解,问她为啥,她曰:“这种抛头露面的事,岂是我们好人家女儿做的耶?”把姐姐们顶撞得目瞪口呆。九岁时,就喜欢读书,在三世纪,正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兴旺时代,而这个“才”,专指读书。儒家学派的“大儒”们认为,女子们最崇高的道德行为,就是不读书不识字,必须这样,对大男人沙文主义,才不产生反抗思想;即令产生反抗思想,也没有反抗能力。所以当甄洛女孩向哥哥索取笔墨纸砚,要学习写字的时候,哥哥们吃惊曰:“你这个娃儿,应该学针线才对。偏去写字读书,怎么,打算当女博士呀。”
——中国古代“博士”,跟二十世纪的“打狗脱”不同。古代“博士”,有时专指大学堂教习,有时泛指一些饱学之士,有时还指茶馆酒楼跑堂的。
二世纪最后十年的九十年代,正是东汉王朝末年,天下大乱,到处饥馑,小民们不得不卖掉家产和珍藏的金银财宝,换取果腹的粮食。甄家是富家,就借机会用低价大量收购。年才十岁的甄洛女士,发现苗头不对,警告老娘曰:“现在不是太平盛世啦,兵马四起,饥民逐渐增多,社会秩序已无法维持,而我们却大量买入稀世宝物。古人云:‘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势必引起别人的杀机。况且人人贫寒饥乏,我们一家在怒涛骇浪中,岂能独存乎耶?依女儿之见,最好是动用仓库里的存粮,救济亲戚朋友和左右邻居,广结善缘,一旦有变,可能避免灾难。”
十岁女娃有如此洞察人生的见解,令人佩服。但也正因为太洞察人生啦,柏杨先生便不相信会出自一个十岁女娃之口,因为她没有经过艰难的人生历程,所以应纳入鬼话之列,属于“异于群儿”类型。史书上说她的家人听啦,大梦初醒,采纳了她的建议。她大哥甄豫先生很早死掉,甄洛女娃十四岁时,二哥甄俨先生也死掉,姑嫂间感情最笃,她就跟二位寡嫂同住,照抚侄儿们,无微不至。这些事使这位美女的聪明贤淑品德,传播乡里。
读者老爷一定还记得袁绍先生,这位给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大将军)何进先生出馊主意,引董卓先生向首都洛阳进兵,用以胁迫皇太后何灵思女士的脓包,在董卓先生控制了中央政府之后,逃之夭夭。他袭取冀州(河北中部南部),当了冀州特级州长(牧),管辖黄河以北大平原上所有的州,拥有当时全中国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比手中掌握着皇帝(刘协)的曹操先生,还要强大。他正在招兵买马,跟曹操先生对抗。曹操先生以东汉王朝宰相立场,指谪袁绍是逞兵作乱的叛徒;袁绍先生以勤王义师的立场,指谪曹操是欺君罔上的奸贼。双方严阵对峙,战事随时可以爆发。在战争胜负未揭晓前,谁都不敢预料鹿死谁手。不过袁绍先生兵强将广的声势,使人有深刻印象,一致认为袁绍先生成功的可能性最大。
袁绍先生有三个儿子,老大袁谭,老二袁熙,老三袁尚。袁绍先生不断听人提起甄洛女士的美貌和贤淑,更听人说她自幼种种大贵异象,就娶给老二袁熙先生为妻。
邺城陷落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袁绍先生家也不例外,老三袁尚先生是袁绍继室妻子刘老娘所生,她唯一的愿望就是让袁尚当老爹的合法继承人。问题是,宗法制度下,“废嫡立庶”是一项禁忌,太多的宫廷惨剧,都由“夺嫡”而起,戚姬女士因夺嫡失败,而身遭“人猪”惨刑,任凭谁想起来都会冒汗。袁绍先生也知道事体严重,不敢贸然宣布。于是他采取渐进手段,任命老大袁谭先生去青州(治今山东临淄)当州长(刺史),智囊之一的沮授先生抗议曰:“大帅呀,请听一个故事:野地里发现一只狡兔,几万人追逐,等到有一个人捉住啦,大家就都停止行动。这是为啥?为的是所有权已定,名分已定故也。袁谭是你老人家的大儿子,而且是嫡长子,天经地义应该是你的合法继承人,如果把他放逐到两百公里外的青州,恐怕是祸不是福。”袁绍先生嘴硬曰:“你怎么往这上胡思乱想?我只是教孩子们各自治理一州,考察他们的能力罢啦。”为了表示确实是这个意思,接着派老二袁熙先生,也就是甄洛女士的丈夫,去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