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高嫁 作者:花裙子-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三摇头。人人称羡的谢贵妃真的幸福吗?他不敢妄下判断,但他知道,何欢没有那么大的“心”。就像她自己说的。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小女人。
“你说,何大小姐最想要什么?”
一听这话,长安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咬了舌头。主子大半夜不睡觉,折腾来。折腾去,居然在思考何欢最想要什么?他苦着脸说:“三爷,只要您喜欢,回京的时候带上何大小姐就是。回到京城,您把她正正经经收房,就是莫大的恩典……”
“胡说八道!”谢三瞪了长安一眼,恼羞成怒般斥责:“这些话是你应该说的吗?”
“三爷,小的只是实话实说罢了。”他上前两步,谄笑着说:“霍五爷说过……”
“你听他胡诌!”
长安慌忙垂下头。他能感觉到,主子对何欢的态度变了。许久,他小声试探:“三爷,夜深了……”
“你去睡吧。”谢三挥挥手,身子立在窗边没有动。
长安哪敢在这个当口离开,恭敬地问:“三爷,您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小的虽不能替您分忧……”
“我们还剩多少银子?”谢三突然发问。
长安想了想,回道:“扣除这些日子的花销,差不多还有两万两。”
谢三不置可否。长安跟了他十多年,虽然读不成书,又练不成武,但胜在忠心。平日里他没什么事情瞒着他,但是他不想让他知道自己与何欢之间的种种。既然这辈子他都不可能忘记她,那么就让她变成他心底的一个秘密,一个任何人都无法碰触的永恒秘密。
谢三暗暗叹一口气,掩下心中的遗憾,正色吩咐:“你替我预备一万两银票。另外,明天一早,你找几家成衣铺子、首饰铺子、脂粉铺子,让伙计带些时兴的款式过来……”他皱眉。他对女人的东西一窍不通,可是又想亲自选一些衣服、首饰、胭脂水粉送给何欢。怎么办?
谢三清了清喉咙,改口道:“让他们把店里最贵的,全都拿过来给我瞧瞧。”他不知道怎么挑选,只能相信价格贵的,总归是好的。
长安点头称是,欲言又止。
谢三看了他两眼,说道:“有什么话,直说。”
“三爷,需要小的找一进宅院吗?其实恕小的多嘴,您这次走了,以后恐怕都不会回蓟州了,没有人这样置外宅的。”
“什么外宅不外宅的,你在胡说什么?”
“难道不是吗?”长安一脸茫然,“小的看霍五爷置外宅都是先预备宅子。另外,霍五爷说过,讨女人欢心,最重要投其所好。首饰什么的,分量当然要足,但并不是越贵重越让人欢喜……”
“谁跟你说,爷要置外宅?”谢三愤怒异常。在他听来,长安的话分明就是对何欢的亵渎。她不愿与人为妾,怎么可能委屈自己做外室。她那么爱护家人,怎么会让自己的子女成为见不得人的私生子。他喜欢她的骄傲。
谢三清了清喉咙,正色道:“以后别让我从你嘴里听到‘外宅’这两个字。另外,霍五爷如何,也不是你能够多嘴的。”
长安慌忙点头称是,心中暗暗嘀咕:男人给女人送银子,送首饰,难道不是为了那档子事吗?主子平日里一是一,二是二,这会儿怎么扭扭捏捏的?其他几位爷经常笑话主子,在男女之事上不开窍,不明白女人的妙处,难道真是自家主子太纯洁了?
不对啊!长安暗暗摇头。早在五年前,夫人就派嬷嬷讲解过男女之事,就连他都一清二楚的事儿,主子怎么可能不明白?一想到嬷嬷的那些话儿,长安只觉得面红耳赤,浑身燥热,不自觉咽了一口口水,转念间又觉得自己一肚子苦水。
五年前,夫人交待他,他们出门在外,他须尽到贴身小厮的职责,不可以让不三不四的女人近主子的身。可是夫人那,他们身在军营,连个母苍蝇都没有,哪里有不三不四的女人?
两年前,夫人又对他说,虽然替主子选妻必须慎之又慎,但若是主子遇上喜欢的姑娘,只要身家清白,品行端正,收了便收了,事后送回京就是。
可惜,两年过去了,刀光剑影他遇见不少,就是没见主子拿正眼瞧哪家的姑娘。有时候他很想劝一劝主子,世上的女子,如贵妃娘娘一般才貌俱全的,少之又少,不如大家将就将就,省得夫人终日忧心他在军营混得久了,喜欢上男人。
想着同为长随,霍五爷他们的小厮,在京城喝着小酒,吃着小菜,每天有美人养眼,有丝竹声悦耳,他却日日担惊受怕,就怕主子流血受伤。
想到这,长安重重叹一口气。他怎么就这么命苦!
谢三瞥一眼长安,不悦地哼哼:“你叹什么气?跟着我,很委屈你?”
“不是,不是。”长安急忙摇头。凭心而论,主子除了经常受伤,让他担心不已,他对自己是极好的。他上前两步,讨好地说:“三爷,小的记住您的话了,您的吩咐,小的天一亮就去办!”
“不用了。”谢三颓然摇头。他想送银子给何欢,只是不想她为银子犯愁,反正区区一万两,对他而言根本算不了什么。他想给她送衣服,送首饰,只是想让她打扮得漂漂亮亮,高高兴兴过日子。他的愿望如此简单,可长安的话也提醒了他,他这么做,很可能让别人误会他们的关系,她可是一心想嫁好人家的,他怎么能败坏她的名声。再说,以她的骄傲,也不见得会收下。他根本就是剃头担子一头热。
“算了,你出去吧,我睡了。”谢三无精打采地关上窗户,挥手命长安离开。他吹熄灯火躺回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只能起身点亮灯盏,又觉得三更半夜的,他不能在房中练武,只得再次吹熄灯火。
谢三来来回回反复几次,最终只能睁着眼睛躺在床上。他不知道,他的举动已经尽数落在其他人眼中。
ps:
那啥,一般性的贵族家庭男孩子,在十四五岁会有xin启蒙的教育。(不要问我谢三是不是处男,谢谢)
正文 第126章 自首
寂寥的夜,沈经纶默然坐在凉亭内,石桌上摆着一尾七弦琴。
一旁,沈强低头而立,额头冷汗涔涔。在他过来回话前,文竹提醒他,大奶奶过世后,主子再没有把这把琴拿出来。早前,大奶奶经常在凉亭内听大爷弹琴。
得了这个提示,沈强回话的时候战战兢兢,生怕说错半句,惹得主子心情更差。这会儿他的话已经说完了,主子却似老僧入定一般,只是怔怔地看着琴弦,这是什么意思?
沈强不敢询问,使劲回忆自己说过的话。先前他只是汇报了谢三去过何家,但很快就回了客栈。刚才,他房间的灯一会儿亮,一会儿灭,有点奇怪。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沈强觉得,自己的双脚麻木得快失去知觉的时候,沈经纶轻声说:“你回去休息吧。”
沈强行礼退下,才走下石阶,就听到身后传来了琴声。他不敢停留,又走了两步,忽听闷闷的“嘭”一声,琴声戛然而止。他下意识转头,翩翩的烛火下,他恍惚看到,似有鲜血顺着断裂的琴弦滴落地面。
“大爷!”沈强赶忙回头,只见沈经纶的大拇指正在滴血。他的手指被琴弦割破了。沈强不敢碰触主子,又见他木然呆坐,压根不觉得痛,也不处理伤口,他只能大声呼唤文竹。
文竹急匆匆走过来,惊呼一声。他还来不及说话,就听沈经纶吩咐:“不要大惊小怪,你去拿伤药过来包扎一下就行了。你退下吧。不过是割破了手指而已,不值一提。”很显然,前半句沈经纶是对文竹说的,后半句自然是提醒沈强的。
沈强再次行礼。躬身退出了院子。他才走出月亮门,就见沈志华由小厮搀扶着,颤颤巍巍朝这边走来。他赶忙迎上前说:“沈管家,您有什么事儿,吩咐手下的人去做就是。大夫交待,你的伤。得好好养着……”
“是大爷在弹琴吗?”沈志华望着凉亭的方向。
沈强愣了一下,点头道:“是,不过琴弦断了,文竹正在替大爷包扎……”
“大爷的手,又割破了?”沈志华一脸担心,略带不悦地问:“你对大爷说了什么?”
沈强心中莫名,只能把先前对沈经纶说过的话重复了一遍。他的话音未落,就听沈志华重重叹一口气,他慌忙询问:“沈管家,是不是在下说错了什么?”
“没有。你没说错话。”沈志华再叹一口气,对着一旁的小厮说:“你先回屋吧,由沈管事送我回去就够了。”
一听这话,沈强慌忙上前扶住沈志华的手臂,低声问:“沈管家,您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在下一定办得妥妥当当。”
沈志华转头看了他一眼,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低声说:“我的伤,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大好。”他再次叹息,语重心长地说:“如今大爷重用你,一定知道你是能干的,我也没什么吩咐,只是想告诉你……”
两人渐行渐远,低低的话音消散在黑漆漆的夜色中。
翌日。谢三刚做完晨练,还来不及用早膳,长安对他说,何家派人送来了书信。他一把夺过长安手上的信封,忍不住揣测何欢想对他说什么。就见一行行隽秀的小楷映入他的眼帘。她的字赏心悦目,但信上的内容却令他火冒三丈。
长安见主子神色不对,小心翼翼问:“三爷,发生了什么事?”
“没事。”谢三从牙缝中挤出两个字,把信纸捏成一团,狠狠揪在掌心。
“三爷……”长安咽了一口唾沫,“是不是何大小姐……”
“都说了,没事。”谢三把长安赶出了屋子,复又展开信纸,细细捋平,把信上的每个字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再看一遍。如果目光有温度,这会儿信纸恐怕早已燃成灰烬了。
客观地说,何欢的信上并没有说什么,甚至没有抬头和落款,但谢三知道,书信是她亲笔书写。
他看得出,何欢很小心地斟酌每一个遣词用句。她的语句没有半点私人感情,只是就事论事地分析,若沈经纶与谢敏珺有过夫妻之实,就算谢大小姐自杀的时候,包括她自己在内,没人知道她已经怀孕,沈经纶也一定会娶她。这与他的人品无关,而是谢大小姐的身份决定的云云。
信很短,仅仅从沈经纶、永安侯及谢敏珺三个角度简单地分析了整件事,信末又道,她想不透其中有什么内情,只希望他和沈经纶能够面对面说清楚。
书信的最后一行,她仅用“一路顺风”作为结尾,没有半句赘言。
谢三黑着脸,目光紧盯最后的四个字。许久,他颓然地坐回椅子上。
虽然昨晚他已经想清楚了,也决定把何欢当成心中永远的秘密,可是当长安送上书信的时候,他在期待,期待她改变主意,愿意随他回京。就算她不愿为他舍弃家人,他也希望,她能写上一两句不舍的话,就当是临别的纪念。
“她通篇都在为沈经纶开脱,就算昨日她对沈经纶起了疑心,不过一晚的时间,她还是选择了无条件信任他。”谢三怅然地折起信纸,苦笑道:“我怎么变得这么婆婆妈妈,反复无常。”
谢三点亮烛台,欲把信纸烧毁,可是看到信纸的一角变得焦黑,眼见就要烧着了,他又赶忙吹熄了火苗,喃喃自语:“既然没有落款和抬头,留着也没事。”他把信纸贴身收好,这才唤了长安进屋,吩咐他送早膳进屋,又对他说:“你送个帖子去沈家,就说我想请他喝茶。”
长安怔了一下,问道:“三爷,您先前不是说,等京城来了消息……”
“所谓的‘羽公子’,我已经送信回京,皇上自然会派人调查。至于其他的事,大家都需要一个结局。她既然坚持自己是对的,希望她没有看错沈经纶。”谢三稍一停顿,对着长安挥挥手。
长安小声问:“三爷,若是沈大爷问起,您是谁,小的应该如何回答?”
“他早就心知肚明,你就这么回他吧。”
长安点头称是,躬身退下。
事实上,找沈经纶对质并不是谢三看了何欢的书信才做的决定。昨晚他已经想得很清楚,冯骥阳等人都死了,他监视沈经纶一个月都没有结果,唯有当面找沈经纶问清楚。永安侯还在,他也不怕沈经纶说谎。
他在这会儿找沈经纶摊牌,若果真是他对谢敏珺始乱终弃,他还有时间阻止何欢跳入火坑。
至于谢辰,或许就像何欢说的,是他太执着了。对当事人而言,有希望总比彻底陷入绝望强。只不过,他还是希望能替永安侯世子找回儿子。再说,他已经确认,沈经纶周围确实没有十岁左右的男孩,而且他正监视着沈家,也不怕他杀了谢辰,或者以他为威胁,他大可不必继续投鼠忌器。
除此之外,若“羽公子”果真是赵翼,那他便是皇帝的亲侄子。他得回京探探皇帝的心意。他不能受“羽公子”留在客栈的那封书信影响,忘了他和皇帝不再是兄弟,而是君臣。
想到那封信,谢三情不自禁皱眉。不管“羽公子”是不是赵翼,他为何指责沈经纶害死谢敏珺?在外人看来,沈经纶悔婚,因为他牵涉谋反案;谢敏珺自杀,那是烈女不侍二夫,两人都没有错。
谢三思量间,忽听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长安焦急地说:“三爷,林捕头来了,有急事。”
“进来再说吧。”谢三掩下情绪,坐回椅子上。
林捕头不待长安替他开门,便已经推开房门,急道:“谢三爷,吕大人让小的告诉您一声,有人去衙门自首了。”
“自首?”谢三侧目。
“是水汀!”长安在一旁插嘴,又示意林捕头快些解释。
林捕头清了清喉咙才说:“三爷,半个时辰前,水汀在衙门外击鼓,声称自己的确是逃奴,她愿意坦白交代,换吕大人轻判。”
谢三朝沈家的大门望了一眼,吩咐长安自去办事,这才问林捕头:“她能交代什么?”
林捕头回道:“她告诉吕大人,她有何家三老爷私通反贼的证据……”
“什么!”谢三猛地站起身,“她有什么证据?”
“她拿出了唐安的字画,说是从何三老爷的房间偷的,打算与人私奔去倭国贩卖,因衙门追得紧,她无处藏身,奸夫又舍她而去,她唯有上衙门自首。”林捕头一边说,一边观察谢三的神色,仿佛想从他脸上看出点什么。
谢三哪里顾得上林捕头的目光。他只知道,若何柏海的罪名成立,何欢一定会受牵连。他相信何欢的判断,何柏海不可能谋反,水汀明明可以脱身,为什么折回来,一定要抱着何家三房一起死?她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
谢三提醒林捕头:“何三老爷经常敦促衙门替他捉拿逃奴,衙门派人捉拿水汀了吗?”
他的本意只是告诉林捕头,水汀压根没有走投无路,但林捕头却说:“回三爷,这事儿是肖捕头负责的,在下不清楚。在下只是奉吕大人之命请示您,谋反之罪轻慢不得,如今证据确凿,是不是应该先将何家一众人等下狱,择日开堂审问?”
正文 第127章 护短
谢三知道,以林捕头的脾气,一定希望他说一句:一切公事公办。可是在他眼中,即便何欢一大早就故意惹他生气,但她确实是无辜的,干嘛让她受牢狱之苦?吕县令命林捕头请示他,自然希望他明确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
毫不犹豫的,谢三一本正经说:“水汀是逃奴,衙门岂能听信她的一面之词?”
林捕头愣了一下,低头道:“水汀击鼓鸣冤的时候,引来很多百姓围观,她当场拿出了唐安的真迹,又振振有词地说……”
“她本就是逃奴,哪里来的冤屈?衙门若是姑息了她,岂不是变相怂恿更多居心叵测的奴才诬陷主子?”谢三说得义正词严,又似生怕林捕头听不懂,他直截了当说:“既然水汀上衙门自首了,开堂审问是一定的,至于有没有必要找何家三房——”他停顿了一下,加重语气说道:“何家三老爷是否需要上公堂与水汀对质,还要看水汀是否有真凭实据。毕竟就算她拿出的字画是唐安的真迹,也不能证明字画原本属于何家三房。”
林捕头虽是粗人,但他听明白了,谢三在告诉他,就算需要上公堂对质,也是何柏海的事,与何欢等人无关。他没料到谢三居然摆明护着何欢,眼中闪过一丝不悦,续而又觉心中一片了然,压着声音说:“谢三爷,肖捕头得了王瘸子的消息,去找何家三老爷的时候,正巧遇上何大小姐,耽搁了不少时间……”
“你也说是‘正巧’。又能说明什么呢?”谢三沉下了脸,一字一句陈述:“虽然蓟州与京城相隔甚远,若是八百里加急的话,来回也用不了几天。林捕头莫不是想让我请来皇上的圣旨。表明我的立场吧?”
“在下不敢!”林捕头赶忙对着谢三拱了拱手,声称回去复命,急匆匆走了。
待他一走,谢三站起身,皱着眉头在屋子里走了几步。他想去找何欢,可他们都道过别了。她也说了,祝他“一路顺风”,他怎么能眼巴巴送上门?不过,他是怎么都不会让何欢再次戴上镣铐,踏入衙门受委屈的!
“长安!”他扬声呼唤。
“三爷,长安送信去了,尚未回来。”
谢三闻言,行至窗口朝外望去,就见长安正疾步朝客栈走来。他转而朝沈家大门望去,心中暗忖:水汀不过是一颗棋子。她去而复返,到底受何人指使,有什么目的?何家一穷二白,何欢也算长得不错,但还称不上国色天香,一笑倾城。应该没人针对他们才是。
不多会儿,长安在门外询问:“三爷,您唤小的?”
“进来再说。”谢三关上窗户,转身问道:“沈家的人怎么说?”
“回三爷,沈家管事说,沈大爷今日不得空,其他什么时候都可以。”
“是上次那个沈强说的?”
长安怔了一下,摇头道:“不是。小的走去沈家的时候,远远看到沈强管事急匆匆出门了,好似去衙门了。”
“衙门?”谢三沉吟。“难道他所谓的‘不得空’,全因水汀去了衙门?”
另一厢,林捕头骑马回到衙门,径直去了后衙。吕县令听到外面的动静,迎上前问:“怎么样?谢三爷怎么说?”
林捕头深深看了吕县令一眼。犹豫片刻说道:“谢三爷没有明说,他的言下之意,首要弄清楚字画的真伪,毕竟事关谋反,轻忽不得。”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抓不抓人?”吕县令一脸急色。
这一回林捕头没有犹豫,压着声音说:“大人,在下听说,先太子及唐安等人,十年前逃去了倭国,前几天又冒出一个‘羽公子’,再说,何三老爷每年都与倭国商人有大笔生意往来,保不准里面有什么猫腻。”他上前一步,掩嘴低语:“就算谢三爷是侯爷,伯爷又如何?难道他不怕皇上怪罪?依在下愚见,还不如弄清楚事实。若水汀所言属实,这可是大人立功的好机会……”
“官场的事,你不懂。”吕县令连连摇头,喃喃道:“谢三爷若是摆明护着何大小姐,就算我立了功,升了官又如何?将来他有的是机会给我穿小鞋……不行,不行。”他连连摇头,“再说,何大小姐可是沈大爷的小姨子……”
“大人想得不错!”肖捕头推门而入,对着吕县令说:“大人,在下刚刚见过沈大爷派来的管事沈强。他暗示在下,何大小姐怎么说都是沈大奶奶的表妹。沈大爷今日本来是要出门的,听说有人指证何家,他特意留在家中等消息。”
“沈强亲口对你说的?”吕县令急得团团转,“本官现在才知道,何大小姐居然这么大本事,以前不是说她懦弱好欺吗?”
“大人,不管何大小姐是不是懦弱好欺,您怎么都要卖谢三爷和沈大爷一个面子,不如顺水推舟……”肖捕头附在吕县令耳边低语。
林捕头立在一旁,冷眼看着两人,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待他们说完了,他对着吕县令说:“大人,无论是沈大爷,还是谢三爷,仅仅想保住何大小姐罢了。其实,以他们的身份,都不可能迎娶何大小姐。依在下看,只要何大小姐本人好端端的,他们应该更乐于英雄救美。不然谢三爷怎么会对在下说,事关谋反,轻忽不得呢?”
肖捕头一听,恍然大悟,连连点头,附和道:“我怎么没想到这点呢?沈强只对我提及何大小姐,旁人可是半句没提。不过——”他担忧地问吕县令:“大人若是有心给他们‘英雄救美’的机会,可何大小姐只是一个人……这岂不是一个碗,两双筷子?”
“这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吕县令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林捕头不屑地看一眼低头议论的吕县令及肖捕头,转头朝大牢的方向看去。
大牢内,水汀身穿囚衣,手戴镣铐,披头散发坐在地上,木然看着远方。她奉命折回衙门,就没打算活着走出去。她的目标不是旁人,正是何欢。
ps:
愉快地说:是我的男神,今天刷男神很愉快,所以只有2k更新,明天ise!!
正文 第128章 对质
吕县令只当林捕头所言是谢三的原话,他与肖捕头商议许久,决意“请”何家所有人至衙门回话。为了向谢三及沈经纶表明,他这是给他们英雄救美的机会,欲命衙差预先支会他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