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花灿烂-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褪歉黾鞯娜恕
魏长生夫妇育有两子一女,长子魏青山十二岁,女儿魏宝珠排老二刚满八岁,次子魏青溪则较小看着也就三四岁的模样,一双眼睛好奇地看着陌生的环境骨碌乱转。
年轻些的姓朱名福全,长得有些胖,看着这名儿倒也名符其实,他那婆娘长得倒是娇小,站在他身旁倒像朱福全养了两儿两女,不过这朱妈妈倒也算个干脆的人,虽娇小却不见娇弱。
与魏长生家一样,也是两子一女,老三朱常安与魏青溪差不多大,不过却显得有些怕生,老大朱常春和老二朱宝儿却是一对龙凤胎,两人只比魏宝珠大几个月罢了。
魏朱两家上前与孙灿烂见过礼,随后与两家一起同来的两个婆子则上前给赵氏夫妇请安,这两人是自己要求从杨家直接转来赵家,自然也是通过了穆护卫的考察。
看这两个婆子都是孤身一人来到山岗镇,难道她们就没有家人吗?经过她们的自我介绍,孙灿烂终算是明白了,这两个人自幼信佛在佛祖面前发下誓愿,今生只侍佛祖永不嫁人。
因此她们从来不曾有过婚配,是自梳的妇人头,直接从丫鬟成了婆子,如今也有七八个年头了,他们的卖身契早就由穆护卫给了赵黑牛,如今正在赵婶子那里收着呢。
这两个婆子一个姓方,配给了赵欣,大家就叫她方妈妈;另外一个年轻一些的姓黄,就给了赵甜,自然大家就叫她黄妈妈。
这两个婆子看着极其利索干净,眼神清明,可孙灿烂的心里还是有些犯嘀咕,生怕这两人不婚的思想影响到赵氏姐妹,私下里认真地与赵婶子谈了一次,提醒赵婶子一定要叮嘱两个婆子不可向赵家姐妹宣扬不婚的思想,并要赵婶子口气强硬些,若有违主命,届时发卖出去事小别为此丟了性命!
事关女儿未来的幸福,赵婶子自然不会大意,对两个婆子很是敲打了一番,好在两个婆子都是明理之人,从此自是不敢大意。
靠山屯那边,陈寡妇得到赵婶子让人带回去的口信,看他们一家子可否愿意到豆腐坊做帮工。陈寡妇与儿子商量以后,很快就定了下来,这样的机会自然不能错过。
陈寡妇第二天亲自跑了一趟山岗镇,当面向赵氏夫妇回了消息,当陈寡妇看了赵婶子指给他们一家即将居住的屋子,顿时感动的热泪盈眶,只差跪下给赵氏夫妇磕头了。
如此好的住宿条件,如此优厚的工钱,要不是赵氏夫妇仁义,他们孤儿寡母的到哪里找得到如此好的工?
如今别说是有工钱,就算没工钱只让他们一家来豆腐坊帮工,这包吃包住的,也比他们一家在靠山屯饿死冻死强千倍万倍,何况一年还有将近十两银子,存上几年说不定他家也有钱重新起个新房子,到时也好给二狗子抬一房媳妇。
陈寡妇一家要到山岗镇赵段豆腐坊做帮工的事在靠山屯传开,可让靠山屯的乡亲羡慕不已。
至于张来福更是不用说了,让他住进豆腐坊里,别说是给他长工钱,就算扣掉一些,他也是心甘情愿的,如此一来他那个孙子也就可以开始议亲了。

☆、第163章 乔迁之礼

豆腐坊的护院的事,不等赵黑牛找镇老,那四个小子的爹娘听到小子们回去露了些风声,就已经纷纷向沈掌柜打听确实的消息,等到确定并不是卖身为仆,只是做豆腐坊的护院,而且上一天工还可以休息一天,上工的日子豆腐坊包餐,每月还有三百五十文的工钱。
这对于两个月前整天为了小子们只会打架斗殴的几家爹娘来说,就如同天上掉馅饼,连连表示只要赵段豆腐坊不嫌弃小子们以前的名声不好,他们自然十分乐见其成,于是那四个小子做豆腐坊护院的事也就成了定局。
穆护卫特意将四个人的特长向赵黑牛做了介绍,又根据这四个人的特长亲自为他们编了队,小子们对穆护卫可是尊敬的紧,对穆护卫的安排无不欣然接受。
经过几天的运转磨合,到赵家搬家的时候,一切都已上了正轨,这一切还真得益于外有个沈夫人在旁提点,内又有个穆护卫帮着,否则就算孙灿烂再能干,她也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协助赵氏夫妇安排好这一切。
这突然之间从庄户人家被人称为老爷夫人,让这对朴实的夫妇十分不习惯,整个人都觉得浮在半空,令他们整日里都感到有些手足无措。
豆腐坊外加新院子一下子多了十几二十口人,光安排居住就差点上赵婶子着急上了火,好在当初建房子的时候,听从了泥水匠的建议,参照了大户人家的院落结构,建有一排专门的佣人房,否则这许多人还不又得动土?
可既便如此赵婶子还是顾得了豆腐坊就顾不了编织坊,更别说还有新院子那边的护院丫鬟婆子一大堆,还好开始的时候沈夫人来帮着照应了两天,然后身边有个孙灿烂时不时帮着安排一二,才没有闹出什么笑话来。
赵梓诚和赵欣算起来是最先进入新角色的人。被人叫二少爷、大小姐虽然偶尔也会楞神,不过至少面上很快就能自如起来。
而赵甜人小鬼大,知道自己是家里最小的,赵甜是大小姐。那么二小姐自然是非她莫属,看着哥哥姐姐的应对自然是有样学样,倒也很有一付小姐范儿。
赵梓霖比起弟弟妹妹来又要逊色一些,当家里的丫鬟婆子叫他大少爷时,不是半天反应不过来,就是涨红着张脸匆匆点头远远避开,让孙灿烂很是无语。
赵梓霖可是赵家的长子,以后赵家可就要看他支撑门户的,这样下去可不行!
于是孙灿烂在私底下单独与赵梓霖好好地谈了一次话,从各个方面提点赵梓霖。让他回忆一下段子轩与下人之间的相处,再看看杨延保与书墨之间的相处,让他对这两个与他接触过的世家子弟进行比较,从中找出这两个人之间的共同点,从中吸取他们身上的可取之处。
改造的过程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过在孙灿烂的提点下,赵梓霖总算有了一些进步,至少在面对一声声“大少爷”“赵大少爷”的称呼时,勉强会对人点个头或者给个眼神,再不会做出避开的举动貌似落荒而逃。
很快就到了赵家搬家的日子,虽说要搬入新房子的东西并不多,可是赵婶子还是十分郑重。毕竟这预示着赵家一个全新的开始。
靠山屯的乡亲来了,虽然带来的礼物多半是山里的野货地里的蔬菜,就算是空手而来,看着前来恭喜的乡亲,赵氏夫妇一样都是眉开眼笑,热诚以待。他们看重的不是那份礼而是乡亲们的那份心。
赵氏夫妇并没有因为自己富贵了就看不上乡亲,这些可都是与他们一起流过汗流过血甚至流过泪的兄弟姐妹,赵家在山岗忙这忙那,如今难得有时间回靠山屯,借此能与乡亲们聚在一起自然让赵氏夫妇喜不自胜。
赵氏夫妇亲自带着乡亲们在新院子里转了一圈。丝毫没有炫耀的意思,唯有分享的心意,然后在新院子里席开八桌,除了豆制品是由孙灿烂和赵欣亲自动手烹制以外,其他所有的菜肴全部请段家饭馆那边提供,让乡亲们吃得开怀,纷纷赞叹赵家抓住了好机遇真正走出了贫困。
羡慕嫉妒说句把句风凉话的自然也并不是没有,只是在这种欢庆的好日子,只要话说的不过份,赵婶子自不会去计较。
赵家突然发迹过上好日子,眼红的人肯定不少,让别人说两句也无伤大雅,故而听到有一些带酸味的话,赵婶子也只是笑笑并不往心里去。
沈掌柜夫妇带着儿女相携而来,带来了不少贺礼,贺礼相当丰富,有他自己的,也有以药房名义出的,居然还有段子轩的贺礼。
原来上次段子轩山岗匆匆一行,得知赵家买了地新建了院子,而他是知道赵梓霖年前成亲,因此判定赵家年前一定会搬入新房,他要亲自上门道贺是不可能了,于是特地给沈掌柜捎信,让他在赵家搬迁的时候,替他分别给赵家还有孙灿烂送上贺礼,收到段子轩的恭祝让赵氏夫妇十分意外,毕竟他人并不在山岗。
段子轩给赵家的贺礼中规中矩,与沈掌柜一起各送了一只大花瓶配成了一对,给孙灿烂的贺礼就显得有心思得多,而且还是活物,那是一只琉璃小鱼缸,里面一对小金鱼正游得欢畅。
这份礼在山岗镇也算是独一份了,当沈掌柜命药店伙计将蒙着锦绸的琉璃鱼缸小心地送上来,大家的目光全都投注过来都想看看这到底是份什么样的礼!
掀开锦绸形状奇异的琉璃缸内两只金鱼欢快地游着,让所有的人为之赞叹,这样的琉璃缸这样的鱼都是他们未曾见过的,看着就知道价值不菲。
跟着沈氏夫妇同来的沈容欢脸上闪过怔忡,看向孙灿烂的目光有些妒嫉,不过很快就低头掩饰了过去,当她再抬起头来的时候,已经又是那个笑意盈盈的沈容欢,只是她的眉宇之间带上了一些苦涩。
沈容欢这短暂的失态并没引起孙灿烂的注意,可以说除了沈夫人没人注意到沈容欢的失常,只是这是在赵家,沈夫人为了维护沈容欢女儿家的面子不好说破而已,只是暗地里轻轻掐了女儿一下以示警告。
原来当沈掌柜收到段子轩让人专程从京城送来的鱼缸和鱼,为了保证完好无损地替段子轩送给孙灿烂,只得先将鱼缸和鱼带回家按段子轩再三叮嘱的方式换水喂食。
沈容欢一见到这鱼缸和鱼儿就喜欢上了,说真的沈家也有鱼缸也养有鱼儿,可那是一只大的水缸养了几条红的、粉的鲤鱼,原本觉得看着已经十分眼养,可与这琉璃缸和金鱼一比就黯然失色了。
女儿家谁不喜欢美丽的东西呢!平日里轩表哥有啥好东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沈容欢,而这次却偏偏只送了一只鱼缸两条鱼,连想没下条鱼的可能性都没有,如何能不让一直被段子轩当亲妹妹宠的沈容欢妒嫉呢!
沈容欢心里其实还是有些庆幸的,段子轩将这份礼物送给了孙灿烂,而孙灿烂恰好是她的好朋友,想看金鱼她只要与娘亲打个招呼就可以来这边找孙灿烂了,何况再过一个多月她的义姐沈容梅就要成了赵家的长媳,到时她就有更多的借口来赵家看她心爱的小金鱼。
段子轩这份礼物若放在二十一世纪真的不算什么,可出现在这里的确显得太过出彩,让孙灿烂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埋怨,真不知道段子轩是怎么想的,这不摆明了让人遐想嘛,更让她惊讶的是不知道他是怎样让人从京城带来山岗镇的。
再说杨延保看了段子轩送给孙灿烂的贺礼,脸色就很不好看了,他其实暗地里早就开始准备给孙灿烂的乔迁之礼。
不过现在他毕竟人不在京城,能够选择的又可以送得出手的东西并不多,因此看到大家对段子轩托沈掌柜送来的礼物大加赞赏,心里可真是窝火得很,却又无从发泄,只是嘴巴撇了撇脸上是一副十分不爽的样子。
犹豫了半晌总算还是让书墨给孙灿烂送来了他自己准备的贺礼,那是一套十分精致的茶具,同样也博得满堂喝彩,总算让他觉得扳回了一些面子,脸上的神色也好了许多。
孙灿烂还真的没想到杨延保这个小魔王也会动心思给自己送礼,当书黑将茶具给她送过来时,真的感到十分受宠若惊。
当书墨告诉她这是杨延保珍藏的一套最喜爱的茶具时,孙灿烂都有些不敢接了,夺人所爱可不是孙灿烂的风格。
孙灿烂瞬间的犹豫,让杨延保的脸色顿时一变,眼睛定定地看着孙灿烂,似乎在警告孙灿烂,如果她敢不接,这套茶具立马就会粉身碎骨。
好在孙灿烂也只是她一刹那的犹豫而已,面对杨延保送来的礼物,她还真的只能接受的份,否则还不得惹那小魔王发飙?!
虽然杨延保在人前始终都是一本正经的样子,没表现出自得的模样来,不过孙灿烂却能猜到这小魔王的心里还不知怎么偷着乐呢,真不知他与段子轩这对师兄弟是怎么搞的,总让孙灿烂觉得两人有些不对付。

☆、第164章 编织坊开张

孙灿烂吩咐自己身边的丫鬟婆子,小心地将段子轩送来的琉璃鱼缸,放在了卧房外小榻边的花几上,同样将杨延保送的茶具摆在小榻边的茶几上。
孙灿烂将段子轩和杨延保这两人的贺礼做这样不欺不灭同等对待的处理,虽然让杨延保心里还是有些不爽,可到底也不能让那鱼缸推倒或者让孙灿烂从房里拿走。
无论怎么说,这次段子轩送来的礼物,的确很是花了一番心思,就算杨延保在京城,也不一定能想得到送这样的活物,毕竟要从京城送来山岗镇还真是不容易。
虽说心里不很爽,可到底也没有让杨延保发飙的理由,只是幽幽地看了孙灿烂,目光中似乎有说不出的幽怨,这小魔王这突如其来的小眼神,让孙灿烂觉得冷汗直冒鸡皮疙瘩掉满地。
不过说起发飙,最近还真没见杨延保发过什么飙,想起来他上一次发飙还是在临溪镇的时候,从临溪镇回来,孙灿烂就忙着带着小丫鬟编织袜子和勾织披风,整日里忙得不亦乐乎,偶尔上山去喂养山蜂,也都是来去匆匆。
虽然杨延保除了练功,大多时间就跟在孙灿烂身边转悠,不过除了偶尔说上几句风凉话,真的不见他发小魔王的脾气,仿佛变了个人一般,莫非临溪镇一行就让他转性了不成?
唉,算了,还是忙自己的事吧,刚搬了家一切还乱着呢,孙灿烂还得将编织坊尽快重新开张起来,再过两日山花编织坊就要对外正式开张了。
当然所谓的编织坊对外开张也不过就是打开门面展示作品,同时进行零售接受定制,外人对于编织坊如何进行编织可是看不到的,真正的编织坊并不对外开放。
在确定了护院和丫鬟、婆子的那一天,孙灿烂最终还是说通了赵婶子,把临街的几间房改成了门面。
孙灿烂用竹签编织出来的线衣和用勾针勾出来漂亮的披风、帽子等新品越来越多,如果没有门面展示仅仅堆在一起。完全看不出来其中的美妙。
由于编织坊出品的产品量少价高,能买得起编织坊出来的线衣、线袜等系列产品的都不是普通人家,总不能让这些小姐、夫人去地滩扫货吧,何况从目前的发展趋势而言。外地甚至京城的客商也会源源而来,因此拥有一个门面作为展厅并用于洽谈生意就成了必须。
虽然这边不是闹市区,可是也还算是山岗镇一条人迹比较多的街道,沿街零散的也有几家小店,以小吃和卖杂货为主,生意不怎么样,可也还说得过去,要不然那外地客商也不会看中这块地,那外地客商买下来可是要建成前店后院的门店开门做生意。
孙灿烂看中的就是这点,虽然地理位置不怎么样。可是好在是自家的房子无需租金,而且在孙灿烂的私心里也是想带动这条街,这条街如果真的能够热闹起来,赵家不就又多了一排门面?
按孙灿烂的意思,将所有的六间房子全部迎街开了门做成门店。自己只用最僻静的那一间,这让赵婶子有些想不通。
孙灿烂所选的这间门店处于六间门面的末端,几乎已经到了街尾,在赵婶子的心目中门面不是都应该选最热闹的地段吗?如今孙灿烂选的这间门面,如果一定要找它的优点,那只有一个唯一的优点,就是离孙灿烂住的屋子最近。
其实孙灿烂除了看中这一点外。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这件门面是离那两户护院所住的下人房和真正的编织坊最近的,方便保密和护卫。
这间门面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当时建房的时候,只有这间房又延伸出来一间小屋,而且是唯一一间一节与后院相通的小门。
孙灿烂选定门面以后,就指挥她名下的那两户家仆。男人做支架,女人孩子则将衣服和披风用支架撑好,在孙灿烂指定的地方挂好。
把线衣和披风在指定位置挂好以后,孙灿烂又拿出她早就从铁匠那里订制的小钉子,在她指定的地方将袜子一一固定在墙上。
至于货柜由于这时代还没有透明的玻璃。孙灿烂只让赵黑牛帮她打了个小小的吧台式样的柜台放在门面一角。
很快展厅就布置的有模有样,一走进门店三面墙上错落有致地挂着一件件美丽的线衣和披风,还有七彩斑斓大小不一的袜子,一目了然勾人眼球。
至于多出的五间门店,目前暂时无人租用,孙灿烂决定在编织坊开业时暂时征用,其中一间专门用于待客洽谈生意。
另外四间设置成男女老少四个分区,分门别类布置成展厅,同时从丫鬟婆子小厮中专门挑选能说会道的进行突击强化,让他们临时充当店员。
自然每间门面都安排了赵家自己的人手,孙灿烂计划将编织坊开业的时间定在豆腐坊那边忙清人手空出来以后的巳时正。
在开业前一天孙灿烂分配好人手,安排赵梓霖看守人流相对较少的男展厅,赵梓诚看守老人展厅,赵婶子看守女展厅,赵欣看守小孩展厅,孙灿烂自己则主要与贾春草一起看护那正式的门面并负责洽淡生意。
为了保证开业时的安全,孙灿烂特地请穆护卫带那两个护院在各门面间巡视,原本安排在豆腐坊那边当护院的四个小子,得知这边开业的盘子铺得有些大,主动要求全部过来帮着照顾一二。
原本孙灿烂并没想到要动用他们,不过看着这四人的精神劲和积极主动的模样,觉得不应该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毕竟开业那天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
何况经过穆护卫的改造,如今这四个人再也看不到原来的痞子样,穿上孙灿烂让赵婶子统一给他们缝制的经过孙灿烂改造的护院制服,还真很有前世保安或者迎宾的模样。
想到保安和迎宾,孙灿烂心里一动,一个念头油然而起,既然他们如此有心,那就让他们再加上魏青山和朱常春一起当迎宾吧,说不定效果很不错呢!
于是开业的那天,随着一阵震天的鞭炮声,六间门面同时打开,六个穿着一样褂子的小子,引领着顾客分门别类走进不同的门面,现场有了这六个小子的引领,虽然人头攒动却显得井然有序。
不过开业的第一天却令很多一心想买上一件好看的披风或者帽子、线衣的人感到遗憾,今日里除了袜子,其他的只看货订货,并不对外销售。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由于时间太紧,会勾织的人手又少,加上孙灿烂一心要替赵梓霖和沈蓉梅各勾出一件大红披风,所以目前除了样品还真没有现货出售。
还有一点孙灿烂始终觉得,无论是披风还是线衣,与缝制的衣裳一样,要穿出气质来,最好还是按着穿着之人的尺寸定制比较合适。
孙灿烂没想到开业这第一天会来那么多的人,想着目前就自己一个人会勾织,真希望能够多长出几双手来,唉,要是自己与千手观音一样有千只手就好了!
孙灿烂觉得自己还有一些考虑不周的地方,不过现在补救应该还来得及,看了眼对披风和衣服啧啧称赞的小姐夫人,连忙让苏叶找来赵梓诚,吩咐他临时写了张告示,言明目前由于加工能力有限,只零售不批发,而且披风只定制十件,线衣二十件,帽子三十顶,年前交货。数字以外的,若还有人定制,年后方能交货。
虽然这个临时的举措让小姐夫人们有些怨言,不过这山岗镇真正有消费能力的并不多,而且披风、线衣的价钱不菲,倒让一些人望而却步,否则别说这个数字,就是翻个倍也满足不了爱美的小姐夫人们的需求。
当然还有一些从临溪镇特意赶来的小姐夫人,她们出手就显得阔气多了,有人一下子就定了三四件,甚至还有位夫人想包圆了这个数字,好在孙灿烂有言在先,只做零售不批发,婉言谢绝这几阔绰夫人的包圆的要求,只答应等到自己的加工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一定先满足这几位夫人的要求。
还有几个特地从外地赶来的客商,当得知只零售不批发,情绪上就有些激动,这些商人自然从这些产品中看到了巨大的商机,原本想着能带一些新产品回去,年前狠狠地捞上一把,结果却是白跑一趟,自然不甘心。
好在有穆护卫他们一直护在孙灿烂身边,倒也没有闹出什么事来,不过也让孙灿烂的心中顿生烦恼。
好在袜子的数量还算不错,多多少少地都让外地来的客商拿到了一些,总算平息了这些外地客商的怨气。
面对这样的状况,孙灿烂的心里是又是喜又是愁,喜的是自己这突如而来的构想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忧的是在这个科技不发达的年代,要真正干志一件事,没有一定的人力物力真得很难!

☆、第165章 苦恼

虽然孙灿烂发现棉线编织在这个时空很有发展潜力,就算只是袜子一项就有巨大的市场,至于利润更是不必说了,可是最让孙灿烂苦恼的就是自己和赵家在如此巨大的发展空间下,明显实在太过弱小,让她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人小力微什么叫后继无力,这让孙灿烂心里十分苦恼。
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怎么才能让这个编织的路越走越宽,让赵家和自己从中得到实惠,看来得好好再思量思量。
看来只是靠赵家和自己这样折腾,充其量也只是小找小闹而已,顾客也好客商也好,如果老是买不到货,这新奇劲一过,说不定自己就白折腾了。
如此看来,要把编织这事业做大,还真的需要一个的后援,这个后援可以是段家也可以是其他实力强大的。
当然如果真的需要一个合作者,而段家目前又有合作意向,孙灿烂还是倾向于与段家合作,毕竟与段家彼此之间从开始就合作得信息论愉快。
何况段家开了织纺厂,最不缺的就是女工,而且段家家大业大,要买下一大批女子做编织工完全有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