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飞雄-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封叹了口气说:“乱世人命如草芥,华先生是国之瑰宝,居然因为一点点延误而被杀,这是这个时代巨大的损失。他救活人无数,却因此丧命,真讽刺,可悲,可叹!”
樊阿觉得这位少年身上有说不清楚的威力,虽然他没打算留下来,但是在船上的时候他回想这位将军的话。
“船家,掉头,回江陵。”樊阿还是决定参加到整理医疗典籍的工作中去。
********
孙权在江夏吃了亏,有些不那么服气,但是这个时候他还是属于比较清醒的,没有晚年头脑发热的狂妄。
曹操虽然正在邺城主理平定幽州的事务,但是并没放松对江东的关注。
“最起码,我们应该表明一个态度,有一个协议,这样才能对抗曹操吧。”鲁肃对诸葛亮的外交理念是很赞赏的,这次诸葛亮透过诸葛瑾向孙权表达了交好的意思。
“我看还是观望一下好,曹公毕竟是代天子征伐,我们这么做是以下克上,天下人不会支持我们的。”张昭一直主张稳健的守一望二,现在急忙地表明态度,那不是招曹操的恨吗?这个时候玩模糊政策最好了。
鄱阳湖。
“子布的话瑜不赞同。”周瑜在写给鲁肃的信里表达了他自己的意见,“现在强弱已定,曹公最强,次者刘备,最末为主公。况且荆州共我有大江之险,一师可顺江而下。若联曹,则刘备必亡,备亡而后在我。刘备现在还没有能力来攻击我们,所以可以联合成鼎立之势,六郡可保全。时机如为我有,未必不能成大业。”
孙权看到周瑜这么说,他琢磨了一下,于是派鲁肃去荆州吊唁刘表。
当年孙坚杀了荆州牧王睿,刘表虎口逃生才得活命,后来孙家就和荆州卯上了,孙坚又被刘表的人杀了,两家本有血海深仇,从来不通什么问吊之礼。
鲁肃的到访多少让刘备有点吃惊。
不过刘备也是英雄人物,虽然他表面沿袭刘表的政策,但是他毕竟不是刘表,现在荆州换了主人,旧的一页应该翻过去了。
鲁肃到了夏口,刘备就派耿雍去迎接。
“使君真是客气了!”鲁肃一口楚音,“劳烦宪和先生了。”
耿雍为人豁达幽默,陪着鲁肃溯汉江而上到达襄阳。
“哦,宪和先生那江边是什么物件啊?”鲁肃问道。
“那是天渠。”耿雍说道,“把 江水抽到大坑里储蓄,这样在天干的时候可以浇田。”
“那个是?”鲁肃看着大水车有点迷糊。
“那是大水车,可带动千斤大锤和大磨盘,能顶上好几十头牛啊。”耿雍笑呵呵地说。
鲁肃有些吃惊:“如此神奇啊!”
耿雍一乐,并不说话。
在襄阳,看到百姓喜上眉梢的样子,鲁肃怀疑自己走错了地方。经历了那么一场战争才多久啊,这里居然有如此气象,荆州富足真不是假的。
鲁肃首先见到的是诸葛亮,两个人相互试探了一下,不过聪明人之间说话比较轻松。基本上两个 人交流还算坦诚。
见到刘备是第二天,刘备刚从宛城前线回来,现在那里是关羽在镇守,最近收录了从汝南跑过来的一些旧人。大家看到刘备牛起来了,也想趁机来捞点好处,也有真心想做点事的。刘备想起自己在汝南的日子也挺感动的,把这些人安置在没什么人的南阳地区。
刘封也跟着刘备一起去看望了这些“老同志”,这些人和以前汝南的旧部组建了“白耳兵”,由陈到负责步军。而赵云负责荆州为数不多的“荆襄义从”的骑兵,这是由汝南部和荆州部组合的队伍。
跟着刘备回来后,刘封一直在琢磨,他看过了曹操所立的军寨。对于这位军事家的才能更是佩服。再看看刘备大耳朵的军寨水平就差上一大截了。于是刘封开始恶补兵法,但是却找不到下手之处。
目前来说三国比较正统的军事教材就是《左氏春秋》,关羽一直都比较喜欢研读这本书。不过刘封倒是从殷观那里淘到一件好宝贝,叫《权谋》,是战国时一个叫儿主的人所写,不过已经残缺不全了,这本书主要讲攻击。
“实际上国朝初年,曾经太尉府编纂过一本《三十五家兵法》,是极其珍贵的,现在很难看到了。”殷观说到,他属于纯粹的赵括那样的教条主义学者,对这些兵书倒是很感兴趣,对怎么用不在心上。
兵法本属于朝廷的机密,在太平年代,私自学习兵法那跟谋反没什么差别了。所以虽然有兵法的私自传授,但是那也是在极小的范围内很秘密的状态下。
在汉代这个文化稀缺的年代,学习这些东西的条件更是苛刻了。
所以这个时代,那些兵法大家大部分都出自公卿家庭,这些人身为高官,能够接触到这些东西。曹操的父亲曾经担任过太尉,虽然只是虚授,但是曹操也是能接触到兵法一类的书籍的。
刘备则不行,他的家庭背景几乎就是平民,而卢植好象也没传授兵法的爱好,所以他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习,而是自己观察摸索,东拼西凑的东西为多。
诸葛亮、司马懿的祖先都是带兵打仗的人,所以他们对于兵法的了解也颇有心得。(三国的三个诸葛都有带兵的记录,如果是军事白痴,他们的领导恐怕不会让他们出战吧。而司马懿明确地说他学习过兵法。)所以刘封想去请教诸葛亮,不过诸葛亮最近非常忙,几乎住在公廨里,刘封也知道和孙权的联盟很重要,他想到这里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刘关张、徐庶、刘封这几个集团的武将都是半挂子,一想到这里刘封很头疼,如果不摸清曹操熟悉的东西,那么今后跟他作战恐怕是非常艰苦的事情。
刘封一点都看不起刘备等人的打仗方式,纯粹是凭借自己的勇敢去冲击。所以大耳朵老吃败仗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连曹丕那个小白脸当年都说他“不知兵法”,可见他打了一辈子糊涂仗。
刘封没有去见鲁肃,因为这个鲁子敬精明得很,远不是小说中那样老实无用,实在是不要被他看穿为好。现在孙权和原来时空的不太一样,他未必就需要和刘备结盟,这次试探的成分更大一点。万一被鲁肃看出刘备实际很弱,联合曹操给荆州来一下,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其实,有个人,刘君可以去拜访一下。”殷观说道。
“谁啊?”
“南漳庞羲。”
“庞羲,庞德公?”刘封一拍脑袋,“我怎么把他忘了!”
刘封写了一个拜帖对手下小吏说:“快把这信送到伯机先生那里去。”
伊藉是庞德公的学生,走他的关系自然容易见到这位大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器中毒,存稿全毁。请大家原谅,需重新整理,新篇更新慢,请大家原谅。
第十八节 如虎添翼
却是刘封拜帖奉上,庞德公也坦然接受,回信中谦虚了一下,希望能会面云云。
刘封是一地首长本不可轻动,出入都要服从命令。但是他是刘备的儿子,年纪又小,也没人真的禁锢得住他来。
刘封准备了礼物前往小荆山拜会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儒。
庞老先生五十多岁,只是比刘备大一点,但是样子却年轻不少,想来是心态比较好,又知道保养自己,所以不显老态。
刘封也不绕弯子兜圈子,说明了自己的意思。
老庞家本是赵国的贵族,祖先也是将军,但是有家族的规定,这兵法秘密不可外传。当然庞德公一说,刘封也清楚了,表示了谅解。
诸葛亮的兵法也还是来自他的岳父,因为老黄膝下无子,只好把兵法传给自己的女婿。
“郎君也不必灰心,我倒认识一位先生,可为郎君教习兵法奥妙。”庞德公说道。
刘封虚心请教。
“此人叫沈友,字子正,吴地人。现在却在丹杨孙三郎手下,却是不得意啊。正和小侄熟悉,所以我也算认识,此人对朝廷很有感情,是方正之士。”庞德公写了信交给仆人。这事情刘封不好出面,所以只得以他的名义去了。
“不知道士元先生在否?”刘封问。
庞德公一笑:“不知。”
******
沈友本是司马徽的弟子,和庞德公也有半师之谊,那里是什么粗识。他见到信里对刘封评价颇高,不禁有些心动。眼见孙策死后,孙权没了进军中原的决心,而孙家其他几个子弟不是年纪小就是好勇斗狠之辈,他光复大汉的梦想也做烟云散去。现在刘备了得,所以他也动了心思。自己到了襄阳去先看看刘备是如何人物,再去见刘封。
见过刘备后,沈友有些失望,现在的刘备不是原来那个时空的刘备了。虽然他依然招贤纳士,豪杰纷纷投靠,但是沈友觉察此人也不过是扛着兴复大旗图一方霸主而已。
并不是他刘备不思进去,而是转战大半生,他再也输不起,于是暂时把进军中原的目标改为稳定和巩固荆州。而且刘备心思深沉,为人表面豁达豪爽,其实性格阴鸷凶悍,绝对不是善男信女,沈友料定此人可同患难不可同富贵,便去江陵见刘封。
一入江陵,沈友觉得有些奇怪的感觉,这里看不到襄阳城里来往的士兵,却是到处是乐于农桑,一派安详的景象。
江陵一直是荆州钱粮之地和水师驻扎之所在,军队密度比襄阳有过之而无不及,怎么会如此安静呢?沈友有点搞不太明白。
“站住!”到了江陵城池门口,两个士兵喝道,“快下来!”
沈友下了毛驴,一拱手。
“这位先生,请出示你的过所。”士兵说道。与后世小说描写不同,什么地方都任你行走,佩带刀剑都明目张胆。在汉代除了职务需要,要想带剑必须是有爵位的人。就是刘封现在也不能在无公职的情况下佩剑。在古代出入地方中心集镇或者重要口岸,都必须有路条之类的东西。这过所就是东汉的路条,也有点相当与几千年后的身份证的味道。
沈友一路过来也是知道的,不过所过关卡都不是怎么认真罢了。
拿了沈友的过所,士兵对照了一下,那士兵急忙去找他的长官,那个小官看了看沈友又看了看过所,一扬手:“拿了!”
沈友却是吃惊,怎么到这里来一下就来了这么个下马威。
刘封正在府邸阅读书籍,却有殷观进来说:“校尉,这里却有件麻烦事情。”
听完殷观的 话,刘封一愣,苦笑了一下:“这可如何是好啊,生生把人得罪了。”
“那我叫人把沈先生请来吧。”殷观说。
刘封摇头说:“法纪这个东西,它之所以被破坏,都是因为我们这些制定它的人不带头遵守造成的。所以现在纲纪崩坏,君不君,臣不臣的。请君代我慰问一下沈君吧,请他安心等待,另外把他请到干净的地方住下。”
过了五天,沈友才被放了出来,除了脸色苍白了一点,其他也没什么损伤。
沈友也没发火,他本是个有见地的人物,心知刘封奉行法纪,非常的佩服。本来自己盘更了几天,过引过期了,使用过期过所按汉律要处“城旦薪”(相当于现在的十五年的劳改)的重刑。(汉朝法律延续了秦朝的法律,非常严格苛刻)拘役几天算是很大的面子了。
“纲举目张,治国必以法,请先生见谅。”刘封虽然才十六岁,但是气度非常,人也长的颇为高大,兼有重瞳异貌,沈友心下有好感。
沈友上前答谢。
刘封请沈友先行,自己执晚辈之礼,让沈友很是感动。
一翻谦虚后,这才分席而坐,用了大食。儒生讲究食不语,所以像后世吃饭谈事的传统在这里看不到的。
刘封亲自从下女手里端了一锅汤,先自己试了下说:“温度正好,请先生品尝一下这水产。”却是甲鱼汤。
沈友是非常感动啊:“不敢当!”
“今后先生就是封的老师,这也是当得的。”刘封说道。
殷观也一边凑趣。
沈友倒还沉稳,询问了刘封的一些事迹,这些他自己早打听清楚了。
“今日天下,群雄并起,大家把天子当成自己的仆人一样使唤。没有几个人是真心想拯救这个衰落的国家。”刘封说,“今虽有曹公在洛,却已显骄横之态,挟天子以令不臣。孙将军也只是盘踞江东,希望做一方霸主,其余多是庸碌无为,狼心狗肺之徒。只有我的父亲乃是大汉根脉,仁义之名传于四海,虽然也有被人诽谤,但是却是唯一可以兴复家国的人物啊。”
沈友对刘备的印象不是很好,在沈友好看来,刘备虽然看上去虚怀若谷,但是他不过是想拉拢大家而已。刘备喜欢用小恩小惠去笼络人心,却没有树立大义,只注意建立个人恩威,善善恶恶缺乏胸怀度量,重私情轻公义。
眼前这个刘封年纪虽然小,但是气量宽宏,行事果断老辣,殷观、甘宁这些人都被他不遗余力地推荐。文聘和他素来不和,也并没因此被陷害,反而加以大用。不感情用事,有大是大非,那绝对是个做大事的人物。
当初,傅巽等人心向曹操,想回归北方,刘备不想放人,刘封劝他说:“这些人都是去投靠天子,父亲你怎么能阻拦呢。父亲也不需要担心,他们做的是大汉的官员,不会对父亲不利。再说强留下来,他们肯定生出愤忿,你又怎么能放心使用呢?不如遂他们愿吧。”这等事情常为士林谈及。
“如果郎君不嫌我卑鄙,那么友就恬为郎君教画一、二。”沈友说道。
“早晚有先生训教,封必受益。”刘封大喜,于是请以沈友为江陵军师祭酒。虽然他自己可以任命,但是还是报刘备知道。刘备那里人才众多,沈友又是江东人,所以也不以为意。
***********
“现在曹公在开凿平虏渠、泉州渠,准备运送军粮。看来幽州战事要平定了吧。”刘封说道。
沈友说道:“我常听北方来人说,这些狄人无论男女老幼,皆长于骑射。乌桓地处险远,中国每欲征发,他们都是避之远地,等待防守松懈再来袭击。想来很难在短时间里攻击下来。”
刘封点点头,在资讯不发达的古代,沈友有这样的分析证明他不是一个庸才。
刘封说:“在我看来曹公这次却是必定能胜!”
沈友摇摇头说:“曹军不过五万人马,而乌桓有十几万人,再加上辽西鲜卑和上谷的铁弗(北匈奴和鲜卑的杂交品种)他们响应,我看够悬。”
“但是君却不了解曹操这个人。”刘封说道。
沈友一脸疑惑:“请郎君说说。”
“曹操有谋略,也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冒险,什么时候不能冒险。这次他肯定会冒险进攻乌桓,而且乌桓也会因此被消灭。”刘封只不过是按照史书去说而已。
“那岂不只糟糕了,曹操灭了乌桓和二袁,这荆州之事就不安全了。”沈友什么人,马上想到了严重后果。
刘封说:“所以我等必须出击迎奉天子。”
沈友补充道:“只是这曹操素来机警,难道他想不到这层吗?”
刘封点点头说:“不是他想不到,而是他不得不如此。那袁氏不灭,则四州难安,乌桓等也必与袁家合流成中国之大害。”郭嘉已经翘了,看你曹操还能嚣张到什么时候。
沈友点点头:“的确,这是厉害所在,他曹操也必须去打。那么这次迎奉之事有多少把握?”
“一、两成而已。”刘封可不认为以大耳朵的水平能在野战的时候占曹军多大便宜。荆州那点可怜的骑兵,跟人家曹操不是一个层次。“但是必须打,如果不打,那么天下都要失望了。”
“说到骑兵呢,凉州那边倒有些动作可以去做。”沈友看了看竹简,“武威太守张猛作乱,杀害了州牧邯郸商。”
“看来,咱们倒是有事情可做,”刘封一点地图,“取了这里的话,你说咱们的马匹不就解决了吗?”
“郎君真是目光锐利,这里的确是天赐我们兴复大业的基地啊。”
********
南郑
“哦——”张鲁打了个寒战,怎么回事?难道是天气冷起来了吗?却不知道千里外有人正在算计他。
而邺城
还有一个人睡不着。
曹操穿着袍子从席上爬了起来,侍人马上为他点着了灯火。
曹操到取出帛书地图,认真地看着,手指不自觉地敲打着,“打还是不打,是个难题!”
“悉悉朔!”有人走动的声音,却听许禇沉声说道:“请郎君回吧,丞相已经睡下了!”
“是子桓吧!”曹操问道。
曹丕说道:“是我,父亲大人。”
曹操说:“你回去吧,这里不要你伺候,莫冷落了你的新婚妻子。”
曹丕赶紧回去,对新婚不久的妻子甄宓说:“正如你所料,父亲果然又失眠了。”
“丞相系天下安危于一身,的确是难为他了。”甄氏对答得体,隐隐对远在柳城(今辽宁盘锦市)的前夫有点担心,不过看到曹丕又恢复了神态,好在曹丕也在想事情没注意自己。
看曹丕的样子,甄氏一笑:“夫君,早点休息吧,还有许多事要你做呢。”
可不是吗?曹丕觉得自己最近很累的样子,父亲的脾气越发古怪了。
“大耳贼真是好手段啊,居然抢先把人接走了。”曹操一想到自己挟持徐母的计划失败不禁恼怒,越发觉得这刘备是自己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自己一走这刘备能不动作吗?
曹操看着帛书,心思一动:“这次定叫尔等知道我曹某的手段。”拿起笔来迅速地写了起来。
————————————————————————————
PS:关于“过所”见《三国志·;魏书·;仓慈传》“欲诣洛者,为封过所,欲从郡还者,官为平取。。。。。。”这个过所是一张手绢大小的帛,上写两行小隶,标明此行人的目的地和这些人的情况等等,分割成两块,一块由人自己带着,一块交关卡保存,两块相对才能放行,否则轻要服苦役,重的要杀头。
之前记忆不清,误导各位读者大大,请原谅则个。
第十九节 恶战一场
建安十二年,五月。
从江汉平原到燕山脚下的右北平,这雨一直就这么下着,下个不停。
虽然天还下着雨,但是曹操还是决定北伐幽州,新收复的四州的富户被驱赶到邺附近,迁都回到洛阳的汉献帝已经接受了曹操的请求,默认了曹操占领邺城为自己封地的事实。
刘备接到曹操北伐的消息,决定攻打许都,去打曹操的老巢,让曹操无家可归。
襄阳
甘氏产下了一子,刘备颇为高兴,取名为禅,字公嗣。想来也是时来天地皆同力,喜事一件接着一件,唯一有些让刘备担心的是假子刘封。
一向颇为健康的刘封最近好象身体不愈,自然没办法出征,只好留下来与诸葛亮一起经营荆州之地。
一脸病容的刘封被人扶着,送刘备等出征。
“元直先生,兵法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但是曹操毕竟不是凡人,自然早有算计,我看初战必然不谐,如果一旦有什么情况通讯要保持通畅才好。”刘封恳切地对徐庶说,“父亲性子急噪,还请先生劝戒一二。”
“郎君放心!”徐庶说道。此一去必有恶斗,这是每个人都准备的。
“孩儿安心静养,不可恣意行事。”刘备虽然听着刘封不太乐观的样子,不过也没过多怪罪,对曹操的畏惧,大家都是有的。
却说刘备征发大军二十万人自宛出,攻击叶县,然后取道昆阳(今叶县)一军溯江而上取鲁阳,一军顺流而下取定陵。
由张飞领军从舞阴出发取了吴房(今遂平附近)顺流而下到汝水,再溯江而上取上蔡(今上蔡西南),望定陵而来与刘备大军合军。
关羽自领一军佯做攻打梁县进军洛阳的样子,而刘备实际上掩军而行去取许昌。
快到召陵那个地方的时候,只看见远处旗帜飘扬。
“告将军,那上面写的正是征东将军曹的字样。”
张飞大吼:“凭那钱孝子,如何是我对手,请明将军发令,老张取他人头来见!”却原来当初刘备在许的时候,张飞也认识曹洪。此人经营有道,颇有身家,只是天性吝啬,至亲也难得借你一个大钱。那金银入他口袋,就是亲爹妈也拿不出来,拿他一钱,他如丧考妣一般,因此落下个“钱孝子”的外号。赌帐最是拖欠,很多人都不喜欢和他玩耍。因此屠夫张拿他的恶号来开涮。
刘备只是顾及曹操,其他人倒不见得在心上,张飞虽然不及关羽,却比曹洪高得许多,也就让他前去。
两军对上,张飞果真勇捍,曹洪也有武艺,却不如攒钱那般了得,勉强敌着。
眼见老骨头就要交代在这杀猪张老三手里,却来了救星,要不说他曹洪是福将呢,来的这位英雄却也是了不得的人物。
“张翼德,莫张狂,雁门张辽来也!”来人却是个黄皮汉子,虽然长得消瘦,却是骨骼奇大,上长下短,那两脚夹马不用缰绳。
“呵呵,原来是本家,关将军说你英雄今日来会会。”也不和曹洪纠缠,把槊一摆就取张辽。
一个是幽州英雄,一个是并州枭将。弓马功夫都不说,自然都是一流武将。
主将打得热闹,下边也不空着,杀了个昏天黑地,呼喊声震动云天。
刘备军赶到,一挥手上去一阵狂砍,张辽虽勇,也是好汉敌不过人多,眼看就要被人下了饺子。只听西北方鼓声大动,一杆黄旗飘扬上写“大汉丞相曹”。甲胄鲜明,正是虎豹出动,如狼如虎。
刘备之军训练不久,多是新兵,怎么能抵挡这百战之师,兵败如山倒,一时间刘备也没办法,急忙使用其绝学——遁术,带着一帮子人逃了去。
正好关羽迎着刘备、张飞,说起那一仗,大家唏嘘不已。
老哥们儿三个正商量如何安全撤退,却见江面千帆进发,却挂一面将旗,没任何文字,只是一只长了翅膀的老虎图案。
“是封儿的军队啊!”刘备惊喜道。
实际上和曹操玩声东击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