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飞雄-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钗炻业暮涂跞粘志玫恼秸U馐橇醴庹飧鍪奔淞骼苏呙挥邢氲降模彩钦秸姆⑵鹫吆筒斡胝叨济挥邢氲降摹
————————————————————————————————————————————
此卷终
欢迎大家继续支持二卷《东南战未休》
第一节 山雨欲来
建安十三年六月
洛阳的天气还是那么闷热,白天街上行走的人不多。
朝廷的公卿们依然能找到躲避暑热的地方,现在曹操不在都城,大家心理压力没那么大,一些人约好一起到太中大夫孔融的府邸去做客。
菜过五味,孔融一扬:“上酒浆!”
众人失色劝告:“文举啊,丞相钧旨,已经颁布禁酒令,非婚丧祭祀不可燕饮。你莫要认错了对头啊。”
孔融冷笑:“怕他作甚,我自喝酒与君等无涉。这是年前老酒,祖宗传下的秘方,大家不喝,融可不客气了。”
“家中有事,告辞了!”几个胆小的纷纷走人。
孔融哈哈大笑,又是一大觥。
好友脂习落泪不止。
孔融惊奇地问:“脂君,为什么要哭啊?”
“君性直,屡次冒犯上颜,仆恐君大难到也。”脂习说道。
孔融一指身边穿着褐色衣服的人说:“每次看到文礼(边让字),我都恨自己是个文弱书生。现在的朝廷还像个朝廷吗?曹公已经不是当初的曹公了。”那人本是一个路人,偏长得像边让,所以孔融常把他请来。
“孔君啊,你那封信让丞相多尴尬啊!”脂习说道。
“哈哈!”孔融笑道,他听说曹操让自己的儿子取袁熙的老婆,所以写了封信:“当初武王伐纣,把妲己赐予周公。丞相你的做法是效法古人呢!”
曹操当时看到信没多想,你个孔鹊(当时风俗,乌鸦报喜,鹊鸟报祸和现在说法刚好相反),终于说了好话。把信给旁人看,你看孔融都赞成我的做法呢。
没多久曹操就回过了味,曹操是什么人啊,大诗人,文学家,不是大老粗。曹操这个无名业火腾起三丈高,难道我打袁家就是为一个“妲己”吗?难道我儿子就是拣旧鞋的料吗?
曹操喜欢开玩笑,但是他也最开不起玩笑,特别是身为一个被曹操恨的人,那一个玩笑足够引发曹操的杀意。
郗虑最近不敢出门了。
原因是上次朝廷公卿一起吃工作餐(内赐食,汉代大臣在公厅办公加班,皇帝派人赐食),大臣按照礼节都要写个短折子来歌颂皇帝对自己的体贴。
郗虑也不是没学问,但是他可能太久没吃肉,被油弄昏了头,居然忘记了在写到皇帝的时候抬行。孔大家鹊恰好当班,虽然没什么实权,但是也要来值班不是。老孔看到了自然要挖苦一番,还写了首小诗讽刺一下。
郗虑这下可好,成为公卿们的笑柄,“顿首郎中令”的名声传了出去。光禄勋在秦代被称为郎中令,是郎官的头,管理禁军。
“你个孔文举,老子不整死你我就不是郗虑。”郗虑恨道。
“现在丞相打败了乌桓,百官都上表祝贺,孔君正好借次修补一下。”
孔融一乐:“我早写了!”
“。。。。。。。公以雄兵惩不驯,幸也。然不查肃慎氏不贡楛矢,丁零盗苏武牛羊,终非大成。。。。。。”看着孔融那份祝贺的表章,曹操一拍案几:“腐儒利口,孰不知吾刀甚快也!”
孙权派出使者到了洛阳,这个时候曹操已经回了来。
于是曹操就在朝廷上接见了孙权的使者。
“孙将军替朝廷牧守很是辛苦啊,他的子弟也该到这里来为陛下效劳。”曹操对孙权的态度还算认可,但是孙权不肯送人质,他很不舒服,认为孙权没什么诚意。
“我家几位郎君年纪还小,不足以担当。”张弘说道。
“那没什么关系,可以担任议郎嘛!”曹操说道。根本没意识到自己身后还坐着皇帝。
孔融虽然没职权,但是还是不得不出席一下这类场面上的事。
他出班启奏:“朝廷任命皆出自陛下,典章制度才是根本,孙将军几位兄弟年纪的确还小,不足以担当。”
曹操当着大臣的面不好发作,略微点头。
后来孔融进一步把套在自己脖子上的绳子再拉一下他进言皇帝不要给大臣太多封地,这样会导致臣子强,君主弱。
‘宜准古王畿之制,千里寰内不以封建诸侯。‘是说在首都范围的土地不可以随便来赏赐臣子,而曹操正好上表希望把自己需要训练军队,希望可以在首都内设置军营方便训练,也可以防止有人来劫持皇帝。这其实是赵高那手投石问路的变化版而已,只是这次把指鹿改为指地而已。引蛇出洞使阳谋,像孔融这样的正好跳出来。
“某一再忍让,今是不忍了!”曹操马上任命郗虑为御史大夫,让他侦办(这和历史有出入,郗虑此人是曹操打手是很久的事情了,迫害大臣多出此人之手,所以孔融看不惯他)
郗虑马上叫丞相军谋祭酒路粹上表称孔融诽谤朝廷,公然违反禁酒法令。
孔融被抓了起来,被判弃市。
“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孔融唱着临终诗慷慨赴死。
**************
“又死一个!”刘封叹气道,“曹操虽是人杰,但是也太过狠辣了吧,这等文人把他贬斥到远处就行了,杀了他做什么。”刘封也好杀,不过却不轻易杀文人,因为这个国家的文化被摧残得太厉害了,这些人死了,他们的学问也死了,非常可惜。
“郎君的胸怀也忒仁厚了,这等腐儒,便是我等也是容不得的。何况曹操。”沈友说道。
刘封直摇头,从来都说文弱书生,却不知道这文化人杀起文化人来可一点都不比那些凶残的武夫逊色。
“现在农田得如何了?”
“已经找了熟悉农务的人下去了,争取早点成熟。”沈友也知道刘封的担心,麦子成熟的时候就是曹操打过来的时候。
“去江东购买粮食的力度还要大一点,我恐怕现在的存粮不够。炒米的生产如何了?”刘封现在还没办法研制出压缩饼干,他偶然从沈友那里知道有一种军用的干粮——炒米。所以经过研究后,命令大量生产。
刘封吩咐完正事,拿起空钟(空竹)到庭院里抖了起来,他没想到三国这个时代还有这个东西。空钟流行于吴地,沈友看着刘封那身手恍然有回到故乡的感觉。
诸葛亮已经到达江东。
他很第一个是去会见孙权的代表鲁肃同志,并表达了刘备的歉意和慰问。
至于说刘备本人是否觉得需要道歉那倒是另外的一回事。
“孔明先生客气了。”鲁肃虽然觉得自己被投到监狱有点憋屈,但是也是孙权害得他那样子的。没有甘宁的孙权反而被有甘宁的刘备打了个落花流水。
现在孙权对刘备的武力多少有了点恐惧,但是他还是不能下定决心,一方面他和刘备达成口头协议,一方面他又派人到洛阳去朝见天子。
孙权拿捏不准一方面上由于他在政治上还只能算是年轻的政治家,另一方面局势还不是那么的明朗。但是这不阻碍他的臣子们的想法。
张昭几乎是每次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强调,应该和曹操联合,而不是选择刘备。曹操实力强大而且又有朝廷的名份在那里。
这个看法几乎代表了当时江东所有豪族的看法,也是很实际很现实的想法。
而周瑜为代表的鹰派人士,主要是军方,则有另外的想法。无论和谁联盟,都必须以自己的实力为基础,否则一切都是空谈。也没有任何的实际利益可言。
而仔细分析一下形势,从简单的地缘政治来说,选择曹操固然取胜肯定没什么问题。但是那样的话,孙权集团就只能是一个地方性的集团,只能是为中国统一添砖加瓦的对象。和刘备联盟,则胜算的可能性要小得多,不过至少可以保持现在的局面。那么孙权集团就可以成为一个割据性的政权,而不是做为绿叶衬托曹操那朵花来。
张昭的看法是符合儒家的大一统思想,是很理想的看法,而忽视了孙权集团本身的利益,是广大的国家主义精神,构筑和谐大汉的高尚情操的表现。
周瑜等的看法是狭隘的地方既得利益集团的看法,是分裂中国的顽固势力,把孙权集团的利益放在了国家、民族之前。也是比较现实的看法。不独不统,最好是逼迫中央政府承认自己的地位,那么这是大家都可以接受了,三国鼎立是汉末政治博弈的最大的合数。
诸葛亮去拜会孙权的政治导师和顾问张昭的时候,两个人并没有像后人揣测的那样进行激烈的辩论。他们各自都是着自己的立场和坚持,这就是一流的政治家风范。说可些不痛不痒的话,谈了些很琐碎的杂事。
基本上诸葛亮先把外围扫了一遍除了自己的亲大哥诸葛瑾外,基本上在京城(今镇江,此京并非是首都而是名字叫京,参见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一诗)的高级文官,他都拜会了一趟。
磨蹭了一段时间,孙权才打算会见诸葛亮。
丹徒(镇江东),镇东将军府。
诸葛亮望了望府外的北江,正做欣赏状,有仆役来领诸葛亮去见孙权。
孙权正端坐在席上,他今年27岁,却蓄起了胡子,因为不可知的原因,胡子头发都有点发红,所以被称为紫髯,而他的眼睛可能是感光细胞比别人少,看起来那个瞳孔的颜色要浅一点。
“孔明先生!”孙权非常有礼貌地直起身体,一抱拳,身体微屈。
“孙将军!”孔明的礼节也很周到。
两个人谈话,并没其他的人在场,诸葛亮的意图其实孙权已经弄得很清楚了。而诸葛亮也知道这次会面后孙权会下最后的决心。见面的本身已经说明了一定的问题。
两个人谈话内容没有被历史所记录,不过也不难猜测。
孙权承诺,如果刘备受到了攻击,那么孙权会给予援助,而同样孙权遭遇到了攻击,刘备和会同样援助。援助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就未来的大汉帝国的版图,实际上刘备提出了一个预案。尽管孙权知道自己或许永远也看不到那天,但是这是必须的,这象征着两个对等政治集团的联盟。
孙权还会走钢丝,但是留给他走钢丝的时间已经不是很多了。
第二节 武侯八阵
关于这章曾经很犹豫,拿不准写不写,因为本人在这方面不是很懂,虽然也知道一点易经的皮毛,但是要探究一下深奥难懂的古代兵家文化,我觉得很吃力的。之所以下笔写这章,主要是想抛砖引玉。望各位读者大大不要砸板砖,砸票偶喜欢^…^
——————————————————————————————————————————————————
诸葛亮带着孙权的承诺回到了襄阳。
因为要大打打仗了,所以诸葛亮回来没坐热,马上投入到抓后勤,搞士兵训练的工作里去了。
宛
沈友拿着一张大纸正和周不疑两个人在参详。
刘封进了来,两个人居然也没看注意到。
“子正先生、元炬(由于作者自己的失误,让两个元直碰了面,因为小周年纪小,所以只好请他改字了),你们在看什么呢?”刘封问。
“郎君来了。”周不疑一抱拳。他的舅舅被刘备任命为别驾,他自然也跟了来,刘封没放过他。本来这个时候这位神童的大限就到了,但是历史因为刘封而改变,周不疑的生命也得到了延续。
“郎君也来看看!”沈友招呼道。
刘封摇头:“算了,这些东西我看了头就疼。”看着那大段的文字,刘封就发憷,倒不是他拒绝学习,只是汉代这些书在他看来不是讲没有用的就是讲些他都知道的。
“郎君不喜欢读书,我等也不好强求,只是这事郎君要看的。”周不疑说。
刘封奇怪了,什么东西还必须我看啊。于是凑了过去,眼睛看到那几个大字就离不开了。
《风后八阵图》,来汉代,刘封对篆书认识不少,所以也能看出来。
风后是传说中轩辕黄帝的大将,他辅佐黄帝统一了中原,开创了万代一系的炎黄文明,也为华夏族奠定了根基。
阵图训练和后世的操典训练有异曲同工之妙,主要是训练士兵的协调性和,便于将领对军队的整体把握。当然也有的人走火入魔认为阵图有什么奇幻色彩,纯粹是胡说八道。兵家讲的是欺骗敌人壮大自己,兵者,诡诈道也。这些阵图属于军事机密,所以为欺骗敌人赋予它许多神秘色彩,当然也和古代哲学蒙昧不清有关系。只有真正了解阵图的人才是最清楚它的作用的,而那些不甚清楚的人对他充满了好奇和敬畏。
不管是不是从黄帝那里传下来的,这也是古代军事的杰出成果嘛,当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刘封看了一下阵图,笑了笑:“这有点八卦的味道。”
沈友看了看周不疑说:“我说郎君是天生聪慧吧,一下就看出了门道来。”
周不疑点点头:“郎君真是厉害,这是根据先天、后天八卦演变而来的。五十人为一阵,共八八六十四阵。小阵组合成大阵,大阵之间互相呼应组成整个巨阵。可分,可合,可攻,可守。循环变化,奥妙无穷。”
“谁为正,谁为奇呢?”刘封问。
“天、地、风、云四阵为正,龙、虎、鸟、蛇为奇。”周不疑说。
刘封看了看他摇头说:“此书生之论!在我看来,天地风云也可为奇,龙虎鸟蛇也可做正,何必拘泥。八卦之妙,六爻变化,正比对错,错综复杂,变换循环,神鬼莫测。这个阵是八卦变化,当然也可遵循变化,那里用得着拘泥啊。”
“郎君高论!”沈文说道,“我最近在写《孙子注》,正好把郎君的这个意思加到里面去。”
“其实啊,兵法总得来说就四个字。”刘封说。
“请赐教!”周不疑简直没什么脾气,服都写在了脸上。
“使敌不知!”刘封小声说道。
沈友看了看周围,对周不疑说:“此等真言出君口入吾耳,不可为外人知晓。”
刘封说道:“我也就嘴巴上说说,真正执行还要靠两位。这阵图非常有用,希望两位努力督导。”
告别了两个谋士,刘封回到屋里,让亲兵戒备自己到书房拿出一册竹简,倒出许多粟米来,认真地摆弄起来。
两人为比,三人为叁,五人为伍,两伍成什,十什为卒,十卒成旅,十旅成师,十师为军,三军为用,国之雄兵。刘封拿粟米和箸(筷子)在木盘里推演丘数(类似外国的推盘,各位在反应一战的片子里能看到这个东西)
那竹简上赫然刻着《司马法》。
*********
邺城
也有一个人正在读《司马法》,这个人就是新任的丞相文学掾司马懿。
最近丞相府沉浸在一片肃杀的气氛中,没了往日的轻松和欢跃,当然战争临近是一方面,更直接的原因是这个府邸的主人正心急如焚。没人会自己找不自在,也许就一个不小心会招来杀身之祸。
“仲达啊!”一个穿着黄色五时衣(相当与现在的休闲装,根据有关资料,禁止民间着明黄色是从伟大滴唐太宗开始滴,所以穿黄色在三国没什么了不起。只要不穿刺绣的衣服就可以鸟)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孝廉(此时曹丕已经被举孝廉)!”司马懿站了起来。
曹丕说道:“你呀,就是客气了,叫我子桓就可以了。”
两人坐了下来。
“子桓这段时间操劳,还请多注意身体啊。”司马懿看到曹丕敞开领子,心里很不舒服,他是世二千石的高干家庭,对礼仪看得很重。
曹操家的儿子都这德性,跟他爹一样旷达直切,而且这个曹丕的妈还是倡女,老婆又是个二锅头,这一家子真是异数。
“事情太多,要不是你帮我拿主意,我到处抓瞎了。”曹丕说。
司马懿笑了笑:“我只是提醒你一下。这也是我分内的事,你这么一说好象我的不是了。”
显然曹丕,也不是凡人,虽然没学到他爹的十成功夫,五成还是有的。试探到司马懿这人人很谨慎,心里比较满意的。
“你是知道我的,”曹丕说,“这段时间我是处处怕出错,没个人提醒惹得父亲大人恼怒。”
司马懿说:“现在小郎君病重,子桓你这个哥哥还穿着五时衣,怕不合适吧。”
“我老婆也这么说!”曹丕刚开口,又觉得不好意思,一笑了之。司马懿也笑了笑。
“仓舒啊!”王夫人哭着,卞夫人也在一边摸着那个十三岁的小孩子的头,暗自伤心。
曹操冷着一张脸,望着那铜人无烟灯出神。
“丞相,荀尚书来了!”
曹操见到荀彧的时候已经面带微笑了:“怎么样,文若,士兵的情况如何。”
“都休整完毕!四州百姓也都安居乐业,迁移来的富户大多安定了。”荀彧回答说。
曹操点点头:“诸事具备,出发的日子就要到了。”
曹操见荀彧没有退下的意思,就询问起来。
荀彧说道:“小郎君抱恙,还请丞相不要过于伤情。”
曹操点点头说道:“我断不做本初那样的事情,为国家为皇上,吾身也可献。”
“仓舒,仓舒!”外面还隐约响着招魂的声音,在古代,人如果生病被认为灵魂出走了,要拿着病人衣服去呼喊,让灵魂回家。
体弱的曹冲还是没有抵挡住病毒的侵蚀,像一颗流星划过了群星璀璨的三国天空。
“要是华敷还活着,仓舒也许不会死吧。”曹熊和曹冲关系最好,对这个兄弟的死非常地伤心,至于其他几个兄弟的伤心到底有几分真心,几分做作那就不知道了。
不过曹丕探望病情的时候被曹操痛骂了一顿,那倒是真的。可能是曹丕表错情还是说错了什么,老曹点着小曹教训上了:“现在仓叔这样,大概高兴的是你们几个兄弟吧,没人跟你们争位置了。”
曹丕弄得狼狈得很,找到司马懿嘟囔了几句。
“恭喜,恭喜,孝廉大喜了!”司马懿说。
曹丕有点火,我挨骂你还恭喜我,你什么意思啊?看着司马懿那双鹰眼,曹丕忽然明白了哈哈大笑。
对嘛,老曹不骂老三也不骂老四,怎么偏骂我老二,那肯定是心里已经认定我来接班了。老头子心思深沉,如果是不他这次动了真情不小心说出来,还真是难说啊。曹丕也走出了曹植和崔氏完婚给他带来冲击的阴影。
“刘备在干什么?”曹操很快从丧子的悲痛里醒来。。
*************
“‘八阵图’的组成,是以乾坤巽艮四间地,为天地风云正阵,作为正兵。西北者为乾地,乾为天阵。西南者为坤地,坤为地阵。东南之地为巽居,巽者为风阵。东北之地为艮居,艮者为山,山川出云,为云阵,以水火金木为龙虎鸟蛇四奇阵,作为奇兵。布阵是左为青龙(阵),右为白虎(阵),前为朱雀鸟(阵),后为元武蛇(阵),虚其中大将居之。八阵又布于总阵中,总阵为八八六十四阵,加上游兵24阵组成。总阵阴阳之各32阵,阳有24阵,阴有24阵。游兵24阵,在60阵之后,凡行军、结阵、合战、设疑、补缺、后勤全在游兵。”诸葛亮亲自向刘封解释到。
作为三国时代的杰出兵家(看到有人质疑诸葛亮是不是军事家,偶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他是。是军事家不一定就能百战百胜,战争是很复杂滴,不能以成败而论)诸葛亮恐怕是最熟悉这个阵图了,他在上面花费了很大的心血。
前唐军事教育家、杰出的军事统帅李靖评价说:“诸葛治军为上乘,古来无出其右。臣之阵皆演化自武侯之阵。”
太宗李椋评价说:“朕在汉末亦难比武侯。”
“军队不训练不能作战;将军不熟悉战阵不能胜任;敌情不明晰不可以决战,这是司马法讲授过的”诸葛亮说,“战阵只是帮助将军灵活指挥军队,打不打得过还要看将了。”
刘封听得很认真,当然刘封还有他的法宝,不过古人的那些经验也是从实际出发的,不能说没道理,也是要听的。
刘封拿出一本册子递给了诸葛亮:“这个是我的一点看法,请孔明先生多多指教。”
诸葛亮一拱手:“子正先生在丹杨素有经验,亮不过一书生而已。”
“友还没感谢先生呢,”沈友说,“我的子侄带过来几千丹杨兵,正好为这次添加一助力。”
“先生抽了孙老三的兵,只怕他要跳着骂娘落!”刘封笑道。
沈友摇头:“丹杨素来民风强悍,三郎君好酒尚气,久必为小人害。这些子弟岂白送与他一起陪葬?”
古人眼睛真毒啊,后来孙老三可不是被人给宰了吗?
诸葛亮拿起刘封的那本小册子,只见上面写着《论持久战》。
第三节 兵临城下(1)
长社(今河南长葛境内)
“伯然先生何来!”张辽出营迎接。
赵俨一笑,取出铜符,上刻“代天查阅,尔介遵行”八个篆字。
张辽查对后,单膝跪地:“卑下见过军令使!”
“张将军言重了,俨此来特为三位将军出气尔。”赵俨笑道。
张辽愧疚地说道:“我等武夫,任性而为,几误大事,辽正准备上书请罪。”
原来曹操为准备打仗,让张辽屯田长社,于禁屯颍阴(今许昌南至临颍、襄城一带),乐进屯阳翟(今禹州市)。这三人都是牛烘烘的,谁也看不起谁,为了些小事情多次争吵,没一个肯退让的。
于禁是曹操的老班底,乐进虽说是后来的人,但是也是新秀,这张辽说起来就不怎么光荣了,先是跟丁原,后来跟着吕布动跑西跑的,最后吕布被杀了他投降曹操。
于、乐两个人看不起张辽这个降将,而于禁这样的诗书之家也不大看得起土豪出身的乐进,一个是边地的放羊娃,一个是土财主,知道个P的打仗,纯属运气才立那么大功劳。
乐进资历是比不上于禁但是说到打仗他不比于禁差,历史上两次把关羽弄得下不来台,包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