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再许芳华-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那个十分彪悍的嫡长孙女瞪着眼睛反驳了句:“大伯母这是狗拿耗子,怎么能做我家的主?”却被谢夫人端起架子斥责回去,谢大表妹孤掌难鸣,虽焦灼不已也无可奈何。
杨氏这才有了机会接近詹氏,却见她面无人色颤颤兢兢,追问之下,手足无措的詹氏这才对嫂子坦诚。
☆、第五百零八章 暴死真相,恶母狠子
年氏当然不是被活活气死的。
当日老太太被旖景令人“挟制”出王府,她倒巴不得大小李婶对她动手,脸上带了伤,正好在王府门前撒泼混闹,栽给楚王府尤其世子妃一个恶名,也算出了胸口憋着的恶气,哪知大小李婶“文质彬彬”,非但没有动她一根手指,还十分稳当地扶持了她出门,没给机会让年氏磕着碰着,四平八稳地“放在”角门外头。
大小李婶甚至还把年氏交给她自己的几个媳妇扶稳当了,才手脚灵活地一退三丈,并不理会年氏声势沸天的叫闹,头也不回。
下昼时,祟正坊里虽然相比外头要清静,却还有来往行人。
众目睽睽之下,年氏也不好一头栽倒,只一手接过儿媳妇递过的拐杖,一字一顿泼口大骂,中气十足的气势让旁观者心下叹服——这老太太身子骨好,是个长寿之人。
年氏叫骂得口干舌躁,王府里也没涌出人来驱赶,大失所望之余,才喘着粗气登车回府。
谢家许多仆妇都目睹了她毫发无损、气势汹汹地归来。
年氏回到屋子里头,一口气喝下两盏参茶解渴,就听詹妈妈进来禀报,说早前得了顺天府里传出的消息,谢琦的案子审结,定罚为徒二年杖八十,虽律法规定的赎金不过百贯,但谢琦不是在职官员,虽为贵族子弟,想必也没人替他上书求圣上以“议贵赎罪”,也就是说并不在依法赎金抵罪的范围,要想只花钱不受罪,得靠大笔银钱打通人脉才有转寰余地。
年氏因刚才的打击,也断绝了威逼楚王府出面求情的念头,更不可能去求镇国公。
眼看着最多十日还不替谢琦转寰就再无余地,年氏心急如焚。
八十杖打人身上,虽能买通衙役不至下狠手,对谢琦这样细皮嫩肉的公子哥来说已是酷恶之刑,不死也得丢半条命,再扔进徒营里日日劳作,不需两年,顶多两月就会暴病而故。
三太爷手上没有人脉,只能依靠巨资打通收买,才有望保住谢琦这条小命。
年氏一着急,就让人快快去请几个儿子来协商,她实在已经没了别的办法筹集银子,朔州伯府也没有回音,年氏即使不愿相信亲兄弟会坐壁上观还有期望,谢琦这头却也经不住耽搁,老太太想的是压榨儿子们的小金库,实在不行还得动员媳妇拿出嫁妆来先解燃眉之急。
鉴于谢琦是长子嫡出,大儿子与儿媳妇自然不消动员,年氏只让请二、三、四几个。
又因之前几个儿子为裁减各房用度以及花钱让谢琦脱罪就有意见,吵嚷了几回,年氏也晓得这回是场硬仗,难以劝服,只好搬出尊长的架子来威逼,怕被仆妇们瞧见太不像话,特意打发了闲人,只留詹氏在外头守着不让人窥探,尤其是院子里三太爷蓄养的美婢,年氏看着就眼花燎乱心浮气躁,下令集中在柴房里一把锁暂时困闭。
先来的是嫡出的老三,他是听三太太说为了谢琦的缘故母亲去楚王府闹了一场,没占得半点便宜不说,反而自取其辱,心里正窝着火——也不知家里的爹娘中了哪门子邪,一昧只笼络虞栋,难道看不出虞栋就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真正富贵是楚王父子,偏偏就得罪了人家,哪有既要攀附图利还这般恶声恶气的理儿,打量着楚王父子是豆腐捏的不成?
老三原是想来劝说母亲登门道罪,再莫管谢琦,为他的两个儿子将来前程打算,哪知一落座,得,年氏黑着张脸直言不讳就要让他掏出多年积蓄为谢琦赎罪。
“琦哥儿是嫡长孙,这时遇到艰难,咱们怎么能置之不顾,你大哥为了他的事儿心急得嘴上都起了毒疮,脚不沾地在外头奔波……”
老三翻翻白眼——老大院子里的几个扬州瘦马都被“缩减”卖了出去,他能不着急上火?天天陪着那些官员贵胄吃香喝辣,可不是脚不沾地?心里就窝了怒火篷勃。
“你和老大是我亲生,真正的手足,要让老二、老四两个庶出的妥协,你可得带好这个头。”年氏当然也看出老三的不满,脸色更沉,侃侃侃而谈一笔一桩地算起细帐来,历数这些年间三房经营商事占得的好处,不是老二老四两个能比:“你也别埋怨我偏心,谁让琦儿这会被人陷害呢,保住他性命要紧,你这个嫡亲三叔……罢了,三媳妇的嫁妆我不让动,还得给你们房头子女婚嫁备着,我跟你算了一笔帐,三、两千银你们总不在话下……”
年氏话没说话,老三就爆了:“娘,您说得轻巧,这些日子以来我已经拿了不少银子出来贴补家里的亏空,那些年的积蓄早见了底儿,论来长兄抠下的才是我的翻番儿,这些日子他四处收买应酬,琦哥儿到底还是下了大狱,摆明就没起到效用,白花花几千两银就打了水漂?说出来谁信!琦哥儿当年进国子监,我也凑了不下三、两千,好容易看着选去户部观政,结果他自己不成器,非但没得一半官职让家门荣耀,倒学着地痞无赖诈人钱财,葬送前程不说,还让家门蒙羞,该让他晓得教训……谁生的儿子谁管,我又不是宰相,没这肚量容下琦哥儿这艘烂船。”
撩撩袍子就要拂袖而去,才一起来,就觉肩上一下闷痛,原来是年氏拿起拐杖就打了过来,到底是亲生儿子不忍下狠手,可年氏实在气急,又操起茶水泼了老三一脸,拉扯着他好一番“不孝不悌”的打骂。
老三忍不住手臂一搡,年氏跌进椅子里,老太太气得睚眦俱裂、老泪纵横,操起空盏就砸向老三,这回正中额头。
老三吃痛,捂着额头也没细看,顺手拎起案几上设着的一个青瓷花樽,原是想着砸在地上解气,结果失了手,竟掼中了年氏的头顶!
是在气头,老三手上没有留力,那花樽生生在老太太的头顶上“开了花”,年氏一声没有支应,身子一软就滑倒在地上,额头上鲜血四溢。
这下老三慌了神,且以为失手弑母,非但没有救助,第一反应竟是夺路而逃。
仓促间他倒还想起詹妈妈守在院子前头,生怕被人阻拦,绕着从后院角门溜之大吉。
老三惊慌之余,丧家犬般跑回自己院里,二话不说就想收拾细软跑路,三太太瞧得呆怔,好半天才反应过来紧声追问出了什么事,老三才稍微冷静下来说了仔细,三太太一屁股蹲在炕上,不敢高声,却死拉着老三的袖子不松手:“你这么跑了,舍下我与孩子在家该怎么办,还不被翁爹与大哥几个扒去一层皮,哪有活路,再说你能跑去哪里……”
老三也没了主意,夫妻俩商量来商量去也拿不出个章程,只能寄希望于三太爷顾及家丑不可外扬掩盖这事,心惊胆颤地等在屋子里头。
又说詹妈妈,起初听见屋子里头吵了起来,晓得年氏最不想让下人听在耳里,自觉地又往廊子西侧避了过去,隐约听见什么碎在地上,却也不以为意——一家子都是爆碳脾气,一言不合就爱扯着嗓子说话,打砸屋子里的器皿更不罕见。
过了稍息,又没听见半点动静,詹妈妈越发疏了口气,还以为是三爷服了软,母子两个言归于好。
不多久,瞧着二爷进来,詹妈妈想着是得了年氏的“召唤”,就没上前见礼,更不可能阻止。
老二瞧见满院子悄寂心里正犯嘀咕,压根没留意廊子里头还站个灰扑扑的老妈子。
他一进了正厅,拐向东次间的门帘外,先咳了一声,规规矩矩地恭着身说道:“母亲,儿子来了,可能进来?”
老二是庶子,自然不会像老大老三般随便,即使心里有些埋怨二老也不敢当面顶撞,讪着脸装糊涂背后再骂两声“老糊涂”了事。
候了半响,没听见年氏说话,老二正且孤疑,竖着耳朵细听才捕捉到隐约有呻吟之声,老二大诧,也顾不得讲究礼数,掀开帘子一瞧。
年氏果然老当益壮,挨了一砸也只是短暂昏厥过去,这时正捂着额头努力撑起身子站立起来,指缝里却渗血不断。
老二大惊,忙上前掺扶了年氏往椅子里坐,一边询问是怎么回事。
老太太到底要维护亲生儿子,不能让老三背着个“恶逆不孝”的罪名,这时脑袋上剧痛难忍,再没力气嘶吼,说上几字喘息不停。
要说自己磕的,那可遮掩不过去,地上还碎着个花樽,万没有“不小心”一头撞破了花樽弄得头破血流的可能,年氏心急之下,就有些口不择言。
“你别问……”忽哧忽哧:“就说是你错手……”忽哧忽哧:“你一贯孝顺……”忽哧忽哧:“我会为你求情……”忽哧忽哧:“顶多就是挨几板子……”忽哧忽哧:“不会有人追究。”
张口就要让老二承认“恶逆伤母”的罪名。
老二魂飞魄散,双膝一软跪在地上,当然不敢应诺下来,哭求年氏莫要冤枉他,非得被父兄揭了皮。
老太太失血太多,只觉眼前金星乱舞、混沌不清,两只胳膊一双“鹰爪”死死搭在老二肩膀上,大半个身子的重量压了下来,提起丹田一股积力,说了句顺畅的狠话:“你认也得认,不认也得认,你若心甘情愿认了,我还会为你求情说一时失手,你若狡辩,我就说你有是存心,把你送去官府可得治个恶逆的死罪。”
老二惊惧的眼睛里全是年氏鲜血密布的一张狰狞脸孔,又听见这么狠毒的话,脑子里一片空白,只不停回荡着“死罪”两字,心神俱裂下,只想着脱身,却被年氏如回光返照般摁得死紧。
老二惊慌失措挣脱不开,更觉年氏就是恶魔修罗,反手抓着年氏的胳膊重重往旁一搡——
设在年氏屋子里的是四方隔几,边角锐利,年氏身子一歪太阳穴刚好撞了上去,这下撞击比刚才当头一砸更加致命,连头骨都碎了!
年氏倒在地上,却没有昏厥,两手狠狠抓紧来不及拔腿的逆子的脚踝。
老二彻底魂飞魄散,不能踹开年氏的魔爪,反而一跤跌倒,转身看见年氏唇角竟带着抹心满意足地微笑,阴森诡异。
恶妇!
老二一股恶意直冲天灵,又想早些脱身,两手终于扼上年氏的脖子,母子俩在无声无息中进行这场生死较量,身负重伤的年氏自然没有还手之力。
断气时尚两眼圆瞪,十指依然紧紧握着老二的脚踝。
老二废尽全身力气一根根地掰开年氏的手指,好不容易才得以脱身,跌跌撞撞地冲了出去,身上遍染血迹。
这回他没有好比老三般走后门开溜,被詹氏看在眼里。
满腹疑惑的詹氏这才察觉事情不对,犹犹豫豫地进了屋子,撩起一角帘子窥视——
地上年氏满脸狰狞双目圆瞪,太阳穴像是破了个洞,往外汩汩涌着鲜血,摊在地上的十只手指尚且往里扭曲,像是索命的恶鬼。
詹氏踉跄跌倒。
一声尖叫响彻寂静无人的院落——
院门前老四正要入内,身后还跟着刚才正与小儿子举盏共饮,听说年氏有事相商也赶过来一探究竟,老远瞧见老二连滚带爬往反向跑,叫了几声也没叫住的谢三太爷。
☆、第五百零九章 世子“宽容”,大度求情
老妻惨死,凶手在两个儿子当中,三老太爷被这晴天霹雳惊得回不过神,当然不会先想着报官,这样的事情张扬出去于自家可没半点好处,立即让老四带人拎了两个逆子过来,又着人去外头把“奔波不停”的老大从酒桌上喊了回来商量。
詹妈妈也被扣在现场,福寿堂里闭门落栓,不让闲人涉足半步。
老三听说老二后来在年氏屋子里逗留了一阵才满身是血地落荒而逃,一口咬定是老二行凶弑母,自己清白无辜,只是与母亲争执了几句,离开时人还好端端的。老二自然也不愿认罪,反称自己来的时候已经瞧见母亲遭了毒手,明明是老三做下的恶行。
兄弟俩互相攻讦,大打出手,闹得一团乌烟瘴气。
老大虽喝得半醉,拐着歪歪斜斜的八仙步回来,也被年氏的尸身吓没了酒意,跪在地上嚎丧,喊着要亲手把两个弟弟扒皮抽筋,为母报仇。
还是老四冷静,好容易劝得老二老三停了手,老大住了。,凑去瘫坐在椅子上摁着额头哀声叹气的三太爷跟前,说这事只能遮掩过去,家丑不能外扬!
父子几个这才商量出一个嫁祸楚王府把人生生气死,正好威逼着讹诈一笔财银,顺便让楚王父子出面保谢琦不受牢狱之灾的“两全其美”之计。
于是乎三太爷立即让亲信把福寿堂除詹氏以外的仆妇集中看管,自然是怕让闲人看出蹊跷,打算着过了这风口浪尖再灭口以绝后患。
可要让事情毫无蹊跷不让人置疑,总得要留个人证,这个人还必须是年氏的亲信,詹妈妈还有大用。
再者收拾残局还需要人手,要给年氏小殓,难道要让几个大老爷们动手?
所以几个儿媳妇也被叫了来福寿堂,协助着詹妈妈擦轼尸身,盛殓年氏,因年氏额上头顶都有伤口,不能让人瞧出端倪,故而带了个花冠还不够,额头上也围了昭君套。
尽管看上去些违和不伦不类,却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众人统一口供,若有人质疑且说昭君套是年氏唯一的嫡女出嫁后送回来孝敬母亲的,年氏爱不释手,这才妆戴上陪她入土。
收拾妥当后,三太爷抚尸痛哭:“我的老妻,若这回能趁机救回琦哥儿,解了家族的燃眉之急,你也算死能瞑目,老二老三都是你的儿子,你也不忍看他们人头落地!”
一家子遂齐心协力同仇敌忾商量着怎么逼楚王府妥协。
各自回去叮嘱膝下已经懂事的子女串供,怕他们说漏了嘴。
这一晚谢家几个主子没人能够安睡,却也没人为尸骨未寒的年氏流一滴真心眼泪。
谢大表妹甚至还不忘为自己的将来图谋,想趁着这天载难逢的机会逼着楚王世子纳她成为贵妾:“三堂姐一个庶出,都能得个宜人的品阶,我可是咱们家的嫡长女,虽比不过世子妃,封夫人与堂姑姑平起平坐也不合适,再让一步也该是个淑人……虽祖母去世我该守一年的孝,这事情还需趁热打铁,得赶在热孝里就让我进门。”
大太太哪甘心让长女为妾,谢大表妹却不在意:“又不是普通人家,那可是楚王府,世子将来是要做亲王的,到时我可就是侧妃,万一苏氏将来有个好歹,也不是没有扶正的机会,再说母亲睁大眼睛看看,天下男子有几个能比世子人才品貌?好容易让我得了机会,哪能错过?母亲放宽心,凭我的手段,将来定有机会收拾了苏氏。”
大太太依稀知道点三太爷帮着虞栋一家图谋爵位的事,可却不好告诉女儿,转念一想,当初没把虞沨毒死,反教他痊愈娶妻,眼下又得圣眷,虞洲哪还有机会,偏偏翁爹执迷不悟,一门心思帮着谢妃的子孙……女儿成了世子妾室,才可能说服三太爷助益着楚王父子,世子也不至于冷落怠慢女儿,翁爹想借机讹财,可他自己穷奢极侈,银子也到不了自家手里,倘若女儿成了世子贵妾,今后才好攀附楚王府这棵大树,过上几年等风平浪静,有了虞沨这么个姑爷帮衬,琦哥儿还怕没有个光明前程?
大太太也动了心,当即计较开明日该怎么说服老王妃“息事宁人”小谢氏与世子妃势同水火,应当巴不得给苏氏添堵,再说小谢氏要想谋爵,也会动心思利用女儿谋害世子,她一贯就是个狂妄自大的,认为谁都能任她拿捏……小谢氏应该会助一臂之力。
不过嘛,等女儿真的趁心如愿,哪还会听小谢氏的蛊惑。
大太太想着将来的富贵荣华,一口答应下来。
于是谢大表妹这晚过得那叫一个心荡神移,脑海里全是世子的惊才风逸,恨不能这一夜早早过去。
真心为年氏的惨死悲痛的大概只有詹妈妈,整夜守在尸身上前痛哭流涕,却也为她自己的命运提心吊胆。
所以嫂嫂杨氏一追问,詹妈妈再撑不住,就把实情说了出来。
杨氏大惊失色之余,抓紧了妯娌的胳膊好一番警言劝告:“这事还了得,老太太身边那些侍婢全不知情,都逃不开一个死,他们还能放弟妹这么一个活口生路?弟妹万万不能糊涂,趁着年家人也在场,还是把实情说出来的好。”
詹氏却犹豫不决:“以我看来,这事与三爷脱不开关系,否则他怎么偷偷摸摸溜了出去,他是老太太的亲生……我总不能看着老太太死不瞑目。”
杨氏见妯娌执迷不悟,也不好再劝,只她也成了知情人,生怕事后被一同灭了。,脑子里好一番盘算,听说世子忽然驾临,才算松了。长气,于是一咬牙就当着谢、年两家女眷与几十个操持着哭丧的婆子媳妇婢女面前,往地上一跪,揭穿了年氏惨死的真相与谢家父子的盘算。
自然引起轩然大浪。
谢大表妹眼看着光明前景就要毁于一旦,哪里甘心,不顾诸位长辈在场,她一个未出阁的女儿跳出来就指着杨氏破口大骂,称恶奴居心不良污篾陷构,喝令把杨氏当场打死。
年家几个媳妇冷脸沉默,谢夫人却相信杨氏的话,暗暗冷笑。
活了这些年,也经过不少阴私事,哪有一桩及得过这回耸人听闻,三房一家俨然一窝虎狼蛇蝎,又愚蠢狂妄透顶!
事发之后,若不想家丑外扬,就不该去楚王府胡闹,王府可是任由他们污陷拿捏的?事情闹到这样的田地,已经不能善了。
还好三房分了出来,涉及不到镇国公府。
谢夫人当即立断,声称区区仆妇的话虽不能尽信,可也该察个是非黑白,总不能让老婶婶死得不清不楚,莫不如当着年家人的面,察看尸身,若无蹊跷,也不会让人猜疑谣传。
以谢大表妹为首的几个小娘子当然不愿,一时争执僵持。
谢夫人只好去了外院,请二太爷作主。
年家侄子知道姑母竟是被谢家几个表哥弑杀,拍案而起。
虞沨刚刚才到,坐了不够一盏茶时,当然不会善罢甘休,冷颜说道:“若真相果然如此,三太爷与几个叔伯就有恶逆大罪,并枉图嫁祸宗室……当报顺天府来人详察。”
二太爷自然附和,生怕被三太爷连累,年家必然要替年氏讨回公道,也没有拒绝。
在场稍微年长的是谢老二的嫡子,情知要坏事,心急如焚,却没有回天之力,汗如雨下也只能沉默不语。
谢夫人立即主持大局,要将年氏尸身移去前院灵堂,谢大表妹寸步不让,领着几个妹妹守在福寿堂,斥骂谢夫人不孝不义,嚎哭着可怜的祖母,惨被气死还不得清静,要被人污辱。
谢夫人冷笑:“侄女尽管撒泼,事涉恶逆大罪,官府必会查究,难道你想看着衙役冲入内宅验看?”
谢大表妹听说报了官,这才一口气憋在嗓眼,再不敢无理取闹。
年氏头顶与太阳穴的伤口十分明显,脖子上也有青痕,仵作没废多少时间就断定年氏是被人杀害。
谢家主子连带奴婢被顺天府尹立即锁往衙门审问。
三太爷一伙还没来得及“质问讨偿”就被铁锁加身,父子几个晓得大祸临头,积蓄的满腹戾气与斗志被沉重森冷的枷锁压得粉碎。
因着祝嬷嬷一直在场,又没机会避开妯娌,大太太心急了半上午,好容易等到午膳后才寻了个时机拉着小谢氏在一旁商量,话没说完,就听说晴天霹雳,翻着白眼昏厥过去。
于是这日傍晚,世子夫妇赏完梅景刚刚用完晚膳,就听说了大太太几个女眷才到顺天府就被吓得魂飞魄散,交待了罪行,大爷几个也受不住刑,紧跟着交待了事发经过。
“会怎么处刑?”旖景向她家阁部虚心讨教。
虞沨仍是云淡风清:“二爷是首恶,当定斩首之刑,三爷虽未直接导致生母丧命,打骂父母已经触及恶逆构成,也是死罪;就算有亲亲得相首匿之则,三太爷与大爷、四爷不被追究隐匿不报之罪,可他们却逃不过嫁祸宗室的罪名,未遂,故论罪当流;有三太爷几个尊长发号施令,几个表弟与表妹无奈遵从,能得轻免,或者有父王出面求情,可免牢狱之灾。”
旖景挑眉:“父王会求情?”
虞沨微笑:“会。”
旖景:……
“三太爷年事已高,我与父王都会上疏替他求情,让他免了牢狱之灾,叔婶们皆被流放,表弟表妹还要赖三太爷这个长辈照管……三太爷家破人亡声名狼籍,年家也不可能再资助他,只有让咱们家里的二叔二婶照顾才能维持生计。”虞沨老神在在。
虞栋与小谢氏这回算是被三太爷一家彻底讹上了,俨然第二被害。
当然,将来等虞栋罪行暴露,三太爷做为帮凶合谋,无论如何也不能独善其身。
“只望三太爷心思别太重,还如从前般养尊处优,留着副健康如常的身板待天家问罪。”世子见世子妃一副兴灾乐祸的神情,故作严肃地咳了一声:“二叔二婶要满足三太爷一家穷奢极侈之欲,只怕更会捉襟见肘,二婶一定会把算盘打在王府内宅用度上,越发变本加利的抠财,世子妃可得留意几分。”
旖景全不在意:“世子放宽心,我这儿一笔笔给二婶记着帐呢,等她克扣的钱银刚好能以嫁妆抵偿的时候,再过问帐面上的亏空是怎么回事。”
三太爷一家老小男女身陷大狱待罚,年氏的丧事只能由镇国公府出面操办,旖景陪同老王妃去走了个过场,应付过去礼数也就没再理会,因为楚王府经此一事,这些时日反而招致来访不断,都是往日与旖景有些来往的家族。
有的是出于一颗好奇心,想打探年氏命案的真相,有的单纯只是来慰问,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