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西秦人物百态-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文
第一章 投机商人吕不韦
    提到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王朝秦朝,我们不得不说一下吕不韦这位仁兄。乍听这位仁兄的名字有点古怪,‘不韦’很容易跟另一个字眼儿‘不伟’联系起来,那么是什么意思呢?不够伟大?不够伟岸?阳奉阴违?当然还有其他种种猜测。
其实‘韦’这个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除了当名字讲以外就是皮革的意思了。此君从事的职业正是时下时髦的行当——商人。是否贩卖皮革我们不得而知,总之他是非常有钱的人,但阳奉阴违却大是有的。吕不韦是当时阳翟的大商人,史记上的原话是‘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可见当时是多么富豪,然而富豪之人必有烦闷之事,这就如同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是一样的道理。
也许有人会问,有钱有车,整天开奔驰,坐宝马何等舒服,哪里来的烦闷?其实在我国古代那个时候,所谓‘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商人这个职业最是让人看不起。你想想呀,‘商’都排到‘农’后面去了,能好到哪里去。无论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商人最没社会地位,正是奸商奸商,无商不奸。若非阳奉阴违,哪里来得了这许多金钱。所以这位仁兄便要拿钱来谋个出身,用现在的话讲叫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
正如同现下的广大毕业生一样,家长们自是愿意掏点血汗钱来打点些关系,为毕业生们谋个出身。又有几个家长愿意自己孩子下海经商,出门创业的。但凡有的,也是机关进不去,国企没有人,事业单位又人脉不通,不得已走了私企路线,古今一理。
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了。秦昭王把二儿子安国君立为太子,这位安国君深居简出,历史描述不多,唯一让人们记住的是他对一个叫夏姬的姬妾不喜欢,于是把夏姬的儿子子楚送到了赵国当人质。至于为什么不喜欢他,原因很简单,因为子楚是中间的儿子,又是庶出。这个广大读者也很可以理解。90后的没什么指望了,因为大都是独生子女,80后的可以沾点边。家里通常是最疼长子,因为第一个嘛。或者疼老幺,没办法最后一个,也是最不懂事的一个。你要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哈哈,那对不起,你注定被家人忽视。不过顺便说一句,那些最没出息的也大都是小时候有人溺爱的,你是老二,嗯,有点机会成名,比如说历史上的秦王李世民就是老二。
好,我们言归正传。当时是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打仗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再加上那时候秦国军事力量很是强大,于是到处欺负别的国家。
可以想象,攻打赵国的时候,子楚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了。他所乘坐的车马,吃的饭食简直简陋的如同贫民,日常的花销用度也是紧巴巴的,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世子,简直是奇耻大辱。如果当时有少年儿童保护法,断不是这个情况了。
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当一个人没有钱的时候,贵人就出现了。对,那个人就是吕不韦。吕不韦此时正在赵国经商,看到衣着落魄的子楚,立刻怜惜起来,亲切交谈,欲结为生死弟兄,大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意思。其实与其说是子楚的落魄换来吕不韦的同情,倒不说是吕不韦的远见卓识奠定了自己一生的政治基础。职业商人的敏锐判断力已经让他隐约预感到,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人就在眼前。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为当他见到子楚时的第一句话是‘此奇货可居’。
子楚出身国君之家,自然看不起身为商人的吕不韦。想来也是,一个排位在‘农’后的阶级,有何作为呢?所以子楚对吕不韦说:“先生,你还是先顾及自己吧,您自己都被万人看不起,如何能来光大我的门第呢?”吕不韦哈哈笑道:“您有所不知,我的门楣要光大,是要借助您先光大门楣之后呀。您想想,秦王年迈,宠爱的华阳夫人又没有儿子,所以立长恐怕行不通,所以只能立嫡,而您在千里之外的赵国,不在君王跟前,如何能争到王位呢?我知道您很穷,在这里长期做客,没有什么钱财可以结交权贵,我吕某人虽不才,愿意花费千金,为您在秦国打开一条门路,劝说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立您为接班人。”子楚听到这里,慌忙磕头,口中言道:“若真如先生所言,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就这样,一个中国封建史上开篇的伟大协议就达成了。
看一下,吕不韦的这番作为真是可圈可点,首先以光大门第作为诱饵,试想那个帝室之胄愿意久居人下,更何况是当人质的,即便有,也是瞒天过海,委曲求全而已。吕的这第一步叫做‘投人所好’,正击中了子楚的死穴。这让我想起现在搞传销的,一大群城乡青年深陷其中,也就是被传销宣传‘我能让你一夜暴富’这样的口号所误导,跟这个‘光大门第’大有异曲同工之妙。接下来看吕不韦的第二步,分析得有理有节,让子楚不得不信服。这个叫做‘丝丝入扣’。
关键的问题来了,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还是远远不够呀,关键是要能解决问题。古往今来都是一个道理的,没有银子就别说话。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需要一笔启动资金,也就是第一桶金。这时候吕不韦主动提出‘以千金为子西游’,这是何等的仗义,何等的豪气。要知道赵国大概在今天的河北省邯郸市一带,而秦国在陕西省西安一带,那时候没火车更没飞机,这两地间的旅途费,车马劳顿诸位看官自己算吧。况且还有行贿王公贵族的费用,劝说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这哪一点少得了钱,哪一点又能缺得了钱?吕却提出慷慨相助,于是乎把子楚感动的无可无不可,慌忙磕头说出了‘请与共分秦国’的话。这时候子楚是否动了真感情呢?我看恐怕是真的,当一个人在危难的时候有人雪中送炭,况且又是担着倾家荡产的风险,这份真情就弥足珍贵了,这就叫第三招‘肝胆相助’。
用过这三招,吕不韦和子楚结成了生死之交,然而,如果行动不成功的话,那么子楚只能最终客死他乡,吕不韦也只能当一辈子商人,恐怕还会是从CEO变成了街边小贩。所以,关键的行动开始了,是非成败在此一举。
吕不韦拿出五百金送给子楚,作为日常花销,结交宾客的费用,又拿出五百金购买了珍奇古玩,自己带上这些东西,独自一人游说秦国去了。也许有人会问了,如果血本无归那怎么办,这就要说一下风险意识的问题了,所谓风险越大,利润越大,万事开头难,在没有人马的情况下,老吕也只能单身赴他国,贬身做说客。但是,这和他以后所取得的收益来对比,初期的这些风险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广大刚出校门的创业者们,初期的投资和辛苦是很必要的,没有苦哪里来的甜,你要是10年前的垃圾股票能拿到2007年,你就赚泛海了。
言归正传,吕不韦并没有直接找安国君或者是华阳夫人,而是先买通了华阳夫人的姐姐,这叫‘旁敲侧击’,并在华阳夫人姐姐那里鼓吹子楚是多么礼贤下士,多么广交豪杰宾客,这叫什么,这叫晓之以理。试想在那个远古年代,一没有大哥大,二没有BB机,情报发展程度又是相当低的。况且谁又会对一个不起眼的他国人质询问的那么仔细呢?况且又收受了吕不韦这许多的贿赂,当然是乐的接受吕不韦的蛊惑了。
然后,吕不韦又通过华阳夫人的姐姐结交了华阳夫人,紧接着吹嘘子楚是多么想念华阳夫人和安国君,太史公的原文是‘楚也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
言辞多么恳切,简直是真情流露。这叫做‘动之以情’。仅做到这两点是不够的,因为立储大事可不是你光说两句漂亮话,送些贵重礼品就能办到的。关键问题是你怎样把对方的切身利益和自己的利益绑定在一起,用现在的话说叫‘利益联合体’,如果没这个本事,那你的那些礼物就白送了。正如我们现在托关系,找工作一样,你没有绑定‘利益联合体’光送大中华,五粮液,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为这两样东西,谁家咬咬牙都能拿的出来。于是,吕不韦接着鼓动华阳夫人的姐姐,对华阳夫人游说:“姐姐,我听说以美色邀宠的人一旦色衰,就会失宠,您现在侍奉安国君,可是没有儿子,一旦年老色衰,还想进一言可能吗?倒不如赶紧选个有本事又孝顺的世子,把他当作亲生儿子供养,老了以后有个依托。我看子楚就不错,他既不是长子,也不是老幺,如果得您的帮助成为太子,那么他将必定以您为亲生母亲,那么您终其一生都将在秦国得到恩宠了。”
这番话太厉害了,中国早就有母以子贵的传统,所谓‘三从’即‘在家从父,嫁人从夫,夫死从子’可谓是封建社会妇女的真实写照。这招叫做‘晓以利害’,果然,这个没有子嗣的半老徐娘终于接受了子楚这么个有本事,又很孝顺的孩子。于是乎,这个利益联合体就构成了。当晚,华阳夫人满面流泪对安国君说:“妾身有幸侍奉太子,可惜没有儿子,愿您立子楚为您的接班人,那么我就十分感激了。”莫要小看女人的眼泪,这比鳄鱼的眼泪还有煽动性哦,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各位若是连英雄都不敢自居,那么还是乖乖的在美人泪面前保持清醒吧。这一下美人垂泪,梨花带雨,安国君怎能抵挡得了,当下做出决定,立子楚为接班人。
收人当干儿子要有红包,养了小蜜情人,要买外宅。当然有了继承人,自然要给点见面礼。金银珠玉那自然是少不了的,更为重要的是两件事。第一、使子楚以此名誉益盛于诸侯。第二、请吕不韦傅之。什么意思?翻译成现在白话文就是第一、使子楚的名声在诸侯之中比以前更响了。第二、请吕不韦辅助子楚。各位看官莫要小瞧这两项,吕不韦那个时代是非常注重名誉名声这种东西的。春秋战国时期,那个蠢猪似的宋襄公政治军事毫无建树,就因为有仁义的名声,居然也混了个春秋五霸之一,可见名誉权在中国的重要性,所以各位千万不要毁坏自己的名誉,哪怕是开玩笑也不行,这对你以后升迁提干都是大有关联的。第二、让吕不韦辅佐子楚,这是给商人一个合法的政治外衣,其实吕不韦是一步登天了,要经济势力有经济势力,要政治支持有政治支持,这叫有钱有权,那么还有什么搞不定的。
于是吕不韦飘飘然回到赵国,漂亮地完成了任务,一高兴之下,在赵国娶了能歌善舞且美貌绝伦的赵姬,也就是中国封建第一大帝秦始皇的生母。请来了子楚,两人把酒言欢。酒宴之上,还叫赵姬翩翩起舞了一回,这一回舞可不得了,子楚居然看上了赵姬,死乞白赖非要赵姬回去当小老婆,这下吕不韦可不干了,但凡男人,有几个能忍受种奇耻大辱的。所谓‘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这都是难以磨灭的仇恨,七尺男儿要当绿帽乌龟,堂堂吕不韦能接受吗?出人意料的是他接受了,还兴高采烈地接受了。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都已经为子楚花了这么多钱了,眼见要成功了,为了一个赵姬就前功尽弃,不值得。
第二、赵姬当时身怀有孕,如果万幸产下龙儿,那老吕岂非是一步登天。
第三、子楚抢了老吕的女人,必定心怀愧疚,自然会千百倍地报答老吕。
所以各位,在生活中要能忍别人不能忍之事。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能伸容易,能屈难。但也正是因为难,才锻炼了一个人的品行,一个人的毅力,一个人的心智。逞一时之快容易,立千秋万世难,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故能登坛拜帅。朱元璋当过和尚要过饭,故能成千秋伟业,这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但是有相关因素。
吕不韦答应后,子楚对吕不韦更加敬重,到了产期,赵姬生下了一个男婴,取名叫政。关于这孩子有野史上说怀孕十一个月才降生的,故而子楚没有发觉孩子不是他自己的。此为戏说,一家之言。赵姬因为生下儿男,被封为夫人。三人在赵国倒也逍遥安乐。然而乐极生悲,战事来了。
秦昭王五十年,秦国派大将王齮进攻邯郸。这下可想而知子楚要倒霉了。赵国人打算杀掉子楚,灭一下秦国的威风。这可怎么办?吕不韦想了老套路行贿,大概准备了六百金,比他行贿秦国贵族的还要多一百金。这是能理解的,毕竟这可是保全性命的买卖呀。所以说事情分大小,送礼有厚薄,要是摊上大事,诸位千万别心疼那两个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下重金行贿,果然奏效,子楚逃回了秦国的营寨,吕不韦也顺便开溜了。至于赵姬和政儿,他们娘家本是赵国的富豪,有些地方人脉,东躲西藏得以活命。后一年,秦昭王崩,太子安国君继位,封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被立为太子,
赵国为了缓和与秦国的关系,护送赵姬和政儿回秦国。这也可以理解,老虎都跑了,你碾死几个苍蝇有啥用,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也是机缘巧合,安国君继位一年就去世了,谥号孝文王。子楚继位成为新秦王,号庄襄王。
吕不韦被封为丞相,赐爵位文信侯,并且赐给河南洛阳十万户封地。要知道‘侯’这个爵位可是不低了,在古代流行‘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在这五种爵位之上的是‘王’。这些爵位可以世袭往替,即老子死了,不犯大错误的话儿子可以接着享受爵位待遇。侯排在第三等,但是‘公’是不可能封给你的,一旦封‘公’,就可以建立自己的国家了,庄襄王还是没有这个权力的,这个要问周天子的。‘王’就更没戏了,那是要全国协商的。但是吕不韦从一个商人,变成十万户侯,又任丞相,这是相当了不起的。一时间权倾朝野,一呼百应。
史记的记载是‘家童多达万人,食客三千人之多’当时流行战国四大公子,即四个国家的王室亲戚,以势力和蓄养门客著称的贵族。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
吕不韦立志超过此四人,于是广招门客著书立说,其中不乏文才高士,辩士无双,他们将所见所闻汇集成八览、六论、十二纪一共二十多万字,其中包含天地万物,古今传奇,书名叫做《吕氏春秋》,并且悬挂在咸阳闹市之中,凡是能有改一字者,就赏金千金。现在流行一个成语叫‘一字千金’就是打那时候来的。现在老吕再回忆起当年奔走辛劳,真是百般滋味在心头。
马克思先生说过,矛盾时时存在,处处存在。旧的的矛盾解体,新的矛盾产生。这话真是越琢磨越对,就在老吕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一件足以毁掉他一生的大事发生了。史载庄襄王继位三年崩。
有的史家称庄襄王是吕不韦害死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继位。这种说法本人认为不可信,因为谁都知道子楚跟吕不韦的关系,害死了子楚那岂非违背当年老吕‘奇货可居’的初衷?也许你要说了,随着人周边环境的变化,人是会变的。诚然如此,但我们假想一下,害死子楚对吕不韦有任何好处吗?没有,显然没有。子楚和吕不韦千辛万苦回到秦国,要面对秦国的旧贵族,唯有两人联合在一起才可以共同面对共同的敌人。况且两人彼此知根知底,都有把柄握在对方手中,有什么比这样的合作伙伴更值得信任呢?
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利益伙伴也是这样,如果彼此没有任何的把柄握在对方手中,我相信打死你,你也不敢和他一起为非作歹,作奸犯科。所以,吕不韦害死子楚一说纯粹子虚乌有,况且史记也明确记载了庄襄王继位三年崩,并未提及是吕不韦害死的,所以这里我采用正史的说法。
庄襄王死了,他那个知己,铁哥们,甚至连妻子都可以共享的合伙人死了,他的靠山倒了,老吕也非常清楚,自己再也不能依靠任何人了,唯有自己打拼,杀出一条血路。
紧接着第二件倒霉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太子嬴政继位,称老吕为‘仲父’,这下可倒大霉了,古往今来,有哪个托孤大臣有好下场的?国君一旦亲政,你这个‘仲父’将摆在什么位置?把你放高了吧国君哪能叫‘亲政’呢,把你放低了吧那就是违背先人的遗愿。所以自古托孤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那简直是让人坐蜡的一件事情。
光说了这个‘仲父’,那真母赵姬呢?她被封为了太后,可是地位再高的女人也是女人,也需要夫妻生活,所谓‘三十如狼,四十如虎’这个年龄正是需要的时候,但是偏偏不巧,庄襄王死了,通俗一点就是说她的汉子死了,她要守活寡了。怎么办?唯有找老相好吕不韦来解决一下。一次两次也就罢了,可是这女人需求越来越旺,这可愁坏了老吕。这要是让政敌抓住把柄,那可是要抄家灭族的。怎么办?怎么办?这三个字一直困扰着老吕,如果从此不理赵姬,那女人欲求不满,万一给自己个小鞋穿,那就大大不妙。突然灵光一现,老吕想出了绝妙的解决办法,那就是找个人代替。于是这个无孔不钻的投机分子,做了他一生最后一次投机,也是风险最大的一次投机。
正如我前面所说,风险越大,利益越大。但是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理解,利益越大,风险越大。你送金银,受贿人满眼珠光宝气,自然为你办事,出了事顶多落个行贿的罪名。你送女人,没关系,那时候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跟金银区别不大。其实除母系氏族以外,中国社会一直就是男权社会,直到今天也未改变。出了事,顶多牵扯上受贿人,落个生活作风不检点,一个人受罪变成两个人受罚。可是这回你老吕真的玩大了,居然送了活生生的大男人。金银珠玉是死物,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但是大男人就不同了,他们有思想,有行为能力,有野心。
吕不韦找的男人叫嫪毐,据说性功能极强,那活儿也很过硬,比现下欧美A片中的男明星强了不止一个档次。老吕指使人说他犯了侮辱妇女的刑法,按秦国的法律要被阉割当太监。结果老吕买通层层关卡,没有阉割他,而是把他献给赵姬,也就是嬴政的亲娘。
果然赵姬得了此人兴高采烈,连夜欢歌,以致于怀了身孕,生下了两个男儿。赵姬嘴上不说,但是心理十分感谢吕不韦。你想呀,老吕什么岁数了,哪里顶的过这年轻小伙子,做女人的哪里能不甘甜呢。老吕也用此计脱了身,看似一石二鸟,其实再好的计谋也是双刃剑,砍了别人,也害了自己,这是后话。
那嫪毐得了赵姬的宠幸,自然是鸟随鸾凤飞腾远,人拌贤良品自高,用老百姓的话说‘抖起来了’。赵姬为了掩盖他和嫪毐有了儿子的丑事,假借占卜人之口,妄托天象,躲避在雍宫,期间大小事情都由嫪毐决断,他所受的封赏也是最多。这时候想跑官要官的踢破了嫪毐的门槛子,光食客就养了一千人,直追吕不韦。
但凡中国的事情,有个规律叫月满则亏,平头百姓叫‘爬的高,摔的狠’。这时有人密报嬴政,说嫪毐私通太后,乃是假太监,还养了两个孽种,妄图不轨,等嬴政死后用两个孽种夺得大秦的江山。这还得了,古代帝王最怕的就政权问题,况且嬴政自己是什么出身,相信当时秦国也传出了风言风语,如果他再不把这股风刹住,那后果会很可怕。于是,嬴政暗自拍出官吏调查此事,结果查的水落石出。嫪毐见事败,就汇集死士,假托太后懿旨造反,被嬴政击败,灭了三族,也就是父族,母族,妻族。这可够狠的,诸位感谢我们现在的民主和文明吧,相对于过去,那真是幸福多了。
嬴政处理完嫪毐,自然该轮到老吕头上了,因为嫪毐的事情牵扯到了老吕,这就是我前文说的双刃剑效应发挥了。可是老吕毕竟是庄襄王的铁子,当今太后的前夫,又有拥立大功,况且没人家老吕嬴政还不知道在赵国哪个旮旯跑龙套呢。于是嬴政终究忍不下心处罚他,再加上老吕养的门客死力为他说情,这件事也就放下来了,不过到底是在嬴政心里埋下了芥蒂,一有机会是会爆发的。
果然,事情来的很快,秦始皇十年十月,嬴政罢去了吕不韦丞相的职位,赶他回河南封地去。这时嬴政听从了齐国人茅焦的游说,把太后接回咸阳,母子相认。
人家是亲母子,有道是母子连心,父子天性,你老吕就不行了,你是臣子,充其量只是‘仲父’而已。
有道是‘人怕出名,猪怕壮’,树大招风,老吕在回到河南一年多的日子里,各诸侯国的宾客、谋士以及杂七杂八各类人士,络绎不绝地拜访他,最晕的是楚国和齐国居然想聘任他去当丞相,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一个秦国解聘的丞相,再到其他国家任丞相,那立场怎么说,道德怎么说,众人一人一口吐沫也把老吕淹死了。
突然想起一个相关的故事,说冬天里,一只鸟的翅膀受了伤,掉在地上的一堆牛粪上,鸟儿感到很倒霉,很窝火,于是它大声鸣叫起来,结果惊动了附近一只猫,猫跑过来,一口把鸟儿吃了。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人要是在倒霉的时候,赶紧闭上你的嘴巴,赶紧低调一些。可是老吕没有,他在为他的不平做最后的抗争,他选择了高调,结果等待他的是嬴政这只野猫。
也许如太史公所说,嬴政是怕老吕造反,也许是嬴政怨恨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