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林家工坊-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工,你是从哪里知道这种军粮丸的,我怎么听起来像小鬼子的东西。”实验员小吴找来锤子和干净布,开始砸粮砖。
“实际这军粮丸就是小鬼子的东西,有天我在哈尔滨,看街边有家关门的日本餐馆,便突然想起这个东西了。”原本林宪天还想向一些原日军情报人员打听军粮丸的具体做法,但因为各种原因而放弃了。
就在林家人忙着跑动跑西地支援各地时,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打响了,略知历史的林宪天挺为杜聿明感到可怜的,这个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基本就是一个南拉北打,北拉南打,南北密切配合的作战过程,通过不断调动国军的主力,消耗其兵力。
如果说进攻临江,还能让杜聿明心里好受一些的话。等北满的坦克旅开过冰封的松花江南下时,则是杜聿明最难受的时候。
“老头子,到底能不能多从美国买些反坦克武器和坦克!现在前线的将士要用血肉之躯去抵挡共军的坦克集群。”杜聿明又对他的机要秘书抱怨道。
不怪杜聿明抱怨,远在南京的蒋委员长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当得知美援坦克不是苏系坦克的对手时,美龄女士就飞赴美国,游说美国政府向国民政府提供M4谢尔曼坦克,可美国政府鉴于苏联在欧洲的军事压力,不敢分心于亚洲,便只给了美龄女士36辆M4谢尔曼坦克和更多的轻型坦克。
“马歇尔说,苏联都能用数量众多中型坦克战胜数量稀少的重型坦克,那国民政府没理由不能用数量众多的轻型坦克战胜稀少的中型坦克,何况这些中型坦克还是一个农业国自行生产的。”美龄女士愤愤地学着马歇尔将军对她说的话。
“求人,不如求己。”蒋委员长长叹息道。
由于107毫米火箭炮项目进展缓慢,上级决定优先研究120毫米火箭炮项目,并把这种火箭炮定为师级支援武器。
优先保证,自然一路绿灯,很快四辆样炮在47年春节后,就参加了二下江南战斗。
“记住过江时,一定缓速慢行,除驾驶员外,其他人一律在车外,随时注意冰面变化。如果发现冰面有变化,立刻退回……”在过江前,一位老坦克手向众人交代过江的要点。
“好多条呀!”一位随车的技术员看着自己记的笔记说道。
“这都是血的教训。”老坦克手叹气道:“在上次下江南时,我们坦克旅要过江,在过江前,我们已经在附近的河汊子上试验过,证明冰面可以承受坦克的重量。可没想到在过江时,还是出事了。最初的我们一排4辆车都开过去,没有事,可后面的坦克想一起开过去,结果冰面裂了。”
说着老坦克手的话就走音,忍不住哭了:“二排、三排的坦克都下去了,就五个(人)上来的。”
众人听后唏嘘不已。
战事不等人,等测试组都过了江,便接到命令赶往德惠。
现在被围在德惠的新一军五十师,可谓是度日如年,城外东北民主联军的自行火炮发射的炮弹,像不要钱似的玩命往阵地上扔,事后有五十师的残兵分析,如果不是东北民主联军没有把所有火炮集中在一起,同时作战部队不熟悉城市巷战。不然德惠早没了。
不过,这次围城战,也把精锐的新一军五十师彻底打残了。在战斗中,只要有国军坚守的地方,肯定有大口径火炮抵近射击。最后无奈的五十师残部不得不退守德惠城。
“你们的任务就是拦截来援的敌人,我们最好的侦查员为你们指引目标。”由于火箭炮并不适合对德惠城发射,所以东总临时决定在撤退时,给来援的敌军一个惊喜,于是……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漫的轻纱,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guang……”伴着火箭炮的发射产生的呼啸,林宪天捂着耳朵唱起了这首他十分熟悉的苏联歌曲。
看着林宪天唱,林玉山也跟着唱起来,等火箭炮齐射完毕,大地归于平静,平原上不断回荡着爷俩豪迈的歌声:“……驻守边疆年轻的战士,心中怀念遥远的姑娘,勇敢战斗保卫祖国,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
这一轮火箭炮着实让来援的七十一军主力,吃了一次闷亏,由于怕围攻德惠的东北民主联军装甲集群掉头冲击自己,七十一军把所有装甲部队和步兵混编,结果可想而知。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七十五集 74师没了
更新时间2010…5…30 12:58:15  字数:3481

 这次炮击让国民党高层高层很是震惊,难道苏联把“喀秋莎”火箭炮也援助给中共了?为此国民政府外交部向苏联大使馆提交抗议书,但苏联政府对此也是莫名其妙。
“施忠兄弟,我给你透个信儿,你别乱说。”刘彭趁人不备把送货回来的高施忠拉到一处僻静的地方。
“说吧,好处少不了你的。”高施忠十分看不起刘彭这个猥琐小人,上次沈阳扣药的事,一点好处都没分给他。
“你们在德惠吃亏的事,我知道一些。”刘彭向高施忠示意,应该给点好处。
“放心,你倒违禁品的事情,不会向沈阳揭发。”高施忠冷冷地说道。
“还是施忠兄弟实在,那我这颗心就放下了。”
“快说!”高施忠有些不耐烦。
“你们找的什么火箭炮,可能是我们这流出去的。”刘彭轻声说道。
“什么!”高施忠一把抓起刘彭的领子,并把他顶在墙上。
“放手!放手!”顿时刘彭被勒得满脸通红。
“接着说。”高施忠转念一想,便松开手,咬着牙问道。
“就在四天前,有人经我手,把一份信转送给小东家,我当时看发信人是我们那里一直研究火箭的李工。”刘彭一边咳嗽,一边断断续续地说道。
“你是说是李工研制的火箭?”高施忠马上联想到小川村的火箭试验。
“是的,后来我又想办法把这份信偷了出来。”刘彭惨笑着说道。
“信呢!”高施忠又把刘彭提了起来。
“在我身上。”刘彭拍拍高施忠青筋暴起的双手。
“拿来!”高施忠突然换了一个笑脸说道。
等高施忠把信打开一看,便有些泄气。原来这是一份感谢信,信中说,感谢小东家的财力支持,但受朋友之托不辞而别,所以他本人实在羞愧难当。现今项目已经成功,他本人万分欣喜,所以小东家道喜,同时附带项目奖金10万元整……
“李工的试验器具都还在吗?”高施忠笑眯眯地问道。
“在。小东家都把那些东西堆到一间仓库里了。”刘彭小声地说道。
高施忠冷笑着想到:“该到我建功立业的时候了。”
不过这次高施忠又失望了,因为就在第二天,于贺平把这些东西都送到当地国军驻地了。
要说国民党方面对这件事很重视,可是重视来重视去,就重视变味了。道理很简单,以当时的国民政府所辖兵工厂逐步衰弱的实力,是生产不出符合实战要求的火箭弹的,再加上美援大量增加,一来二去,研制火箭弹就成了样子工程,最后不了了之。
自从火箭炮的登场后,在东北的国军日子越加难过起来,经过几轮接触后,国军也总结出东北民主联军是非野战,不动用火箭炮,于是各路国军也注意尽量不和东北民主联军打yezhan。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结束,一直在关注军需生产的林玉山遇到来接收卡车的范虎。
老熟人见面自然寒暄一番,聊着聊着就聊到这些新式武器上了。
“当初要有这些武器打小鬼子,我们的战士也不会牺牲那么多。”范虎看着停车场一排崭新的卡车感慨道。
“可惜那时候我们还不能提供这些武器。”林玉山也是十分感慨。
“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说白了就是在咱们太贫弱。”范虎心里明白,就算那时林家工坊提供了这些武器,八路军也未必能用得上。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积弱多年的国人总结出的一条血的教训。也正是积弱多年,让这一代人知道国家强大起来的可贵,只有强大起来,人家才能看得起你,才不会去招惹你。
说道最后林玉山自嘲地说道:“也算老蒋倒霉,死心塌地的打这场内战,迟早给他“锻炼”下去。”
范虎诧异的看了林玉山一看说:“先生怎么说老蒋倒霉,明明是他与人民为敌,迟早要被我们赶下台。”
林玉山转念一想,便不再多说了。
要说江城的敌特也怀疑天泰农业合作社和东北民主联军有染,不因为别的谁让农业合作社的实际控制区与东北民主联军活动区域有接触,所以江城敌特经常找借口从这里渗透到东北民主联军活动区域搞情报。
这天高施忠陪着两个从沈阳来的特务,来农业合作社里蹲点搞情报,夜里就借住当地农舍。
半夜,炸雷般的枪炮声把熟睡的三人惊醒。
“高施忠,你是说这里很安全吗?”一个特务滚到炕下质问高施忠。
“谁知道什么情况。”高施忠也是莫名其妙,因为前几次下乡都没有到过这种事。
“你出去看看。”另一个侧卧在地上的特务挥着手枪,让高施忠爬出门看看情况。
高施忠无奈只能一点点往门外爬,边爬边嘟囔咒骂屋里的两人,谁让高施忠职位太低呢。可能是高施忠的咒骂灵验了,一颗子弹击穿窗户纸飞进了屋。虽然没伤人,但也让屋里的两个特务惊出一身冷汗。
等高施忠爬出屋后,才看明白原来是山那头在打仗,不时窜动的亮光映得满山红。
“出来吧,没事!”高施忠经验判断战场离这里还有几里地,于是回头叫屋里的特务出来。
等三人看明情况,拿枪的特务说道:“走,出村看看去。”
但高施忠和另外一个特务都不动,拿枪特务也看明白了,便不再吱声。第二天天光大亮,蹲了一半夜地铺的三个特务终于从村民的口中得知,原来昨夜联庄队和渗透过来的一支东北民主联军干了一仗,双方互有伤亡。
“于政委,咱们能瞒过这三个特务吗?”吴炳问道。
“放心,咱们和东总联合演的一出戏,如果随便叫人看破,那……”于贺平神哉哉地说道。
过了三天,潜伏在东满地区敌特给江城发送情报称,东满根据地曾向小川地区派出一支工作队性质的武装力量,结果于当地联庄队交火,互有伤亡。
还没等江城的敌特细考虑,东北民主联军的夏季攻势开始了。
“宪天呢?”许红莲问值勤的战士。
“刚才人还在大坝转悠上,估计现在应该在坝下的水田里吧。”战士回想了一阵回答道。
这可能是林宪天的一个习惯,只要工作累了,就要到带上记事本到户外转转,一来是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二来也可以借着神游的状态,考虑武器研制和后续改进的工作。
“儿子,你要的人参,我买回来了。”许红莲找到在水田陇上神游的林宪天,并交给他一布包。
林宪天打开布包一角,就看见几根人参须子,立刻喜笑颜开。自从林宪天测试各种方便食品后,就打算对粮砖等方便食品进行二次改进。当初在研制粮砖时,林宪天就考虑如何在国内的生产条件下,非真空条件下长期保质,于是10毫米厚的糖化硬壳被研制出来,这也是就是,为什么粮砖非常硬和爱招虫子的原因。
这次有了人参,林宪天就打算把人参加入粮砖夹心和行军糕中,由于兵粮丸这个名字太日本化了,于是林宪天把兵粮丸改成行军糕,用蜡纸、糯米纸包裹,一口一个。
“对了儿子,人参这东西你可别加太多,要不然人会受不了的。”许红莲知道林宪天的计划,便好心地提醒道。
“知道了。”林宪天把人参收好,接着在水田陇上漫步神游。
在解放战争中大口径火炮集中使用用于攻坚,还是在东北比较广泛,由于东北的特殊地理地貌,以及强大的后勤支援使东北民主联军有能力、有条件组织起这种火力用于攻坚。
而关内其他战场,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像关外一样,动不动就几十门大口径火炮轰击敌防线一点。所以更多是集中使用山、野、步兵、迫击炮进行攻坚,甚至是人工爆破作业。
47年5月,孟良崮,老君洞。
“粟司令,兵站来人了。”一个参谋飞奔进过来。粟司令急忙起身迎接,一看是许红莲,便打起招呼。
“粟司令,你要的弹药和物资,我都送来了”许红莲来到近前把手中的收条交给粟司令后,就端起附近小桌上的一碗水喝了下去。
“这天真热!”许红莲感叹道:还没等许红莲感叹完,许红莲就发现司令部的干部战士都在看许红莲,看得许红莲有些发毛。
“马上组织人把弹药运送到各部队,尤其是炮兵,一发炮弹都不要留。都给打出去!”粟司令命令道:于是司令部里的干部战士又忙了起来。
“这是怎么了?难道我喝的水有问题?”许红莲诧异地问粟司令。
“没什么,你刚才喝那碗水是我喝过的。”粟司令有些尴尬地说道。
听完粟司令的话,许红莲也是十分尴尬。
“来,许同志,刚才进门没给你倒碗水喝,实在对不住。”这时一个干事把一碗水端到许红莲面前。
“不用了,我刚喝过。”说着许红莲把水放到桌子上,同时粟司令也给许红莲写好收据后,打过招呼,接着关注战斗的进程去了。
“说也怪,这几天就是不下雨。”一位干事无意中说了一句。
“难道你希望下雨后,让山上的国民党有水喝!”同行的参谋反驳道。
“我是感叹天气反常。”干事辩驳了一句。
干事见许红莲注意那远去的俩人,便解释道:“这地方缺水,这山上、山下几万人想喝口水都难。”
“那这水?”许红莲有些诧异地问道。
“是当地的老乡送来的,还是老解放区的乡亲好啊!”干事深情地说道。
许红莲想了想说道:“这么一算这已经是第三天了,人要是几天喝不上水,好人不就完了!”
“所以攻克日子就在最近。”干事笑道。
许红莲临走前,根据林宪天嘱咐,特意把整个孟良崮战场拍摄了一遍。事后林宪天看录像说:“孟良崮,石头山,小股部队据险把守可以,但这一万多人困守山上,一炮下去,一个班都没了,实在是败笔。”
许红莲走后,百炮齐鸣覆山岗,74师没了。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七十六集 进去12万,出来6万
更新时间2010…5…31 12:39:33  字数:3322

 “呼呼啦,呼呼啦,又要过兵啦,大家快跑哇!”
打仗时最害怕的,就是普通老百姓,如果是赶上是东北民主联军,到也不错,帮着抬担架,还会给些粮食。如果赶上国军,那就要看是什么部队了,老蒋的嫡系中的王牌,军纪还能好些,甚至可以和他们做买卖。如果赶上嫡系中的杂牌和地方势力的杂牌,那就很有可能被抓丁不说,甚至有可能连家里都遭殃。所以到最后老百姓管中央军,叫“遭殃军”。
“真他妈晦气!”一个小贩向同行抱怨。
“又咋地了?”同行见小贩一脸沮丧,便好心问道。
“新六军的大学生买东西,结果遇到六十军的兵了呗。”小贩向墙角吐了一口血痰。
“又是六十军,以后见他们的兵,绕着点走。上次我家斜对面的老万头去大民屯贩高粱,半道就让他们给抢了。粮食抢了不说,还把人打个半死,现在人还在家里躺着呢!”同行心有余悸地说道。
“这帮遭殃军,迟早让城外的八路军给收拾喽!”小贩暗骂道。
“小声点,隔墙有耳。”同行好心提醒道。
夏季攻势进入6月,历史的三打四平开始了,这次还是没有打下来。东总在《夏季攻势的基本教训》的电报中,分析了没有打好仗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没有完全弄清敌情,指挥上存在轻敌急躁情绪,攻城兵力没有高度集中使用,多兵种配合不到位等等。其中有一条林宪天觉得也很重要,那就是国军空军的加入,让作为攻坚拳头的装甲部队损失惨重。
当然国民政府从全国抽调到东北的空军也是快打光了,毕竟东北民主联军的空军也不是吃素的。
“总靠日本人是不行的。”林玉山放下一张夹杂着中文、日文的图纸,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林先生,你也看见了,咱们(工厂)扩建速度太快,到处都缺人手,各工厂里的管理层和技术层近一半是日本人,这还是出关前按照中央的指令,凡是建立起来的工业企业的各级领导层,都要有咱们一半的人,不然用的日本人更多。还有技工也不够,这还是把准备遣返的日本人都留下来的结果。”负责协调北满根据地工业生产的负责人无奈地说道。
林玉山看着这张图纸,又想起在工厂里看到做工的工人中,中高级技师、工程师大部分都是日本人。“向中央要人,要学生,我就不信三年时间,师傅带徒弟,带不出一批合格的技术人员。”林玉山咬着后槽牙说道。
在建国前,中国的各门类各级技术人才实在太少了,以至于八路军出关建立根据地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按照中央的指令,把懂技术的日本人都想办法留下,以充实前线和后方的紧缺。
7月初,晋冀鲁豫军区刘邓部南渡黄河,挺进大别山,正是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呱唧,呱唧,部队挽着裤腿,趟着黄水不断向南开进。
“许同志,这是我们营的12门山炮,现在,交给你了。”炮营营长指着近处摆开的一溜山炮说道。
“签好字,回头你们到了大别山,我再把炮返还你们。”许红莲把一个本夹子递给营长,营长摘下胸前的自来水钢笔,拧开笔帽,在夹子上的文件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和所属部队的番号。
“站长,你看这门炮的编号。”负责运送山炮的干事对许红莲喊道。
许红莲走到近前一看铭牌上的编号,又看看火炮的保养状况,突然笑了。原来这门炮是林家工坊生产的第一批94式山炮:“成营长,这炮用这怎么样?没什么大毛病吧?”
“这炮好着呢!除了换过两个轮子,就没丢过一个零件。”炮营营长把本夹子还给许红莲后,十分自豪地说道。
“成营长,这种膛线快磨平的山炮你们也有!现在这种炮的炮弹可是不好配呀。要不就扔这里吧?”干事指着一门陈旧的克虏伯山炮说道。
“你敢!这炮你要是不收,老子克(揍)你一顿。”炮营营长没说话,下面的战士不干了。
干事一见众战士要揍他,便恐怯说:“别打,别打,12门炮少不了你们的。”
炮营营长赶忙阻止战士,这时一位炮兵战士默然说道:“许同志,你就把这门炮留下吧,这是我们营的第一门大炮,就是膛线磨平了,我们也不想扔。”
“是呀!许同志留下吧!”众战士围着许红莲哀求道。
“好吧,那就留下。不过等你们到了大别山,可都要统一制式的。”许红莲提醒道。
就这样,刘邓大军一边向南开进,一边向许红莲的兵站移交重武器。
8月东总一气组建了两个兵种、一个军种以及后勤司令部,炮兵司令部,司令员朱瑞;装甲兵司令部,司令员许光达;空军司令部,司令员刘亚楼参谋长兼任;后勤司令部,司令员黄克诚,同时兼任政治委员。这一把就把东北民主联军火力优势集中起来了。
此时的林宪天的人参粮砖测试结果也出来了,结果是把参加测试的一些人祸害一把。
“林工,你这砖头也太霸道了,东满一个朝鲜班的战士分吃一块砖,到了半夜,鼻子直往外窜血。”秘书把一份报告放在林宪天面前。
“不会吧,我每块砖里才加6克人参粉呐,可没敢多加呀。其他测试对象呢?”林宪天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吓了一跳,一块粮砖一公斤,一个班十来个人分,分到人头也就是一碗糊糊汤。
“其他人没事,就这一例。”秘书汇报说道。
“是不是,他们吃什么东西和人参顶着了?”林宪天把自己的怀疑说出来。
“这我再查查。”秘书转身离去。
原因很快就查出来了,原来那天这个班所在连,在当地朝鲜族老乡那里搞来不少狗肉,虽说狗肉和人参不向冲,但都是热性食物,吃多了人也受不了。这次参与测试的人员对林宪天的改进版粮砖,还是抱有很大意见,主要原因还是粮砖太硬,没水根本不能啃不动。
反倒是新出的脱水蔬菜汤,让参与测试的人员齐声叫好。
“有些紫菜、蛋粉、虾米和肉末的差距就这么大!”林宪天拿着一铁方盒密封的脱水蔬菜汤自言自语道。
“这汤可鲜,有开水就能泡着喝。有的里面还有肉末或者虾皮。美呀!”吴炳看着林宪天发愣便把自己的感受说了出来。
“那缺点呢?”林宪天看着吴炳问道。
“就是不防水,虽然这铁盒能给里面纸包一定保护。但溅进水,这些汤包就会受潮,时间一长就长毛。”吴炳根据自己的经验说道。
“要是有真空密封就好了。”林宪天好想使用塑料包装,但现实的生产条件不满足大批量生产。
有人说东北的解放,陈诚的“功劳”不小。七十一军军长陈明仁,因死守四平有功,被授于青天白日勋章。陈诚上任后,以放纵部下贪污为理由,撤了陈明仁七十一军军长职务。陈明仁胸前挂勋章,手中拿撤职令,一时成了国民党军中广为流传的笑话。此外,遭到罢官厄运的还有国民党辽宁省主席徐箴,第五十二军军长梁恺等等。(原文)
同时陈诚上任后,以整编的名义,撤换了原东北各保安支队的司令,将自己的亲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