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林家工坊-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宪天在这里担任临时军事顾问,主要负责解答有关美军的一些作战问题。当然凭林宪天的水平,还是不能独挡一面。所以除了林宪天外,还有起义的国军高级军官和在功德林里的战犯,总之一句话,把所有可以找到的,了解美军作战特点的人都找来,以研究对策。
“宣布这次会议纪律,不许骂娘,不许人身攻击,只许询问有关美军的问题。”虽然杜聿明和廖耀湘已经进了功德林,毕竟解放战争刚刚结束不久,敌我意识还是很浓的。
“可惜孙立人在台湾,不然让他这个西点军校(实际是弗吉尼亚军校,林宪天搞错了)毕业生讲美军一定很精彩。”林宪天小声说道。
“要不是老蒋把孙立人调走,不然他也跑不了。”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小声回应道。
林宪天点点头。
“杜将军、廖将军,你们在缅甸抗击日本侵略者时,曾和美军合作过,我们现在想知道,美军的作战特点,可否解答一二?”林宪天问道。
廖耀湘眼睛一翻,便不做声了。杜聿明则看了一眼廖耀湘说道:“你们打算和美国打仗?”
林宪天点点头。
杜聿明沉思了一会儿说道:“美国人的武器是好的,火力是强的,但是由于训练简单,特别是缺乏战略战术的研究——美国人并不是从敌情、地形、敌我兵力对比及士气等有形无形要素而策定他们的战略战术——因此整个战斗力是不行的,尤其是步兵最差……”。
最后抱病中的杜聿明又下断语说:“只要中国将领指挥得法,士兵浴血奋战,中国有可能击败美国。”
“那具体的战术手段呢?”有人举手问道。
“廖将军,你不想说些什么?”林宪天笑着问道。
廖耀湘淡淡地看了一眼在座的所有军官:“有什么好说的,败军之将,不言勇。”
咯喨,有人要起身,但被旁边的人按下了。
“廖将军,我不想废话,今天找你和杜将军来,就是要了解美军的作战特点和具体的细节,如果你不说,我们也不强求。”林宪天正色说道。
廖耀湘把脸别了过去,不再看向林宪天。
“下面我说一下,我知道的美军的作战特点和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果有错误,希望在座的两位能指出。”林宪天开始根据自己的回忆和收集的资料讲解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美军作战的特点。
“在我看来美军有两个长处,一个是空军,这一点杜聿明将军应深有体会。二是后勤,我想廖将军也是感同身受。如果具体点说,美国陆军是靠空军吃饭的(下面有人嗤笑),因为他们陆军战斗力不行,自然需要空军的火力来补充。同时在未来的战争中,制空权是很重要的,我们在解放战争中,也没少吃这方面的亏。所以一旦入……和美军交手,一定注意防空问题。”
“第二是后勤问题,我这里举个例子,杜将军,你们在印度受训,是不是弹药可劲打?”林宪天问杜聿明。
一旁的廖耀湘哼了一声,杜聿明顿时一脸尴尬,并小声说道:“我在印度没待多久就回国了,廖将军他一直在印度。”
林宪天一看,原来是自己搞错了,连忙赔罪。
“廖将军,请你回答我的问题,你们在印度受训,是不是弹药可劲打?”林宪天问道。
“炮兵400发算达标。”廖耀湘一脸不屑地说道。
场下一阵交头接耳。
“除了这些,美军可以为了争夺一个战略要点,发射大量炮弹和航弹。如果形象比较,只有叶飞将军炮击金门可以参照,但是火力密度还是不够。如果立一个硬指标的话,地下三米才是最安全的。”林宪天说的是上甘岭削平两米标高的战例。
“此外,美陆军不擅长近战、夜战,他们优势就是火力、通讯、后勤,而这些恰恰是我们缺乏的;美军机械化程度很高,作为对比,廖将军指挥的美械部队,只不过是美军的轻型步兵师,而美军的正牌部队只有苏联的对等编制部队可以抗衡;此外美军的机动性很好,这是建立在四个轮子上的。不过这一点在山地作战比不突出,但在平原地区要十分注意。”林宪天看了一眼在座的各位高级军官问道:“我们的部队是不是还有密集冲锋和进攻呐喊的习惯?”
“都有,我们的单兵火力弱,只有集中起来,才能突出火力。”一位林宪天不认识的军官举手说道。
“根据美军和日军在太平洋的上的战例经验来看,这两点会造成我军不必要的伤亡,目前可行的办法是,弥补我军火力不足和普及林总的‘六个战术原则’,以及作战时不许呐喊。”林宪天把日军夜袭美军吃过的亏说了一遍。
“美军战斗兵很少自己修工事,一般工事都是有专门的工兵负责。一旦工兵把修筑材料弄上阵地,再想啃就难了。所以一旦被美军占领阵地,必须马上组织反击,不能让美军在阵地上修筑工事;由于美军的通讯非常便捷,可以普及到排,所以在攻占美军阵地后,很有可能回遇到美军报复性炮火;美军的进攻模式主要是制定进攻线,那天、那天打到那一线,我们则更擅长穿插作战。说白了,美军的进攻作战就是一面墙平推,而我们则是一把刀。”林宪天一边回忆一边说,下面的记录员沙沙地记录。
“你说的好像都是阵地战,怎么没有有关运动战的?”有人问道。
“在座的都是运动战的大拿,我就不献丑了。”林宪天歉意地笑笑。
这次会议开到很晚,基本是林宪天的主场,林宪天在不透漏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把美军的惯用打法讲述一遍,同时也告诫在座的各位军官:“以上是根据我收集的资料,自己整理的,但是战场的事态是千变万化的,我说的这些(资料),只能作为参考。”
7月初,当收到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
组织“联合国军司令部”后,中央知道,朝鲜战争已无可避免。当即通知苏联政府,中国会在东北集结9个师,如果朝鲜人民军被打败,会迅速派遣部队入朝帮助朝鲜同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作战。
林玉山对朝鲜战争的爆发一点不意外,但他现在正为生产安全问题而头疼。国家初定,大家建设国家的热情都很高。但光有热情是不行的,干工作,必须依照规程和制度,一步步地建设,不然轻则磕得满头青紫包,重则跌跤流血要人命。
“几次会议上都说了,不要胡干蛮干,可有人就是不听,甚至不去执行。现在事故出了,人都傻眼了,(眼睛都)长长了(林玉山专属用词,有把眼睛瞪大,脸拉长的意思)。”林玉山很少在工作上发火,但这次是真火了。
由于上级催的工期太紧,下面工人就在缺乏基本的防护用具的情况下,建设施工。结果造成5死,13伤,工程也严重拖期。
“是我们的错,我们不应该催的太紧。”建设单位的领导开始揽错。
“是我们的错,我们没有准备防护用具。”承建单位的领导也开始揽错。
林玉山气得牙直痒痒:“你们先别揽错,事故原因你们谁找到了吗?”
两个单位的领导都傻眼了,要知道工地一出事,林玉山很快就赶到了现场。两个单位的领导连现场都没下,赶紧向林玉山报到。
于是在林玉山的直接干预下,先救人,查找事故原因,善后,最后总结事故原因吸取经验教训。
但等事故原因一总结,林玉山都觉得头皮发麻,因为问题太多,涉及面太广,设计、建设、承建三方都有责任。最后林玉山不得不决定抓大放小,严厉批评那个提出边设计,边施工,边改进的领导集体。
“必须立法,把工程监理和司法部门引入工程项目中。”林玉山在这次事故后,认识到后世的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必须引入。于是向中央建议立法。
为了应对朝鲜战争,中央开始调动部队,重新部署。同时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并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镇。
“美国人咋这么欺负人呢,在原来的时空就欺负这个,欺负那个,现在都打到咱们家门口了。我刚到安东,就发现那里城里冒烟,后来看守登陆场的战士告诉我,安东(城)让人扔炸弹了,等我到城里一看,半条街都给炸平了。”许红莲去趟安东后,回来气冲冲地说道。
“人家国力强,看你不顺眼,就规愣(收拾)你,一点没商量。”林玉山一脸不屑地说道“要不是咱们打赢了这场抗美援朝战争,美国人就在你脖颈子上拉屎,你也要忍着。”
“谁家遇到这样霸道的邻居,谁家倒霉,必须把美国人打出去!不然照这样下去,咱们谁别想过上消停日子。”许红莲朴实地说道。
“我估计我那二舅,就是为了你说的那句过上消停日子,出国的。”林玉山附和着许红莲道。
“对了,你找到你二舅没?”许红莲问林玉山道。
“找啥呀!你都找不到你老家,我老家自然也找不到。虽然小川也有老孙家,但根本不是那户。”林玉山早已放弃,在寻找这个时空的上辈人的想法。
中央作出最大努力,不想参与朝鲜战争,但历史的惯性就是这么大。在接收到中央向朝鲜方面发出的,有关美军有可能在仁川登陆的警告后,朝鲜方面并没在意。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转入战略退却。
随后,中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在中外记者会上宣布:“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的外交声明。
但美国政府对中国政府的警告置若罔闻,随后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占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都平壤,并向鸭绿江进犯,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九月末,东北的庄稼地都快熟了。
一直在东北各地屯垦的42军,突然接到命令:“收拢部队,驻地所有土地、庄稼交割地方……”这是要准备打仗了。这面部队开始收拢集结,武器下发,准备坐火车。那面部队的司务长带着地方上的同志开始交割土地等驻地物资。
“知道这是要去哪吗?”上了火车了的战士问身边的战友。
“我听团里的通讯员说是去安东。”里面的战士回应道。
“那不是到边界了,是不是要咱们入朝哇!”突然想起报纸上说的安东遭受美军飞机轰炸的新闻,便意识道。
部队下火车就被拉到安东(丹东)附近的大山里进行战斗动员,经过一番战斗动员。这些农民出身的战士意识到,美国人是要按照日本鬼子的模式,先以朝鲜为踏板,然后进攻中国,再加上美国空军空袭我东北边境城市的实例。让这些本分的中国农民意识到,这美国人跟小鬼子一样坏,都是不让我们过上消停日子。
现在人家都打到家门口了,我们可不是老蒋,干挨揍不吱声。必须把他们打回去,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以后能过上消停日子。
于是按照以往的请战模式开始请战,先是班请战,再是排请战,逐级往上请战。(以上参照作者的二舅爷在入朝前的准备过程写的。驻地交割地方,坐闷罐车,在安东作战斗动员后,进入朝鲜新义州。)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八十九集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更新时间2010…6…11 13:03:10 字数:3648
美军在仁川一登陆,朝鲜方面就撑不住了。就在庆祝建国一周年的庆典后,朝鲜外务相带着金日成的亲笔求援信来到中南海。(正史: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务相、人民军次帅朴一禹,持金日成、朴宪永10月1日写给*的求援信,前往北京。10月3日,朴一禹将这封求援信当面呈递*。)剩下就和历史中的进程差不多,苏联政府在空军支援上的犹犹豫豫,中央还是决定立刻出兵。不过这里有个小插曲,那就是苏联同意中国引进潜艇和米格15战斗机等先进武器。
集结在鸭绿江边的志愿军开始武器换装,经过这几年的地下建设和地上恢复性建设,东北局的兵工系统终于把志愿军的武器提升了一个档次。
在解放战争结束后,我军一个普通步兵班只有正副班长和班里的老战士配有半自动步枪或者冲锋枪,其他其他战士还是使用各种型号的非自动步枪,同时班里有机枪小组或者掷弹筒小组。
如果是尖刀部队或者攻坚部队,武器还会被强化,战斗兵清一色的冲锋枪或者半自动步枪,要么两种武器着混编。
这次入朝作战,除了后勤部队的非自动步枪不撤装外,一线战斗部队一律装备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
其他编制也是逐级强化,目的就是尽量拉平我们和美军的地面火力差距。
步兵连:每连重武器能作到,至少有12挺轻重机枪,支援火力有3门60mm迫击炮或者掷弹筒、火箭筒六支。
步兵营:下辖三个步兵连,一个机炮连。机炮连配有82mm迫击炮4门,79口径重机枪8挺,大口径机枪2挺,57毫米无后坐力炮一门(不一定都装备)。
步兵团:下辖3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炮兵营有迫击炮连一个,装备107mm美制化学迫击炮或自制120mm迫击炮6门;步兵炮连一个,装备日制92步兵炮6门。高射机枪连一个,装备苏制或仿制高射机枪12挺。
(参考资料来自网上《架空志愿军入朝时的武器装备》,我的设定武器编制和这个差不多。)
如此奢侈的装备,也让后勤的负担加重了许多。所以中央决定让林宪天调到十三兵团,直属于十三兵团副司令员洪学智手下。
同时一直在全国各地跑场的许红莲,也在昌都战役结束后被调动,优先负责西南方面的工作,其次是西北方面工作。
“根据中央的指示,要求我们首战,尽量全歼美军一至两个团或者全歼几个南朝鲜师,彻底把美国人和南朝鲜人打疼。”原本毛主席想消灭几个美国师,但林宪天告诉他,这种可能性很小,因为美军的机动性很强,想围住他,除非和他有同样的机动性。最后毛主席审慎决定,消灭几个美国团,让美国人心疼心疼。
林宪天看着手中首批入朝作战的部队编制表,心想:“积累了这么多年,就等这一天。”此刻的入朝参战部队的部队编制已经有了天翻地覆地变化。历史上首批入朝参战高射炮只有36门,现在入朝参战的独立高炮团就用4个,数量是原先的4倍,这还不算各军、师配属的小口径高炮部队。
唯一让林宪天遗憾的是空军,这时的空军由于机种落后和数量少,不能满足前线需要。
“我最初想在朝鲜境内开辟登陆场,后来发现如果想开辟,必须登到志愿军打完第一,第二次战役后,才能进行。”坐在吉普车上的林宪天对洪学智说道。
“为什么?”洪学智问林宪天。
“一个登陆场的占地面积,至少相当于一个野战机场,根据我的经验判断,美军是不会让一个完好的飞机场出现在朝鲜境内的,所以只能建立半地下式的登陆场。但这种登陆场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来建设。第一,第二次战役后,有了相对稳定的后方,我才能组织人到朝鲜建设。”林宪天把在朝鲜建立登陆场的困难说了一遍。
“你那运输艇保证随军运送怎么样?”被中央赶鸭子上架的洪学智,在接到中央命令出任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历史提前)后,才知道中央直属特别输送大队的真面目。
“放心,以前我们试过,随叫随到,就像空投一样。”实际在解放战争期间,许红莲对前方的补给,就是以空投或者机降的模式进行的,所以每次不能超过百吨。
“你们的事,彭老总知道吗?”洪学智在得知林宪天的真实身份也是吓一跳。
“应该知道吧?不知道中央和他通气没有。”林宪天不确定地说道:毕竟林家一门心思搞建设,这上层之间的事情,林家很少关心。
“那我去试试。”洪学智笑着说道。
根据战前的后勤部署,林宪天把大部分登陆场安排在安东(今丹东)至辑安(今集安)、风城至通化、本溪至梅河口、沈阳至四平的“四线八点”上。如果前线出现后勤问题,可通过军、师部的电台联系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简称志后),“志后”再联系尼什哈基地。
也就是说,洪学智自己手里有一套后勤系统,同时尼什哈基地也有一套后勤系统。
虽然做足了后勤准备,但入朝后第一个星期,所有“志后”的人员脸色都不好看。在这以前中央给他们打过预防针,但是美国空军的强悍实力,还是让习惯于地面二维作战的志愿军,吃足了苦头。
“两个汽车大队没了。”一位志后参谋把文件交给洪学智。
“各军没出现后勤供应不上的问题吧?”洪学智现在真正感受到敌我双方后勤的差距了,美国那头完全机械化,我军还基本是人力骡马化。
“没有,特别输送大队把我们送不上去的物资,都给送上去了,还是中央有办法呀!”“志后”参谋感叹道:在前线出现后勤缺口后,林宪天的运输艇立刻补充上,完美地完成了后勤保障任务。
“也不能完全依靠他们,咱们也要总结经验教训,尽力分担后勤任务。”洪学智想起林宪天跟他说的一句话,你们那时候,比这条件还要艰苦,但那也打赢了。现在这种条件,你们要是还供不上,那只能说你们没努力。
“是!”“志后”参谋回到自己的岗位。
为了保障后勤运输的畅通,我军在鸭绿江及其他河流下架设水下桥。白天不走人,晚上事先组织好的一个方向的车队连夜过河。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可焚烧秸秆,制造浓烟,掩护车队迅速过河。
“我到现在一直为能供应上防冻液和低温擦枪油而高兴。”林宪天在询问前线武器保养状况后,自我感叹道。
志愿军入朝后,马上进入冬季,各种保暖措施中,人员保暖和武器防冻是关键。筹集人员保暖的冬装不是林宪天管的,但武器防冻用的各种特种油料却出自月球的工业基地。所以林宪天对武器是否能在低温下正常运转十分关心。
“幸亏那几个冬天的作战经验,已经让你小子把武器改的能耐受这严酷的冬季了,不然……哼哼。”为了让武器能耐受严酷冬季的考验,林玉山也是出力不少,数九寒天的日子里,在大雪漫天的北满武器试验场测试武器,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
有人说,我们跟美国人在朝鲜打了一个平手。实际那是傻话,说这种话的人,和信这种话的人,都是不了解历史的人。我们跟美国人交手,是从鸭绿江边开始的。(史实)
事先准备的高比例航空地图,在这时起了关键作用,大路上向北涌来的难民和溃军堵塞了交通。无奈志愿军只能根据地图顺小路向集结地集结。不过小路行军步兵到好说,入朝的装甲兵就吃亏了,虽然入朝的装甲兵是纯履带化,但朝鲜的道路并不比国内的道路好走多少,于是首战温井装甲兵没赶上。
云山那场仗装甲兵的一个坦克营赶上了,不过这个营也损失很重,一仗下来,半数坦克让美军的飞机开了天窗,但是穿插包围的任务是完成了,最后在云山的美骑一师的第8团大部被歼。
这里有个小插曲,林宪天在给黄草岭的42军补充完粮食后,又飞到云山上空,看有部队需要补给不。结果在云山上空拍摄战斗画面时,几架准备往志愿军阵地上投弹的美军飞机一头扎到运输艇上。
美军飞机在碰撞后,变形爆炸坠落,而运输艇外壳涂装只是被熏黑。而在运输艇下面准备躲避炸弹的志愿军战士,和远处准备看飞机投弹的美军士兵,看到这惊奇的一幕,几架飞机编队飞行准备俯冲投弹,突然在俯冲的过程中爆炸,感觉他们就像是撞上了山峰。
虽然一家都见不上面,但经常通过电话联系。
“林宪天,你还记得我以前跟说过,你老舅用印有农奴的照片的杂志吓唬我的事吗!”许红莲在电话里说道。
“记得。”林宪天懒洋洋地说道。
“这次我见到真农奴了。”许红莲声音有些激动。
“不会又把你吓一跳吧?”林宪天猜测道。
“那道没有,就是看他们太苦了,还有那些农奴主的酷刑,想起来就是一身鸡皮疙瘩。”许红莲苦涩地说道。
“有拍纪录片没,这以后可都是历史了。”林宪天调侃道。
“拍了,没什么好看的,除了和尚庙和大户农奴主的家院能好看一些,其他地方就像是牲口圈。”许红莲描述道。
“能想象到。你跟爸联系过没?”林宪天问道。
“联系过,听说是你要的火箭炮和突击步枪出厂了。”许红莲说道。
此刻的林玉山,站在货场边上,看着一排排107毫米火箭炮,笑眯眯地对随行的联络组成员说道:“我那儿子,盼这个家伙很长时间了,今天出厂让他惊喜一下。”
不过林玉山的愿望没有实现,这些火箭炮和突击步枪很快就转运到第二批入朝的第9兵团手中。
“还好他们的冬衣齐全了。”林宪天在运送这批武器时,顺路检查了一下9兵团的冬衣准备情况。也许是林宪天再三提醒,9兵团的冬衣准备的十分充分,同时一些有关冬季作战经验的小册子也发到每个连队的文化教员手中。
“爸,如果9兵团在长津湖再打不好,那我无话可说了。”林宪天给远在密山的林玉山打电话说道。
“希望他们能包上饺子。”林玉山在那头调侃道。
“希望如此。”林宪天附和道。
结果9兵团没有让林宪天失望,长津湖一战,美陆战一师大部被歼,自身伤亡只有历史中的一半。短短一战,就有两个团级番号进入9兵团囊中。
起点中文网 。qi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