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帝国(月兰之剑)-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一时,配备全套西洋乐器的第一野战军直属军乐队在血海堡制高点的龙旗前集合完毕,乐队指挥向赵飞雪询问应奏曲目,得到的回答是:“《国殇》。”
国殇》本是屈原《九歌》之一,原是祭祀保卫国土战死的将士的祭歌,古曲早已丧失,1894年甲午战争时由新派音乐家对原词编曲,使用西洋乐器演奏,得军方采纳,遂成为各级军乐队的必修曲目,专为追悼阵亡官兵及军人公墓纪念会时应景之用。
六千余名活着的第七旅官兵也在国旗前完成了集结,脚踩战友的血。
赵飞雪召来旅长:“你们旅官兵都会唱《国殇》吗?”
“报告司令官,我们正准备唱《国殇》。”
“辛苦了,归队吧。”
演说,脱帽,默哀。六千颗保存在生命范畴内的头颅向那面因为无风而颓然垂落的龙旗低了下去。
音乐起。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遥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歌声由弱而强,由悲而壮,到“诚既勇兮”的时候,却已成了激昂憾人之势,如洪而泻,无可抵挡。
听到这冲破了哀伤与濒死意识的歌声,赵飞雪陡然震惊,至少在第七步兵旅,士气还没有被恐惧毁灭,而他们之中每一人都是第一次参加如此惨烈的要塞攻略战。
毕竟他们是最后的胜利者……
“70天的血战,吞噬了超过10000名中国军人和11000名朝鲜军人的生命,但这还不是最大的损失,此战之后直到战争结束,我们的藩属国军队似乎发生了信仰危机,官兵们普遍不愿战斗而盼望回家,他们的理由是:这已经不是朝鲜的战争,朝鲜已经为中国流够了血,现在该是结束的时候了……他们的战斗意志不断衰弱,他们的军纪逐渐涣散,为了避免他们在关键时刻成为战线上的软肋,在之后的战事中,大本营不得不把实力已经衰减到不足十四万人的整个朝鲜集团军部署在西部方面军的后方,执行占领地镇压、保卫交通线、筑路造桥等辅助任务,事实证明,他们对付游击队和平民的能力要比他们与俄国军队正面作战的能力高出许多……”
赤塔的陷落》,赵飞雪著,1925年,中华书局。
次日,即5月31日,赤塔东南一千七百多公里外的海参崴上空,“群蜂”开始扇动翅膀,从它们各自的潘多拉魔盒中播散死亡与毁灭。
一大早,海参崴航空方面军司令官郭志飞少将便携参谋长王升平准将乘101号“强云”飞艇首先飞临海参崴上空,这艘飞艇进行过特别改装,配备大功率无线电和完善的旗语、灯语信号系统,并携带了比其他同型艇多十倍的信号弹,不携带机枪和炸弹,专为指挥“群蜂”作战而用。
“今天是难得的好天气啊。”
三十七岁的郭志飞少将今天心情不错,作为航浮部队资格最老和飞行小时数最高的元老级人物,他对自己能够担任此次作战的总指挥一点都不惊奇。作为一个死硬的飞艇派领袖,他首先在军中提出了“未来战争就是空中舰队战”的理论,其支持者遍布军内外,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是啊,希望今天的天气一直这么好。”
接话者即是参谋长王升平准将,与外型粗犷且痴迷巨型飞艇的郭志飞完全相反,这是一位外表秀气然而却有“天舞者”称号的超强飞机飞行员,三十四岁的他乃是军中“航空发展论”的领军人物,认为“未来空军的惟一合用武器只能是重于空气的动力飞行器”。
不知是故意还是纯粹无意,两位意见相左的将军被安排在了一起,还好,这次“群蜂”作战是飞艇飞机混着用,只不过司令官最为看好那数十艘主力攻击飞艇的表现,而参谋长却把希望寄托在为数上百的“晴风改”轰炸机上。
“三点钟方向发现第1浮空攻击大队,强云10,散开蛇形队。”
猫在左舷高倍望远镜前的观察员突然报告道。
郭志飞笑吟吟地挥挥手:“向领航艇发信号,攻击开始!”
三枚红色信号弹自左舷飞射而出,在空中拉出三道弧形的明亮光迹,不一会儿,迤俪而来的第1浮空大队领头的“强云”艇也打出了三发信号弹,各艇开始下降高度,向海参崴港内残存的若干艘俄国军舰扑了过去。
根据战后俄方的资料,当时港内的俄太平洋舰队共有16艘可以开动的军舰,包括:装甲战列舰“曙光”号、“胜利”号、“列特维占”号和“柴沙列维奇”号,装甲巡洋舰“狄安娜”号,布雷舰“阿穆尔河”号,运输舰“安加拉河”号、“勒拿河”号以及8艘驱逐舰。
为保护残存的舰队和海参崴市区,俄军在港口和城市周围部署了将近30门由海军炮和陆军速射炮改制的高射炮以及30余挺改制高射机枪,部分高射炮还配备了数量极少的定时空炸榴霰弹,这些看似简陋的防空武器自投入使用以来给华军航浮部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华军航浮部队的行动。
“如果轰炸那么有用的话,一开始就集中力量把敌人的舰队炸掉不就好了?为什么非要等敌人造出防空兵器的时候才想到这么干。”
“群蜂行动”制订时,大本营曾有人发出这样的牢骚。
这种论调立即遭到计划提出者郭志飞少将坚决的反驳:“一开始尚无法确认敌舰队会被封锁在港内,而当时部队对水面目标轰炸的训练尚未广泛展开,并且由于海参崴周围尚未确保占领,飞行部队的导航十分困难……以上问题,如今基本得到解决,时机既已成熟,不管会遭到什么样的抵抗,非得下定必死的决心对敌舰队残部展开毁灭性打击不可!”
此时,作为第一攻击波的10艘“强云”飞艇分散开来,各自选定一个目标,开始进行斜行下滑机动。
港内的俄舰早已吃惯了华军航浮部队的苦头,各舰时刻在锅炉内存有余火,并在港口周围各制高点上设置防空观察哨,一有情况就向军舰发信号,军舰一见信号便即刻升火启航,开到港外己方的雷区内进行蛇行机动以躲避炸弹。
这次俄舰也不例外,不等10艘“强云”飞到头上,早已各自开出了军港,在海上跳起桑巴舞来。
隐蔽部署在港湾周围阵地上的俄军高射炮也纷纷开火,长211公尺,直径25点4公尺的“强云”固然是个绝好的目标,然而缺乏精密瞄准具的俄军简易高炮却还是没能在这队“强云”以100公里时速脱离高炮打击范围之前稍有斩获。
不一时,一阵接一阵的黑色雹雨向俄舰倾泻而下……
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成东就(三)
巨大的水柱在俄舰周围如林般地升起,俄舰显然已对躲避飞艇的袭击驾轻就熟,而比军舰还长的笨重的“强云”飞艇对剧烈机动中的俄舰显然无能为力,数十吨炸弹几乎全都落了空。
目睹“强云”艇队的失利,101号指挥艇上的郭志飞少将脸色一下子变得很不好看。
“据我看来,飞艇还是用来攻击城市比较合适。”
一旁的王升平准将并不打算考虑他人的感受。
灰头丧气的“强云”艇队往西北方向退去,一大队被戏称为“中型猪骨架”的“晴风改”轰炸机嗡嗡地从硕大无朋的“强云”身边以渺小得可怜的姿态飞过,每三架“晴风改”选准一个目标,降低高度以小角度俯冲下去。
俄舰上的水兵以手上所有能用的武器——调高射角后的舰载机枪和小口径速射炮、步枪、手枪——向华军飞机开火,甚至有愤怒的厨子向天空投掷土豆,土豆当然打不中飞机,漫天的子弹炮弹却对装满炸弹后时速不足一百公里的“晴风改”造成了巨大威胁,第二轰炸大队的27架“晴风改”在首次攻击中即有4架坠海,另有3架带伤返航时坠毁。
虽然如此,受过七周对海攻击专项训练的第二轰炸大队飞行员们操纵着比“强云”要灵活得多的“晴风改”,还是取得了“群蜂”行动的第一个战果。
九时许,第十轰炸中队中队长蔡锷上尉率本队甲小队自俄舰“曙光”号右舷后方进入,各机下降到不足30公尺高度,几乎贴着“曙光”号的桅杆顶飞过,3架“晴风改”各投下2枚250公斤炸弹,1弹直接命中“曙光”的主锅炉舱上方,由于俄舰水平甲板缺乏防护,一阵剧烈爆炸之后,军舰失去了动力;另有1弹命中舰桥,当场炸死登桥指挥的舰长瓦西里耶夫上校;1弹在右舷装甲带以下爆炸,造成右舷军官舱浸水。甲小队的2103号机投弹后引擎开始冒烟,很快坠入大海,机组无一生还,2101号中队长机中弹累累,油箱泄漏,降落时险些坠毁,机组1死二伤,中队长蔡锷上尉右臂骨折。
几分钟后,第十二轰炸中队的丙小队以同样的方式自“曙光”号右舷发起攻击,投弹5枚,直接命中1枚,炸塌后主桅,近失2枚,造成轮机舱浸水。
失去动力如死鱼般瘫浮在海面上的“曙光”号成了随后赶来的第二浮空攻击大队“紫云”中型攻击飞艇的美味甜点,全长181公尺的207号“紫云”飞艇挪动着庞大的身躯,冒着被炮火击中的危险下降到不足400公尺高度,向“曙光”号投下了12枚250公斤炸弹,至少1弹直接命中,另有1或2弹近失,落在战舰附近的炸弹爆炸时激起的巨大水柱和浪头造成许多弃舰逃生的水兵溺死。
“曙光”号还在苟延残喘,直到十点半的时候,它只不过向右舷倾斜了15度,正当此时,华军第三浮空攻击大队的302号“紫云”艇姗姗而至,艇长韩安臣上尉显然对俄国人所谓的防空火力鄙视到了极点,指挥本艇在一百公尺高度上向“曙光”号逼近,坚守战位的俄国水兵操起机枪机炮一阵猛射,302号艇在接近曙光号之前吊舱就已经被打得如同蜂窝,2台引擎失效,6名乘员1死4伤,韩安臣上尉三处中弹,仍亲自驾驶飞艇坚持沿预定航向行进,并亲手转动投弹手轮,将十二枚250公斤炸弹一口气掷下,3弹直接命中,引爆了“曙光”号的前主炮弹药库,爆炸时腾起的强烈烟云将空载后的302号艇一下子往上方震飞了数百公尺。随着这次震天动海的大爆炸,标准排水量12674吨的“曙光”号舰艏向前栽入了海中,很快露出了螺旋桨早已停转的巨大屁股,两分钟内,全舰在空气中消失了,海面上留下一圈巨大的旋涡,渐渐扩散为轻荡的涟漪,为不断涌动的波浪所吞噬……
“曙光”号编制778人,当天有581人随舰出海,527人随舰殉难。
最后终结“曙光”号的302号“紫云”艇挣扎着继续飞行了一个多钟头,好不容易降落在35公里外的阿尔乔姆,事后清点,飞艇吊舱表面被打出200多个弹洞,艇身则从头到尾布满了大大小小上千个窟窿,全艇9个气囊有8个被打穿,其中一个瘪掉的气囊中居然裹着一条血肉模糊的手臂……
目睹“曙光”号的惨剧,旗舰“列特维占”号上的舰队司令官维特盖夫特少将失去了耐心。
在毫无计划的情况下,维特盖夫特下令全舰队开向外海,他首先对参谋长拉彼鲁兹上校说:“我决定了,运输舰回港,其他舰艇随旗舰向拉彼鲁兹海峡(即宗谷海峡)突围!”
拉彼鲁兹大吃一惊:“我们不是应该协助陆军坚守要塞,等待第二太平洋舰队的增援吗?”
维特盖夫特冷笑一声:“你相信他们能开到这里吗?如果他们今年能开到这里,那么我们去年就能从这里突围出去,我们做不到的,他们也做不到。”
“可是现在突围的话,我们只能是死路一条,我们刚刚失去了‘曙光’号,现在封锁这里的中国舰队拥有绝对优势的兵力……”
“你不明白吗?‘曙光’号现在的结局就是我们整个舰队几小时后的结局,敌人已经学会了如何利用他们的空中兵器来摧毁我们的舰队,我们现在要远离陆地,远离他们的攻击范围,在港湾附近打转才是绝对的死路一条!”
“可是敌人的舰队……”
“该死的舰队!俄国舰队是用来与敌人舰队而非与敌人空中兵器作战的!”
于是,十时四十五分,也就是“曙光”号沉没后不久,俄太平洋舰队旗舰“列特维占”号上升起了信号旗:“全舰随旗舰运动。”
十一时左右,受命返回港内的运输舰“安加拉河”号和“勒拿河”号相继被华军第一轰炸大队的“晴风改”炸沉,舰上人员大多获救。
此前,华军第二、第三浮空攻击大队的“紫云”中型攻击飞艇各艇分散攻击机动中的俄舰,几乎一弹未中,海面上倒是因此浮现了大片鱼肚白——可怜的无辜的带着海腥味的红烧了一定很香的作者很久没吃上的……鱼。
101号指挥艇上的郭志飞少将脸色更差了,身为飞艇党领袖的他恨不得亲自驾一艘装满炸弹的“强云”冲下去,以大无畏的精神以50公尺的高度以24枚250公斤的炸弹一次性地摧毁一艘一万数千吨的敌舰……可是这样做的下场必然是与敌人同归于尽,虽然一艘十三万英镑的飞艇换一艘百万英镑以上的战舰还是挺划算的,但如果消灭敌人的前提是同时毁灭自己,这等于是对现代军事文明和高等科技的亵渎,拥有比敌人先进的武器和优于敌人的兵力,却要进行自杀性的攻击,这不是很可笑吗?
“飞艇上装机关炮甚至中口径炮的话……”
“什么?”身为飞机党领袖的王升平准将正企图趁机再灭一灭飞艇党的气势。
“没什么,我在想,如果在飞艇吊舱上装备火炮,吊舱本身再配备装甲,就可以一边压制敌舰的防空火力,一边超低空迫近敌舰投弹,我们的飞艇就算被打破一半以上的气囊,也必然能坚持返回几十公里外的前进基地,对!有了这样的装甲火炮攻击飞艇……不,有了这样的空中战列舰,地球上所有的水面战舰都要进垃圾场了……”
王升平一时无语,他不是无话可说,他只是不得不佩服飞艇党的狂热性与恐怖性。
“空中战列舰对水面战列舰……”
王升平有点头晕,虽然他从不晕机,更不用说晕飞艇了。
“报告,四点钟方向,敌舰群整体转向东南航行!”
听到观察员的报告,郭志飞立即凑到右舷后方的高倍望远镜前:俄舰队犹如出窝的鼹鼠一般,大舰在前,小舰在后,头衔尾,尾带头,在海面上拉出一波又一波清晰的八字船痕。
“停止规避改编队的话,应该是想整队逃到外海吧。”
王升平抓着另一部高倍望远镜说道。
“好机会!观察员,看到第三轰炸大队了吗?”
郭志飞这次也不得不将希望寄托在了那些“中型猪骨架”上。
“还没有!”
“继续观察!”
“报告,八点钟方向,发现我舰队!”
郭志飞忙跑到左舷后方的望远镜前,数条钢铁长龙正从轻渺的海雾中破浪而出,调高倍率仔细看,原来每一条长龙都是一支军舰纵队,齐头并进的五支纵队周围,十余艘警戒舰只仿佛侍奉巨龙的虾兵蟹将般在海浪中穿荡而行。
“切,海军来抢功劳了。”
王升平此时顾不得门户之见,毕竟两人都在陆军航浮部队之列。
“第三轰炸大队在搞什么!”郭志飞急了。
“是啊,都不知道他们在搞什么飞机!”王升平也急了。
据考证,后世流行的“你搞什么飞机”这句俗语正出自于此
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成东就(四)
高居于联合舰队旗舰“瑞祥”号指挥台上的林泰曾司令官已经很久没有目睹俄国战列舰的“芳影”了,事实上,能够放开来蹂躏这些贱货的机会实在不多。
长达九个月的封锁作战已经让包括林泰曾在内的联合舰队全体官兵恶心郁闷咬牙切齿到了极点,这次好不容易等到俄舰队滚出海参崴港,一接到出动命令,个个摩拳擦掌,做俯卧撑的做俯卧撑,举炮弹的举炮弹,爬桅杆的爬桅杆,一派热火朝天准备大干一场的劲头。
这一次,联合舰队主力是倾巢而出,洋洋洒洒摆开五个纵阵,直取俄舰队而去。
位于正中间的战舰纵队,由第一、第二和第三战舰战队组成,自前向后分别是“瑞祥”、“瑞吉”、“瑞仙”、“飞电”、“雷电”、“云电”共六舰;战舰纵队左舷为第一装巡纵队,由第一、第二和第四装巡战队组成,自前向后分别是“苏州”、“福州”、“吹云”、“彩云”、“白云”、“香云”共六舰;战舰纵队右舷为第二装巡纵队,由日本第一、第二装巡战队组成,自前向后分别是“富士”、“八云”、“磐手”、“出云”共四舰;第一装巡纵队左舷为第一轻巡纵队,由4艘剑字号和4艘刀字号防护巡洋舰和8艘月字号驱逐舰组成;第二装巡纵队右舷为第二轻巡纵队,由8艘雨字号轻巡洋舰组成和8艘月字号驱逐舰组成;另有16艘雪字号驱逐舰分成四组负责外围警戒掩护。
“这次决不能让他们跑了!传令,全舰展开成战斗队形!”
林泰曾一声令下,五路紧凑的纵队一下子分散开来,主力纵队直取俄舰,轻巡纵队转到主力纵队非交战一侧负责机动掩护,装巡纵队则分两路包抄俄舰队后方。
位于“列特维占”号指挥台的维特盖夫特海军少将一看这阵势,嘴唇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此时的维特盖夫特只有两个选择:
选择一,用自己手上这支仅剩下13艘军舰、配备8门305毫米和4门254毫米重炮的残破舰队去正面对抗拥有64艘军舰、配备54门305毫米和16门203毫米重炮的联合舰队主力队,即使全军覆灭,也要尽力给联合舰队造成最大程度的损害,为已经航行在印度洋上的罗热斯特文斯基的第二太平洋舰队创造胜利的机会。
选择二,逃回军港,依托数量众多的岸防炮和部署在港湾附近的防空设施苟延残喘,等待第二太平洋舰队前来解救,不过既然已经有了“曙光”号的先例,那么整个舰队在援军抵达之前被满天乱飞的空投炸弹所摧毁也在常人的预料之中。
“如果自我牺牲是我们能为俄罗斯做的惟一贡献的话……”
维特盖夫特喃喃道,捏紧了手中的拳头。
“司令官阁下,敌人正在快速接近中,怎么办?”参谋长拉彼鲁兹平静地问道,他的语气中似乎包含了早已料到答案所在的意味。
“海军上校拉彼鲁兹,沙皇陛下和整个俄罗斯都在看着我们,不是吗?”
“是的,阁下。”拉彼鲁兹直视着他的司令官,面露坚毅之色。
“从刚才开始,你就一直认为我们无法突围吧?”
“是的,阁下,恕我直言,去年年底在马卡洛夫将军率领下我们没能做到的事,现在我们更无法做到。”
“好吧,海军上校拉彼鲁兹,现在让我们来实现马卡洛夫将军的遗愿,正如我刚才所说的,俄国舰队是用来与敌人舰队而非敌人的空中杂碎作战中的,马卡洛夫将军宁愿在舰队交战中让舰队覆灭也决不允许舰队被敌人的空中兵器一点点吃光,您怎么想?”
“阁下,照您的想法来干吧,上帝保佑您。”
维特盖夫特激动地握住了拉彼鲁兹的手:“上校,俄罗斯会记住我们的。”
“阁下,您打算怎么干?”拉彼鲁兹理所当然想知道更多。
“我打算把他们引到预设的雷炮阵地……”维特盖夫特将拉彼鲁兹引到海图桌前,“这里,还有这里,敌人具有数量和火力上的巨大优势,我们有水雷阵地和几十门大口径岸炮,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牺牲自己的同时重创敌人,为第二舰队扫清障碍!”
“可是,敌人会上当吗?”
“敌人的舰队憋了九个月,就是为了摧毁我们,对他们来说,如果这次不摧毁我们,消灭我们的战功就要归到他们那些空中杂碎的头上了。”
“如果他们不追上来呢?”
“那我们就再冲到外海,再引诱他们,直到他们上钩为止。”
拉彼鲁兹点头笑了笑:“阁下,可以下命令了吗?”
维特盖夫特也笑着点点头:“向要塞司令部发电报,告诉他们,我们准备与敌舰队交战,要他们让岸炮部队配合我们作战。”
两人似乎早已有了“这是最后露出笑容的机会,所以非笑不可”的觉悟。
“左舷后发现敌人的双翅飞行器!”举着望远镜的对空观察员惊叫道,维特盖夫特与拉彼鲁兹背着手站在暴露的指挥台上,对此毫不在乎。
三架机身表面涂着龙纹和四位阿拉伯数字的“双翅飞行器”超低空掠过“列特维占”号的桅杆,投下的炸弹在距离军舰20到100码的范围内爆炸,掀起的高大水柱随风碎舞,把指挥台上的维特盖夫特和拉彼鲁兹淋成了落汤鸭。
紧接着是1艘较小的飞艇发动的袭击,这艘飞艇从几百公尺高度上投下的几枚小型炸弹在距离战舰100多码的海面上爆炸,自然对战舰毫无损害。
“传令,全舰随旗舰紧密运动,准备与敌舰交火,为了俄罗斯!”
维特盖夫特掏出手帕一边擦脸一边下令道。
之后几分钟内,又有六架飞机分两批袭击了“列特维占”号,“列特维占”号上的所有轻型枪炮猛烈开火,打下了其中的两架飞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