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帝国(月兰之剑)-第3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少能坚持到晚上。”维多里克舰长倒是自信满满。“不过,我想后面那两条船就没那么好过了,就算是这样地小鱼雷。一口气吃下去三四条的话,结局应该不会比珍珠港或基尔港的那些倒霉蛋好到哪里去。”
胡德一言不发,背起手踱到舰桥一角,点起他地烟斗抽吸起来,虽然嘴上不说,其实他心里很明白,“鹰”号和“百眼巨人”号都没救了。::
位于四艘航母菱形编队左侧突出位置上的“鹰”号遭到了数十架敌机从左舷发起的集中攻击,几分钟内舯部和艉部连中4条鱼雷。锅炉舱轮机舱同时进水,当即丧失动力,舰体急剧倾斜。几乎与此同时,一架中弹后起火坠落的敌机不偏不倚恰恰撞上了“鹰”号飞行甲板后部正在提升飞机的3号升降机,顿时腾起大片烈焰浓烟,大火由升降机井窜入机库内部,将数架已经装满油弹整装待发的舰载机逐一引爆,没多久,满载排水量两万余吨的“鹰”号就变成了一座歪斜瘫痪在海面上的超巨大烧烤铺……混乱中,一条射歪地鱼雷击中了“鹰”号附近的一艘千吨级驱逐舰。一道闪光,弹药库的爆炸将这艘可怜的小船一下子炸成了两截,短短两三分钟内便从海面上完全消失!
位于菱形编队拖后位置上的“百眼巨人”号则遭到了另一大群敌机从右舷发起的猛攻,在右舷连中三条鱼雷,航速锐减到不足10节后,因为舰体向右倾斜而无法使用左舷的防空武器,结果一小股被打散的敌机又聚拢过来,从“百眼巨人”号的左舷相继投下了五条鱼雷,其中一条命中“百眼巨人”号左舷后方轮机舱,造成全舰动力彻底丧失。另一条阴差阳错地击中了稀里糊涂凑到“百眼巨人”号近旁的“博阿迪西亚”号巡洋舰,当即将这艘排水量不过3300吨地小型巡洋舰打得瘫歪在海面上。
战场上抱怨倒霉是毫无意义的,胡德知道,除了寄希望于己方的空袭队能重创敌航母部队。接下来得尽力保存己方幸存的两艘航母——无论如何不能让主力部队在进入战场之前就失去最贴身也最可靠的空中支援。
“传令下去:一、女战神号和第10驱逐舰队余下3艘驱逐舰留下救援受创各舰;二、将敌航母部队的新位置通报给贝蒂、托马斯、威斯特兰和总司令;三、通知贝蒂和托马斯,全队改为1号防空阵形,并建议贝蒂转向东追击敌航母部队——”母,抱臂沉思了许久的梁书铭终于等到了第一攻击波指挥官蔡勇上校发回的简短战报:“击中航母3,巡洋舰1或2,驱逐舰1,详后报。”梁书铭顿时喜形于色。狠起一拳打在巴掌上:“第一波就打中了3条航母?干得好!”
参谋长王子龙上校也喜笑颜开。咂嘴搓手道:“这样看来,日落前全歼敌航母部队不成问题啊。”
梁书铭长舒一口气。叉起腰在舰桥里来回踱了几步,突然又有些忐忑地停步道:“就是不知道损失有多大,这个蔡勇,也不报得清楚点……”
王子龙倒显得比梁书铭还自信:“损失一半也没问题吧,一旦消除了敌舰载机的威胁,就算只剩一半航空兵力,收拾那些粗笨过时的破战舰还不是手到擒来?”
梁书铭“唔”一声点点头,又背手踱回了海图前。
“照这么看来,敌人还在北上,不过刚才那架侦察机……对方应该已经知道我们地新位置了,子龙,你觉得下一步他们会怎么走?”
王子龙不假思索,手指在海图上表示敌我位置的蓝红箭头间划了一条直线。
“当然是追过来,用他们占优势的大炮巨舰找我们报仇了。”
梁书铭背手冷笑道:“袁锋应该很想打一仗吧,不过今天我不会给他任何机会,今天,只有我们机动舰队的戏份——别人谁也轮不上!”
王子龙一边附和着,转头看了眼墙壁上地作战钟:“长官,时候不早了,我们也该向南折转,开往预定归舰点了,不然蔡勇的第一攻击波可都得喂鱼啦。”
梁书铭点点头,随口又问了句:“第二攻击波到哪了?”
王子龙利索地拾起尺规往海图上一量,三下两下就用铅笔画了个叉:“出发40分钟了,现在的位置应该在这里。”
“给司徒祺发电,要他把原定航线向南偏个5度,注意搜索。再传令,全队右转90度,向方位180全速航进——别忘了通报给袁锋。”
“是——”
半小时后,王子龙急匆匆冲回舰桥,神神秘秘地凑到梁书铭耳边,悄声道:“那个D装置有发现了,西北偏西,两个机群,大的距离20公里,小一点的大约30公里,还在继续接近。”
“不会是返航的第一攻击波吧?”
梁书铭对舰岛顶上那个怪模怪样的格栅状装置,以及深藏于舰岛之下的那堆插满了电线地铁柜子和电屏幕并没有什么特别地好感,信任更是谈不上——这些个神神叨叨的“绝密设备”在“大鹏”号出海前一周才匆匆装上舰,操作人员还大多是些满脸学生气、看起来就没受过正规军事教育地小年轻。
“不可能,第一攻击波要归舰也应该从我们的西南方进
王子龙倒是对这种新玩意很感兴趣,自出海后就有事没事地跑去东摸摸,西问问,回来就跟梁书铭大加赞叹,此时看到梁书铭还有些犹豫,又提议道:“不如这样,派两个中队过去,留两个中队在母舰上空待命,再让袁锋改一改航向,正好插到我们跟敌机之间。”
梁书铭略略一想,似乎也找不出更好的办法,也只得将信将疑地低了低头:“恩,就先照你说的办。”
十多分钟后,梁书铭的怀疑被西北方淡蓝色天际上蔽日而来的英军机群消灭得干干净净……
C…B…拉姆上校率领的英军第一波——也是当天惟一的一波——舰载机空袭队在苦苦搜索了20来分钟后,终于找到了第二次改变航向的华军航母编队。
空袭队自14时50分完成编队后便径直朝东北方第一次发现华军航母的位置飞进,在还差半小时就要抵达预定位置时,拉姆上校突然收到了己方母舰发出的华军航母新位置的通报,当即率部折向东追击,这中间大概是由于通讯不畅,空袭队最末位置上的“百眼巨人”号攻击分队(12架战斗机和30架攻击机)居然不见了踪影!
当空袭队于16时20分抵达新位置后,拉姆上校还是没有看到华军航母的影子,到这时,空袭队出发时的166架飞机(36架战斗机和130架攻击机)中已经有50架掉队或提前返航。
不甘心白跑一趟的拉姆上校不顾燃油可能无法支撑到归舰,强令部队改向东南搜索,终于在16时40分左右发现了正全速南下的东亚军战列巡洋舰编队,在冒着漫天开花的高射炮弹爆烟从这支编队上空全速掠过之后,4艘华军航母的宽大舰影突兀而清晰地映入了拉姆上校的眼眸中。
就在这一刹那,一排严阵以待的华军战斗机从英军机群正上方俯冲而下
第一百九十七章:潮起!钢铁的咆哮!(十八)
七点九二毫米口径的曳光子弹如消防龙头泄出的水柱般喷薄而下,12架华军战斗机在第一轮迎头突袭中就打得五六架英机拖起了黑烟,护卫在英军攻击机群上方的20余架“海豹崽”战斗机当即掉转机头追缠过去,幸存的英军攻击机借机继续追击华军航母,冷不防机群两侧又呼啸冲出十多架华军战斗机,眨眼间就是一轮夹攻,六七架“杜鹃”刹时变成了烟熏野味,紧接着,掉头,又一轮,再一轮……
庞大的英军攻击机群仗着数量优势,一边以装在旋座上的机枪还击,一边不顾损失地继续突进,在接近到距离华军航母编队六七公里时,却迎头撞入了由数十门120毫米平高两用炮和75毫米高射炮编织的不规则弹幕中,空爆弹的闪光与黑烟在密集的机群中一簇簇地绽开:一方面是配有高精度对空测距仪和射击诸元快速计算装置的长身管高速大炮,一方面是由于缺少可靠的通讯设备——每个攻击机中队的1架“杜鹃”中只有一架不载鱼雷的引导机装有无线电台——而被迫以中队为单位排成密集队形进入雷击阵位的英军攻击机机群,短短两三分钟里就有五六机失去控制,一头栽入海中,那一一激起的雪沫水柱与周围不断落下的空爆弹片溅起的水花足以相映成景……
从漫天爆射的弹片中强行冲过的“杜鹃”机群在接近到距目标一两公里范围时,又忽地撞上了一层更眩目的弹幕:超过200门37和20毫米口径的长身管高速机关炮以每分钟3万发以上的总射速构造出的铁与火之墙!
以中队为单位密集突进的英军机群在如此炽密地火力拦击下——不管是37还是20毫米的炮弹,只要直接命中一两发就足以摧毁一整架木头加帆布的“杜鹃”——如风中枯叶般纷纷爆坠!
惊惶之下,大部分英军攻击机刚刚进入18英寸航空鱼雷地有效射程——1000码(914米)——就一投了之,只有少数十余架冒死逼近到500码以内投雷,即便如此,当三四十条鱼雷拖着笔直的白色航迹。xx以残缺不全的一道道扇面向32艘舰只组成的巨大轮形编队迭连逼近时,原本整齐地以南北方向延伸开的32道舰迹顿时曲拐散乱起来——
大部分雷迹从这些混乱地舰迹中一掠而过,在航程的尽头突然消失不见。然而,总归有极少数——确切来说,是4条——幸运地鱼雷结结实实地撞上了钢铁的舰体,并成功地在目标水线以下两三公尺的薄弱部位引爆了雷头内的一百多公斤烈性炸药。位于带45度锐角的平行四边形编队中左上端位置的“大鹏”号右舷舯部和艉部连中二雷,2号锅炉舱当即进水。航速顿时减到10节以下,随后又报告左舵卡死。操舰困难,无法跟从编队行动。
而贴身屏护于“大鹏”号右后方僚舰“云鹏”号右舷地“青阳”号驱逐则有意无意地为其护卫的航母挡下了一条鱼雷,当高出“青阳”号主桅几倍的庞大水柱淅淅沥沥地消散后,只见一千多吨的舰体急剧向右倾斜,半小时后即完全沉没,虽然得到了友舰的全力搭救。全舰143名乘员中,仍有舰长郭磊少校以下7人未得获救。
位于编队右下端的“猎隼”号右舷艏部偏后位置被一雷命中,造成食品库进水,但在损管队的全力抢修下,进水很快得到控制,动力未受损,仍可保持2节的编队航速。
在取得这一点有限战果的同时,投雷后加速爬升,企图尽快从华军航母编队火力范围内脱离地英军攻击机遭到了更加疯狂的轰击。交织密布的火网不断将摇晃着翅膀拼命规避的“杜鹃”打破,点着,击爆……只有不到半数完成了投雷的“杜鹃”幸运地从这片“海上炼狱”逃脱而出,确切地说,当拉姆上校率队返航时,投入攻击的95架“杜鹃”(含引导机)只剩下区区2架,其中半数还身负重伤,根本无法坚持到归舰!
然而。没等华军各舰高射炮战位上的官兵缓过一口气来。刺耳的警报声骤然再起——从维沙卡帕特南起飞地皇家印度飞行队地63架战机紧跟着杀到了。
由马德森中校率领,起飞时总数70架的空袭队。经过近两小时地飞行和两次变向之后,已先后有4架“骆驼”战斗机和3架“杜鹃”攻击机掉队或提前返航,余下的63机分成两部分——由14架“骆驼”和30架“杜鹃”组成的雷击队和由19架汉德利佩季“V100”重轰炸机组成的水平轰炸队——自西向东,从华军航母编队右舷进入,同时发起攻击。
在刚刚拦截英军舰载机的战斗中已经有所损耗的华军护卫战斗机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高空队的7架追向水平轰炸队,低空队的10架迎向雷击队。
爬升到3000公尺高空的四发重轰炸机实在不易拦截,华军战斗机只来得及在这些庞然大物投弹前击落其中的一架,然而剩下的18架轰炸机一股脑投下的百多枚250磅(113公斤)炸弹也仅仅是在华军航母编队中激起了成片惊人的水柱而已……
虽然遭到了华军战斗机的全力拦截,由14架性能略胜于舰载“海豹崽”的“骆驼”陆基战斗机掩护的英军雷击队在付出两架攻击机和多架战斗机被击落的代价后,还是强行突入了华军航母编队的防空火力圈。马德利中校很快发现,他的雷击队撞了大运:因旗舰“大鹏”号中雷,华军航母编队全队已减速到10节,大大降低了英机的投雷难度。
迎面而来的炽密防空炮火令马德利中校印象深刻,并促使他果断下令:各中队疏散,由单机自主攻击。
疏散开的队形,加上V100机群高空投弹后造成的大片水柱以至近失弹片严重影响了华军防空炮火的射击,马德利麾下的“杜鹃”以较小的损失——28架中的7架——逼近到了距离目标500到1000码范围内,成功投下19条鱼雷,却仅有一条命中,但也就此决定了“大鹏”号的命运……
第一百九十七章:潮起!钢铁的咆哮!(十九)
16时50分,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编队飞行后,由“金隼”号第3舰载联队联队长司徒祺上校率领的华军第二航空攻击波飞临协约联合舰队前卫部队上空,出发时的84架飞机(12架战斗机和7架攻击机)中只有1架攻击机因引擎故障提前返航。
第一时间映入司徒祺上校视野的是海面上横开的一个椭圆形大编队,数十道清晰的航迹快速向东延伸,稍后,当司徒祺从望远镜中仔细观察时,又有了新的发现:在下方这个大编队的西南方,一股被风吹斜了的黑色烟带正冉冉升入云中,烟带下方,隐约可见两艘全通平顶船的轮廓,歪斜着,一动不动地瘫在海面上——这应该就是第一攻击波的战果了。
再看近处的大编队:各以5艘战舰或战巡为核心的左右两翼紧紧屏护着以2艘残存航母为核心的中央部分,要按原计划从两侧对敌航母编队发动夹击的话,就必须接连穿过战舰/战舰编队与航母编队的双重防空火力圈,而且——战斗机!
十多架盘旋于英军航母编队周围的“海豹崽”战斗机一见华军机群出现,便气势汹汹地从几个方向冲杀过来,担任护航的1架“海云电”立即分头迎了上去,你追我、我追你地混战起来。(战机稍纵即逝,司徒祺必须尽速决定:是按原定作战计划将机群分为两部分自敌航母编队两侧同时发动攻击,还是顺势改用后备计划——或先以一部对屏护在航母编队一侧的战舰/战巡编队发动攻击,打乱敌阵形,后续部队再趁隙而入,继续攻击航母编队;或以一部攻击已经停航但仍然漂浮在海面上的两艘受创航母,以防敌后续部队将其拖航救走,另一部干脆集中攻击其中一个战舰/战巡编队。削弱敌前卫部队的水面战力,为己方战巡部队创造战机。
短暂的权衡之后,司徒祺选择了看似较为稳妥的第2备用计划。
伤其九指,不如断其一指,司徒祺的选择不是没有道理。就他看来,协约联合舰队庞大地主力部队应该跟随在前卫部队之后不远处,对方受创的航母只要还能维持漂浮,就有机会获救,拖回去修好了再返回战场的话,又会给己方造成麻烦,有机会还是应该冲过去补上几雷,确保它们老老实实地见龙王去。(
采用其他计划又如何呢?以第一攻击波的战果来看,司徒祺很难确信,他手上这支比第一攻击波要少五分之一的攻击机队。在护航战斗机比第一攻击波少一半地前提下,分成两部分穿过大大加厚的防空火网之后还足以摧毁剩下的两艘航母。就算是先以一半的兵力攻击其中一支战舰/战巡编队。打开缺口后再以另一半兵力攻击航母编队,恐怕也是很难取得理想战果的吧。
更何况……司徒祺自认为他选择的计划可以大大减少战损,打那两条仅伴随有三四条小船的死鱼会有多大损失呢?从包成一团的敌舰群外围打了就跑——而不是一层层地钻进腹心发动攻击再一层层地脱离出来——也不会有多大损失吧?
当下尽可能多保存一点兵力,明天再以更强有力的攻击来解决问题——抱着这样的想法,司徒祺命令无线电员打开全机群语音通讯,迅速将命令传达到了每一个参战地机组乘员耳中。这在几个月前——以及现时的英军舰载航空兵——中是完全无法想象地。
攻击机队很快在空中分为两部分:司徒祺亲自指挥其中48架转向敌战巡编队左舷,由“猎隼”号第4舰载联队联队长赵子淅上校指挥的另外23架则扑向西南方的两艘受创航母。
事实证明,司徒祺临时改变的作战计划确实避免了一定的损失:英军以防御上一波攻击的“经验”,布置了两道战斗机防线,其中第二道防线是将一个中队12架战斗机平分成两部分,分别布置在编队两侧,然而。这一次,华军攻击机群只从其中一侧发动攻击,另一侧地战斗机根本赶不及前来拦截——白白当了一回摆设。
面对守卫在编队这一侧的6架英军战斗机,司徒祺下令各机靠拢组成密集编队,集中发挥自卫机枪火力加以对抗,一番激战。己方虽然还是有5机中弹坠落。却也接连打掉了2架敌机,逼得另外架绕着圈不敢靠近。而一待进入敌大口径防空炮射程,司徒祺又急令机群散开,各机自主攻击。
“各机瞄准纵列中的2号、号舰攻击,投雷后向敌编队后方脱离,不要犹豫,一口气冲过去!五百公尺距离投雷,记住,五百公尺!不要早,也不要晚,到五百公尺就投!”
从耳机中清晰地接收到了指挥官的命令,42架攻击机上的飞行员立即推杆蹬舵,冒着漫天绽开的空爆弹烟团驾机下降到数十公尺以至十余公尺低空,贴着海面直冲目标:全长二百三十多公尺、正从一小二大共三个烟囱中喷吐着浓黑烟气的地“狮”级战列巡洋舰“皇家公主”号和体型稍大些的“玛丽女王”号。
单机突进的“金雕”在那看似可怕的3英寸和4英寸空爆弹的黑色爆烟中,在漫天交织的7点毫米、1磅和2磅曳光弹构成地火网前,仅有2机在投雷前坠毁,短短五六分钟里,总共40条鱼雷在四五百公尺距离上接连着水,划出一道道笔直而窄狭地雪白雷迹,大部分穿过了敌舰之间的空隙,在翻腾地军舰尾流中突然消失,然而,一道,两道,三道……总共六道高大突兀的水柱迭连升起——打中了!
第一百九十七章:潮起!钢铁的咆哮!(二十)
17时10分,“大鹏”号司令舰桥。
“第二轮机舱堵漏失败,2号锅炉舱进水严重,暂时只能靠左舷注水维持平衡,动力还无法恢复,据报可能是传动轴受损…
听完舰长的报告,梁书铭捏紧了拳头,怒气冲冲地转向参谋长王子龙:“就没有办法了吗?让战巡来拖航也不行吗?”
“袁司令官不会答应的,他一门心思就想跟对方的战巡部队大打一场,要求他用战巡来担当救护任务只会被他骂死。”王子龙冷静地分析道。
“那就让我们自己的昆仑级装巡来拖——”
梁书铭不甘心地挣扎道——他还无法面对刚一开打就丢掉旗舰的不光彩现实。
王子龙能够体会梁书铭的心情,但他无法为人情而回避职责,依然挺胸垂手道:“太勉强了,让昆仑级来拖航的话,一定会远远落在大部队后面,而据第二攻击波的报告,敌前卫部队航向已经转到正东,我军还完好的3艘母舰为了回收飞机,必须维持当前的正南航向直到傍晚,大部队自然也得跟过去照应,根本无暇顾脱队的本舰——再者,舰体到现在还不断进水,我看也支撑不了多久啦,为了不拖累大部队,司令官,还是早点痛下决心吧……”
梁书铭神经质地咬了咬牙,表情一下子狰狞起来,喉咙里粗哑地咕噜了几声,忽地一转身,拳头不住地捶着舱壁,嘴里喃喃自语道:“怎么可以这样……我的计划不是这样的,不对,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王子龙正要上去好言相慰,突然被刚刚进门的通讯参谋伍先云少校拽了拽袖口。回头欲问时,早被伍少校一把拽出了舰桥,一路奔下旋梯,直到躲进舰岛以下一处阴暗的无人角落,伍先云才撒了手。
摸不着头脑的王子龙先整了整袖口,有模有样地抱起双臂,这才满脸不快地开口道:“神神秘秘的,搞什么?”
“刚刚收到萨司令长官的急电——准确来说,是从一架主力部队配属地水机上转发过来的长官命令。”
王子龙不解地眨眨眼:“在哪?为什么刚才不呈给司令官?”
伍先云无奈地摊摊手。从裤袋里摸出电报纸递给王子龙:“你自己看吧。”
借着远处折射过来的昏暗灯光,王子龙粗略浏览完电文,不由倒吸一口冷气:“糟了,咱们司令官有麻烦了。”
伍先云赶忙举手示意他小声点,又做贼般地左右环顾一番,这才悄声道:“参谋长。我们该怎么办?”
王子龙楞了一下:“什么怎么办?”
伍先云急的直咂舌:“司令官不遵令啊,他已经把萨长官涮了一次,难保不会把这电报撕了,然后装作没有收到,继续死抗到底啊。”
王子龙嘴里“嘶嘶嘶”地抽了一长口气。一拳打进手掌里。摇头叹道:“要这样的话——哎,老梁啊,不是我王子龙无情,是你篡改军令,自作主张在先啊,没办法,实在没办法!”
“怎么样?决定要干了吗?”伍先云急不可耐地催促道。
王子龙咬咬牙,下决心地点点头:“你去电讯室,先把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