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犹太人传奇-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遵命。”马如腾应声而去。
周王说:“有烺,你立即秘密调动人马,全城布防,尽量不要惊动百姓,以免引起混乱。有燉,你率太监收拾细软,准备应变。万一顶不住,我们全家就出走北平,投奔你们四伯父。”
“遵命!”朱有燉、朱有烺分头行事。
朱少君从屏风后转出来,陪着父母说话,宽心解闷,静待事态发展。       
开封正南门。门洞里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行人神色平静,各奔前程,全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城门两侧的登城马道,大批将士偃旗息鼓,全副戎装,迅速登上城墙,隐蔽在堞垛后面。城上虽伏有千军万马,除了偶尔有刀枪的闪光,却悄无声息。
城楼内,朱有烺和几位将领正对着地图,研究军事部署。
马如腾率领一支骑兵出城,绝尘而去。
东郊宴台,是官府迎送宾客和过往官员驻足的地方。
宋天福、朱有勳站在宴台下路口,手搭凉棚向远处张望。
官道上出现大队人马,旌旗如林,刀枪闪光。
当先的一面杏黄大纛旗上,绣着“奉旨巡边”四个斗大的字。旗下,曹国公李景隆缓辔而行,似有所思。紧跟在他身后的是他的副将吕耀武。
开封城遥遥在望,李景隆和吕耀武交换了个目光,双脚轻轻磕了磕马腹,善解人意的战马便碎步奔跑起来。
后面的大队人马立即加快了行军速度。
宋天福、朱有勳见客人光临,脸上泛起笑容,快步迎上前去,施礼说:“开封知府宋天福、汝南郡王朱有勳迎接曹国公,在此恭候王师多时了。”
李景隆翻身下马,笑容可掬地还了礼,说:“有劳二位久候,本爵实不敢当。”
宋天福谄笑着说:“爵爷率王师路过敝地,卑职荣幸之至。请爵爷进城歇息,也好让百姓瞻仰王师军威。”
李景隆打着官腔说:“边境报警,近来北元的残兵败将不断骚扰南侵,烧杀淫掠,祸害百姓。本爵奉旨巡边,迎头痛击入侵之敌。军令如山,不敢耽搁,恕不进城了。”
朱有勳说:“表兄是请都请不到的贵客,岂有路过家门而不入之理?恰好父王明日寿诞,正要请你吃寿面呢。”
李景隆说:“多谢表弟盛情相邀,只是愚兄重任在肩,不敢因私废公,请向表叔转达愚兄的祝贺,待愚兄凯旋之日,再登门谢罪。”
宋天福如释重负地说:“卑职在宴台已备好酒宴,以尽地主之谊,务请爵爷赏光。”
李景隆笑着谢绝:“贵府一片盛情,本爵心领了。只是按行军部署,今天全军必须渡过黄河,不敢久留。”
“既然如此,卑职不敢挽留。”宋天福说罢,挥了挥手,孙昌率衙役抬着几个礼盒过来,打开盖子,里面堆满了银子。
宋天福又说:“这是周王殿下及地方缙绅犒劳王师的 ,微薄心意,请大人笑纳。”
“却之不恭,受之有愧。贵府既如此说,本爵就收下了。”李景隆做个手势,几个亲兵也抬过来几个礼盒。他指着礼盒说,“这是陛下为五王叔贺寿的礼品,请表弟与宋知府代为收下。”
朱有勳、宋天福连忙跪倒叩称:“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景隆拱拱手说:“就此告辞,后会有期!”
吕耀武大声喝令:“元帅有令,全军绕城而过,不得惊扰百姓。踏坏庄稼者斩!调戏妇女者斩!抢掠财物者斩!”
大队人马又开拔了,从宴台旁经过,军容雄壮,秩序井然。
朱有勳提议:“宋大人,咱俩还是送到柳园渡口吧,待王师出了开封地界,咱们方算尽心尽职呀。”
宋天福推托:“那就偏劳小王爷了。你与曹国公是姑表至亲,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卑职就不夹在中间碍事了。”
李景隆却说:“汝南郡王不送可以,你开封知府不送不行。大军渡河全靠你这土地爷出面征集船只呢。”
宋天福说:“渡口有常备官船可供爵爷驱使。”
李景隆怒斥:“仅凭几艘官船,五万人马何时可渡完?贻误军机的罪名你担待得起吗?”
朱有勳劝道:“咱们一同去吧,万一有什么事,宋大人也好出面协调。”
宋天福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无可奈何地和朱有勳一起骑上马,陪同李景隆上路。
银安殿内。周王、王妃、朱少君提心吊胆,惶恐不安。餐桌上摆的饭菜没动一筷子。
周王正烦躁地来回踱步,一个卫士进来禀报:“王爷,马将军差人禀报,王师已绕城而过,宋知府与汝南郡王直送到柳园渡口。”
周王面露喜色,吩咐:“再探!”
卫士应声而去。王妃和朱少君出了一口长气,宫女、太监也有了生气。
柳园渡口,王师将士纷纷登船北渡黄河。
泊在渡口的一艘大型楼船是李景隆乘坐的帅船,帅旗在桅杆上高高飘扬。
宋天福、朱有勳陪同李景隆登船,进入船舱话别。
吕耀武率领几十个亲兵登船布哨,船头、船尾及两舷戒备森严。
远处芦苇丛中,马如腾正在窥视,关注着王师的一举一动。
船舱内。将士虎视眈眈,气氛徒然紧张。
“卑职祝爵爷一路顺风,马到成功。卑职告辞了。”宋天福见势不妙,拱手告辞,转身欲走,却被两个亲兵横剑拦住去路,便回首目视李景隆,困惑地问,“曹国公,这……”
李景隆笑容顿失,厉声喝问:“宋天福,你知罪吗?”
宋天福吓得脸色倏变,强作镇定地说:“卑职没有做错什么事呀。”
李景隆暴怒地说:“时至今日,你还执迷不悟!来人呀,把这老小子给我扔到黄河里喂王八!”
两个亲兵上前反拧着宋天福的胳膊,就要往麻袋里装。
宋天福边挣扎边向朱有勳哀告:“小王爷,救救我!”
朱有勳毫无表情,一言不发。
宋天福带着哭腔哀求:“爵爷,就是死也要让卑职死个明白呀。”
李景隆戟指着宋天福喝道:“周王朱橚招兵买马,阴谋造反。你身为朝廷命官,地方父母,不仅不向朝廷举报,反而为虎作伥,参与密谋,你自己说说该当何罪?”
宋天福声泪俱下地辩解:“爵爷,卑职仅参与了周王庆寿的筹备,他有什么阴谋诡计,卑职实不知情。”
李景隆漠然地说:“你与周王系儿女亲家,纵然你舌灿莲花,也难逃同谋之罪!”
宋天福嘶声哀号:“卑职实在冤枉!请爵爷高抬贵手,给卑职一条生路吧!”
李景隆的口气缓和下来:“你可愿意反戈一击,立功赎罪?”
宋天福连声说:“愿意,愿意! 卑职誓与朱橚一刀两断,效忠朝廷!”
李景隆使了个眼色,二亲兵放开宋天福。
李景隆亲切地安抚:“只要你服从本爵的安排,本爵便可保你平安无事。”
宋天福卑躬屈膝地说:“卑职谨遵爵爷的吩咐。”
李景隆一手拉着朱有勳,一手拉着宋天福,得意地笑着说:“如今咱们是一条船上的人了,要同舟共济,共同对敌。”
芦苇丛中,马如腾仍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帅船。只见舱门开启,宋天福、朱有勳相继出舱,李景隆笑吟吟地送到甲板上。
帅船解缆起锚,驶离渡口。千帆竞发,樯桅如林。
宋天福、朱有勳站在岸边拜别,目送船队渡往彼岸。
黄昏时分,开封北门城楼上亮起了巨大的灯笼。
宋天福、朱有勳疾驰而来,穿过城门,直奔王宫。

银安殿前。周王率二子亲自出迎,迫不及待地问:“怎么样?”
宋天福强作笑脸说:“王爷,今日之事,乃杯弓蛇影,虚惊一场。曹国公此次奉旨巡边,别无他意。他还让本府转达少帝的金口玉言,说是王爷谨守法度,乃朝廷栋梁,千万不要听信流言蜚语,以免辜负圣恩。”
朱有燉喜上眉梢,问:“景隆表兄现在何处?”
宋天福说:“曹国公生怕大军入城骚扰民众,所以绕城而过,直达柳园口。卑职与汝南郡王目送他们渡过黄河,方才转回。”
朱有烺仍未释疑,问:“难道表兄不知明日是我父王寿诞,理应登门拜寿,岂有过门不入之理?”
朱有勳冷冷一笑,说:“三弟,你错怪表兄了。表兄说皇命在身,不能因私废公,人虽不能来,礼却不能免。他一再托我向父王问安。”
朱有烺将信将疑地问:“此话当真?”
朱有勳气呼呼地说:“我眼不瞎,耳不聋,怎会有诈?表兄不仅自己送了贺礼,还捎来了少帝的礼品。”
宋天福一招手,孙昌等衙役抬上礼盒,一一打开,珠宝玉器,璀璨夺目;绫罗绸缎,色彩缤纷。
周王父子上前观看,全是皇家用品,礼物可谓不菲。
马如腾匆匆赶来,低声说:“王爷,王师全部渡过黄河,一个不剩。”
周王欣喜地说:“今天诸位辛苦了,孤聊备小酌,权当慰劳。”
席间,周王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自嘲地笑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意外风波,烟消云散。有烺,即刻撤兵回营。”
朱有烺站起应道:“遵命。”
周王朝众人笑道:“明天是孤寿诞之日,要大庆特庆三天,今晚先请诸位一醉方休。”
众人一齐举杯:“谢王爷!”
七月初九,是周王朱橚三十九岁寿辰。天刚蒙蒙亮,开封全城便行动起来。小伙子黄土铺地,姑娘们净水泼街。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街头巷尾搭起彩楼欢门。
鞭炮齐鸣,万人空巷。人们扶老携幼,观看民间游艺表演,欢笑声不绝于耳。
狮子、高跷、大头、旱船,载歌载舞,各逞其能。
王宫前车水马龙,宾客盈门,礼品堆积如山,观礼的人流如潮。
广场上,一队剽悍的壮士肩挎盘鼓,身姿闪转腾挪,鼓槌上下翻飞,演奏粗犷豪放的中州盘鼓。鼓声惊天动地,更增添了欢乐的喜庆气氛。

银安殿内。寿星周王端坐正中,接受众人的祝贺。
第一拨是王妃率领的娇妻美妾、王子王孙进殿拜寿,周王乐得合不拢嘴。
第二拨是马如腾率领的王宫幕僚、官员、将领进殿拜寿,周王慰勉有加。
第三拨是宋天福率领的各级地方军政官员进殿拜寿,周王略加寒暄。
第四拨是贾百万、陈学士率领的缙绅名流、社会贤达进殿祝寿,周王与之周旋。
第五拨是开封一赐乐业教的代表艾英和李祯进殿献礼祝寿,周王特地起立致谢。艾英、李祯礼毕出殿,由石榴引领向后宫走去。
郡主的寝宫是一座独立小院,假山玲珑,流水淙淙,花木葱茏,环境幽雅,俨然世外桃源。
朱少君给父王拜寿之后,不习惯那些繁文缛节及庸俗的应酬,便和石榴回房休息。听说犹太社团的首领和掌教求见,便让石榴去迎接客人。听到脚步声,她放下手中的唐诗,出厅迎接。
石榴介绍道:“这就是祥符郡主。”
艾英、李祯上前行了个犹太礼:“郡主好,愿上帝赐福予你。”
石榴又把客人介绍给郡主:“这位是一赐乐业教掌教李祯先生,这位是犹太社区首领艾英先生。”
“欢迎掌教、社首光临。”朱少君还礼后,关心地问,“你们那位犹太名医奄诚老夫子好吗?”
艾英和李祯对视一眼,以为郡主对奄诚借机“敲诈”耿耿于怀。艾英连忙道歉:“奄诚的医术高明,但为人耿直。如有得罪之处,还望郡主包涵。”
朱少君不由莞尔:“奄诚老夫子为我治愈疾患,我感激还来不及哩,谈不上得罪。”
李祯解释:“奄诚老表向王爷索取重金,外人看来未免有些狂妄,但他一心济世救民,不谋私利,即便有什么不妥,上帝也会原谅的。”
朱少君钦佩地说:“我虽然没有见过此公,但觉得他狷介得好呢!”
艾英、李祯高兴地说:“郡主深明大义,体察下情,我们也为奄诚高兴。”
石榴说:“请客人进客厅叙话吧。”
客厅里,双方坐定,朱少君目视客人问:“二位大驾光临,不知有何教诲?”
艾英笑道:“久闻郡主的书法独树一帜,今天趁进宫为王爷祝寿之机,特来恭求墨宝。”
朱少君羞涩地推辞:“我的书法差得远呢,拿出去会贻笑大方。”
艾英笑道:“你给尚德堂题写的匾额,教众们看了都竖大拇指呢。”
李祯恳切地请求:“我们挑筋教寺要镌刻一副宗教楹联与一幅匾额,书法非郡主莫属。”
艾英递上一张纸条:“内容已经拟就,请郡主过目。”
石榴趁三人说话时已研好墨,笑道:“郡主的字在开封不是状元,也是榜眼,就别客气了。”
朱少君笑道:“如此说来,只好献丑了。”
她来到书案前,把纸条默读一遍,玉腕握笔,饱蘸墨汁,在雪白的宣纸上挥洒起来,如同行云流水。
银安殿内,轻歌曼舞,丝竹大作。一队貌似天仙的美人身穿薄如蝉翼的纱衣彩裙,翩翩起舞,风情万种,摇曳多姿,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柳园渡口,战船纷纷靠岸。吕耀武指挥将士迅速控制了渡口。李景隆下了船,跨上战马,意气风发地挥手下令,率军直扑开封。
寝宫内。刚写好的楹联力透纸背,墨光闪烁。上联是:“祖独承天,敬天因而念祖。”下联是:“生能止杀,戒杀所以尊生。”另题四个擘窠大字:“敬天祝国”。
艾英、李祯赞不绝口,把楹联及匾额收拾起来。
朱玉进来对客人施礼说:“寿宴马上就要开始,王爷特地请贵教大司务做了几样犹太菜肴,请二位贵客入席。”
艾英说:“请小兄弟代我们向王爷千岁多多致谢,因社团事务繁多,就不打扰了。”
李祯说:“工匠正等着郡主的墨宝雕刻楹联匾额,代我们请王爷鉴谅。”
“郡主的墨宝将为敝寺增辉添彩,谨致以衷心的谢意,告辞了。”二人施礼告辞而去。
朱玉说:“王妃请郡主赶快入席。”
朱少君不耐烦地说:“我最害怕俗套应酬。那些夫人、小姐一味地阿谀奉承,肉麻的话儿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我就不去了。”
朱玉为难地说:“郡主是不是派石榴姐向王妃回个话,奴才也好交差。”
“也好,石榴走一趟吧。”朱少君说完,回房休息。
朱玉四顾无人,从怀里掏出一枚戒指,递给石榴,讨好地说:“石榴姐,这是我特地为你订做的,不知你喜欢不喜欢?”
石榴看也不看一眼,边说边走:“你有钱还是多孝敬爹娘点儿吧,别光知赌博不顾家。” 
朱玉吃了个没趣,把戒指揣进怀里,讪讪地跟在石榴后面。
第六章 寿堂惊变
    王宫内,寿宴开始了。席分三六九等,等级分明。
正殿内坐的是至爱亲朋,达官显贵。
偏殿内坐的是一般官员,士绅名流。
殿外广场上,摆了几十桌流水席,凡是送了寿礼的,不论士农工商,尽可随意入席。
正殿内的十多张大圆桌上,罗列着玉液琼浆,水陆八珍,时鲜水果,精巧点心。客人们觥筹交错,笑语欢声,显得分外热闹。
周王的兴致特别高,特地把他最宠爱的小夫人介绍给客人,藉以炫耀。
小夫人只有十六七岁,比他女儿朱少君还小几个月,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堪称绝代佳人。她虽然刚刚做了母亲,依旧窈窕多姿,光彩照人。她微笑着向客人一一敬酒。客人中不乏登徒子之流,伸长脖子瞪圆眼,垂涎三尺,丑态百出。
贾百万仗着酒气盖脸,举杯祝贺:“王爷风流倜傥,艳福不浅啊!”
陈学士摇头晃脑地恭维:“惟大英雄能好色,是真名士乃风流。我辈望尘莫及也!”
周王得意忘形,又命宫女抱出不满百天的小儿子让客人观看。众人又是一片溢美之词,赞叹之声。
客人们纷纷向周王敬酒,周王则来者不拒,杯到酒干。
宋天福和朱有勳心怀鬼胎,一左一右,一老一少,满脸谄笑,夹着周王捧臀拍屁,大灌迷魂汤,使周王陶醉得飘飘欲仙。
朱有烺目睹二人的拙劣表演,深恶痛绝,略一思忖,向垂手侍立的朱玉使了个眼色,乘人不备,离席而去。
朱玉也悄悄溜了出去。
太康郡王寝宫。朱有烺溜回住处,朱玉也脚跟脚进来。
朱有烺忿然说:“宋天福与我那所谓的二哥,恨不得舔父王的屁股,真令人恶心。与其看他们的丑态,倒不如趁此机会去看看丽华。”
朱玉忙上前侍候主子更衣,担心地问:“小王爷,万一王爷、王妃找你怎么办?”
朱有烺说:“父王让迷魂汤灌糊涂了,还会想起我来?若是有人问起我,你设法搪塞几句就是。”
朱玉机灵地说:“奴才就说小王爷不胜酒力,回房蒙头大睡了。”
朱有烺吩咐:“就这么办。你要一直呆在宫内,多留点神儿,万一有个风吹草动,尽快给我通风报信,别给我捅漏子。”
朱玉一拍胸膛:“小王爷放心,奴才决不会出什么纰漏。”
朱有烺乔装打扮一番,匆匆离去。
朱玉见主子前去幽会,无人管束,赌兴又起,技痒难忍,索兴也改换行头,悄悄溜走。
王宫大门无人看守,任由百姓自由出入观光。朱有烺混在人流中潜出王宫。
朱玉鬼鬼祟祟地向前张望,见朱有烺已走远,心中窃喜,向另一个方向溜去。
后宫。内眷和女宾欢宴一堂,莺声燕语,花团锦簇。宋夫人和几位贵妇人围着王妃的屁股转,争先恐后地向她邀宠献媚。
世子的妻子吴夫人,汝南郡王的妻子刘夫人,帮王妃应酬客人。
三护卫营地,大摆宴席,将士们猜拳行令,开怀痛饮。马如腾喝得兴起,索性敞胸露怀,用双拳同时和两个对手豁拳猜枚。
锣鼓喧天,急管繁弦,后花园的好戏《曲江池》也开场了。戏台前人头攒动,挤得水泄不通,世子朱有燉扮演的男主角郑元和粉墨登场,扮相俊美,声情并茂,字正腔圆,博得观众阵阵喝彩。
王师从各个城门拥进不设防的古都。由三班都头孙昌领路,吕耀武率兵冲进三护卫营地,将东倒西歪、醉意十足的马如腾捆绑起来。三护卫将士无力抵抗,只得乖乖地束手就擒。
大军过处,店铺上板,居民闭户, 行人纷纷逃避。转眼间,繁华热闹的都市变成一座死城。
李景隆一马当先,率领部队从四面八方将周王王宫包围得水泄不通。王宫大门前顿时炸了窝。看热闹的百姓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大哭小叫,到处乱窜,如同火燎蜂巢,乱做一团。
李景隆不可一世地命令孙昌:“你率开封府的三班衙役立即清场,将贺客及观光的百姓甄别后驱逐出王宫,凡周王亲属及下属官吏一个也不准放过。”
“遵命!”孙昌领命,率领衙役把守住宫门,清理人群。
宫院里的贺客发现出了事,一传十,十传百,纷纷涌向宫门逃窜,乱成一锅粥。
银安殿内。周王今天特别高兴,酒喝过了量,舌头变短了许多,说话有点结结巴巴,含糊不清。他高举酒杯,拍着宋天福的肩膀说:“喝,喝,宋大人,老亲家,你怎么不喝了?‘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来,喝!”
宋天福和朱有勳交换了个会意的目光,也端起酒杯:“对,今朝有酒今朝醉,管他明朝是与非!”
三人一饮而尽。周王把杯底朝天一亮,以示滴酒不剩。
宋天福装做擦汗,乘机把含在嘴里的酒吐在袖口内,赞道:“王爷海量,卑职甘拜下风。”
朱有勳假装咳嗽吐痰,背过身去把酒吐到墙角,笑道:“李白斗酒诗百篇,父王酒后必有传世佳作。”
周王头重脚轻,浑身飘飘然:“对,对,孤要学曹子建七步成诗……”
众人起哄道:“王爷赋诗,我等洗耳恭听。”
周王踉踉跄跄,一步三摇,吟道:“恭逢盛世寿筵开,麻姑双成下瑶台……”
宋天福带头鼓掌欢呼:“麻姑董双成也下凡来为王爷祝寿,足见王爷洪福齐天!真乃千古绝唱!”
众宾客一齐鼓掌叫好。
周王酒涌上来,红头涨脸,云山雾罩地斟字酌句:“金、金风……还、还是玉、玉露好?”
朱有勳谄笑道:“父王,仅这两句就可压倒先贤,名垂千古。”
周王连连摇头说:“你,你懂个屁!失去平仄,何、何以为诗?顶多算风。”
众人七嘴八舌地捧场:“王爷过谦了!”“只要诗味浓郁,管它什么平仄?”“四诗风、雅、颂,风也是诗嘛!”“胜过曹子建,气死李太白。”
大殿里充满了阿谀奉承的笑声。
节令虽过处暑,郊外的中午仍是烈日当头,余热不退。田野里除了秋蝉的悲鸣,连鸡鸣狗吠声也听不到。
绿树掩映中的村头小院,门可罗雀,院门紧闭。
朱有烺四顾无人,按照约定的信号,三快一慢叩动门环。
一会儿,丫环烟柳轻轻打开一条门缝,朱有烺闪身进门,院门又立即关严。
杜丽华花枝招展地迎了出来,盈盈下拜:“贱妾参见殿下。”
朱有烺眉开眼笑,双手扶起:“美人儿不必多礼。”
杜丽华就势一头扎到他的怀里,幽怨地说:“殿下,你半个月不见影踪,可把贱妾给想坏了。”
烟柳凑趣说:“这些日子小姐茶不思,饭不想,也懒得梳妆打扮,殿下再不来,她非害相思病不可。”
朱有烺赔笑说:“如今朝廷多事,又赶上父王的寿辰,我实在离不开,望卿包涵。”
“老王爷寿诞之日,你能抽空来看我,足见殿下对我的情份,贱妾也就心满意足了。”杜丽华嫣然一笑,百媚俱生。
二人如胶似漆,相偎相抱着进了茅屋。
茅屋外表和普通农舍没有什么两样,但里面的陈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