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随章侃-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里之外”也不过如此。
荀彧之才,可说是三国曹魏中第一人,他与诸葛亮乃是同一类型的人物,便是那种“王佐之才”,而不是仅仅限于谋士或者名臣这样的限制之中,但是在演义中,因为诸葛亮的形象被加工成为那种在军帐之中神机妙算的人物,而曹魏这边郭嘉因为与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相近而倍受注目,反而是真正的第一谋臣荀彧被忽略了。
荀彧当年弃袁绍而就曹操,又为曹操出谋划策多年,但是在最后两人还是发生了矛盾,这便是本回演义提及的事件。
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建言曹操进爵国公,并备以九锡,以此事咨询荀彧。
九锡乃是古代帝王授予诸侯大臣的最高礼遇,演义中对此有具体的说明,但是这种礼仪实在是太高了,几乎不能为人臣所用,尤其是当年王莽篡位前便得九锡,九锡至此便成为了权臣篡位的前奏。(之后的曹魏,西晋等古代权臣篡位大都是以九锡为前奏,当然也有如桓温这样谋取九锡失败者。)曹操动九锡的脑子,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荀彧虽说为曹操手下,但是他同时也是汉朝廷的臣子,对此他出言劝阻。
“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荀彧的劝阻引起了曹操的不满,此年征孙权,荀彧不再留守后方,而是先以劳军名义至谯,顺势留荀彧于军中,而荀彧也没能回到许都,再寿春死去,一说忧愁成疾而死,一说因曹操送空盒至而饮药自杀。演义采取了第二种说法,三国志陈寿写的是第一种说法,在其后仅跟了一句:
“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
第六十二章 所谓上中下计
    三国随章侃 第六十二章 所谓上中下计
(演义第六十二回  取涪关杨高授首 攻雒城黄魏争功)
本回演义刘备终与刘璋翻脸,展开了自己的攻蜀大计,此时庞统献上了上中下三计,此三计在《三国志。庞统传》中有载:
“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
《三国演义》中基本上按照《三国志》中的记载,虽有文字上的些许改动,但是意思并未改变,庞统确实献上了这三计,说起这上中下三计,好象谋士们特别喜欢用,就说演义中后来司马懿对公孙渊时也说了三计:
“渊若弃城预走,是上计也。守辽东拒大军,是中计也。坐守襄平,是为下计,必被臣所擒矣。”
不过司马懿说的三计和庞统的三计不同,庞统三计是献上自己一方应该采用的计策,此三计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的。而司马懿则是站在对手的角度上,分析对方能施行哪些对策,并结合对方的决策层情况判断对方最后会采取哪个对策。就好象日后刘备攻打刘璋时听说郑度向刘璋献上的坚壁清野之计后法正依靠自己对刘璋的了解准确的做出了刘璋不会采用的判断,这和司马懿对公孙渊只会采取下计的判断是同样的情况。
其实在历史上还有两次著名的上中下计,和三国这两次三计正好对应,一次乃是汉朝初年,英布造反,薛公在对刘邦召对时进行战略分析,认为在英布的角度之上能采取上中下三计:
“东取吴,西取楚,并齐取鲁,传檄燕、赵,固守其所,山东非汉之有也。”“何谓中计?”“东取吴,西取楚,并韩取魏,据敖庾之粟,塞成皋之口,胜败之数未可知也。”“何谓下计?”“东取吴,西取下蔡,归重于越,身归长沙,陛下安枕而卧,汉无事矣。”上曰:“是计将安出?”令尹对曰:“出下计。”上曰:“何谓废上中计而出下计?” 令尹曰:“布故丽山之徒也,自致万乘之主,此皆为身,不顾后为百姓万世虑者也,故曰出下计。”上曰:“善。”
日后英布果然如同薛公所分析的一样,采取了下计,最终战败身亡,应该说,这种上中下三计的分析是相当有难度的,既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之上分析能施用的对策,又要针对对方的情况来判断会选择哪种对策,难度不可谓不高也。能有这样的智谋,在谋士中也可称之为佼佼者了。
好,我们先把这种三计放在一边,我们主要看另外一种上中下三计,对应庞统的三计的是隋末中赫赫有名的人物,隋末李密。
当年杨玄感造反,问计于李密,李密献出了三计:
“谓密曰:“子常以济物为己任,今其时矣!计将安出?”密曰:“天子出征,远在辽外,去幽州犹隔千里。南有巨海,北有强胡,中间一道,理极艰危。公拥兵出其不意,长驱入蓟,据临渝之险,扼其咽喉。归路既绝,高丽闻之,必蹑其后。不过旬月,资粮皆尽,其众不降则溃,可不战而擒,此上计也。”玄感曰:“更言其次。”密曰:“关中四塞,天府之国,虽有卫文升,不足为意。今帅众鼓行而西,经城勿攻,直取长安。收其豪杰,抚其士民,据险而守之。天子虽还,失其根本,可徐图也。”玄感曰:“更言其次。”密曰:“简精锐,昼夜倍道,袭取东都,以号令四方。但恐唐祎告之,先己固守。若引兵攻之,百日不克,天下之兵四面而至,非仆所知也。”玄感曰:“不然,今百官家口并在东都,若先取之,足以动其心。且经城不拔,何以示威!公之下计,乃上策也。”
当年我读到这段历史时不由纳闷,这杨玄感好选不选,干吗不选上计,而选这下策呢?而更纳闷的是,既然李密自己都觉得是下策,何必献出来给杨玄感?其实这个纳闷儿时看三国演义时庞统向刘备献上三计时也有,明明有上计不选,干吗选这中计,虽然没败,但是也损失了庞统不是。仔细想来,好象凡是有谁献上这上中下三计,就从来没人选过上上计,莫非那些决策者都是白痴不成,而且那些谋士总会献上一个下计,(平心而论,庞统的那个下计和什么都没献一样。)就好象为自己的主公设了一个圈套让他进去,就好象这些谋士都是敌人派来的内奸。
决策者都是白痴那是不可能的,那些谋士自然也不会是内奸,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思来想去,仔细看了看这些上中下三计,才终于有些明白。
所谓上计,都是求险之计,庞统所献的上计,偷袭成都成功确实可以一朝得手,但是万一失败则进退无路,只能束手就擒;而李密所献出的上计断绝粮道也是险招,断绝粮道固然可使大军不战而溃,但是也使自己处于被夹攻的危险之中,而且即便擒了隋帝,也未必能成就霸业,也还是要再与群雄争夺一番天下。所以所谓上计,都是风险之计,失败的机会远大于成功。决策者并不是赌徒,能做到刘备杨玄感那样程度的人都家大业大,不会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去做一次太过于庞大的赌博,即便成功之后获取的成果再大。他们会选择风险小但是更稳妥的办法,所以这上计天生就是被淘汰的命。(确实也有选择那些所谓上计的,但是那些成功的人自然遗忘了还有中计,而更多的则是那些风险投资的失败者。)
或许说,那上计是谋士们为了展现自己过人才华而做出的计策,有时显得过于求险求奇,极其华丽但是现实度上打了折扣。而中计则不同,踏踏实实,按部就班,既没有太大的风险也不显得想象力不足,是那种极端重视现实度的计策,也可以说是最有可能被决策者选择的计策。
那下计呢?既然有了上中一风险一稳妥的两计,何必还要这下计呢,莫非一定要凑成三计才算数不成?虽说谋士所献之计越多,决策者选择余地越多,可也未必要把那些不成熟的计策说出,还要冠以不吉利的下计之名吧。
其实这就要具体而言了,先说庞统这三计,其实庞统这下计是刻意为之,“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这句话之后还有一句“若沈吟不去,将致大因,不可久矣。”
庞统这话里带了一种抱怨的口气,为何?因为之前刘备与刘璋相会,庞统进言擒刘璋,被刘备以“此大事也,不可仓卒。”的说法否决,此番又要再取刘璋,这庞统想起当初之事,不免也有些想法:“若是当初从了我,还哪有现在这么麻烦!”所以再最后有这句“若沈吟不去,将致大因,不可久矣。”那是劝说刘备不可再来一个“此大事也,不可仓卒”了。至于那下计的意思也就是知道了,假如你上中两计不从,那我也就只能想出这个下计,那等于回到当初入蜀之前的时候,这是刘备不想看到的,而且既然说了这是下计,那岂会选择这条计策呢。
而李密三计则不同,李密这下计是在杨玄感对之前两计都不满意的情况下推出的,可说这下计是被逼出来的。而还是因为暗合了杨玄感之心才得以实施,这种情况假如隋炀帝那边有一位如薛公一般的谋士,也或许会说:
“玄感有勇无谋,刚愎自负,虽有李密奇计,必选其下计而用。”
所以说这个下计与其说是谋士献出的,还不如是被逼出来的,即便胸有万千谋略,毕竟只是一个谋士,终须看着主公的眼色行事,这或许也是日后李密要自己做主的一大原因吧。
回味这上中下计,就好象看到一场决策者与谋士心理上的博弈。
第六十三章 庞统 落凤坡 宿命
    三国随章侃 第六十三章 庞统 落凤坡 宿命
(演义第六十三回  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
三国演义中司马徽有句话相当出名,便是“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得到了两个,不过这句话毕竟只是演义虚构,天下并不会因为一两个人才而改变,所以就算得到了两个也只能三分天下而已。不过尽管如此,卧龙、凤雏也确实是难得的人才。卧龙诸葛亮实在是太出名了,本就是演义中的主角,其待遇自不需说,与之齐名的凤雏庞统的待遇就不算很好了,在本回中死于落凤坡之下。
其实,当时庞统的名气不在诸葛亮之下,甚至有过之,诸葛亮虽然有卧龙之称,但是长期在家躬耕,在被刘备邀请出山前,其名声不显,当初要不是深知其才的好友徐庶在刘备前的极力推荐,诸葛亮说不定便要埋没在隆中了,他出山之后也就是一个无名小辈,根本不可能如演义那般名声赫赫。而庞统不同,虽然他与诸葛亮卧龙凤雏齐名,但是实际上他的名声要大得多,司马徽称统当南州士之冠冕,而且他出仕颇早,在周瑜手下任过职,周瑜死后他送丧回吴,江东名士多知晓他的大名,与之交好。(演义中曹操听得庞统大名又中其连环计不是没有来由的,因为庞统确实有这样的名气。)诸葛亮可没他那般的名声,在被免官之后能得到鲁肃的亲笔推荐,而且在与刘备交谈之后,得到重用,升为军师中郎将,其职位已经与诸葛亮相当。
与诸葛亮善于处理政务不同,庞统善于出谋画策。在演义中诸葛亮常在刘备身边举个鹅毛扇筹划军事,但是实际上诸葛亮在刘备生前的大部分时间内都是处于处理内部政务的位置,少有直接参与军事,在得到荆州之后,刘备的两次重要军事行动入蜀和入汉中时,刘备身边的主要谋士都并非诸葛亮,而是庞统法正。尤其是前期,庞统作为刘备身边的主要谋士参与了入蜀的所有军事筹划,甚至直接指挥作战,作为后期加入刘备集团的人才,刘备对庞统确实相当的信任,可以说,在历史上的庞统,比演义中更象与卧龙成名的凤雏。不过可惜的是,庞统在攻雒之战中被流矢射杀,时年三十六岁。对庞统的死刘备极其痛惜,《三国志。庞统传》中称刘备言则流涕。(说起来演义中刘备喜欢哭鼻子也不是没有来由,庞统和后来的法正作为刘备军前的主要谋士,死时刘备都极其伤心痛哭。)
庞统是在攻雒之战中被流矢射杀的,而演义中将其死解释为中了张任的埋伏,并虚构了一个落凤坡作为庞统之死地。这其中颇有意味,演义中将卧龙凤雏比拟为可以安定天下的人物,可是刘备却两人都得到了却只能三分天下,那如何解释呢,罗贯中自有妙计,在本回演义中,他将庞统的死地取名落凤坡,暗合凤雏之名,这与当时流行的风俗迷信大有干系。
在《伪帝与谶纬》一章我们曾经说过谶纬迷信,但是谶纬还算是比较高深的东西,不是一般的专业人士是无法解释的,比如说那个“代汉者,当涂高也”的预言为包括袁术的几个真假皇帝都借用过,但是这个预言是需要一些读过书的专业人士解释的,再比如推背图易经都是如此,不是算命瞎子便可以胡吹的。只是三国演义面对的读者是老百姓而不是广大知识分子,他要用的便是比较贴近他们生活,比较简单的,就好比名字。名字在古代不单是一种代号而已,我们曾说过直呼别人的名是不礼貌的,一般都称别人的字或者代号,至于皇帝的名更是要避讳。这不单有尊敬的意思,还带有一种迷信色彩,古人认为名字是一种神圣的东西,会受到鬼神的妒忌,比如小时取小名,或者取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国外还有真实名字不可被魔鬼知晓的传说,都是对名字的忌讳,而且这不仅仅限于名而已,称号,地名都包括在内。
庞统的落凤坡乃是杜撰,但是历史上却不乏类似真实的故事,如同时代的北方,张杨部将杨丑杀了张扬,而眭固又杀杨丑后屯兵犬城。眭固字白兔,便有人称兔见犬不利,要求他离去,眭固不从,被曹操派遣的史涣杀于此。仔细翻开史书,其中如此的故事不在少数。
成名人物的成败得失都可以与那些人名地名联系起来,而成为其成败得失的证据,这与一个人成名之后称赞其祖坟风水好是一个道理,用之后的结果来分析之前的原因,或者用模棱两可的故事来解释,这个道理无论是一般的算命瞎子还是谶纬的专业人士都是一样的,就好象演义中猇亭大战那个所谓仙人画的图,既可以表示蜀军惨败,也可以表示吴军惨败,甚至可以说是两军交锋,必有兵士损伤,而其中最重要一点便是那贤人李意什么都没解释,就说天意不可泄露,那之后便可任意解释。这就好象一个相声中说的瞎子算命伸出一个手指便可有无数意思一样。
但是,即便知道是牵强附会的故事。可人在世界上是太过于弱小的生物,命运的无常,人命的弱小,使得人在精神上需要一种寄托,尤其对于命运的失败需要一种解释,即便这种解释是牵强附会,是借口。于是谶纬迷信便得而行其道,所谓的宿命论更能为老百姓接受。
庞统身为可安天下的凤雏,在战场上被杀死,是不能被人接受的,但是假如加上落凤坡,刘备梦见神人击臂这样的暗示征兆,读者便可以接受了,因为人可以与人斗,不可与命斗,这就是老百姓的思考方式。
《三国演义》将诸葛亮关羽等人描写得如此的神通广大,可却又最终失败,虽然这种悲剧英雄更煽情,但是仍旧需要一种方式来解释为何如此神通的诸葛亮却会失败。得到了卧龙凤雏的刘备为何不能安天下?(即便不是历史,却要遵守历史的结果,篡改了历史,却要自圆其说,这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一种悲哀吧。)而宿命论则成为最好的办法,庞统之死只是一个前奏,诸葛亮对战司马懿时屡屡最后时刻功亏一篑,最后续命油灯被魏延踩灭,都是想说明一点,即便再厉害的英雄,再伟大的谋士,都无法与命抗衡。(假如历史上没写明诸葛亮死于五丈原,相信演义中出现一个坠龙原也不希奇)
一个神通智慧的英雄,却要面临一个失败的悲剧事实,或许只有宿命论对于读者才是一种最好的解释吧,至少在那个时代是如此的。
第六十四章 降将们
    三国随章侃 第六十四章 降将们
(演义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计捉张任 杨阜借兵破马超)
本回演义中有许多降将出现,但是这些降将投降后的表现和投降的心理却截然不同,我们先看看这第一位降将:
严颜:其实严颜在上一回便投降了,只是上一回严颜只是投降而已,严颜本来是反对刘备入川之人,有称刘备入蜀是放虎自卫,而之后他与张飞战,失败后被擒,面对张飞砍头危险也面不改色,有“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的豪言,然而在张飞壮其言而释之后,却投降了,他为什么会投降?从他的豪言看,并不象一个虚张声势之人,还真有着一死之心。或许是因为是个吃软不吃硬的吧,古人讲究“人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待之”不畏惧砍头威胁而却在国士待遇下屈膝的多的是。这并不希奇,刘备得蜀之后,之前一大批反对刘备入川的人都为刘备所用。比如李恢,刘巴,黄权,吴懿,李严等人。只是想针对严颜在本回演义中的这段表现说几句:
“从此取雒城,凡守御关隘,都是老夫所管,官军皆出于掌握之中。今感将军之恩,无可以报,老夫当为前部,所到之处,尽皆唤出拜降。”张飞称谢不已。于是严颜为前部,张飞领军随后。凡到之处,尽是严颜所管,都唤出投降。有迟疑未决者,颜曰:“我尚且投降,何况汝乎?”自是望风归顺,并不曾厮杀一场。
“我尚且投降,何况汝乎?”这真是一句好话啊,因为我投降了,所以你也应该投降,所谓同甘共苦吧,否则我做降将,你做忠臣。那我的脸面哪里放?
不过演义中或许冤枉了严颜,因为在三国志中提及这段时,只说到“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而没有说到严颜劝降各路守将之事,或许是因为之后的那句“飞所过战克”引起了作者的联想吧。不过既然是战克,则未必是严颜劝降了。但是历史上却有一位做下了如演义中严颜一般的事,那便是吕文焕。
吕文焕,南宋襄阳守将,在襄阳力敌蒙军多年,最终力不能支而投降,投降后在蒙军攻打临安战役之时任先锋,一路劝降南宋守军。他与演义中的严颜到真的是很象。自然,也不止他一个了吧,一开始有求死之心而后投降一心效忠新主人的实在太多了,如明末的洪承畴,一开始被皇太极俘虏时也是一心求死,连崇祯都以为他以死殉国,而专门祭奠之,结果却做作了一番投降了,后来力主入关,并招抚江南。实际上许多次的改朝换代都是在降将们的帮助下完成的。我们继续再看演义中的几位降将:
“赵云解吴懿见玄德。玄德曰:“汝降否?”吴懿曰:“我既被捉,如何不降?”
这是降将中的通常情况了,这类降将们不被擒时说不定还继续做着忠臣,但是一被擒时便投降了。还有一类降将则不同,我们继续看:
“忽见城上一将,拔剑砍翻刘璝,开门投降。玄德军马入雒城,刘循开西门走脱,投成都去了。玄德出榜安民。杀刘璝者,乃武阳人张翼也。”
杀守将卖功与人,这也是降将中的一种,若是被擒投降,那自是屈人一等,而且若非有身份的人,说不定就当场杀了,而若是杀守将卖功与新主人,那不单显得主动,还立了一功,这也是一些降将们常为的做法,只是这个作法极其不齿,会被人瞧不起,演义中魏延在当初长沙杀韩玄时便被诸葛亮险些杀了嘛。
不过,演义中这几处都是虚构,如同严颜那事一般,吴懿在史书中并没有被擒投降的记载,张翼也未有杀刘璝一事,至于魏延杀韩玄,更是胡诌。但是下面一件事,却是真实的:
杨阜在马超来攻之时尽遣族人与之为战,便是在太守投降时也不改其志,私下密谋,结党攻马超,使其败。
这种人不改其志,明虽降而实不降,留之无益。纵使不杀之也要私下提防,而马超却杀了投降与已的太守,却不杀一心与之为敌的杨阜,不杀之也不能让之为其所用,不能用也不提防,就让之私下串联结党密谋。再加上当初中曹操计谋,可见马超确实有勇无谋,非人主之才。
其实降将的日子并不好过,所谓降将,若不是对方实力远远强过自己,那何况投降,可既然对方强过自己,有着自己的嫡系实力,那又岂会重视降将呢,至多为了让更多的人投降给予几个空头衔,而实际权力并无,其目的还是驱使这些降将为自己卖命,而自己的嫡系留在后面督战以保存实力,蒙元满清能以几十万众入主中原,都是采用这种方式。以早降的再去打后降的,如此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说这中原天下都是降将打下来的,也不为过。
即便如此,降将也被百般提防,毕竟不是嫡系,所以把他们列为提防对象,总是放心不过,如马超吧,他在张鲁处也算不上降将,只是客卿身份,也被张鲁百般提防,而那马超却毫无办法,为何?手中无权了。其实若是无权还就罢了,若是有权便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如那三藩,便是因为是汉人降将,又有如此大的权力,实在不放心,才被康熙要削除之啊。
说回三国,三国之中,曹魏孙吴或用宗亲,或用嫡系,如蜀汉中这般以降将为主体,日后的大将军都是让一个降将姜维来做的,确实也不多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