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随章侃-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了,这扣留人质的待遇享受的还主要是那些将领们,这将领出兵打仗,领有兵权,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万一这将领要是不高兴伺候咱了,万一带兵打回来怎么办。所以这人质是一定要的。古代出征,尤其是远征带兵,那就要去皇帝那要兵权,这兵权给你了,那你就把老婆父母子女都留下来,当然哦,嘴巴上说是好好照顾,其实是变相的软禁。万一你在前面跑了投降了,我就把你的老婆父母子女喀嚓了。不过,万一将领在前方战死,所有的家属会得到优待,甚至还高于原先的品级都有可能。假如完成任务安全回来了,那也好,交还兵权,再和家人团聚。(所以这外面出征的大将万一时间长了,多几个妾也是平常事。)要是边疆大吏呢,那也是肯定要留人质在京城的,如吴三桂就把自己儿子留在京城,安禄山造反时他的儿子安庆宗也在长安,自然都被杀了。
对于手下大将如此,降将更不用说,那是一定要收取人质的,比如曹操一度想把家人送到袁绍处,那就是请求依附的意思了。这曹操这次也不知是怎么想的,或许是被美色迷昏了头,居然忘记取人质了,落得如此大败也只能怪自己了。
本章说到吕布善待刘备家属,这其中一大原因也就是留着当人质用的,不管刘备如何打算,这留着总比砍了好,那就是和刘备结死仇了。
三国还有两大例子,一次是曹操手下毕谌,兖州乱时,张邈抢了毕谌家属,曹操说你去张邈那吧,毕谌当面磕头说忠心耿耿绝无二心,还被曹操表扬了下。(这样看来曹操也不想他走)结果话没说多久就跑去张邈那了,后来曹操抓住毕谌,说:“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意思就是能孝亲者也能忠君,(中国说忠孝忠孝,这孝字很多还在忠之上。)到也没如何处置他。
再一次便是很著名了,徐庶因为母亲投魏,当然并非演义所写那般,而是在当阳之战中徐庶母亲被抓,对刘备指着胸口说::“本欲与将军共图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意思就是老母跑了,我也没心思帮你了,请让我离开,刘备就让他走了。
人质是如此重要,所以无论哪方都想好好控制,如隋末杨玄感起兵的时候李密献了三策,杨玄感选用最下策,其主要理由就是因为朝廷官员的家属都在东都,认为夺取之后隋军会崩溃。然而既然是人质聚集地,哪有这么容易攻破的,古代人质聚集地大都是在大后方,而且重兵把守,如京城,要想夺取,谈何容易。
万一是没有可扣留的人质呢?比如是孤儿之类,当然这也难不到他们,假如许多看戏剧的人常会发觉一个现象,就是假如这没新科状元,刚出名的小将军,万一没结婚,总有人来为他做媒,甚至这位媒人还常常是皇帝或者皇后,这可不是皇后没事做自己做红娘,而是大有意味,这一来是拉拢,就好象汉武帝要给霍去病造房子,一种赏赐的意味,这二来也是那些嫁女儿的人想借这位前途似锦的新人好光耀一把。三来嘛,就是让你有了亲人,这样我就有质在手了,这妻子或许还不行,最好你快点生孩子,那就更好了。自然,这也是要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边有了家室心也安定点,这作官打仗不都是为了有荣华富贵,老婆孩子,光耀门楣嘛,而那边又拉拢了爱将,又可以放心让他出去做事了。所以你细翻历史,很少有孤身一人或者六亲不认者用为大将的,前者没有可做的人质,后者六亲不认,更加没办法控制。
当然,真要是事到临头的,谁还在乎那些人质,如吴三桂安禄山不是照样反了,马腾一家在京,马超也反了,历朝历代临到灭亡前,这投降的数不胜数。大厦将倾时,不是几个人质就能挡住的。
附章之一曹操
曹操在此章中,做了两件事不能不让人不提,第一件是张绣降曹操后,曹操这想必是不战而胜,正所谓温饱思淫欲,这大胜得意也死淫欲,这古时军队是不带女人的,此时就想找妓女,而他的侄子曹安民做了一次皮条客,而且好拉不拉,拉来了张济的妻子,这张济本是张绣的族叔,而且还是张绣军队的老当家,曹操这样做,等于是羞辱整个张济所带的西凉军团,这张绣假如不表现出什么,那军队便不好带了。这还没完,这只是演义中所说的,演义下面还另有故事。三国志中记载:“太祖纳济妻,绣恨之。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计漏,绣掩袭太祖。太祖军败,二子没。”这里面说的明白,张绣恨之,这应该是有怨言流出了,而曹操心中不快,密谋杀张绣,而张绣先下手为强攻打曹操。而曹操密谋的是什么呢呢?这演义中有一个胡车儿,说是献计偷典韦双戟之人,其实这便是曹操试图拉拢的人,三国志的注引里说他“绣有所亲胡车儿,勇冠其军。太祖爱其骁健,手以金与之。绣闻而疑太祖欲因左右刺之,遂反。”曹操拉拢人心确实有其办法,其主要手段便是给予重金,官位,张绣也是因此担心曹操的阴谋而最终造反,演义中则将内容变了许多,将胡车儿的角色改了,凸现因张济妻导致的张绣叛乱,这也是演义里常用的手段,之前在貂禅里就用过了,只是此段起因是曹操对张济妻通奸所致,到也不错。
这第二件是曹操祭奠典韦,这史书上确实有曹操哭典韦之事,曹操对典韦感情确实很好,但是却没有曹操说的那句话,“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这话也就是作者加上去的,就象刘备摔阿斗那样,子虚乌有,是为了显示英雄人物爱才之心而写,但是结果却不相同,两段都是不合常理,曹操哭典韦这段话大家都不觉得如何,这刘备没摔阿斗却挨了这收买人心的骂名,真是冤哉。
附章之二刘备
这章中刘备甚苦,一开始就遭到袁术攻打,此时应该是刘备驻扎小沛没多久,吕布不可能让其带多少兵,原先损失的兵也不能得到补充,正是元气大伤的时候,根本无力抵御袁术,所以不得不求助于吕布,而后或许是得到了糜竺的资助又重新招募人马时,又遭到吕布的攻打,流离失所。不可谓不苦也。
而且当他到了曹操所处,又在不明情况的状态下险遭不测,程昱劝说曹操杀刘备,而曹操没有听从,(史书上并没有荀参与此事。)假如这听从的话,刘备还真是入了虎穴。
说起此事,便是最奇怪的,这投入曹操手下的人多了,怎么就刘备遭到这等的待遇,想来要不是刘备的气质太好,程昱又懂相术的话;那就是刘备在外的名气的关系,正如曹操所说的:“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这杀刘备和失天下之心都挂起了钩,这说明刘备当时有了相当的好名声,程昱要杀刘备是因为刘备得民心,正如前文所说,文人对于民心名声这种事看得很重,而曹操也因为刘备的名声而不杀他,(或许曹操也是因为刘备与自己相同的遭遇的关系?)也很有可能是因为拉拢刘备对于安定徐州有很好的作用,假如杀了刘备,徐州当地的势力可能和吕布一起将矛头对准曹操了,而不杀刘备则可以分化徐州势力,这是为了下一步棋。
第十七章 伪帝和谶纬
    三国随章侃第十七章伪帝和谶纬
(演义第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军曹孟德会合三将)
本回说到袁术称帝,袁术在早期的群雄割据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正如前文所说,他和袁绍的兄弟之争是早期群雄争霸中的一大焦点,他们两兄弟各自形成了相互对抗的两大集团。在前期,袁术势力一度极盛,即便在遭到袁绍和曹操的连番打击之下,也保有相当的实力,但是在称帝之后,就遭到天下诸侯的群起攻击,演义这章说到的曹操组织的联军便是一个典型代表。(虽然演义中称联军,又称会合三将,但是实际上主攻袁术的只有曹操一军,刘备当时在曹操支持下重新驻扎小沛,但并不见有明文记载他参与曹操此次对袁术的讨伐,而吕布是在迎击袁术的进攻,孙策更是远在江东,而且只是和袁术断绝从属关系,远在江东的他怎么和曹军会合。)曹操迎汉帝入许都,已经是汉天子的代表,所以袁术称帝,自然要由他组织联军,而刘备素来和袁术不和,袁术几番攻打刘备而且刘备自认汉室宗亲,袁术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刘备自然要讨伐之,这两人就不说了。但是,联军的另两支,吕布虽然在袁术手下时受到轻慢,但是在入主徐州后一直和袁术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是在袁术称帝后也反对,站在了汉帝一边,和袁术闹翻以至于兵戎相见,至于孙坚更是一度为袁术麾下将领,奉袁术之命攻伐江东,也乘袁术称帝之时与其决裂。
袁术的此次称帝可以说成为了众矢之的,以至于后来成为人人喊打的逆贼,再也没能缓过气来,可见这称帝之事并不好做。假如说象一些土匪称什么“阳明皇帝”那样的土皇帝就罢了,其他的群雄要想称帝就要称称自己的分量,这正统的名分,中央政权可不是那么好挑战的,天下共主也不是那么好当的,那乱世之中,你称王称侯还就罢了,那称帝就成了众矢之的,原来内部争斗还可以说是不和,现在称帝就是谋反啊,且不说那正统皇朝,就说那其他割据势力,也肯定是以此为借口来攻打你,所以说就算有再大的势力,对这称帝也要慎之又慎,后来袁绍何其强盛,也没敢自己称帝。后来三国割据已经很是明显,但是在汉帝禅位之前,也就是刘备借着自己刘姓的优势可以称王(之前还是当着早期汉帝给予的左将军之职呢),那时孙权也还是做着侯爷而已,吴王一位还是曹丕这位做了皇帝后头脑一发热授予的。所以说,这帝可是万万不能所以乱称的。
但是袁术这位怎么就敢称帝了?这里我们要说一下袁术这位老兄比较傲气,他是袁家这个大族的一分子,而且因为袁绍那个身份的关系(袁绍本来和袁术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是袁绍大概是婢女所生,后来被伯父收养,反成了族中长子代表了),对袁绍一直不屑之,公然称袁绍不是袁家子。对自己的哥哥都如此,其他人还用说吗?他是这个看不起,那个也看不起,刘备就被他称做“术生年以来,不闻天下有刘备”(前面说袁绍是在给公孙瓒的信里,这次说刘备是在给吕布的信里,这袁术有写信说坏话的习惯。)
当然,要是真只是傲气一点,倒也不一定想做皇帝,问题就是袁术同志还有一个大毛病,就是相信谶纬。
谶纬是什么?这个比较复杂,专业上说,谶是一种宗教性的神秘预言,又称谶语,以之预测吉凶,因通常配有图,故又叫图谶。纬呢,是相对於经而言,指用图谶等神秘含意解释儒家经典。当然,这是专业上说,简单的说,就是童谣预言等语言文字图画迷信。比如说,陈胜吴广造反时搞什么鱼肚藏书,篝火狐鸣就是一种,再比如李自成搞出来的十八子,元末韩山童搞的石人一只眼,都可以说是这样的东西。这些东西还是人特意做出来的,还比较直露,应该说是一种宣传方式,但是有一些就比较含蓄了,要配合一点如《易经》《河图》等比较专业的知识,甚至是高深的知识才能解释的传说,这些比较有名的如“推背图”,“烧饼歌”,西方的诺查丹玛斯预言也可以说是西方的谶纬。这些就是需要读书的知识分子来用传说预言的内容对照现实来解释了,其中还涉及什么阴阳五行,都是秦汉时期方士和一些阴阳家搞出来的东西。
这些预言其实都很牵强,其内容大都含糊不清,正反解释都可以,所以这大都是解释者的牵强附会,故作神秘,或者为了某种目的,刻意的将其与现实联系起来,这也是算命相士常用的手段之一。其实其中的很多内容大都和现实对不上号,但是大多数人都是抱着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态度,那些对不上的失败的预言就被淡忘在脑后,只记得那些对得上号的预言了。这是人的一种迷信心理,古代时天灾不是人力可以阻挡甚至预测的,所以古人更加迷信。而古代统治者都认为自己有天命,如刘邦以一亭长而得天下,其间多少艰难转折,好几次命在旦夕,我们现在称之为运气好,或者说是强者淘汰赛的幸存者,而古人便认为他有天命所在,是真龙天子,而刘邦那些斩白蛇的说法更加是迎合了这些看法。再如东晋时期刘裕要想篡位,但是就是相信东晋还有二代皇帝之运的说法,刻意先换了一个皇帝,再将其害死,这样迎合了预言。(够无聊的)而隋朝杀李姓的大臣,唐朝李世民杀武姓之人,以防其夺天下这些传说在历史上也确实有其真实的对照。而其中也有利用谶纬迷信为其统治捞取政治资本的情况,尤其在汉之后,也有宗教势力的介入,如李唐重道,武则天称帝就有崇佛的倾向,甚至还有和尚称其为弥勒佛转世。
而在东汉的时期,这种情况最是严重,东汉是谶纬最盛行的时刻,其汉光武帝能夺得天下就有利用谶纬,并颁布图谶于天下,而之后的各代皇帝也对谶纬情有独钟,大力扶植,很多士人参与,将其更加的神秘化,将其与孔子的经结合起来,就是谶纬中的纬了。(谶纬的盛行也促进了宗教的兴起,东汉也是宗教兴起的时候,佛教已经传入,而道教也开始兴起,其典型就是太平道,太平道的十六字也可说是一种谶纬,东汉利用谶纬来稳定自己的统治,结果也是谶纬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不能不说是讽刺。)
而袁术显然也是谶纬爱好者,当时有一个谶文流传很久,演义中也说到了,“代汉者,当涂高也。”他的字是公路,便认为自己是代汉的真命天子了。(他所说的自己是大舜之后,属于土德,而汉朝是火德,以土代火也是另一种类型的迷信,便是阴阳五行说,这在改朝换代的时候也搞得轰轰烈烈,不少学者参与讨论。至于拉个帝王来做祖先这就不希奇了,那后来连少数民族都能在前代中找到祖先,这谁当了皇帝不能找个来?象朱元璋那样没拉朱熹只称自己是布衣的是稀罕了。)
几十年后,“代汉者,当涂高也”这句袁术认为是为了自己定做的谶文日后被曹魏和司马又拣起来用了,所以说,不要相信迷信,而要相信自己的实力。不然就要象袁术老兄一样,上了迷信的当啊!
第十八章 攻城和伏兵
    三国随章侃第十八章攻城和伏兵
第十八回贾文和料敌决胜夏侯拨矢啖睛
三国演义不单是本好小说,也是一个极好的军事战术教材,尽管不能和真正的军事著作相比,而且一些内容过于小说化,不能当真,但是三国演义中列举的一些战例也是颇有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特点,而本回中说到张绣曹操,吕布和刘备两次战役,其中说到曹操攻城,撤退时设伏,吕布夺小沛这几个例子,我们本章便围绕着这几个例子说说古代的攻城和伏兵。
城市是文明的象征之一,而在军事上,城市则代表着文明部族的防卫力量,当农耕文明达到一定程度,一个地区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定居人口和财富时,城市就出现了,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强盗,这些强盗有可能是野蛮部落,尤其是游牧民族,也有可能是其他的文明,无论如何,为了保护自己,城市便需要高墙来作为防御力量的补充。当发觉砖瓦构成的城墙能极大程度的减少血肉之驱的民众伤亡后,作为弱势一方,选择守城就成了必然,而战争也往往成了对城市的争夺。
在相当成的时间内,城市的建筑能力远远超过了军队的攻城手段,尤其是如首都一样的大城,在几代人不断的修筑下,坚固无比,所以在古代兵法中说,攻城为最下策,攻城不单伤亡数量要远远高于野战,而且往往徒劳无功。春秋战国时期,便常有围住对方都城数年却不得攻破的结局,最著名的便是秦军攻打邯郸了。
为了增强城墙的防卫力量,除了对城墙加高加宽之外,其他的附属设施自然是必要的,增加一道内墙和护城河已经是最简单的办法,箭楼、闸楼、城楼、角楼、敌台、敌楼、堞墙、垛口、吊桥等城墙附属建筑使城市的防御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难以攻下,在攻城器械缺乏尤其是火药没出现时,古代攻城是怎么样的呢?
一般来说,选择攻城的一方在兵力之上会处于优势,为了减少自身伤亡,围城是最好的选择,尤其在自身粮草充足而对方粮草不足又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围而不攻往往能得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但是在现实中,却不太有这样的机会,因为攻城的一方在人数优势的同时也消耗了更多的粮草,尽管城市中往往会有大量的平民,但是攻城一方的粮草往往要从远方运来,外加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很多也是粮食存储中心,这样一来攻城方选择围而不攻就不是明智的选择,除非已方占据了太大的优势而对方孤立无援,时间和空间都在自己这边。
而当攻城成了必要时,攻城器械和办法便是第一位了,最常用也是在小说演义中最常见的就是云梯和攻城槌,而演义中对应的往往就是滚石檑木沸油了,虽然说演义里说的实在太过简单,但是也不能不承认,这些攻防办法确实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了。假如没有效果,那我们在之后官渡之战中会看到投石机,地道的出现,实在不行的话,引水灌城也是一种办法,不过那种另类的办法并不是每种城市都适用的。
我们还是结合战例来说,攻城中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便是选择其薄弱环节,在其中短时间投入大量兵力攻破之,当然为了防止守城方也在同时聚集大量兵力,则利用声东击西计策,诱使对方将注意力集中到另一侧则是必要的。曹操在演义中可以说是做了最佳的选择,先填掉壕沟,去掉行军障碍,再填柴薪积草在城边,这并不是要烧城,而是如填壕一样的做法,减少城墙与地面的高度差,以便军队的进攻,这也是一种变相的云梯,只是绝不会放那些容易燃烧的草,而是黄土沙包等物了。(不过假若以演义这样的描写,这次攻打的到不是真正的大城,而倒象一般的小城甚至城寨了。)实际上把真正的兵力集中起来于夜间在另一侧进攻,假如没有被识破,这确实也是一种完美的攻城套路。
不过真正的攻城自然不会那么简单,那是一套复杂的程序,本章也并没有打算做军事贩子,详细介绍攻城器械的用途和攻城办法,那会在以后的一章中专门叙述。
再说说刘备和吕布对峙一战,那也是另一种攻城态势,刘备在得知曹军来援后,便分兵在城外立寨,这也是一种守城方式,尽管单纯的守城能减少伤亡,但是很容易陷入被动之中,而在城外立寨,与城市相互策应,这样攻城一方在进攻的同时就不得不预留部分兵力在防备城外城寨的攻击,这样对城市的压力就减轻了,陈宫日后便在被围时向吕布提出这一意见。而且在有援军的情况下,也能更好的策应援军活动,而不至于被攻城一方分离,所以古代重要的城市防御体系都是由几座位置可以相互策应的城池构成的,而攻城一方就要占领各要地,一来限制守城一方的活动,二来阻碍对方的援军。(甚至有攻城一方在敌方援军来时自己修筑城寨的,最著名的西方莫过于恺撒对高卢一战。)
当然,刘备和曹操一样,效果都不是很好,小沛的失去也是失城中很常见的追击溃兵入城,不过正如前面所说的,这两个事件在历史上都没有明写,只是小说中运用了这种写法,真实情况如何不得而知。
到是曹操和张绣刘表联军一战,却是如演义中所写这般。演义中张绣对曹军战中伏,而之后刘表张绣联军追击又中伏,张绣听贾诩言再度追击大胜,这都是史书上有所记载的,而这些事例,都说明了一个例子,便是伏兵在古代战争中的地位。
演义中将伏兵说的如同神话一般,三国演义中火攻和伏兵可说是以少胜多的当家宝贝,只要是大胜,不是计出伏兵就是火烧什么来着,而且都和诸葛亮等人联系在一起,让人不免觉得火攻伏兵实在是制敌之良药,其实倒并非如此。
伏兵确实很好用,中国史书上伏兵的例子屡见不鲜,伏兵是以少胜多的重要手段,其一大原因便是军事阵型的限制。
军事阵型在古代作战中出现的很早,西方出名的如马其顿方阵,东方的阵型繁多,不少还带了神话色彩,如八卦阵,但是总体构思是一样的,便是在纪律基础之上在战斗的部分地区集中优势攻击。而由于阵型的平面效果,使得作战中大多数士兵只能面对一个方向,而一旦侧后方受到攻击时,则往往会动摇,所以东西方战斗都讲究迂回到敌人的后方或侧方,在此进行打击能得到比正面对抗好千百倍的效果,往往会使得对方溃散,而溃散的士兵人数再多,也无法与有组织的阵型军队对抗。所以伏兵的以少胜多很大程度是得益于此。
而伏兵又占了另外两大优势,一来是突然性,人的心理对于突然出现的事物总有恐慌性,假如本来以为安全的地方出现了大量不知数目的军队,很容易军心溃散,而另一方面,伏兵往往是先引诱敌方,敌方追击的过程中不可能保持完美的阵型,此时的冲击那要有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