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易经读本-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卦象上看,《易经》中以“小”指阴、以“大”指阳。如《泰》卦乾下坤上、乾内坤外,卦辞说“小往大来”;而《否》卦卦象与《乾》刚好相反,卦辞说“大往小来”;《大有》卦乾下离上,只六五一阴爻,而其他五爻为阳爻,因此以“大”称之;《大过》卦巽下兑上,最下、最上二爻为阴爻,中间四爻为阳爻,阳爻多于阴爻,因此称为“大过”;而《小过》卦艮下震上,中间二阳爻,其他四爻为阴爻,阴爻多于阳爻,因此称为“小过”;《大壮》卦乾下震上,下四爻为阳爻,上二爻为阴爻,阳爻多出阴爻,因此称之为“大壮”。这说明《易经》卦的命名与卦象是有联系的,但究竟是多大程度上的联系,仅仅是一些卦名与卦象有联系,还是所有的卦辞都与卦象有联系,还有待于学术界进一步研究。因此,在目前和将来相当长时间内,对于《易经》的诠释、理解,刘大钧先生提倡的“以训诂为主,又要参考一些通过经文自身可以看出的象”的方法,仍是一种比较稳妥的方法。反之,对每一句卦爻辞都联系卦象来解释,有牵强附会之嫌,有使人如坠云雾之感,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尤其不适合。而以训诂为主解释《易经》卦爻辞不仅符合一般读者的习惯,也有助于从学术上探讨《易经》卦爻辞与卦象到底是什么程度上的联系。
可能有读者会问:《易经》大部分卦象中,或者阴爻多于阳爻,或者阳爻多于阴爻,为什么不都用“大”、“小”命名呢?这里需要介绍一下。《易经》中对卦的命名有多种方式,从卦象的角度命名只是其中一种方式。还有以卦中常见词命名的,这种命名方式占大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卦名往往是卦中论述的主题,如《需》《同人》《谦》《豫》《蛊》《临》《观》等等;还有以概括一卦主题、宗旨的词命名的,如《屯》《泰》《否》《睽》《姤》《既济》《未济》等等;还有以卦象象征的事物命名的,如《乾》、《噬嗑》、《明夷》等等。如果只从一个角度,以一种方式命名,就会显得太呆板、太程式化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小畜》:古代农业生产掠影(2)
不过,仅说《易经》中以“小”指阴、以“大”指阳,仍然有一定的问题。就以《大畜》、《小畜》两卦来说,《大畜》卦象为乾下艮上,也只是###、六五二阴爻,其他为阳爻,阳爻多出阴爻,却以“大”称之;《小畜》卦象乾下巽上,只有###为一阴爻,其他爻都是阳爻,却“小”称之。为什么?因为“大”除了指阳爻以外,还有“多”的意思;而“小”除了指阴爻以外,又有“少”的意思。《大畜》卦象中有二个阴爻,而《小畜》卦象中只有一个阴爻,因此分别冠以“大”、“小”。
以上附带介绍了《易经》中“大”、“小”的含义,以及卦命名的方式。现在让我们继续看《小畜》卦辞。
雨的生成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阴、阳二气趋向调和、统一、亨通的表现形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解释了云、雨生成的道理说:“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地上的阴气受热蒸发,向上上升,遇冷以后先变为云;天上的冷气下降,遇到低空中的热气,同样也会变为云。云蓄积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形成雨又落回地面。而阴、阳二气蓄积的程度不够,只能形成云,不足以形成雨。
本卦名为“小畜”,卦象中只有一个阴爻,说明由于阴气蓄积不够,还不足以成雨,因此说“密云不雨,自我西郊”。民间谚语也说:“云往东,一场空;云往北,天空黑;云往南,水潭潭;云往西,马溅泥。”《经解》中也说:“凡云自东而西则雨,自西而东则不雨。”说明早在《易经》成书的年代,人们已经观察和认识到了云的走向与下雨与否之间的规律。
虽然目前还没有下雨,但密布的阴云表明阴、阳二气正处于积蓄、调和、趋向统一阶段,阴、阳相和成雨,只是时间上早晚的问题,因此说“亨”。
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
初九:从道路上返回,有什么过错?吉。
在田间收获、往家中运载农作物的人们见到天上阴云密布,认为要下雨,担心被雨淋,于是从田间往家中返还,因此说“复自道”。
如上所述,云自西向东是不会下雨的。所以人们的疑虑、担心是多余的,是由于没有经验所致。而正是因为没有经验,不能确切地判断出是否下雨,才应该忧虑。从这个角度上说,这种忧虑又是应该肯定的。忧患意识是《易经》中所反复、着重强调的避凶趋吉的一种方式,即使是忧其非所当忧,也没有什么过错,因此说“何其咎?吉”。
九二:牵复,吉。
九二:牵着牛车返回,吉。
牵,联系九三爻辞看,当是指“牵舆”。
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
九三:车脱落了车,夫妻反目。
舆,车子,帛书《易经》中就是作“车”字。说,通“脱”,就是脱落的意思。辐,通“”,连接车身与车轴的部件。
车子脱落车,车厢、车杠、车衡等与车轴、车轮脱离,不再是一个整体。同样,男女夫妻组成一个家庭,夫妻分离,这个家庭也就破散了。这里的“舆说辐”有可能是写实,也有可能是比兴“夫妻反目”。
因为脱落车,车子瘫痪,不能继续赶路,忙中出错、急中添乱,夫妻二人相互抱怨,反目相向。
###: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心中诚信,小心谨慎地行动,没有过错。
血,通“恤”,忧愁。惕,警惧。去、出,同义连用,指行动。《论语·为政》载孔子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ní),小车无(yuè),其何以行之哉?”其中所说的“”、“”都是车杠与车衡之间相互连接、固定的销子,是车子能够运行的关键部件,在此比喻诚信。车子没有、不能运行,人没有诚信也无法行动。车子没有、不能运行,脱落车也是如此。因此###爻上承九三爻要求“有孚”,心中诚信,处事谨慎,方可“无咎”。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小畜》:古代农业生产掠影(3)
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九五:一贯保持诚信,因邻居的帮助而富裕。
挛(luán)如,系连的样子。心怀诚信,一向以诚信待人,乐于助人,而他人也报以诚信,因此说“有孚挛如”。车子脱落车不能运行,而车上又满载农作物,夫妻二人无能为力,关键时刻邻人前来帮忙,重新安装上车,农作物因此可以及时运回家而免遭淋湿霉烂,因此说“富以其邻”,《象》说“有孚挛如,不独富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古代农业生产中互助协作的精神。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
上九:雨已经下过,雨已经停止,还可以继续运载(农作物)。妇人占问危险,月亮接近圆满,君子行动凶险。
既,已经。雨,用作动词,下雨。处,停止。尚,还。德,通“得”,可以、能够。几,接近。望,月近满圆。
阴气经过不断地蓄积,达到一定的程度,与阳气中和而成雨,雨过天晴,又可以继续运载庄稼,因此说“既雨既处,尚德载”。
日为阳、月为阴。阴气进一步蓄积,有超过阳气的趋势。反应在月亮上,月亮接近圆满。引申到人事领域中,月为阴,象征妇人;日为阳,象征丈夫。物极则反,月满则亏,因此告诫说“妇贞厉”。阴阳二者彼此消长,月亮接近圆满的时候,意味着阳气衰微。阳又象征行为的能力,阳微表明不具备行为能力,因此又说“君子征凶”,《象》说“君子征凶,有所疑也”,这有点结合月相而占的味道了。其实,阴阳本为一对平行的概念,阴消阳长、阳长阴消都是正常之事,男女之间也是平等的,爻辞说“妇贞厉,月几望,君子贞凶”反映了一种尚阳抑阴、男尊女卑的观念。


《履》:由行为到规范(1)

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履:踩了老虎的尾巴,(老虎)不咬人,通顺。
初九:素履往,无咎。
初九:穿着素色鞋子走路,没有过错。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九二:行走在平坦的大道上,盲人占问吉。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
六三:眼有疾而视物,足有疾而行路,踩上老虎的尾巴,(老虎)咬人,凶。武人侍奉国君(就属于这种情况)。
九四:履虎尾,,终吉。
九四:踩上老虎尾巴,吓得瑟瑟发抖,最终吉。
九五:履,贞厉。
九五:穿着破鞋子走路,占问有危险。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上九:审视其行为,考察其吉凶,不久就会很通顺。
履,本义是“鞋子”的意思。鞋子是用来走路的,因此又引申为行走、践踏、行为。走路要遵循一定的路径、规则。同样,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要遵循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这在古代统称为“礼”。因此,“履”又引申出“礼”的意思,如《序卦》云:“履者,礼也。”而帛书《周易》中,此卦就是题为《礼》的。
中华民族素来被誉为礼仪之邦,从《周礼》《礼记》等文献的记载看,周代的时候,礼的兴盛已蔚然可观。
大而言之,社会中每个人各安其位、循礼而动,才能保持社会的有序性和稳定性。反之,如果没有礼的约束,每个人自以为是、各行其是,就会造成社会的混乱,由混乱走向毁灭。《管子·五辅》中把上下、贵贱、长幼、贫富这八个方面作为礼的大纲。认为如果上下之间没有礼仪就会导致混乱,贵贱之间没有分别就会导致争斗,长幼之间没有等级就会违背伦理,贫富之间没有限度就会失去秩序。所以人必须学习礼仪然后才能态度恭敬,态度恭敬然后才能知道尊让,知道尊让然后少长贵贱之间不相逾越,才不会产生混乱和祸患。
在封建等级社会中,礼对统治阶级来说更有其特殊的意义,这首先可以使统治者稳享统治。如《论语·颜渊》中载:齐景公向孔子请教为政的方法,孔子回答说:“国君要像个国君的样子,大臣要像个大臣的样子,父亲要像个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个儿子的样子。”齐景公感叹叫好:“对呀!的确应该是这样!国君不像国君,大臣不像大臣,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虽然有粮食吃,我能够吃得下去吗?”
也只有规定下礼数,才能体现出统治者的显赫尊贵。西汉初,天下已定。有一次,刘邦设宴招待群臣。群臣饮酒争功,酒喝多了后,有的大呼小叫,有的拔剑击柱,根本没把刘邦放在眼里,弄得刘邦提心吊胆,一脸的不高兴。于是,命令叔孙通制定礼仪。等叔孙通制定礼仪后,再喝酒时,没人再敢大呼小叫、喧哗失礼。这下刘邦高兴了:“吾乃今知为皇帝之贵也。”于是对叔孙通大加封赏。
小而言之,礼也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只有循礼而动,其行为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才能体现出人的尊严和价值,如《诗·相鼠》中云:“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老鼠还讲究体面,人如果没有礼仪,不如死了算了。《论语·季氏》篇载孔子语云:“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不学诗,你就没法讲话;不学礼,你就无法立身。总之,还用《论语·颜渊》中的话说,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因为人的行为反映和体现道德规范,所以以下卦爻辞通过对不同形式的走路、所走的不同道路、走路中遇到的一些情况的描述,再通过不同的断占之辞对人的道德、品质进行审视、评判。
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履:踩了老虎的尾巴,(老虎)不咬人,通顺。
咥(dié),咬。俗话说: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老虎的尾巴又何曾不然?走路踩到老虎的尾巴上,而老虎却不咬人,还有比这更通顺的吗?因此说“亨”。


《履》:由行为到规范(2)
初九:素履往,无咎。
初九:穿着素色鞋子走路,没有过错。
素,原色、白色。“素履往”比喻人的品德、行为朴实无华。在思想上能够保持自己的本色、没有虚饰、不受外界的影响;在行为上一出一处安分守己、量力而行、行不逾距。爻辞提倡和肯定这种思想作风,因此说“无咎”。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九二:行走在平坦的大道上,盲人占问吉。
幽,暗,引申为目盲,幽人也就是盲人。也有将“幽”解释为幽静恬淡的,这种解释虽然与“暗”有相通之处,但结合《妇妹》九四“眇能视,利幽人之贞”来看,前面说“眇”,后面说“幽”,正表明“幽”指“目盲”。
“履道坦坦”比喻人的胸怀坦荡、行为正直。一个人即使有目盲的生理缺陷,但只要是胸怀坦荡,行为正直,目盲而心明,同样可以获得吉祥,因此说“幽人贞吉”,《象》说“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盲人占问且“吉”,况于他人乎?
本爻所说的“幽人”以及六三爻中所说的“眇能视”、“跛能履”还见于《归妹》卦。幽人、眇者、跛者当然都是残疾人,但除了本卦六三爻外,其他相应的占辞断语却都是吉的,什么原因呢?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某一感官的功能缺陷,会相应地增强其他感官的感受性、辨别力或其他能力,而其他感官功能的增强相应地补偿了有缺陷的感官功能,这就是“补偿假说”。
根据这种假说,身体功能方面的缺陷可以使心智得到强化,心智可以弥补生理功能,古代的巫师大都由残疾人来充当就是这个道理(详《大有》卦)。《老子》《庄子》中也是根据这一思路来论证其理论的。如《老子》中云:“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完美的东西似有缺陷,但其功用却无穷无尽。又云:“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真正有智慧的人不言语,而言语的人算不上智慧。所以要塞上耳朵,闭上嘴巴。《庄子》中不仅进一步发展老子的这种理论,还刻画了一大批形残而德全的人物。如《人世间》篇描述了一个名叫“支离疏”的人物,这个从名字上就显得支离破碎不健全的人,形体之残状更是令人瞠目结舌,难以想像:面颊藏在肚脐里,两肩高过头顶,合拢在一起指向天空,两小腿骨长在两腋下……。但在《庄子》的描述中,他虽然形体有所残缺,却是一个德全之人。
古人不仅已经在理论上阐述这种理论,而且也有亲身实践者。例如,战国时期著名的音乐家师旷,为了达到专注于音乐的目的,故意牎沽俗约旱乃邸>荻踝幽辍妒耙偶恰芳窃兀航焦保醣纠匆砸跹糁琶诘笔馈5罄次硕啪⒈杖髦钟锹恰⒂栈螅ㄐ挠谛撬阋袈桑室饨侥繝‘瞎,变成了盲人。因此又被称为“瞽旷”,他也自称是“盲臣”、“冥臣”。师旷虽然目盲,但胸怀坦荡,行为正直,目盲而心明。《韩非子·难一》中记载:有一次晋平公和大臣们一起饮酒,酒酣之际,晋平公叹息了一声说:“唉!做人君的一点也不快乐。”当时,师旷正侍坐于前,听了晋平公的话,抱琴撞了过来,晋平公虽然躲闪开,但非常生气,厉声质问师旷:“太师你撞谁?”师旷表情严肃、一本正经地回答说:“我听见身边有个小人,正在胡说八道,所以想撞死他。”晋平公说:“你撞的是我呀!”师旷说:“呸!凭你刚才说的话,根本就不配做人君。”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
六三:眼有疾而视物,足有疾而行路,踩上老虎的尾巴,(老虎)咬人,凶。武人侍奉国君(就属于这种情况)。
眇(miǎo),一只眼偏视。跛,一只脚有毛病。能,通“而”。武人,武士。为,帛书《易经》中作“迵”,《乾》“用九”、《坤》“用六”也作“迵九”、“迵六”,如此,则“为”、“用”相通,“为”就是“用”的意思。于,被。大君,国君。


《履》:由行为到规范(3)
眼睛有疾则视事不正,足有跛疾则行路不正。有目眇、足跛的生理缺陷,又不能以心智之长补形体之残,却强不能以为能,勉强地以视以行,随时有可能陷于困境之中,就像一不小心踩上老虎尾巴,被老虎咬一样。“武人为于大君”也属于这种情况。武士因为有勇力,而被国君任用护卫左右,但武士刚强有余、阴柔不足,卤莽少文,疏于礼仪,随时有可能触犯君王而惹祸上身。后世“伴君如伴虎”一语即是源于本爻爻辞。
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
九四:踩上老虎尾巴,吓得瑟瑟发抖,最终吉。
愬(sù)愬,恐惧的样子。本爻的“履虎尾”与六三“履虎尾”一样,也比喻身处险境。但六三说“凶”,而本爻说“终吉”,为什么呢?这关键在于“愬愬”二字。
六三身处险境,本是由于自己没有自知之明所致,虽然已身处险境却茫然不知,说不定还因为能够陪伴君王左右而洋洋得意、沾沾自喜呢!而九四却不一样,已经认识到了自己身处险境,并因此产生恐惧之心。人在危难、恐惧之际,往往能够激发、调动出巨大的潜在能量。例如《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载:有一次,被称为“飞将军”的李广外出打猎,草丛中有一块大石头,李广误认为是一只卧伏的老虎,惊恐之下,拔箭射之,力量之大,箭头居然都嵌入石头。等到定神一看,发现是一块石头后,再反复拔箭射之,最终也没能再将箭头射入石头之中。身处险境,有了这种恐惧之心,在思想上、心理上提前做出防范,而不是一味的恐惧,处险不乱,小心谨慎地应付处理,如此也可以化险为夷,因此说“终吉”。
九五:夬履,贞厉。
九五:穿着破鞋子走路,占问有危险。
夬(ɡuài),通“决”,坚定、果断。九五以阳爻居阳位,象征拥有绝对权威的君王。“夬履”比喻君王的个性坚定刚毅,行事果断,雷厉风行,这固然有值得赞赏的一面。但这样的人也容易养成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的作风,长此以往,也是很危险的,因此说“贞厉”。也有将“夬履”理解为破鞋子的,道理也一样。鞋子的作用在于行路,鞋子都破裂了,怎么能走路呢?这样,“夬履”就是预示人的行为艰难,但尚未陷于困境,因此只是说“贞厉”。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上九:审视其行为,考察其吉凶,不久就会很通顺。
祥,吉或凶的征兆。旋,旋转、转动,比喻时间短。《中庸》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通过审视自身的行为,检查哪些方面做得对,哪些方面做得不对,发现其中或吉或凶的征兆,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错误之处及时纠正,正确之处进一步发扬光大,不断修养、调正自己的思想、行为,使之日臻完美,如此就可以获得吉祥,因此说“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履》卦由名词鞋子引申出行为之义,再由对不同行为的评判,阐发出人应有的道德、行为规范,人类的道德思想世界就是像这样一步步地构建起来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泰》:政通人和享太平(1)

泰:小往大来,吉,亨。
泰:阴去阳来,吉,通顺。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初九:拔茅草而牵引它的同类,行动吉。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九二:掏空葫芦,用来渡河,不远就飘走了,同伴被水冲走,在中途得到救助。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九三:没有平坦而一点不倾斜的,没有一去而不复返的。占问艰难,没有过错,不用担心,如果心中诚信,在粮食上有福可享。
###: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思想、行为)轻浮,由于邻国的侵略而不富,因为自己心中诚信而不加以戒备所导致。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六五:帝乙把少女嫁给周文王而带给周人福祉,非常吉利。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上六:城墙倒塌在壕沟中。从都邑中发布命令,不要兴兵作战,占问有麻烦。
“泰”字的本义是双手捧水、水从两手之间滑落的意思,引申为通顺、通顺无阻。
从十二辟卦的角度来讲,《坤》卦六个阴爻,纯阴无阳,象征一年之中最冷的阴历十二月;阴极阳生,一阳生为《复》卦,象征阴历一月;二阳生为《临》卦,象征阴历二月;三阳生,即为三阴爻、三阳爻的《泰》卦,象征阴历三月。阳春三月,阴阳中和,天气宜人,万物生发,一派生机盎然祥和的景象。
因为羊在古代象征吉祥,而“羊”、“阳”二字又谐音,故有“三羊开泰”的说法。
《西游记》第九十一回讲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一路来到金平府慈云寺打斋。那天正值元宵佳节,就到金桥上观灯游玩,不想乐极生悲,唐僧被一阵妖风席卷而去,无影无踪。孙悟空急忙驾起筋斗云四处追寻,忽见天神中的年、月、日、时四值功曹使者,变为牧羊人,赶着三只羊从西山坡下过来,被悟空识破:
行者(悟空)道:“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