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鹰狼传-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错”史提夫。科恩微笑道:“依阿华州国民警卫队副司令…温赖特。迪安。沃克。”
西元2009年8月2日夜中国北京
日间的一场好雨终于结束了北京长达一周的“桑拿天”。饱受酷暑之苦的北京市民们当然不会放过这天赐良机。当一天的工作结束后,他们立刻呼朋唤友,三五成群的聚到了一起,叫上几盘小菜,一人再来一杯啤酒,海侃起来。
聊天的主题当然离不开那场正在中国东北边陲如火如荼进行着的战争。
“这高丽棒子胆子够大,竟然真的和老美干上了!你别说,丫连饭都吃不饱了,这仗打得还真不赖。”坐在饭桌东向的那名高个子的食客说道。
“得了吧,要不是咱们在背后撑着,就小金那德行,敢跟美国斗?***也该有人教训教训美国佬了,前几年咱们打台湾,丫挺的给咱们来了个‘经济制裁’,把咱们折腾得够呛。这次让小金放手打,打不过了还有咱们呢,大不了咱再跨一次鸭绿江。”坐在最先发言的那人对面的一名身材瘦弱的学生回答道。
“行了,咱才过几年安生日子?06年打台湾,紧接着西北平叛,还没折腾够啊?我看,能歇就歇,打仗,毕竟不是什么好事。”坐在两人中间,看上去老成持重的中年人道。
“你就别做梦了,老贾。朝鲜出了事,咱们中国是绝对脱不了关系的。”青年学生道。“我大姑夫就是总参的,听他说,已经要成立东北边防军了!知道不,当年志愿军入朝前就是叫这个名字。”
“是吗?这么说,真的又要打仗了?”高个子兴奋道。
青年学生不慌不忙的端起杯子,喝了一口啤酒,放下杯子,方才慢条斯理道:“知道这个新成立的‘东北边防军’的司令员是谁吗?”
“谁?”被三人的谈话吸引过来的听众们纷纷竖起了耳朵。
“总参常务副总参谋长…令羽!”
“鹰狼少帅!”人群中立刻响起了一阵惊呼。
“‘少帅一出,谁与争锋!’连军队里最优秀的将军都派出去了,看来,这场仗是一定要打的了。”一直在静静听着的中年人叹道。
同一时间北京南苑机场
一架国产“运—14”中型喷气式客机正收起起落架,开始进入爬升阶段。飞机客舱内,一名军医正在为一身便装的令羽换上最后一瓶点滴药水。
还有3个半月才满30岁的“少帅”虽然在战场上向来算无遗策,也绝对不会想到自己正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北京炎热的夏季绝对是这名生于东北,又在海滨城市青岛度过了大学时光的“少帅”最讨厌的事物之一,酷暑让习惯了“凉夏”的他感觉分外的不适。因此,他的宿舍里的空调永远都开在最大功率上,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突发疾病,持续高烧!
对数年前席卷中国的那场疫症记忆尤新的解放军总医院的传染病科和呼吸科的主治医生们被紧急召集,专家会诊的结论是…不是“非典”,是重感冒!
虽然排除了“非典”的可能性,但这也让本就体质欠佳的他的健康状况更呈雪上加霜之态。
虽然301医院的医生给他开出了“卧床病休半月”的处置单,但东北的战火却让他无法休息。病情刚略有好转,这名青年将军就立刻召齐幕僚,飞往刚刚成立的‘东北边防军’司令部所在地…沈阳。
这架飞机的客舱是改装过的,原本应该挂在右侧的国画被一幅巨大的电子屏幕取代,上面正显示着朝鲜战场上的最新态势,还有5天前刚刚成立的“东北边防军”的最新部署情况。两名年轻的上校各自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浏览着面前的笔记本电脑上的各种信息。
在他们对面的沙发上,左手还打着点滴;高烧还没有退去的令羽结束了短暂的假寐,缓缓睁开了双眼。
“冷月,资料看完了?”令羽问道,依然是那种不带任何感情的语气。
“是,副总长。”萧冷月恭敬道。
“和我说说你的看法。”令羽道。随机的抓一个问题发问,是这名青年将军的习惯。这让他身边的幕僚们的大脑几乎每时每刻都处于忙碌的状态。
“人民军的好日子快到头了。”自朝战爆发后,身处总参的萧冷月就充分利用职务之便,一直关注着战局的进展,经过1周的思考,此时他已经是成竹在胸。
“欧,怎么讲?”令羽平淡道。
“战争爆发以来,朝军完全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这是因为朝军战前的充分准备,即保证了攻击的突然性,又真正做到了‘扬长避短’。不但完全遏制住了美军的信息、空中和远程打击能力上的优势,又把己方陆军在火力、机动力尤其是数量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而美韩联军呢?战争准备不足,尤其是兵力不足!换言之,就是美军的兵力太少,韩军的战斗力又无法让人相信!”萧冷月顿了顿,继续道:“但目前情况已经开始逆转!因为朝军根本没有有效破坏美军海上、空中运输线的远程打击能力,现在美军的增援部队第82空降师、第101突击师、第24、4步兵师已经全部到达战位,美军兵力不足的情况已经消失。”
“从目前美韩联军的部署情况看,呈现出‘三大集团、两重一轻’的态势。
第2、4步兵师和15万韩军组成东集团,以大丘为核心,沿昌宁…金泉…义城…新安洞一线部署,死守庆尚南北道。第24步兵师和余下的20万韩军组成南集团,沿群山…全州…南原…晋州一线,控制全罗南道。而在朝军目前的主攻方向忠清南道、忠清北道地区,则只部署了战斗力薄弱的20万韩军,组成西集团。
朝军目前只能继续进攻,他们必然可以突破联军西集团的防御,但他们马上就要面对联军的东、南集团近50万兵力。这两大战略集团彼此呼应,互为犄角,这是朝军根本啃不下来的两块硬骨头!
而一旦朝军攻势受挫,进一步得到兵力补充的联军就会同时从东、南方向发动攻势,就象一个巨大的铁钳一样,将担任主攻的60万朝军死死的钳住!同时,作为联军战略预备队的82空降师和101突击师,肯定还包括美国的海军陆战队远征部队,将会对朝军的纵深发动突袭,截断朝军的补给线,完成对朝军的战略包围!一举消灭朝军的主力部队。
完成了这一步,进一步得到补充的美韩联军立即会挥师北上,完全消灭朝军余部,进而控制整个半岛。”
“好大的气魄!”一直没有发言的张景星突然开口道。
“不止是气魄大,敢去放弃目前据守的地区,引朝军入瓮,这种思路,不是一般的美国将军想得到的。更难得的,是摸准了小金的脉搏,面对‘统一祖国’这种诱惑,小金是不可能不上勾的,尤其是在他占上风的时候。只要是猎人,就会布陷阱,但是能布下这种让猎物不能不跳的陷阱的猎人,绝对是个优秀的猎手。”萧冷月补充道。
“说得不错,看得很明白。”令羽微笑着点了点头。
“不过,这个计划最让人注意的地方不是它计算的精密,也不是它过人的气魄。而是这种罔顾美国国内短时间内排山倒海的批评浪潮的勇气,还有这种‘存人失地,人地皆得’的具有浓厚东方味道的用兵思维。”令羽的嘴角浮现了一丝微笑的弧度。
“副总长的意思是?”张景星看上去有了一丝了悟。
“美军的前线将领换人了。”令羽冷冷一笑,继续道:“看来,我们又要和那个西北的老对手见面了。
Ps:今天对我而言,是一个太过特别的日子。一年前的今天,我失去了她,因为我反复的犯错。
我会坚持奋斗,为了我最后的信念。
第五部 纵横捭阖 第十章 倭刀出鞘
(更新时间:2003…9…3 14:49:00 本章字数:5559)
西元2009年8月4日 中国沈阳 沈阳军区司令部
5年后,罗克上将第一次见到了这名“圣眷正隆”的青年中将。
对于令羽这个名字,整个沈阳军区早已是耳熟能详。5年前,当时军衔都还只是少校的“军部三鹰”在沈阳遭到身份不明的恐怖分子袭击。三人虽幸运脱险,但作为当地军方的沈阳军区却无可逃避的背上了一个“疏忽懈怠”的罪名。罗克的前任…军区司令员李国君中将被勒令停职反省。整个沈阳军区高层被集体记过,总之,是每个人屁股上30大板,谁也没逃过!
更大的震撼还在后面,2006年,台海之战爆发。当战局陷入危机时,当时还只是个上校旅长的令羽率三名心腹直闯前敌指挥部,挟持了前敌总指挥前沈阳军区司令员李国君中将,夺取了战场最高指挥权。在得到中央军委正式任命后,令羽更是阵前斩将,直接要了李国君的脑袋号令全军!
这样的过往,让整个沈阳军区高层对这名“少帅”刻骨铭心。
但当令羽真正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罗克还是又一次感觉到了震撼。
“他真的不象个将军,甚至不象个军人。”这是30岁的“少帅”给比自己年长26岁的老将留下的第一印象。
浓眉、秀目、挺鼻、薄唇,向来苍白的脸色由于发烧的缘故呈现出了一种不健康的晕红,清秀的脸上显露出掩饰不住的倦怠。
“就是他吗?”按中国军方对外公布的消息,令羽此次来沈,是出任所谓的“东北边防军”司令员一职。但在罗克5天前收到的标有“绝密”字样的中央军委密电中,书写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内容。
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最新决定,以原沈阳军区驻军为基础,增调第38、54重装集团军、第31集团军,第11、8山地旅,近卫第4、9、11空突旅,海军第1、第2特混舰队,空军第3、5航空集团军等部队,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战区,全面负责朝鲜、日本方向的作战行动。
这一决定是绝密的,更是极端重要的,它标志着,在数年的整军精武后,中国终于准备在东北亚地区发动一场规模惊人的战争!正因如此,这一战区司令员的人选就显得分外重要。
这个人的能力、资历都要足以服众,对战区的兵力部署、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等情况更要了如指掌。综合各种因素,似乎没有比罗克更合适的人选了。他也的确如愿得到了这个职位。但在那份电文的最后,却书写着这样的内容:
“任命总参常务副总参谋长令羽中将为中共中央东北亚问题最高领导小组组长、中央军委东北战区督查组组长。”
罗克明白,虽然自己身为上将,在军衔上还压令羽一级,但论及党内地位,自己不过是一名中央候补委员。而在07年的十七大上,胡松波就力排众议,直接将最初内定为中央候补委员的令羽选进了中央委员会。在今年5月召开的中央全会上,更是由胡松波亲自提名,补选令羽为中央书记处第7书记。
这样一来,令羽的党内地位甚至已经超过了他的恩师,现任总长米修维上将。根据中国军队“党指挥枪”的传统,他甚至已经成为了地位仅次于两位军委副主席的军方number3!
罗克更清楚,虽然自己是战区司令员,虽然自己面前这位看上去病骨支离的青年没有任何“战区”职务,仅仅挂着两个“组长”头衔……
但那是什么“组长”?!“中共中央东北亚问题最高领导小组组长”是直接向总书记负责的战区最高党内职务,是战区的党务第一人,自己这个战区司令也只能屈居人下,当个副手。“中央军委东北战区督查组组长”,更是手握战区所有官兵生杀大权的军法执行官!两个组长一加,连令羽本身那个“常务副总参谋长”的头衔都要逊色三分!
最重要的是,根据军委决定,一旦战事爆发,战区内的陆海空军,全部70万主力部队将立刻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方面军”。这将是自抗美援朝结束以来,我军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战略集团。
罗克深知,这个炙手可热的“方面军司令员兼政委”的唯一人选,就是自己面前这名还有102天才满30岁的少年将军……
西元2009年8月5日 日本东京 首相官邸
走进培育樱花的特制温室,扑面而来的冷风让63岁的日本首相北野永不由得浑身一颤。
和日军中的二号人物—小林南平一样,北野永最大的嗜好和最为喜好的放松方式就是—赏樱花。
为此,在成为首相后,这名向来生活简朴的政治家作了60年来唯一一件奢侈的事,为自己在首相府邸建了这么一座专门种植樱花的低温温室。
作为这个动乱时代的日本首相,赏花已经是一种想做却从不能做的奢侈,今天的破例,与其说是休息,还不如说是在精神频临崩溃前,不得不做的自我放松更恰当一些。北野永深深的呼吸着满室樱花发出的扑鼻花香,心境终于得到了难得的平静,紧绷的神经也微微放松下来。
刚刚在吹下御所的皇宫谒见天皇时,陛下的话语此刻又在他耳边响起:“国内局面之艰难复杂,国际形势之变幻莫测,皆战后诸首相前所未遇而!幸有卿以一己之力独撑大局,皇国之国运,拜托卿了。”
“陛下竟以国运相托。”北野永悠悠一叹,自08年1月接任自民党党魁,奉命组阁以来,自己这个首相当的真可谓是举步维艰!
和“日本经济神话”破灭以来的每一任首相一样,摆在北野永面前的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振兴已经低迷近20年的日本经济?
而日本特有的财阀政治决定了,日本政府即不可能象中国那样走宏观调控之路,也不可能象西方那样实行全面的国家资本主义。这就注定了日本经济难以摆脱欲振乏力的境地。
经济上的难题已经让北野永感觉如坐针毡。但最让北野永头疼的,还是国会里的“左、右”之争。
自二战结束后,在美国的卵翼和控制下建立起来的日本政治某种程度上就是“自民党政治”,60年来,不管政局如何变化,自由民主党永远都是日本政坛的最终决定力量。
这同时也保证了,日本,绝对无法再出现一个可以掌控一切的政治强人。作为日本的首相,要想维持政局稳定,最需要做的,就是在各种政治力量之间位置一个微妙的平衡。
但这已经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运作模式,在经过了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10几年的不断磨蚀,终于在2007年底宣告瓦解。
2007年12月,长期在国会无法得到发言权的自民党全体左翼议员在左翼领袖柳生泽南的率领下集体脱离,让自民党在国会失去了“一党独大”的地位,严重丧失了控制局面的能力。
议会的混乱更导致整个政局动荡不堪。左翼联盟和极右势力终日互相攻击,直接影响了政府对经济调整工作的正常进行。
“治恶疾需施猛药”。
在最初设想的“平衡各派势力,稳定政局,调整经济”方针基础上制定的几个处理方案接连碰壁后,北野永最终痛下决心,采纳了自己幕僚团的建议…政治上全面向右转,与国会里的极右势力联合,打压左派,实现对政府的完全控制。同时,整军备战,以军事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走“强兵富国”之路。
2008年9月,北野永和他的政府做出了一个让整个世界震动的惊天之举。彻底修宪,废除和平宪法,改防卫厅为防卫省,重设军部,重建日本三军。日本,终于重新拾起了他的战争权。
这是北野永以自己的政治生命和首相宝座,乃至于整个日本的国运为赌注做出的决定。某种意义上,他已经为日本搬掉了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道路上的最后一块绊脚石。
北野永很清楚,重新武装日本后,自己要么成为重振日本武运的英雄,要么就是大和民族的千古罪人!
而自己,究竟会是哪一个?
“首相阁下”一个声音打断了北野永的沉思,“首相阁下,是内阁会议的时间了。”
进入会议室的北野永立刻回复了他一贯的冷凝沉静,渊停越峙。
室内原本压抑的气氛一瞬间变得更加凝重。会议室里几乎集中了北野政府里全部的实力派人物,通产大臣竹下久筑、运输相前田恭次、官房长官伊藤纪基……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三名一身戎装的军人,日军军部最高长官…山田惠三陆将、日军参谋长南云满、副参谋长小林南平,还有那位满头白发的新任外相石原慎太郎!
会议以副参谋长小林南平对朝鲜战场态势的介绍开始:
“从目前的情况看,朝军已是锋芒渐失,虽然他们在西线的部队依旧保持着较高的推进速度,但是中路和东路的朝军进攻部队在联军的顽强抵抗下,已经是举步维艰了。但同时,联军兵力不足的情况也愈加暴露了。
“美方已经正式向我们提出照会,要求我们派陆军入朝。这一点,上次会议我们已经讨论过了,军部的相应计划拟定的怎么样了?” 北野永突然道。
“首相阁下,根据《有事三法案》和《日美共同安保条约》,军部已经拟定了向朝鲜战场派遣陆军的详细计划。”南云满神色恭敬的将一份文件递到了北野永的面前。
“很好,这个议题,今天就不必再议了。今天我们只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帝国将在朝鲜事变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获取怎样的利益?”北野永将文件丢在一边,语气冷凝的说道。
“目前国内的经济情况已经开始好转,民众对政府的支持率也在不断上升。” 北野永的心腹,官房长官伊藤纪基突然说了一句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话。
小林南平的眉棱骨突的一跳,这句平平无奇的话听在他的耳朵里却变成了:“国家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战争准备!”
作为一名军人,一名日本军人,小林南平深知,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作为一个土地狭小、资源匮乏的岛国,与传统的大陆强国中国隔东海相望。而对岛国日本来说生死攸关的西太平洋又是最强大的海洋国家美国的传统势力范围。这就让日本在战略上一直处于一个极为尴尬的地位。
日本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向陆地和海洋进军。而且,日本并不愿意,也很难依附于这两个强国中的任何一个。
那么,是向大陆进军,与中国交锋,以获得必需的原料和劳动力产地?还是大力发展海军,与美国争霸西太平洋?这是日本在战略方向选择上必须面临的两难抉择。
从个人的角度和日本的实际出发,小林南平是“海洋派”的台柱子。他个人主张,战略上联中抗美,重点发展海军,让日本成为真正的海洋大国。
但仅仅作为日本军方的3号人物,小林南平根本无力与已经在政府和军方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大陆派”抗衡。尤其作为日本实际上的最高领袖的首相—北野永也是“大陆派”的热烈鼓吹者,这更让小林南平有力难施。
“打到朝鲜去,占领朝鲜,让朝鲜重新回到帝国怀抱。然后,进军中国东北,横扫整个支那,重新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一直沉默不语的石原慎太郎突然跳起来,挥舞着双手高声喊道。
“疯子!”小林南平低声道,然而,虽然不乏冷静的思考,小林南平却无法阻止将日本一步步导向深渊的这个政府再次做出一个疯狂的决定。
西元2009年8月9日 中国沈阳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方面军司令部
“看来我对我们这个党对于这个国家、这支军队的重要性的了解,还是远远不够啊。”看着大屏幕上显示的战场态势,令羽揉着太阳穴悠悠道。
一旁肃立的张景星轻轻挑了挑眉头,这名外表清雅俊美,心思玲珑剔透的上校同时也是一个察言观色、揣摩上意的高手。令羽的言中之意,他已是了然于胸。
“景星,你需要多少时间?”令羽突然发问道。
“15天,阁下。”张星景恭敬道。
令羽欣慰的一笑,道“本来打算给你20天的,不错。”
张景星脸上的恭敬之色更浓了,终日陪伴在令羽身边的经历,让这名被人称为令羽“心腹中的心腹”中的青年军官对自己效忠的这名领袖的个性比其他人都有了更多的了解。
“阁下的幕僚,绝对不可以是无能之辈,通常的那种在领导面前‘藏拙’的人,是不配作阁下的属下的。”张景星沉思道。
“好了,没有其他的事了,好好去办吧。对了,如果北京有消息,马上通知我。”说完,他那双修长的眼似乎无意的向张景星瞟了一下。
张景星敛颜肃立道:“阁下,景星明白。”
令羽毫无血色的唇展出一个微笑的弧度,微微点头……
在张景星离去后,令羽平淡无波的面孔上终于显出了痛苦之色,连日发作的偏头痛早已把他折磨的苦不堪言。但即使在自己的心腹面前,他也依然还是那个冷静深沉的“胤祯阁下”。
但今天,对他而言,是个太过特别的日子……
“7年了,和你分开,已经整整7年了。都怪我,怪我啊,失去了你,做再多事,都不过是浮生一梦。”一次次的斟满面前的酒杯,酒精让这名“少帅”向来苍白的脸呈现出了一种不正常的红。
“王图霸业谈笑间,莫如人生一场醉”,仰首饮下最后一杯红酒,醉意浓浓地令羽终于再也支持不住,丢下酒杯,沉沉睡去……
2009年8月10日 日本 东京湾码头
被10几年的右翼宣传刺激的异常狂热的日本市民们,纷纷早起来夹道为二战后第一次出征的日本军队送行。
在漫天摇曳的旭日旗中,各式坦克、装甲车辆陆续登上以“大隅”号为首的两栖舰队。空中飞行的武装直升机陆续在“大隅”的甲板上着陆。以06年刚刚建成的“武藏”号DDH(名为“直升机驱逐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