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羽翼华夏-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大使先生肯定已经得到了来自国内的授权,已经获得侦察的孟加拉国政府也知道了目前的情况,对于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强行通过的华军,达卡不愿意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北京撕破脸皮,而且情报也显示出印度人已经把主力部队撤往北面去了,也就是说,孟加拉国东面的领土以后都将直接面对华缅军的巨大压力,又何苦去得罪他们枉做坏人呢,那还不如放他们通过算了。
仆一开战,印度人就已经在外交战场的第一回合上被暗算了一次,当然这也是因为国家之间的实力和角力造成的。 
通过大规模的机降,华军其实也可以快速越过这300公里的山路,可这末做的潜在技术风险实在太大,下面毕竟还是印度地方政府和各类准军事部队控制的区域,要是冷不防出现防空导弹来就不是个小事情了,何况自己这一招还可以测试出孟加拉国的中立态度到底有多强。
果然不出北京所料,事实上孟加拉国已经放弃了东面的中立立场默认华军在国土上的“无害通过权”,至于接下来又如何向新德里解释,那是达卡自己需要考虑的事情。
孟加拉国在夹缝里求生存的日子真的是很难过,以前只需要面对印度人的逼迫,2020年以后需要在龙象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这不是一个轻易能够办到的事情。
特别是北京,在3月以后就不断地逼迫达卡承诺“一旦中印爆发全面战争,希望孟国能够认清形势。。。在特定时期,中国方面渴望能够得到无损于孟国安全的方便;如果印方因此进行报复,中方郑重保证,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孟加拉国人民和政府绝对的,无条件的全面支持。。。”
没有说完的潜台词就是,我給你保证安全,也保证不在你的国土上进行战斗,但是你需要向我敞开全部领土,领空及领海以便于我的无害通过。
达卡明白,欧美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迟早会蔓延到南亚大陆并最终以中印全面战争的形式出现,中国人铁定会要求自己开放领土以攻击印度本土,而新德里也绝对需要自己的国土挡住中国人从东面蜂拥而来。这场战争最终的结果不管是谁获胜孟加拉国都将被波及,而在目前的局势下投入任何一个阵营都将是不明智的选择。何况,作为一个低地国家,别说农田被炸光,就是得罪控制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两个庞然大物中的任何一个都将是一场灾难。
实际上,在6月25日举行的秘密会议上孟三大党派首脑经过与政府和军方的妥协达成了一致意见,一旦战争真的爆发,在特定时期将授权政府采取特殊的手段以保持中立地位,如果(被逼迫过急的话而且)情况特别紧急,政府可以向中国开放东部的部分领土,同时也可以向印度人开放西部的领土,但需要分别得到两国书面承诺,不得在孟国内进行任何形式交火,也不得强迫孟加入任何一方的军事行动。
妥协的结果,最终还是一个骑墙的结论,这也没有办法,谁叫两边都是一个自己绝对惹不起的邻居呢,达卡的终极目标是,在保障自己国土安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持中立等待最后的战争结果。
政治和外交上的尔觎我诈,莫出其右。
但对于印度东部军区来说,这就是一场灾难。
7月28日零点三分,最终获准通过孟国东部领土的同盟第13军37师和伴随前进的缅军第3师从锡尔杰尔以西蜂拥而入,在孟军的一路“护送”下沿公路顺利到达孟北部的边境地区,5万7千精锐的山地部队在出境后不到20分钟就向印西隆市发动了进攻。
负责古瓦哈缔地区的印东部军区措手不及,部署在西隆方向的3个旅21000兵力已经做好了防御,准备依靠山地和居民支持至少挡住西南方向的华军两天以上的时间,给主力部队的撤离创造机会,但从南面突然出现的敌人给了印度人当头一棒,微弱抵抗不能阻挡华军向北推进的势头,一个小时不到,印军一个旅出现了崩溃,一个旅被包围在西隆市,一个旅被隔断在东南的大山里,古瓦哈缔南面的防御连2个小时都没有支撑下来就被撕裂。
东面,顺公路向西推进的第13军36师在突破地方守备部队象征性的抵抗以后,在凌晨1点20分占领瑙贡,距离古瓦哈缔不到120公里,两支利箭已经对印方东部的最后一个据点古瓦哈缔形成了包围,此时从正式开战计算才4个半小时,古瓦哈缔剩下的9个旅面临一道艰难的选择题。
是留下来坚持守备给西面创造时间,还是渡河顺铁路向西撤退以追上主力部队?
留守部队长官印东部军区副司令达莫中将地办公室里面痛斥手下“没有及时获得有效的情报支持”,在不断诅咒孟加拉国人的“卑鄙行为”的同时也在大骂司令官的无耻(要说司令在哪里?他已经带领精锐主力部队16个旅先跑了,还美其名曰是去支援百里古里的进攻战),自己不仅要留下来带领剩下的12个杂牌旅阻击中国人,该死的司令还说另有20万后备军也归自己全权指挥,真是可恶啊!现在,才开始战斗就已经损失了3个旅的正规部队,这仗还怎么打?
105.尾声
    “我的上帝啊,我们盟友的进攻速度简直只能以势如破竹来形容啊”,欧洲联盟统帅部作战室里面一片惊呼。
正在关注南亚战场的陆军将领们个个面有郝色,面对空军军官们的惊诧只能以沉默来面对,谁叫陆军在地面上的成绩只能以惨不忍睹来形容呢,即便是同样号称陆地强国的德国人也只能看着中印东面战场上的快速推进而兴叹。
“如果不是确实已经得到了是印度人率先宣战的消息,我真会怀疑这一切都是中国已经预谋好的主动进攻!”,联盟统帅部参谋团秘书长马丁。卢戈上将对在座的政治领导人解释道,“在我看来,在敌人宣战一个小时就开始发动反击并在两个最重要的方向上取得重大进展,的确,我也只能以”,摇了摇头的德国上将叹了一口气,“我也只能以天才和强悍来形容我们盟友的地面攻击能力”
当地时间凌晨3点25分,华军西线第8集团军快速兵团在损失部分装备后,成功偷渡绵延300公里长的沼泽水草地突然出现在普杰城下并轻松击溃守军两个营的抵抗,随后占领大片空地以呼叫北面的机降支援,在与阿三空战以后华军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向普杰地区投放下了大量重装备,快速兵团真正成为了一把利剑。
经过短暂休整,快速兵团留下29师两个团和一个旅的巴军防守普杰后分兵两路,以第28师向特朗格特拉方向发动进攻,沿路击败数量并不多的援军后于28日11点进入艾哈迈达八德邦城郊宣布截断卡提阿瓦半岛,后与从印多耳前来的印军对峙。同时,以29师(欠两个团)及两个旅的巴军向南横扫卡提阿瓦半岛,而此时印军在整个卡提阿瓦半岛上仅有12军不到4个旅的防御部队,失去外部增援的印军被迫撤退至最东面的包纳加尔港防守待援。
得知西南出现问题的印度军方即抽调兵力向快速兵团压迫过来,29日,巴罗达,苏拉特等地的约13个旅赶赴艾哈迈达八德与守备部队6个旅一起阻挡住华军继续推进。但没有人可以测算到,前后不到1天时间,如入无人之境的华军已控制卡提阿瓦半岛95%的地盘,紧接着第8集团军与分舰队继续组织兵力(伊军)往卡提阿瓦半岛上输送,到30日下午,两个整编师级部队在南部韦拉沃尔港顺利登临,形成由4师3旅组成的强大攻击集团,最终于8月1日攻克包纳加尔港全部占领卡提阿瓦半岛,歼灭残存印军3个多旅。
由于卡提阿瓦半岛的易手,同盟分舰队得以越过封锁正式将炮口抵近肯帕德湾,切实威胁到印海军主要港口孟买的安全。实力还算不错的印度西舰队被迫向南转移到九度海峡附近,连锁反应之下,华军遭受到的海上压力骤减,还可以用舰队支援快速兵团的推进。
由于印度中部的大门已经向华军敞开,美军加快了兵力投放进程,至8月3日,美第2师(欠两个团),第8师(欠一个团)分别空运抵达印多尔和蒲那地区,一中一南建立起防线防备华军继续向东进攻(到8月29日,美军实际投入3个师的地面部队)。美军的到达也给了印度人一个定心汤元,新德里继续加强对巴方的进攻同时从中部抽调了33个旅的部队试图拦截快速兵团在中南部地区的迅速扩张。
北线,阿三继续投入大量兵力试图击破中巴军队的防御最终占领巴国首都。29日,印军中集团4个军最终占领锡亚尔科特并转向北面准备与北集团合击古杰拉特,打通从东南包围拉瓦尔品第的进攻道路。
已经没有后退选择的华军第25师与敌血战3天,在付出巨大代价后将印军成功挡在古杰拉特城下,歼敌13000人而自己损伤了6000名战士。
8月4日,驻伊军两个师到达古杰兰瓦拉替换下25与26师,8月5日,同盟第7集团军发动战术反击,从拉合尔出击攻击阿拇利则,最终与敌战成平手,战线呈胶着状态。
8月8日,印军再次发动进攻,以63个旅39万兵力从两个方向猛烈攻击古杰拉特与古杰兰瓦拉。由于同盟军兵力仍不足对方的40%,修整尚未完成的第25师与26师重新上阵与敌保持对峙状态。
8月10日,前进不到10公里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印军继续投入后备力量,8月14日,第三次发动全面进攻,印军最终于8月17日占领古杰拉特,同盟军则被迫后退至德洛根重新构筑防线。
8月20日,新疆出发的增援部队到达,至此,新德里在西线没有获得预想到的成果,既没有达到歼灭中巴主力占领首都的目的,也没有成功吸引更多的华军地面部队。
三场大规模的地面战斗,印方实际推进不到150公里却损失了约7万的地面部队,同盟军虽然损失了四万三千人和三个重要据点,但也成功地在印军人潮攻势下立足,随后发动的反击将是印度人不能承受的。
东线。
7月29日,印东部军区副司令达莫中将在与华军勉强抵抗两天后撤退,整个东部领土全部被华缅方占领,虽然留下的大量印度教徒牵扯住了占领军大量精力,但毕竟也顺利地分兵去帮助正在艰苦作战的锡金兵团。
锡金方向。
7月27日夜间,印军以两个军7个旅的兵力试图进攻甘托克,被居高临下的华军击退,双方继续保持接触战。28日白天,印东部军区16个旅先后抵达百里古里,双方在锡金境内血战3天,华军依靠地形顽强阻挡5倍敌人的压迫,但也被迫逐步退至甘托克城下继续拦截印军的疯狂进攻。
8月4日,印东部军区剩余部队约10个旅的到达极大地增强了攻击能力,华军为了保护北面的最后进攻点在付出了39%的损伤后勉强守住了甘托克。
西藏军区则急调运输机空降3个团增援锡金兵团,东面的同盟第13军也在修补铁路和公路后尾随进攻印军,至8月24日,南亚战场上最残酷的“锡金绞肉机”战役宣布结束,华军损失21000人后歼灭印军61000人。印军则退至百里古里一线,以43个旅集团防守华军进入恒河平原,华军先后进攻3次但均因地形原因无果而退。
海军方面。
7月27日,印军潜艇袭击仰光和分舰队,造成部分损失。8月3日,华印度洋舰队开始对安达曼群岛进行攻击,试图抜掉美军据点解除来自南面的威胁,经与美印海军舰队在孟加拉湾发生大规模的交火后双方互有损伤。
8月22日,华军租借的24架SU55战斗机抵达勉强弥补了与美军的空中差距,双方继续在安达曼群岛对峙,期间美军不断以空军力量袭击缅方让华军颇为头疼。
9月20日,华军集中7个团的战斗机对安达曼群岛进行攻击,成功击破美军防御将岛上空军基地几乎全部摧毁,美分舰队被迫退至尼科巴群岛,同盟南翼安全状况得到稍微缓解(2043年10月11日,新德里宣布投降后印海军舰队拒绝执行新德里的命令与美军继续保持共同作战,至战争最终结束时,印海军仅剩1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并被美军接管。2044年1月,第二次孟加拉湾海战爆发,在华欧舰队的袭击下美军被迫向南撤退,华军最终占领尼科巴群岛)
8月11日,获得了极大加强的第8集团军快速兵团分兵向北进攻,在大迂回600多公里后闪击印军拼命防守的重镇艾哈迈达八德后方,同时,同盟军派遣7万余人在苏拉特强行进行短程两栖登陆,最终从南线击穿“巴罗达~艾哈迈达八德防线”,印军苦心经营的中南部防御体系出现全面的崩溃迹象。快速兵团则乘机向南发动进攻,伊军两个师则向北面的印多尔方向出击,虽然最后美军及时补位防守住了同盟军的继续推进,但此战后南线印军已无战斗能力。
8月29日,同盟再次加强第8集团军,3个华军师,2个伊军师20万部队抵达卡提阿瓦半岛,“四面开花”的战术是印方无力阻挡的。
9月2日,印多尔的被攻克标志着印度中南部已经被同盟军洞开。
从9月3日开始,第8集团军分别向南和向东发动全面进攻,同盟也在后面不断派遣部队上岸。整个中南部地区,印方拼凑39个旅来试图拦截但被快速兵团分别击破,9月5日的“肯德瓦战役”几乎就是印南部最后一次大规模的会战,印军损失11个旅的主力部队。9月7日,第8集团军占领那格普尔,印军被包围后损失约9个旅的精锐部队,49000人被俘标志南线已无较大规模战役,美军被迫撤退到绍拉布尔以南,试图建立防线并继续以空中力量支援印军。
面对落水狗,谁都不会在意出面去給它一棒的。
9月12日至14日,孟加拉,不丹,尼泊尔先后宣布加入欧华俄盟军并正式对印宣战。
面对这样的消息,印国防部无奈地坦承,“实际上,这场战争我们已经输了”
其实,早在三天前,孟加拉国已经秘密把华缅军约19万人放入境内,9月13日8点,华军分兵两路,南面突然进攻印重要港口加尔各达,北面从孟国境内突击百里古里防线,格缔哈尔等要地被迅速攻克,东部30多万印军毫无还手之力,43个旅中有9个被歼,19个旅被包围,剩余部队则向西逃窜,印方绝对的核心区域~恒河平原自此彻底地敞开在华军的眼前,35万同盟军尾追印军一路向西猛攻,至9月20日占领巴特那。
9月14日,秘密进入尼泊尔的华军在最西端的拜德笛和中部的尼泊尔根杰两地居高临下向印方发动攻击,13万轻装军在3万尼军的引导下肆虐在恒河平原上,至9月17日分别占领巴雷利和勒克瑙地区。此时,印军主力要末在西线与中巴军对峙,要末在东部与华军激战,中部平原的广阔土地上仅有不到50个旅约39万的二线守备部队。
面对继续推进的同盟军,新德里纠集了中部地区最后的正规军35个旅及随后征召的后备军33旅约67万人与华军在阿里格尔东面70公里处发动了在南亚战场上最大规模也是最后的一次会战,双方出动1300架战斗机和700辆坦克装甲车辆进行决战,41万同盟军激战3天于9月20日成功歼灭印军西集团主力12万人,随后隔断了阿格拉方向上的印方援军29个旅,剩余印军分别退守德里和阿格拉以等待西线援军的到来。
9月21日,失去战斗决心的新德里透过俄罗斯请求停战但遭到了严词拒绝,北京表示,印度只有无条件投降才能解决问题。
9月27日,同盟军在付出重大牺牲后强行攻克阿里格尔,歼灭印后备军23个旅11万人,南线第8集团军也乘机北上占领斋蒲尔,新德里与中部和南部的地面联系被彻底割裂。
10月2日,从西线战场上撤退下来的印军主力43个旅到达新德里并准备逐步撤退部队做最后决战,中巴军侦察到情况以后立即发动反击,但被印军剩余部队拖住。
此时,印中央政府实际控制区仅剩5个邦,虽然中南部的多数地区还没有被同盟军占领,但由于地面联系丧失,新德里已经失去了后勤补給,也失去了与南线美军的通道。
10月6日,被包围的新德里面对巨大的战争需求无法继续支持战斗,遂向同盟军提出最后停战要求并威胁(如果不能获得体面的和平)将投放核武器与敌人同归于尽。
但这话一说出来不仅遭到了俄罗斯的严厉斥责,欧华方面同样也出面表示,任何敢于使用核武器的行为都将遭到最严厉的惩罚!
10月10日,新德里回复俄罗斯人,表示愿意无条件投降但要求战后保留印度国土的完整性并由欧洲人为担保,北京直接给予了拒绝,但同时表示,将在战后分割土地时“充分考虑到印度教徒的利益”
得到保证的新德里最终于10月11日19点宣布无条件向华欧投降,非美军控制区内的190万印军先后放下武器。
10月13日,美军在破坏印方陆军装备并将控制下的空海军力量全部裹携以后开始撤退,10月19日,同盟军顺利占领印度大陆南端的科摩林角宣布最后胜利。
10月22日,同盟军要求印国大党上台组织“临时政府”以谈判解决相关的问题。此时,没有参加实际战争的欧洲联盟也要求作为战胜国来分赃,俄罗斯人则表示了严重的不满情绪,三方最后达成了一致性意见,南亚次大陆由中国全权代管,但俄与欧将在印度地区将享有相等的权利。
2044年3月3日,旷日持久的和平谈判终于宣布结束,国大党政府签署了最终文本,标志有着16亿庞大人口和巨大国土面积的印度正式解体。
一年以后正式签订的《东方同盟与德里斯坦、班加罗尔斯坦、博帕尔斯坦及维杰亚瓦达共和国关于恢复和平结束战争状态的协定》是这样来粉饰战争和划分战胜国利益的:
第一,由于原印度国非法发动战争,应给予参战国家赔偿,但鉴于战火影响及原印度政府在美资产的损失,同盟各国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印度人民的苦难,均同意放弃赔偿要求并认可以原印度国土地作为补偿:
1、1947年印巴分治前凡穆斯林居民占51%以上的克什米尔地区和印度沙漠全部归属巴基斯坦(印度沙漠是巴方坚持要求的条件,因为也只有这样伊斯兰堡才能获得最大程度上的安全感);2、卡提阿瓦半岛割让给中国;3、尼科巴群岛与安达曼群岛分别割让给中缅所有;4、原印方东部的土地分成四块,佛教徒占据多数的地方依据地理远近的原则分别归属缅方和不丹(当然,多数土地肯定被中国划分给了缅方);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地方由中国代管30年后举行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穆斯林占多数的地方归孟加拉国;百里古里及附近地区(约300平方公里)全部归属锡金王国。
第二,原印度国剩余领土将被一分为四,分别成立三个印度教国家及一个锡克教国家,分别是德里斯坦、班加罗尔斯坦、博帕尔斯坦和维杰亚瓦达共和国,上述四国永远不得合并。作为保证,同盟将在上述4国驻军(不多于)12万,期限30年。
实际上,土地获得最多的是巴缅两方,中国的收获并不是很大。不过,虽然只有两块土地但战略意义甚大,尼科巴群岛和卡提阿瓦半岛是前出印度洋和红海的重要通道。对尼泊尔人的实际奖励是,将在2051年正式成立包括不丹,锡金在内的喜马拉雅省,以尼泊尔为首府(其实,在这三国里面,尼泊尔不管是人口还是经济都是最大的)。
印度遭受了重大损失,不仅是在政治上和国家安全上,国库中的外汇实际上已经被华军接管,1200亿欧元的现金不仅弥补了战争损失还大发了一笔,同样,在对印度的6年占领期间,北京先后掠夺了大约3000亿欧元的现金。至于间接的经济损失实在不好计算,反正到2063年印度经济才开始有了恢复性的增长,但此时俄罗斯人已经接手了13年。
在中国实际控制期间,华军都是尽量抽调非穆斯林部队进入印度,但印度教徒还是对占领军持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北京费尽心机想安抚这个民族,还是没有什么有效的进展,即便是与占领军保持合作的临时政府也同样具有两面性。这其实也是北京愿意放弃这里并最终同意与俄罗斯人控制下的北海道与库页岛等相关附属岛屿进行交换的主要原因,一个养不熟的民族,我拿来干什么呢?虽然在这期间北京也进口了部分印度教新娘,但这区区不到50万人实在不能和14亿印度教徒相提并论。
当然,世事无绝对。
对于印度人来说,俄罗斯人的到来才让他们真正找到了组织,50年间,光在远东地区和中部地区,俄罗斯就吸收了至少2亿印度移民,极大缓解了印度人多地少的矛盾(其实,天底下除了俄罗斯人以外还有谁有本事安排两个亿的闲杂人口下去啊?)也使极度缺乏人口的俄罗斯联邦给自己的血液里面增加了不少机会,这导致后来新出现了一个民族俄…印人。
同样,中国在收回库页岛获得靠近北美地理优势的同时也因为以小换大得到多数日本人的效忠,因此这是件互惠互利的事情,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功粉碎了欧美试图利中俄领土问题上存在的分歧而进行分化瓦解的意图。
此事带来的巨大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
东方同盟《当代历史教科书》第三次世界大战实录:
2043年2月17日,欧华对美宣战;
2月21日,俄对美宣战;
2043年4月6日,中东战争爆发。当日,有14个阿拉伯国家集体对以宣布进入战争状态,要求收回所有的被占领土。嗣后,按照美以同盟的规定,美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