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华帝国1908-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挠嬉人揽笮矶啵暇骨嗌绞钦诓蛔《髦模
除了这三个人,军机大臣张之洞坐在袁世凯的对面。张之洞,字香涛,直隶南皮人。他出生于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年少时就有雄才大略,《清史稿》上说他“务博览为词章,记诵绝人”。十六岁参加直隶乡试,获得第一名,称为“解元”。同治二年,因为在殿试的时候,写策论突破常规,被录取为一甲三名进士及第(也就是常说的探花),授职翰林院编修。
同治六年,张之洞充任浙江乡试副考官,不久任提督湖北学政。同治十二年,担任四川乡试主考,任提督四川学政。他所取的举人中有许多俊才。光绪初,张之洞被提拔为国子监司业,又升迁太子洗马。张之洞以一介儒生参与国家大事,遇到国家发生事情的时候敢为大言。俄国人议归伊犁,与使俄大臣崇厚订新约十八条。张之洞论奏其失,请斩崇厚,毁俄约。疏上,乃褫崇厚职治罪,以侍郎曾纪泽为使俄大臣,议改约。六年,授侍讲,再迁太子庶子。复论纪泽定约执成见,但论界务,不争商务,并附陈设防、练兵之策。疏凡七八上。往者词臣率雍容养望,自之洞喜言事,同时宝廷、陈宝琛、张佩纶辈崛起,纠弹时政,号为清流。七年,由侍讲学士擢阁学。不久授山西巡抚,弹劾布政使葆亨、冀宁道王定安等黩货,举廉明吏五人,条上治晋要务,还没有成行,改授两广总督。
光绪八年,法越事起,建议当速遣师赴援,示以战意,乃可居间调解。因荐唐炯、徐延旭、张曜材任将帅。十年春,入觐。四月,两广总督张树声解任专治军,遂以之洞代。当是时,云贵总督岑毓英、广西巡抚潘鼎新皆出督师,尚书彭玉麟治兵广东。越将刘永福者,故中国人,素骁勇,与法抗。法攻越未能下,复分兵攻台湾,其后遂据基隆。朝议和战久不决,之洞至,言战事气自倍,以玉麟夙著威望,虚己听从之。奏请主事唐景崧募健卒出关,与永福相犄角。朝旨因就加永福提督、景崧五品卿衔,炯、延旭亦皆已至巡抚,当前敌,被劾得罪去,并坐举者。之洞独以筹饷械劳,免议。广西军既败於越,朝旨免鼎新,以提督苏元春统其军,而之洞复奏遣提督冯子材、总兵王孝祺等,皆宿将,於是滇、越两军合扼镇南关,殊死战,遂克谅山。会法提督孤拔攻闽、浙,砲毁其坐船,孤拔殪,而我军不知,法原停战,廷议许焉。授李鸿章全权大臣,定约,以北圻为界。叙克谅山功,赏花翎。
张之洞耻言和,则阴自图强,设广东水陆师学堂,创枪砲厂,开矿务局。疏请大治水师,岁提专款购兵舰。复立广雅书院。武备文事并举。十二年,兼署巡抚。於两粤边防控制之宜,辄多更置。著沿海险要图说上之。在粤六年,调补两湖。
会海军衙门奏请修京通铁路,台谏争陈铁路之害,请停办。翁同龢等请试修边地,便用兵;徐会沣请改修德州济宁路,利漕运。之洞议曰:“修路之利,以通土货、厚民生为最大,徵兵、转饷次之。今宜自京外卢沟桥起,经河南以达湖北汉口镇。此幹路枢纽,中国大利所萃也。河北路成,则三晋之辙接於井陉,关陇之骖交於洛口;自河以南,则东引淮、吴,南通湘、蜀,万里声息,刻期可通。其便利有数端:内处腹地,无虑引敌,利一;原野广漠,坟庐易避,利二;厂盛站多,役夫贾客可舍旧图新,利三;以一路控八九省之衢,人货辐辏,足裕饷源,利四;近畿有事,淮、楚精兵崇朝可集,利五;太原旺煤铁,运行便则开采必多,利六;海上用兵,漕运无梗,利七。有此七利,分段分年成之。北路责之直隶总督,南路责之湖广总督,副以河南巡抚。”得旨报可,遂有移楚之命。大冶产铁,江西萍乡产煤,之洞乃奏开鍊铁厂汉阳大别山下,资路用,兼设枪砲钢药专厂。又以荆襄宜桑棉麻枲而饶皮革,设织布、纺纱、缫丝、制麻革诸局,佐之以堤工,通之以币政。由是湖北财赋称饶,土木工作亦日兴矣。
光绪二十一年,中东事棘,代刘坤一督两江,至则巡阅江防,购新出后膛砲,改筑西式砲台,设专将专兵领之。募德人教练,名曰“江南自强军”。采东西规制,广立武备、农工商、铁路、方言、军医诸学堂。寻还任湖北。时国威新挫,朝士日议变法,废时文,改试策论。之洞言:“废时文,非废五经、四书也,故文体必正,命题之意必严。否则国家重教之旨不显,必致不读经文,背道忘本,非细故也。今宜首场试史论及本朝政法,二场试时务,三场以经义终焉。各随场去留而层递取之,庶少流弊。”又言:“武科宜罢骑射、刀石,专试火器。欲挽重文轻武之习,必使兵皆识字,励行伍以科举。”二十四年,政变作,之洞先著劝学篇以见意,得免议。
二十六年,京师拳乱,时坤一督两江,鸿章督两广,袁世凯抚山东,要请之洞,同与外国领事定保护东南之约。及联军内犯,两宫西幸,而东南幸无事。明年,和议成,两宫回銮。论功,加太子少保。以兵事粗定,乃与坤一合上变法三疏。其论中国积弱不振之故,宜变通者十二事,宜采西法者十一事。於是停捐纳,去书吏,考差役,恤刑狱,筹八旗生计,裁屯卫,汰绿营,定矿律、商律、路律、交涉律,行银圆,取印花税,扩邮政。其尤要者,则设学堂,停科举,奖游学。皆次第行焉。
光绪二十八年,充督办商务大臣,再署两江总督。有道员私献商人金二十万为寿,请开矿海州,立劾罢之。考盐法利弊,设兵轮缉私,岁有赢课。明年,入觐,充经济特科阅卷大臣,釐定大学堂章程,毕,仍命还任。陛辞奏对,请化除满、汉畛域,以彰圣德,遏乱萌,上为动容。旋裁巡抚,以之洞兼之。三十二年,晋协办大学士。未几,内召,擢体仁阁大学士,授军机大臣,兼埂Р俊H哪辏桨煸梁禾贰

第一卷 叛乱的国度 第十八章 青山遮不住(四)


在金宰阗的印象里面,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中坚,是他最先提出“求富”的口号,中国最早最大的钢铁企业汉阳铁厂(后来的汉冶萍公司),就是由张之洞创立的。另外,张之洞也十分重视军事,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武装力量“江南自强军”,后来袁世凯的北洋新军也是以自强军为蓝本创建的。
此外,张之洞还有儒雅的风范。他喜欢对对子,曾经出一上联“陶然亭”征求下联,有人以绝情对“张之洞”对之,虽然冒犯了他的名讳,他不过付之一笑。
这样一个全方位的人才,本来也可以大用,只是年纪太大,都七十一岁了!
鹿传霖的年纪还要再大一些,他是张之洞的姐夫,字滋轩,直隶定兴人。父丕宗,官都匀知府,死寇难,谥壮节,传霖其第五子也。当丕宗守都匀时,叛苗麕聚城下,传霖方率健卒迎饷,闻警,驰还助城守,相持十阅月,援绝城陷。传霖投总督告父死状,大兵攻复都匀,奉父母遗骸归葬,时年甫二十,由是知名。以举人从钦差大臣胜保征捻,授同知。同治元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广西知县。以督剿柳、雒土匪功,赐孔雀翎,擢桂林知府。光绪四年,调廉州。时李扬才将叛扰越南,急捕之,立散其党。旋升惠潮嘉道。擢福建按察使,调四川,迁布政使。九年,授河南巡抚,清釐州县纳粮积弊,岁增三十馀万。十一年,调陕西,引疾归。十五年,再出抚陕。值黄河西啮,将与洛通。传霖增筑石坝三十馀座,得无患。中日构衅,遣兵入卫,命兼摄西安将军。二十一年,擢四川总督。蜀故多盗,特立一军捕治之。夔、万大饥,发上游积穀,又采湖北粮米平粜。
是时英、俄交窥西藏,藏番恃俄援,梗英画界。英嗾廓尔喀与藏构兵,而瞻对土民苦藏官苛虐,思内附。传霖以瞻对为蜀门户,瞻不化服,无以威藏番;藏番不听命,则界无时定。而英之忌俄者益急图藏,藏亡瞻必随亡,行且及於蜀。会硃窝、章谷土司争袭事起,传霖檄知府罗以礼、知县穆秉文往谕,以提督周万顺统防边各军进驻打箭炉。瞻酋仔仲则忠札霸以兵侵章谷,抗我军。传霖乘机进发,迭克诸要害。各土司詟服,率兵听调。渡雅龙江抵瞻巢,斩馘过当,尽收三瞻地,乃请归流改汉,条陈善后之策,疏十数上。会成都将军恭寿、驻藏办事大臣文海交章言其不便,达赖复疏诉於朝,廷议中变,传霖解职去。
二十四年,召授广东巡抚,旋移江苏,摄两江总督。二十六年,拳匪乱作,传霖募三营入卫,奔及乘舆於大同。至太原,授两广总督。旋命入直军机,从幸长安。擢左都御史,迁礼部尚书,兼署工部。明年,回跸,兼督办政务大臣。凡疏陈加赋括财、损民以益上者,传霖率摈勿用;而务汰冗费,去中饱,并奏罢不急之工:均报可。有诏自后宫内供需皆取给内务府,户部专掌军国大计,实传霖发之也。三十年,转吏部。三十二年,新官制成,乃退直,专治部事。寻仍入直,解部务,以尚书协办大学士。命查办归化城垦务大臣贻穀,论遣戍,参劾不职者数十人。
在金宰阗看来,此人老朽重听,该退休了。
坐在庆亲王奕劻对面的是世续,他的来历就要简单些了。世续,字伯轩,索勒豁金氏,隶内务府满洲正黄旗。光绪元年举人,以议叙主事历内务府郎中,擢武备院卿,授内阁学士。二十二年,为总管内务府大臣,兼工部侍郎。二十六年,各国联军入京,两宫西狩,適遭父丧,命留京办事。即日缞墨诣联军请保护宫廷,日为宫中备饮馔,并保坛庙。晋理籓院尚书,调礼部。两宫回銮,赏黄马褂,转吏部,兼都统。内务府三旗甲米向归吏胥代领折价,名曰“米折”,所得甚微。世续商之仓场,饬旗丁自领,众感实惠。纂呈四书图说,特旨褒嘉。三十年,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寻授体仁阁大学士。三十二年,命为军机大臣。历转文华殿大学士,充宪政编查馆参预政务大臣。念八旗生计日艰,奏设工艺厂,俾习工艺赡身家。
不过,他家里面的钱也还真不少。一天世续到京城古玩集市东西两庙闲逛,累了坐在人称专售珠宝的红货摊旁休息。只见几位小商贩争夸自己钱财之丰,他对小贩们嘘欷而言:“庚子之后,我家穷得连草刺儿都没有了。”又一边举其手曰:“我这班指,是一万两银子买的,你们瞧瞧翠好不好?”几位小贩仔细一看后,面面相觑:此指色泽翠绿,纯正无瑕,价值昂贵,实属传世珍品。

第一卷 叛乱的国度 第十九章 砌下落梅如雪乱(一)


就在金宰阗瞅着袁世凯寻思的当儿,袁世凯也正看着金宰阗纳闷儿呢!在那一次下手之后,他本来听说皇帝病情严重,以为过不了几天这位傀儡皇帝就会一命呜呼,“龙驭上宾”。没想到,嘿!这皇帝还真挺了过来。不但没有死,病反而治好了,现在还活蹦乱跳地出现在太后的寝宫。看来等会儿回家之后,得好好收拾一下那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才!
袁世凯依靠出卖皇帝来博取皇太后的欢心。在光绪皇帝的心中能不怨恨这个见利忘义的小人吗?现在皇太后驾崩了,皇帝马上就要执掌大权。这样的皇帝,能够放过这个出卖过自己的袁世凯吗?
想到这里,袁世凯的心中免不了要惴惴不安。但袁世凯也没有过于担心,因为他毕竟是实权在握。
在大清帝国兵部(后来又改为陆军部)的战斗序列里面,由满洲人组成的八旗兵早已失去了战斗力,完全就是一个摆设,让他们无所事事、提笼架鸟、唱戏打牌、斗鸡走狗还可以,如果让他们上战场,肯定是一触即溃。这些人完全成了大清帝国的负担,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宝贵军费。绿营兵呢?自从嘉庆年间的白莲教起义之后,状况和那些八旗子弟差不了多少。咸丰、同治年间,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也可以说得上是一支劲旅,可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消耗殆尽,而僧格林沁本人,也死在捻军的刀箭之下。
镇压太平天国,曾国潘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出过大力,但湘军在战后很快就解散了,而淮军的精锐,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消耗殆尽。大清帝国真正有战斗力的兵马,是从1903年开始编练的36镇(一个镇相当于一个师)新建陆军。而这三十六镇新军里面,最有战斗力的,就是袁世凯自1896年在天津小站训练出来的北洋新军六镇。自从咸丰年间曾国藩办团练的时候开始,大清帝国的军队就不再是国家的军队,而成了将领私有的军队,这有点像是唐朝中后期的藩镇。虽然袁世凯已经从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的任上调离,但他却通过早已在新军中建立起来的僚属关系,牢牢控制着这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所有想动他袁世凯一根汗毛的人,都要掂量掂量自己够不够分量。
袁世凯有恃无恐,而金宰阗,自然也不能轻举妄动,便说道:“庆王回来了没有?”
“臣在!”奕劻答说:“是从东陵连夜赶回来的。普陀峪万年吉地,工程坚固,修得极好。达赖喇嘛所献的佛像,遵旨敬谨安奉在地宫内。”
原来他是为慈禧太后看坟地去了。
“庆亲王、慰亭(袁世凯的字,通常见面称呼别人的字是对对方尊敬的表现),皇太后凤驭宾天,善后之事还要二位多费心啦!”
金宰阗虽然读过十多年的书,到了这个时代,也算得上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了。但他对皇室丧葬事宜,还真没有什么见识。奕劻和袁世凯都是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人物,按理说对于这一套东西,两人应该是在熟悉不过的了。但这两个人,一个是只知道捞钱和玩乐的王孙公子,另一个连举人都没有考上,可以说跟金宰阗的水平差不了多少。要让他们办这些事情,确实也难为了他们。但他二人身为军机大臣,相当于以前的宰相,职责所在,他们如何推托,只得唯唯诺诺。
好在大学士那桐,倒还有几分真才实料,见庆亲王和袁世凯两人为难,连忙接过话来说道:“皇上交代,为臣自当尽力。”
他回答得倒很爽快。其实大家都知道,葬礼虽然繁琐、隆重,却无关大局,重要的是,如何填补慈禧太后去世后留下来的权力真空。
俗语有云:“一朝天子一朝臣。”慈禧太后虽然没有当上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女皇帝,成为一朝天子,但她的权力,却比皇帝都来得大。满朝的亲贵,哪一个不是慈禧太后的亲信?现在慈禧太后死去了,光绪皇帝亲政,能不把重要的官位都换上自己人吗?
不过说来实在是可怜得很,金宰阗手下的亲信,实在没有几个:光绪皇帝的老师,曾经担任过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的翁同龢已经在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驾鹤西归,而所谓的帝党,也是死的死,散的散,休致的休致,归籍的归籍。前任湖南巡抚陈宝箴,因为支持戊戌变法,被“即行革职,永不叙用”,内阁学士文廷式,只因为参加变法团体保国会,也被开缺回家,受到地方官严加管束。菜市口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的鲜血早已干涸,而康有为、梁启超尚在日本国组织“保皇会”同孙中山等人展开论战。他们的保皇会倒还不错,不管怎么说,也是保他光绪皇帝的一统江山。只不过以他们通缉犯的身份,能回中国来帮助金宰阗吗?
金宰阗现在的感觉,就如同西汉时期的汉宣帝。他起自于民间,17岁的时候,继承皇位,在朝廷之内没有半点实力,处处都受制于大将军霍光,连自己青梅竹马的皇后,都被霍光的老婆给毒死了。
不过汉宣帝最终凭借自己皇帝的权力和计谋,扫灭了霍光的全家,成就了西汉王朝的中兴盛世。
那么金宰阗呢,他能像汉宣帝那样扫平袁世凯吗?他能够使孱弱的中国成为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强大帝国吗?
摆在金宰阗面前的,是内忧外患的烂摊子啊!

第一卷 叛乱的国度 第二十章 砌下落梅如雪乱(二)


那么金宰阗呢,他能像汉宣帝那样扫平袁世凯吗?他能够使孱弱的中国成为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强大帝国吗?
摆在金宰阗面前的,是内忧外患的烂摊子啊!
金宰阗首先要面对的,是腐败透顶的满族亲贵。这些人典型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除了吃喝玩乐,就知道中饱私囊。就拿前面提到的庆亲王奕劻来说吧。他当了几十年的军机大臣,如果历史不是因为金宰阗的到来而改变的话,那么他还将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责任内阁(也就是宣统时期的皇族内阁)的总理大臣,算得上是位高权重了吧?但他不但没有想到过报答皇恩,反而公然在自己的家里面卖官鬻爵,甚至于明码标价,诸如某部尚书、侍郎值银多少,驻某国公使价值几何等等不一而足。当时的人,把庆亲王府称为庆记公司。后来,连慈禧太后也看不过去了,专门派人到英国人开办的汇丰银行查他的帐,只是这件事情后来又不了了之了。又有一次,某人向他行贿要求做驻英公使,他接受之后一言不发,那人以为事情成了。可后来有人告诉他,他出的钱不够,只能做驻意大利公使。结果任命下来的时候,他果然没有当上驻英公使,而成为驻意大利公使。有这样的军机大臣带头,朝政哪能不腐烂呢?
其次就是袁世凯和他的北洋军队的威胁了。袁世凯狼子野心,又手握重兵,很难想象他不想造反,所以金宰阗得一直防备着他。但一时之间,金宰阗又不能把袁世凯给逼急了,免得酿成兵变。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一时弄得金宰阗很为难。
再有就是孙中山的同盟会了。这些人以推翻满族政府为宗旨,自然是不容他金宰阗坐朝堂了。虽然他们代表了中国进步的力量,但终究还是威胁到了金宰阗的利益。而且,一旦他们造反成功,中国马上就会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
这些都是内忧,还有外患。我们的旁邻,一衣带水之隔的大日本帝国,虽然宣称什么“中日同文同种,共存共荣”,但它可不是什么“友好邻邦”。日本已经完成了吞并朝鲜的步骤,对中国虎视眈眈,可以说是灭亡中国之心不死。而且,日本还拥有一支强大的海陆军力量,绝非大清帝国属下孱弱的军队可比。要想在未来的战争中取胜,就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海陆军,要想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就必须建立完备的重工业体系,而中国的重工业几乎为零。
要想富国强兵,就必须扫清内忧,而从哪里开始下手,却让金宰阗举棋不定。
这一切,真的是纷乱如麻啊。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金宰阗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便对面前的几个大臣:庆亲王奕劻、醇亲王军机大臣载沣、军机大臣袁世凯、大学士那桐、军机大臣张之洞、军机大臣世续、军机大臣鹿传霖,说道:“皇太后驾崩,朕想请诸位爱卿替皇太后拟一个谥号,如何?”
金宰阗一说到这件事情,几个家伙一下子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拟谥号虽然不过是歌功颂德的事情,可要是没有一点国学功底,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谥号不但是对慈禧太后的评价,也有极度的政治敏感性。逝者的谥号,还将表明继承者的施政方向。他们要是拟错了,金宰阗一个不依,这岂不是让他们脑袋搬家的好借口?
面对这件为难的事情,还是袁世凯老奸巨滑,把皮球给金宰阗踢了回来,他说道:“皇太后功盖天地、德比圣人,臣等不敢妄加臧否,还是请皇上明示吧!”他真是没有廉耻,慈禧太后为了一己私利而出卖国家,他居然还说慈禧太后“功盖天地、德比圣人”!
袁世凯这么一说,剩下的几个家伙也“皇上圣明!皇上圣明!”地叫个不停,害得金宰阗都不好意思不拟了。好在金宰阗也把拟谥号这件事情当成他确立皇帝威信的第一件事情,早已经有了准备(其实是把宣统给慈禧太后加的谥号背了下来),说道:“既然诸位爱卿都让朕来替拟谥号,那么朕就当仁不让了。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仁献崇熙显皇后,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这时他们还敢说什么反对或是不满的言辞么?于是慈禧太后的谥号,就这样定了下来。商定了慈禧太后的谥号,这时已经丑末寅初,在平日正是起身上朝之时,但除张之洞起居无节,熬个通宵不算回事,以及金宰阗精力充沛,尚无倦容以外,其余诸人,都是呵欠连连。几人就准备告辞离去,但金宰阗却让袁世凯和张之洞留了下来。
“皇上,你让为臣留在宫中,恐怕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地方吧?”
“袁爱卿,你是朝廷重臣,皇太后去世,宫里宫外都有许多繁复之事,难道都让朕一个人来解决吗?”
听到这句话,袁世凯吓得连忙跪在了地上:“臣不敢。”
“你起来吧,朕没有责怪你的意思。你年富力强,办事经验又丰富,住在皇宫里边,有什么事情也方便解决。另外,袁爱卿是皇太后提拔起来的重臣,皇太后凤驭上宾,爱卿自然应留在宫中多为皇太后的丧事尽心。”
“皇上,这……”
“怎么,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

第一卷 叛乱的国度 第二十一章 砌下落梅如雪乱(三)


袁世凯听了金宰阗这句话,吓了一大跳,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