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宫日常生活-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孩子,大约早就已经习惯于失望了。
    长孙颖看着晋阳公主微笑的画面,只觉得锤心刺骨的疼痛。她能感觉到李治的无能为力,他贵为皇子,就算再富有也救不了心爱的妹妹。而晋阳公主又是那么的懂事,那么的坚强。这天底下有几个人面对死亡时,能笑着说出“生死有命”的话?这份从容远超于大人。她知道自己可能无法活太久,心里头对此并没有怨忿,最后的担忧也不过是怕哥哥孤单。
    “公主会好起来的。”长孙颖含泪的抱着晋阳公主,哽咽的说道,“孙大夫不也活了那么久么,公主一定会平平安安的长大,可以一直陪着九郎,看到他白发苍苍的样子。”
    “嗯。”晋阳公主笑着应了一声,然后抓着长孙颖的手放在自己的膝盖上,然后又拉过李治的手,“大家都会一起好好的,直到我们白发苍苍。”
    作者有话要说:李治绝对是芝麻馅儿的。呵呵,皇宫长大的孩子能商量到哪儿去~
    孙思邈是个好大夫,他家其实最初挺有钱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是败家子,可他的败家,救活了很多人……他总让我想起老舍先生写的那个和尚,大约天底下的好人都是相似的。
    孙大夫,未来的黄桑给你行礼了,你知道嘛~

☆、第42章 转折

不知道李治用了什么办法,说服了皇帝安排晋阳公主身边的人,让着她按照孙思邈的方子开始吃药锻炼,更派了一个长于五禽戏而又精于儿科的御医住到了公主的宫殿旁边。有着这些安排后,长孙颖放心了不少,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这些了,剩下的便是尽人事听天命。
    如果连着孙思邈都不能医好晋阳公主,这个时代恐怕也没有人能办到了。
    了却这件心病之后,李治的忠心就放在就藩一事上了。太子党们这次发难的太突然,又击中了魏王的要害,算是打了魏王党个措手不及。魏王以及属臣折腾了半天,却没有找到有力的反驳点,因为藩王就藩本来就是规矩,他已经拖了十几年了,能拖下去全赖皇帝的垂怜,可皇帝一旦决定收回这番怜悯,那么不管魏王之前气焰多嚣张,都只能灰溜溜的离开长安。
    这,便是正统的力量。
    魏王党们自然不甘心,纷纷上书,只是此番皇帝似乎真的想要平息朝堂上越演越烈的斗争,的确有送魏王就藩之意。上书替着魏王求情的人越多,他的这份决心便不知不觉的越坚定了起来。
    面对这种状况,李治真想骂那帮人蠢货。若是真的要帮魏王,这个时候就不应该再求情,而是要站在皇帝身边狠狠的骂魏王,造成魏王在朝中孤立无援,要被看他不顺眼的朝臣们联合赶出去的苦相,这样一来,凭着皇帝的心肠,多半就会心软,继续留下来他了。
    可他与魏王没有交情,魏王不会听他的主意,而他也不想因为这件事被划入到太子的对立面。毕竟无论如何,太子才是正统,他不是魏王,与太子作对百利而无一害。
    如何才能既置身事外,又得偿所愿?
    李治深深的思索着,然后想到长孙颖,不由得心一动。
    真的非要这样不可了吗?李治扪心自问着,最后却发现,这的确是最好的办法,也是最不露痕迹的办法。
    他一个人在着书房坐了良久,最终默默的闭上了眼。
    对不起了。
    **
    “姐姐,我们去哪儿啊?”晋阳公主拉着长孙颖的手,手捏着一朵小花,一蹦一跳的笑着问道。
    这些天她的身体有所好转,至少走路不会再动不动就喘,所以晋阳公主也像是想把以前不能动时的遗憾都补回来一样,走路都蹦蹦跳跳的。
    “去前面等九郎啊。”长孙颖牵着晋阳公主的手,笑呵呵的说道,“他既然不在,我们不如就再往前面走一些等他好不好?”
    “嗯。”听到是等李治,晋阳公主立马点了点头,“我们去接哥哥回来,我最喜欢接哥哥回家了。”
    “好啊。”长孙颖笑了笑,然后拉着她往着前面走去。
    过了立政门,李治还没有出现,于是晋阳公主拽着长孙颖往前走,却不料忽然一回头,看着长孙颖一脸的悲伤,忽然被吓到了,松开手走到长孙颖面前,关切的问道,“姐姐,你这是怎么了?”
    “没,没什么。”长孙颖反应过来,赶紧偏过头去掩饰这自己的表情,眼角却不小心有泪珠滑过。
    “姐姐,”晋阳公主见着她这样子,越发的担心,吩咐宫女们走远点,然后才走过去抓着她的手不依不饶的问道,“你怎么哭了?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难道是哥哥?我去帮你骂他。”
    “没,不是九郎,公主你别恼,我,我”长孙颖见她这么激动,赶紧抱住了她,勉强对她挤出一个微笑,“不关九郎的事,是我自己没出息,想到以后能跟着公主一起这样来接九郎的机会不多了,忍不住就有些伤感。”
    “发生了什么事吗?”晋阳公主听到这话一愣,有些不解其意,“你要搬走吗?”
    “我是九郎的人,当然是他走哪里,我就走哪里了。”长孙颖摇摇头,然后又点点头,“不是我要走了,是我跟九郎要走了。我们,我们以后大约不会再住到宫里了,所相见你一面也恐怕很难了……”
    “为什么!”晋阳公主本能的脱口而出。
    “因为九郎长大了啊。”长孙颖苦笑着对晋阳公主说道,然后点了点她的鼻子,“哪里有儿子长大了还跟父亲一起住的道理?九郎长大了,娶了娘子,成家立业,当然就要从父亲的房子里搬出去,去别的地方另立基业了啊。”
    “你们要走?”晋阳公主听着这话,眼泪就在眼睛里打着转。
    “不走没办法啊,听说大臣们正在讨论着件事,大约再过几日,九郎就要去藩地了。”长孙颖笑了笑,然后帮着晋阳公主擦着眼泪,“公主乖乖的,不要哭,九郎看到你这个样子会难过的。就算去了藩地又怎么样,九郎还是最爱你的哥哥啊,我们会常常给你写信的。”
    晋阳公主的嘴巴动了动,眼睛里是一片空洞的悲凉,“可是我想见到你们。”
    “我也是,”长孙颖像是忍受不了这种悲痛了,自己半跪蹲在那里抱紧了晋阳公主,将着头埋在她小小的身体里,哽咽的说道“其实我跟九郎都舍不得离开你,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又不能把你也一起带走……”
    长孙颖先哭了出来,晋阳公主倒不好再哭了,她站在那里沉默的看着长孙颖,到最后伸出了小手,笨拙的将着她的头抱到怀里,慢慢的抚着她的发,什么都没说。
    长孙颖哭了一阵子,然后不好意思的擦了擦脸,这才又拉起晋阳公主,慢慢的往前走着。只是这样一来晋阳公主就没有了刚才的兴致,一路上耷拉着头,手上的花也丢了,小脸上也满是萧索。
    两人一直走到了虔化门都没有遇到李治,于是便在着门边等着。长孙颖看着她不高兴,蹲下了哄着她,“公主别难过了好不好?唉,都是我不好,早知道你这样,我就不说那些话了。”
    “现在不说,等你们要走了,我还是会知道的。”晋阳公主看着长孙颖,眼里头是超过年纪的沉痛。
    “可那样毕竟会难过的少点。”长孙颖内疚的看着她。
    “没关系的,”晋阳公主握着长孙颖的手,正想要说什么,却听着见着外面传来了一阵喧哗,两人赶紧站起来,还没等反应过来,就看着明黄色的銮驾过来了。
    晋阳公主一愣,这地方虽然是入宫的宫门,但是皇帝退朝了一般都会从两仪殿后门回宫,所以这里只有李治通过,怎么今天会来了这么多人。她正在发愣着,长孙颖却慌忙的抱着她想要脱开,晋阳公主反应过来,赶紧用力的挣扎,“姐姐,姐姐,你放下我,我要去见父亲。”
    她毕竟是个大孩子了,长孙颖没有抱紧她,一下子就松了手,晋阳公主见状,反抓着长孙颖的手,就在两个人僵持的片刻,仪仗已经行了过来,于是长孙颖只能低着头跟着她一起站在路边行礼了。
    “兕子,你怎么在这里?”李世民看到晋阳公主在路边,十分意外,招手让她过去,却没想到晋阳公主瘪着嘴,眼泪汪汪的看了他一眼,然后直接越过他,一下子扑到李治怀中哭了起来,“难道哥哥也要离开了吗?”
    李世民听到这话一愣,看着晋阳公主的眼神不由得多了几分疑惑,“兕子是从哪里听到这些话的?”
    “耶耶说什么话?兕子不懂。”晋阳公主抱住手足无措的李治小声抽噎着,“兕子只是疑惑,哥哥现在和大臣们一样了,都不能在宫里了吗?”
    听到她这孩子气的话,李世民的疑虑才散去,当下笑道,“你哥哥长大了,自然要到前面和大臣们一起上朝,帮耶耶的忙,当然不能陪兕子留在后宫里了。”
    “那么哥哥会搬出去吗?就跟青雀哥哥一样?”晋阳公主说道这些,又是想哭的样子,“青雀哥哥虽然也是在长安城,可是离着兕子好远,兕子平常好难看到他,就算是想哥哥也没办法。”
    魏王正在身后,听着晋阳公主这话,当下领悟到这番话中的机会,当下激动的抖了下腮帮子的肥肉,“要是兕子想哥哥的话,那我进宫来陪你好不好?”
    “陛下不可,”跟在李世民身边的魏征听到这话,当下就准备上谏,李世民赶紧挥了挥手,“魏卿勿忧,朕答应过你们的事情还记着呢。兕子,雉奴长大了,朕实在是不便于将着他,”
    “兕子知道,兕子不该让耶耶难做。”晋阳公主听着他们的争论,响亮的打了个哭嗝,然后截断了太宗的话,“所以哪怕哥哥跟着青雀哥哥一样,住在皇宫的隔壁,兕子没办法看到哥哥,也不会难过的。只是到时候,耶耶能不能让我常常出宫去看哥哥?”
    “这,”李世民沉吟了片刻,实际上不止是他,周围的一帮心腹大臣都沉默了。
    若是换做旁的公主,敢说出这种没规矩的话,魏征等人会立刻上来拍砖,可是偏偏是晋阳公主,他们谁都没办法厚起脸皮对着晋阳公主说一句重话。
    没办法,自从长孙皇后死后,多少次在皇帝盛怒时,是这位公主劝住了皇帝的怒火,留了他们的性命?
    不客气的说,这些人都受过晋阳公主的恩惠,所以哪怕再铁面无私的人,见着她因为害怕跟哥哥分开而哭得一塌糊涂,又怎么好昧着良心训斥她呢?
    外人尚且如此,李世民自己的心也是乱成了一团。他原本是打算让李治就藩的,但是晋阳公主的这一番哭闹,着实勾起了他心里头对于李治的怜悯。这孩子是他从小带到大的,规规矩矩没半点错处,如今这事情又不能全怪他,无缘无故的将着他送去外地,恐怕他自己心里头也惶恐的很吧。
    他回头看了一眼李治,见着他战战兢兢的样子,心中不由得恨起那些劝自己将着儿子送走的大臣们来了。果然是折腾别人的儿子不心疼,怎么不见着他们把他们的儿子送走,非要自己跟着孩子们骨肉分离呢。
    想到这里,李世民哄着晋阳公主,那话便很顺畅的说了出口,“当然可以了,兕子这么小的一点要求,我怎么能不同意。好了别哭了,再哭就不漂亮了,改天耶耶帮雉奴选府邸,也将着你一起喊来,你帮哥哥挑房子好不好?”
    李世民这话,显然已经返回,不打算让晋王去就藩了。周围人霎时变了脸色,却又无可奈何。
    听着李世民许诺让李治不再就藩,晋阳公主一下子就笑了起来,伸手要他抱抱。李治将着晋阳抱到了李世民身边,李世民伸手接过晋阳公主,晋阳公主毫不犹豫的搂着李世民的脖子撒娇,“兕子最喜欢耶耶了。”
    “哈哈哈哈~”见着小女儿撒娇,李世民也开怀的笑了起来,周围人有的开心有的人欲言又止,但是却没有人敢不识趣的上前打破这天伦之乐。
    作者有话要说:抱歉,今天有事情更晚了。因为最近要换工作,出趟远门,所以准备工作比较折腾,更新会略少,不过不会断更的,大家放心。
    过两天事情稳定了,就会努力加更的~(≧▽≦)/~

☆、第43章 成长

“兕子睡了吗,”李治站在外头,望着人影绰绰的室内,第一次发现自己心有胆怯。
    “刚睡下。”李治也不是外人,宫女回答了一句,然后便询问,“我这就去为殿下通报,”
    “不,不用了。”李治迟疑了片刻,摇摇头便想要走,只是还没转身,就听到里面传来声音,“是哥哥来了吗,请进来吧。”
    晋阳公主这样一说,李治便不好不进去了,只能硬着头皮走了进去。
    寝宫里面,晋阳公主刚喝完药,正捧着一碗蜜饯在吃,见着李治进来,还是跟往常一样甜甜的笑着,将着碗递到他面前。
    李治本来不吃,但是想了想,却是从上面拣了一个蜜枣含在了嘴里,慢慢的吃着。
    兄妹俩一时都没有说话,只是安静的坐在那里,过了很久,都等到晋阳公主快要睡了时,李治才勉强的张开了嘴,“我,”
    “哥哥不必说,我知道。”晋阳公主见着他张嘴,露出了个大大的笑容,伸手覆上了李治的手。
    李治低着头看着她的小手,一时哑然无声。
    “我知道哥哥的意思,也知道你的难处,兕子是心甘情愿的。”晋阳公主笑着努力的安慰他,“所以,哥哥也不要在意了。”
    “嗯。”李治点了点头,松开她的手。
    回到殿中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一回去便有人通报长孙颖一直在书房等着他,李治点了点头,然后走进了书房。
    “我错了。”长孙颖不知道在那里坐了多久,见着他回来,毫不犹豫的张口道歉,急的都咬着舌头了。
    李治面无表情的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只是让服侍的人都下去。
    “我真的错了,”长孙颖看着他这严肃的样子,越发的紧张,绞着手说道,“我知道,我不该自作主张。”
    “你知道你这样有多危险,如果不是兕子听懂了你的意思,刻意用话遮掩过去,你知道这事情最终会把多少人牵扯进去?”李治终于开口,声音不大,但是却严肃的异常,听得长孙颖头皮发麻,只能低着头认错。
    她站在那里,李治坐在那里,两人沉默了许久,最后还是李治叹了口气,“好了,你回去吧。”
    “你,你不生气了?”长孙颖看着他,有些害怕他现在的样子,却是又忍不住多问了一句。
    “我能生气什么。”李治的声音已经放温柔了许多,只是脸还是绷着的,“以后不要擅做主张了。”
    “是。”长孙颖得了他这话,整个人一下子精神起来了,眼睛都笑成了弯月状。李治见着她这样子,也无奈的摇摇头,不过却又问了一句,“你今天怎么知道陛下会从那里经过?”
    “我不知道啊。”长孙颖说起这个,却是实打实的一头雾水,“我只是想着,这件事晋阳公主能帮上忙,所以就偷偷在着她面前哭了一场,指望她去说情,我,我没想那么多。”
    “你也是傻人有傻福了。”李治听着这话,莫名的感叹了一声,然后吩咐她,“你先回去吧,我等下去你那儿。”
    “好。”长孙颖点点头,欣喜的走了出去。李治在背后看着她的背影,过了很久才呼出了一口气。
    别人都说他仁善,但他并不是真的天真到不会算计人的人,要不然也不会有今天。只是要真算计自己最亲近的人,那种痛苦,却是一般人难以理解的。
    如果可以,他希望自己与妹妹的感情,一辈子都不掺杂质,这么多年他也是这样做的,可是现在,他撑不住了。
    他不想就藩,这事情不占理,于是只能从情字来做文章。但父子之情,兄妹之情哪里是那么好发挥的,要不然魏王也不会束手无策了。
    大家都知道最好用的,莫过于晋阳公主这张牌,但是怎么用好却是个问题,皇帝也不傻,一直都在防备着,可以说这件事情,他不动则已,动了不是上天便是入地。
    幸好,这事情向着他最希望的方向发展了。
    当初长孙颖张口时,他便将着这话堵了回去。不管心里头多清楚她要说什么话,可他都不能让着她说出来。他不能听到,不能知道。
    这事情,只能是长孙颖“擅自妄为!”
    他没有张口,他默默的在赌,赌着若他不说,她会不会去做,赌着她对他到底有几分情谊,可以让着胆小的她大着胆子去放肆一回?
    兕子那么聪明,只是从着自己给孙思邈的礼物,便可以猜出自己的企图,长孙颖那么笨拙的一个人,她怎么可能看不出来长孙颖的用意?这是利用!所以,这话谁都可以对兕子说,唯独他不能。他不能让妹妹伤心,所以伤害她的这件事情就只能由别人去做。
    长孙颖最适合,情份够了,身份也够了,不过分亲密也不疏远,说起来不显突兀,就算是伤了兕子也不打紧。她们本来就没有多少情谊,就算折了又如何?
    他当初是这么想的,可当事情发生了,他去晋阳那里谢罪时,却感到了的的确确的心虚。
    长孙颖是算不到今天皇帝会走虔化门的,她多半希望兕子找个机会去求情而已。自己也不知道长孙颖会在哪天告诉兕子那些话,但他知道这事情唯有巧遇才能达到最大效果,所以才安排了这场巧遇。
    皇帝大约每隔十日便去一趟弘文馆,然后会就近从虔化门回宫,但是这个并不固定,因为去弘文馆毕竟不是顶重要的事情,所以他有时候去,有时候却不会去。
    但是,李治从着兜中掏出一个荷包,沉默不语的把玩着。
    他将这件事从可能变成了必然。
    让皇帝在今天经过虔化门,他能做的就是这么多。长孙颖每天都带着晋阳公主在门口等他,若是运气好了,一切都会看起来无比“自然”的发生。
    他是幸运的,这事情不是他做的,但是没有一处不是他的手笔。他布了局,每个人都在最合适的时间出现在最合适的地方说了最合适的话,得到了一个他最想要的结果。
    可如今李治坐在这里,看着长孙颖过来道歉,却丝毫都高兴不起来。他知道她没有看透自己,可越是这样,却越觉得难受。他清楚的感觉到身体里的某些东西,正在被抽离。
    长大着实是一件残酷的事情。
    可这场角逐他已经上了场,怎么能半途而废?
    欠了她们的,他只希望自己还有机会好好的补偿她们。
    **
    与此同时,在着太极宫的另外一处偏殿里,几个少女正在凑在一起聊天,一个相貌英朗的女子,正在一边跟着同伴说话,一边绣着手上的荷包。
    她们正说着,一个穿着绛红色裙子的女子走了进来,手中还提着食盒,众人见了忙起身相迎,叽叽喳喳的笑着将食盒打开,将着里头的点心取了出来。
    “媚娘,芙蓉酥。”穿绛红色裙子的少女将着小瓷碟送到了绣荷包的女子面前,笑着对她道谢,“上回我生病,多亏你代我去甘露殿当值,这个是专门谢你的。”
    “都是自己人,谁没个头疼脑热的,谢什么谢。”绣荷包的武媚娘放下了手中的针线,捻着一枚糕点送入了口中。
    “媚娘最仗义了,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这么客气反倒见外。”一个梳着双鬟的女孩子笑着凑了过来,拿起她绣了一半的荷包看了一眼,却是叫道,“媚娘,这个荷包不像是你前几天绣的那个啊。”
    “那个啊,”武媚娘低头一笑,漫不经心的说,“绣坏了,所以被我绞了。你们都知道我绣工不好,就别拿这个来寒碜我了。”
    **
    李世民说话算话,既然不准备李治就藩,那便当即就开始为他选建府邸,打算照着魏王的比例来。
    不过,李治的运气实在是很好,李世民刚刚选好地址,下令工部为他营建时,就遇到了一个噩耗,那便是他心爱的女儿豫章公主病逝了。
    豫章公主是太宗的第六女,也是长孙皇后的养女。她身体本来就不大好,去年还让长孙颖帮忙写了碑文,去龙门雕了佛像求菩萨保佑。长孙颖见过几面,只觉得是个有些苦相的女人,但人还是极其和善的,所以写的时候也很诚心,祈求她能如意。
    可谁知道年一过,豫章公主的儿子便病死了。长孙颖听到这个消息很难过,问过李治之后,在李治派人去吊唁时也随了份礼,劝她节哀。后来初夏时,听说她身体好了些,宫里头的几次宴会也来了,只是人却瘦了一圈。几位年长的嫔妃专门慰问了她,还劝着她说毕竟年轻,孩子没了以后还可以再有,保重身子是紧要的。她都一一笑着谢过了,说送去的补品一直在吃,气色都比前段时间好多了。
    长孙颖那时就觉得不大好,但也没敢多说,毕竟所有人都说公主好起来了,她要唱反调实在是招人嫌,于是便也噤声不语。再后来,事情多了,她也就将着这事情忘记了,没想到再听起来就是公主病故的消息。
    这件事对李世民的打击非常大,以至于他亲自穿起了素服,以示哀悼。要知道他是父,公主是女,他是君,公主是臣,从那个方面来讲,他都没有为公主服丧的义务,所以这个举动,当真是伤心的过分了。
    “九郎今日还是素服?”李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